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養血清腦丸聯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療效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 王饒瓊 高源 白雪

原發性高血壓是卒中、心肌梗死、腎衰、充血性心力衰竭、動脈粥樣硬化和痴呆等的危險因素,已成為全球範圍內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國外研究表明高血壓是導致死亡的第一位危險因素,該病被認為是“生活方式病”、“心血管綜合徵”,已嚴重威脅人們的生活健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為長效鈣離子拮抗劑,是臨床常用的降壓藥,不僅具有良好的降壓效果,並且能夠降低患者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但其潮熱、面紅、頭痛、踝部水腫等副作用常常影響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前期研究顯示養血清腦丸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改善患者腦部血液循環、提升腦血流量、保護腦組織等作用。本試驗運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聯合養血清腦丸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觀察該治療方案對患者臨床症狀、血壓的影響。

材料與方法

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養血清腦丸聯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療效

病例來源及分組

收集2014 年12 月~2015 年8月在四川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心腦病科門診患者80 例。按簡單隨機方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納入標準

①符合高血壓病西醫診斷標準(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②年齡在40~70 歲之間。③屬於原發性高血壓1、2 級者。④簽署知情同意書。⑤未進行過降壓治療者。

排除標準

①年齡在40 歲以下或70 歲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②繼發性高血壓。③高血壓病3 級者。④合併有心、腦、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疾病、精神病患者。⑤過敏體質或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養血清腦丸過敏者。⑥合併急性腦血管意外者。

治療方法

一般治療

兩組患者均採取一般生活方式干預,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

降壓方案

兩組患者均給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吉林施慧達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2.5 mg,一日1 次,口服,控制血壓在140/90 mmHg 以下,服藥1周後,若血壓未達標,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改為2.5 mg,一日2 次,口服。若血壓仍未達標,增加氫氯噻嗪12.5 mg,qd。

試驗組治療方法

在上述基礎上加用養血清腦丸(天津天士力製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2.5 g,每日3次,口服。

療程

4周為1 療程。

觀測指標

血壓

採用半自動上臂式血壓計,測右上臂肱動脈血壓3 次,取平均值,觀察期間每天早、晚各測血壓1次,囑患者或其家屬每天自測並記錄血壓和主觀感覺,並每週複診2 次。觀察治療前後血壓下降情況。

中醫證候觀察

患者眩暈、頭痛、失眠、健忘、便祕等中醫臨床症狀改善情況,每週記錄一次。

不良反應

觀察患者治療前後不良反應並記錄。

療效判定

高血壓療效判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

中醫臨床症候療效判定: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統計學方法

統計軟件SPSS 20.0 用於統計描述與分析,定量資料的組間比較採用t 檢驗或秩和檢驗,定性資料的組間比較採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的組間比較採用秩和檢驗,檢驗效能α=0.05,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養血清腦丸聯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療效

一般情況

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一般情況(性別、年齡、病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高血壓分級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用藥後中醫臨床證候療效比較

試驗組與對照組用藥後療效的比較採用秩和檢驗,分析結果顯示:Z=-3.878,P<0.05,差異有顯著性意義,提示試驗組的中醫臨床症候療效優於對照組(表1)。

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養血清腦丸聯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療效

兩組主要中醫臨床症狀療效比較

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後各臨床症狀均有所改善(P<0.05)。試驗組在頭痛、失眠、健忘、心悸、耳鳴等方面症狀改善較對照組更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養血清腦丸聯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療效

治療前後血壓變化比較

治療後對照組與試驗組收縮壓、舒張壓均有所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中試驗組血壓下降的幅度較對照組更為明顯,但尚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3)。說明聯合養血清腦丸口服後,患者血壓有進一步降低的趨勢,如果延長觀察時間,可能會有陽性結果。

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養血清腦丸聯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療效

不良反應

對照組出現潮熱8例,面紅5 例,目赤2 例;試驗組出現潮2 例,面紅1例,目赤1 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停藥或減量後症狀減輕。

討論

高血壓屬於祖國醫學“眩暈”範疇,《素問. 至真要大論》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景嶽全書. 眩暈》有“眩暈一證,虛者居其八九”、“當以治虛”之論述。高血壓病好發於中老年人,年近半百,氣血不足,肝腎漸虛,陰不制陽,肝陽亢盛於上,陽升風動,上擾清空,外加風、火、痰、瘀擾動清竅,血行不暢,腦絡痺阻不利,發為眩暈。總的來說,高血壓的基本病機為肝腎不足,陰虛陽亢,腦絡不利,血行不暢。

養血清腦丸的組方原則為滋陰補血、平肝潛陽、活血通絡,正好是針對高血壓的病機而設,所以可以用於高血壓患者的治療。

養血清腦丸取經典名方四物湯的補血和營之功效,由當歸、川芎、鉤藤、白芍、珍珠母、夏枯草、熟地、決明子等組成。方中熟地、白芍養血平肝,鉤藤、珍珠母清熱平肝、鎮驚安神,決明子、夏枯草清肝明目、瀉火安神,當歸、雞血藤、川芎補血活血、舒筋通絡,延胡索、細辛活細散風止痛。諸藥相合,標本兼治,共奏養血平肝、活血通絡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養血清腦丸所含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血壓作用,尤以鉤藤、夏枯草、珍珠母作用最強。鉤藤既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又有顯著的鎮靜作用,但卻不產生嗜睡副反應。

前期動物實驗表明,該藥可使頸動脈血流增加,軟腦膜毛細血管總數增多,血管口徑增大,並可使家兔離體動脈對抗去甲腎上腺素引起的收縮。

本研究結果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聯合養血清腦丸能明顯改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症狀,有一定的協同降壓效果,且不良反應小,但是因為本實驗觀察時間偏短,樣本量較少,尚未顯示出統計學意義,下一步試驗可增加樣本量或延長觀察時間。(本文摘自《中風與神經疾病雜誌》2016年第33卷第9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