"
"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

導語:

說起楊貴妃,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她是四大美女之一,而且是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一位。她自己深受唐玄宗寵愛不說,還讓她楊家滿門皆列士。讓當時的父母不重生男重生女。

然而,縱觀這位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貴妃的一生,其實是個命運不由自己做主的可憐人。

一、楊家有女初長成

"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

導語:

說起楊貴妃,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她是四大美女之一,而且是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一位。她自己深受唐玄宗寵愛不說,還讓她楊家滿門皆列士。讓當時的父母不重生男重生女。

然而,縱觀這位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貴妃的一生,其實是個命運不由自己做主的可憐人。

一、楊家有女初長成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

唐開元七年的一天,一位粉雕玉琢的女嬰出生在了四川成都的一戶楊姓家中。

雖然其父楊玄琰只是地方的一個小官吏,但女嬰的祖上可謂名門望族,其高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與當朝武惠妃的母族關係匪淺。

這也為以後楊玉環選為兒子壽王的選王妃埋下伏筆。

我想大家都猜到了,這名女嬰就是今後將成為貴妃的楊玉環。

其父親楊玄琰在蜀州任司戶,因此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

沒想到吧,雍容華貴的楊貴妃原來是個川妹子。

然而,在楊玉環十歲的時,楊玉環的父親突然去世,於是年少的玉環只能被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裡。

十歲的孩子,沒了父親,從蜀地來到了洛陽,心中的彷徨可想而知。

好在叔父對她視如己出,不但沒有苛責於她,還請老師給她授課。

楊玉環原本就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她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

一轉眼,當初的小女孩長成了大姑娘。

開元十七年,武惠妃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在這裡,楊玉環邂逅了咸陽公主的弟弟壽王李瑁。

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而玉環也對溫文爾雅的壽王頗有好感。

於是,兩人在武惠妃的要求下,被唐玄宗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

婚後,一個性格溫婉,一個活潑可人,婚後的兩人恩愛有加,甜美異常。

如果不是後來武惠妃的離世,這小兩口也許會一直這樣恩愛下去吧。

二、一朝選在君王側

"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

導語:

說起楊貴妃,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她是四大美女之一,而且是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一位。她自己深受唐玄宗寵愛不說,還讓她楊家滿門皆列士。讓當時的父母不重生男重生女。

然而,縱觀這位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貴妃的一生,其實是個命運不由自己做主的可憐人。

一、楊家有女初長成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

唐開元七年的一天,一位粉雕玉琢的女嬰出生在了四川成都的一戶楊姓家中。

雖然其父楊玄琰只是地方的一個小官吏,但女嬰的祖上可謂名門望族,其高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與當朝武惠妃的母族關係匪淺。

這也為以後楊玉環選為兒子壽王的選王妃埋下伏筆。

我想大家都猜到了,這名女嬰就是今後將成為貴妃的楊玉環。

其父親楊玄琰在蜀州任司戶,因此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

沒想到吧,雍容華貴的楊貴妃原來是個川妹子。

然而,在楊玉環十歲的時,楊玉環的父親突然去世,於是年少的玉環只能被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裡。

十歲的孩子,沒了父親,從蜀地來到了洛陽,心中的彷徨可想而知。

好在叔父對她視如己出,不但沒有苛責於她,還請老師給她授課。

楊玉環原本就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她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

一轉眼,當初的小女孩長成了大姑娘。

開元十七年,武惠妃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在這裡,楊玉環邂逅了咸陽公主的弟弟壽王李瑁。

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而玉環也對溫文爾雅的壽王頗有好感。

於是,兩人在武惠妃的要求下,被唐玄宗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

婚後,一個性格溫婉,一個活潑可人,婚後的兩人恩愛有加,甜美異常。

如果不是後來武惠妃的離世,這小兩口也許會一直這樣恩愛下去吧。

二、一朝選在君王側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

然而,世事無常。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去世。

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是玄宗最為寵愛的妃子,在宮中的禮遇等同於皇后。惠妃走後,玄宗因此鬱鬱寡歡,當時後宮數千,無可意者。

也許是太過思念惠妃,玄宗於是決定去看看惠妃的兒子李瑁。這一看,出事兒了。

因為他在壽王府見到了跟惠妃有幾分相像的楊玉環,從此茶飯不思,日思夜想。但想也沒用啊,楊玉環是自己兒子的老婆,就算唐朝民風再開放,也不能直接搶啊。

不能直著來,那怎麼辦呢?唐玄宗想啊想,終於想到一個抱得美人歸的辦法:那就是效仿當年李治冊封武則天的方式,以為玄宗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將楊玉環送到道觀中出家,道號“太真”

為了安撫兒子,唐玄宗就給李瑁再找了一個美貌的韋氏女封為正妃。就在李瑁娶妃的第10天,唐玄宗就迫不及待地冊封了楊玉環為“貴妃”。李瑁和楊玉環這對恩愛的小夫妻,就此再無瓜葛。

這件事情自然給壽王李瑁以深重的傷害,自己的父親用志高的皇權搶走了他的愛妃,自己卻只能接受。

對此,唐朝詩人李商隱曾在詩歌《驪山有感·詠楊妃》中寫道:“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

此詩說明了當時唐玄宗搶走兒媳婦後,壽王李瑁的鬱悶和唐玄宗的尷尬。

很多人都想到了李瑁的鬱悶,卻鮮有人提楊玉環的感受。

試想相愛五年的丈夫成了兒子,高高在上的公公卻成了丈夫,所有這些,她根本連說一句不的權利都沒有,只能接受。

人們只看見了她所受的寵愛,比如為了迎合她喜歡服裝的心理,給她做衣服的人就有700人;為了讓她吃上喜歡的荔枝,李隆基下令開闢了從嶺南到京城長安的幾千裡貢道,以便荔枝能及時地用快馬快速運到長安;她喜歡騎馬,便由李隆基最信任的高力士給她牽馬繩等等。

特別是白居易的《長恨歌》,更使楊貴妃受寵的程度唱了一千多年: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楊貴妃自己的意願呢?無人提及。

只提及了楊貴妃兩次被攆出宮:

第一次出宮,據《資治通鑑》記載是:“妃以妒悍不遜,上怒,命送歸。

妒悍不遜,為什麼妒悍不遜?不用想也知道。唐玄宗被稱為“風流天子”,什麼荒唐事沒幹過,他膝下光皇子就有23人,加上公主一共50幾個人。

唐玄宗時期專門設了一個職業,叫作“花鳥使”,專管到民間蒐羅美女以充實後宮。

哪怕有了令“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時間久了也會膩。於是又揹著楊貴妃召幸這些女人。楊貴妃吃醋,與玄宗大吵大鬧。玄宗當然也生氣了,妃子竟然管起了皇帝的私生活,實在是不像話,便攆出宮去。

第二次被攆出宮的原因更是不明,很多人猜測是因為楊家外戚的勢力太過強大,唐玄宗給的一個下馬威。而貴妃卻為此斷髮寄相思,顯然是已經動了真情。

但等待楊貴妃的又是什麼呢?

三、宛轉蛾眉馬前死

"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

導語:

說起楊貴妃,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她是四大美女之一,而且是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一位。她自己深受唐玄宗寵愛不說,還讓她楊家滿門皆列士。讓當時的父母不重生男重生女。

然而,縱觀這位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貴妃的一生,其實是個命運不由自己做主的可憐人。

一、楊家有女初長成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

唐開元七年的一天,一位粉雕玉琢的女嬰出生在了四川成都的一戶楊姓家中。

雖然其父楊玄琰只是地方的一個小官吏,但女嬰的祖上可謂名門望族,其高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與當朝武惠妃的母族關係匪淺。

這也為以後楊玉環選為兒子壽王的選王妃埋下伏筆。

我想大家都猜到了,這名女嬰就是今後將成為貴妃的楊玉環。

其父親楊玄琰在蜀州任司戶,因此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

沒想到吧,雍容華貴的楊貴妃原來是個川妹子。

然而,在楊玉環十歲的時,楊玉環的父親突然去世,於是年少的玉環只能被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裡。

十歲的孩子,沒了父親,從蜀地來到了洛陽,心中的彷徨可想而知。

好在叔父對她視如己出,不但沒有苛責於她,還請老師給她授課。

楊玉環原本就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她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

一轉眼,當初的小女孩長成了大姑娘。

開元十七年,武惠妃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在這裡,楊玉環邂逅了咸陽公主的弟弟壽王李瑁。

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而玉環也對溫文爾雅的壽王頗有好感。

於是,兩人在武惠妃的要求下,被唐玄宗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

婚後,一個性格溫婉,一個活潑可人,婚後的兩人恩愛有加,甜美異常。

如果不是後來武惠妃的離世,這小兩口也許會一直這樣恩愛下去吧。

二、一朝選在君王側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

然而,世事無常。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去世。

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是玄宗最為寵愛的妃子,在宮中的禮遇等同於皇后。惠妃走後,玄宗因此鬱鬱寡歡,當時後宮數千,無可意者。

也許是太過思念惠妃,玄宗於是決定去看看惠妃的兒子李瑁。這一看,出事兒了。

因為他在壽王府見到了跟惠妃有幾分相像的楊玉環,從此茶飯不思,日思夜想。但想也沒用啊,楊玉環是自己兒子的老婆,就算唐朝民風再開放,也不能直接搶啊。

不能直著來,那怎麼辦呢?唐玄宗想啊想,終於想到一個抱得美人歸的辦法:那就是效仿當年李治冊封武則天的方式,以為玄宗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將楊玉環送到道觀中出家,道號“太真”

為了安撫兒子,唐玄宗就給李瑁再找了一個美貌的韋氏女封為正妃。就在李瑁娶妃的第10天,唐玄宗就迫不及待地冊封了楊玉環為“貴妃”。李瑁和楊玉環這對恩愛的小夫妻,就此再無瓜葛。

這件事情自然給壽王李瑁以深重的傷害,自己的父親用志高的皇權搶走了他的愛妃,自己卻只能接受。

對此,唐朝詩人李商隱曾在詩歌《驪山有感·詠楊妃》中寫道:“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

此詩說明了當時唐玄宗搶走兒媳婦後,壽王李瑁的鬱悶和唐玄宗的尷尬。

很多人都想到了李瑁的鬱悶,卻鮮有人提楊玉環的感受。

試想相愛五年的丈夫成了兒子,高高在上的公公卻成了丈夫,所有這些,她根本連說一句不的權利都沒有,只能接受。

人們只看見了她所受的寵愛,比如為了迎合她喜歡服裝的心理,給她做衣服的人就有700人;為了讓她吃上喜歡的荔枝,李隆基下令開闢了從嶺南到京城長安的幾千裡貢道,以便荔枝能及時地用快馬快速運到長安;她喜歡騎馬,便由李隆基最信任的高力士給她牽馬繩等等。

特別是白居易的《長恨歌》,更使楊貴妃受寵的程度唱了一千多年: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楊貴妃自己的意願呢?無人提及。

只提及了楊貴妃兩次被攆出宮:

第一次出宮,據《資治通鑑》記載是:“妃以妒悍不遜,上怒,命送歸。

妒悍不遜,為什麼妒悍不遜?不用想也知道。唐玄宗被稱為“風流天子”,什麼荒唐事沒幹過,他膝下光皇子就有23人,加上公主一共50幾個人。

唐玄宗時期專門設了一個職業,叫作“花鳥使”,專管到民間蒐羅美女以充實後宮。

哪怕有了令“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時間久了也會膩。於是又揹著楊貴妃召幸這些女人。楊貴妃吃醋,與玄宗大吵大鬧。玄宗當然也生氣了,妃子竟然管起了皇帝的私生活,實在是不像話,便攆出宮去。

第二次被攆出宮的原因更是不明,很多人猜測是因為楊家外戚的勢力太過強大,唐玄宗給的一個下馬威。而貴妃卻為此斷髮寄相思,顯然是已經動了真情。

但等待楊貴妃的又是什麼呢?

三、宛轉蛾眉馬前死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何況還是如此冠絕後宮的楊貴妃,從此,楊家一門“皆列士”。

楊貴妃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且可以自由出入皇宮。

甚至連遠房兄弟楊釗,也因為楊貴妃的關係,被玄宗賜名國忠,擔任了除宰相之職和中書令的實職外,他又兼任吏部尚書,從而使他取得任命文官的控制權。他還繼續掌管許多在李林甫時期逐步設置的財政專署,這樣又使他完全控制了帝國的財權。

那楊國忠身兼這麼要職,能勝任嗎?肯定不能

因為楊國忠擔任宰相期間,專權誤國,敗壞朝綱,弄得民怨沸騰,而他與安祿山的矛盾,更是成了後來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的由頭。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以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

於是,唐玄宗聽從楊國忠的建議,帶著楊貴妃和皇子公主與楊國忠一干人等逃往蜀中,途經馬嵬驛時,以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突然發難,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

在亂刀殺死了楊國忠後,將士們卻仍舊不能平息怒火,要求唐玄宗把同行的楊貴妃一併處死。

唐玄宗雖說不願,但為求自保,最終還是賞賜了楊貴妃一條白綾。

楊貴妃無從選擇,只得被這條白綾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

就這樣,那個從兒子手中搶走她、口中說著愛她的男人,給她無比的榮耀,然後再親自安排她的死去。

從出生到赴死,楊玉環的命運,從來都不是她說了算。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罷了。(圖片來源自網絡)

"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

導語:

說起楊貴妃,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她是四大美女之一,而且是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一位。她自己深受唐玄宗寵愛不說,還讓她楊家滿門皆列士。讓當時的父母不重生男重生女。

然而,縱觀這位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貴妃的一生,其實是個命運不由自己做主的可憐人。

一、楊家有女初長成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

唐開元七年的一天,一位粉雕玉琢的女嬰出生在了四川成都的一戶楊姓家中。

雖然其父楊玄琰只是地方的一個小官吏,但女嬰的祖上可謂名門望族,其高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與當朝武惠妃的母族關係匪淺。

這也為以後楊玉環選為兒子壽王的選王妃埋下伏筆。

我想大家都猜到了,這名女嬰就是今後將成為貴妃的楊玉環。

其父親楊玄琰在蜀州任司戶,因此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

沒想到吧,雍容華貴的楊貴妃原來是個川妹子。

然而,在楊玉環十歲的時,楊玉環的父親突然去世,於是年少的玉環只能被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裡。

十歲的孩子,沒了父親,從蜀地來到了洛陽,心中的彷徨可想而知。

好在叔父對她視如己出,不但沒有苛責於她,還請老師給她授課。

楊玉環原本就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她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

一轉眼,當初的小女孩長成了大姑娘。

開元十七年,武惠妃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在這裡,楊玉環邂逅了咸陽公主的弟弟壽王李瑁。

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而玉環也對溫文爾雅的壽王頗有好感。

於是,兩人在武惠妃的要求下,被唐玄宗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

婚後,一個性格溫婉,一個活潑可人,婚後的兩人恩愛有加,甜美異常。

如果不是後來武惠妃的離世,這小兩口也許會一直這樣恩愛下去吧。

二、一朝選在君王側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

然而,世事無常。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去世。

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是玄宗最為寵愛的妃子,在宮中的禮遇等同於皇后。惠妃走後,玄宗因此鬱鬱寡歡,當時後宮數千,無可意者。

也許是太過思念惠妃,玄宗於是決定去看看惠妃的兒子李瑁。這一看,出事兒了。

因為他在壽王府見到了跟惠妃有幾分相像的楊玉環,從此茶飯不思,日思夜想。但想也沒用啊,楊玉環是自己兒子的老婆,就算唐朝民風再開放,也不能直接搶啊。

不能直著來,那怎麼辦呢?唐玄宗想啊想,終於想到一個抱得美人歸的辦法:那就是效仿當年李治冊封武則天的方式,以為玄宗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將楊玉環送到道觀中出家,道號“太真”

為了安撫兒子,唐玄宗就給李瑁再找了一個美貌的韋氏女封為正妃。就在李瑁娶妃的第10天,唐玄宗就迫不及待地冊封了楊玉環為“貴妃”。李瑁和楊玉環這對恩愛的小夫妻,就此再無瓜葛。

這件事情自然給壽王李瑁以深重的傷害,自己的父親用志高的皇權搶走了他的愛妃,自己卻只能接受。

對此,唐朝詩人李商隱曾在詩歌《驪山有感·詠楊妃》中寫道:“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

此詩說明了當時唐玄宗搶走兒媳婦後,壽王李瑁的鬱悶和唐玄宗的尷尬。

很多人都想到了李瑁的鬱悶,卻鮮有人提楊玉環的感受。

試想相愛五年的丈夫成了兒子,高高在上的公公卻成了丈夫,所有這些,她根本連說一句不的權利都沒有,只能接受。

人們只看見了她所受的寵愛,比如為了迎合她喜歡服裝的心理,給她做衣服的人就有700人;為了讓她吃上喜歡的荔枝,李隆基下令開闢了從嶺南到京城長安的幾千裡貢道,以便荔枝能及時地用快馬快速運到長安;她喜歡騎馬,便由李隆基最信任的高力士給她牽馬繩等等。

特別是白居易的《長恨歌》,更使楊貴妃受寵的程度唱了一千多年: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楊貴妃自己的意願呢?無人提及。

只提及了楊貴妃兩次被攆出宮:

第一次出宮,據《資治通鑑》記載是:“妃以妒悍不遜,上怒,命送歸。

妒悍不遜,為什麼妒悍不遜?不用想也知道。唐玄宗被稱為“風流天子”,什麼荒唐事沒幹過,他膝下光皇子就有23人,加上公主一共50幾個人。

唐玄宗時期專門設了一個職業,叫作“花鳥使”,專管到民間蒐羅美女以充實後宮。

哪怕有了令“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時間久了也會膩。於是又揹著楊貴妃召幸這些女人。楊貴妃吃醋,與玄宗大吵大鬧。玄宗當然也生氣了,妃子竟然管起了皇帝的私生活,實在是不像話,便攆出宮去。

第二次被攆出宮的原因更是不明,很多人猜測是因為楊家外戚的勢力太過強大,唐玄宗給的一個下馬威。而貴妃卻為此斷髮寄相思,顯然是已經動了真情。

但等待楊貴妃的又是什麼呢?

三、宛轉蛾眉馬前死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何況還是如此冠絕後宮的楊貴妃,從此,楊家一門“皆列士”。

楊貴妃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且可以自由出入皇宮。

甚至連遠房兄弟楊釗,也因為楊貴妃的關係,被玄宗賜名國忠,擔任了除宰相之職和中書令的實職外,他又兼任吏部尚書,從而使他取得任命文官的控制權。他還繼續掌管許多在李林甫時期逐步設置的財政專署,這樣又使他完全控制了帝國的財權。

那楊國忠身兼這麼要職,能勝任嗎?肯定不能

因為楊國忠擔任宰相期間,專權誤國,敗壞朝綱,弄得民怨沸騰,而他與安祿山的矛盾,更是成了後來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的由頭。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清君側,以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

於是,唐玄宗聽從楊國忠的建議,帶著楊貴妃和皇子公主與楊國忠一干人等逃往蜀中,途經馬嵬驛時,以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突然發難,一致要求處死楊國忠。

在亂刀殺死了楊國忠後,將士們卻仍舊不能平息怒火,要求唐玄宗把同行的楊貴妃一併處死。

唐玄宗雖說不願,但為求自保,最終還是賞賜了楊貴妃一條白綾。

楊貴妃無從選擇,只得被這條白綾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

就這樣,那個從兒子手中搶走她、口中說著愛她的男人,給她無比的榮耀,然後再親自安排她的死去。

從出生到赴死,楊玉環的命運,從來都不是她說了算。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罷了。(圖片來源自網絡)

所謂“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不過是個可憐人

參考來源:《資治通鑑》、白居易《長恨歌》、360百科。

【end】

我是立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讀書旅行茶,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