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詩意歷程

中國的江南並不是實際的長江以南,而是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出現的人間天堂,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天然的景觀,人造的房舍是成為江南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渲染,秀山也就難以成為一座名山。秀山躋身雲南四大名山之列的重要天賦卻是它的山水文章,是它的詩、匾、聯。所以人們稱頌那些文人官宦,他們共同為通海打造了一個秀色可餐的山林詩苑。一座小山走過的是一條詩意的歷程,這可不是任何名山大川或小家碧玉都可以一蹴而就的。詩意裡蘊含著艱辛,養育著美好的人性,包容著不同地域與流派的個性風采。清乾隆時通海縣令朱陽題書的“禮樂名邦”,可以認為是對通海人“詩意的棲居”的一個總體評價。秀山匾聯成為人們“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美麗象徵。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詩意歷程

中國的江南並不是實際的長江以南,而是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出現的人間天堂,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天然的景觀,人造的房舍是成為江南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渲染,秀山也就難以成為一座名山。秀山躋身雲南四大名山之列的重要天賦卻是它的山水文章,是它的詩、匾、聯。所以人們稱頌那些文人官宦,他們共同為通海打造了一個秀色可餐的山林詩苑。一座小山走過的是一條詩意的歷程,這可不是任何名山大川或小家碧玉都可以一蹴而就的。詩意裡蘊含著艱辛,養育著美好的人性,包容著不同地域與流派的個性風采。清乾隆時通海縣令朱陽題書的“禮樂名邦”,可以認為是對通海人“詩意的棲居”的一個總體評價。秀山匾聯成為人們“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美麗象徵。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隨著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與天府文化的流入,特別是到了明清時代,秀山吸納著來自各方的文人、學士、官宦和他們的錦繡文章。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寶藏”和南宋朱熹的“松竹陋春”是現在秀山上陳列最早的珍品。這是通海秀山對國粹與大師的真誠景仰。秀山之秀引來了無數鍾情的目光,文人雅士、名流官宦踏尋相訪,寄情于山水之間,唱和詩歌,題寫匾聯,一座小小的秀山,竟成了匾山聯海,以至山中凡有建築之處,無一亭無對聯,無一樓無匾額,構成了亭榭樓閣之間,聯匾相襯之美。從明朝到現代,楊慎、闞禎兆、王文治、許宏勳、趙城、錢南園、朱德、趙樸初等名家之作各顯千秋傳頌千古,這些數不勝數、不同朝代的墨寶使秀山成了彩雲之南詩文、書法藝術的寶庫。到秀山品讀匾聯能讓人追溯一段古老的歷史,看到一個名人的影子,聆聽一段迷人的故事,感悟一段深刻的哲理。無處不在的匾聯,一代一代的傳承,使秀山之秀永在。這就是秀山所走的一條獨特優雅的發展之路。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詩意歷程

中國的江南並不是實際的長江以南,而是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出現的人間天堂,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天然的景觀,人造的房舍是成為江南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渲染,秀山也就難以成為一座名山。秀山躋身雲南四大名山之列的重要天賦卻是它的山水文章,是它的詩、匾、聯。所以人們稱頌那些文人官宦,他們共同為通海打造了一個秀色可餐的山林詩苑。一座小山走過的是一條詩意的歷程,這可不是任何名山大川或小家碧玉都可以一蹴而就的。詩意裡蘊含著艱辛,養育著美好的人性,包容著不同地域與流派的個性風采。清乾隆時通海縣令朱陽題書的“禮樂名邦”,可以認為是對通海人“詩意的棲居”的一個總體評價。秀山匾聯成為人們“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美麗象徵。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隨著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與天府文化的流入,特別是到了明清時代,秀山吸納著來自各方的文人、學士、官宦和他們的錦繡文章。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寶藏”和南宋朱熹的“松竹陋春”是現在秀山上陳列最早的珍品。這是通海秀山對國粹與大師的真誠景仰。秀山之秀引來了無數鍾情的目光,文人雅士、名流官宦踏尋相訪,寄情于山水之間,唱和詩歌,題寫匾聯,一座小小的秀山,竟成了匾山聯海,以至山中凡有建築之處,無一亭無對聯,無一樓無匾額,構成了亭榭樓閣之間,聯匾相襯之美。從明朝到現代,楊慎、闞禎兆、王文治、許宏勳、趙城、錢南園、朱德、趙樸初等名家之作各顯千秋傳頌千古,這些數不勝數、不同朝代的墨寶使秀山成了彩雲之南詩文、書法藝術的寶庫。到秀山品讀匾聯能讓人追溯一段古老的歷史,看到一個名人的影子,聆聽一段迷人的故事,感悟一段深刻的哲理。無處不在的匾聯,一代一代的傳承,使秀山之秀永在。這就是秀山所走的一條獨特優雅的發展之路。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詩意歷程

中國的江南並不是實際的長江以南,而是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出現的人間天堂,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天然的景觀,人造的房舍是成為江南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渲染,秀山也就難以成為一座名山。秀山躋身雲南四大名山之列的重要天賦卻是它的山水文章,是它的詩、匾、聯。所以人們稱頌那些文人官宦,他們共同為通海打造了一個秀色可餐的山林詩苑。一座小山走過的是一條詩意的歷程,這可不是任何名山大川或小家碧玉都可以一蹴而就的。詩意裡蘊含著艱辛,養育著美好的人性,包容著不同地域與流派的個性風采。清乾隆時通海縣令朱陽題書的“禮樂名邦”,可以認為是對通海人“詩意的棲居”的一個總體評價。秀山匾聯成為人們“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美麗象徵。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隨著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與天府文化的流入,特別是到了明清時代,秀山吸納著來自各方的文人、學士、官宦和他們的錦繡文章。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寶藏”和南宋朱熹的“松竹陋春”是現在秀山上陳列最早的珍品。這是通海秀山對國粹與大師的真誠景仰。秀山之秀引來了無數鍾情的目光,文人雅士、名流官宦踏尋相訪,寄情于山水之間,唱和詩歌,題寫匾聯,一座小小的秀山,竟成了匾山聯海,以至山中凡有建築之處,無一亭無對聯,無一樓無匾額,構成了亭榭樓閣之間,聯匾相襯之美。從明朝到現代,楊慎、闞禎兆、王文治、許宏勳、趙城、錢南園、朱德、趙樸初等名家之作各顯千秋傳頌千古,這些數不勝數、不同朝代的墨寶使秀山成了彩雲之南詩文、書法藝術的寶庫。到秀山品讀匾聯能讓人追溯一段古老的歷史,看到一個名人的影子,聆聽一段迷人的故事,感悟一段深刻的哲理。無處不在的匾聯,一代一代的傳承,使秀山之秀永在。這就是秀山所走的一條獨特優雅的發展之路。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間豈不是神仙。”的確,登臨秀山,山環水抱,古剎參錯,積翠凝香,青煙嫋嫋。漫遊其間,恍若置身世外,移步仙境,更何況天上山水何曾有,豈如縱身秀山遊。明狀元楊升庵被謫雲南,雖前途未卜,抑鬱滿懷,但他也忘不了這方靈山秀水,寫下了《自通海之澄江贈繆碌溪》的詩句:“海螯江蟹四時供,水蓼山花月月紅。自是人生不行樂,蓴鱸何必羨江東。”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詩意歷程

中國的江南並不是實際的長江以南,而是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出現的人間天堂,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天然的景觀,人造的房舍是成為江南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渲染,秀山也就難以成為一座名山。秀山躋身雲南四大名山之列的重要天賦卻是它的山水文章,是它的詩、匾、聯。所以人們稱頌那些文人官宦,他們共同為通海打造了一個秀色可餐的山林詩苑。一座小山走過的是一條詩意的歷程,這可不是任何名山大川或小家碧玉都可以一蹴而就的。詩意裡蘊含著艱辛,養育著美好的人性,包容著不同地域與流派的個性風采。清乾隆時通海縣令朱陽題書的“禮樂名邦”,可以認為是對通海人“詩意的棲居”的一個總體評價。秀山匾聯成為人們“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美麗象徵。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隨著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與天府文化的流入,特別是到了明清時代,秀山吸納著來自各方的文人、學士、官宦和他們的錦繡文章。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寶藏”和南宋朱熹的“松竹陋春”是現在秀山上陳列最早的珍品。這是通海秀山對國粹與大師的真誠景仰。秀山之秀引來了無數鍾情的目光,文人雅士、名流官宦踏尋相訪,寄情于山水之間,唱和詩歌,題寫匾聯,一座小小的秀山,竟成了匾山聯海,以至山中凡有建築之處,無一亭無對聯,無一樓無匾額,構成了亭榭樓閣之間,聯匾相襯之美。從明朝到現代,楊慎、闞禎兆、王文治、許宏勳、趙城、錢南園、朱德、趙樸初等名家之作各顯千秋傳頌千古,這些數不勝數、不同朝代的墨寶使秀山成了彩雲之南詩文、書法藝術的寶庫。到秀山品讀匾聯能讓人追溯一段古老的歷史,看到一個名人的影子,聆聽一段迷人的故事,感悟一段深刻的哲理。無處不在的匾聯,一代一代的傳承,使秀山之秀永在。這就是秀山所走的一條獨特優雅的發展之路。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間豈不是神仙。”的確,登臨秀山,山環水抱,古剎參錯,積翠凝香,青煙嫋嫋。漫遊其間,恍若置身世外,移步仙境,更何況天上山水何曾有,豈如縱身秀山遊。明狀元楊升庵被謫雲南,雖前途未卜,抑鬱滿懷,但他也忘不了這方靈山秀水,寫下了《自通海之澄江贈繆碌溪》的詩句:“海螯江蟹四時供,水蓼山花月月紅。自是人生不行樂,蓴鱸何必羨江東。”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詩意歷程

中國的江南並不是實際的長江以南,而是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出現的人間天堂,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天然的景觀,人造的房舍是成為江南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渲染,秀山也就難以成為一座名山。秀山躋身雲南四大名山之列的重要天賦卻是它的山水文章,是它的詩、匾、聯。所以人們稱頌那些文人官宦,他們共同為通海打造了一個秀色可餐的山林詩苑。一座小山走過的是一條詩意的歷程,這可不是任何名山大川或小家碧玉都可以一蹴而就的。詩意裡蘊含著艱辛,養育著美好的人性,包容著不同地域與流派的個性風采。清乾隆時通海縣令朱陽題書的“禮樂名邦”,可以認為是對通海人“詩意的棲居”的一個總體評價。秀山匾聯成為人們“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美麗象徵。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隨著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與天府文化的流入,特別是到了明清時代,秀山吸納著來自各方的文人、學士、官宦和他們的錦繡文章。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寶藏”和南宋朱熹的“松竹陋春”是現在秀山上陳列最早的珍品。這是通海秀山對國粹與大師的真誠景仰。秀山之秀引來了無數鍾情的目光,文人雅士、名流官宦踏尋相訪,寄情于山水之間,唱和詩歌,題寫匾聯,一座小小的秀山,竟成了匾山聯海,以至山中凡有建築之處,無一亭無對聯,無一樓無匾額,構成了亭榭樓閣之間,聯匾相襯之美。從明朝到現代,楊慎、闞禎兆、王文治、許宏勳、趙城、錢南園、朱德、趙樸初等名家之作各顯千秋傳頌千古,這些數不勝數、不同朝代的墨寶使秀山成了彩雲之南詩文、書法藝術的寶庫。到秀山品讀匾聯能讓人追溯一段古老的歷史,看到一個名人的影子,聆聽一段迷人的故事,感悟一段深刻的哲理。無處不在的匾聯,一代一代的傳承,使秀山之秀永在。這就是秀山所走的一條獨特優雅的發展之路。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間豈不是神仙。”的確,登臨秀山,山環水抱,古剎參錯,積翠凝香,青煙嫋嫋。漫遊其間,恍若置身世外,移步仙境,更何況天上山水何曾有,豈如縱身秀山遊。明狀元楊升庵被謫雲南,雖前途未卜,抑鬱滿懷,但他也忘不了這方靈山秀水,寫下了《自通海之澄江贈繆碌溪》的詩句:“海螯江蟹四時供,水蓼山花月月紅。自是人生不行樂,蓴鱸何必羨江東。”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1915年,朱德元帥在秀山清涼臺的海雲樓留宿數日。1962年,他再次來到通海,為秀山寫了一首詩:“夏日訪通海,通海一長湖。四圍青山繞,流水洞中輸。秀山雄城後,林茂似玉壺。此地文物盛,花樁百樣殊。幽人養蘭芷,留有數千株。手工藝術巧,百貨暢無虞。”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詩意歷程

中國的江南並不是實際的長江以南,而是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出現的人間天堂,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天然的景觀,人造的房舍是成為江南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渲染,秀山也就難以成為一座名山。秀山躋身雲南四大名山之列的重要天賦卻是它的山水文章,是它的詩、匾、聯。所以人們稱頌那些文人官宦,他們共同為通海打造了一個秀色可餐的山林詩苑。一座小山走過的是一條詩意的歷程,這可不是任何名山大川或小家碧玉都可以一蹴而就的。詩意裡蘊含著艱辛,養育著美好的人性,包容著不同地域與流派的個性風采。清乾隆時通海縣令朱陽題書的“禮樂名邦”,可以認為是對通海人“詩意的棲居”的一個總體評價。秀山匾聯成為人們“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美麗象徵。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隨著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與天府文化的流入,特別是到了明清時代,秀山吸納著來自各方的文人、學士、官宦和他們的錦繡文章。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寶藏”和南宋朱熹的“松竹陋春”是現在秀山上陳列最早的珍品。這是通海秀山對國粹與大師的真誠景仰。秀山之秀引來了無數鍾情的目光,文人雅士、名流官宦踏尋相訪,寄情于山水之間,唱和詩歌,題寫匾聯,一座小小的秀山,竟成了匾山聯海,以至山中凡有建築之處,無一亭無對聯,無一樓無匾額,構成了亭榭樓閣之間,聯匾相襯之美。從明朝到現代,楊慎、闞禎兆、王文治、許宏勳、趙城、錢南園、朱德、趙樸初等名家之作各顯千秋傳頌千古,這些數不勝數、不同朝代的墨寶使秀山成了彩雲之南詩文、書法藝術的寶庫。到秀山品讀匾聯能讓人追溯一段古老的歷史,看到一個名人的影子,聆聽一段迷人的故事,感悟一段深刻的哲理。無處不在的匾聯,一代一代的傳承,使秀山之秀永在。這就是秀山所走的一條獨特優雅的發展之路。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間豈不是神仙。”的確,登臨秀山,山環水抱,古剎參錯,積翠凝香,青煙嫋嫋。漫遊其間,恍若置身世外,移步仙境,更何況天上山水何曾有,豈如縱身秀山遊。明狀元楊升庵被謫雲南,雖前途未卜,抑鬱滿懷,但他也忘不了這方靈山秀水,寫下了《自通海之澄江贈繆碌溪》的詩句:“海螯江蟹四時供,水蓼山花月月紅。自是人生不行樂,蓴鱸何必羨江東。”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1915年,朱德元帥在秀山清涼臺的海雲樓留宿數日。1962年,他再次來到通海,為秀山寫了一首詩:“夏日訪通海,通海一長湖。四圍青山繞,流水洞中輸。秀山雄城後,林茂似玉壺。此地文物盛,花樁百樣殊。幽人養蘭芷,留有數千株。手工藝術巧,百貨暢無虞。”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山林文學的集大成者,當數康熙時通海詩人、書法家闞禎兆(1641—1709)。闞禎兆自幼熟讀經史,博學多才,被稱為“負管(仲)樂(毅)之奇”,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另一個人“自比管樂”,那就是諸葛亮。闞禎兆的大名傳到了吳三桂的耳中,要起兵反清的吳三桂自然自然要請到這位“雲南諸葛亮”;闞禎兆認為吳三桂難成大器,為躲避吳三桂的追尋而先後隱匿於湖南辰溪、雲南澄江萬鬆寺、江川孤山、華寧慈光寺,最後於康熙二十年回到故鄉,又到偏僻山村隱居避世。在湧金寺裡被稱為秀山詩書第一珍品的《秀山古柏行》詩匾,這是戰亂結束後闞禎兆回到家鄉所書:“九年不見秀山柏,滿地風煙天欲圻。蒼巖老幹獨森森,倒影玄湖柯爛石。鯨鯢橫縱已伏藏,雷霆博擊空渺茫。排高挾厚氣力足,車蓋童童覆大荒。半身百尋流玉露,旁枝萬子護空王。文根只許宿鸞鳳,晚節誰同破冰霜。丞相祠前悲杜甫,漢家草木風雲古。天寶兵戈又千年,寂寞黃鸝錦江雨。惟有秀山青不了,撐霄拂漢昏長曉。潭水蘿薜樹光寒,風磴幽香山月小。忽聞空翠作龍吟,嬌若長虯不可侵。苦心澹顏存孤直,悠悠萬古白雲深。”九年離亂,人世坎坷,闞禎兆從銳意功名變成一個寄情于山水、遠離塵世的隱居者。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詩意歷程

中國的江南並不是實際的長江以南,而是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出現的人間天堂,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天然的景觀,人造的房舍是成為江南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渲染,秀山也就難以成為一座名山。秀山躋身雲南四大名山之列的重要天賦卻是它的山水文章,是它的詩、匾、聯。所以人們稱頌那些文人官宦,他們共同為通海打造了一個秀色可餐的山林詩苑。一座小山走過的是一條詩意的歷程,這可不是任何名山大川或小家碧玉都可以一蹴而就的。詩意裡蘊含著艱辛,養育著美好的人性,包容著不同地域與流派的個性風采。清乾隆時通海縣令朱陽題書的“禮樂名邦”,可以認為是對通海人“詩意的棲居”的一個總體評價。秀山匾聯成為人們“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美麗象徵。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隨著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與天府文化的流入,特別是到了明清時代,秀山吸納著來自各方的文人、學士、官宦和他們的錦繡文章。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寶藏”和南宋朱熹的“松竹陋春”是現在秀山上陳列最早的珍品。這是通海秀山對國粹與大師的真誠景仰。秀山之秀引來了無數鍾情的目光,文人雅士、名流官宦踏尋相訪,寄情于山水之間,唱和詩歌,題寫匾聯,一座小小的秀山,竟成了匾山聯海,以至山中凡有建築之處,無一亭無對聯,無一樓無匾額,構成了亭榭樓閣之間,聯匾相襯之美。從明朝到現代,楊慎、闞禎兆、王文治、許宏勳、趙城、錢南園、朱德、趙樸初等名家之作各顯千秋傳頌千古,這些數不勝數、不同朝代的墨寶使秀山成了彩雲之南詩文、書法藝術的寶庫。到秀山品讀匾聯能讓人追溯一段古老的歷史,看到一個名人的影子,聆聽一段迷人的故事,感悟一段深刻的哲理。無處不在的匾聯,一代一代的傳承,使秀山之秀永在。這就是秀山所走的一條獨特優雅的發展之路。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間豈不是神仙。”的確,登臨秀山,山環水抱,古剎參錯,積翠凝香,青煙嫋嫋。漫遊其間,恍若置身世外,移步仙境,更何況天上山水何曾有,豈如縱身秀山遊。明狀元楊升庵被謫雲南,雖前途未卜,抑鬱滿懷,但他也忘不了這方靈山秀水,寫下了《自通海之澄江贈繆碌溪》的詩句:“海螯江蟹四時供,水蓼山花月月紅。自是人生不行樂,蓴鱸何必羨江東。”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1915年,朱德元帥在秀山清涼臺的海雲樓留宿數日。1962年,他再次來到通海,為秀山寫了一首詩:“夏日訪通海,通海一長湖。四圍青山繞,流水洞中輸。秀山雄城後,林茂似玉壺。此地文物盛,花樁百樣殊。幽人養蘭芷,留有數千株。手工藝術巧,百貨暢無虞。”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山林文學的集大成者,當數康熙時通海詩人、書法家闞禎兆(1641—1709)。闞禎兆自幼熟讀經史,博學多才,被稱為“負管(仲)樂(毅)之奇”,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另一個人“自比管樂”,那就是諸葛亮。闞禎兆的大名傳到了吳三桂的耳中,要起兵反清的吳三桂自然自然要請到這位“雲南諸葛亮”;闞禎兆認為吳三桂難成大器,為躲避吳三桂的追尋而先後隱匿於湖南辰溪、雲南澄江萬鬆寺、江川孤山、華寧慈光寺,最後於康熙二十年回到故鄉,又到偏僻山村隱居避世。在湧金寺裡被稱為秀山詩書第一珍品的《秀山古柏行》詩匾,這是戰亂結束後闞禎兆回到家鄉所書:“九年不見秀山柏,滿地風煙天欲圻。蒼巖老幹獨森森,倒影玄湖柯爛石。鯨鯢橫縱已伏藏,雷霆博擊空渺茫。排高挾厚氣力足,車蓋童童覆大荒。半身百尋流玉露,旁枝萬子護空王。文根只許宿鸞鳳,晚節誰同破冰霜。丞相祠前悲杜甫,漢家草木風雲古。天寶兵戈又千年,寂寞黃鸝錦江雨。惟有秀山青不了,撐霄拂漢昏長曉。潭水蘿薜樹光寒,風磴幽香山月小。忽聞空翠作龍吟,嬌若長虯不可侵。苦心澹顏存孤直,悠悠萬古白雲深。”九年離亂,人世坎坷,闞禎兆從銳意功名變成一個寄情于山水、遠離塵世的隱居者。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詩意歷程

中國的江南並不是實際的長江以南,而是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出現的人間天堂,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天然的景觀,人造的房舍是成為江南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渲染,秀山也就難以成為一座名山。秀山躋身雲南四大名山之列的重要天賦卻是它的山水文章,是它的詩、匾、聯。所以人們稱頌那些文人官宦,他們共同為通海打造了一個秀色可餐的山林詩苑。一座小山走過的是一條詩意的歷程,這可不是任何名山大川或小家碧玉都可以一蹴而就的。詩意裡蘊含著艱辛,養育著美好的人性,包容著不同地域與流派的個性風采。清乾隆時通海縣令朱陽題書的“禮樂名邦”,可以認為是對通海人“詩意的棲居”的一個總體評價。秀山匾聯成為人們“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美麗象徵。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隨著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與天府文化的流入,特別是到了明清時代,秀山吸納著來自各方的文人、學士、官宦和他們的錦繡文章。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寶藏”和南宋朱熹的“松竹陋春”是現在秀山上陳列最早的珍品。這是通海秀山對國粹與大師的真誠景仰。秀山之秀引來了無數鍾情的目光,文人雅士、名流官宦踏尋相訪,寄情于山水之間,唱和詩歌,題寫匾聯,一座小小的秀山,竟成了匾山聯海,以至山中凡有建築之處,無一亭無對聯,無一樓無匾額,構成了亭榭樓閣之間,聯匾相襯之美。從明朝到現代,楊慎、闞禎兆、王文治、許宏勳、趙城、錢南園、朱德、趙樸初等名家之作各顯千秋傳頌千古,這些數不勝數、不同朝代的墨寶使秀山成了彩雲之南詩文、書法藝術的寶庫。到秀山品讀匾聯能讓人追溯一段古老的歷史,看到一個名人的影子,聆聽一段迷人的故事,感悟一段深刻的哲理。無處不在的匾聯,一代一代的傳承,使秀山之秀永在。這就是秀山所走的一條獨特優雅的發展之路。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間豈不是神仙。”的確,登臨秀山,山環水抱,古剎參錯,積翠凝香,青煙嫋嫋。漫遊其間,恍若置身世外,移步仙境,更何況天上山水何曾有,豈如縱身秀山遊。明狀元楊升庵被謫雲南,雖前途未卜,抑鬱滿懷,但他也忘不了這方靈山秀水,寫下了《自通海之澄江贈繆碌溪》的詩句:“海螯江蟹四時供,水蓼山花月月紅。自是人生不行樂,蓴鱸何必羨江東。”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1915年,朱德元帥在秀山清涼臺的海雲樓留宿數日。1962年,他再次來到通海,為秀山寫了一首詩:“夏日訪通海,通海一長湖。四圍青山繞,流水洞中輸。秀山雄城後,林茂似玉壺。此地文物盛,花樁百樣殊。幽人養蘭芷,留有數千株。手工藝術巧,百貨暢無虞。”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山林文學的集大成者,當數康熙時通海詩人、書法家闞禎兆(1641—1709)。闞禎兆自幼熟讀經史,博學多才,被稱為“負管(仲)樂(毅)之奇”,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另一個人“自比管樂”,那就是諸葛亮。闞禎兆的大名傳到了吳三桂的耳中,要起兵反清的吳三桂自然自然要請到這位“雲南諸葛亮”;闞禎兆認為吳三桂難成大器,為躲避吳三桂的追尋而先後隱匿於湖南辰溪、雲南澄江萬鬆寺、江川孤山、華寧慈光寺,最後於康熙二十年回到故鄉,又到偏僻山村隱居避世。在湧金寺裡被稱為秀山詩書第一珍品的《秀山古柏行》詩匾,這是戰亂結束後闞禎兆回到家鄉所書:“九年不見秀山柏,滿地風煙天欲圻。蒼巖老幹獨森森,倒影玄湖柯爛石。鯨鯢橫縱已伏藏,雷霆博擊空渺茫。排高挾厚氣力足,車蓋童童覆大荒。半身百尋流玉露,旁枝萬子護空王。文根只許宿鸞鳳,晚節誰同破冰霜。丞相祠前悲杜甫,漢家草木風雲古。天寶兵戈又千年,寂寞黃鸝錦江雨。惟有秀山青不了,撐霄拂漢昏長曉。潭水蘿薜樹光寒,風磴幽香山月小。忽聞空翠作龍吟,嬌若長虯不可侵。苦心澹顏存孤直,悠悠萬古白雲深。”九年離亂,人世坎坷,闞禎兆從銳意功名變成一個寄情于山水、遠離塵世的隱居者。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清朝平定了吳三桂的叛亂,雲南巡撫王繼文久仰闞禎兆大名,意聘其為幕僚,但闞禎兆幾經風雨,早以淡泊名利,不願前往。王繼文無奈之際,只好請時任雲南按察使的許弘勳出來幫忙。許弘勳來到闞禎兆隱居之地,只見柴門緊閉,闞公早已飄然而去。許弘勳悵然若失之際,忽見門扉之側,貼有一行草書對聯:“既有諸公輔社稷;何妨一老臥林丘。”許弘勳深知要請出隱居山林的闞禎兆,實非輕易之事。他別有用心地大書一聯,託人轉呈闞禎兆:“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 許弘勳的真誠和尊重,終於讓闞禎兆走出山林,成為王繼文的幕僚。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詩意歷程

中國的江南並不是實際的長江以南,而是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出現的人間天堂,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天然的景觀,人造的房舍是成為江南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渲染,秀山也就難以成為一座名山。秀山躋身雲南四大名山之列的重要天賦卻是它的山水文章,是它的詩、匾、聯。所以人們稱頌那些文人官宦,他們共同為通海打造了一個秀色可餐的山林詩苑。一座小山走過的是一條詩意的歷程,這可不是任何名山大川或小家碧玉都可以一蹴而就的。詩意裡蘊含著艱辛,養育著美好的人性,包容著不同地域與流派的個性風采。清乾隆時通海縣令朱陽題書的“禮樂名邦”,可以認為是對通海人“詩意的棲居”的一個總體評價。秀山匾聯成為人們“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美麗象徵。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隨著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與天府文化的流入,特別是到了明清時代,秀山吸納著來自各方的文人、學士、官宦和他們的錦繡文章。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寶藏”和南宋朱熹的“松竹陋春”是現在秀山上陳列最早的珍品。這是通海秀山對國粹與大師的真誠景仰。秀山之秀引來了無數鍾情的目光,文人雅士、名流官宦踏尋相訪,寄情于山水之間,唱和詩歌,題寫匾聯,一座小小的秀山,竟成了匾山聯海,以至山中凡有建築之處,無一亭無對聯,無一樓無匾額,構成了亭榭樓閣之間,聯匾相襯之美。從明朝到現代,楊慎、闞禎兆、王文治、許宏勳、趙城、錢南園、朱德、趙樸初等名家之作各顯千秋傳頌千古,這些數不勝數、不同朝代的墨寶使秀山成了彩雲之南詩文、書法藝術的寶庫。到秀山品讀匾聯能讓人追溯一段古老的歷史,看到一個名人的影子,聆聽一段迷人的故事,感悟一段深刻的哲理。無處不在的匾聯,一代一代的傳承,使秀山之秀永在。這就是秀山所走的一條獨特優雅的發展之路。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間豈不是神仙。”的確,登臨秀山,山環水抱,古剎參錯,積翠凝香,青煙嫋嫋。漫遊其間,恍若置身世外,移步仙境,更何況天上山水何曾有,豈如縱身秀山遊。明狀元楊升庵被謫雲南,雖前途未卜,抑鬱滿懷,但他也忘不了這方靈山秀水,寫下了《自通海之澄江贈繆碌溪》的詩句:“海螯江蟹四時供,水蓼山花月月紅。自是人生不行樂,蓴鱸何必羨江東。”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1915年,朱德元帥在秀山清涼臺的海雲樓留宿數日。1962年,他再次來到通海,為秀山寫了一首詩:“夏日訪通海,通海一長湖。四圍青山繞,流水洞中輸。秀山雄城後,林茂似玉壺。此地文物盛,花樁百樣殊。幽人養蘭芷,留有數千株。手工藝術巧,百貨暢無虞。”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山林文學的集大成者,當數康熙時通海詩人、書法家闞禎兆(1641—1709)。闞禎兆自幼熟讀經史,博學多才,被稱為“負管(仲)樂(毅)之奇”,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另一個人“自比管樂”,那就是諸葛亮。闞禎兆的大名傳到了吳三桂的耳中,要起兵反清的吳三桂自然自然要請到這位“雲南諸葛亮”;闞禎兆認為吳三桂難成大器,為躲避吳三桂的追尋而先後隱匿於湖南辰溪、雲南澄江萬鬆寺、江川孤山、華寧慈光寺,最後於康熙二十年回到故鄉,又到偏僻山村隱居避世。在湧金寺裡被稱為秀山詩書第一珍品的《秀山古柏行》詩匾,這是戰亂結束後闞禎兆回到家鄉所書:“九年不見秀山柏,滿地風煙天欲圻。蒼巖老幹獨森森,倒影玄湖柯爛石。鯨鯢橫縱已伏藏,雷霆博擊空渺茫。排高挾厚氣力足,車蓋童童覆大荒。半身百尋流玉露,旁枝萬子護空王。文根只許宿鸞鳳,晚節誰同破冰霜。丞相祠前悲杜甫,漢家草木風雲古。天寶兵戈又千年,寂寞黃鸝錦江雨。惟有秀山青不了,撐霄拂漢昏長曉。潭水蘿薜樹光寒,風磴幽香山月小。忽聞空翠作龍吟,嬌若長虯不可侵。苦心澹顏存孤直,悠悠萬古白雲深。”九年離亂,人世坎坷,闞禎兆從銳意功名變成一個寄情于山水、遠離塵世的隱居者。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清朝平定了吳三桂的叛亂,雲南巡撫王繼文久仰闞禎兆大名,意聘其為幕僚,但闞禎兆幾經風雨,早以淡泊名利,不願前往。王繼文無奈之際,只好請時任雲南按察使的許弘勳出來幫忙。許弘勳來到闞禎兆隱居之地,只見柴門緊閉,闞公早已飄然而去。許弘勳悵然若失之際,忽見門扉之側,貼有一行草書對聯:“既有諸公輔社稷;何妨一老臥林丘。”許弘勳深知要請出隱居山林的闞禎兆,實非輕易之事。他別有用心地大書一聯,託人轉呈闞禎兆:“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 許弘勳的真誠和尊重,終於讓闞禎兆走出山林,成為王繼文的幕僚。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詩意歷程

中國的江南並不是實際的長江以南,而是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出現的人間天堂,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天然的景觀,人造的房舍是成為江南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渲染,秀山也就難以成為一座名山。秀山躋身雲南四大名山之列的重要天賦卻是它的山水文章,是它的詩、匾、聯。所以人們稱頌那些文人官宦,他們共同為通海打造了一個秀色可餐的山林詩苑。一座小山走過的是一條詩意的歷程,這可不是任何名山大川或小家碧玉都可以一蹴而就的。詩意裡蘊含著艱辛,養育著美好的人性,包容著不同地域與流派的個性風采。清乾隆時通海縣令朱陽題書的“禮樂名邦”,可以認為是對通海人“詩意的棲居”的一個總體評價。秀山匾聯成為人們“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美麗象徵。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隨著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與天府文化的流入,特別是到了明清時代,秀山吸納著來自各方的文人、學士、官宦和他們的錦繡文章。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寶藏”和南宋朱熹的“松竹陋春”是現在秀山上陳列最早的珍品。這是通海秀山對國粹與大師的真誠景仰。秀山之秀引來了無數鍾情的目光,文人雅士、名流官宦踏尋相訪,寄情于山水之間,唱和詩歌,題寫匾聯,一座小小的秀山,竟成了匾山聯海,以至山中凡有建築之處,無一亭無對聯,無一樓無匾額,構成了亭榭樓閣之間,聯匾相襯之美。從明朝到現代,楊慎、闞禎兆、王文治、許宏勳、趙城、錢南園、朱德、趙樸初等名家之作各顯千秋傳頌千古,這些數不勝數、不同朝代的墨寶使秀山成了彩雲之南詩文、書法藝術的寶庫。到秀山品讀匾聯能讓人追溯一段古老的歷史,看到一個名人的影子,聆聽一段迷人的故事,感悟一段深刻的哲理。無處不在的匾聯,一代一代的傳承,使秀山之秀永在。這就是秀山所走的一條獨特優雅的發展之路。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間豈不是神仙。”的確,登臨秀山,山環水抱,古剎參錯,積翠凝香,青煙嫋嫋。漫遊其間,恍若置身世外,移步仙境,更何況天上山水何曾有,豈如縱身秀山遊。明狀元楊升庵被謫雲南,雖前途未卜,抑鬱滿懷,但他也忘不了這方靈山秀水,寫下了《自通海之澄江贈繆碌溪》的詩句:“海螯江蟹四時供,水蓼山花月月紅。自是人生不行樂,蓴鱸何必羨江東。”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1915年,朱德元帥在秀山清涼臺的海雲樓留宿數日。1962年,他再次來到通海,為秀山寫了一首詩:“夏日訪通海,通海一長湖。四圍青山繞,流水洞中輸。秀山雄城後,林茂似玉壺。此地文物盛,花樁百樣殊。幽人養蘭芷,留有數千株。手工藝術巧,百貨暢無虞。”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山林文學的集大成者,當數康熙時通海詩人、書法家闞禎兆(1641—1709)。闞禎兆自幼熟讀經史,博學多才,被稱為“負管(仲)樂(毅)之奇”,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另一個人“自比管樂”,那就是諸葛亮。闞禎兆的大名傳到了吳三桂的耳中,要起兵反清的吳三桂自然自然要請到這位“雲南諸葛亮”;闞禎兆認為吳三桂難成大器,為躲避吳三桂的追尋而先後隱匿於湖南辰溪、雲南澄江萬鬆寺、江川孤山、華寧慈光寺,最後於康熙二十年回到故鄉,又到偏僻山村隱居避世。在湧金寺裡被稱為秀山詩書第一珍品的《秀山古柏行》詩匾,這是戰亂結束後闞禎兆回到家鄉所書:“九年不見秀山柏,滿地風煙天欲圻。蒼巖老幹獨森森,倒影玄湖柯爛石。鯨鯢橫縱已伏藏,雷霆博擊空渺茫。排高挾厚氣力足,車蓋童童覆大荒。半身百尋流玉露,旁枝萬子護空王。文根只許宿鸞鳳,晚節誰同破冰霜。丞相祠前悲杜甫,漢家草木風雲古。天寶兵戈又千年,寂寞黃鸝錦江雨。惟有秀山青不了,撐霄拂漢昏長曉。潭水蘿薜樹光寒,風磴幽香山月小。忽聞空翠作龍吟,嬌若長虯不可侵。苦心澹顏存孤直,悠悠萬古白雲深。”九年離亂,人世坎坷,闞禎兆從銳意功名變成一個寄情于山水、遠離塵世的隱居者。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清朝平定了吳三桂的叛亂,雲南巡撫王繼文久仰闞禎兆大名,意聘其為幕僚,但闞禎兆幾經風雨,早以淡泊名利,不願前往。王繼文無奈之際,只好請時任雲南按察使的許弘勳出來幫忙。許弘勳來到闞禎兆隱居之地,只見柴門緊閉,闞公早已飄然而去。許弘勳悵然若失之際,忽見門扉之側,貼有一行草書對聯:“既有諸公輔社稷;何妨一老臥林丘。”許弘勳深知要請出隱居山林的闞禎兆,實非輕易之事。他別有用心地大書一聯,託人轉呈闞禎兆:“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 許弘勳的真誠和尊重,終於讓闞禎兆走出山林,成為王繼文的幕僚。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許弘勳和闞禎兆氣味相投,他們倆都鍾情於秀山,詩聯唱和,揮毫題詠。如今,我們登臨秀山,仍可見到闞禎兆和許弘勳手書的諸多楹聯匾額。如登瀛橋的“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海月樓的“芳樽竹院紫;春草雁池青。”清涼臺的“幾經撥雲尋路,倚樹聽泉,喜茫茫才到此清涼境界;一任魚躍蔦飛,天空海闊,活潑潑都收上畫圖樓臺。”以及“鬆翠時相引;梨紅不肯凋。”紫微廊的“高開洞庭野”等均為闞公真跡。許弘勳雖官到按察使,但他於為官之道,亦工詩書。從湧金寺懸掛的“白日寒泉絲管靜;青霄野竹寺門低。”“湖空山氣靜;閣迥樹光寒。”退思軒的“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武侯祠的“風流天下聞”等楹聯匾額中,我們是不難看出這位按察使大人的深厚功底的。高懸湧金寺大雄殿內中額,白底黑字“佛谷雲深”匾額,可謂秀山匾中之最。其氣勢雄偉,筆法恢宏秀美。傳說,許弘勳願出三千兩銀修建秀山,可是在捐資時,人們不要他的銀子,而要他的“佛谷雲深”四字,於是,便有了一字值千金之說。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詩意歷程

中國的江南並不是實際的長江以南,而是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出現的人間天堂,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天然的景觀,人造的房舍是成為江南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渲染,秀山也就難以成為一座名山。秀山躋身雲南四大名山之列的重要天賦卻是它的山水文章,是它的詩、匾、聯。所以人們稱頌那些文人官宦,他們共同為通海打造了一個秀色可餐的山林詩苑。一座小山走過的是一條詩意的歷程,這可不是任何名山大川或小家碧玉都可以一蹴而就的。詩意裡蘊含著艱辛,養育著美好的人性,包容著不同地域與流派的個性風采。清乾隆時通海縣令朱陽題書的“禮樂名邦”,可以認為是對通海人“詩意的棲居”的一個總體評價。秀山匾聯成為人們“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美麗象徵。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隨著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與天府文化的流入,特別是到了明清時代,秀山吸納著來自各方的文人、學士、官宦和他們的錦繡文章。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寶藏”和南宋朱熹的“松竹陋春”是現在秀山上陳列最早的珍品。這是通海秀山對國粹與大師的真誠景仰。秀山之秀引來了無數鍾情的目光,文人雅士、名流官宦踏尋相訪,寄情于山水之間,唱和詩歌,題寫匾聯,一座小小的秀山,竟成了匾山聯海,以至山中凡有建築之處,無一亭無對聯,無一樓無匾額,構成了亭榭樓閣之間,聯匾相襯之美。從明朝到現代,楊慎、闞禎兆、王文治、許宏勳、趙城、錢南園、朱德、趙樸初等名家之作各顯千秋傳頌千古,這些數不勝數、不同朝代的墨寶使秀山成了彩雲之南詩文、書法藝術的寶庫。到秀山品讀匾聯能讓人追溯一段古老的歷史,看到一個名人的影子,聆聽一段迷人的故事,感悟一段深刻的哲理。無處不在的匾聯,一代一代的傳承,使秀山之秀永在。這就是秀山所走的一條獨特優雅的發展之路。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間豈不是神仙。”的確,登臨秀山,山環水抱,古剎參錯,積翠凝香,青煙嫋嫋。漫遊其間,恍若置身世外,移步仙境,更何況天上山水何曾有,豈如縱身秀山遊。明狀元楊升庵被謫雲南,雖前途未卜,抑鬱滿懷,但他也忘不了這方靈山秀水,寫下了《自通海之澄江贈繆碌溪》的詩句:“海螯江蟹四時供,水蓼山花月月紅。自是人生不行樂,蓴鱸何必羨江東。”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1915年,朱德元帥在秀山清涼臺的海雲樓留宿數日。1962年,他再次來到通海,為秀山寫了一首詩:“夏日訪通海,通海一長湖。四圍青山繞,流水洞中輸。秀山雄城後,林茂似玉壺。此地文物盛,花樁百樣殊。幽人養蘭芷,留有數千株。手工藝術巧,百貨暢無虞。”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山林文學的集大成者,當數康熙時通海詩人、書法家闞禎兆(1641—1709)。闞禎兆自幼熟讀經史,博學多才,被稱為“負管(仲)樂(毅)之奇”,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另一個人“自比管樂”,那就是諸葛亮。闞禎兆的大名傳到了吳三桂的耳中,要起兵反清的吳三桂自然自然要請到這位“雲南諸葛亮”;闞禎兆認為吳三桂難成大器,為躲避吳三桂的追尋而先後隱匿於湖南辰溪、雲南澄江萬鬆寺、江川孤山、華寧慈光寺,最後於康熙二十年回到故鄉,又到偏僻山村隱居避世。在湧金寺裡被稱為秀山詩書第一珍品的《秀山古柏行》詩匾,這是戰亂結束後闞禎兆回到家鄉所書:“九年不見秀山柏,滿地風煙天欲圻。蒼巖老幹獨森森,倒影玄湖柯爛石。鯨鯢橫縱已伏藏,雷霆博擊空渺茫。排高挾厚氣力足,車蓋童童覆大荒。半身百尋流玉露,旁枝萬子護空王。文根只許宿鸞鳳,晚節誰同破冰霜。丞相祠前悲杜甫,漢家草木風雲古。天寶兵戈又千年,寂寞黃鸝錦江雨。惟有秀山青不了,撐霄拂漢昏長曉。潭水蘿薜樹光寒,風磴幽香山月小。忽聞空翠作龍吟,嬌若長虯不可侵。苦心澹顏存孤直,悠悠萬古白雲深。”九年離亂,人世坎坷,闞禎兆從銳意功名變成一個寄情于山水、遠離塵世的隱居者。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清朝平定了吳三桂的叛亂,雲南巡撫王繼文久仰闞禎兆大名,意聘其為幕僚,但闞禎兆幾經風雨,早以淡泊名利,不願前往。王繼文無奈之際,只好請時任雲南按察使的許弘勳出來幫忙。許弘勳來到闞禎兆隱居之地,只見柴門緊閉,闞公早已飄然而去。許弘勳悵然若失之際,忽見門扉之側,貼有一行草書對聯:“既有諸公輔社稷;何妨一老臥林丘。”許弘勳深知要請出隱居山林的闞禎兆,實非輕易之事。他別有用心地大書一聯,託人轉呈闞禎兆:“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 許弘勳的真誠和尊重,終於讓闞禎兆走出山林,成為王繼文的幕僚。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許弘勳和闞禎兆氣味相投,他們倆都鍾情於秀山,詩聯唱和,揮毫題詠。如今,我們登臨秀山,仍可見到闞禎兆和許弘勳手書的諸多楹聯匾額。如登瀛橋的“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海月樓的“芳樽竹院紫;春草雁池青。”清涼臺的“幾經撥雲尋路,倚樹聽泉,喜茫茫才到此清涼境界;一任魚躍蔦飛,天空海闊,活潑潑都收上畫圖樓臺。”以及“鬆翠時相引;梨紅不肯凋。”紫微廊的“高開洞庭野”等均為闞公真跡。許弘勳雖官到按察使,但他於為官之道,亦工詩書。從湧金寺懸掛的“白日寒泉絲管靜;青霄野竹寺門低。”“湖空山氣靜;閣迥樹光寒。”退思軒的“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武侯祠的“風流天下聞”等楹聯匾額中,我們是不難看出這位按察使大人的深厚功底的。高懸湧金寺大雄殿內中額,白底黑字“佛谷雲深”匾額,可謂秀山匾中之最。其氣勢雄偉,筆法恢宏秀美。傳說,許弘勳願出三千兩銀修建秀山,可是在捐資時,人們不要他的銀子,而要他的“佛谷雲深”四字,於是,便有了一字值千金之說。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詩意歷程

中國的江南並不是實際的長江以南,而是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出現的人間天堂,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天然的景觀,人造的房舍是成為江南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渲染,秀山也就難以成為一座名山。秀山躋身雲南四大名山之列的重要天賦卻是它的山水文章,是它的詩、匾、聯。所以人們稱頌那些文人官宦,他們共同為通海打造了一個秀色可餐的山林詩苑。一座小山走過的是一條詩意的歷程,這可不是任何名山大川或小家碧玉都可以一蹴而就的。詩意裡蘊含著艱辛,養育著美好的人性,包容著不同地域與流派的個性風采。清乾隆時通海縣令朱陽題書的“禮樂名邦”,可以認為是對通海人“詩意的棲居”的一個總體評價。秀山匾聯成為人們“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美麗象徵。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隨著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與天府文化的流入,特別是到了明清時代,秀山吸納著來自各方的文人、學士、官宦和他們的錦繡文章。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寶藏”和南宋朱熹的“松竹陋春”是現在秀山上陳列最早的珍品。這是通海秀山對國粹與大師的真誠景仰。秀山之秀引來了無數鍾情的目光,文人雅士、名流官宦踏尋相訪,寄情于山水之間,唱和詩歌,題寫匾聯,一座小小的秀山,竟成了匾山聯海,以至山中凡有建築之處,無一亭無對聯,無一樓無匾額,構成了亭榭樓閣之間,聯匾相襯之美。從明朝到現代,楊慎、闞禎兆、王文治、許宏勳、趙城、錢南園、朱德、趙樸初等名家之作各顯千秋傳頌千古,這些數不勝數、不同朝代的墨寶使秀山成了彩雲之南詩文、書法藝術的寶庫。到秀山品讀匾聯能讓人追溯一段古老的歷史,看到一個名人的影子,聆聽一段迷人的故事,感悟一段深刻的哲理。無處不在的匾聯,一代一代的傳承,使秀山之秀永在。這就是秀山所走的一條獨特優雅的發展之路。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間豈不是神仙。”的確,登臨秀山,山環水抱,古剎參錯,積翠凝香,青煙嫋嫋。漫遊其間,恍若置身世外,移步仙境,更何況天上山水何曾有,豈如縱身秀山遊。明狀元楊升庵被謫雲南,雖前途未卜,抑鬱滿懷,但他也忘不了這方靈山秀水,寫下了《自通海之澄江贈繆碌溪》的詩句:“海螯江蟹四時供,水蓼山花月月紅。自是人生不行樂,蓴鱸何必羨江東。”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1915年,朱德元帥在秀山清涼臺的海雲樓留宿數日。1962年,他再次來到通海,為秀山寫了一首詩:“夏日訪通海,通海一長湖。四圍青山繞,流水洞中輸。秀山雄城後,林茂似玉壺。此地文物盛,花樁百樣殊。幽人養蘭芷,留有數千株。手工藝術巧,百貨暢無虞。”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山林文學的集大成者,當數康熙時通海詩人、書法家闞禎兆(1641—1709)。闞禎兆自幼熟讀經史,博學多才,被稱為“負管(仲)樂(毅)之奇”,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另一個人“自比管樂”,那就是諸葛亮。闞禎兆的大名傳到了吳三桂的耳中,要起兵反清的吳三桂自然自然要請到這位“雲南諸葛亮”;闞禎兆認為吳三桂難成大器,為躲避吳三桂的追尋而先後隱匿於湖南辰溪、雲南澄江萬鬆寺、江川孤山、華寧慈光寺,最後於康熙二十年回到故鄉,又到偏僻山村隱居避世。在湧金寺裡被稱為秀山詩書第一珍品的《秀山古柏行》詩匾,這是戰亂結束後闞禎兆回到家鄉所書:“九年不見秀山柏,滿地風煙天欲圻。蒼巖老幹獨森森,倒影玄湖柯爛石。鯨鯢橫縱已伏藏,雷霆博擊空渺茫。排高挾厚氣力足,車蓋童童覆大荒。半身百尋流玉露,旁枝萬子護空王。文根只許宿鸞鳳,晚節誰同破冰霜。丞相祠前悲杜甫,漢家草木風雲古。天寶兵戈又千年,寂寞黃鸝錦江雨。惟有秀山青不了,撐霄拂漢昏長曉。潭水蘿薜樹光寒,風磴幽香山月小。忽聞空翠作龍吟,嬌若長虯不可侵。苦心澹顏存孤直,悠悠萬古白雲深。”九年離亂,人世坎坷,闞禎兆從銳意功名變成一個寄情于山水、遠離塵世的隱居者。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清朝平定了吳三桂的叛亂,雲南巡撫王繼文久仰闞禎兆大名,意聘其為幕僚,但闞禎兆幾經風雨,早以淡泊名利,不願前往。王繼文無奈之際,只好請時任雲南按察使的許弘勳出來幫忙。許弘勳來到闞禎兆隱居之地,只見柴門緊閉,闞公早已飄然而去。許弘勳悵然若失之際,忽見門扉之側,貼有一行草書對聯:“既有諸公輔社稷;何妨一老臥林丘。”許弘勳深知要請出隱居山林的闞禎兆,實非輕易之事。他別有用心地大書一聯,託人轉呈闞禎兆:“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 許弘勳的真誠和尊重,終於讓闞禎兆走出山林,成為王繼文的幕僚。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許弘勳和闞禎兆氣味相投,他們倆都鍾情於秀山,詩聯唱和,揮毫題詠。如今,我們登臨秀山,仍可見到闞禎兆和許弘勳手書的諸多楹聯匾額。如登瀛橋的“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海月樓的“芳樽竹院紫;春草雁池青。”清涼臺的“幾經撥雲尋路,倚樹聽泉,喜茫茫才到此清涼境界;一任魚躍蔦飛,天空海闊,活潑潑都收上畫圖樓臺。”以及“鬆翠時相引;梨紅不肯凋。”紫微廊的“高開洞庭野”等均為闞公真跡。許弘勳雖官到按察使,但他於為官之道,亦工詩書。從湧金寺懸掛的“白日寒泉絲管靜;青霄野竹寺門低。”“湖空山氣靜;閣迥樹光寒。”退思軒的“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武侯祠的“風流天下聞”等楹聯匾額中,我們是不難看出這位按察使大人的深厚功底的。高懸湧金寺大雄殿內中額,白底黑字“佛谷雲深”匾額,可謂秀山匾中之最。其氣勢雄偉,筆法恢宏秀美。傳說,許弘勳願出三千兩銀修建秀山,可是在捐資時,人們不要他的銀子,而要他的“佛谷雲深”四字,於是,便有了一字值千金之說。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是儒家禮樂精神的大成所在,匾聯的背後有著儒者的風骨。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還是“既有諸公輔社稷,何妨一老臥村丘”,中國的歷史不經意間溶化在秀山的秀色裡。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詩意歷程

中國的江南並不是實際的長江以南,而是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出現的人間天堂,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天然的景觀,人造的房舍是成為江南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渲染,秀山也就難以成為一座名山。秀山躋身雲南四大名山之列的重要天賦卻是它的山水文章,是它的詩、匾、聯。所以人們稱頌那些文人官宦,他們共同為通海打造了一個秀色可餐的山林詩苑。一座小山走過的是一條詩意的歷程,這可不是任何名山大川或小家碧玉都可以一蹴而就的。詩意裡蘊含著艱辛,養育著美好的人性,包容著不同地域與流派的個性風采。清乾隆時通海縣令朱陽題書的“禮樂名邦”,可以認為是對通海人“詩意的棲居”的一個總體評價。秀山匾聯成為人們“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美麗象徵。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隨著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與天府文化的流入,特別是到了明清時代,秀山吸納著來自各方的文人、學士、官宦和他們的錦繡文章。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寶藏”和南宋朱熹的“松竹陋春”是現在秀山上陳列最早的珍品。這是通海秀山對國粹與大師的真誠景仰。秀山之秀引來了無數鍾情的目光,文人雅士、名流官宦踏尋相訪,寄情于山水之間,唱和詩歌,題寫匾聯,一座小小的秀山,竟成了匾山聯海,以至山中凡有建築之處,無一亭無對聯,無一樓無匾額,構成了亭榭樓閣之間,聯匾相襯之美。從明朝到現代,楊慎、闞禎兆、王文治、許宏勳、趙城、錢南園、朱德、趙樸初等名家之作各顯千秋傳頌千古,這些數不勝數、不同朝代的墨寶使秀山成了彩雲之南詩文、書法藝術的寶庫。到秀山品讀匾聯能讓人追溯一段古老的歷史,看到一個名人的影子,聆聽一段迷人的故事,感悟一段深刻的哲理。無處不在的匾聯,一代一代的傳承,使秀山之秀永在。這就是秀山所走的一條獨特優雅的發展之路。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間豈不是神仙。”的確,登臨秀山,山環水抱,古剎參錯,積翠凝香,青煙嫋嫋。漫遊其間,恍若置身世外,移步仙境,更何況天上山水何曾有,豈如縱身秀山遊。明狀元楊升庵被謫雲南,雖前途未卜,抑鬱滿懷,但他也忘不了這方靈山秀水,寫下了《自通海之澄江贈繆碌溪》的詩句:“海螯江蟹四時供,水蓼山花月月紅。自是人生不行樂,蓴鱸何必羨江東。”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1915年,朱德元帥在秀山清涼臺的海雲樓留宿數日。1962年,他再次來到通海,為秀山寫了一首詩:“夏日訪通海,通海一長湖。四圍青山繞,流水洞中輸。秀山雄城後,林茂似玉壺。此地文物盛,花樁百樣殊。幽人養蘭芷,留有數千株。手工藝術巧,百貨暢無虞。”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山林文學的集大成者,當數康熙時通海詩人、書法家闞禎兆(1641—1709)。闞禎兆自幼熟讀經史,博學多才,被稱為“負管(仲)樂(毅)之奇”,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另一個人“自比管樂”,那就是諸葛亮。闞禎兆的大名傳到了吳三桂的耳中,要起兵反清的吳三桂自然自然要請到這位“雲南諸葛亮”;闞禎兆認為吳三桂難成大器,為躲避吳三桂的追尋而先後隱匿於湖南辰溪、雲南澄江萬鬆寺、江川孤山、華寧慈光寺,最後於康熙二十年回到故鄉,又到偏僻山村隱居避世。在湧金寺裡被稱為秀山詩書第一珍品的《秀山古柏行》詩匾,這是戰亂結束後闞禎兆回到家鄉所書:“九年不見秀山柏,滿地風煙天欲圻。蒼巖老幹獨森森,倒影玄湖柯爛石。鯨鯢橫縱已伏藏,雷霆博擊空渺茫。排高挾厚氣力足,車蓋童童覆大荒。半身百尋流玉露,旁枝萬子護空王。文根只許宿鸞鳳,晚節誰同破冰霜。丞相祠前悲杜甫,漢家草木風雲古。天寶兵戈又千年,寂寞黃鸝錦江雨。惟有秀山青不了,撐霄拂漢昏長曉。潭水蘿薜樹光寒,風磴幽香山月小。忽聞空翠作龍吟,嬌若長虯不可侵。苦心澹顏存孤直,悠悠萬古白雲深。”九年離亂,人世坎坷,闞禎兆從銳意功名變成一個寄情于山水、遠離塵世的隱居者。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清朝平定了吳三桂的叛亂,雲南巡撫王繼文久仰闞禎兆大名,意聘其為幕僚,但闞禎兆幾經風雨,早以淡泊名利,不願前往。王繼文無奈之際,只好請時任雲南按察使的許弘勳出來幫忙。許弘勳來到闞禎兆隱居之地,只見柴門緊閉,闞公早已飄然而去。許弘勳悵然若失之際,忽見門扉之側,貼有一行草書對聯:“既有諸公輔社稷;何妨一老臥林丘。”許弘勳深知要請出隱居山林的闞禎兆,實非輕易之事。他別有用心地大書一聯,託人轉呈闞禎兆:“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 許弘勳的真誠和尊重,終於讓闞禎兆走出山林,成為王繼文的幕僚。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許弘勳和闞禎兆氣味相投,他們倆都鍾情於秀山,詩聯唱和,揮毫題詠。如今,我們登臨秀山,仍可見到闞禎兆和許弘勳手書的諸多楹聯匾額。如登瀛橋的“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海月樓的“芳樽竹院紫;春草雁池青。”清涼臺的“幾經撥雲尋路,倚樹聽泉,喜茫茫才到此清涼境界;一任魚躍蔦飛,天空海闊,活潑潑都收上畫圖樓臺。”以及“鬆翠時相引;梨紅不肯凋。”紫微廊的“高開洞庭野”等均為闞公真跡。許弘勳雖官到按察使,但他於為官之道,亦工詩書。從湧金寺懸掛的“白日寒泉絲管靜;青霄野竹寺門低。”“湖空山氣靜;閣迥樹光寒。”退思軒的“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武侯祠的“風流天下聞”等楹聯匾額中,我們是不難看出這位按察使大人的深厚功底的。高懸湧金寺大雄殿內中額,白底黑字“佛谷雲深”匾額,可謂秀山匾中之最。其氣勢雄偉,筆法恢宏秀美。傳說,許弘勳願出三千兩銀修建秀山,可是在捐資時,人們不要他的銀子,而要他的“佛谷雲深”四字,於是,便有了一字值千金之說。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是儒家禮樂精神的大成所在,匾聯的背後有著儒者的風骨。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還是“既有諸公輔社稷,何妨一老臥村丘”,中國的歷史不經意間溶化在秀山的秀色裡。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千樹萬樹綠如雲”的清涼世界中,深藏著錯落有致,精心構建的古殿雕欄;金碧輝煌、古色古香的樓臺亭閣中,又幾乎是無額不匾,無楣不聯的匾山聯海。這就是秀山無處不在飄動著的詩的神韻,閃耀著綠的光彩。珠玉琳琅的匾聯詩碑與秀山的綠完美融合,詩與綠的交融,贏得了秀山如少女般楚楚動人的永遠。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詩意歷程

中國的江南並不是實際的長江以南,而是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出現的人間天堂,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天然的景觀,人造的房舍是成為江南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渲染,秀山也就難以成為一座名山。秀山躋身雲南四大名山之列的重要天賦卻是它的山水文章,是它的詩、匾、聯。所以人們稱頌那些文人官宦,他們共同為通海打造了一個秀色可餐的山林詩苑。一座小山走過的是一條詩意的歷程,這可不是任何名山大川或小家碧玉都可以一蹴而就的。詩意裡蘊含著艱辛,養育著美好的人性,包容著不同地域與流派的個性風采。清乾隆時通海縣令朱陽題書的“禮樂名邦”,可以認為是對通海人“詩意的棲居”的一個總體評價。秀山匾聯成為人們“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美麗象徵。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隨著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與天府文化的流入,特別是到了明清時代,秀山吸納著來自各方的文人、學士、官宦和他們的錦繡文章。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寶藏”和南宋朱熹的“松竹陋春”是現在秀山上陳列最早的珍品。這是通海秀山對國粹與大師的真誠景仰。秀山之秀引來了無數鍾情的目光,文人雅士、名流官宦踏尋相訪,寄情于山水之間,唱和詩歌,題寫匾聯,一座小小的秀山,竟成了匾山聯海,以至山中凡有建築之處,無一亭無對聯,無一樓無匾額,構成了亭榭樓閣之間,聯匾相襯之美。從明朝到現代,楊慎、闞禎兆、王文治、許宏勳、趙城、錢南園、朱德、趙樸初等名家之作各顯千秋傳頌千古,這些數不勝數、不同朝代的墨寶使秀山成了彩雲之南詩文、書法藝術的寶庫。到秀山品讀匾聯能讓人追溯一段古老的歷史,看到一個名人的影子,聆聽一段迷人的故事,感悟一段深刻的哲理。無處不在的匾聯,一代一代的傳承,使秀山之秀永在。這就是秀山所走的一條獨特優雅的發展之路。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間豈不是神仙。”的確,登臨秀山,山環水抱,古剎參錯,積翠凝香,青煙嫋嫋。漫遊其間,恍若置身世外,移步仙境,更何況天上山水何曾有,豈如縱身秀山遊。明狀元楊升庵被謫雲南,雖前途未卜,抑鬱滿懷,但他也忘不了這方靈山秀水,寫下了《自通海之澄江贈繆碌溪》的詩句:“海螯江蟹四時供,水蓼山花月月紅。自是人生不行樂,蓴鱸何必羨江東。”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1915年,朱德元帥在秀山清涼臺的海雲樓留宿數日。1962年,他再次來到通海,為秀山寫了一首詩:“夏日訪通海,通海一長湖。四圍青山繞,流水洞中輸。秀山雄城後,林茂似玉壺。此地文物盛,花樁百樣殊。幽人養蘭芷,留有數千株。手工藝術巧,百貨暢無虞。”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山林文學的集大成者,當數康熙時通海詩人、書法家闞禎兆(1641—1709)。闞禎兆自幼熟讀經史,博學多才,被稱為“負管(仲)樂(毅)之奇”,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另一個人“自比管樂”,那就是諸葛亮。闞禎兆的大名傳到了吳三桂的耳中,要起兵反清的吳三桂自然自然要請到這位“雲南諸葛亮”;闞禎兆認為吳三桂難成大器,為躲避吳三桂的追尋而先後隱匿於湖南辰溪、雲南澄江萬鬆寺、江川孤山、華寧慈光寺,最後於康熙二十年回到故鄉,又到偏僻山村隱居避世。在湧金寺裡被稱為秀山詩書第一珍品的《秀山古柏行》詩匾,這是戰亂結束後闞禎兆回到家鄉所書:“九年不見秀山柏,滿地風煙天欲圻。蒼巖老幹獨森森,倒影玄湖柯爛石。鯨鯢橫縱已伏藏,雷霆博擊空渺茫。排高挾厚氣力足,車蓋童童覆大荒。半身百尋流玉露,旁枝萬子護空王。文根只許宿鸞鳳,晚節誰同破冰霜。丞相祠前悲杜甫,漢家草木風雲古。天寶兵戈又千年,寂寞黃鸝錦江雨。惟有秀山青不了,撐霄拂漢昏長曉。潭水蘿薜樹光寒,風磴幽香山月小。忽聞空翠作龍吟,嬌若長虯不可侵。苦心澹顏存孤直,悠悠萬古白雲深。”九年離亂,人世坎坷,闞禎兆從銳意功名變成一個寄情于山水、遠離塵世的隱居者。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清朝平定了吳三桂的叛亂,雲南巡撫王繼文久仰闞禎兆大名,意聘其為幕僚,但闞禎兆幾經風雨,早以淡泊名利,不願前往。王繼文無奈之際,只好請時任雲南按察使的許弘勳出來幫忙。許弘勳來到闞禎兆隱居之地,只見柴門緊閉,闞公早已飄然而去。許弘勳悵然若失之際,忽見門扉之側,貼有一行草書對聯:“既有諸公輔社稷;何妨一老臥林丘。”許弘勳深知要請出隱居山林的闞禎兆,實非輕易之事。他別有用心地大書一聯,託人轉呈闞禎兆:“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 許弘勳的真誠和尊重,終於讓闞禎兆走出山林,成為王繼文的幕僚。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許弘勳和闞禎兆氣味相投,他們倆都鍾情於秀山,詩聯唱和,揮毫題詠。如今,我們登臨秀山,仍可見到闞禎兆和許弘勳手書的諸多楹聯匾額。如登瀛橋的“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海月樓的“芳樽竹院紫;春草雁池青。”清涼臺的“幾經撥雲尋路,倚樹聽泉,喜茫茫才到此清涼境界;一任魚躍蔦飛,天空海闊,活潑潑都收上畫圖樓臺。”以及“鬆翠時相引;梨紅不肯凋。”紫微廊的“高開洞庭野”等均為闞公真跡。許弘勳雖官到按察使,但他於為官之道,亦工詩書。從湧金寺懸掛的“白日寒泉絲管靜;青霄野竹寺門低。”“湖空山氣靜;閣迥樹光寒。”退思軒的“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武侯祠的“風流天下聞”等楹聯匾額中,我們是不難看出這位按察使大人的深厚功底的。高懸湧金寺大雄殿內中額,白底黑字“佛谷雲深”匾額,可謂秀山匾中之最。其氣勢雄偉,筆法恢宏秀美。傳說,許弘勳願出三千兩銀修建秀山,可是在捐資時,人們不要他的銀子,而要他的“佛谷雲深”四字,於是,便有了一字值千金之說。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是儒家禮樂精神的大成所在,匾聯的背後有著儒者的風骨。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還是“既有諸公輔社稷,何妨一老臥村丘”,中國的歷史不經意間溶化在秀山的秀色裡。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千樹萬樹綠如雲”的清涼世界中,深藏著錯落有致,精心構建的古殿雕欄;金碧輝煌、古色古香的樓臺亭閣中,又幾乎是無額不匾,無楣不聯的匾山聯海。這就是秀山無處不在飄動著的詩的神韻,閃耀著綠的光彩。珠玉琳琅的匾聯詩碑與秀山的綠完美融合,詩與綠的交融,贏得了秀山如少女般楚楚動人的永遠。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

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a beauty of mountain,

city, and lake


文圖/大狗熊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題 記

在雲南所有的名山中,秀山大概是最小的一座了,垂直高不過200餘米,方圓也不過數公里,但早在明代,秀山就被列為雲南四大名山之一。

Among all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the Xiushan Mountain in Tonghai County of Yuxi City is the smallest: merely 200 meters or so in height and several square kilometers around. However, since the Ming Dynasty, the Xiushan Mountain has been listed among the top four famous mountains in Yunnan.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夏日的雨說來就來,從秀山之麓飄灑下來,掠過古城裡的青石板路,最後傾瀉在杞麓湖的水面上,濺起一灘灘漣漪。坐在通印酒店最高處的茶吧裡,雨水在窗外刷刷流淌,天地之間顯得朦朧起來。品一口清茶,山、城、湖如茶香一般瀰漫在眼前。二百多年前,在當時通海最高的聚奎閣上,同樣的雨,同樣的茶,同樣的景色,一個宦遊多年歸鄉探親的老人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孤城臨水背倚山,憶在江南煙雨間”。江南,一個富庶、美麗、充滿文化意境的天堂,被錢南園老先生冠以在邊地高原的小城。雨,彷彿那連綿不絕的梅雨;杞麓湖,水鄉的營造者,如西湖般環繞著小城;秀山,用一個秀字有別於高原上的巍峨雄渾,如丘陵般圓潤如玉;山間那些寺宇透過茂密的綠蔭,若隱若現地展示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景象;若是深入其中,那些從唐宋元明清以來的精巧庭院、盆景花樁、牌匾楹聯,如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通海如江南,江南好,誰不憶江南。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中漫步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穿過掩映在古木中的“秀山公園”牌坊,沿著石砌的山道,開始了我的秀山漫步。山中林木蔥蘢,百年老樹隨處可見,宋朝的柏樹、元朝的香杉、明朝的山茶……古樹蔓藤龍纏鳳繞。從春到冬,從山頂至山腳都是幢幢如蓋,青翠欲滴,把所有的庭院小徑都變得幽深靜謐,無論我到哪裡,綠,處處跟著我,籠罩著我。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就在這時落了下來,不期而至,像無意中碰亂了的琴絃,又似寂靜中跳出一群快活的音符。先是二三滴,後是七八滴,接著便稠密起來。雨來得沒有任何徵兆,它們好象是一群不羈的旅人,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路過秀山時,便決定就此棲身了。撐一把傘,天地各成單元,雨絲如簾似幔,空氣中充盈著清新與甜爽,雨的音韻瀰漫了整個山間。或如薄紗輕舞,在山林之間且行且遠;或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擊打在闊葉的樹木上,天籟陣陣,惹人遐想。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山路彎彎,曲徑通幽處,就看見了禪房花木深。秀山的古剎極多,是自唐宋元明清一路保留下來的,錯落有致,風格各異。有唐建土主廟(田勾町王廟)的雕欄畫棟;宋建湧金寺的雄渾莊重;元建普光寺的禪房幽深,以及清涼臺的水光山色;明建玉皇閣的古樸清奇;清建萬壽宮、海月樓的風格迥異,九殿、六閣、六廊、十三亭、五坊、五祠、四軒、四樓、四塔和兩宮,秀、雅、拙、清,統統掩映在千年古木之下,重簷高聳,煙雨茫茫中暗香浮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拾階而上,就是歲月的穿梭。兩千多年來,田勾 町王毋波以土主的身份漸漸融進通海人的神性空間;段思平在通海書寫了大理國三百年曆史的第一頁;忽必烈的神駒輕輕一刨,就銘刻下一段蒙古人的歷史;建文帝灰暗的身影藏匿於秀山後,帶給通海人不盡的傳說;朱德元帥50年兩登秀山,留下千古詩篇。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偉人的金戈鐵馬為秀山抹下厚重色彩,從漢代的田勾町王毋波算起,秀山的開發至少有兩千年的歷史,秀山從那時開始成為人們的遊憩之所。而在此基礎上興建並豐富其文化、宗教內涵的巨人,則是建立大理國的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巍峨的銅像塑造和田勾町王廟的建造,是他的首創。也就在大約一千年前,秀山的歷史與文化、自然與宗教開始親密交融。田勾町王廟1970年地震被毀,現在在原址上仍保持古建築風貌重建的“益壽園”,幸福的老年人在優美的樂曲中,舒展手臂,精神煥發;三元宮始建於明代是一座規模宏大的道觀建築。走至半山腰,便來到了普光寺,寺內有元代建築和元碑,年代久遠,古色古香。出普光寺,穿“玄真天上”青石牌坊(一天門),走進玉皇閣,再穿瑤池坊(二天門),便到紅雲殿;殿前原有的“寶珠”、“宮粉”山茶兩株,花朵繁多且碩大豔麗,開放時燦若紅雲,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把這兩株茶花推舉為南土之冠。再往上就是清涼臺,建於元朝至正,由魯賢祠、彌勒殿、竺國寺、武侯祠、清涼臺和海雲樓、萬壑樓組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寺中隆冬甚寒,到了春、夏、秋三季則是人們品茗對弈,暢敘人生,說談家常的好地方。湧金寺,寺名取佛家語“地湧金蓮”而得名,位於秀山頂峰。創建於宋代,是秀山上規模最大、年代古老的建築。整座寺院更顯宏偉壯觀。寺為三進,殿宇宏深,正中的秀山古柏閣完全保存了宋代《營造法式》風格,其斗拱、樑枋、柱子都透出了宋代北方的古建築特徵,院中的宋柏、元杉與明玉蘭被稱為秀山三絕。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站在古柏閣上向北望去,滿山的秀色盡收眼底。極目天舒,只見碧浪翻湧,翠幢綿綿。雨水落在地面,順著石徑旁的溝壑蜿蜒而下,如絮語一般。漫步秀山,人的思緒也隨那山嵐飄得更遠,人生如江河,固然要大江東去的激越,也需要小橋流水的溫和,在你拼爭苦了累了精疲力竭之時,需要找一個停靠的驛站,讓身與心都歇息一下。放眼靈山古城碧湖,一切欲言又止,只想永遠沉默在這空山細雨之中,平生遭遇的磨難坎坷挫折亦在這沉默中融化淡去。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雨繼續下著,這個黃昏是不會有夕陽的了,但我並未失望。漫步秀山,我並不孤獨,因為有自然與我對話;漫步秀山,我是自由的,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供我的想象馳騁飛翔。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詩意歷程

中國的江南並不是實際的長江以南,而是在無數文人墨客的精心打造下出現的人間天堂,是一個意象的世界。天然的景觀,人造的房舍是成為江南的基礎,但如果沒有了文化的渲染,秀山也就難以成為一座名山。秀山躋身雲南四大名山之列的重要天賦卻是它的山水文章,是它的詩、匾、聯。所以人們稱頌那些文人官宦,他們共同為通海打造了一個秀色可餐的山林詩苑。一座小山走過的是一條詩意的歷程,這可不是任何名山大川或小家碧玉都可以一蹴而就的。詩意裡蘊含著艱辛,養育著美好的人性,包容著不同地域與流派的個性風采。清乾隆時通海縣令朱陽題書的“禮樂名邦”,可以認為是對通海人“詩意的棲居”的一個總體評價。秀山匾聯成為人們“發乎情,止乎禮義”的美麗象徵。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隨著中原文化、江南文化與天府文化的流入,特別是到了明清時代,秀山吸納著來自各方的文人、學士、官宦和他們的錦繡文章。北宋書法家米芾的“寶藏”和南宋朱熹的“松竹陋春”是現在秀山上陳列最早的珍品。這是通海秀山對國粹與大師的真誠景仰。秀山之秀引來了無數鍾情的目光,文人雅士、名流官宦踏尋相訪,寄情于山水之間,唱和詩歌,題寫匾聯,一座小小的秀山,竟成了匾山聯海,以至山中凡有建築之處,無一亭無對聯,無一樓無匾額,構成了亭榭樓閣之間,聯匾相襯之美。從明朝到現代,楊慎、闞禎兆、王文治、許宏勳、趙城、錢南園、朱德、趙樸初等名家之作各顯千秋傳頌千古,這些數不勝數、不同朝代的墨寶使秀山成了彩雲之南詩文、書法藝術的寶庫。到秀山品讀匾聯能讓人追溯一段古老的歷史,看到一個名人的影子,聆聽一段迷人的故事,感悟一段深刻的哲理。無處不在的匾聯,一代一代的傳承,使秀山之秀永在。這就是秀山所走的一條獨特優雅的發展之路。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間豈不是神仙。”的確,登臨秀山,山環水抱,古剎參錯,積翠凝香,青煙嫋嫋。漫遊其間,恍若置身世外,移步仙境,更何況天上山水何曾有,豈如縱身秀山遊。明狀元楊升庵被謫雲南,雖前途未卜,抑鬱滿懷,但他也忘不了這方靈山秀水,寫下了《自通海之澄江贈繆碌溪》的詩句:“海螯江蟹四時供,水蓼山花月月紅。自是人生不行樂,蓴鱸何必羨江東。”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1915年,朱德元帥在秀山清涼臺的海雲樓留宿數日。1962年,他再次來到通海,為秀山寫了一首詩:“夏日訪通海,通海一長湖。四圍青山繞,流水洞中輸。秀山雄城後,林茂似玉壺。此地文物盛,花樁百樣殊。幽人養蘭芷,留有數千株。手工藝術巧,百貨暢無虞。”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山林文學的集大成者,當數康熙時通海詩人、書法家闞禎兆(1641—1709)。闞禎兆自幼熟讀經史,博學多才,被稱為“負管(仲)樂(毅)之奇”,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另一個人“自比管樂”,那就是諸葛亮。闞禎兆的大名傳到了吳三桂的耳中,要起兵反清的吳三桂自然自然要請到這位“雲南諸葛亮”;闞禎兆認為吳三桂難成大器,為躲避吳三桂的追尋而先後隱匿於湖南辰溪、雲南澄江萬鬆寺、江川孤山、華寧慈光寺,最後於康熙二十年回到故鄉,又到偏僻山村隱居避世。在湧金寺裡被稱為秀山詩書第一珍品的《秀山古柏行》詩匾,這是戰亂結束後闞禎兆回到家鄉所書:“九年不見秀山柏,滿地風煙天欲圻。蒼巖老幹獨森森,倒影玄湖柯爛石。鯨鯢橫縱已伏藏,雷霆博擊空渺茫。排高挾厚氣力足,車蓋童童覆大荒。半身百尋流玉露,旁枝萬子護空王。文根只許宿鸞鳳,晚節誰同破冰霜。丞相祠前悲杜甫,漢家草木風雲古。天寶兵戈又千年,寂寞黃鸝錦江雨。惟有秀山青不了,撐霄拂漢昏長曉。潭水蘿薜樹光寒,風磴幽香山月小。忽聞空翠作龍吟,嬌若長虯不可侵。苦心澹顏存孤直,悠悠萬古白雲深。”九年離亂,人世坎坷,闞禎兆從銳意功名變成一個寄情于山水、遠離塵世的隱居者。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清朝平定了吳三桂的叛亂,雲南巡撫王繼文久仰闞禎兆大名,意聘其為幕僚,但闞禎兆幾經風雨,早以淡泊名利,不願前往。王繼文無奈之際,只好請時任雲南按察使的許弘勳出來幫忙。許弘勳來到闞禎兆隱居之地,只見柴門緊閉,闞公早已飄然而去。許弘勳悵然若失之際,忽見門扉之側,貼有一行草書對聯:“既有諸公輔社稷;何妨一老臥林丘。”許弘勳深知要請出隱居山林的闞禎兆,實非輕易之事。他別有用心地大書一聯,託人轉呈闞禎兆:“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 許弘勳的真誠和尊重,終於讓闞禎兆走出山林,成為王繼文的幕僚。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許弘勳和闞禎兆氣味相投,他們倆都鍾情於秀山,詩聯唱和,揮毫題詠。如今,我們登臨秀山,仍可見到闞禎兆和許弘勳手書的諸多楹聯匾額。如登瀛橋的“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海月樓的“芳樽竹院紫;春草雁池青。”清涼臺的“幾經撥雲尋路,倚樹聽泉,喜茫茫才到此清涼境界;一任魚躍蔦飛,天空海闊,活潑潑都收上畫圖樓臺。”以及“鬆翠時相引;梨紅不肯凋。”紫微廊的“高開洞庭野”等均為闞公真跡。許弘勳雖官到按察使,但他於為官之道,亦工詩書。從湧金寺懸掛的“白日寒泉絲管靜;青霄野竹寺門低。”“湖空山氣靜;閣迥樹光寒。”退思軒的“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武侯祠的“風流天下聞”等楹聯匾額中,我們是不難看出這位按察使大人的深厚功底的。高懸湧金寺大雄殿內中額,白底黑字“佛谷雲深”匾額,可謂秀山匾中之最。其氣勢雄偉,筆法恢宏秀美。傳說,許弘勳願出三千兩銀修建秀山,可是在捐資時,人們不要他的銀子,而要他的“佛谷雲深”四字,於是,便有了一字值千金之說。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秀山是儒家禮樂精神的大成所在,匾聯的背後有著儒者的風骨。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地以文章爭氣勢,天於樵牧混英雄”,還是“既有諸公輔社稷,何妨一老臥村丘”,中國的歷史不經意間溶化在秀山的秀色裡。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千樹萬樹綠如雲”的清涼世界中,深藏著錯落有致,精心構建的古殿雕欄;金碧輝煌、古色古香的樓臺亭閣中,又幾乎是無額不匾,無楣不聯的匾山聯海。這就是秀山無處不在飄動著的詩的神韻,閃耀著綠的光彩。珠玉琳琅的匾聯詩碑與秀山的綠完美融合,詩與綠的交融,贏得了秀山如少女般楚楚動人的永遠。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雲南通海秀山:山城湖的江南秀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