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

1965年,正在東南沿海指揮作戰演習的許世友將軍接到母親病重電報,派長子許光回大別山新縣替他盡孝、照顧祖母。

許光自幼跟著奶奶顛沛流離,7歲參加了兒童團,在大別山的深山老林裡歷經磨難,九死一生,是上世紀經典電影《閃閃的紅星》主人公潘冬子的主要原型。在全國解放前夕,王樹聲大將找到了許光,帶他見到了闊別多年的父親許世友。許光參軍入伍後,先後在多所解放軍學校進修學習,成長為新中國第一批本科學歷的海軍軍官、北海艦隊的首批艦艇長。1965年,許光遵從父命回到大別山新縣老家照顧病重奶奶,半年後奶奶病逝。從青島調到大別山新縣人武部,由新中國第一代艦艇長改任縣人武部普通參謀後,許光從此再沒有離開家鄉新縣。

"

1965年,正在東南沿海指揮作戰演習的許世友將軍接到母親病重電報,派長子許光回大別山新縣替他盡孝、照顧祖母。

許光自幼跟著奶奶顛沛流離,7歲參加了兒童團,在大別山的深山老林裡歷經磨難,九死一生,是上世紀經典電影《閃閃的紅星》主人公潘冬子的主要原型。在全國解放前夕,王樹聲大將找到了許光,帶他見到了闊別多年的父親許世友。許光參軍入伍後,先後在多所解放軍學校進修學習,成長為新中國第一批本科學歷的海軍軍官、北海艦隊的首批艦艇長。1965年,許光遵從父命回到大別山新縣老家照顧病重奶奶,半年後奶奶病逝。從青島調到大別山新縣人武部,由新中國第一代艦艇長改任縣人武部普通參謀後,許光從此再沒有離開家鄉新縣。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從回鄉“代父盡孝”到留守家鄉服務人民,許光放棄了三次離開大山深處的機會。奶奶去世後,許光原部隊請他重返海軍軍營,他謝絕了;1982年,組織擬提拔許光去信陽軍分區任領導,他提出轉業到地方;1985年,許世友將軍去世,武漢軍區領導要許光到軍區機關工作,被他婉拒。放棄三次改變人生的機會,皆因父親許世友將軍重託:“讓你回去,要替我對奶奶盡孝道,更要對大別山老家人民盡好孝道!”,“不能在軍營施展抱負,就要在家鄉有所作為。”這是許光寫給父親許世友將軍信中的話。

工作認真,不搞特殊化,新縣老一輩熟悉許光的人都知道他下鄉工作,立下不喝酒、不抽菸、不吃肉的 “三不原則”;在一次新縣發特大洪水搶險救災中,身負重傷,昏迷三天三夜,醒來後又立即到抗洪一線,他服務群眾,嘔心瀝血的精神、事蹟贏得大別山新縣群眾的高度讚譽。作為許世友的長子,許光在新縣德高望重,但是他不以將軍後代自居,不為子女親屬託人情,他的兩個兒子當兵復員回到縣城,都是普通職員。上世紀的大別山新縣縣城很小,大多人都知道縣城武裝部裡的許光是開國上將許世友將軍的兒子,都知道他代父盡孝、留守在家鄉了,老百姓無不為他淡泊名利、服務家鄉的精神和品格所感動。

"

1965年,正在東南沿海指揮作戰演習的許世友將軍接到母親病重電報,派長子許光回大別山新縣替他盡孝、照顧祖母。

許光自幼跟著奶奶顛沛流離,7歲參加了兒童團,在大別山的深山老林裡歷經磨難,九死一生,是上世紀經典電影《閃閃的紅星》主人公潘冬子的主要原型。在全國解放前夕,王樹聲大將找到了許光,帶他見到了闊別多年的父親許世友。許光參軍入伍後,先後在多所解放軍學校進修學習,成長為新中國第一批本科學歷的海軍軍官、北海艦隊的首批艦艇長。1965年,許光遵從父命回到大別山新縣老家照顧病重奶奶,半年後奶奶病逝。從青島調到大別山新縣人武部,由新中國第一代艦艇長改任縣人武部普通參謀後,許光從此再沒有離開家鄉新縣。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從回鄉“代父盡孝”到留守家鄉服務人民,許光放棄了三次離開大山深處的機會。奶奶去世後,許光原部隊請他重返海軍軍營,他謝絕了;1982年,組織擬提拔許光去信陽軍分區任領導,他提出轉業到地方;1985年,許世友將軍去世,武漢軍區領導要許光到軍區機關工作,被他婉拒。放棄三次改變人生的機會,皆因父親許世友將軍重託:“讓你回去,要替我對奶奶盡孝道,更要對大別山老家人民盡好孝道!”,“不能在軍營施展抱負,就要在家鄉有所作為。”這是許光寫給父親許世友將軍信中的話。

工作認真,不搞特殊化,新縣老一輩熟悉許光的人都知道他下鄉工作,立下不喝酒、不抽菸、不吃肉的 “三不原則”;在一次新縣發特大洪水搶險救災中,身負重傷,昏迷三天三夜,醒來後又立即到抗洪一線,他服務群眾,嘔心瀝血的精神、事蹟贏得大別山新縣群眾的高度讚譽。作為許世友的長子,許光在新縣德高望重,但是他不以將軍後代自居,不為子女親屬託人情,他的兩個兒子當兵復員回到縣城,都是普通職員。上世紀的大別山新縣縣城很小,大多人都知道縣城武裝部裡的許光是開國上將許世友將軍的兒子,都知道他代父盡孝、留守在家鄉了,老百姓無不為他淡泊名利、服務家鄉的精神和品格所感動。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退休後的許光喜歡去新縣小潢河邊散步,他總是一身乾淨的軍便裝,一雙解放球鞋,手裡經常拿著用了十幾年的舊雨傘,下雨時撐開擋雨,天晴當柺杖。老人一生恪守清貧,家庭生活一直比較拮据,卻累計擠出近10萬元資助紅軍後代130多人次,先後為9名老紅軍遺孀養老送終。2013年元旦,許光拿出畢生20萬元存款交代兒子,將這筆存款捐贈給老家田鋪鄉用於公益事業。2013年1月6日,回鄉歷任縣人武部參謀、縣武裝部副部長、縣人大副主任,為家鄉奉獻48個春秋的許光走完了他84年的歲月,同他的父親許世友將軍一樣,用畢生的堅守和付出,書寫了“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

1965年,正在東南沿海指揮作戰演習的許世友將軍接到母親病重電報,派長子許光回大別山新縣替他盡孝、照顧祖母。

許光自幼跟著奶奶顛沛流離,7歲參加了兒童團,在大別山的深山老林裡歷經磨難,九死一生,是上世紀經典電影《閃閃的紅星》主人公潘冬子的主要原型。在全國解放前夕,王樹聲大將找到了許光,帶他見到了闊別多年的父親許世友。許光參軍入伍後,先後在多所解放軍學校進修學習,成長為新中國第一批本科學歷的海軍軍官、北海艦隊的首批艦艇長。1965年,許光遵從父命回到大別山新縣老家照顧病重奶奶,半年後奶奶病逝。從青島調到大別山新縣人武部,由新中國第一代艦艇長改任縣人武部普通參謀後,許光從此再沒有離開家鄉新縣。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從回鄉“代父盡孝”到留守家鄉服務人民,許光放棄了三次離開大山深處的機會。奶奶去世後,許光原部隊請他重返海軍軍營,他謝絕了;1982年,組織擬提拔許光去信陽軍分區任領導,他提出轉業到地方;1985年,許世友將軍去世,武漢軍區領導要許光到軍區機關工作,被他婉拒。放棄三次改變人生的機會,皆因父親許世友將軍重託:“讓你回去,要替我對奶奶盡孝道,更要對大別山老家人民盡好孝道!”,“不能在軍營施展抱負,就要在家鄉有所作為。”這是許光寫給父親許世友將軍信中的話。

工作認真,不搞特殊化,新縣老一輩熟悉許光的人都知道他下鄉工作,立下不喝酒、不抽菸、不吃肉的 “三不原則”;在一次新縣發特大洪水搶險救災中,身負重傷,昏迷三天三夜,醒來後又立即到抗洪一線,他服務群眾,嘔心瀝血的精神、事蹟贏得大別山新縣群眾的高度讚譽。作為許世友的長子,許光在新縣德高望重,但是他不以將軍後代自居,不為子女親屬託人情,他的兩個兒子當兵復員回到縣城,都是普通職員。上世紀的大別山新縣縣城很小,大多人都知道縣城武裝部裡的許光是開國上將許世友將軍的兒子,都知道他代父盡孝、留守在家鄉了,老百姓無不為他淡泊名利、服務家鄉的精神和品格所感動。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退休後的許光喜歡去新縣小潢河邊散步,他總是一身乾淨的軍便裝,一雙解放球鞋,手裡經常拿著用了十幾年的舊雨傘,下雨時撐開擋雨,天晴當柺杖。老人一生恪守清貧,家庭生活一直比較拮据,卻累計擠出近10萬元資助紅軍後代130多人次,先後為9名老紅軍遺孀養老送終。2013年元旦,許光拿出畢生20萬元存款交代兒子,將這筆存款捐贈給老家田鋪鄉用於公益事業。2013年1月6日,回鄉歷任縣人武部參謀、縣武裝部副部長、縣人大副主任,為家鄉奉獻48個春秋的許光走完了他84年的歲月,同他的父親許世友將軍一樣,用畢生的堅守和付出,書寫了“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許光走後,他的先進事蹟被廣為傳頌,老區幹部群眾都說他不愧為許世友將軍的後代,新縣人的驕傲,人民深深懷念著這位大別山的赤子。2014年,中央各大主流媒體相繼推出關於許光的報道,央視《新聞聯播》專題報道了大別山開國將軍的後代,新中國第一批擁有本科學歷的海軍軍官,因選擇“替父行孝”回到大別山區,為老區建設奉獻了一輩子;繼承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把良好的家規家風融化在了自己的血脈裡,把最深厚的愛灑在了紅色的土地的先進事蹟,引起了強烈反響。2015年10月13日,許光榮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稱號。

"

1965年,正在東南沿海指揮作戰演習的許世友將軍接到母親病重電報,派長子許光回大別山新縣替他盡孝、照顧祖母。

許光自幼跟著奶奶顛沛流離,7歲參加了兒童團,在大別山的深山老林裡歷經磨難,九死一生,是上世紀經典電影《閃閃的紅星》主人公潘冬子的主要原型。在全國解放前夕,王樹聲大將找到了許光,帶他見到了闊別多年的父親許世友。許光參軍入伍後,先後在多所解放軍學校進修學習,成長為新中國第一批本科學歷的海軍軍官、北海艦隊的首批艦艇長。1965年,許光遵從父命回到大別山新縣老家照顧病重奶奶,半年後奶奶病逝。從青島調到大別山新縣人武部,由新中國第一代艦艇長改任縣人武部普通參謀後,許光從此再沒有離開家鄉新縣。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從回鄉“代父盡孝”到留守家鄉服務人民,許光放棄了三次離開大山深處的機會。奶奶去世後,許光原部隊請他重返海軍軍營,他謝絕了;1982年,組織擬提拔許光去信陽軍分區任領導,他提出轉業到地方;1985年,許世友將軍去世,武漢軍區領導要許光到軍區機關工作,被他婉拒。放棄三次改變人生的機會,皆因父親許世友將軍重託:“讓你回去,要替我對奶奶盡孝道,更要對大別山老家人民盡好孝道!”,“不能在軍營施展抱負,就要在家鄉有所作為。”這是許光寫給父親許世友將軍信中的話。

工作認真,不搞特殊化,新縣老一輩熟悉許光的人都知道他下鄉工作,立下不喝酒、不抽菸、不吃肉的 “三不原則”;在一次新縣發特大洪水搶險救災中,身負重傷,昏迷三天三夜,醒來後又立即到抗洪一線,他服務群眾,嘔心瀝血的精神、事蹟贏得大別山新縣群眾的高度讚譽。作為許世友的長子,許光在新縣德高望重,但是他不以將軍後代自居,不為子女親屬託人情,他的兩個兒子當兵復員回到縣城,都是普通職員。上世紀的大別山新縣縣城很小,大多人都知道縣城武裝部裡的許光是開國上將許世友將軍的兒子,都知道他代父盡孝、留守在家鄉了,老百姓無不為他淡泊名利、服務家鄉的精神和品格所感動。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退休後的許光喜歡去新縣小潢河邊散步,他總是一身乾淨的軍便裝,一雙解放球鞋,手裡經常拿著用了十幾年的舊雨傘,下雨時撐開擋雨,天晴當柺杖。老人一生恪守清貧,家庭生活一直比較拮据,卻累計擠出近10萬元資助紅軍後代130多人次,先後為9名老紅軍遺孀養老送終。2013年元旦,許光拿出畢生20萬元存款交代兒子,將這筆存款捐贈給老家田鋪鄉用於公益事業。2013年1月6日,回鄉歷任縣人武部參謀、縣武裝部副部長、縣人大副主任,為家鄉奉獻48個春秋的許光走完了他84年的歲月,同他的父親許世友將軍一樣,用畢生的堅守和付出,書寫了“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許光走後,他的先進事蹟被廣為傳頌,老區幹部群眾都說他不愧為許世友將軍的後代,新縣人的驕傲,人民深深懷念著這位大別山的赤子。2014年,中央各大主流媒體相繼推出關於許光的報道,央視《新聞聯播》專題報道了大別山開國將軍的後代,新中國第一批擁有本科學歷的海軍軍官,因選擇“替父行孝”回到大別山區,為老區建設奉獻了一輩子;繼承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把良好的家規家風融化在了自己的血脈裡,把最深厚的愛灑在了紅色的土地的先進事蹟,引起了強烈反響。2015年10月13日,許光榮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稱號。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

1965年,正在東南沿海指揮作戰演習的許世友將軍接到母親病重電報,派長子許光回大別山新縣替他盡孝、照顧祖母。

許光自幼跟著奶奶顛沛流離,7歲參加了兒童團,在大別山的深山老林裡歷經磨難,九死一生,是上世紀經典電影《閃閃的紅星》主人公潘冬子的主要原型。在全國解放前夕,王樹聲大將找到了許光,帶他見到了闊別多年的父親許世友。許光參軍入伍後,先後在多所解放軍學校進修學習,成長為新中國第一批本科學歷的海軍軍官、北海艦隊的首批艦艇長。1965年,許光遵從父命回到大別山新縣老家照顧病重奶奶,半年後奶奶病逝。從青島調到大別山新縣人武部,由新中國第一代艦艇長改任縣人武部普通參謀後,許光從此再沒有離開家鄉新縣。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從回鄉“代父盡孝”到留守家鄉服務人民,許光放棄了三次離開大山深處的機會。奶奶去世後,許光原部隊請他重返海軍軍營,他謝絕了;1982年,組織擬提拔許光去信陽軍分區任領導,他提出轉業到地方;1985年,許世友將軍去世,武漢軍區領導要許光到軍區機關工作,被他婉拒。放棄三次改變人生的機會,皆因父親許世友將軍重託:“讓你回去,要替我對奶奶盡孝道,更要對大別山老家人民盡好孝道!”,“不能在軍營施展抱負,就要在家鄉有所作為。”這是許光寫給父親許世友將軍信中的話。

工作認真,不搞特殊化,新縣老一輩熟悉許光的人都知道他下鄉工作,立下不喝酒、不抽菸、不吃肉的 “三不原則”;在一次新縣發特大洪水搶險救災中,身負重傷,昏迷三天三夜,醒來後又立即到抗洪一線,他服務群眾,嘔心瀝血的精神、事蹟贏得大別山新縣群眾的高度讚譽。作為許世友的長子,許光在新縣德高望重,但是他不以將軍後代自居,不為子女親屬託人情,他的兩個兒子當兵復員回到縣城,都是普通職員。上世紀的大別山新縣縣城很小,大多人都知道縣城武裝部裡的許光是開國上將許世友將軍的兒子,都知道他代父盡孝、留守在家鄉了,老百姓無不為他淡泊名利、服務家鄉的精神和品格所感動。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退休後的許光喜歡去新縣小潢河邊散步,他總是一身乾淨的軍便裝,一雙解放球鞋,手裡經常拿著用了十幾年的舊雨傘,下雨時撐開擋雨,天晴當柺杖。老人一生恪守清貧,家庭生活一直比較拮据,卻累計擠出近10萬元資助紅軍後代130多人次,先後為9名老紅軍遺孀養老送終。2013年元旦,許光拿出畢生20萬元存款交代兒子,將這筆存款捐贈給老家田鋪鄉用於公益事業。2013年1月6日,回鄉歷任縣人武部參謀、縣武裝部副部長、縣人大副主任,為家鄉奉獻48個春秋的許光走完了他84年的歲月,同他的父親許世友將軍一樣,用畢生的堅守和付出,書寫了“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許光走後,他的先進事蹟被廣為傳頌,老區幹部群眾都說他不愧為許世友將軍的後代,新縣人的驕傲,人民深深懷念著這位大別山的赤子。2014年,中央各大主流媒體相繼推出關於許光的報道,央視《新聞聯播》專題報道了大別山開國將軍的後代,新中國第一批擁有本科學歷的海軍軍官,因選擇“替父行孝”回到大別山區,為老區建設奉獻了一輩子;繼承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把良好的家規家風融化在了自己的血脈裡,把最深厚的愛灑在了紅色的土地的先進事蹟,引起了強烈反響。2015年10月13日,許光榮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稱號。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

1965年,正在東南沿海指揮作戰演習的許世友將軍接到母親病重電報,派長子許光回大別山新縣替他盡孝、照顧祖母。

許光自幼跟著奶奶顛沛流離,7歲參加了兒童團,在大別山的深山老林裡歷經磨難,九死一生,是上世紀經典電影《閃閃的紅星》主人公潘冬子的主要原型。在全國解放前夕,王樹聲大將找到了許光,帶他見到了闊別多年的父親許世友。許光參軍入伍後,先後在多所解放軍學校進修學習,成長為新中國第一批本科學歷的海軍軍官、北海艦隊的首批艦艇長。1965年,許光遵從父命回到大別山新縣老家照顧病重奶奶,半年後奶奶病逝。從青島調到大別山新縣人武部,由新中國第一代艦艇長改任縣人武部普通參謀後,許光從此再沒有離開家鄉新縣。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從回鄉“代父盡孝”到留守家鄉服務人民,許光放棄了三次離開大山深處的機會。奶奶去世後,許光原部隊請他重返海軍軍營,他謝絕了;1982年,組織擬提拔許光去信陽軍分區任領導,他提出轉業到地方;1985年,許世友將軍去世,武漢軍區領導要許光到軍區機關工作,被他婉拒。放棄三次改變人生的機會,皆因父親許世友將軍重託:“讓你回去,要替我對奶奶盡孝道,更要對大別山老家人民盡好孝道!”,“不能在軍營施展抱負,就要在家鄉有所作為。”這是許光寫給父親許世友將軍信中的話。

工作認真,不搞特殊化,新縣老一輩熟悉許光的人都知道他下鄉工作,立下不喝酒、不抽菸、不吃肉的 “三不原則”;在一次新縣發特大洪水搶險救災中,身負重傷,昏迷三天三夜,醒來後又立即到抗洪一線,他服務群眾,嘔心瀝血的精神、事蹟贏得大別山新縣群眾的高度讚譽。作為許世友的長子,許光在新縣德高望重,但是他不以將軍後代自居,不為子女親屬託人情,他的兩個兒子當兵復員回到縣城,都是普通職員。上世紀的大別山新縣縣城很小,大多人都知道縣城武裝部裡的許光是開國上將許世友將軍的兒子,都知道他代父盡孝、留守在家鄉了,老百姓無不為他淡泊名利、服務家鄉的精神和品格所感動。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退休後的許光喜歡去新縣小潢河邊散步,他總是一身乾淨的軍便裝,一雙解放球鞋,手裡經常拿著用了十幾年的舊雨傘,下雨時撐開擋雨,天晴當柺杖。老人一生恪守清貧,家庭生活一直比較拮据,卻累計擠出近10萬元資助紅軍後代130多人次,先後為9名老紅軍遺孀養老送終。2013年元旦,許光拿出畢生20萬元存款交代兒子,將這筆存款捐贈給老家田鋪鄉用於公益事業。2013年1月6日,回鄉歷任縣人武部參謀、縣武裝部副部長、縣人大副主任,為家鄉奉獻48個春秋的許光走完了他84年的歲月,同他的父親許世友將軍一樣,用畢生的堅守和付出,書寫了“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許光走後,他的先進事蹟被廣為傳頌,老區幹部群眾都說他不愧為許世友將軍的後代,新縣人的驕傲,人民深深懷念著這位大別山的赤子。2014年,中央各大主流媒體相繼推出關於許光的報道,央視《新聞聯播》專題報道了大別山開國將軍的後代,新中國第一批擁有本科學歷的海軍軍官,因選擇“替父行孝”回到大別山區,為老區建設奉獻了一輩子;繼承了老一輩革命家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把良好的家規家風融化在了自己的血脈裡,把最深厚的愛灑在了紅色的土地的先進事蹟,引起了強烈反響。2015年10月13日,許光榮獲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稱號。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許世友將門之後,許光續寫“忠孝兩全”的傳奇人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