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傳習錄·捲上·徐愛錄》翻譯01,徐愛記敘成書的理由'

"

【這是飛仙時空翻譯王陽明《傳習錄》的第1篇文章】

"

【這是飛仙時空翻譯王陽明《傳習錄》的第1篇文章】

王陽明《傳習錄·捲上·徐愛錄》翻譯01,徐愛記敘成書的理由

先生於《大學》格物①諸說,悉以舊本②為正,蓋先儒③所謂誤本者也。愛④始聞而駭,既而疑,已而殫精竭思。參互錯綜,以質於先生,然後知先生之說,若水之寒,若火之熱,斷斷乎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

①格物,研究事物,悟出其中的道理;朱熹認為格物是即物窮理;王陽明對格物的理解是“正其心之不正歸於正”。

②舊本,《大學》原先是《禮記》中的一篇文章,王陽明主張使用這個原始的版本。後來宋朝的朱熹認為舊本《大學》有錯簡和缺失,對他進行了修訂,修改了文章的部分章節次序,並補充了自己的觀點。

③先儒,程頤、朱熹等人。

④愛,徐愛,他是王陽明的弟子,也是他的妹夫,《傳習錄》的成書就是由他所發起的。

陽明先生對於《大學》格物等觀點,皆以舊本為正確依據,就是程朱等先賢認為的錯誤版本。我徐愛開始聽聞感覺震駭不已,繼而產生懷疑,然後竭盡精力思考。綜合各種參考資料,又親自向先生請教,終於明白先生的學說,如同水性之冰寒、火性之熾熱,毫無疑問即便是一百代以後的聖人也不會感到困惑。

"

【這是飛仙時空翻譯王陽明《傳習錄》的第1篇文章】

王陽明《傳習錄·捲上·徐愛錄》翻譯01,徐愛記敘成書的理由

先生於《大學》格物①諸說,悉以舊本②為正,蓋先儒③所謂誤本者也。愛④始聞而駭,既而疑,已而殫精竭思。參互錯綜,以質於先生,然後知先生之說,若水之寒,若火之熱,斷斷乎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

①格物,研究事物,悟出其中的道理;朱熹認為格物是即物窮理;王陽明對格物的理解是“正其心之不正歸於正”。

②舊本,《大學》原先是《禮記》中的一篇文章,王陽明主張使用這個原始的版本。後來宋朝的朱熹認為舊本《大學》有錯簡和缺失,對他進行了修訂,修改了文章的部分章節次序,並補充了自己的觀點。

③先儒,程頤、朱熹等人。

④愛,徐愛,他是王陽明的弟子,也是他的妹夫,《傳習錄》的成書就是由他所發起的。

陽明先生對於《大學》格物等觀點,皆以舊本為正確依據,就是程朱等先賢認為的錯誤版本。我徐愛開始聽聞感覺震駭不已,繼而產生懷疑,然後竭盡精力思考。綜合各種參考資料,又親自向先生請教,終於明白先生的學說,如同水性之冰寒、火性之熾熱,毫無疑問即便是一百代以後的聖人也不會感到困惑。

王陽明《傳習錄·捲上·徐愛錄》翻譯01,徐愛記敘成書的理由

先生明睿天授,然和樂坦易,不事邊幅。人見其少時豪邁不羈,又嘗氾濫於詞章,出入二氏①之學。驟聞是說,皆目以為立異好奇,漫不省究。

①二氏,即佛家與道家。

先生天生聰明睿智,然而性格溫和、快樂、坦誠、平易近人、不拘小節。許多人見先生年少時豪邁不羈,縱情於詩詞歌賦,對佛道兩家都有所鑽研,他們突然聽見先生的學說,都以為先生標新立異、譁眾取寵,因而不予深究。

"

【這是飛仙時空翻譯王陽明《傳習錄》的第1篇文章】

王陽明《傳習錄·捲上·徐愛錄》翻譯01,徐愛記敘成書的理由

先生於《大學》格物①諸說,悉以舊本②為正,蓋先儒③所謂誤本者也。愛④始聞而駭,既而疑,已而殫精竭思。參互錯綜,以質於先生,然後知先生之說,若水之寒,若火之熱,斷斷乎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

①格物,研究事物,悟出其中的道理;朱熹認為格物是即物窮理;王陽明對格物的理解是“正其心之不正歸於正”。

②舊本,《大學》原先是《禮記》中的一篇文章,王陽明主張使用這個原始的版本。後來宋朝的朱熹認為舊本《大學》有錯簡和缺失,對他進行了修訂,修改了文章的部分章節次序,並補充了自己的觀點。

③先儒,程頤、朱熹等人。

④愛,徐愛,他是王陽明的弟子,也是他的妹夫,《傳習錄》的成書就是由他所發起的。

陽明先生對於《大學》格物等觀點,皆以舊本為正確依據,就是程朱等先賢認為的錯誤版本。我徐愛開始聽聞感覺震駭不已,繼而產生懷疑,然後竭盡精力思考。綜合各種參考資料,又親自向先生請教,終於明白先生的學說,如同水性之冰寒、火性之熾熱,毫無疑問即便是一百代以後的聖人也不會感到困惑。

王陽明《傳習錄·捲上·徐愛錄》翻譯01,徐愛記敘成書的理由

先生明睿天授,然和樂坦易,不事邊幅。人見其少時豪邁不羈,又嘗氾濫於詞章,出入二氏①之學。驟聞是說,皆目以為立異好奇,漫不省究。

①二氏,即佛家與道家。

先生天生聰明睿智,然而性格溫和、快樂、坦誠、平易近人、不拘小節。許多人見先生年少時豪邁不羈,縱情於詩詞歌賦,對佛道兩家都有所鑽研,他們突然聽見先生的學說,都以為先生標新立異、譁眾取寵,因而不予深究。

王陽明《傳習錄·捲上·徐愛錄》翻譯01,徐愛記敘成書的理由

不知先生居夷①三載,處困養靜精一②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愛朝夕炙門下,但見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見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無窮。十餘年來,竟未能窺其藩籬。

①居夷,王陽明因上疏“去權奸”,得罪了劉瑾,被貶到貴州龍場(金貴州修文縣)的偏遠地區,所以稱居夷。

②精一,惟精惟一。《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意思是人心自私危險,道心幽昧微妙,必須精研專一,誠懇地遵行中道。

他們不知道先生在被貶到貴州龍場的三年期間,在困境中安處、存養靜心、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然超凡入聖,達到大中至正的境界了。我徐愛有幸常常接受先生的教誨,但見先生的功夫學問,接觸起來似乎很容易,而仰望時越發覺其高深;表面看起來似乎粗淺,深入探究時越發覺其精妙;學習掌握時似乎近在眼前,完善起來時越發覺其無止境。十多年來,我竟然還沒有看清楚其輪廓。

"

【這是飛仙時空翻譯王陽明《傳習錄》的第1篇文章】

王陽明《傳習錄·捲上·徐愛錄》翻譯01,徐愛記敘成書的理由

先生於《大學》格物①諸說,悉以舊本②為正,蓋先儒③所謂誤本者也。愛④始聞而駭,既而疑,已而殫精竭思。參互錯綜,以質於先生,然後知先生之說,若水之寒,若火之熱,斷斷乎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

①格物,研究事物,悟出其中的道理;朱熹認為格物是即物窮理;王陽明對格物的理解是“正其心之不正歸於正”。

②舊本,《大學》原先是《禮記》中的一篇文章,王陽明主張使用這個原始的版本。後來宋朝的朱熹認為舊本《大學》有錯簡和缺失,對他進行了修訂,修改了文章的部分章節次序,並補充了自己的觀點。

③先儒,程頤、朱熹等人。

④愛,徐愛,他是王陽明的弟子,也是他的妹夫,《傳習錄》的成書就是由他所發起的。

陽明先生對於《大學》格物等觀點,皆以舊本為正確依據,就是程朱等先賢認為的錯誤版本。我徐愛開始聽聞感覺震駭不已,繼而產生懷疑,然後竭盡精力思考。綜合各種參考資料,又親自向先生請教,終於明白先生的學說,如同水性之冰寒、火性之熾熱,毫無疑問即便是一百代以後的聖人也不會感到困惑。

王陽明《傳習錄·捲上·徐愛錄》翻譯01,徐愛記敘成書的理由

先生明睿天授,然和樂坦易,不事邊幅。人見其少時豪邁不羈,又嘗氾濫於詞章,出入二氏①之學。驟聞是說,皆目以為立異好奇,漫不省究。

①二氏,即佛家與道家。

先生天生聰明睿智,然而性格溫和、快樂、坦誠、平易近人、不拘小節。許多人見先生年少時豪邁不羈,縱情於詩詞歌賦,對佛道兩家都有所鑽研,他們突然聽見先生的學說,都以為先生標新立異、譁眾取寵,因而不予深究。

王陽明《傳習錄·捲上·徐愛錄》翻譯01,徐愛記敘成書的理由

不知先生居夷①三載,處困養靜精一②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愛朝夕炙門下,但見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見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無窮。十餘年來,竟未能窺其藩籬。

①居夷,王陽明因上疏“去權奸”,得罪了劉瑾,被貶到貴州龍場(金貴州修文縣)的偏遠地區,所以稱居夷。

②精一,惟精惟一。《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意思是人心自私危險,道心幽昧微妙,必須精研專一,誠懇地遵行中道。

他們不知道先生在被貶到貴州龍場的三年期間,在困境中安處、存養靜心、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然超凡入聖,達到大中至正的境界了。我徐愛有幸常常接受先生的教誨,但見先生的功夫學問,接觸起來似乎很容易,而仰望時越發覺其高深;表面看起來似乎粗淺,深入探究時越發覺其精妙;學習掌握時似乎近在眼前,完善起來時越發覺其無止境。十多年來,我竟然還沒有看清楚其輪廓。

王陽明《傳習錄·捲上·徐愛錄》翻譯01,徐愛記敘成書的理由

世之君子,或與先生僅交一面,或猶未聞其馨欬( kài )①,或先懷忽易憤激之心,而遠欲於立談之間、傳聞之說,臆斷懸度。如之何其可得也?

①謦欬,咳嗽聲。指見面聞教。

世上之人,有些跟先生只有一面之緣,有些壓根就沒有見過面,就對先生懷有蔑視、敵對的心態,僅從片刻交談或傳聞之說,妄自揣度。這怎麼可以呢?

"

【這是飛仙時空翻譯王陽明《傳習錄》的第1篇文章】

王陽明《傳習錄·捲上·徐愛錄》翻譯01,徐愛記敘成書的理由

先生於《大學》格物①諸說,悉以舊本②為正,蓋先儒③所謂誤本者也。愛④始聞而駭,既而疑,已而殫精竭思。參互錯綜,以質於先生,然後知先生之說,若水之寒,若火之熱,斷斷乎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

①格物,研究事物,悟出其中的道理;朱熹認為格物是即物窮理;王陽明對格物的理解是“正其心之不正歸於正”。

②舊本,《大學》原先是《禮記》中的一篇文章,王陽明主張使用這個原始的版本。後來宋朝的朱熹認為舊本《大學》有錯簡和缺失,對他進行了修訂,修改了文章的部分章節次序,並補充了自己的觀點。

③先儒,程頤、朱熹等人。

④愛,徐愛,他是王陽明的弟子,也是他的妹夫,《傳習錄》的成書就是由他所發起的。

陽明先生對於《大學》格物等觀點,皆以舊本為正確依據,就是程朱等先賢認為的錯誤版本。我徐愛開始聽聞感覺震駭不已,繼而產生懷疑,然後竭盡精力思考。綜合各種參考資料,又親自向先生請教,終於明白先生的學說,如同水性之冰寒、火性之熾熱,毫無疑問即便是一百代以後的聖人也不會感到困惑。

王陽明《傳習錄·捲上·徐愛錄》翻譯01,徐愛記敘成書的理由

先生明睿天授,然和樂坦易,不事邊幅。人見其少時豪邁不羈,又嘗氾濫於詞章,出入二氏①之學。驟聞是說,皆目以為立異好奇,漫不省究。

①二氏,即佛家與道家。

先生天生聰明睿智,然而性格溫和、快樂、坦誠、平易近人、不拘小節。許多人見先生年少時豪邁不羈,縱情於詩詞歌賦,對佛道兩家都有所鑽研,他們突然聽見先生的學說,都以為先生標新立異、譁眾取寵,因而不予深究。

王陽明《傳習錄·捲上·徐愛錄》翻譯01,徐愛記敘成書的理由

不知先生居夷①三載,處困養靜精一②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愛朝夕炙門下,但見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見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無窮。十餘年來,竟未能窺其藩籬。

①居夷,王陽明因上疏“去權奸”,得罪了劉瑾,被貶到貴州龍場(金貴州修文縣)的偏遠地區,所以稱居夷。

②精一,惟精惟一。《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意思是人心自私危險,道心幽昧微妙,必須精研專一,誠懇地遵行中道。

他們不知道先生在被貶到貴州龍場的三年期間,在困境中安處、存養靜心、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然超凡入聖,達到大中至正的境界了。我徐愛有幸常常接受先生的教誨,但見先生的功夫學問,接觸起來似乎很容易,而仰望時越發覺其高深;表面看起來似乎粗淺,深入探究時越發覺其精妙;學習掌握時似乎近在眼前,完善起來時越發覺其無止境。十多年來,我竟然還沒有看清楚其輪廓。

王陽明《傳習錄·捲上·徐愛錄》翻譯01,徐愛記敘成書的理由

世之君子,或與先生僅交一面,或猶未聞其馨欬( kài )①,或先懷忽易憤激之心,而遠欲於立談之間、傳聞之說,臆斷懸度。如之何其可得也?

①謦欬,咳嗽聲。指見面聞教。

世上之人,有些跟先生只有一面之緣,有些壓根就沒有見過面,就對先生懷有蔑視、敵對的心態,僅從片刻交談或傳聞之說,妄自揣度。這怎麼可以呢?

王陽明《傳習錄·捲上·徐愛錄》翻譯01,徐愛記敘成書的理由

從遊之士,聞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遺二。見其牝牡驪黃,而棄其所謂千里者。故愛備錄平日之所聞,私以示夫同志,相與考正之。庶無負先生之教雲。門人徐愛書。

跟隨先生學習的同學們,聽聞先生的教誨,往往掌握的少而遺漏的多,好比相馬時只注意馬是公是母、是黑是黃,而忽視了其日行千里的特性。所以我徐愛詳細地記錄平日所聽到的教誨,私下分享給同學們,互相參考和匡正,但求不辜負先生平日的諄諄教誨。學生徐愛記錄。

【飛仙時空】傳播儒道佛國學傳統文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