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歸屬感與行政區劃的衝突——以信陽地區歸屬的變遷為例

近來一直思考一個問題,文化意義上的屬性和行政意義上的屬性,究竟誰對一個人的影響更大?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體驗,知識結構都不同,所以得出的答案往往大相徑庭。本文擬從文化風俗、語言入手,藉助歷史地理學的視角,以今河南省信陽市所轄區域為例,探索一下這個問題的可能答案。

1信陽地區的行政隸屬關係變遷

河南省信陽市位於淮河-秦嶺一線,從地理學上來看,這是南北交界區,也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最北端,也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北端,降水充足,河系發達。從農業上來看,這裡既存在著稻作農業,也存在小麥種植業,也存在著水產養殖業,總體上以稻作農業為主。從習俗上看,這裡形成了偏好民歌、黃梅戲,醃製臘貨、喪葬方式則是坵棺的風俗。從語言上看,這裡屬於中原官話、西南官話和江淮官話的混合體。從外貌特徵上,這裡人的外貌體徵與中原民系的之間存在一些差異。這樣的不同在全國的大範圍內不足稱道,但在河南省內卻是特立獨行,具有非常大的研究價值,因此從這個區域切入,能幫助我們深入瞭解文化和行政之間的關係。

文化的歸屬感與行政區劃的衝突——以信陽地區歸屬的變遷為例

信陽市區

今天我們所說的信陽市,至少在1952年以前,是兩個完全平行的行政區域。1952年10月6日,河南省委就信陽、潢川專屬合併的人事問題向中南局寫了專題報告。這一報告很快得到中南局的同意,遂報中央批准。同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電示中南局批准信陽、潢川兩地委合併,從此以後兩地開始以一個統一的名稱信陽出現了,這是現代意義上信陽市主體區域的來歷。

文化的歸屬感與行政區劃的衝突——以信陽地區歸屬的變遷為例

今日的信陽市由信陽專區的信陽市和潢川專區組成。

那麼,信陽和河南的關係如何,是否原本就是河南下面的行政區劃,答案是否定的。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中,信陽市所在的區域與河南省分分和和,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南方政權控制之下。宋元鼎革之後,信陽市所在的區域分別以信陽州、光州的行政建制被整體劃入了隸屬於河南江北行省的汝寧府,這樣的設置一直保留到清朝,不過光州升為直隸州。民國時,信陽州、光州分別改稱信陽縣、潢川縣,分別隸屬於豫南道、汝陽道河南省第九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分別成立了信陽專區和潢川專區,不久潢川專區併入信陽專區,並在1970年改稱信陽地區。而後,信陽地區裁撤,於1998年6月設立地級信陽市,這便是今天信陽市的來歷。

古代行政區劃的劃分有兩個原則: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錯。翻譯成通俗的語言便是按照地理狀況和防止政治割據來設立政區。從這兩個原則來看,兩者似乎是矛盾的,按照地理狀況可以劃分成一個相對完整的地理單元分在一起,但是這樣的情況下容易引起割據,最明顯的例子便是成都平原和山西高原。一旦中央政府控制力減弱,這兩個地方便割據自立,公孫述和李淵便是例子。犬牙加錯則相反,把相同的地理單位打亂,可以有效控制割據,但是行政和交流成本卻增加了,秦代攻取越地後,在今臨武縣跨越南嶺,而佔有一部分;元明之際,明軍奪取大都過程中把黃河以北的部分,即豫北劃入了河南,就是防備對方割據。兩害相權取其輕,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兩個原則互佔主流,大體以元代為限,元代以前是山川形便為主,而元代及以後則是犬牙交錯,因為比起實現國家的安定統一,這點行政和交流的成本實在算不得什麼。

回到信陽上來,信陽所在的區域,其北有淮河,南有大別山脈,屬於長江和淮河分水嶺的淮陽丘陵的一部分,是地理的天然分割線,按照山川形便的原則,其應和今安徽西部,湖北東北部的大片區域屬於一個完整的地理單元。長期以來,信陽市都屬於淮南一部分的行政區內,但是元代卻改變了這一設置。元代作為一個馬上民族,沒有相當的文明,因此對待征服的地區往往採取拿來主義,採用舊有的制度體制;另一方面元朝的軍事行動往往是打到哪裡就會停到哪裡,一次軍事行動結束後在此便會設立新的行政區,這便是河南江北行省的由來;另外出於防止割據的努力,一切地理單元都被打亂,不允許同時存在,這樣信陽便也被並在了河南江北行省內部。

文化的歸屬感與行政區劃的衝突——以信陽地區歸屬的變遷為例

信陽境內河流眾多,丘陵連綿,一派南國風光。

這次行政區劃改變帶來的影響便是文化風俗與主體行政區的的鬥爭和融合。從文化上來說,信陽在春秋戰國時期分屬於楚國和吳國,形成了楚文化和吳文化為主的主導文化,而作為主體行政區的河南長期以來是中原文化為主,兩者之間在千餘年的時間又從屬於不同的行政區域,因此在風俗、文化、語言上都有較大的差異。但是兩者成為一個行政區後,隨著政治關係的建立,兩者開始互融。

當然,作為政治強制力佔優勢的主體行政區當然有著更大的優勢,通過施加政治影響來強化對新政區的控制,隨著時間的推移,主體行政區對剛合併的迥異的文化區的影響在加增,這首先體現在主體語言的入侵,雙方語言差異在趨同,但仍有不小的差異;進而是主體文化區的大量人口湧入,來自主體行政區的河南所屬區域的官員、商人、軍人逐漸進入,他們的風俗和語言往往帶有政治上的優勢,在政治影響力和優待的條件下,主體風俗區的風俗往往會擁有一種超然的存在感,而土俗和土語則成為難登大雅之堂的失勢的俗文化。

信陽這一區域文化上有吳楚之風韻,與主體行政區的中原文化格格不入。在最開始當地士紳抱著抵制的態度,當政治強權逐漸擊碎了當地精英的一絲抵制意志後,轉而開始去模仿甚至主動去靠近這些風俗,以期獲得政治上的地位。但作為多數中的異類,在主體行政區內得不到認同,也不會得到站人口大多數普通民眾的認可,因此這往往是少數精英的作為,影響面極為有限,而作為主體的普通民眾仍然是文化的最主要傳承者,因此呈現二元分裂的文化體制。語言和風俗上就是兩條並行的軌道,但仍在向下滲透,逐漸達到融合,信陽行政區就是有原來的楚地語音主導到中原語音和楚地語音並存,並出現一種二者融合的語言特徵,風俗上北方的麵食也在傳入,打破了該地完全以米為主食的局面;地方信仰開始融入北地的神祗祭祀;北地的戲曲傳入,也打破了當地戲曲和民歌一統的情況。

文化的歸屬感與行政區劃的衝突——以信陽地區歸屬的變遷為例

信陽傳統民居也保留了南方的特色,這是南方移民的影響。

上面我們談了文化和習俗的影響,下面我們再來談談移民的影響。信陽的行政區因為處於南北交界區,發生戰爭的次數多,歷史上每次戰爭後發生了多次移民遷移運動,漢代曾有閩粵之人實江淮的記載,最近的則發生於明清時期,這段時期,發生了以江西、湖北、安徽為主體的移民遷移。這次移民運動規模大,歷時長,完全改變了原地的人口結構,當然也不否認有來自主體行政區的零星移民,這段時期形成了贛文化主導的強勢局面,隨著江西移民的到來,風俗和語言也為之一變,形成了贛方言為主體的語言格局,但由於信陽位於河南、湖廣、安徽三地交界區,在經過長時期的三方主導文化的影響下,形成了西南官話、江淮官話的語言,但又因為前期主體行政區的影響,這些語言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原語言的影響,因此語言學家賀巍錯誤地把該地的語言劃入中原官話,這是需要糾正的。風俗上,隨著前代的影響和贛文化的影響,表現為一種融合性的特色,這是由於移民所導致的。

2.文化歸屬感和行政區劃的關係

在梳理了上述情況後,我們再來看看文化歸屬感和行政區劃的關係。在一個完整的的地理單元,由於地理情況相對單一,在長期的演化中形成了共同的文化,比如成都平原的蜀文化;一旦地理單位被打破,並與其完全不相屬的文化區組建成了一個文化區,這種地區的文化歸屬感會出現遊離感,即對於文化歸屬會出現撕裂,會有人認同本地文化,會有人認同主體行政區文化。這種分裂的文化在長期的演變中會逐漸消失,逐漸趨向於主體行政區,因為在中國,政治主導力往往會決定著經濟和文化利益,在這些因素的刺激下,原有文化認同會改變,出現文化的轉向。但是對那些文化自覺性強的人,只會促使對其本地文化捍衛,至於一般大眾,缺少文化自覺性,易於在這種主體文化的浪潮下失去自身特色,對原有文化逐漸失去記憶,當然這是要靠幾代人完成的。

文化融合是行政區劃的重新劃分後維持一種穩定狀態的對策。最讓邊緣文化區難以適應的是在主體文化區中找不到一種歸屬感,當在相鄰政區中能找到皈依時,此刻的矛盾更加突出。我們可以找出許多這樣的例子。當來自農業文明的鄉村地區的人剛來到屬於工業文明城市時,這種衝擊相當巨大,以至於要經歷相當長的時間也處理這種衝突,而當其熟悉城市生活,再次返回農村時,他會突然發現,自己曾經生活的土地變得那樣陌生,而城市也讓其並不完全適應,最終成為了一個失去文化母體的孤兒,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著文化上的烏托邦,這種矛盾的衝突將在放棄文化抵制後逐漸消失。最終在大一統文化基因下,邊緣區的文化與主體行政區融合,各個區域的文化也向國家主體文化融合,最終實現一種高度齊整的統一。

參考文獻:

1.葛劍雄:《中國移民史》

2.信陽地區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信陽地區志》

3.周振鶴:《犬牙相入還是山川形變?--歷史上行政區域劃界的兩大原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