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心理學 人生第一份工作 心理學說 2019-08-11
"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喬.傑拉德,平均每一個工作日都會賣掉5輛卡車,被吉尼斯世界紀錄稱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賣車人”。他的成功祕訣就是先讓顧客喜歡自己,進而對他所推銷的產品產生好感。為了博得顧客的喜愛,他每逢節假日都會給1.3萬名顧客,每人送去一張問候的卡片,卡片的封面上寫的永遠是同一句話:“我喜歡你。”

"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喬.傑拉德,平均每一個工作日都會賣掉5輛卡車,被吉尼斯世界紀錄稱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賣車人”。他的成功祕訣就是先讓顧客喜歡自己,進而對他所推銷的產品產生好感。為了博得顧客的喜愛,他每逢節假日都會給1.3萬名顧客,每人送去一張問候的卡片,卡片的封面上寫的永遠是同一句話:“我喜歡你。”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我喜歡你。”這句簡單的話每年都會像時鐘一樣準時出現在1.3萬人的信箱中12次。正是這種看似不可思議的方法,讓喬.傑拉德贏得了顧客的青睞,幫助他創造出連續12年都是“銷售第一”的奇蹟,每年的收入超過了20萬美元。喬.傑拉德所用的這種方法,便是心理學上“喜歡引起喜歡”的相悅定律。

相悅定律,是指人與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歡,可以強化人際間的相互吸引。也就是說決定一個人是否喜歡另一個人的重要因素是,對方是否也喜歡他。“相悅定理”在人際交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人們往往喜歡那些喜歡自己,能夠給自己帶來愉悅的人。如果對方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就會有一種力量驅動自己去接近他;相反,如果自己在接近對方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好感與熱情並不能引起對方的迴應,希望與對方交往的熱情便會隨之冷淡下來。

"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喬.傑拉德,平均每一個工作日都會賣掉5輛卡車,被吉尼斯世界紀錄稱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賣車人”。他的成功祕訣就是先讓顧客喜歡自己,進而對他所推銷的產品產生好感。為了博得顧客的喜愛,他每逢節假日都會給1.3萬名顧客,每人送去一張問候的卡片,卡片的封面上寫的永遠是同一句話:“我喜歡你。”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我喜歡你。”這句簡單的話每年都會像時鐘一樣準時出現在1.3萬人的信箱中12次。正是這種看似不可思議的方法,讓喬.傑拉德贏得了顧客的青睞,幫助他創造出連續12年都是“銷售第一”的奇蹟,每年的收入超過了20萬美元。喬.傑拉德所用的這種方法,便是心理學上“喜歡引起喜歡”的相悅定律。

相悅定律,是指人與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歡,可以強化人際間的相互吸引。也就是說決定一個人是否喜歡另一個人的重要因素是,對方是否也喜歡他。“相悅定理”在人際交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人們往往喜歡那些喜歡自己,能夠給自己帶來愉悅的人。如果對方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就會有一種力量驅動自己去接近他;相反,如果自己在接近對方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好感與熱情並不能引起對方的迴應,希望與對方交往的熱情便會隨之冷淡下來。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用以證明人們在“美言”面前的反應。心理學家將被試者分為三個小組,讓他們分別聽到另外一個人對他們評論,被告知這個人需要獲取他們的幫助。第一組人聽到的全部是讚美之詞,第二組聽到的全部是負面的評論,而第三組聽到的是正反兩方面的評論。

實驗結果表明,儘管他們完全明白評論者有求於自己,正面的評論不一定都符合實際情況,被試者仍然喜歡那些稱讚他們的人。這說明,“好聽的話”都能給人帶來愉悅的心情,引起對方的喜愛。不論一個人的奉承是否合乎事實,奉承者都同樣會贏得對方的好感。

"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喬.傑拉德,平均每一個工作日都會賣掉5輛卡車,被吉尼斯世界紀錄稱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賣車人”。他的成功祕訣就是先讓顧客喜歡自己,進而對他所推銷的產品產生好感。為了博得顧客的喜愛,他每逢節假日都會給1.3萬名顧客,每人送去一張問候的卡片,卡片的封面上寫的永遠是同一句話:“我喜歡你。”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我喜歡你。”這句簡單的話每年都會像時鐘一樣準時出現在1.3萬人的信箱中12次。正是這種看似不可思議的方法,讓喬.傑拉德贏得了顧客的青睞,幫助他創造出連續12年都是“銷售第一”的奇蹟,每年的收入超過了20萬美元。喬.傑拉德所用的這種方法,便是心理學上“喜歡引起喜歡”的相悅定律。

相悅定律,是指人與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歡,可以強化人際間的相互吸引。也就是說決定一個人是否喜歡另一個人的重要因素是,對方是否也喜歡他。“相悅定理”在人際交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人們往往喜歡那些喜歡自己,能夠給自己帶來愉悅的人。如果對方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就會有一種力量驅動自己去接近他;相反,如果自己在接近對方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好感與熱情並不能引起對方的迴應,希望與對方交往的熱情便會隨之冷淡下來。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用以證明人們在“美言”面前的反應。心理學家將被試者分為三個小組,讓他們分別聽到另外一個人對他們評論,被告知這個人需要獲取他們的幫助。第一組人聽到的全部是讚美之詞,第二組聽到的全部是負面的評論,而第三組聽到的是正反兩方面的評論。

實驗結果表明,儘管他們完全明白評論者有求於自己,正面的評論不一定都符合實際情況,被試者仍然喜歡那些稱讚他們的人。這說明,“好聽的話”都能給人帶來愉悅的心情,引起對方的喜愛。不論一個人的奉承是否合乎事實,奉承者都同樣會贏得對方的好感。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都希望自己的言行品貌能夠獲得他人的認可和欣賞,對方的良好評價能夠讓自己獲得社會交往和自尊的滿足,從而使我們產生愉悅的感情,自己也會以相應的友好態度回報對方,於是彼此的情誼便會更加深厚;相反,對那些厭惡我們的人,我們也同樣厭惡他。

有一位年輕的老師剛接手了一個班級。這個班的同學不團結,老師早有耳聞。上課的第一天,老師給每人發了一張紙條,要他們在上面寫下自己最不喜歡的同學的名字。有的同學冥思苦想了半天,也寫不出一個;有的一口氣便能寫下一大串。老師把紙條收上來,經過統計後,驚奇地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些列出人名最多的同學,往往都是最不受歡迎的人;而那些列出人名最少的同學,大多在班上人緣很好,極少有人討厭他。

產生“相悅定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的回報心理。俗話說:“巴掌不打笑臉人”,如果對方對我們笑臉相迎,美言相向,我們也不忍心讓別人的熱情受挫,遭遇到自己的冷遇。比如,一個男孩持之以恆地追求自己心儀的女孩,每天給她發去一些溫馨的短信:“我愛你”、“我很想念你”、“沒有你,我只是一具軀殼”。世界上沒有不喜歡甜言蜜語的女人,或許她對他最初一點好感也沒有,日久生情後逐漸開始接納對方了。

"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喬.傑拉德,平均每一個工作日都會賣掉5輛卡車,被吉尼斯世界紀錄稱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賣車人”。他的成功祕訣就是先讓顧客喜歡自己,進而對他所推銷的產品產生好感。為了博得顧客的喜愛,他每逢節假日都會給1.3萬名顧客,每人送去一張問候的卡片,卡片的封面上寫的永遠是同一句話:“我喜歡你。”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我喜歡你。”這句簡單的話每年都會像時鐘一樣準時出現在1.3萬人的信箱中12次。正是這種看似不可思議的方法,讓喬.傑拉德贏得了顧客的青睞,幫助他創造出連續12年都是“銷售第一”的奇蹟,每年的收入超過了20萬美元。喬.傑拉德所用的這種方法,便是心理學上“喜歡引起喜歡”的相悅定律。

相悅定律,是指人與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歡,可以強化人際間的相互吸引。也就是說決定一個人是否喜歡另一個人的重要因素是,對方是否也喜歡他。“相悅定理”在人際交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人們往往喜歡那些喜歡自己,能夠給自己帶來愉悅的人。如果對方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就會有一種力量驅動自己去接近他;相反,如果自己在接近對方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好感與熱情並不能引起對方的迴應,希望與對方交往的熱情便會隨之冷淡下來。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用以證明人們在“美言”面前的反應。心理學家將被試者分為三個小組,讓他們分別聽到另外一個人對他們評論,被告知這個人需要獲取他們的幫助。第一組人聽到的全部是讚美之詞,第二組聽到的全部是負面的評論,而第三組聽到的是正反兩方面的評論。

實驗結果表明,儘管他們完全明白評論者有求於自己,正面的評論不一定都符合實際情況,被試者仍然喜歡那些稱讚他們的人。這說明,“好聽的話”都能給人帶來愉悅的心情,引起對方的喜愛。不論一個人的奉承是否合乎事實,奉承者都同樣會贏得對方的好感。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都希望自己的言行品貌能夠獲得他人的認可和欣賞,對方的良好評價能夠讓自己獲得社會交往和自尊的滿足,從而使我們產生愉悅的感情,自己也會以相應的友好態度回報對方,於是彼此的情誼便會更加深厚;相反,對那些厭惡我們的人,我們也同樣厭惡他。

有一位年輕的老師剛接手了一個班級。這個班的同學不團結,老師早有耳聞。上課的第一天,老師給每人發了一張紙條,要他們在上面寫下自己最不喜歡的同學的名字。有的同學冥思苦想了半天,也寫不出一個;有的一口氣便能寫下一大串。老師把紙條收上來,經過統計後,驚奇地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些列出人名最多的同學,往往都是最不受歡迎的人;而那些列出人名最少的同學,大多在班上人緣很好,極少有人討厭他。

產生“相悅定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的回報心理。俗話說:“巴掌不打笑臉人”,如果對方對我們笑臉相迎,美言相向,我們也不忍心讓別人的熱情受挫,遭遇到自己的冷遇。比如,一個男孩持之以恆地追求自己心儀的女孩,每天給她發去一些溫馨的短信:“我愛你”、“我很想念你”、“沒有你,我只是一具軀殼”。世界上沒有不喜歡甜言蜜語的女人,或許她對他最初一點好感也沒有,日久生情後逐漸開始接納對方了。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在日常交際中,運用“相悅定律”能夠幫助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一方面,我們用友善的態度對人,不要輕易說不好聽的話,避免隨意指責他人的缺點,這樣才能得到別人更多的信任與喜愛;另一方面,我們在交往中要保持相對的理性,不要一味受相悅規律的驅動,只和對我們說好話的人交往,甚至落到奉承的陷阱裡。

哲學家威廉姆斯曾經說道:“人性中最強烈的慾望便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慕。”成功學大師卡耐基也曾寫道:“不管是屠夫,或是麵包師乃至寶座上的皇帝,統統都喜歡別人對他們表示好意。”在生活中,我們若想獲得別人的喜歡,就要學會先去喜歡別人,將注意力從自己的身上轉移到別人的身上。因為,一個人如果以自我為中心,只是在乎自己的感受,他很難成為一個深受他人喜歡的人。

"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喬.傑拉德,平均每一個工作日都會賣掉5輛卡車,被吉尼斯世界紀錄稱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賣車人”。他的成功祕訣就是先讓顧客喜歡自己,進而對他所推銷的產品產生好感。為了博得顧客的喜愛,他每逢節假日都會給1.3萬名顧客,每人送去一張問候的卡片,卡片的封面上寫的永遠是同一句話:“我喜歡你。”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我喜歡你。”這句簡單的話每年都會像時鐘一樣準時出現在1.3萬人的信箱中12次。正是這種看似不可思議的方法,讓喬.傑拉德贏得了顧客的青睞,幫助他創造出連續12年都是“銷售第一”的奇蹟,每年的收入超過了20萬美元。喬.傑拉德所用的這種方法,便是心理學上“喜歡引起喜歡”的相悅定律。

相悅定律,是指人與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歡,可以強化人際間的相互吸引。也就是說決定一個人是否喜歡另一個人的重要因素是,對方是否也喜歡他。“相悅定理”在人際交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人們往往喜歡那些喜歡自己,能夠給自己帶來愉悅的人。如果對方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就會有一種力量驅動自己去接近他;相反,如果自己在接近對方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好感與熱情並不能引起對方的迴應,希望與對方交往的熱情便會隨之冷淡下來。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用以證明人們在“美言”面前的反應。心理學家將被試者分為三個小組,讓他們分別聽到另外一個人對他們評論,被告知這個人需要獲取他們的幫助。第一組人聽到的全部是讚美之詞,第二組聽到的全部是負面的評論,而第三組聽到的是正反兩方面的評論。

實驗結果表明,儘管他們完全明白評論者有求於自己,正面的評論不一定都符合實際情況,被試者仍然喜歡那些稱讚他們的人。這說明,“好聽的話”都能給人帶來愉悅的心情,引起對方的喜愛。不論一個人的奉承是否合乎事實,奉承者都同樣會贏得對方的好感。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都希望自己的言行品貌能夠獲得他人的認可和欣賞,對方的良好評價能夠讓自己獲得社會交往和自尊的滿足,從而使我們產生愉悅的感情,自己也會以相應的友好態度回報對方,於是彼此的情誼便會更加深厚;相反,對那些厭惡我們的人,我們也同樣厭惡他。

有一位年輕的老師剛接手了一個班級。這個班的同學不團結,老師早有耳聞。上課的第一天,老師給每人發了一張紙條,要他們在上面寫下自己最不喜歡的同學的名字。有的同學冥思苦想了半天,也寫不出一個;有的一口氣便能寫下一大串。老師把紙條收上來,經過統計後,驚奇地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些列出人名最多的同學,往往都是最不受歡迎的人;而那些列出人名最少的同學,大多在班上人緣很好,極少有人討厭他。

產生“相悅定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的回報心理。俗話說:“巴掌不打笑臉人”,如果對方對我們笑臉相迎,美言相向,我們也不忍心讓別人的熱情受挫,遭遇到自己的冷遇。比如,一個男孩持之以恆地追求自己心儀的女孩,每天給她發去一些溫馨的短信:“我愛你”、“我很想念你”、“沒有你,我只是一具軀殼”。世界上沒有不喜歡甜言蜜語的女人,或許她對他最初一點好感也沒有,日久生情後逐漸開始接納對方了。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在日常交際中,運用“相悅定律”能夠幫助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一方面,我們用友善的態度對人,不要輕易說不好聽的話,避免隨意指責他人的缺點,這樣才能得到別人更多的信任與喜愛;另一方面,我們在交往中要保持相對的理性,不要一味受相悅規律的驅動,只和對我們說好話的人交往,甚至落到奉承的陷阱裡。

哲學家威廉姆斯曾經說道:“人性中最強烈的慾望便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慕。”成功學大師卡耐基也曾寫道:“不管是屠夫,或是麵包師乃至寶座上的皇帝,統統都喜歡別人對他們表示好意。”在生活中,我們若想獲得別人的喜歡,就要學會先去喜歡別人,將注意力從自己的身上轉移到別人的身上。因為,一個人如果以自我為中心,只是在乎自己的感受,他很難成為一個深受他人喜歡的人。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相悅定律”被廣泛運用於營銷領域,成為推銷員贏得顧客喜歡、成功推銷產品的法寶。著名銷售專家伍布奇先生是一家公司的總裁。一天,有人向他請教一個優秀的銷售員應該具備哪些素質,伍布奇脫口而出說道:“推銷員必須瞭解自己公司的產品,並且對產品有信心,工作勤奮,富有熱情。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他一定要喜歡別人。”

從某種程度上說,推銷員在推銷產品的同時,也在推銷他自己。當顧客對他這個人有好感時,自然會對他的產品產生莫大的興趣。所以,根據“相悅定律”的原理,若想獲得顧客的喜歡,首先要真誠地喜歡你的顧客,瞭解顧客的興趣愛好。當推銷員向顧客介紹產品的時候,如果能夠找準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就能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達到自己的推銷目的。

"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喬.傑拉德,平均每一個工作日都會賣掉5輛卡車,被吉尼斯世界紀錄稱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賣車人”。他的成功祕訣就是先讓顧客喜歡自己,進而對他所推銷的產品產生好感。為了博得顧客的喜愛,他每逢節假日都會給1.3萬名顧客,每人送去一張問候的卡片,卡片的封面上寫的永遠是同一句話:“我喜歡你。”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我喜歡你。”這句簡單的話每年都會像時鐘一樣準時出現在1.3萬人的信箱中12次。正是這種看似不可思議的方法,讓喬.傑拉德贏得了顧客的青睞,幫助他創造出連續12年都是“銷售第一”的奇蹟,每年的收入超過了20萬美元。喬.傑拉德所用的這種方法,便是心理學上“喜歡引起喜歡”的相悅定律。

相悅定律,是指人與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歡,可以強化人際間的相互吸引。也就是說決定一個人是否喜歡另一個人的重要因素是,對方是否也喜歡他。“相悅定理”在人際交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人們往往喜歡那些喜歡自己,能夠給自己帶來愉悅的人。如果對方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就會有一種力量驅動自己去接近他;相反,如果自己在接近對方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好感與熱情並不能引起對方的迴應,希望與對方交往的熱情便會隨之冷淡下來。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用以證明人們在“美言”面前的反應。心理學家將被試者分為三個小組,讓他們分別聽到另外一個人對他們評論,被告知這個人需要獲取他們的幫助。第一組人聽到的全部是讚美之詞,第二組聽到的全部是負面的評論,而第三組聽到的是正反兩方面的評論。

實驗結果表明,儘管他們完全明白評論者有求於自己,正面的評論不一定都符合實際情況,被試者仍然喜歡那些稱讚他們的人。這說明,“好聽的話”都能給人帶來愉悅的心情,引起對方的喜愛。不論一個人的奉承是否合乎事實,奉承者都同樣會贏得對方的好感。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都希望自己的言行品貌能夠獲得他人的認可和欣賞,對方的良好評價能夠讓自己獲得社會交往和自尊的滿足,從而使我們產生愉悅的感情,自己也會以相應的友好態度回報對方,於是彼此的情誼便會更加深厚;相反,對那些厭惡我們的人,我們也同樣厭惡他。

有一位年輕的老師剛接手了一個班級。這個班的同學不團結,老師早有耳聞。上課的第一天,老師給每人發了一張紙條,要他們在上面寫下自己最不喜歡的同學的名字。有的同學冥思苦想了半天,也寫不出一個;有的一口氣便能寫下一大串。老師把紙條收上來,經過統計後,驚奇地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些列出人名最多的同學,往往都是最不受歡迎的人;而那些列出人名最少的同學,大多在班上人緣很好,極少有人討厭他。

產生“相悅定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的回報心理。俗話說:“巴掌不打笑臉人”,如果對方對我們笑臉相迎,美言相向,我們也不忍心讓別人的熱情受挫,遭遇到自己的冷遇。比如,一個男孩持之以恆地追求自己心儀的女孩,每天給她發去一些溫馨的短信:“我愛你”、“我很想念你”、“沒有你,我只是一具軀殼”。世界上沒有不喜歡甜言蜜語的女人,或許她對他最初一點好感也沒有,日久生情後逐漸開始接納對方了。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在日常交際中,運用“相悅定律”能夠幫助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一方面,我們用友善的態度對人,不要輕易說不好聽的話,避免隨意指責他人的缺點,這樣才能得到別人更多的信任與喜愛;另一方面,我們在交往中要保持相對的理性,不要一味受相悅規律的驅動,只和對我們說好話的人交往,甚至落到奉承的陷阱裡。

哲學家威廉姆斯曾經說道:“人性中最強烈的慾望便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慕。”成功學大師卡耐基也曾寫道:“不管是屠夫,或是麵包師乃至寶座上的皇帝,統統都喜歡別人對他們表示好意。”在生活中,我們若想獲得別人的喜歡,就要學會先去喜歡別人,將注意力從自己的身上轉移到別人的身上。因為,一個人如果以自我為中心,只是在乎自己的感受,他很難成為一個深受他人喜歡的人。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相悅定律”被廣泛運用於營銷領域,成為推銷員贏得顧客喜歡、成功推銷產品的法寶。著名銷售專家伍布奇先生是一家公司的總裁。一天,有人向他請教一個優秀的銷售員應該具備哪些素質,伍布奇脫口而出說道:“推銷員必須瞭解自己公司的產品,並且對產品有信心,工作勤奮,富有熱情。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他一定要喜歡別人。”

從某種程度上說,推銷員在推銷產品的同時,也在推銷他自己。當顧客對他這個人有好感時,自然會對他的產品產生莫大的興趣。所以,根據“相悅定律”的原理,若想獲得顧客的喜歡,首先要真誠地喜歡你的顧客,瞭解顧客的興趣愛好。當推銷員向顧客介紹產品的時候,如果能夠找準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就能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達到自己的推銷目的。

心理學法則:兩人相處越融洽,雙方越喜歡對方

卡耐是一家麵包店的推銷員,一直想把麵包賣給美國一家飯店,每次都以失敗告終。後來,卡耐改變了策略,開始研究該飯店經理的喜好。他經過調查發現,經理是一個叫做“美國旅館招待者”組織中的成員,甚至還因為他的熱忱,一度被推選為主席。第二天,卡耐再次來到那家飯店,絕口不提推銷麵包的事情,而是跟他談論他所在那個組織的情況。經理用熱情洋溢的語調跟卡耐足足談論了半個小時,還送了一張會員卡給他。幾天過後,飯店的廚師打電話給卡耐,讓他把麵包樣品和價格表送過去。

不論是生活中的人際交往,還是商業上的談判推銷,只要我們能找到對方的興趣所在,就能迅速獲得對方的好感,為進一步的交往和談判奠定了基礎。當然,不論是讚美他人,還是迎合他人的興趣,都一定要發自內心的真誠,不能為了牟取某種不正當的利益,而去刻意取悅於人,那就不道德了。

我們對於“相悅定律”應該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不要只和自己喜歡的人交往,要知道,在那些我們不太喜歡的人中,或許也有許多良師益友;也有一些人,我們在初相識時覺得話不投機,但隨著交往的深入,我們也會發覺那些原本不喜歡的人,也有很多可愛的地方。

以上文章來源於《改變生活的心理學法則》,如內容有誤或侵權請聯繫作者。

有心理問題,找心理學說!心理學說:普及健康心理學,推動全民心理健康蓬勃發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