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

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孫承宗因彈劾下野,高第接替孫承宗的職位之後,就改變了孫承宗的部署,開始全面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

高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主流的說法是:高第得到了魏忠賢的授意,目的是讓大明帝國的北疆危機四伏。

這就是標準的吹牛不打草稿,從魏忠賢的利益出發,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再者,我前幾天專門寫過高第,崇禎朝連續查了三波閹黨,高第都沒有上榜,說高第受魏忠賢指使,未免也太小瞧高第了。

"

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孫承宗因彈劾下野,高第接替孫承宗的職位之後,就改變了孫承宗的部署,開始全面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

高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主流的說法是:高第得到了魏忠賢的授意,目的是讓大明帝國的北疆危機四伏。

這就是標準的吹牛不打草稿,從魏忠賢的利益出發,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再者,我前幾天專門寫過高第,崇禎朝連續查了三波閹黨,高第都沒有上榜,說高第受魏忠賢指使,未免也太小瞧高第了。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這種說法應該換成問題:高第在遼東的所作所為,有沒有魏忠賢的影響在內呢?我的看法是:可能有。

想當初,熊廷弼經略遼東的時候,就因為和官僚集團不對付,所以才有了王化貞架空熊廷弼的事件發生。

高第經略遼東是在天啟五年,東林黨已經全面失勢,大明帝國的新任執政官是魏忠賢。新官上任,魏忠賢肯定希望能找機會撈點政績,所以他完全有理由影響遼東。

魏忠賢試圖影響遼東,高第敢拒絕嗎?應該是不敢的。因為此時的魏忠賢正當紅,高第如果敢跟魏忠賢作對,很可能就被魏忠賢栽個什麼罪名,直接送進監牢陪伴東林黨諸人。

這是有先例的,大學士韓爌不是東林黨,卻也受到牽連致仕。

但客觀地說,無論是魏忠賢還是高第,都不可能拿遼東的命運開玩笑。改變策略全面固守山海關,應該是深思熟慮之後的調整,沒有任何主觀上的惡意。

對於高第固守山海關的做法,還有一種主流說法是:這證明高第膽小如鼠,所以不敢在關外駐紮,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

不管高第的做法有沒有受到魏忠賢影響,都必須承認一點:敢於改變的高第,是難能可貴的。

如果高第不做出任何改變,那麼局勢一旦有變,高第還能推卸到一部分責任,畢竟這是孫承宗遺留下來的政策。高第完全可以推說自己還在熟悉環境,出事應該找孫承宗。

可高第走馬上任以後立刻做出改變,如果局勢一旦有變,高第根本找不到人幫他分罪。大家說起遼東局勢,都會說是因為高第瞎折騰,才會變成這個樣子。

換言之,不管高第改得好不好,至少得承認一點:他不想當鹹魚,而是希望能夠在遼東有所作為。

"

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孫承宗因彈劾下野,高第接替孫承宗的職位之後,就改變了孫承宗的部署,開始全面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

高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主流的說法是:高第得到了魏忠賢的授意,目的是讓大明帝國的北疆危機四伏。

這就是標準的吹牛不打草稿,從魏忠賢的利益出發,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再者,我前幾天專門寫過高第,崇禎朝連續查了三波閹黨,高第都沒有上榜,說高第受魏忠賢指使,未免也太小瞧高第了。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這種說法應該換成問題:高第在遼東的所作所為,有沒有魏忠賢的影響在內呢?我的看法是:可能有。

想當初,熊廷弼經略遼東的時候,就因為和官僚集團不對付,所以才有了王化貞架空熊廷弼的事件發生。

高第經略遼東是在天啟五年,東林黨已經全面失勢,大明帝國的新任執政官是魏忠賢。新官上任,魏忠賢肯定希望能找機會撈點政績,所以他完全有理由影響遼東。

魏忠賢試圖影響遼東,高第敢拒絕嗎?應該是不敢的。因為此時的魏忠賢正當紅,高第如果敢跟魏忠賢作對,很可能就被魏忠賢栽個什麼罪名,直接送進監牢陪伴東林黨諸人。

這是有先例的,大學士韓爌不是東林黨,卻也受到牽連致仕。

但客觀地說,無論是魏忠賢還是高第,都不可能拿遼東的命運開玩笑。改變策略全面固守山海關,應該是深思熟慮之後的調整,沒有任何主觀上的惡意。

對於高第固守山海關的做法,還有一種主流說法是:這證明高第膽小如鼠,所以不敢在關外駐紮,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

不管高第的做法有沒有受到魏忠賢影響,都必須承認一點:敢於改變的高第,是難能可貴的。

如果高第不做出任何改變,那麼局勢一旦有變,高第還能推卸到一部分責任,畢竟這是孫承宗遺留下來的政策。高第完全可以推說自己還在熟悉環境,出事應該找孫承宗。

可高第走馬上任以後立刻做出改變,如果局勢一旦有變,高第根本找不到人幫他分罪。大家說起遼東局勢,都會說是因為高第瞎折騰,才會變成這個樣子。

換言之,不管高第改得好不好,至少得承認一點:他不想當鹹魚,而是希望能夠在遼東有所作為。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從表面上看,全面收縮兵力防守,是高第膽怯的表現。可實際上,全面收縮兵力防守,並不一定比在關外駐紮更安全。

相比於進攻,防守一定是相對消極的。如果朝中有人抓住這一點,大肆攻擊高第,我估計高第不死也要脫層皮。可實際情況是:高第初期在遼東的所作所為,並未受到朝廷的苛責。

從史料來看,當時應該守山海關還是守寧錦,其實一直存在爭議。換言之,這兩種策略都有大量的支持者。

我傾向於支持高第的選擇,固守山海關的好處就是:可以把寧錦防線變成一個緩衝區。

寧錦防線約有四百里長,如果以這個地區作為緩衝區,山海關守軍就能夠獲得足夠的預警時間,滿清突襲山海關的難度就會增大。

想當初,熊廷弼一路後退,用堅壁清野的方式應對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覺得四百里無補給實在危險,於是選擇了撤軍。

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不在寧錦一線佈防呢?主要原因在於:如果寧錦一線潰敗,山海關很容易會受到影響。

想當初熊廷弼等人撤軍時,山海關外也是紛亂不休,過了大概三天才算恢復士氣,這還是熊廷弼主動撤退的結果。

如果明軍被後金軍打敗,並在撤退途中被後金軍尾隨,他們能否安全順利地進入山海關都是個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高第的應對並無太大問題。

但高第的戰略構思遭到了部分人的頑強抵制,這部分人在孫承宗主政時期,一直積極支持構建寧錦防線,以袁崇煥為代表。

如果高第的戰略構思得到落實,那就意味著袁崇煥等人過去的工作被全盤否定。面對這種無情的事實,袁崇煥等人有牴觸情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最主要的是,袁崇煥等人的牴觸情緒完全可以拿到檯面上來說:你高第剛上任沒幾天,一仗還沒打,就打算放棄大約四百里的國土,這是一種何其窩囊的行為?

這種話一出口,高第除了以大局為重,對袁崇煥等人進行安撫之外,還能怎麼樣呢?

"

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孫承宗因彈劾下野,高第接替孫承宗的職位之後,就改變了孫承宗的部署,開始全面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

高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主流的說法是:高第得到了魏忠賢的授意,目的是讓大明帝國的北疆危機四伏。

這就是標準的吹牛不打草稿,從魏忠賢的利益出發,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再者,我前幾天專門寫過高第,崇禎朝連續查了三波閹黨,高第都沒有上榜,說高第受魏忠賢指使,未免也太小瞧高第了。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這種說法應該換成問題:高第在遼東的所作所為,有沒有魏忠賢的影響在內呢?我的看法是:可能有。

想當初,熊廷弼經略遼東的時候,就因為和官僚集團不對付,所以才有了王化貞架空熊廷弼的事件發生。

高第經略遼東是在天啟五年,東林黨已經全面失勢,大明帝國的新任執政官是魏忠賢。新官上任,魏忠賢肯定希望能找機會撈點政績,所以他完全有理由影響遼東。

魏忠賢試圖影響遼東,高第敢拒絕嗎?應該是不敢的。因為此時的魏忠賢正當紅,高第如果敢跟魏忠賢作對,很可能就被魏忠賢栽個什麼罪名,直接送進監牢陪伴東林黨諸人。

這是有先例的,大學士韓爌不是東林黨,卻也受到牽連致仕。

但客觀地說,無論是魏忠賢還是高第,都不可能拿遼東的命運開玩笑。改變策略全面固守山海關,應該是深思熟慮之後的調整,沒有任何主觀上的惡意。

對於高第固守山海關的做法,還有一種主流說法是:這證明高第膽小如鼠,所以不敢在關外駐紮,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

不管高第的做法有沒有受到魏忠賢影響,都必須承認一點:敢於改變的高第,是難能可貴的。

如果高第不做出任何改變,那麼局勢一旦有變,高第還能推卸到一部分責任,畢竟這是孫承宗遺留下來的政策。高第完全可以推說自己還在熟悉環境,出事應該找孫承宗。

可高第走馬上任以後立刻做出改變,如果局勢一旦有變,高第根本找不到人幫他分罪。大家說起遼東局勢,都會說是因為高第瞎折騰,才會變成這個樣子。

換言之,不管高第改得好不好,至少得承認一點:他不想當鹹魚,而是希望能夠在遼東有所作為。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從表面上看,全面收縮兵力防守,是高第膽怯的表現。可實際上,全面收縮兵力防守,並不一定比在關外駐紮更安全。

相比於進攻,防守一定是相對消極的。如果朝中有人抓住這一點,大肆攻擊高第,我估計高第不死也要脫層皮。可實際情況是:高第初期在遼東的所作所為,並未受到朝廷的苛責。

從史料來看,當時應該守山海關還是守寧錦,其實一直存在爭議。換言之,這兩種策略都有大量的支持者。

我傾向於支持高第的選擇,固守山海關的好處就是:可以把寧錦防線變成一個緩衝區。

寧錦防線約有四百里長,如果以這個地區作為緩衝區,山海關守軍就能夠獲得足夠的預警時間,滿清突襲山海關的難度就會增大。

想當初,熊廷弼一路後退,用堅壁清野的方式應對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覺得四百里無補給實在危險,於是選擇了撤軍。

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不在寧錦一線佈防呢?主要原因在於:如果寧錦一線潰敗,山海關很容易會受到影響。

想當初熊廷弼等人撤軍時,山海關外也是紛亂不休,過了大概三天才算恢復士氣,這還是熊廷弼主動撤退的結果。

如果明軍被後金軍打敗,並在撤退途中被後金軍尾隨,他們能否安全順利地進入山海關都是個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高第的應對並無太大問題。

但高第的戰略構思遭到了部分人的頑強抵制,這部分人在孫承宗主政時期,一直積極支持構建寧錦防線,以袁崇煥為代表。

如果高第的戰略構思得到落實,那就意味著袁崇煥等人過去的工作被全盤否定。面對這種無情的事實,袁崇煥等人有牴觸情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最主要的是,袁崇煥等人的牴觸情緒完全可以拿到檯面上來說:你高第剛上任沒幾天,一仗還沒打,就打算放棄大約四百里的國土,這是一種何其窩囊的行為?

這種話一出口,高第除了以大局為重,對袁崇煥等人進行安撫之外,還能怎麼樣呢?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在高第上任五個月之後,寧遠大捷出現了。但在寧遠大捷的相關記載中,談及了十多萬石糧食的事情。

乃撤錦州、右屯、大、小淩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盡驅屯兵入關,委棄米粟十餘萬。——《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乍一看,這段內容凸顯出高第撤退時的匆忙,十多萬石糧食說棄就棄。可仔細一想,會發現事情沒這麼簡單。

高第全面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是在他上任之後不久的事,而寧遠大捷是在高第上任五個月之後的事。

高第總不可能花五個月時間來撤軍吧?他又不是烏龜。所以在高第撤軍時,肯定是有條不紊的,又怎麼可能因慌亂而遺棄十多萬石糧食呢?

就算高第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耽誤了撤軍行動,他總可以燒掉這批糧食吧,因為十多萬石糧食可不是個小數目。留在錦州一帶,萬一資敵了怎麼辦?

可正因為十多萬石糧食不是小數目,所以史書應該不會在這件事情上瞎編。那麼問題來了,這十多萬石糧食是怎麼留下的呢?

在我看來,最大的可能就是:袁崇煥等人橫加阻撓,導致撤軍行動受阻。對此,史書有這樣的記載:

督屯通判金啟倧上書崇煥曰:錦、右、大凌三城皆前鋒要地。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復播遷,已得之封疆再淪沒,關內外堪幾次退守耶!崇煥亦力爭不可,言:兵法有進無退。三城已復,安可輕撤?錦、右動搖,則寧、前震驚,關門亦失保。今但擇良將守之,必無他慮。——《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高第指揮明軍從錦州、右屯和大淩河三城撤退時,袁崇煥等人激烈反對。在反覆拉扯的過程中,相關後勤人員根本無法從容運走物資。當後金大軍突然殺到時,明軍只能匆忙撤退,無法帶走和燒燬這部分糧食。

奴賊希覬右屯糧食,約於正月十五前後渡河。——《熹宗悊皇帝實錄》

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帝率諸王統大軍徵大明。十六日次於東昌堡,十七日渡遼河。——《清太祖實錄》

這條史料也寫得很清楚,高第的情報工作過關,接到後金軍隊即將殺來的時候,高第本有十多天的時間準備撤退工作。

但由於袁崇煥等人的阻撓,使得撤退工作被拖延,最終的結果就是十多萬石糧食被後金搶走。

"

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孫承宗因彈劾下野,高第接替孫承宗的職位之後,就改變了孫承宗的部署,開始全面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

高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主流的說法是:高第得到了魏忠賢的授意,目的是讓大明帝國的北疆危機四伏。

這就是標準的吹牛不打草稿,從魏忠賢的利益出發,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再者,我前幾天專門寫過高第,崇禎朝連續查了三波閹黨,高第都沒有上榜,說高第受魏忠賢指使,未免也太小瞧高第了。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這種說法應該換成問題:高第在遼東的所作所為,有沒有魏忠賢的影響在內呢?我的看法是:可能有。

想當初,熊廷弼經略遼東的時候,就因為和官僚集團不對付,所以才有了王化貞架空熊廷弼的事件發生。

高第經略遼東是在天啟五年,東林黨已經全面失勢,大明帝國的新任執政官是魏忠賢。新官上任,魏忠賢肯定希望能找機會撈點政績,所以他完全有理由影響遼東。

魏忠賢試圖影響遼東,高第敢拒絕嗎?應該是不敢的。因為此時的魏忠賢正當紅,高第如果敢跟魏忠賢作對,很可能就被魏忠賢栽個什麼罪名,直接送進監牢陪伴東林黨諸人。

這是有先例的,大學士韓爌不是東林黨,卻也受到牽連致仕。

但客觀地說,無論是魏忠賢還是高第,都不可能拿遼東的命運開玩笑。改變策略全面固守山海關,應該是深思熟慮之後的調整,沒有任何主觀上的惡意。

對於高第固守山海關的做法,還有一種主流說法是:這證明高第膽小如鼠,所以不敢在關外駐紮,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

不管高第的做法有沒有受到魏忠賢影響,都必須承認一點:敢於改變的高第,是難能可貴的。

如果高第不做出任何改變,那麼局勢一旦有變,高第還能推卸到一部分責任,畢竟這是孫承宗遺留下來的政策。高第完全可以推說自己還在熟悉環境,出事應該找孫承宗。

可高第走馬上任以後立刻做出改變,如果局勢一旦有變,高第根本找不到人幫他分罪。大家說起遼東局勢,都會說是因為高第瞎折騰,才會變成這個樣子。

換言之,不管高第改得好不好,至少得承認一點:他不想當鹹魚,而是希望能夠在遼東有所作為。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從表面上看,全面收縮兵力防守,是高第膽怯的表現。可實際上,全面收縮兵力防守,並不一定比在關外駐紮更安全。

相比於進攻,防守一定是相對消極的。如果朝中有人抓住這一點,大肆攻擊高第,我估計高第不死也要脫層皮。可實際情況是:高第初期在遼東的所作所為,並未受到朝廷的苛責。

從史料來看,當時應該守山海關還是守寧錦,其實一直存在爭議。換言之,這兩種策略都有大量的支持者。

我傾向於支持高第的選擇,固守山海關的好處就是:可以把寧錦防線變成一個緩衝區。

寧錦防線約有四百里長,如果以這個地區作為緩衝區,山海關守軍就能夠獲得足夠的預警時間,滿清突襲山海關的難度就會增大。

想當初,熊廷弼一路後退,用堅壁清野的方式應對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覺得四百里無補給實在危險,於是選擇了撤軍。

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不在寧錦一線佈防呢?主要原因在於:如果寧錦一線潰敗,山海關很容易會受到影響。

想當初熊廷弼等人撤軍時,山海關外也是紛亂不休,過了大概三天才算恢復士氣,這還是熊廷弼主動撤退的結果。

如果明軍被後金軍打敗,並在撤退途中被後金軍尾隨,他們能否安全順利地進入山海關都是個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高第的應對並無太大問題。

但高第的戰略構思遭到了部分人的頑強抵制,這部分人在孫承宗主政時期,一直積極支持構建寧錦防線,以袁崇煥為代表。

如果高第的戰略構思得到落實,那就意味著袁崇煥等人過去的工作被全盤否定。面對這種無情的事實,袁崇煥等人有牴觸情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最主要的是,袁崇煥等人的牴觸情緒完全可以拿到檯面上來說:你高第剛上任沒幾天,一仗還沒打,就打算放棄大約四百里的國土,這是一種何其窩囊的行為?

這種話一出口,高第除了以大局為重,對袁崇煥等人進行安撫之外,還能怎麼樣呢?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在高第上任五個月之後,寧遠大捷出現了。但在寧遠大捷的相關記載中,談及了十多萬石糧食的事情。

乃撤錦州、右屯、大、小淩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盡驅屯兵入關,委棄米粟十餘萬。——《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乍一看,這段內容凸顯出高第撤退時的匆忙,十多萬石糧食說棄就棄。可仔細一想,會發現事情沒這麼簡單。

高第全面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是在他上任之後不久的事,而寧遠大捷是在高第上任五個月之後的事。

高第總不可能花五個月時間來撤軍吧?他又不是烏龜。所以在高第撤軍時,肯定是有條不紊的,又怎麼可能因慌亂而遺棄十多萬石糧食呢?

就算高第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耽誤了撤軍行動,他總可以燒掉這批糧食吧,因為十多萬石糧食可不是個小數目。留在錦州一帶,萬一資敵了怎麼辦?

可正因為十多萬石糧食不是小數目,所以史書應該不會在這件事情上瞎編。那麼問題來了,這十多萬石糧食是怎麼留下的呢?

在我看來,最大的可能就是:袁崇煥等人橫加阻撓,導致撤軍行動受阻。對此,史書有這樣的記載:

督屯通判金啟倧上書崇煥曰:錦、右、大凌三城皆前鋒要地。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復播遷,已得之封疆再淪沒,關內外堪幾次退守耶!崇煥亦力爭不可,言:兵法有進無退。三城已復,安可輕撤?錦、右動搖,則寧、前震驚,關門亦失保。今但擇良將守之,必無他慮。——《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高第指揮明軍從錦州、右屯和大淩河三城撤退時,袁崇煥等人激烈反對。在反覆拉扯的過程中,相關後勤人員根本無法從容運走物資。當後金大軍突然殺到時,明軍只能匆忙撤退,無法帶走和燒燬這部分糧食。

奴賊希覬右屯糧食,約於正月十五前後渡河。——《熹宗悊皇帝實錄》

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帝率諸王統大軍徵大明。十六日次於東昌堡,十七日渡遼河。——《清太祖實錄》

這條史料也寫得很清楚,高第的情報工作過關,接到後金軍隊即將殺來的時候,高第本有十多天的時間準備撤退工作。

但由於袁崇煥等人的阻撓,使得撤退工作被拖延,最終的結果就是十多萬石糧食被後金搶走。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神奇的是:史書忠實地記錄了事件的始末緣由,在下結論的時候,卻把責任歸咎於高第。

高第鎮關門,大反承宗政務,折辱諸將,諸將鹹解體,遇麒若偏裨,麒至,見侮其卒。至是,坐失援,第、麒並褫官去,而以王之臣代第,趙率教代麒。——《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我們假設,如果高第不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除了錦州和寧遠兩座孤城以外,其它城池能保住嗎?肯定是保不住的。關於這一點,我們只要看一下寧錦之戰就可以知道。

我們假設,如果袁崇煥不阻撓高第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那麼寧錦的物資和人口能全撤回來嗎?肯定可以,因為時間充裕。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袁崇煥等人嚴格執行高第的戰略,大明帝國所有的損失無非是丟掉錦州和寧遠兩座空城,卻可以把那十多萬石糧食撤走,或許還有未被史書記錄的相關輜重。

所謂明軍固守山海關,後金就會長驅直入的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如果後金有本事越過四百里緩衝區直取山海關,那麼區區一座寧遠孤城,又有什麼堅守的意義呢?因為從難度上看,攻打寧遠比攻打山海關的難度低得多。

攻打寧遠,只需要越過錦州兩百里。而在距離寧遠城三十里外的覺華島上,明軍也囤積著大量物資,後勤相對容易保障。

攻打山海關,卻需要越過錦州四百里。一旦遭遇明軍實施焦土政策,後金大軍很可能萬劫不復。

從建立那天起,山海關就是堅不可摧的要塞。後金最後之所以能夠入關,是吳三桂開城投降,後金要想硬打進山海關,難度可想而知。

"

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孫承宗因彈劾下野,高第接替孫承宗的職位之後,就改變了孫承宗的部署,開始全面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

高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主流的說法是:高第得到了魏忠賢的授意,目的是讓大明帝國的北疆危機四伏。

這就是標準的吹牛不打草稿,從魏忠賢的利益出發,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再者,我前幾天專門寫過高第,崇禎朝連續查了三波閹黨,高第都沒有上榜,說高第受魏忠賢指使,未免也太小瞧高第了。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這種說法應該換成問題:高第在遼東的所作所為,有沒有魏忠賢的影響在內呢?我的看法是:可能有。

想當初,熊廷弼經略遼東的時候,就因為和官僚集團不對付,所以才有了王化貞架空熊廷弼的事件發生。

高第經略遼東是在天啟五年,東林黨已經全面失勢,大明帝國的新任執政官是魏忠賢。新官上任,魏忠賢肯定希望能找機會撈點政績,所以他完全有理由影響遼東。

魏忠賢試圖影響遼東,高第敢拒絕嗎?應該是不敢的。因為此時的魏忠賢正當紅,高第如果敢跟魏忠賢作對,很可能就被魏忠賢栽個什麼罪名,直接送進監牢陪伴東林黨諸人。

這是有先例的,大學士韓爌不是東林黨,卻也受到牽連致仕。

但客觀地說,無論是魏忠賢還是高第,都不可能拿遼東的命運開玩笑。改變策略全面固守山海關,應該是深思熟慮之後的調整,沒有任何主觀上的惡意。

對於高第固守山海關的做法,還有一種主流說法是:這證明高第膽小如鼠,所以不敢在關外駐紮,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

不管高第的做法有沒有受到魏忠賢影響,都必須承認一點:敢於改變的高第,是難能可貴的。

如果高第不做出任何改變,那麼局勢一旦有變,高第還能推卸到一部分責任,畢竟這是孫承宗遺留下來的政策。高第完全可以推說自己還在熟悉環境,出事應該找孫承宗。

可高第走馬上任以後立刻做出改變,如果局勢一旦有變,高第根本找不到人幫他分罪。大家說起遼東局勢,都會說是因為高第瞎折騰,才會變成這個樣子。

換言之,不管高第改得好不好,至少得承認一點:他不想當鹹魚,而是希望能夠在遼東有所作為。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從表面上看,全面收縮兵力防守,是高第膽怯的表現。可實際上,全面收縮兵力防守,並不一定比在關外駐紮更安全。

相比於進攻,防守一定是相對消極的。如果朝中有人抓住這一點,大肆攻擊高第,我估計高第不死也要脫層皮。可實際情況是:高第初期在遼東的所作所為,並未受到朝廷的苛責。

從史料來看,當時應該守山海關還是守寧錦,其實一直存在爭議。換言之,這兩種策略都有大量的支持者。

我傾向於支持高第的選擇,固守山海關的好處就是:可以把寧錦防線變成一個緩衝區。

寧錦防線約有四百里長,如果以這個地區作為緩衝區,山海關守軍就能夠獲得足夠的預警時間,滿清突襲山海關的難度就會增大。

想當初,熊廷弼一路後退,用堅壁清野的方式應對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覺得四百里無補給實在危險,於是選擇了撤軍。

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不在寧錦一線佈防呢?主要原因在於:如果寧錦一線潰敗,山海關很容易會受到影響。

想當初熊廷弼等人撤軍時,山海關外也是紛亂不休,過了大概三天才算恢復士氣,這還是熊廷弼主動撤退的結果。

如果明軍被後金軍打敗,並在撤退途中被後金軍尾隨,他們能否安全順利地進入山海關都是個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高第的應對並無太大問題。

但高第的戰略構思遭到了部分人的頑強抵制,這部分人在孫承宗主政時期,一直積極支持構建寧錦防線,以袁崇煥為代表。

如果高第的戰略構思得到落實,那就意味著袁崇煥等人過去的工作被全盤否定。面對這種無情的事實,袁崇煥等人有牴觸情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最主要的是,袁崇煥等人的牴觸情緒完全可以拿到檯面上來說:你高第剛上任沒幾天,一仗還沒打,就打算放棄大約四百里的國土,這是一種何其窩囊的行為?

這種話一出口,高第除了以大局為重,對袁崇煥等人進行安撫之外,還能怎麼樣呢?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在高第上任五個月之後,寧遠大捷出現了。但在寧遠大捷的相關記載中,談及了十多萬石糧食的事情。

乃撤錦州、右屯、大、小淩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盡驅屯兵入關,委棄米粟十餘萬。——《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乍一看,這段內容凸顯出高第撤退時的匆忙,十多萬石糧食說棄就棄。可仔細一想,會發現事情沒這麼簡單。

高第全面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是在他上任之後不久的事,而寧遠大捷是在高第上任五個月之後的事。

高第總不可能花五個月時間來撤軍吧?他又不是烏龜。所以在高第撤軍時,肯定是有條不紊的,又怎麼可能因慌亂而遺棄十多萬石糧食呢?

就算高第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耽誤了撤軍行動,他總可以燒掉這批糧食吧,因為十多萬石糧食可不是個小數目。留在錦州一帶,萬一資敵了怎麼辦?

可正因為十多萬石糧食不是小數目,所以史書應該不會在這件事情上瞎編。那麼問題來了,這十多萬石糧食是怎麼留下的呢?

在我看來,最大的可能就是:袁崇煥等人橫加阻撓,導致撤軍行動受阻。對此,史書有這樣的記載:

督屯通判金啟倧上書崇煥曰:錦、右、大凌三城皆前鋒要地。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復播遷,已得之封疆再淪沒,關內外堪幾次退守耶!崇煥亦力爭不可,言:兵法有進無退。三城已復,安可輕撤?錦、右動搖,則寧、前震驚,關門亦失保。今但擇良將守之,必無他慮。——《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高第指揮明軍從錦州、右屯和大淩河三城撤退時,袁崇煥等人激烈反對。在反覆拉扯的過程中,相關後勤人員根本無法從容運走物資。當後金大軍突然殺到時,明軍只能匆忙撤退,無法帶走和燒燬這部分糧食。

奴賊希覬右屯糧食,約於正月十五前後渡河。——《熹宗悊皇帝實錄》

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帝率諸王統大軍徵大明。十六日次於東昌堡,十七日渡遼河。——《清太祖實錄》

這條史料也寫得很清楚,高第的情報工作過關,接到後金軍隊即將殺來的時候,高第本有十多天的時間準備撤退工作。

但由於袁崇煥等人的阻撓,使得撤退工作被拖延,最終的結果就是十多萬石糧食被後金搶走。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神奇的是:史書忠實地記錄了事件的始末緣由,在下結論的時候,卻把責任歸咎於高第。

高第鎮關門,大反承宗政務,折辱諸將,諸將鹹解體,遇麒若偏裨,麒至,見侮其卒。至是,坐失援,第、麒並褫官去,而以王之臣代第,趙率教代麒。——《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我們假設,如果高第不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除了錦州和寧遠兩座孤城以外,其它城池能保住嗎?肯定是保不住的。關於這一點,我們只要看一下寧錦之戰就可以知道。

我們假設,如果袁崇煥不阻撓高第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那麼寧錦的物資和人口能全撤回來嗎?肯定可以,因為時間充裕。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袁崇煥等人嚴格執行高第的戰略,大明帝國所有的損失無非是丟掉錦州和寧遠兩座空城,卻可以把那十多萬石糧食撤走,或許還有未被史書記錄的相關輜重。

所謂明軍固守山海關,後金就會長驅直入的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如果後金有本事越過四百里緩衝區直取山海關,那麼區區一座寧遠孤城,又有什麼堅守的意義呢?因為從難度上看,攻打寧遠比攻打山海關的難度低得多。

攻打寧遠,只需要越過錦州兩百里。而在距離寧遠城三十里外的覺華島上,明軍也囤積著大量物資,後勤相對容易保障。

攻打山海關,卻需要越過錦州四百里。一旦遭遇明軍實施焦土政策,後金大軍很可能萬劫不復。

從建立那天起,山海關就是堅不可摧的要塞。後金最後之所以能夠入關,是吳三桂開城投降,後金要想硬打進山海關,難度可想而知。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由於寧遠大捷的存在,所以袁崇煥等人的意見被認為是正確的,而高第則飽受嘲笑。在我看來,這種做法對高第非常不公平。

高第是前線指揮官,初來乍到想有一番作為,袁崇煥等人作為屬下卻不支持,這是什麼行為?說好的軍令如山呢?說好的軍人以服從為天職呢?

高第有錯嗎?當然有錯。高第唯一的錯誤就是:沒能果斷拿下袁崇煥等不服軍令者,或者說高第沒能力讓袁崇煥等人聽令。

寧遠大捷很了不起嗎?不見得。

據閻崇年先生說,在寧遠之戰中,明軍死了7000人,老百姓也死了7000人,糧食和船隻也損失了不少。《明史》的說法更嚴重,明朝軍民死傷數萬。而後金軍呢?官方宣稱死亡不超過500人,各種史料有不同意見,但最大數字不超過2000人。

總之,覺華島上明軍 7000 餘名,商民 7000 餘丁口都被後金軍殺戮,糧料 8 萬餘石和船 2000 餘艘都被後金焚燒。——閻崇年·《袁崇煥傳》

我大清初解圍,分兵數萬略覺華島,殺參將金冠等及軍民數萬。——《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最關鍵的是:如果袁崇煥等人服從高第的指揮,這一仗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因為這一仗爆發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高第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的策略,被袁崇煥等人抵制。

很多人說,寧遠大捷打出了明軍的威風,是有正面意義的,它避免了後金長驅山海關。這種說法不能說全錯,但所謂的正面意義或價值顯然是微乎其微的。

當初熊廷弼放棄寧錦、退守山海關以後,大明中央政府就是否收復寧錦問題展開爭論,這一爭論就是七個月。可在這長達七個月的時間裡,努爾哈赤並沒有發起對山海關的衝擊。

如果沒有寧遠大捷,後金就會長驅山海關?這話說得也太滿了。

熊廷弼之後,孫承宗經略遼東,花了近四年的時間大搞土木工程。在這四年中,孫承宗只打過一仗,而且失敗了。可就算如此,後金也沒有趁勢攻打山海關。

如果後金真的有興趣攻打山海關,為什麼不抓住這個機會呢?

更重要的是,在寧遠之戰中,後金已經佔據了錦州一線,而明軍被逼到了寧遠一線。換言之,明軍被逼得倒退兩百里,結果後金主動撤軍了。這種行為,怎麼看都不像對山海關有企圖的樣子。

"

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孫承宗因彈劾下野,高第接替孫承宗的職位之後,就改變了孫承宗的部署,開始全面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

高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主流的說法是:高第得到了魏忠賢的授意,目的是讓大明帝國的北疆危機四伏。

這就是標準的吹牛不打草稿,從魏忠賢的利益出發,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再者,我前幾天專門寫過高第,崇禎朝連續查了三波閹黨,高第都沒有上榜,說高第受魏忠賢指使,未免也太小瞧高第了。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這種說法應該換成問題:高第在遼東的所作所為,有沒有魏忠賢的影響在內呢?我的看法是:可能有。

想當初,熊廷弼經略遼東的時候,就因為和官僚集團不對付,所以才有了王化貞架空熊廷弼的事件發生。

高第經略遼東是在天啟五年,東林黨已經全面失勢,大明帝國的新任執政官是魏忠賢。新官上任,魏忠賢肯定希望能找機會撈點政績,所以他完全有理由影響遼東。

魏忠賢試圖影響遼東,高第敢拒絕嗎?應該是不敢的。因為此時的魏忠賢正當紅,高第如果敢跟魏忠賢作對,很可能就被魏忠賢栽個什麼罪名,直接送進監牢陪伴東林黨諸人。

這是有先例的,大學士韓爌不是東林黨,卻也受到牽連致仕。

但客觀地說,無論是魏忠賢還是高第,都不可能拿遼東的命運開玩笑。改變策略全面固守山海關,應該是深思熟慮之後的調整,沒有任何主觀上的惡意。

對於高第固守山海關的做法,還有一種主流說法是:這證明高第膽小如鼠,所以不敢在關外駐紮,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

不管高第的做法有沒有受到魏忠賢影響,都必須承認一點:敢於改變的高第,是難能可貴的。

如果高第不做出任何改變,那麼局勢一旦有變,高第還能推卸到一部分責任,畢竟這是孫承宗遺留下來的政策。高第完全可以推說自己還在熟悉環境,出事應該找孫承宗。

可高第走馬上任以後立刻做出改變,如果局勢一旦有變,高第根本找不到人幫他分罪。大家說起遼東局勢,都會說是因為高第瞎折騰,才會變成這個樣子。

換言之,不管高第改得好不好,至少得承認一點:他不想當鹹魚,而是希望能夠在遼東有所作為。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從表面上看,全面收縮兵力防守,是高第膽怯的表現。可實際上,全面收縮兵力防守,並不一定比在關外駐紮更安全。

相比於進攻,防守一定是相對消極的。如果朝中有人抓住這一點,大肆攻擊高第,我估計高第不死也要脫層皮。可實際情況是:高第初期在遼東的所作所為,並未受到朝廷的苛責。

從史料來看,當時應該守山海關還是守寧錦,其實一直存在爭議。換言之,這兩種策略都有大量的支持者。

我傾向於支持高第的選擇,固守山海關的好處就是:可以把寧錦防線變成一個緩衝區。

寧錦防線約有四百里長,如果以這個地區作為緩衝區,山海關守軍就能夠獲得足夠的預警時間,滿清突襲山海關的難度就會增大。

想當初,熊廷弼一路後退,用堅壁清野的方式應對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覺得四百里無補給實在危險,於是選擇了撤軍。

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不在寧錦一線佈防呢?主要原因在於:如果寧錦一線潰敗,山海關很容易會受到影響。

想當初熊廷弼等人撤軍時,山海關外也是紛亂不休,過了大概三天才算恢復士氣,這還是熊廷弼主動撤退的結果。

如果明軍被後金軍打敗,並在撤退途中被後金軍尾隨,他們能否安全順利地進入山海關都是個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高第的應對並無太大問題。

但高第的戰略構思遭到了部分人的頑強抵制,這部分人在孫承宗主政時期,一直積極支持構建寧錦防線,以袁崇煥為代表。

如果高第的戰略構思得到落實,那就意味著袁崇煥等人過去的工作被全盤否定。面對這種無情的事實,袁崇煥等人有牴觸情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最主要的是,袁崇煥等人的牴觸情緒完全可以拿到檯面上來說:你高第剛上任沒幾天,一仗還沒打,就打算放棄大約四百里的國土,這是一種何其窩囊的行為?

這種話一出口,高第除了以大局為重,對袁崇煥等人進行安撫之外,還能怎麼樣呢?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在高第上任五個月之後,寧遠大捷出現了。但在寧遠大捷的相關記載中,談及了十多萬石糧食的事情。

乃撤錦州、右屯、大、小淩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盡驅屯兵入關,委棄米粟十餘萬。——《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乍一看,這段內容凸顯出高第撤退時的匆忙,十多萬石糧食說棄就棄。可仔細一想,會發現事情沒這麼簡單。

高第全面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是在他上任之後不久的事,而寧遠大捷是在高第上任五個月之後的事。

高第總不可能花五個月時間來撤軍吧?他又不是烏龜。所以在高第撤軍時,肯定是有條不紊的,又怎麼可能因慌亂而遺棄十多萬石糧食呢?

就算高第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耽誤了撤軍行動,他總可以燒掉這批糧食吧,因為十多萬石糧食可不是個小數目。留在錦州一帶,萬一資敵了怎麼辦?

可正因為十多萬石糧食不是小數目,所以史書應該不會在這件事情上瞎編。那麼問題來了,這十多萬石糧食是怎麼留下的呢?

在我看來,最大的可能就是:袁崇煥等人橫加阻撓,導致撤軍行動受阻。對此,史書有這樣的記載:

督屯通判金啟倧上書崇煥曰:錦、右、大凌三城皆前鋒要地。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復播遷,已得之封疆再淪沒,關內外堪幾次退守耶!崇煥亦力爭不可,言:兵法有進無退。三城已復,安可輕撤?錦、右動搖,則寧、前震驚,關門亦失保。今但擇良將守之,必無他慮。——《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高第指揮明軍從錦州、右屯和大淩河三城撤退時,袁崇煥等人激烈反對。在反覆拉扯的過程中,相關後勤人員根本無法從容運走物資。當後金大軍突然殺到時,明軍只能匆忙撤退,無法帶走和燒燬這部分糧食。

奴賊希覬右屯糧食,約於正月十五前後渡河。——《熹宗悊皇帝實錄》

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帝率諸王統大軍徵大明。十六日次於東昌堡,十七日渡遼河。——《清太祖實錄》

這條史料也寫得很清楚,高第的情報工作過關,接到後金軍隊即將殺來的時候,高第本有十多天的時間準備撤退工作。

但由於袁崇煥等人的阻撓,使得撤退工作被拖延,最終的結果就是十多萬石糧食被後金搶走。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神奇的是:史書忠實地記錄了事件的始末緣由,在下結論的時候,卻把責任歸咎於高第。

高第鎮關門,大反承宗政務,折辱諸將,諸將鹹解體,遇麒若偏裨,麒至,見侮其卒。至是,坐失援,第、麒並褫官去,而以王之臣代第,趙率教代麒。——《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我們假設,如果高第不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除了錦州和寧遠兩座孤城以外,其它城池能保住嗎?肯定是保不住的。關於這一點,我們只要看一下寧錦之戰就可以知道。

我們假設,如果袁崇煥不阻撓高第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那麼寧錦的物資和人口能全撤回來嗎?肯定可以,因為時間充裕。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袁崇煥等人嚴格執行高第的戰略,大明帝國所有的損失無非是丟掉錦州和寧遠兩座空城,卻可以把那十多萬石糧食撤走,或許還有未被史書記錄的相關輜重。

所謂明軍固守山海關,後金就會長驅直入的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如果後金有本事越過四百里緩衝區直取山海關,那麼區區一座寧遠孤城,又有什麼堅守的意義呢?因為從難度上看,攻打寧遠比攻打山海關的難度低得多。

攻打寧遠,只需要越過錦州兩百里。而在距離寧遠城三十里外的覺華島上,明軍也囤積著大量物資,後勤相對容易保障。

攻打山海關,卻需要越過錦州四百里。一旦遭遇明軍實施焦土政策,後金大軍很可能萬劫不復。

從建立那天起,山海關就是堅不可摧的要塞。後金最後之所以能夠入關,是吳三桂開城投降,後金要想硬打進山海關,難度可想而知。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由於寧遠大捷的存在,所以袁崇煥等人的意見被認為是正確的,而高第則飽受嘲笑。在我看來,這種做法對高第非常不公平。

高第是前線指揮官,初來乍到想有一番作為,袁崇煥等人作為屬下卻不支持,這是什麼行為?說好的軍令如山呢?說好的軍人以服從為天職呢?

高第有錯嗎?當然有錯。高第唯一的錯誤就是:沒能果斷拿下袁崇煥等不服軍令者,或者說高第沒能力讓袁崇煥等人聽令。

寧遠大捷很了不起嗎?不見得。

據閻崇年先生說,在寧遠之戰中,明軍死了7000人,老百姓也死了7000人,糧食和船隻也損失了不少。《明史》的說法更嚴重,明朝軍民死傷數萬。而後金軍呢?官方宣稱死亡不超過500人,各種史料有不同意見,但最大數字不超過2000人。

總之,覺華島上明軍 7000 餘名,商民 7000 餘丁口都被後金軍殺戮,糧料 8 萬餘石和船 2000 餘艘都被後金焚燒。——閻崇年·《袁崇煥傳》

我大清初解圍,分兵數萬略覺華島,殺參將金冠等及軍民數萬。——《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最關鍵的是:如果袁崇煥等人服從高第的指揮,這一仗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因為這一仗爆發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高第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的策略,被袁崇煥等人抵制。

很多人說,寧遠大捷打出了明軍的威風,是有正面意義的,它避免了後金長驅山海關。這種說法不能說全錯,但所謂的正面意義或價值顯然是微乎其微的。

當初熊廷弼放棄寧錦、退守山海關以後,大明中央政府就是否收復寧錦問題展開爭論,這一爭論就是七個月。可在這長達七個月的時間裡,努爾哈赤並沒有發起對山海關的衝擊。

如果沒有寧遠大捷,後金就會長驅山海關?這話說得也太滿了。

熊廷弼之後,孫承宗經略遼東,花了近四年的時間大搞土木工程。在這四年中,孫承宗只打過一仗,而且失敗了。可就算如此,後金也沒有趁勢攻打山海關。

如果後金真的有興趣攻打山海關,為什麼不抓住這個機會呢?

更重要的是,在寧遠之戰中,後金已經佔據了錦州一線,而明軍被逼到了寧遠一線。換言之,明軍被逼得倒退兩百里,結果後金主動撤軍了。這種行為,怎麼看都不像對山海關有企圖的樣子。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根本原因就在於:攻打山海關,不符合後金當時的利益。

當時的後金,東邊有朝鮮、西邊有蒙古、腹心還有一個擅長打游擊戰的毛文龍。對於後金而言,這些勢力才是他們急需擺平的。

在這三股勢力沒有被消滅之前,後金根本無法集中全力和明軍較量。而且就算後金集中了全力,他們也依然沒能打破山海關的防守。

要說寧遠大捷唯一的意義,恐怕就是把大明帝國的防線推前四百餘里。這樣一來,後金就沒法安心應付那三股勢力了。

可對於當時的明軍而言,這種行為是不切實際的。因為明軍早已被吃空餉等行為腐化了,只能窩在城裡玩什麼“城牆大炮”戰術。

在這種背景下,把防線往前推進四百餘里,又有什麼作用呢?至少在戰後,沒有產生任何了不起的影響。

"

天啟五年(公元1625年),孫承宗因彈劾下野,高第接替孫承宗的職位之後,就改變了孫承宗的部署,開始全面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

高第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主流的說法是:高第得到了魏忠賢的授意,目的是讓大明帝國的北疆危機四伏。

這就是標準的吹牛不打草稿,從魏忠賢的利益出發,這樣做對他有什麼好處?

再者,我前幾天專門寫過高第,崇禎朝連續查了三波閹黨,高第都沒有上榜,說高第受魏忠賢指使,未免也太小瞧高第了。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這種說法應該換成問題:高第在遼東的所作所為,有沒有魏忠賢的影響在內呢?我的看法是:可能有。

想當初,熊廷弼經略遼東的時候,就因為和官僚集團不對付,所以才有了王化貞架空熊廷弼的事件發生。

高第經略遼東是在天啟五年,東林黨已經全面失勢,大明帝國的新任執政官是魏忠賢。新官上任,魏忠賢肯定希望能找機會撈點政績,所以他完全有理由影響遼東。

魏忠賢試圖影響遼東,高第敢拒絕嗎?應該是不敢的。因為此時的魏忠賢正當紅,高第如果敢跟魏忠賢作對,很可能就被魏忠賢栽個什麼罪名,直接送進監牢陪伴東林黨諸人。

這是有先例的,大學士韓爌不是東林黨,卻也受到牽連致仕。

但客觀地說,無論是魏忠賢還是高第,都不可能拿遼東的命運開玩笑。改變策略全面固守山海關,應該是深思熟慮之後的調整,沒有任何主觀上的惡意。

對於高第固守山海關的做法,還有一種主流說法是:這證明高第膽小如鼠,所以不敢在關外駐紮,這種說法也是不對的。

不管高第的做法有沒有受到魏忠賢影響,都必須承認一點:敢於改變的高第,是難能可貴的。

如果高第不做出任何改變,那麼局勢一旦有變,高第還能推卸到一部分責任,畢竟這是孫承宗遺留下來的政策。高第完全可以推說自己還在熟悉環境,出事應該找孫承宗。

可高第走馬上任以後立刻做出改變,如果局勢一旦有變,高第根本找不到人幫他分罪。大家說起遼東局勢,都會說是因為高第瞎折騰,才會變成這個樣子。

換言之,不管高第改得好不好,至少得承認一點:他不想當鹹魚,而是希望能夠在遼東有所作為。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從表面上看,全面收縮兵力防守,是高第膽怯的表現。可實際上,全面收縮兵力防守,並不一定比在關外駐紮更安全。

相比於進攻,防守一定是相對消極的。如果朝中有人抓住這一點,大肆攻擊高第,我估計高第不死也要脫層皮。可實際情況是:高第初期在遼東的所作所為,並未受到朝廷的苛責。

從史料來看,當時應該守山海關還是守寧錦,其實一直存在爭議。換言之,這兩種策略都有大量的支持者。

我傾向於支持高第的選擇,固守山海關的好處就是:可以把寧錦防線變成一個緩衝區。

寧錦防線約有四百里長,如果以這個地區作為緩衝區,山海關守軍就能夠獲得足夠的預警時間,滿清突襲山海關的難度就會增大。

想當初,熊廷弼一路後退,用堅壁清野的方式應對努爾哈赤。努爾哈赤覺得四百里無補給實在危險,於是選擇了撤軍。

也許有人會說,為什麼不在寧錦一線佈防呢?主要原因在於:如果寧錦一線潰敗,山海關很容易會受到影響。

想當初熊廷弼等人撤軍時,山海關外也是紛亂不休,過了大概三天才算恢復士氣,這還是熊廷弼主動撤退的結果。

如果明軍被後金軍打敗,並在撤退途中被後金軍尾隨,他們能否安全順利地進入山海關都是個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高第的應對並無太大問題。

但高第的戰略構思遭到了部分人的頑強抵制,這部分人在孫承宗主政時期,一直積極支持構建寧錦防線,以袁崇煥為代表。

如果高第的戰略構思得到落實,那就意味著袁崇煥等人過去的工作被全盤否定。面對這種無情的事實,袁崇煥等人有牴觸情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最主要的是,袁崇煥等人的牴觸情緒完全可以拿到檯面上來說:你高第剛上任沒幾天,一仗還沒打,就打算放棄大約四百里的國土,這是一種何其窩囊的行為?

這種話一出口,高第除了以大局為重,對袁崇煥等人進行安撫之外,還能怎麼樣呢?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在高第上任五個月之後,寧遠大捷出現了。但在寧遠大捷的相關記載中,談及了十多萬石糧食的事情。

乃撤錦州、右屯、大、小淩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盡驅屯兵入關,委棄米粟十餘萬。——《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乍一看,這段內容凸顯出高第撤退時的匆忙,十多萬石糧食說棄就棄。可仔細一想,會發現事情沒這麼簡單。

高第全面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是在他上任之後不久的事,而寧遠大捷是在高第上任五個月之後的事。

高第總不可能花五個月時間來撤軍吧?他又不是烏龜。所以在高第撤軍時,肯定是有條不紊的,又怎麼可能因慌亂而遺棄十多萬石糧食呢?

就算高第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耽誤了撤軍行動,他總可以燒掉這批糧食吧,因為十多萬石糧食可不是個小數目。留在錦州一帶,萬一資敵了怎麼辦?

可正因為十多萬石糧食不是小數目,所以史書應該不會在這件事情上瞎編。那麼問題來了,這十多萬石糧食是怎麼留下的呢?

在我看來,最大的可能就是:袁崇煥等人橫加阻撓,導致撤軍行動受阻。對此,史書有這樣的記載:

督屯通判金啟倧上書崇煥曰:錦、右、大凌三城皆前鋒要地。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復播遷,已得之封疆再淪沒,關內外堪幾次退守耶!崇煥亦力爭不可,言:兵法有進無退。三城已復,安可輕撤?錦、右動搖,則寧、前震驚,關門亦失保。今但擇良將守之,必無他慮。——《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高第指揮明軍從錦州、右屯和大淩河三城撤退時,袁崇煥等人激烈反對。在反覆拉扯的過程中,相關後勤人員根本無法從容運走物資。當後金大軍突然殺到時,明軍只能匆忙撤退,無法帶走和燒燬這部分糧食。

奴賊希覬右屯糧食,約於正月十五前後渡河。——《熹宗悊皇帝實錄》

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帝率諸王統大軍徵大明。十六日次於東昌堡,十七日渡遼河。——《清太祖實錄》

這條史料也寫得很清楚,高第的情報工作過關,接到後金軍隊即將殺來的時候,高第本有十多天的時間準備撤退工作。

但由於袁崇煥等人的阻撓,使得撤退工作被拖延,最終的結果就是十多萬石糧食被後金搶走。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神奇的是:史書忠實地記錄了事件的始末緣由,在下結論的時候,卻把責任歸咎於高第。

高第鎮關門,大反承宗政務,折辱諸將,諸將鹹解體,遇麒若偏裨,麒至,見侮其卒。至是,坐失援,第、麒並褫官去,而以王之臣代第,趙率教代麒。——《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我們假設,如果高第不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除了錦州和寧遠兩座孤城以外,其它城池能保住嗎?肯定是保不住的。關於這一點,我們只要看一下寧錦之戰就可以知道。

我們假設,如果袁崇煥不阻撓高第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那麼寧錦的物資和人口能全撤回來嗎?肯定可以,因為時間充裕。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袁崇煥等人嚴格執行高第的戰略,大明帝國所有的損失無非是丟掉錦州和寧遠兩座空城,卻可以把那十多萬石糧食撤走,或許還有未被史書記錄的相關輜重。

所謂明軍固守山海關,後金就會長驅直入的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如果後金有本事越過四百里緩衝區直取山海關,那麼區區一座寧遠孤城,又有什麼堅守的意義呢?因為從難度上看,攻打寧遠比攻打山海關的難度低得多。

攻打寧遠,只需要越過錦州兩百里。而在距離寧遠城三十里外的覺華島上,明軍也囤積著大量物資,後勤相對容易保障。

攻打山海關,卻需要越過錦州四百里。一旦遭遇明軍實施焦土政策,後金大軍很可能萬劫不復。

從建立那天起,山海關就是堅不可摧的要塞。後金最後之所以能夠入關,是吳三桂開城投降,後金要想硬打進山海關,難度可想而知。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由於寧遠大捷的存在,所以袁崇煥等人的意見被認為是正確的,而高第則飽受嘲笑。在我看來,這種做法對高第非常不公平。

高第是前線指揮官,初來乍到想有一番作為,袁崇煥等人作為屬下卻不支持,這是什麼行為?說好的軍令如山呢?說好的軍人以服從為天職呢?

高第有錯嗎?當然有錯。高第唯一的錯誤就是:沒能果斷拿下袁崇煥等不服軍令者,或者說高第沒能力讓袁崇煥等人聽令。

寧遠大捷很了不起嗎?不見得。

據閻崇年先生說,在寧遠之戰中,明軍死了7000人,老百姓也死了7000人,糧食和船隻也損失了不少。《明史》的說法更嚴重,明朝軍民死傷數萬。而後金軍呢?官方宣稱死亡不超過500人,各種史料有不同意見,但最大數字不超過2000人。

總之,覺華島上明軍 7000 餘名,商民 7000 餘丁口都被後金軍殺戮,糧料 8 萬餘石和船 2000 餘艘都被後金焚燒。——閻崇年·《袁崇煥傳》

我大清初解圍,分兵數萬略覺華島,殺參將金冠等及軍民數萬。——《明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最關鍵的是:如果袁崇煥等人服從高第的指揮,這一仗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因為這一仗爆發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高第收縮兵力固守山海關的策略,被袁崇煥等人抵制。

很多人說,寧遠大捷打出了明軍的威風,是有正面意義的,它避免了後金長驅山海關。這種說法不能說全錯,但所謂的正面意義或價值顯然是微乎其微的。

當初熊廷弼放棄寧錦、退守山海關以後,大明中央政府就是否收復寧錦問題展開爭論,這一爭論就是七個月。可在這長達七個月的時間裡,努爾哈赤並沒有發起對山海關的衝擊。

如果沒有寧遠大捷,後金就會長驅山海關?這話說得也太滿了。

熊廷弼之後,孫承宗經略遼東,花了近四年的時間大搞土木工程。在這四年中,孫承宗只打過一仗,而且失敗了。可就算如此,後金也沒有趁勢攻打山海關。

如果後金真的有興趣攻打山海關,為什麼不抓住這個機會呢?

更重要的是,在寧遠之戰中,後金已經佔據了錦州一線,而明軍被逼到了寧遠一線。換言之,明軍被逼得倒退兩百里,結果後金主動撤軍了。這種行為,怎麼看都不像對山海關有企圖的樣子。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根本原因就在於:攻打山海關,不符合後金當時的利益。

當時的後金,東邊有朝鮮、西邊有蒙古、腹心還有一個擅長打游擊戰的毛文龍。對於後金而言,這些勢力才是他們急需擺平的。

在這三股勢力沒有被消滅之前,後金根本無法集中全力和明軍較量。而且就算後金集中了全力,他們也依然沒能打破山海關的防守。

要說寧遠大捷唯一的意義,恐怕就是把大明帝國的防線推前四百餘里。這樣一來,後金就沒法安心應付那三股勢力了。

可對於當時的明軍而言,這種行為是不切實際的。因為明軍早已被吃空餉等行為腐化了,只能窩在城裡玩什麼“城牆大炮”戰術。

在這種背景下,把防線往前推進四百餘里,又有什麼作用呢?至少在戰後,沒有產生任何了不起的影響。

被稱為“明軍首勝”的寧遠大捷有多了不起?其實沒什麼了不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