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冠脈堵塞程度,心臟造影和CTA,哪個更可靠?這麼說你就明白了

心臟造影,也叫冠狀動脈造影術,是目前用來診斷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一種常見且有效的診斷方法。

但是,冠脈造影檢查不僅創傷大、不容易恢復,而且由於檢查時間較長,不管是患者還是醫生,要承受的輻射劑量都比較大。

相比之下,冠脈CTA檢查就顯得安全多了,只要幾分鐘就能搞定,可我們不免擔心冠脈CTA檢查會不會不準確。

這2種檢查到底有啥不一樣?該如何選擇?下面,“問上醫”就跟大家詳細講講。

查冠脈堵塞程度,心臟造影和CTA,哪個更可靠?這麼說你就明白了


冠狀動脈造影術是怎麼做的?

第一步:從手腕的橈動脈或大腿的股動脈穿針,放置一個鞘管。這個鞘管就相當於血管內外連接的關卡,接下來所有的操作都要經過這個鞘管。

第二步:通過鞘管,把造影導管放進去,導管裡面有一根金屬導絲,引導著導管抵達冠脈開口處。

查冠脈堵塞程度,心臟造影和CTA,哪個更可靠?這麼說你就明白了

第三步:撤出導絲,調整導管開口,讓導管對準冠脈,這時候,一條跟心臟連接的通路已經形成了。

第四步:往導管裡推造影劑,在造影劑往冠脈裡走的同時,準備X線造影。這樣就留下了冠脈血流的動態影像。

查冠脈堵塞程度,心臟造影和CTA,哪個更可靠?這麼說你就明白了

右冠狀動脈造影結果

查冠脈堵塞程度,心臟造影和CTA,哪個更可靠?這麼說你就明白了

左冠狀動脈造影結果


哪些人需要做冠脈造影?

(1)懷疑是冠心病的患者,如出現了原因不明的心衰、心律失常、活動性的心前區痛、出現動態心肌缺血等症狀。

(2)需要明確冠心病病變程度以指導下一步治療方案的患者:已經確診了的冠心病患者,經保守治療後無效,甚至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心絞痛等情況,需要做冠脈造影。

(3)一些心臟手術前的常規檢查。

查冠脈堵塞程度,心臟造影和CTA,哪個更可靠?這麼說你就明白了


冠脈造影是一種有創檢查,容易發生術後出血。

在手術過程中,橈動脈或股動脈很少出血,因為有鞘管連接著。但是,手術結束,拔除鞘管後,就需要加壓包紮防止出血。

現在多用的是壓迫器縫合器。但即便是這樣,也有患者會出現術後大出血,危及生命,因此,術後的24小時一定要密切觀察。

查冠脈堵塞程度,心臟造影和CTA,哪個更可靠?這麼說你就明白了

冠狀動脈造影術的價格

整個手術,從入院檢查到手術完成,一般需要4000~5000元,常規需要1~2根造影導管,但部分患者情況特殊(冠脈開口異常、迂曲),可能需要特殊的導管,費用會有所增加。


冠脈CTA檢查是怎麼一回事?

冠脈CTA的檢查方法:被檢查者躺在CT機床上,靜脈注入造影劑,造影劑會順著外周的血管到達冠狀動脈。這時,CT機採集造影劑進入冠狀動脈的瞬時影像,形成冠脈CT影像。

與冠脈造影相比,CTA檢查創傷小,只需建立一個靜脈通道,而且檢查時間快,一般從開始準備到檢查結束,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

尤其是隨著CT技術的發展,有的CT機能在1秒內掃描完一個心臟,這樣患者承受的輻射劑量就比較低。

查冠脈堵塞程度,心臟造影和CTA,哪個更可靠?這麼說你就明白了

不過,CTA檢查對心率要求較高,如果患者心率不齊或者過速,將無法完成圖像採集。


哪些人需要做冠脈CTA檢查?

(1)懷疑冠心病,需要做冠脈CT來看看冠狀動脈有無狹窄。

冠脈CT不能精確的判斷狹窄程度,如果考慮冠心病可能性非常大,建議直接做冠脈造影。

(2)心內結構或血管異常較多的患者,單純靠心臟彩超診斷不夠,需要心臟CT,甚至心導管造影來輔助診斷,有些術後需要再做CT複查。

(3)其它:如心臟腫瘤,冠脈起源異常等。

查冠脈堵塞程度,心臟造影和CTA,哪個更可靠?這麼說你就明白了

目前,冠脈CTA檢查的價格在1500元左右。


“問上醫:來自古城西安的醫生團隊。為您分享最實用科學的健康知識,歡迎關注我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