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誼:閉門造車勢必敗給開放合作

徐和誼 國產車 經濟 軟件 行圓汽車大全 行圓汽車大全 2017-09-11

【2017泰達國際論壇】9月9日,在以“新理念·新業態”為主題的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進行了發言。他表示,當前汽車行業已經到了“唯快不破”的競爭時代,如果繼續依靠單打獨鬥,難以面對市場競爭的存量博弈。當前,全球化進程的加速融合發展,協同創新是時代富裕的新命題,是我們傳統車企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

以下是徐和誼的演講實錄:

徐和誼:尊敬的何部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好。在這滿載收穫的季節很榮幸參加本屆論壇,並與各界同行一起探討新業態下的企業融合與協同創新的話題。

進入“十三五”以來,無論是從技術和生產方式還是商業模式都進入急劇變化的新時期,大機遇、大考驗、大轉折、大風險隨之而來,有人把這個時代叫為烏卡時代,就是易變、複雜、模糊、不確定的時代。從技術上講處於爆發式的發展,思維在分秒中裂變,如果繼續依靠單打獨鬥這種自主創新,很可能所需的理想答案,因此面對市場競爭的存量博弈,全球化進程的加速融合發展,協同創新是時代富裕的新命題,是我們傳統車企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今天論壇我想講三個觀點,這三個觀點一個叫助推器,一個叫解碼器,還有一個叫突破口。

在存量博弈時代,產業協同是實現由大變強的助推器,從2014年開始中國汽車行業進入中低速的新常態,逐步增長已經轉變為寡頭壟斷的新格局。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汽車企業想在時間窗口關閉之前,建立起我們自己新的競爭優勢。就必須圍繞產業鏈搭建平臺,加強以供應商、採購商、競爭者以及其他行業企業的互利合作、創新機制,推動產業融合與協同發展。

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探索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形成利益共享、成本共擔的合作機制,攜手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由過去的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汽車領域發展相對比較好,除了得益於戰略上超前佈局外,還由於我們圍繞整個產業鏈在協同創新上做了很多文章,時間的原因我就不展開講了,下面我想談第二個觀點。就是在技術變革時代,加強官產學研合作,是享受快速時代的解碼器。

互聯網拉開新時代序幕之後,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逐步落地,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的趨勢更加凸顯,汽車這個出行工具已逐步進入到技術迭代的新階段,汽車企業競爭的焦點已經從核心的硬件轉移到了軟件更替的能力,同時汽車行業的產業鏈和業務模式也隨之生變,行業比拼由前端的研發製造,延伸到了後端的服務與出行,企業間的競爭正在由單一的產品競爭,向智能生態系統轉變,我們傳統企業很難成為全能型的選手,因此要獲得先發優勢,我們就必須張開雙臂,積極的以科研院所、行業協會、政府部門等進行廣泛深入的合作和協同創新,這是傳統車企實現以先進技術和全新市場進行對接的解碼器。官產學研合作是當前世界各國科技與經濟結合的成功經驗,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最佳途徑。發達國家他們的經驗充分證明,各國在產業技術上的重大突破,許多都是以官產學研合作的創新模式來實施。比如像美國,在航天基礎上的突破,法國在核電技術上的突破和領先,都是政府與企業科研機構以及大學等密切合作的結果。

北汽集團非常重視利用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在與國家科技部、中科院在京的高等院校等機構以及向小米、科大迅飛、百度等互聯網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積極推進劃界創新、融合創新和集成創新。圍繞電子化、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趨勢開展聯合創新,以成果的轉化,不斷強化技術的攻堅能力,以上談到的是第二個觀點。

第三的觀點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國際合作開放創新是中國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的突破口,中國車企轉型升級要在兩個方面上發力,一方面是要從價值鏈的低端向高端升級,而另一方面則是要向國際化、全球化公司轉型,通過國際合作引進國外先進的產品、技術、品牌和管理經驗,提升企業的整車技術水平與競爭能力,獲得新的發展空間和可持續發展動力,可以說中國提升企業競爭力的突破口,北汽集團一直以來在緊抓國家一帶一路逐步有利時機,我們通過深化內向國際化,不斷整合國際資源來提升自身實力,邁向國際化,積極融入全球價值鏈,整個全球範圍內資源、人才、技術和品牌,不斷提升北汽國際化的經營能力。

以上論壇談了這麼三個觀點,各位領導、各位同仁、融合發展共精彩、協同創新會藍圖,中國自主品牌的創新發展之路,承載著幾代汽車人的汽車強國夢,北汽集團始終堅信閉門造車勢必疏於開放合作,單打獨鬥勢必敗給資源整合,我們願和大家一起相互支持,緊密合作,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由大變強,為實現汽車強國夢做出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