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瑁軒見聞續錄

戲曲 程硯秋 京劇 尚小云 梨園雜志 2017-03-26

今日推送之《古瑁軒見聞續錄》錄自《中國京劇》1998年第5期古瑁軒見聞錄

1981年紀念王瑤卿舅父誕辰100週年時曾撰過一篇《古瑁軒見聞錄》。時過境遷,憶及往日在舅父家中所見所聞甚廣,君秋在世時我們交談中常說到“大馬神廟就像是所大學,不用專去學習,只坐在一旁聽就能在藝術上有長進。”年歲大了,對往事想得多一些,不如逐一寫出來,想起什麼就寫點什麼,就叫它《古瑁軒見聞續錄》吧。

古瑁軒見聞續錄

王瑤卿

關於《乾坤福壽鏡》

《乾坤福壽鏡》是一出一至八本的連臺本戲,從前,每天演一本,八天演完,與《梅玉配》、《雁門關》一樣。劇中前半出以“夫人”為主,後半出以丫環壽春為主。這齣戲是王瑤老修改後演出,並創造出“驚瘋”中的表演。尚小云先生當年也曾與王瑤老同臺演出此戲,扮演劇中人丫環壽香。

五十年前我曾在長安戲院看過兩次這齣戲。一次是王玉蓉大姐演出時扮演前部夫人,後部丫環壽春,前部以唱做為主,後部偏重於唱,分兩天演完。另一次是玉蓉姐與鐵瑛表姐(王瑤老的女兒)合作演出此戲,玉蓉姐扮演劇中的夫人,鐵瑛表姐扮演丫環壽香。

這齣戲是王瑤老根據傳統劇本進行修改。修改後,在表演上進行了一番修改、創造。特別是“驚瘋”一場,王瑤老借鑑了當年譚鑫培老先生演出《問樵鬧府》劇中“問樵”一折範仲禹與樵夫的身段、地方、高矮像等,用在夫人與壽春的身上,又加上王瑤老創造的水袖舞蹈,更是別開生面地表現出夫人在丟失自己的兒子以後,精神失常的動作,確是妙在其中,神來之筆也。

王瑤老告別舞臺以後,尚小云先生把這齣戲接了過去,曾與程玉菁,趙桐珊(芙蓉草)合作演出過此戲,尚仍扮演壽春。後來與張君秋也曾一起演出過此劇,尚先生演夫人,君秋演壽春。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也不知是什麼時候《乾坤福壽鏡》成了“尚派”名劇了。更有趣的是在七、八年前,中國戲校有位校長對老師們說誰能教"尚派的《乾坤福壽鏡》,在教師中無人答言,當時程玉菁、王玉蓉等他們還都在世,只是不會尚派福壽鏡,就和他曾經要老師們教梅派《長阪坡》“跑箭”一樣。派、派、派,別叫派把人鬧湖塗了。

古瑁軒見聞續錄

尚小云之《失子驚瘋》

創造出有特色的“程派”

程硯秋先生少年時期已小有名氣。師父榮蝶仙對程先生很苛刻。叫他唱呀唱,聲帶過於勞累。致使在變嗓以後,嗓音變了,和變嗓前大不一樣,只好求教於王瑤老。

王瑤老反覆琢磨,根據此時程硯秋先生的情況,用一般青衣的唱法不行,要根據他的嗓音特點安排唱法唱腔,在唱法方面也要另闢蹊徑,從頭開始。王瑤老考慮再三,首先把《賀后罵殿》的唱腔改了,試一試,傳授給程先生。成功了,這就是“程派”的頭一齣戲。接著的是《六月雪》,以後……。

程先生成為四大名旦之後,他的“程派”戲除《英臺抗婚》外,其它各出戲的唱腔都是王瑤老為程先生設計的,特別是《文姬歸漢》中的“胡笳十八拍”安排成京劇唱法,原詞不動,有一定難度。附帶說一下程先生唱的《鎖麟囊》中的部分唱腔出自王瑤老的女兒王鐵瑛之後。鐵瑛表姐從小聰慧,善模仿,能創新詞,可惜早喪,實京劇界中之一不幸。程先生在世時也曾經說過:“後來我演的許多戲都是王先生(瑤卿)給安的唱腔,對我一生的藝術成長上奠成了良好的基礎。”“程派”就是王瑤老根據程硯秋先生的天賦條件創造出來的。

古瑁軒見聞續錄

程硯秋之《文姬歸漢》

成了名還要拜師

王瑤老曾經說過:“慧生是成了名以後才拜我的。”這確是事實。

荀慧生先生原系河北梆子演員,藝名“白牡丹”,後改唱京劇,師承吳菱仙、孫怡雲、張彩林、路三寶等人,後拜王瑤卿為師。

荀慧生先生已經成名了還要拜王瑤卿先生為師,正如他自己曾經說過的:“王瑤卿先生在旦行中是多才多藝,他本工是青衣,可是對花旦、閨門旦、刀馬旦無一不精”。“戲路很寬,對我啟發很大,我對於表演方面,也不願意太受角色分工的限制”。可見荀先生與王瑤老有共同的認識,打破佔行中各門之間的隔牆。

荀先生拜王瑤老後,學了青衣戲,如《玉堂春》、《汾河灣》等,還學了《樊江關》、《棋盤山》等刀馬旦戲。荀先生還把《得意緣》續上《農家樂》。陳墨香先生為荀先生寫了不少劇本,王瑤老為荀的新戲設計唱腔,低迴宛轉,圓潤柔媚,樹立了獨具風格的“荀派”。

古瑁軒見聞續錄

荀慧生之《得意緣》

不要死學某人某派

王瑤老在世時流派已經形成,在青衣中有梅、尚、程、荀等派,老生中有譚、汪、言、馬等派,但無“流派”這個名詞。所以他老人家在世時常說:“不要死學某人、某派”。

有一天,一位女士走進古瑁軒,看年紀大約已在三十歲上下,進門就說:“程先生這回演出《鎖麟囊》在‘找球'使了個新身段。”王瑤老好奇地問:“什麼新身段?”這位女士邊說邊做。“這麼一來,那麼一來,呵,可真漂亮!”連說帶比劃了下陣子,王瑤老還沒明白,事有湊巧,這位女士才走程硯秋先生就進來了。王瑤老問他又用了個什麼新身段,程先生笑了“她連《汾河灣》都沒見過,別叫她糟塌我了(指藝術)”。這就是死學。

王瑤老認為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天賦條件,梅蘭芳好,你學他,可是你自己的條件和梅不同,就算條件一樣,你還沒有他那麼多的老師,學戲是那麼刻苦你比得了嗎?就算全一樣,你學得一點不差,梅蘭芳永遠在你前面,你永遠超不過他去,只能落一句“學得真像”。如果能根據自己的天賦條件,揚長避短,肯苦學習,也會有出息,有創造,有成就。

在王門弟子中有一位大師姐,被譽為“金嗓歌喉”的王玉蓉。梅、尚、程、荀她都不學,雖然在拜王瑤老以前曾學過程派,後來改了。她有一條好嗓子,有紮實的基本功,唱全本《王寶釧》,從《綵樓配》唱到《大登殿》一次唱八出。演出全本《孫夫人》,從《甘露寺》唱到《祭江》;唱《大·探·二》後面加上《斬李良》獨樹一幟。這不是每個演員都能做到的,只有她有這個天賦條件才能做到。

古瑁軒見聞續錄

馬連良、王玉蓉之《武家坡》

死學某人、某派,就把自己圈了起來,對本派以外的事物不敢問津,更不敢越雷池一步,給自己套上了“派”的繩索。這就是王瑤老對“流派”認識的深奧之處。

光風霽月的梨園

久已被人遺忘的

故紙堆中那個

致力於尋找和分享

懷舊

梨園雜志

微信號:liyuanzazhi

新浪微博:@梨園雜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