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爭霸中原的戰略要地

信陽 桐柏 河南 春秋戰國 黃帝 南北朝 地緣看世界 2019-06-24
楚人爭霸中原的戰略要地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第21節]

作者:溫駿軒 / 編輯:塵埃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菜單欄可查閱目錄。下載地緣圖集在VX對話框回覆:地圖

之前我們已經對南陽盆地的地緣結構做了一個詳細的分析了。之所以要花那麼多的筆墨在這個盆地上,是因為這個盆地的戰略地位太過重要。

就我們現在所做的分析而言,它是位於中原地區和江漢平原之間的緩衝地帶。在周初周王為了壓制江漢平原的興起,將南陽盆的的零星部落征服後,分封了諸多的姬姓王國,謂之“漢陽諸姬”。

楚人爭霸中原的戰略要地


隨著楚國的興起,除了佔據“隨棗走廊”的隨國以外,南陽盆地已為楚國所據有。隨國之所以能夠獨善其身,主要是因為他選擇了依附於楚國。也許做為一些熱衷於武力擴張的人這一點無法理解,不過事實是,無論在古典時期還是現在,將一個地區直接納為國土,並不會是控制這一地區的唯一選擇。


楚人爭霸中原的戰略要地


對於楚人來說,通過大洪山——南陽盆地——方城夏道進入中原地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在他們有實力問鼎中原後。這條通道可以讓他們快速進入中原核心區。

不過這並不是唯一的選擇,在江漢平原本身,楚人還擁有一條進入淮河流域的通道,這個通道就位於桐柏山脈與大別山脈的接口處。如果你曾經坐過京廣鐵路上的列車的話,在經過河南那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之後,就會在一個叫“信陽”的地方看見山的影子,那裡有座山叫“雞公山”。我們可以將之認定為大別山脈與桐柏山脈的交匯處。


楚人爭霸中原的戰略要地


在選擇陸地道路上,今天和古人的區別並不大。所不同的是我們現在可以選擇從山下挖通隧道前行,而古人則往往需要依地形選擇可以通行的山口。

當然,這種山口便當仁不讓的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出於防守還是進攻的需要,佔據了山口的一方都會選擇築一道關城來控制山口兩端的交通線。如果地形險要,工程量其實並不會很大。

有一點需要解釋一下,築關的地點往往並不是唯一的,因為這類山口都會有一定的長度,而且並不會是一條標準的直線,你可以依地形選擇合適的地方築關,如果覺得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多築幾道。這樣就相當於加上了幾道保險。

我們並不十分確定楚人當時在信陽地區築了幾道城,可以確認的是在南北朝之後這裡東西向築了三道關,合稱“義陽三關”(信陽古稱義陽)。中間的那道關口叫做“武勝關”,是最為主要的關口,即使在現今的地圖上也基本會作個標註。

楚人爭霸中原的戰略要地


關於信陽通道的戰略作用,在進入春秋之後,會有較為詳細的分析。對於周初的楚人來說,如何應對來自南陽盆地的地緣壓力才是最為主要的。

不過能夠被周人當成對手,並花下大力氣在地緣上進行佈局,足以證明江漢平原已經有資格成為中央之國的核心地區之一。儘管楚人更願意認為自己是獨立於周人封建系統的獨立王國,並因此而具備有稱“王”的資格。但對於同屬於黃帝后裔的兩大族群,這純屬於人民內部矛盾。


- END -

楚人爭霸中原的戰略要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