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到底是好東西還是害人的坑?看完你就會明白

信用卡到底是好東西還是一個坑?這要因人而異,更要看如何使用信用卡,用的好就是方便的好東西,用不好確實就是一個坑了。更重要的是,信用卡確實存在一些坑。

首先,信用卡的功能越來越完善,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信用卡發展初期,我們聽到的口號是:“一卡在手,走遍神州”。後來隨著銀聯的發展,我國的信用卡在國外的刷卡環境越來越好,口號又演變為“一卡在手,走遍全球”。可見,信用卡的出現是極大地便利了消費者的使用和消費。

從現實看,信用卡的快速發展還因為信用卡的提前消費功能,也就是透支功能。

從信用卡的概論看,信用卡本質上是有一定透支、取現和借貸功能的銀行卡,是由商業銀行或信用卡公司發行的、對一些信用合格的消費者發行的一定信用額度的信用證明。

信用卡持卡人可以在規定額度內透支到特約商業服務部門購物或消費,然後再由銀行同商戶和持卡人進行結算。

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規定,所謂信用卡是指由商業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具有消費支付、信用貸款、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電子支付卡。

由於信用卡在一定授信額度內可以先行消費,因此過去節省了大量的現金存取、並可以提前消費然後再還款,因此,為消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信用卡到底是好東西還是害人的坑?看完你就會明白

目前信用卡已經發展為以下幾大的功能:

一是直接購物消費功能,這是信用卡最基礎的功能,也是大家最早接觸信用卡的功能,通過信用卡支付日常的消費購物,雖然現在受到支付寶和微信的衝擊,但是信用卡購物消費仍然佔重要的地位;

二是累計大額購物消費可以分期付款功能,在月內累計的大額消費賬單進行分期還款,通過分期延緩還款時間,但本質上已經相當於一種借貸行為;

三是授信額度內透支取現功能,無論是境內還是在境外,都可以在一定的授信額度內提取現金,以滿足現金急需;

四是消費清算之前的預授權功能,最常用的是酒店入駐進行資金凍結,在消費以後結賬時可以完成支付或解除凍結;

五是境外購物消費後的匯兌結算功能,在境外購物消費可以直接以人民幣的方式償還;

六是小額信貸功能,很多信用卡都有這個功能,如某某金、某某得,甚至有的居然叫“空手道”,就是在個人信用卡授信額度內進行小額貸款的行為。

七是參加各種購物消費優惠活動,有的在購物時返券,有的在消費時有折扣,總之就是用各種活動吸引持卡人購物和消費;

八是積分累積功能,很多信用卡都可以購物消費累積積分,這些積分可以兌換禮品甚至兌現。

因此,說信用卡極大地便利了持卡人的生活一點也不為過。

信用卡到底是好東西還是害人的坑?看完你就會明白

其次,從持卡人身上原因分析,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說信用卡是害人的坑呢?信用卡有哪些害人的坑呢?

很多人說信用卡是個坑,是害人的坑,有持卡人自己的原因,也有信用卡陷阱的原因。

我們從持卡人本身看,看看信用卡有哪些害人的坑呢?

一是由於透支不是花自己的錢,一部分對信用卡的透支功能沒有信用意識,缺乏理性消費導致透支過度而超過自己的消費能力

雖然大家都知道信用卡透支購物消費是要還錢的,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在購物消費時只顧及到了自己買買買的快感,甚至購買了一些昂貴的並不需要的東西,從而喪失了消費理性,而到還款時才追悔莫及。

有個朋友第一次去香港,在吃喝玩樂之餘購物也成為一大流程,由於使用的是自己銀行的信用卡額度比較大,各種鞋子、包包一通購買,回家一算足足10多萬元,這才覺得還款是一個很大的負擔,才對自己非理性的購物行為後悔不已。

這種由於不花自己的錢導致的過度購物消費行為確實是由於信用卡造成的,但是根本原因是信用卡的持卡人缺乏對信用的理性造成的,不能把自己的鍋甩給信用卡。用時髦的話說:這個鍋不應該由信用卡背。

二是由於信用卡透支額度是各銀行自己掌握,持有多家信用卡的人容易導致信用額度過大,信用卡的過度透支導致持卡人難以負擔,所謂的“卡奴”就是指的這一類

有朋友說,自己的信用卡欠款12000,已經逾期一年多了,由於沒有能力還一直未還,現在應該怎麼辦呢?

這樣的問題現在越來越多,說明這個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甚至已經影響到一些人正常的生活。

各信用卡髮卡人由於對信用卡持卡人的信用沒有進行總信用額度,所以在每一家銀行信用卡的透支額度並不是很大,但是如果信用卡很多,比如有的人持有10多張信用卡,如果一張信用卡額度5萬元,就是50多萬元,有的僅信用卡透支就達到了200多萬元,導致信用卡整體信用額度過大。

信用卡的透支和貸款功能越來越強大,截至2016年底,我國信用卡貸款餘額佔比貸款總額3.81%。信用卡過度透支行為也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有新聞報道,澳大利亞金融服務公司Canstar報告數據顯示,全澳信用卡客戶平均透支1883元,澳大利亞人的整體卡債為513億元,其中約三分之二,也就是314億元需要支付利息。而我國也經常出現由於過度透支而淪為卡奴的案例,有的甚至家破人亡。

三是以卡養卡成為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導致一些所謂的“以卡養卡”人已經不堪重負的地步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以卡養卡已經成為一些人的生活方式,甚至網絡上經常有人探討如何通過以卡養卡實現財務自由,或者可以不用上班而過上幸福的生活。

有網友問,信用卡來回倒已經欠款40多萬了,已經沒有能力還這些錢了,會坐牢嗎?

很多人都可以辦理很多銀行的信用卡,甚至只要你願意你可以辦所有銀行的信用卡,而由於各銀行的競爭對辦理多張信用卡並沒有什麼禁止性行為和總量的限制。但是一些人卻由於各種原因、甚至覺得信用卡的額度用起來太方便了,所以在很多信用卡上都背上卡債,進而陷入所謂的“以卡養卡”。

什麼是“以卡養卡”,顧名思義就是持卡人通過多家信用卡的額度使用,由於各家銀行信用卡的還款時間不一致,可以利用還款時間差以一張信用卡的額度去還另一張信用卡的欠款,最終看起來好像自己沒有花錢而只是用信用在流轉一樣。

正因為這個看起來美麗的泡沫花才誘使一些人陷入了以卡養卡的美妙虛幻之中難以自拔。

信用卡到底是好東西還是害人的坑?看完你就會明白

其三,信用卡本身設計的坑,哪個坑真正會坑了你呢?下面這些坑一定要重視

信用卡有沒有坑呢?當然有。那麼都有哪些坑呢?有很多的坑,只是下面的三個坑一定要注意和重視:

一是信用卡的各種小額貸款利率非常高,一不留神就陷入了高息陷阱

信用卡透支及時還款是沒有利息的,但是如果從信用卡申請貸款,則是比較高的利率。

以某商銀行信用卡貸款為例,單筆最低申請金額2000元,累計最高申請金額:50000元,信用卡貸款還款基數為3、 6 、10 、12 、18和 24期,單期手續費分別為0.95% 、0.8% 、0.75% 、0.75%、 0.75% 和0.75%,就以每期0.75%手續費為例,一年的簡單利率為9%。

9%的信用卡貸款利率是比較高的,有的甚至會達到15%,還有的要達到18%以上。

某建銀行信用卡最高借款金額也是5萬元,申請金額為100元整數倍,最低為500元,可獲得3、6、12、24個月不同期限的分期還款。

二是信用卡取現的坑千萬不要用,因為各種費用太高了

大家都知道信用卡可以透支購物和消費,但是銀行會告訴你信用卡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取現。

那麼,你知道信用卡取現的坑嗎?

無論是哪家銀行,信用卡取現都會發生兩筆費用,一筆是取現的手續費,一次性收取千分之五,如果以1000元為例就是先收取5元錢的一次性手續費;然後在收取每天萬分之五收取利息,年息相當於18%左右。是不是一個很大的利息坑?

三是信用卡分期雖然不收取利息但手續費的坑仍然不是你想用就能用的,只要用了就代價不菲的

每個人都會收到銀行信用卡推薦分期的短信或微信,還有的專門強調信用卡分期不收取利息,但是你一定要小心,分期的費率是很高的。如果你要用就必須承擔高成本的陷阱。

某銀行的信用卡現金分期是按期收取手續費,摺合年費率達到15%以上。

有的銀行是一次性收取手續費,如某建銀行3期現金分期,只要一次性付2.4%的手續費,那麼摺合年化費率就達到9.6%;如果6期的現金分期,需要一次性支付4.2%的手續費,摺合年化費率為8.4%。而且由於要每個月歸還一筆現金,實際年費率肯定要比8.4%略高,比正常的貸款利率高出不少。

四是信用卡逾期陷阱,一旦透支逾期將受到很嚴重的處罰,甚至可能要受到法律制裁

有的人花錢時無所顧忌,還款時就捉襟見肘,一旦逾期就體無完膚。

不僅要收取滯納金,還要每天收取萬分之五的罰息,基本摺合起各種處罰相當於年化利率24%,是不是很高了。

信用卡的各種坑,不一定要等到你掉進去才能懂,只要你不貪、理性消費,謹慎各種透支,就一定不會坑到你。(作者,麒鑑,財經金融熱點分析)

本文作者原創,財經金融熱點分析評論,歡迎關注留言,嚴禁抄襲

信用卡到底是好東西還是害人的坑?看完你就會明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