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要評選小說作品被改編成影視作品最多的作家,那麼嚴歌苓必定榜上有名。

嚴歌苓,一個在文學圈和影視圈都響噹噹的名字。她用中文寫小說,幾乎拿下了所有華語文學類的大獎;作為好萊塢專業編劇,她的劇本曾獲得多項國際大獎,國內眾多大導演也對她的小說和劇本青睞有加。1993年,李安購買嚴歌苓的小說《少女小漁》的電影版權,嚴歌苓開始做編劇;2009年,張藝謀選中嚴歌苓的小說《金陵十三釵》,嚴歌苓的小說再一次被搬上電影屏幕;2014年,張藝謀執導的電影《歸來》上映,這部電影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2017年,馮小剛自稱是"自己電影心願清單上的最後一部"的《芳華》改編自嚴歌苓的同名小說……除了以上與知名導演合作的作品,嚴歌苓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的作品還有《天浴》(電影《天浴》幾乎包攬了第35界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所有獎項,當時年僅16歲的演員李小璐也憑此電影成為金馬獎影后)、《一個女人的史詩》(趙薇、劉燁主演)、《小姨多鶴》(孫儷主演)等等。

看到這裡,或許很多人會忍不住問,嚴歌苓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什麼那麼多的知名導演都搶著拍她的作品?此文將帶你走近嚴歌苓,解開謎團。

從《少女小漁》到《芳華》,嚴歌苓為何能倍受導演青睞?

嚴歌苓,1958年11月16日出生於上海,美籍華人作家、好萊塢專業編劇。嚴歌苓出生於書香門第,祖父嚴恩春16歲上大學,25歲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是托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絲》的首版中文譯者。父親是著名作家蕭馬,繼母俞平是著名的電影演員。受家庭的影響,嚴歌苓從小就對文學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並展現出了一定的文學天賦,其處女作童話詩《量角器與撲克牌的對話》發表於1978年,嚴歌苓20歲之際。而嚴歌苓正式在文壇嶄露頭角是在1980年,是年她發表了電影文學劇本《心絃》,次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成影片,這時的嚴歌苓也不過才22歲。

一直覺得,嚴歌苓之所以能寫出那麼精彩的小說,除了文學天賦和家庭薰陶之外,她本人的情感生活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嚴歌苓的情感生活

1、初戀

1970年,12歲的嚴歌苓考入成都軍區,成為了一名跳紅色芭蕾舞的文藝兵。而在部隊當文藝兵期間的這段經歷,為日後嚴歌苓的小說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和素材。

嚴歌苓15歲時,在部隊裡喜歡上了一個比自己大很多歲的軍官,嚴歌苓向對方表達情意的方式就是寫情書。"每天寫一封,然後摸摸第二顆軍裝的鈕釦告訴他,那個地方有情書你快去拿。這是我們倆的暗號。"但是在部隊,這種感情是不被許可的,甚至被認為是不道德的,"一旦戀愛被人抓住了,不得了,天都塌下來了,然後所有的人都會橫眉冷對,不理你了。"但情竇初開的嚴歌苓一頭扎進了她的愛情,什麼都顧不上了。在6個月的時間裡,嚴歌苓給軍官寫了160多封情書,兩個人沉浸在這你來我往的柔情蜜語的浪漫中不能自拔。可是後來,當這份感情被發現時,嚴歌苓深愛的軍官竟毫不猶豫地將嚴歌苓舉報出來,並把情書全部上交上去。於是,嚴歌苓不但背上了"道德淪喪"的罪名,還被要求一遍遍地寫檢查,甚至坦白各種細節,當眾朗讀。嚴歌苓曾說:"這是我一輩子受的最大的創傷。"這段屈辱且痛心的經歷,在小說《芳華》中也有所影射。

2、第一次婚姻

1986年,28歲的嚴歌苓在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寫作樓遇到了知名作家李準的兒子李克威,因為相同的寫作愛好,兩個人迅速陷入熱戀,並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這段婚姻僅維持了短短的三年時間。1989年,由於工作原因,李克威去了澳大利亞,而嚴歌苓則去了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藝術學院攻讀寫作碩士學位。由於聚少離多,不久後,李克威便提出離婚,嚴歌苓沒有挽留,在離婚協議上籤了字。儘管表面上風平浪靜,實際上嚴歌苓因為離婚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處於痛苦與孤獨之中。

3、跨國情緣

1990年,在哥倫比亞藝術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的嚴歌苓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一位美國外交官——勞倫斯·沃克。一段浪漫的跨國情緣,就此拉開序幕。

勞倫斯·沃克精通八國語言,與嚴歌苓初次見面時,竟操著一口流利的東北方言,這讓嚴歌苓倍感親切,而他幽默的話語也時常引得嚴歌苓開懷大笑。不久後,嚴歌苓與勞倫斯就確定了戀愛關係。但這段感情並沒有就此一帆風順地走下去。和勞倫斯戀愛一年後,嚴歌苓不斷地收到FBI調查員"喝咖啡"的邀請(實則是對嚴歌苓進行盤查,因為勞倫斯是高級外交官的緣故),嚴歌苓雖惱火卻無計可施。當勞倫斯決定與嚴歌苓結婚並向上級遞交申請之後,美國外交部卻讓勞倫斯做出選擇:要麼結婚,要麼離職。而勞倫斯在前途無量的外交官生涯與嚴歌苓之間,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後者。1992年,嚴歌苓與勞倫斯在美國舊金山結婚。後來,嚴歌苓把她和丈夫勞倫斯的故事寫進了小說《無出路咖啡館》。

從《少女小漁》到《芳華》,嚴歌苓為何能倍受導演青睞?

嚴歌苓本人的生活就像一本精彩的小說,跌宕起伏,充滿了傳奇色彩,單是以自己的生活經歷為素材,想必就足夠才華橫溢的嚴歌苓創作出好幾部引人入勝的小說作品了。

嚴歌苓小說中的"電影感"

作為好萊塢專業編劇,嚴歌苓是創作小說時,其實有著自覺且明確的電影改編意識,換句話說,嚴歌苓在創作小說時,就已經在思考這本小說會被改編成為一個怎樣的電影劇本,它在電影屏幕上會如何被呈現出來。所以,讀嚴歌苓的小說,你會感受到一種鮮明的"電影感",而這正是嚴歌苓的小說會屢屢被大導演看中並搬上熒幕的重要原因。對於嚴歌苓小說中的"電影感",筆者試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引人入勝的故事

小說與電影,本是異曲同工的藝術。小說用文字講述故事,電影用鏡頭講述故事,區別主要在於表達形式和呈現效果的不同。

嚴歌苓出生於1958年,成長於中國的多事之秋。不知是否是出於這個緣由,嚴歌苓對小說的歷史背景似乎格外敏感和在意。嚴歌苓的小說很喜歡以宏大的歷史時代為背景,在大的時代背景中,哪怕是兒女情長的故事,彷彿也具一番深度。

被張藝謀改編成《歸來》的小說《陸犯焉識》以陸焉識和馮婉瑜的愛情為線索串聯起了三個時期——1954年前,1954年至1976年,1976年後。在20世紀中國歷史和政治變遷的大背景下,嚴歌苓譜寫了一曲政治與歷史夾縫中的人生悲歌。

從《少女小漁》到《芳華》,嚴歌苓為何能倍受導演青睞?

電影《金陵十三釵》根據嚴歌苓的同名小說改編,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1937年被日軍侵佔的中國南京,在一個教堂裡互不相識的人們之間發生的感人故事。

從《少女小漁》到《芳華》,嚴歌苓為何能倍受導演青睞?

《芳華》同樣改編自嚴歌苓的同名小說,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

從《少女小漁》到《芳華》,嚴歌苓為何能倍受導演青睞?

嚴歌苓小說中所講述的故事從來不是俗套的,她從不重複自己,且每一個故事都透露著嚴歌苓對時代、人生及命運的思考和感悟。

2、小說的畫面感

之所以說嚴歌苓在寫作小說的時候就在思考電影改編的問題,主要是基於嚴歌苓小說的畫面感。通過小說中精準細膩的文字描述,讀者甚至可以立馬在腦海中浮現出具體的場景。

譬如《陸犯焉識》中所寫的墾荒場面:"大荒草漠上,場面鋪得很開闊,緩緩起伏的草坡上每十步遠都有一個徒勞揮動鎬頭的犯人。他們開闢的是萬年的荒草地,地面下,萬年的草根連著草根,拉成網,織成布,鎬頭吃進土面,根本無法切斷根連根的千絲萬縷。"

譬如《金陵十三釵》中"跟著他的目光,所有人看見剛才已經暗下去的黃昏,現在大亮。書娟和同學們跑到院子裡,火光照亮了教堂主樓上倖存下來的玻璃窗,由五彩玻璃拼成的聖母聖嬰像在米字形紙條下閃動如珠寶。女孩兒們呆子一樣看著如此瑰麗的恐怖。"

譬如《少女小漁》裡"據說從下午三點到四點,火車站走出的女人們都粗拙、凶悍,平底鞋,一身短打,並且複雜的過盛的體臭漲人腦子。還據說下午四點到五點,走出的就是徹底不同的女人們了。她們多是長襪子、高跟鞋,色開始敗的濃妝下,表情仍矜持,走相也都婀娜,大大小小的屁股在窄裙子裡滾得溜圓。"嚴歌苓總是能以寥寥數語,就將富有畫面感的場景呈現出來,其文字描述的表現力甚至絲毫不亞於電影鏡頭。

從《少女小漁》到《芳華》,嚴歌苓為何能倍受導演青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讀完嚴歌苓的小說原作之後再去看改編的電影,多少會對電影有失望之感,一個重要原因是嚴歌苓的小說語言實在太好,幾乎可媲美張愛玲的文字,雖然比張愛玲的文字少了一份一陣見血的尖銳,但那份柔和也是討人喜歡的。

3、蒙太奇手法的運用

所謂蒙太奇,《電影藝術辭典》(1986版)中有如下定義——

"在電影創作中,根據主題的需要,情節的發展,觀眾注意力和關心的程度,將全片所要表現的內容分解為不同的段落、場面、鏡頭,分別進行處理和拍攝。然後再根據原訂的 創作構思、運用藝術技巧,將這些鏡頭、場面、段落,合乎邏輯地、富於節奏地重新組合,使之通過形象間相輔相成和相反相成的關係,相互作用,產生連貫、對比、呼應、聯想、懸念等效果,構成一個連綿不斷的有機整體——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達思想、條理貫通、生動感人的影片。這種構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獨特的表現方法稱為蒙太奇。"電影中的蒙太奇,簡而言之即一種拼接剪輯的藝術手法。

嚴歌苓的小說中經常使用蒙太奇這種藝術手法,主要原因在於嚴歌苓的小說很多都是倒敘式的開端。而倒敘手法的使用在很多時候都意味著必然會出現蒙太奇手法。

譬如《金陵十三釵》,開篇首先是1946年8月,在南京舉行的一場對南京戰犯的審判大會上,"我"的姨媽孟書娟見到了她一直在找的一個女人。然後,以這個女人為線索,小說引出了1937年南京失陷背景下的故事。接著,小說第二章在一開始就完美地切換到了孟書娟13歲的故事環境中——"孟書娟一下子坐起來。緊接著她就發現自己已經站在鋪位旁邊……"蒙太奇的手法可謂運用地純熟自然,毫無縫隙感。

與《金陵十三釵》一樣採用了倒敘且將蒙太奇手法運用得出神入化的還有小說《陸犯焉識》,小說開篇用了大段精細的文字來描繪"反革命"們開墾的荒地。在對"我"的祖父陸焉識的現狀及"反革命"歷史進行大致的介紹之後,小說通過蒙太奇的手法一下子來到了"1936年8月那個暑熱薰暈的傍晚,我祖母馮婉瑜把一塊手錶偷偷塞在她丈夫的枕頭下。"接著,"我"祖父母陸焉識和馮婉瑜從相遇到相識相愛的經過便自然地呈現出來,毫無生硬嫁接之感。

同樣的,《芳華》也是倒敘與蒙太奇完美結合的典型例子。小說開篇是:"原以為再見到劉峰會認不出他來。二十歲他就那樣,跟你多熟你扭頭就想不起他長什麼樣。"很快,小說便以蒙太奇手法引出了"那是三十多年前了。我們的老紅樓還是有夢的,多數的夢都美,也都大膽。"

當然,在嚴歌苓的小說中還可以找出許多使用蒙太奇手法的例子,對此有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做專門研究,嚴歌苓小說中蒙太奇手法的運用,筆者認為是很值得關注和研究的一個課題。

最後,強烈推薦大家去看嚴歌苓的小說,尤其是隻看過改編之後的電影的小夥伴,相信你在讀完原作之後會發現,不管是張藝謀還是馮小剛,他們改編的電影其實都沒有原作更好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