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

文 | 姜雪芬

攝 | 章於亮

山東寧陽泗店鎮,中華蟋蟀文化發祥地。當地盛產的蟋蟀個大、性烈、搏鬥凶狠,被譽為“天下鬥蟋第一蟲”,歷代為皇家貢品。

每年7月下旬到8月,全鎮一派熱火朝天景象。清晨6點,蟋蟀交易市場人頭攢動,上千個蟋蟀經紀人沿街並排坐,擺好陣勢支起小桌板,手拿鬥草,嚴陣以待,迎接捉蟋蟀大軍的歸來。

熬了一晚上的村民從玉米地裡陸續鑽出,拎籃挎包揣著蟋蟀鐵蓋,浩浩蕩蕩奔赴交易市場。據頭形、牙齒大小、牙的顏色、須長等,一隻蟋蟀售價為幾元到幾百、上千元。傳言當地蟋蟀曾賣出幾萬甚至十幾萬元的“天價”,超過普通家庭全年收入。

"

文 | 姜雪芬

攝 | 章於亮

山東寧陽泗店鎮,中華蟋蟀文化發祥地。當地盛產的蟋蟀個大、性烈、搏鬥凶狠,被譽為“天下鬥蟋第一蟲”,歷代為皇家貢品。

每年7月下旬到8月,全鎮一派熱火朝天景象。清晨6點,蟋蟀交易市場人頭攢動,上千個蟋蟀經紀人沿街並排坐,擺好陣勢支起小桌板,手拿鬥草,嚴陣以待,迎接捉蟋蟀大軍的歸來。

熬了一晚上的村民從玉米地裡陸續鑽出,拎籃挎包揣著蟋蟀鐵蓋,浩浩蕩蕩奔赴交易市場。據頭形、牙齒大小、牙的顏色、須長等,一隻蟋蟀售價為幾元到幾百、上千元。傳言當地蟋蟀曾賣出幾萬甚至十幾萬元的“天價”,超過普通家庭全年收入。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於是,每到40天的蟲季,泗店鎮就有了一股魔力,召喚著在外打工的村民集體罷工,帶著壯志雄心和暴富夢想,回鄉捉蟋蟀。外地人也聞訊趕來,在小鎮安營紮寨,一住倆月,搶購蟋蟀。

瘋狂的蟋蟀和“蟋蟀殺手”

郭富強頭戴探燈、身著迷彩服,在桌子、凳子底下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個泥罐。只見他大氣不敢出,將兩隻蟋蟀放到有隔板的器具裡,用鬥草撩撥戰鬥力。幾平米的房間內堆滿蟋蟀用具,幾十只蟋蟀不時鳴叫,讓人身處鬧市猶在田間。

30多年前,他開始捉蟋蟀。因一平方米之內,但凡被他聽到的蟋蟀“絕對逃不掉”,有蟲友稱其為“蟋蟀殺手”。修煉多年,只憑聲音,他能分辨出蟋蟀大小、體重、品種。

迄今為止,他捉到品相最好的蟋蟀為7釐紫皮蟲,多年前其市場價超過兩千元。為捉到上等蟋蟀,這些年,他走遍濟南長清、平陰,泰安肥城、寧陽,德州寧津等地,盯著麥垛看、到田裡蹲點時,沒少被莊稼人轟趕。

"

文 | 姜雪芬

攝 | 章於亮

山東寧陽泗店鎮,中華蟋蟀文化發祥地。當地盛產的蟋蟀個大、性烈、搏鬥凶狠,被譽為“天下鬥蟋第一蟲”,歷代為皇家貢品。

每年7月下旬到8月,全鎮一派熱火朝天景象。清晨6點,蟋蟀交易市場人頭攢動,上千個蟋蟀經紀人沿街並排坐,擺好陣勢支起小桌板,手拿鬥草,嚴陣以待,迎接捉蟋蟀大軍的歸來。

熬了一晚上的村民從玉米地裡陸續鑽出,拎籃挎包揣著蟋蟀鐵蓋,浩浩蕩蕩奔赴交易市場。據頭形、牙齒大小、牙的顏色、須長等,一隻蟋蟀售價為幾元到幾百、上千元。傳言當地蟋蟀曾賣出幾萬甚至十幾萬元的“天價”,超過普通家庭全年收入。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於是,每到40天的蟲季,泗店鎮就有了一股魔力,召喚著在外打工的村民集體罷工,帶著壯志雄心和暴富夢想,回鄉捉蟋蟀。外地人也聞訊趕來,在小鎮安營紮寨,一住倆月,搶購蟋蟀。

瘋狂的蟋蟀和“蟋蟀殺手”

郭富強頭戴探燈、身著迷彩服,在桌子、凳子底下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個泥罐。只見他大氣不敢出,將兩隻蟋蟀放到有隔板的器具裡,用鬥草撩撥戰鬥力。幾平米的房間內堆滿蟋蟀用具,幾十只蟋蟀不時鳴叫,讓人身處鬧市猶在田間。

30多年前,他開始捉蟋蟀。因一平方米之內,但凡被他聽到的蟋蟀“絕對逃不掉”,有蟲友稱其為“蟋蟀殺手”。修煉多年,只憑聲音,他能分辨出蟋蟀大小、體重、品種。

迄今為止,他捉到品相最好的蟋蟀為7釐紫皮蟲,多年前其市場價超過兩千元。為捉到上等蟋蟀,這些年,他走遍濟南長清、平陰,泰安肥城、寧陽,德州寧津等地,盯著麥垛看、到田裡蹲點時,沒少被莊稼人轟趕。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當天晚上,他驅車70多公里到一村莊,從7點熬到12點,捉到了20多隻蟋蟀。7月末的蟋蟀只蛻了6層皮,離成為真正的“好蟲”還差一層,但這絲毫不影響村民們的熱情和瘋狂。

從上海打工的青年李樂回到了家鄉泗店鎮,加入捉蟋蟀大戰。有人帶著隊伍拉毯式搜索,有人習慣單打獨鬥孤軍作戰。“天價”蟋蟀可遇而不可求,搶地盤情況也時有發生,近年來,還有人專門承包大片田地,禁止他人擅自闖入。

家住泗店的兼職滴滴車司機王西,決定幾天後暫停接單。靠理髮店及打零工,他一年能賺4、5萬元。但在40天蟲季裡,攜全家老小齊上陣捉蟋蟀,平均收入超過4萬元,最多一年賺了10幾萬元。

蟋蟀王國裡的女玩家

位於鎮中心的交易市場裡,收蟋蟀的蟋蟀經紀人常常為清一色男性。少數經紀人為當地捉蟋人轉型,大部分從上海、天津、杭州等地趕來,不少人要待一到倆月。

有女中豪傑躍躍欲試。大斌姐扎著利落髮髻,頭頂牛仔衣遮陽,脖子上掛著粗金鍊,扯著小煙嗓,對著手機直播,無一不透著“大姐大”的霸氣。與有的經紀人看貨後襬擺手示意拜拜,惜字如金相比,她滔滔不絕,似有高級專業玩家風範。

早幾年,因過於痴迷蟋蟀,她曾逼自己戒了兩年。但折騰一番,相對其他產業,她依然覺得蟋蟀好玩、有趣,索性重操舊業,加入收購隊伍。

與她“玩”的心態不同,91年新手媽媽陳維君將蟋蟀當成了事業。為了滿足四海八方蟋蟀愛好者的需求,她在淘寶上開起陳記文玩蟈蟈份房店,銷售蟈蟈和蟋蟀,前者為鳴蟲,後者滿足鬥趣需求。

最好的蟋蟀通常在泗店當地,村民剛捉到時就被高價收走。在網上,她主打大眾消費路線,蟋蟀平均售價十幾元一隻。遇到品相不錯的蟋蟀時,老粉絲在群裡競相出價,最高時,一隻蟋蟀價格超過2000元。

但高價意味著高風險。蟋蟀在運輸過程中,存在斷腿、死亡等情況,她承諾賠償玩家意外損失,還曾買火車票,親自護送蟋蟀到上海。

"

文 | 姜雪芬

攝 | 章於亮

山東寧陽泗店鎮,中華蟋蟀文化發祥地。當地盛產的蟋蟀個大、性烈、搏鬥凶狠,被譽為“天下鬥蟋第一蟲”,歷代為皇家貢品。

每年7月下旬到8月,全鎮一派熱火朝天景象。清晨6點,蟋蟀交易市場人頭攢動,上千個蟋蟀經紀人沿街並排坐,擺好陣勢支起小桌板,手拿鬥草,嚴陣以待,迎接捉蟋蟀大軍的歸來。

熬了一晚上的村民從玉米地裡陸續鑽出,拎籃挎包揣著蟋蟀鐵蓋,浩浩蕩蕩奔赴交易市場。據頭形、牙齒大小、牙的顏色、須長等,一隻蟋蟀售價為幾元到幾百、上千元。傳言當地蟋蟀曾賣出幾萬甚至十幾萬元的“天價”,超過普通家庭全年收入。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於是,每到40天的蟲季,泗店鎮就有了一股魔力,召喚著在外打工的村民集體罷工,帶著壯志雄心和暴富夢想,回鄉捉蟋蟀。外地人也聞訊趕來,在小鎮安營紮寨,一住倆月,搶購蟋蟀。

瘋狂的蟋蟀和“蟋蟀殺手”

郭富強頭戴探燈、身著迷彩服,在桌子、凳子底下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個泥罐。只見他大氣不敢出,將兩隻蟋蟀放到有隔板的器具裡,用鬥草撩撥戰鬥力。幾平米的房間內堆滿蟋蟀用具,幾十只蟋蟀不時鳴叫,讓人身處鬧市猶在田間。

30多年前,他開始捉蟋蟀。因一平方米之內,但凡被他聽到的蟋蟀“絕對逃不掉”,有蟲友稱其為“蟋蟀殺手”。修煉多年,只憑聲音,他能分辨出蟋蟀大小、體重、品種。

迄今為止,他捉到品相最好的蟋蟀為7釐紫皮蟲,多年前其市場價超過兩千元。為捉到上等蟋蟀,這些年,他走遍濟南長清、平陰,泰安肥城、寧陽,德州寧津等地,盯著麥垛看、到田裡蹲點時,沒少被莊稼人轟趕。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當天晚上,他驅車70多公里到一村莊,從7點熬到12點,捉到了20多隻蟋蟀。7月末的蟋蟀只蛻了6層皮,離成為真正的“好蟲”還差一層,但這絲毫不影響村民們的熱情和瘋狂。

從上海打工的青年李樂回到了家鄉泗店鎮,加入捉蟋蟀大戰。有人帶著隊伍拉毯式搜索,有人習慣單打獨鬥孤軍作戰。“天價”蟋蟀可遇而不可求,搶地盤情況也時有發生,近年來,還有人專門承包大片田地,禁止他人擅自闖入。

家住泗店的兼職滴滴車司機王西,決定幾天後暫停接單。靠理髮店及打零工,他一年能賺4、5萬元。但在40天蟲季裡,攜全家老小齊上陣捉蟋蟀,平均收入超過4萬元,最多一年賺了10幾萬元。

蟋蟀王國裡的女玩家

位於鎮中心的交易市場裡,收蟋蟀的蟋蟀經紀人常常為清一色男性。少數經紀人為當地捉蟋人轉型,大部分從上海、天津、杭州等地趕來,不少人要待一到倆月。

有女中豪傑躍躍欲試。大斌姐扎著利落髮髻,頭頂牛仔衣遮陽,脖子上掛著粗金鍊,扯著小煙嗓,對著手機直播,無一不透著“大姐大”的霸氣。與有的經紀人看貨後襬擺手示意拜拜,惜字如金相比,她滔滔不絕,似有高級專業玩家風範。

早幾年,因過於痴迷蟋蟀,她曾逼自己戒了兩年。但折騰一番,相對其他產業,她依然覺得蟋蟀好玩、有趣,索性重操舊業,加入收購隊伍。

與她“玩”的心態不同,91年新手媽媽陳維君將蟋蟀當成了事業。為了滿足四海八方蟋蟀愛好者的需求,她在淘寶上開起陳記文玩蟈蟈份房店,銷售蟈蟈和蟋蟀,前者為鳴蟲,後者滿足鬥趣需求。

最好的蟋蟀通常在泗店當地,村民剛捉到時就被高價收走。在網上,她主打大眾消費路線,蟋蟀平均售價十幾元一隻。遇到品相不錯的蟋蟀時,老粉絲在群裡競相出價,最高時,一隻蟋蟀價格超過2000元。

但高價意味著高風險。蟋蟀在運輸過程中,存在斷腿、死亡等情況,她承諾賠償玩家意外損失,還曾買火車票,親自護送蟋蟀到上海。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在網上,有不少寶媽邊帶娃邊幫打理蟋蟀生意。她們介紹,每天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後,一人待在家裡,負責客服、打包等工作,家人外出尋貨,聽著蟋蟀在屋子裡歡快的鳴叫,看著蟋蟀玩家增多,收入增長,她覺得充實、開心,生活也多了份保障。

小小的網店滿是多年來奮鬥的美好回憶,她們決定要將這一事業堅持下去。

蟋蟀裡的108將、泰森、姚明,打贏一場比賽獎50萬

村民和經紀人就收購價格已大戰了十多個回合。沿街店面裡,老人正安靜地坐著,抓起一剖當地黃黏土,放進泥罐,砸制泥底。

在街邊,泥罐、竹筒、捕網、探燈等捉蟋蟀、養蟋蟀產品一應俱全,如今通過互聯網,玩家也能方便、快速買到各種器具。

在當地經營熙圓蟋蟀器具批發工廠的薛培剛回憶,幾年前,村裡常有人因蟋蟀翻臉。村民將捉到的蟋蟀以1000元價格賣給好友,路遇上海買家求購,好友當面轉手以25000元價格賣出。從此兩家老死不相往來。

約30年前,蟋蟀價格還未向著“天價”狂飆。當地人介紹,大城市坐擁資產上億或幾十億的幾大企業家愛鬥蟋蟀,每年豪擲百萬搶購,用於參加鬥蟋蟀大賽,打贏一場比賽可贏得50萬元獎金。不少人熱衷於鬥蟋蟀,運氣好時,一隻蟋蟀能贏得上百萬元。

"

文 | 姜雪芬

攝 | 章於亮

山東寧陽泗店鎮,中華蟋蟀文化發祥地。當地盛產的蟋蟀個大、性烈、搏鬥凶狠,被譽為“天下鬥蟋第一蟲”,歷代為皇家貢品。

每年7月下旬到8月,全鎮一派熱火朝天景象。清晨6點,蟋蟀交易市場人頭攢動,上千個蟋蟀經紀人沿街並排坐,擺好陣勢支起小桌板,手拿鬥草,嚴陣以待,迎接捉蟋蟀大軍的歸來。

熬了一晚上的村民從玉米地裡陸續鑽出,拎籃挎包揣著蟋蟀鐵蓋,浩浩蕩蕩奔赴交易市場。據頭形、牙齒大小、牙的顏色、須長等,一隻蟋蟀售價為幾元到幾百、上千元。傳言當地蟋蟀曾賣出幾萬甚至十幾萬元的“天價”,超過普通家庭全年收入。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於是,每到40天的蟲季,泗店鎮就有了一股魔力,召喚著在外打工的村民集體罷工,帶著壯志雄心和暴富夢想,回鄉捉蟋蟀。外地人也聞訊趕來,在小鎮安營紮寨,一住倆月,搶購蟋蟀。

瘋狂的蟋蟀和“蟋蟀殺手”

郭富強頭戴探燈、身著迷彩服,在桌子、凳子底下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個泥罐。只見他大氣不敢出,將兩隻蟋蟀放到有隔板的器具裡,用鬥草撩撥戰鬥力。幾平米的房間內堆滿蟋蟀用具,幾十只蟋蟀不時鳴叫,讓人身處鬧市猶在田間。

30多年前,他開始捉蟋蟀。因一平方米之內,但凡被他聽到的蟋蟀“絕對逃不掉”,有蟲友稱其為“蟋蟀殺手”。修煉多年,只憑聲音,他能分辨出蟋蟀大小、體重、品種。

迄今為止,他捉到品相最好的蟋蟀為7釐紫皮蟲,多年前其市場價超過兩千元。為捉到上等蟋蟀,這些年,他走遍濟南長清、平陰,泰安肥城、寧陽,德州寧津等地,盯著麥垛看、到田裡蹲點時,沒少被莊稼人轟趕。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當天晚上,他驅車70多公里到一村莊,從7點熬到12點,捉到了20多隻蟋蟀。7月末的蟋蟀只蛻了6層皮,離成為真正的“好蟲”還差一層,但這絲毫不影響村民們的熱情和瘋狂。

從上海打工的青年李樂回到了家鄉泗店鎮,加入捉蟋蟀大戰。有人帶著隊伍拉毯式搜索,有人習慣單打獨鬥孤軍作戰。“天價”蟋蟀可遇而不可求,搶地盤情況也時有發生,近年來,還有人專門承包大片田地,禁止他人擅自闖入。

家住泗店的兼職滴滴車司機王西,決定幾天後暫停接單。靠理髮店及打零工,他一年能賺4、5萬元。但在40天蟲季裡,攜全家老小齊上陣捉蟋蟀,平均收入超過4萬元,最多一年賺了10幾萬元。

蟋蟀王國裡的女玩家

位於鎮中心的交易市場裡,收蟋蟀的蟋蟀經紀人常常為清一色男性。少數經紀人為當地捉蟋人轉型,大部分從上海、天津、杭州等地趕來,不少人要待一到倆月。

有女中豪傑躍躍欲試。大斌姐扎著利落髮髻,頭頂牛仔衣遮陽,脖子上掛著粗金鍊,扯著小煙嗓,對著手機直播,無一不透著“大姐大”的霸氣。與有的經紀人看貨後襬擺手示意拜拜,惜字如金相比,她滔滔不絕,似有高級專業玩家風範。

早幾年,因過於痴迷蟋蟀,她曾逼自己戒了兩年。但折騰一番,相對其他產業,她依然覺得蟋蟀好玩、有趣,索性重操舊業,加入收購隊伍。

與她“玩”的心態不同,91年新手媽媽陳維君將蟋蟀當成了事業。為了滿足四海八方蟋蟀愛好者的需求,她在淘寶上開起陳記文玩蟈蟈份房店,銷售蟈蟈和蟋蟀,前者為鳴蟲,後者滿足鬥趣需求。

最好的蟋蟀通常在泗店當地,村民剛捉到時就被高價收走。在網上,她主打大眾消費路線,蟋蟀平均售價十幾元一隻。遇到品相不錯的蟋蟀時,老粉絲在群裡競相出價,最高時,一隻蟋蟀價格超過2000元。

但高價意味著高風險。蟋蟀在運輸過程中,存在斷腿、死亡等情況,她承諾賠償玩家意外損失,還曾買火車票,親自護送蟋蟀到上海。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在網上,有不少寶媽邊帶娃邊幫打理蟋蟀生意。她們介紹,每天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後,一人待在家裡,負責客服、打包等工作,家人外出尋貨,聽著蟋蟀在屋子裡歡快的鳴叫,看著蟋蟀玩家增多,收入增長,她覺得充實、開心,生活也多了份保障。

小小的網店滿是多年來奮鬥的美好回憶,她們決定要將這一事業堅持下去。

蟋蟀裡的108將、泰森、姚明,打贏一場比賽獎50萬

村民和經紀人就收購價格已大戰了十多個回合。沿街店面裡,老人正安靜地坐著,抓起一剖當地黃黏土,放進泥罐,砸制泥底。

在街邊,泥罐、竹筒、捕網、探燈等捉蟋蟀、養蟋蟀產品一應俱全,如今通過互聯網,玩家也能方便、快速買到各種器具。

在當地經營熙圓蟋蟀器具批發工廠的薛培剛回憶,幾年前,村裡常有人因蟋蟀翻臉。村民將捉到的蟋蟀以1000元價格賣給好友,路遇上海買家求購,好友當面轉手以25000元價格賣出。從此兩家老死不相往來。

約30年前,蟋蟀價格還未向著“天價”狂飆。當地人介紹,大城市坐擁資產上億或幾十億的幾大企業家愛鬥蟋蟀,每年豪擲百萬搶購,用於參加鬥蟋蟀大賽,打贏一場比賽可贏得50萬元獎金。不少人熱衷於鬥蟋蟀,運氣好時,一隻蟋蟀能贏得上百萬元。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土豪玩家們牽頭,向蟲友徵集將蟲信息,發起評選蟋蟀108將活動,並印製成冊,詳細記錄蟋蟀品種、重量、產地、蟲主、殺手鐗、戰績等。

翻開第一頁,薛培剛迫不及待念起來:“黃麻頭,出鬥40點,在世界盃中連斬三員大將毫髮未傷全身而退,盡顯王者風範。”遇到欣賞的“名將”,他盯著圖片嘖嘖稱歎:就它,蟋蟀界的拳王泰森!那個,籃球界的巨星姚明!

高利潤誘惑下,曾有人控訴被坑,在市場買到了“白蟲”——養殖蟋蟀,戰鬥力不足。對於糾紛,當地成立了鑑定委員會,三人現場驗貨,若裁定為“白蟲”,視情節輕重,警方對賣家處以高額罰款或判刑。據介紹,面對僅有40天的蟋蟀黃金捕捉期,已極少有人冒風險觸碰底線。

“我不做賭徒”

幾千年前,古人就觀察到秋季轉涼、蟋蟀入堂的規律,寫下“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等詩句。在蟋蟀的鳴叫聲裡,有女子織布,遊子思鄉,寫滿了秋之意象,人間苦樂。往後歲月,鬥蟋蟀之風蔚然興起,一隻蟲子的命運就此改變,更加活躍於中國文化歷史舞臺。

"

文 | 姜雪芬

攝 | 章於亮

山東寧陽泗店鎮,中華蟋蟀文化發祥地。當地盛產的蟋蟀個大、性烈、搏鬥凶狠,被譽為“天下鬥蟋第一蟲”,歷代為皇家貢品。

每年7月下旬到8月,全鎮一派熱火朝天景象。清晨6點,蟋蟀交易市場人頭攢動,上千個蟋蟀經紀人沿街並排坐,擺好陣勢支起小桌板,手拿鬥草,嚴陣以待,迎接捉蟋蟀大軍的歸來。

熬了一晚上的村民從玉米地裡陸續鑽出,拎籃挎包揣著蟋蟀鐵蓋,浩浩蕩蕩奔赴交易市場。據頭形、牙齒大小、牙的顏色、須長等,一隻蟋蟀售價為幾元到幾百、上千元。傳言當地蟋蟀曾賣出幾萬甚至十幾萬元的“天價”,超過普通家庭全年收入。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於是,每到40天的蟲季,泗店鎮就有了一股魔力,召喚著在外打工的村民集體罷工,帶著壯志雄心和暴富夢想,回鄉捉蟋蟀。外地人也聞訊趕來,在小鎮安營紮寨,一住倆月,搶購蟋蟀。

瘋狂的蟋蟀和“蟋蟀殺手”

郭富強頭戴探燈、身著迷彩服,在桌子、凳子底下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個泥罐。只見他大氣不敢出,將兩隻蟋蟀放到有隔板的器具裡,用鬥草撩撥戰鬥力。幾平米的房間內堆滿蟋蟀用具,幾十只蟋蟀不時鳴叫,讓人身處鬧市猶在田間。

30多年前,他開始捉蟋蟀。因一平方米之內,但凡被他聽到的蟋蟀“絕對逃不掉”,有蟲友稱其為“蟋蟀殺手”。修煉多年,只憑聲音,他能分辨出蟋蟀大小、體重、品種。

迄今為止,他捉到品相最好的蟋蟀為7釐紫皮蟲,多年前其市場價超過兩千元。為捉到上等蟋蟀,這些年,他走遍濟南長清、平陰,泰安肥城、寧陽,德州寧津等地,盯著麥垛看、到田裡蹲點時,沒少被莊稼人轟趕。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當天晚上,他驅車70多公里到一村莊,從7點熬到12點,捉到了20多隻蟋蟀。7月末的蟋蟀只蛻了6層皮,離成為真正的“好蟲”還差一層,但這絲毫不影響村民們的熱情和瘋狂。

從上海打工的青年李樂回到了家鄉泗店鎮,加入捉蟋蟀大戰。有人帶著隊伍拉毯式搜索,有人習慣單打獨鬥孤軍作戰。“天價”蟋蟀可遇而不可求,搶地盤情況也時有發生,近年來,還有人專門承包大片田地,禁止他人擅自闖入。

家住泗店的兼職滴滴車司機王西,決定幾天後暫停接單。靠理髮店及打零工,他一年能賺4、5萬元。但在40天蟲季裡,攜全家老小齊上陣捉蟋蟀,平均收入超過4萬元,最多一年賺了10幾萬元。

蟋蟀王國裡的女玩家

位於鎮中心的交易市場裡,收蟋蟀的蟋蟀經紀人常常為清一色男性。少數經紀人為當地捉蟋人轉型,大部分從上海、天津、杭州等地趕來,不少人要待一到倆月。

有女中豪傑躍躍欲試。大斌姐扎著利落髮髻,頭頂牛仔衣遮陽,脖子上掛著粗金鍊,扯著小煙嗓,對著手機直播,無一不透著“大姐大”的霸氣。與有的經紀人看貨後襬擺手示意拜拜,惜字如金相比,她滔滔不絕,似有高級專業玩家風範。

早幾年,因過於痴迷蟋蟀,她曾逼自己戒了兩年。但折騰一番,相對其他產業,她依然覺得蟋蟀好玩、有趣,索性重操舊業,加入收購隊伍。

與她“玩”的心態不同,91年新手媽媽陳維君將蟋蟀當成了事業。為了滿足四海八方蟋蟀愛好者的需求,她在淘寶上開起陳記文玩蟈蟈份房店,銷售蟈蟈和蟋蟀,前者為鳴蟲,後者滿足鬥趣需求。

最好的蟋蟀通常在泗店當地,村民剛捉到時就被高價收走。在網上,她主打大眾消費路線,蟋蟀平均售價十幾元一隻。遇到品相不錯的蟋蟀時,老粉絲在群裡競相出價,最高時,一隻蟋蟀價格超過2000元。

但高價意味著高風險。蟋蟀在運輸過程中,存在斷腿、死亡等情況,她承諾賠償玩家意外損失,還曾買火車票,親自護送蟋蟀到上海。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在網上,有不少寶媽邊帶娃邊幫打理蟋蟀生意。她們介紹,每天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後,一人待在家裡,負責客服、打包等工作,家人外出尋貨,聽著蟋蟀在屋子裡歡快的鳴叫,看著蟋蟀玩家增多,收入增長,她覺得充實、開心,生活也多了份保障。

小小的網店滿是多年來奮鬥的美好回憶,她們決定要將這一事業堅持下去。

蟋蟀裡的108將、泰森、姚明,打贏一場比賽獎50萬

村民和經紀人就收購價格已大戰了十多個回合。沿街店面裡,老人正安靜地坐著,抓起一剖當地黃黏土,放進泥罐,砸制泥底。

在街邊,泥罐、竹筒、捕網、探燈等捉蟋蟀、養蟋蟀產品一應俱全,如今通過互聯網,玩家也能方便、快速買到各種器具。

在當地經營熙圓蟋蟀器具批發工廠的薛培剛回憶,幾年前,村裡常有人因蟋蟀翻臉。村民將捉到的蟋蟀以1000元價格賣給好友,路遇上海買家求購,好友當面轉手以25000元價格賣出。從此兩家老死不相往來。

約30年前,蟋蟀價格還未向著“天價”狂飆。當地人介紹,大城市坐擁資產上億或幾十億的幾大企業家愛鬥蟋蟀,每年豪擲百萬搶購,用於參加鬥蟋蟀大賽,打贏一場比賽可贏得50萬元獎金。不少人熱衷於鬥蟋蟀,運氣好時,一隻蟋蟀能贏得上百萬元。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土豪玩家們牽頭,向蟲友徵集將蟲信息,發起評選蟋蟀108將活動,並印製成冊,詳細記錄蟋蟀品種、重量、產地、蟲主、殺手鐗、戰績等。

翻開第一頁,薛培剛迫不及待念起來:“黃麻頭,出鬥40點,在世界盃中連斬三員大將毫髮未傷全身而退,盡顯王者風範。”遇到欣賞的“名將”,他盯著圖片嘖嘖稱歎:就它,蟋蟀界的拳王泰森!那個,籃球界的巨星姚明!

高利潤誘惑下,曾有人控訴被坑,在市場買到了“白蟲”——養殖蟋蟀,戰鬥力不足。對於糾紛,當地成立了鑑定委員會,三人現場驗貨,若裁定為“白蟲”,視情節輕重,警方對賣家處以高額罰款或判刑。據介紹,面對僅有40天的蟋蟀黃金捕捉期,已極少有人冒風險觸碰底線。

“我不做賭徒”

幾千年前,古人就觀察到秋季轉涼、蟋蟀入堂的規律,寫下“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等詩句。在蟋蟀的鳴叫聲裡,有女子織布,遊子思鄉,寫滿了秋之意象,人間苦樂。往後歲月,鬥蟋蟀之風蔚然興起,一隻蟲子的命運就此改變,更加活躍於中國文化歷史舞臺。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在部分省市,鬥蟋蟀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不少人認為鬥蟋蟀、養蟋蟀為玩物喪志,在現代社會中,常披著民俗外衣,實際與賭博掛鉤。

退休前,郭富強在單位工作,每月領取微博的工資。他曾憤世嫉俗,也有過賭徒心態,指望靠蟋蟀發家。但多年來奔走在田間地頭、通宵達旦苦守的經歷,不僅考驗了眼力、聽力,也修煉了耐力,磨平了脾氣。

“我喜歡捉蟋蟀,玩蟋蟀,鬥蟋蟀,但我不做賭徒。”

蟋蟀本喜靜,夏生秋亡,俗稱“百日蟲”,卻又為了捍衛領地驍勇好鬥,贏了鳴叫慶祝,敗了退後無言。在他眼裡,它們有智有勇,貴有自知之明,堪稱靈蟲。有人在蟋蟀贏了多場比賽後,悉心飼養,讓其安享晚年。

"

文 | 姜雪芬

攝 | 章於亮

山東寧陽泗店鎮,中華蟋蟀文化發祥地。當地盛產的蟋蟀個大、性烈、搏鬥凶狠,被譽為“天下鬥蟋第一蟲”,歷代為皇家貢品。

每年7月下旬到8月,全鎮一派熱火朝天景象。清晨6點,蟋蟀交易市場人頭攢動,上千個蟋蟀經紀人沿街並排坐,擺好陣勢支起小桌板,手拿鬥草,嚴陣以待,迎接捉蟋蟀大軍的歸來。

熬了一晚上的村民從玉米地裡陸續鑽出,拎籃挎包揣著蟋蟀鐵蓋,浩浩蕩蕩奔赴交易市場。據頭形、牙齒大小、牙的顏色、須長等,一隻蟋蟀售價為幾元到幾百、上千元。傳言當地蟋蟀曾賣出幾萬甚至十幾萬元的“天價”,超過普通家庭全年收入。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於是,每到40天的蟲季,泗店鎮就有了一股魔力,召喚著在外打工的村民集體罷工,帶著壯志雄心和暴富夢想,回鄉捉蟋蟀。外地人也聞訊趕來,在小鎮安營紮寨,一住倆月,搶購蟋蟀。

瘋狂的蟋蟀和“蟋蟀殺手”

郭富強頭戴探燈、身著迷彩服,在桌子、凳子底下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個泥罐。只見他大氣不敢出,將兩隻蟋蟀放到有隔板的器具裡,用鬥草撩撥戰鬥力。幾平米的房間內堆滿蟋蟀用具,幾十只蟋蟀不時鳴叫,讓人身處鬧市猶在田間。

30多年前,他開始捉蟋蟀。因一平方米之內,但凡被他聽到的蟋蟀“絕對逃不掉”,有蟲友稱其為“蟋蟀殺手”。修煉多年,只憑聲音,他能分辨出蟋蟀大小、體重、品種。

迄今為止,他捉到品相最好的蟋蟀為7釐紫皮蟲,多年前其市場價超過兩千元。為捉到上等蟋蟀,這些年,他走遍濟南長清、平陰,泰安肥城、寧陽,德州寧津等地,盯著麥垛看、到田裡蹲點時,沒少被莊稼人轟趕。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當天晚上,他驅車70多公里到一村莊,從7點熬到12點,捉到了20多隻蟋蟀。7月末的蟋蟀只蛻了6層皮,離成為真正的“好蟲”還差一層,但這絲毫不影響村民們的熱情和瘋狂。

從上海打工的青年李樂回到了家鄉泗店鎮,加入捉蟋蟀大戰。有人帶著隊伍拉毯式搜索,有人習慣單打獨鬥孤軍作戰。“天價”蟋蟀可遇而不可求,搶地盤情況也時有發生,近年來,還有人專門承包大片田地,禁止他人擅自闖入。

家住泗店的兼職滴滴車司機王西,決定幾天後暫停接單。靠理髮店及打零工,他一年能賺4、5萬元。但在40天蟲季裡,攜全家老小齊上陣捉蟋蟀,平均收入超過4萬元,最多一年賺了10幾萬元。

蟋蟀王國裡的女玩家

位於鎮中心的交易市場裡,收蟋蟀的蟋蟀經紀人常常為清一色男性。少數經紀人為當地捉蟋人轉型,大部分從上海、天津、杭州等地趕來,不少人要待一到倆月。

有女中豪傑躍躍欲試。大斌姐扎著利落髮髻,頭頂牛仔衣遮陽,脖子上掛著粗金鍊,扯著小煙嗓,對著手機直播,無一不透著“大姐大”的霸氣。與有的經紀人看貨後襬擺手示意拜拜,惜字如金相比,她滔滔不絕,似有高級專業玩家風範。

早幾年,因過於痴迷蟋蟀,她曾逼自己戒了兩年。但折騰一番,相對其他產業,她依然覺得蟋蟀好玩、有趣,索性重操舊業,加入收購隊伍。

與她“玩”的心態不同,91年新手媽媽陳維君將蟋蟀當成了事業。為了滿足四海八方蟋蟀愛好者的需求,她在淘寶上開起陳記文玩蟈蟈份房店,銷售蟈蟈和蟋蟀,前者為鳴蟲,後者滿足鬥趣需求。

最好的蟋蟀通常在泗店當地,村民剛捉到時就被高價收走。在網上,她主打大眾消費路線,蟋蟀平均售價十幾元一隻。遇到品相不錯的蟋蟀時,老粉絲在群裡競相出價,最高時,一隻蟋蟀價格超過2000元。

但高價意味著高風險。蟋蟀在運輸過程中,存在斷腿、死亡等情況,她承諾賠償玩家意外損失,還曾買火車票,親自護送蟋蟀到上海。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在網上,有不少寶媽邊帶娃邊幫打理蟋蟀生意。她們介紹,每天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後,一人待在家裡,負責客服、打包等工作,家人外出尋貨,聽著蟋蟀在屋子裡歡快的鳴叫,看著蟋蟀玩家增多,收入增長,她覺得充實、開心,生活也多了份保障。

小小的網店滿是多年來奮鬥的美好回憶,她們決定要將這一事業堅持下去。

蟋蟀裡的108將、泰森、姚明,打贏一場比賽獎50萬

村民和經紀人就收購價格已大戰了十多個回合。沿街店面裡,老人正安靜地坐著,抓起一剖當地黃黏土,放進泥罐,砸制泥底。

在街邊,泥罐、竹筒、捕網、探燈等捉蟋蟀、養蟋蟀產品一應俱全,如今通過互聯網,玩家也能方便、快速買到各種器具。

在當地經營熙圓蟋蟀器具批發工廠的薛培剛回憶,幾年前,村裡常有人因蟋蟀翻臉。村民將捉到的蟋蟀以1000元價格賣給好友,路遇上海買家求購,好友當面轉手以25000元價格賣出。從此兩家老死不相往來。

約30年前,蟋蟀價格還未向著“天價”狂飆。當地人介紹,大城市坐擁資產上億或幾十億的幾大企業家愛鬥蟋蟀,每年豪擲百萬搶購,用於參加鬥蟋蟀大賽,打贏一場比賽可贏得50萬元獎金。不少人熱衷於鬥蟋蟀,運氣好時,一隻蟋蟀能贏得上百萬元。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土豪玩家們牽頭,向蟲友徵集將蟲信息,發起評選蟋蟀108將活動,並印製成冊,詳細記錄蟋蟀品種、重量、產地、蟲主、殺手鐗、戰績等。

翻開第一頁,薛培剛迫不及待念起來:“黃麻頭,出鬥40點,在世界盃中連斬三員大將毫髮未傷全身而退,盡顯王者風範。”遇到欣賞的“名將”,他盯著圖片嘖嘖稱歎:就它,蟋蟀界的拳王泰森!那個,籃球界的巨星姚明!

高利潤誘惑下,曾有人控訴被坑,在市場買到了“白蟲”——養殖蟋蟀,戰鬥力不足。對於糾紛,當地成立了鑑定委員會,三人現場驗貨,若裁定為“白蟲”,視情節輕重,警方對賣家處以高額罰款或判刑。據介紹,面對僅有40天的蟋蟀黃金捕捉期,已極少有人冒風險觸碰底線。

“我不做賭徒”

幾千年前,古人就觀察到秋季轉涼、蟋蟀入堂的規律,寫下“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等詩句。在蟋蟀的鳴叫聲裡,有女子織布,遊子思鄉,寫滿了秋之意象,人間苦樂。往後歲月,鬥蟋蟀之風蔚然興起,一隻蟲子的命運就此改變,更加活躍於中國文化歷史舞臺。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在部分省市,鬥蟋蟀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不少人認為鬥蟋蟀、養蟋蟀為玩物喪志,在現代社會中,常披著民俗外衣,實際與賭博掛鉤。

退休前,郭富強在單位工作,每月領取微博的工資。他曾憤世嫉俗,也有過賭徒心態,指望靠蟋蟀發家。但多年來奔走在田間地頭、通宵達旦苦守的經歷,不僅考驗了眼力、聽力,也修煉了耐力,磨平了脾氣。

“我喜歡捉蟋蟀,玩蟋蟀,鬥蟋蟀,但我不做賭徒。”

蟋蟀本喜靜,夏生秋亡,俗稱“百日蟲”,卻又為了捍衛領地驍勇好鬥,贏了鳴叫慶祝,敗了退後無言。在他眼裡,它們有智有勇,貴有自知之明,堪稱靈蟲。有人在蟋蟀贏了多場比賽後,悉心飼養,讓其安享晚年。

揭祕蟋蟀王國裡的瘋狂玩家:全鎮捉蟋蟀,一隻賣幾萬

鬥蟋蟀,不同於鬥雞等更野蠻的樂趣,是一種雅興,能從中參透人生。它們在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也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