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戲曲藝術節吼響百年秦腔 經典秦劇《三滴血》烏魯木齊上演

戲曲 秦腔 音樂 藝術 烏魯木齊晚報 2017-07-17

首屆戲曲藝術節吼響百年秦腔 經典秦劇《三滴血》烏魯木齊上演

7月16日晚,有百年曆史的秦腔經典名劇《三滴血》在烏魯木齊新中劇院的舞臺上演,這也是該部戲曲名劇近三十年來首次在烏魯木齊登臺演出。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記者張利民攝

首屆戲曲藝術節吼響百年秦腔 經典秦劇《三滴血》烏魯木齊上演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白帆 樑淑芳)7月16日晚,有百年曆史的秦腔經典名劇《三滴血》在烏魯木齊新中劇院的舞臺上演,這也是該部戲曲名劇近三十年來首次在烏魯木齊登臺演出,從首府四面八方聚來的“秦腔迷”們在時代更迭中體味到傳統戲劇永恆不變的經典魅力。

當日19時許,天空下著小雨,距離演出開始還有兩個多小時,就有市民來到劇院門口排隊等待進入。

21時,能容納近600人的劇院已經座無虛席,秦腔的唱腔,寬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渾厚深沉、悲壯高昂、慷慨激越的風格,同時又兼有纏綿悱惻、細膩柔和、輕快活潑的特點。

首屆戲曲藝術節吼響百年秦腔 經典秦劇《三滴血》烏魯木齊上演

《三滴血》 取材於《閱微草堂筆記》,講述的是一場關於“滴血認親”的故事,該劇塑造了一個封建官僚的典型形象,深刻地批判了主觀、教條的思維方法。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記者張利民攝

首屆戲曲藝術節吼響百年秦腔 經典秦劇《三滴血》烏魯木齊上演

戲劇描寫一個糊塗的縣官晉信書斷案不作調查研究, 自信書本上“滴血認親”的辦法可靠,從而活生生地拆散了人家親生父子,又使一對將要結為夫婦的異姓姐弟負屈含冤。最後,這個縣官為了壓服和反駁受害者的強烈控拆和翻案,進一步再證明自己滴血認親的辦法準確無誤,又把另外一對明落眼見的親父子叫來當堂滴血試驗,終於在鐵的事實面前碰得頭破血流,不得不承認滴血認親實屬荒謬,坑害了良民百姓。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記者張利民攝

作為有百年曆史的西安秦腔劇院易俗社,是首次來烏魯木齊演出,並第一次與市秦劇團(新疆秦劇團)合作演出《三滴血》。

當演員唱到“兩造講的都有理......”、“祖籍陝西韓城縣......”、“五臺縣官太懵懂......”、“你二人原是一胎養......”等幾段經典唱段時,就有觀眾跟著小聲哼幾句,過過戲癮。

首屆戲曲藝術節吼響百年秦腔 經典秦劇《三滴血》烏魯木齊上演

演出現場裡的市民觀眾們。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記者張利民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前來聽戲的觀眾涵蓋了老、中、青三代人,還有不少“小觀眾”。

王永昌是一名老戲迷。作為老家在陝西的他對《三滴血》經典唱詞爛熟於心,聽著聽著不由自主地跟唱、打拍,到精彩處便拍手叫好。

“能近距離感受經典很幸福。”70歲的王永昌這樣形容看戲後的心情。

首屆戲曲藝術節吼響百年秦腔 經典秦劇《三滴血》烏魯木齊上演

演出中的秦劇演員。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記者張利民攝

《三滴血》是由被稱為“東方莎士比亞”的易俗社劇作家範紫東編劇,創排於1917年的《三滴血》堪稱秦腔經典,在這齣戲即將迎來誕生百年之際,易俗社將這部名作進行了重新精編打磨。王芷華、張保衛兩位知名藝術家參與了對該劇進一步精排,演奏家盧東昇親任樂隊指揮,在眾人合力下,劇組對《三滴血》的音樂唱腔進行深入挖掘,劇情節奏、舞臺呈現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首屆戲曲藝術節吼響百年秦腔 經典秦劇《三滴血》烏魯木齊上演

繼續閱讀:

創新秦腔藝術表現手法 傳播傳統文化

16日,易俗社將《三滴血》帶到烏魯木齊,演出現場火爆,出現了一票難求的情況,贏得業內外一片讚譽。《三滴血》究竟有怎樣的魅力?《三滴血》的火爆也讓秦腔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秦腔離開了發源地陝西、甘肅,如今在烏魯木齊是如何繼承發揚的?

就此,記者採訪了烏魯木齊市秦劇團(新疆秦劇團)團長王永立,陝西易俗社黨支部書記、社長惠敏莉。

當日20時許,惠敏莉在化妝間準備,她飾演的是賈蓮香,說起這部戲最突出的成就,惠敏莉說,它沿襲了明清傳奇以“雙線結構”為基礎的編劇傳統,保持了古典戲曲經典中最繁複的“三審三問”“雙生雙旦雙團圓”的故事模式。

舞臺上有小生、小旦、老生、老旦、醜等多元行當的表演,不集中在某個人身上,每個演員都有發揮演技的表演空間,是一場“以戲包人”的演出,這種充分張揚行當表演的舞臺風貌,最大程度地發揮著演員對於角色的塑造之力。

除了《三滴血》,西安易俗社現有劇目《三滴血》、《軟玉屏》、《翰墨緣》、《奪錦樓》、《柳河灣的新娘》、《秦腔》等數十本戲及四五十個精品摺子戲。

首屆戲曲藝術節吼響百年秦腔 經典秦劇《三滴血》烏魯木齊上演

7月16日晚上,來自秦腔故鄉陝西的秦劇演員們正在演出。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記者張利民

事實上,作為有百年曆史的戲曲社,易俗社也是第一個集戲劇表演及教育為一體的表演團體,在過去的發展中,先賢們留下了880餘部文本等珍貴資料。

對於這些寶貴的財富,需要繼承和發展。惠敏莉說,已經嘗試把秦腔經典劇目《三滴血》、《貂蟬》等做成動漫的形式,在中小學生群體進行推廣。

此次《三滴血》在烏魯木齊市首屆戲曲藝術節的演出交流,讓烏魯木齊市秦劇團(新疆秦劇團)收穫頗多。

《三滴血》對於市秦劇團(新疆秦劇團)來說,並不陌生,其實,在30年前曾演過,因行當限制等原因,退出了舞臺。

烏魯木齊秦劇團起源與1890年清末的“新盛班”。1959年,烏魯木齊市秦劇團正式成立。先後創作排演了《楊門女將》、《白玉樓》、《鍘美案》、《銀屏掛帥》等500多出劇目。

常年堅持演出,讓秦腔在烏魯木齊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目前烏魯木齊市秦劇團(新疆秦劇團)有七十多名演職員。從2012年起,每年劇團都走進社區、學校、部隊等,帶來七十多場惠民演出。每年也會和蘭州、西安等地的劇院交流演出。

“藝術必須要交流學習。”市秦劇團(新疆秦劇團)團長王永立說,這是第一次與易俗社合作,但雙方已經達成了“友好聯盟”意向,在業務建設方面進行交流,後期會有雙方學習和演出小分隊相互“取經”,從而豐富演出劇目。

王永立說,通過這種方式讓優秀演員再現經典,讓優秀經典塑造演員,讓秦腔在新疆這片土地上生根開花。(記者白帆 樑淑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