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

前陣子,小樣媽去看了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雖然大家對這本電影褒貶不一,尤其是看到馬飛在鄧超的“快樂教育”下,從年級最後一名的差生,逆襲成為年級前十的優等生,如願成為宇航員,都覺得這樣的劇情太扯了。但小樣媽還是非常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

雖然拍成電影后,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其實鄧超教育馬飛的那些方法,在心理學裡都能找到依據。

"

前陣子,小樣媽去看了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雖然大家對這本電影褒貶不一,尤其是看到馬飛在鄧超的“快樂教育”下,從年級最後一名的差生,逆襲成為年級前十的優等生,如願成為宇航員,都覺得這樣的劇情太扯了。但小樣媽還是非常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

雖然拍成電影后,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其實鄧超教育馬飛的那些方法,在心理學裡都能找到依據。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所以今天,小樣媽想借這部電影,和大家聊聊什麼樣的教育方法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學習好,能力強,過上不平凡的人生。

你對“快樂教育”恐怕有個誤會

很多家長像電影裡的校長一樣,相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的確,和玩耍相比,學習不是件輕鬆、愉快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越逼孩子吃苦,他就能學的越好。

相反,真正學習好的人,都是一邊體驗學習的辛苦,一邊享受快樂的

學習的快樂藏在哪裡呢?

藏在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裡;藏在他通過努力取得進步,體驗到的成就感裡;還藏在他通過學習,實現理想的幸福感裡。

"

前陣子,小樣媽去看了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雖然大家對這本電影褒貶不一,尤其是看到馬飛在鄧超的“快樂教育”下,從年級最後一名的差生,逆襲成為年級前十的優等生,如願成為宇航員,都覺得這樣的劇情太扯了。但小樣媽還是非常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

雖然拍成電影后,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其實鄧超教育馬飛的那些方法,在心理學裡都能找到依據。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所以今天,小樣媽想借這部電影,和大家聊聊什麼樣的教育方法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學習好,能力強,過上不平凡的人生。

你對“快樂教育”恐怕有個誤會

很多家長像電影裡的校長一樣,相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的確,和玩耍相比,學習不是件輕鬆、愉快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越逼孩子吃苦,他就能學的越好。

相反,真正學習好的人,都是一邊體驗學習的辛苦,一邊享受快樂的

學習的快樂藏在哪裡呢?

藏在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裡;藏在他通過努力取得進步,體驗到的成就感裡;還藏在他通過學習,實現理想的幸福感裡。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電影裡,馬飛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只憑興趣,毫無壓力地學習。他拼命努力,只進步了區區幾名,被同學欺負,被校長批評,甚至連累班主任老師被處分的時候,他也曾絕望地想放棄。

他哭著對爸爸說,“太難了,爸爸,我還是去賣煎餅吧。

是什麼讓他摔倒了還能再爬起來,明知學習辛苦,還能咬牙堅持呢?是鄧超帶給他的“快樂教育”。

下面我們就詳細看一看,鄧超用了哪些方法,最終成就了兒子馬飛。

01 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什麼意思呢?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看看馬飛周圍的人是怎麼評價他的。

電影一開始,馬飛的老師就說他是“破孩子缺根弦”。

上初中時,馬飛成了學校的差生,校長想要開除他,還諷刺說,“煤球再怎麼洗,永遠也變不成鑽石。

就連馬飛的親媽也說,“這孩子就這樣,沒救了。

“我看你也沒什麼自尊心……你也不撒泡尿照照,長了那年級前十名的臉了嗎?”

在馬飛的世界裡,所有人都覺得他一無是處,除了鄧超飾演的爸爸。

"

前陣子,小樣媽去看了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雖然大家對這本電影褒貶不一,尤其是看到馬飛在鄧超的“快樂教育”下,從年級最後一名的差生,逆襲成為年級前十的優等生,如願成為宇航員,都覺得這樣的劇情太扯了。但小樣媽還是非常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

雖然拍成電影后,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其實鄧超教育馬飛的那些方法,在心理學裡都能找到依據。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所以今天,小樣媽想借這部電影,和大家聊聊什麼樣的教育方法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學習好,能力強,過上不平凡的人生。

你對“快樂教育”恐怕有個誤會

很多家長像電影裡的校長一樣,相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的確,和玩耍相比,學習不是件輕鬆、愉快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越逼孩子吃苦,他就能學的越好。

相反,真正學習好的人,都是一邊體驗學習的辛苦,一邊享受快樂的

學習的快樂藏在哪裡呢?

藏在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裡;藏在他通過努力取得進步,體驗到的成就感裡;還藏在他通過學習,實現理想的幸福感裡。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電影裡,馬飛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只憑興趣,毫無壓力地學習。他拼命努力,只進步了區區幾名,被同學欺負,被校長批評,甚至連累班主任老師被處分的時候,他也曾絕望地想放棄。

他哭著對爸爸說,“太難了,爸爸,我還是去賣煎餅吧。

是什麼讓他摔倒了還能再爬起來,明知學習辛苦,還能咬牙堅持呢?是鄧超帶給他的“快樂教育”。

下面我們就詳細看一看,鄧超用了哪些方法,最終成就了兒子馬飛。

01 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什麼意思呢?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看看馬飛周圍的人是怎麼評價他的。

電影一開始,馬飛的老師就說他是“破孩子缺根弦”。

上初中時,馬飛成了學校的差生,校長想要開除他,還諷刺說,“煤球再怎麼洗,永遠也變不成鑽石。

就連馬飛的親媽也說,“這孩子就這樣,沒救了。

“我看你也沒什麼自尊心……你也不撒泡尿照照,長了那年級前十名的臉了嗎?”

在馬飛的世界裡,所有人都覺得他一無是處,除了鄧超飾演的爸爸。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馬飛小的時候,鄧超就說,“你是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你的腦子要一直想,你就永遠不會缺根弦。”

後來馬飛通過努力,從班級倒數第一,考到了班級倒數第五。他覺得自己還是很差勁,可鄧超卻說,“天才啊,考得太好了。

很多人覺得鄧超對孩子的誇獎有點太誇張了,馬飛媽媽才比較接地氣。但其實,鄧超的做法才真正有利於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所謂“自我效能感”,就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類任務。這個概念是由著名的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

他發現自我效能感,也就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信心,會直接影響他在困難面前的態度和堅持性。

"

前陣子,小樣媽去看了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雖然大家對這本電影褒貶不一,尤其是看到馬飛在鄧超的“快樂教育”下,從年級最後一名的差生,逆襲成為年級前十的優等生,如願成為宇航員,都覺得這樣的劇情太扯了。但小樣媽還是非常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

雖然拍成電影后,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其實鄧超教育馬飛的那些方法,在心理學裡都能找到依據。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所以今天,小樣媽想借這部電影,和大家聊聊什麼樣的教育方法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學習好,能力強,過上不平凡的人生。

你對“快樂教育”恐怕有個誤會

很多家長像電影裡的校長一樣,相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的確,和玩耍相比,學習不是件輕鬆、愉快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越逼孩子吃苦,他就能學的越好。

相反,真正學習好的人,都是一邊體驗學習的辛苦,一邊享受快樂的

學習的快樂藏在哪裡呢?

藏在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裡;藏在他通過努力取得進步,體驗到的成就感裡;還藏在他通過學習,實現理想的幸福感裡。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電影裡,馬飛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只憑興趣,毫無壓力地學習。他拼命努力,只進步了區區幾名,被同學欺負,被校長批評,甚至連累班主任老師被處分的時候,他也曾絕望地想放棄。

他哭著對爸爸說,“太難了,爸爸,我還是去賣煎餅吧。

是什麼讓他摔倒了還能再爬起來,明知學習辛苦,還能咬牙堅持呢?是鄧超帶給他的“快樂教育”。

下面我們就詳細看一看,鄧超用了哪些方法,最終成就了兒子馬飛。

01 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什麼意思呢?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看看馬飛周圍的人是怎麼評價他的。

電影一開始,馬飛的老師就說他是“破孩子缺根弦”。

上初中時,馬飛成了學校的差生,校長想要開除他,還諷刺說,“煤球再怎麼洗,永遠也變不成鑽石。

就連馬飛的親媽也說,“這孩子就這樣,沒救了。

“我看你也沒什麼自尊心……你也不撒泡尿照照,長了那年級前十名的臉了嗎?”

在馬飛的世界裡,所有人都覺得他一無是處,除了鄧超飾演的爸爸。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馬飛小的時候,鄧超就說,“你是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你的腦子要一直想,你就永遠不會缺根弦。”

後來馬飛通過努力,從班級倒數第一,考到了班級倒數第五。他覺得自己還是很差勁,可鄧超卻說,“天才啊,考得太好了。

很多人覺得鄧超對孩子的誇獎有點太誇張了,馬飛媽媽才比較接地氣。但其實,鄧超的做法才真正有利於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所謂“自我效能感”,就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類任務。這個概念是由著名的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

他發現自我效能感,也就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信心,會直接影響他在困難面前的態度和堅持性。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就拿學習這件事來說,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會為自己設定更高的學習目標,遇到困難時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堅持更長的時間,並且在學習時冷靜、沉著,更關注學習本身。

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則完全相反。他們會逃避困難的任務,給自己定一個比較低的目標。遇到困難時很快就會放棄,不願意付出努力,還會感到緊張不安的情緒。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在能力相同的情況下,自我效果感高的學生成績更好,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成績更差。這一點已經被實驗研究所證實了。

電影中,原本馬飛的自我效能感很低,老師批評,媽媽數落,他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會成功,所以早早就放棄努力,甘願當一個差生

但爸爸的信任和鼓勵讓馬飛重新覺得自己是有希望的。他努力學習,取得了進步,自我效能感又一次得到提升,最後變成了良性循環。

游泳冠軍傅園慧也有這樣一位與眾不同的爸爸。

"

前陣子,小樣媽去看了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雖然大家對這本電影褒貶不一,尤其是看到馬飛在鄧超的“快樂教育”下,從年級最後一名的差生,逆襲成為年級前十的優等生,如願成為宇航員,都覺得這樣的劇情太扯了。但小樣媽還是非常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

雖然拍成電影后,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其實鄧超教育馬飛的那些方法,在心理學裡都能找到依據。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所以今天,小樣媽想借這部電影,和大家聊聊什麼樣的教育方法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學習好,能力強,過上不平凡的人生。

你對“快樂教育”恐怕有個誤會

很多家長像電影裡的校長一樣,相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的確,和玩耍相比,學習不是件輕鬆、愉快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越逼孩子吃苦,他就能學的越好。

相反,真正學習好的人,都是一邊體驗學習的辛苦,一邊享受快樂的

學習的快樂藏在哪裡呢?

藏在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裡;藏在他通過努力取得進步,體驗到的成就感裡;還藏在他通過學習,實現理想的幸福感裡。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電影裡,馬飛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只憑興趣,毫無壓力地學習。他拼命努力,只進步了區區幾名,被同學欺負,被校長批評,甚至連累班主任老師被處分的時候,他也曾絕望地想放棄。

他哭著對爸爸說,“太難了,爸爸,我還是去賣煎餅吧。

是什麼讓他摔倒了還能再爬起來,明知學習辛苦,還能咬牙堅持呢?是鄧超帶給他的“快樂教育”。

下面我們就詳細看一看,鄧超用了哪些方法,最終成就了兒子馬飛。

01 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什麼意思呢?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看看馬飛周圍的人是怎麼評價他的。

電影一開始,馬飛的老師就說他是“破孩子缺根弦”。

上初中時,馬飛成了學校的差生,校長想要開除他,還諷刺說,“煤球再怎麼洗,永遠也變不成鑽石。

就連馬飛的親媽也說,“這孩子就這樣,沒救了。

“我看你也沒什麼自尊心……你也不撒泡尿照照,長了那年級前十名的臉了嗎?”

在馬飛的世界裡,所有人都覺得他一無是處,除了鄧超飾演的爸爸。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馬飛小的時候,鄧超就說,“你是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你的腦子要一直想,你就永遠不會缺根弦。”

後來馬飛通過努力,從班級倒數第一,考到了班級倒數第五。他覺得自己還是很差勁,可鄧超卻說,“天才啊,考得太好了。

很多人覺得鄧超對孩子的誇獎有點太誇張了,馬飛媽媽才比較接地氣。但其實,鄧超的做法才真正有利於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所謂“自我效能感”,就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類任務。這個概念是由著名的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

他發現自我效能感,也就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信心,會直接影響他在困難面前的態度和堅持性。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就拿學習這件事來說,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會為自己設定更高的學習目標,遇到困難時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堅持更長的時間,並且在學習時冷靜、沉著,更關注學習本身。

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則完全相反。他們會逃避困難的任務,給自己定一個比較低的目標。遇到困難時很快就會放棄,不願意付出努力,還會感到緊張不安的情緒。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在能力相同的情況下,自我效果感高的學生成績更好,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成績更差。這一點已經被實驗研究所證實了。

電影中,原本馬飛的自我效能感很低,老師批評,媽媽數落,他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會成功,所以早早就放棄努力,甘願當一個差生

但爸爸的信任和鼓勵讓馬飛重新覺得自己是有希望的。他努力學習,取得了進步,自我效能感又一次得到提升,最後變成了良性循環。

游泳冠軍傅園慧也有這樣一位與眾不同的爸爸。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傅園慧小的時候,傅爸爸就一直對她說,“你是天才”。後來傅園慧因為這件事被隊友嘲笑,沒想到傅爸爸居然跑到游泳隊,認真地跟對方說,“我們傅園慧真的是天才。

看似傻傻的舉動,卻成了傅園慧成長路上的定海神針。

每當遇到困難,甚至被攻擊時,傅園慧總會反覆默唸爸爸的那三句話,“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個天才。”給自己加油打氣,堅持走到了今天。

每個孩子都會遇到挫折,能決定他們走多遠的,正是遇到挫折時的態度。是相信自己努力往前衝,還是就此止步不前,就看父母平時是鼓勵還是打擊了。

02 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而學

學習的過程充滿艱辛,為什麼有的孩子輕易就放棄了,有的卻能甘之如飴呢?答案就藏在鄧超對馬飛的教育裡。

原本,馬飛雖然學習不好,但他很相信媽媽說的那套,“認真學習就是為了考清華、北大。學不好就樓下賣煎餅。”

這也是很多父母灌輸給孩子的觀念:好好學習是為了考一所好大學,然後找一份好工作,最後有好的生活。

"

前陣子,小樣媽去看了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雖然大家對這本電影褒貶不一,尤其是看到馬飛在鄧超的“快樂教育”下,從年級最後一名的差生,逆襲成為年級前十的優等生,如願成為宇航員,都覺得這樣的劇情太扯了。但小樣媽還是非常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

雖然拍成電影后,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其實鄧超教育馬飛的那些方法,在心理學裡都能找到依據。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所以今天,小樣媽想借這部電影,和大家聊聊什麼樣的教育方法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學習好,能力強,過上不平凡的人生。

你對“快樂教育”恐怕有個誤會

很多家長像電影裡的校長一樣,相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的確,和玩耍相比,學習不是件輕鬆、愉快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越逼孩子吃苦,他就能學的越好。

相反,真正學習好的人,都是一邊體驗學習的辛苦,一邊享受快樂的

學習的快樂藏在哪裡呢?

藏在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裡;藏在他通過努力取得進步,體驗到的成就感裡;還藏在他通過學習,實現理想的幸福感裡。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電影裡,馬飛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只憑興趣,毫無壓力地學習。他拼命努力,只進步了區區幾名,被同學欺負,被校長批評,甚至連累班主任老師被處分的時候,他也曾絕望地想放棄。

他哭著對爸爸說,“太難了,爸爸,我還是去賣煎餅吧。

是什麼讓他摔倒了還能再爬起來,明知學習辛苦,還能咬牙堅持呢?是鄧超帶給他的“快樂教育”。

下面我們就詳細看一看,鄧超用了哪些方法,最終成就了兒子馬飛。

01 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什麼意思呢?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看看馬飛周圍的人是怎麼評價他的。

電影一開始,馬飛的老師就說他是“破孩子缺根弦”。

上初中時,馬飛成了學校的差生,校長想要開除他,還諷刺說,“煤球再怎麼洗,永遠也變不成鑽石。

就連馬飛的親媽也說,“這孩子就這樣,沒救了。

“我看你也沒什麼自尊心……你也不撒泡尿照照,長了那年級前十名的臉了嗎?”

在馬飛的世界裡,所有人都覺得他一無是處,除了鄧超飾演的爸爸。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馬飛小的時候,鄧超就說,“你是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你的腦子要一直想,你就永遠不會缺根弦。”

後來馬飛通過努力,從班級倒數第一,考到了班級倒數第五。他覺得自己還是很差勁,可鄧超卻說,“天才啊,考得太好了。

很多人覺得鄧超對孩子的誇獎有點太誇張了,馬飛媽媽才比較接地氣。但其實,鄧超的做法才真正有利於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所謂“自我效能感”,就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類任務。這個概念是由著名的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

他發現自我效能感,也就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信心,會直接影響他在困難面前的態度和堅持性。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就拿學習這件事來說,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會為自己設定更高的學習目標,遇到困難時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堅持更長的時間,並且在學習時冷靜、沉著,更關注學習本身。

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則完全相反。他們會逃避困難的任務,給自己定一個比較低的目標。遇到困難時很快就會放棄,不願意付出努力,還會感到緊張不安的情緒。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在能力相同的情況下,自我效果感高的學生成績更好,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成績更差。這一點已經被實驗研究所證實了。

電影中,原本馬飛的自我效能感很低,老師批評,媽媽數落,他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會成功,所以早早就放棄努力,甘願當一個差生

但爸爸的信任和鼓勵讓馬飛重新覺得自己是有希望的。他努力學習,取得了進步,自我效能感又一次得到提升,最後變成了良性循環。

游泳冠軍傅園慧也有這樣一位與眾不同的爸爸。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傅園慧小的時候,傅爸爸就一直對她說,“你是天才”。後來傅園慧因為這件事被隊友嘲笑,沒想到傅爸爸居然跑到游泳隊,認真地跟對方說,“我們傅園慧真的是天才。

看似傻傻的舉動,卻成了傅園慧成長路上的定海神針。

每當遇到困難,甚至被攻擊時,傅園慧總會反覆默唸爸爸的那三句話,“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個天才。”給自己加油打氣,堅持走到了今天。

每個孩子都會遇到挫折,能決定他們走多遠的,正是遇到挫折時的態度。是相信自己努力往前衝,還是就此止步不前,就看父母平時是鼓勵還是打擊了。

02 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而學

學習的過程充滿艱辛,為什麼有的孩子輕易就放棄了,有的卻能甘之如飴呢?答案就藏在鄧超對馬飛的教育裡。

原本,馬飛雖然學習不好,但他很相信媽媽說的那套,“認真學習就是為了考清華、北大。學不好就樓下賣煎餅。”

這也是很多父母灌輸給孩子的觀念:好好學習是為了考一所好大學,然後找一份好工作,最後有好的生活。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但鄧超的想法不同,他告訴兒子,“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這句話其實是在強調學習目標的重要性

我們聽過很多名人故事,當一個人有了宏偉的目標,迫切想要實現它時,就有了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勇氣。

你或許會覺得,他們是名人,和我們普通人不一樣。那我們來看看心理學家針對普通人做的研究。

在心理學裡,目標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稱為掌握目標,這類孩子學習是為了掌握知識和技能,提高能力,實現理想。

鄧超在電影中鼓勵馬飛一直思考,找到自己的理想,為成為宇航員而學習,就屬於掌握目標。

另一類目標稱為表現目標,這類孩子關注的不是學習本身,而是通過學習超過別人,獲得讚許和優越感,又或者通過不好好學習,來避免別人說自己笨

"

前陣子,小樣媽去看了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雖然大家對這本電影褒貶不一,尤其是看到馬飛在鄧超的“快樂教育”下,從年級最後一名的差生,逆襲成為年級前十的優等生,如願成為宇航員,都覺得這樣的劇情太扯了。但小樣媽還是非常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

雖然拍成電影后,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其實鄧超教育馬飛的那些方法,在心理學裡都能找到依據。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所以今天,小樣媽想借這部電影,和大家聊聊什麼樣的教育方法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學習好,能力強,過上不平凡的人生。

你對“快樂教育”恐怕有個誤會

很多家長像電影裡的校長一樣,相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的確,和玩耍相比,學習不是件輕鬆、愉快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越逼孩子吃苦,他就能學的越好。

相反,真正學習好的人,都是一邊體驗學習的辛苦,一邊享受快樂的

學習的快樂藏在哪裡呢?

藏在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裡;藏在他通過努力取得進步,體驗到的成就感裡;還藏在他通過學習,實現理想的幸福感裡。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電影裡,馬飛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只憑興趣,毫無壓力地學習。他拼命努力,只進步了區區幾名,被同學欺負,被校長批評,甚至連累班主任老師被處分的時候,他也曾絕望地想放棄。

他哭著對爸爸說,“太難了,爸爸,我還是去賣煎餅吧。

是什麼讓他摔倒了還能再爬起來,明知學習辛苦,還能咬牙堅持呢?是鄧超帶給他的“快樂教育”。

下面我們就詳細看一看,鄧超用了哪些方法,最終成就了兒子馬飛。

01 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什麼意思呢?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看看馬飛周圍的人是怎麼評價他的。

電影一開始,馬飛的老師就說他是“破孩子缺根弦”。

上初中時,馬飛成了學校的差生,校長想要開除他,還諷刺說,“煤球再怎麼洗,永遠也變不成鑽石。

就連馬飛的親媽也說,“這孩子就這樣,沒救了。

“我看你也沒什麼自尊心……你也不撒泡尿照照,長了那年級前十名的臉了嗎?”

在馬飛的世界裡,所有人都覺得他一無是處,除了鄧超飾演的爸爸。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馬飛小的時候,鄧超就說,“你是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你的腦子要一直想,你就永遠不會缺根弦。”

後來馬飛通過努力,從班級倒數第一,考到了班級倒數第五。他覺得自己還是很差勁,可鄧超卻說,“天才啊,考得太好了。

很多人覺得鄧超對孩子的誇獎有點太誇張了,馬飛媽媽才比較接地氣。但其實,鄧超的做法才真正有利於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所謂“自我效能感”,就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類任務。這個概念是由著名的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

他發現自我效能感,也就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信心,會直接影響他在困難面前的態度和堅持性。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就拿學習這件事來說,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會為自己設定更高的學習目標,遇到困難時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堅持更長的時間,並且在學習時冷靜、沉著,更關注學習本身。

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則完全相反。他們會逃避困難的任務,給自己定一個比較低的目標。遇到困難時很快就會放棄,不願意付出努力,還會感到緊張不安的情緒。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在能力相同的情況下,自我效果感高的學生成績更好,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成績更差。這一點已經被實驗研究所證實了。

電影中,原本馬飛的自我效能感很低,老師批評,媽媽數落,他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會成功,所以早早就放棄努力,甘願當一個差生

但爸爸的信任和鼓勵讓馬飛重新覺得自己是有希望的。他努力學習,取得了進步,自我效能感又一次得到提升,最後變成了良性循環。

游泳冠軍傅園慧也有這樣一位與眾不同的爸爸。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傅園慧小的時候,傅爸爸就一直對她說,“你是天才”。後來傅園慧因為這件事被隊友嘲笑,沒想到傅爸爸居然跑到游泳隊,認真地跟對方說,“我們傅園慧真的是天才。

看似傻傻的舉動,卻成了傅園慧成長路上的定海神針。

每當遇到困難,甚至被攻擊時,傅園慧總會反覆默唸爸爸的那三句話,“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個天才。”給自己加油打氣,堅持走到了今天。

每個孩子都會遇到挫折,能決定他們走多遠的,正是遇到挫折時的態度。是相信自己努力往前衝,還是就此止步不前,就看父母平時是鼓勵還是打擊了。

02 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而學

學習的過程充滿艱辛,為什麼有的孩子輕易就放棄了,有的卻能甘之如飴呢?答案就藏在鄧超對馬飛的教育裡。

原本,馬飛雖然學習不好,但他很相信媽媽說的那套,“認真學習就是為了考清華、北大。學不好就樓下賣煎餅。”

這也是很多父母灌輸給孩子的觀念:好好學習是為了考一所好大學,然後找一份好工作,最後有好的生活。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但鄧超的想法不同,他告訴兒子,“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這句話其實是在強調學習目標的重要性

我們聽過很多名人故事,當一個人有了宏偉的目標,迫切想要實現它時,就有了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勇氣。

你或許會覺得,他們是名人,和我們普通人不一樣。那我們來看看心理學家針對普通人做的研究。

在心理學裡,目標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稱為掌握目標,這類孩子學習是為了掌握知識和技能,提高能力,實現理想。

鄧超在電影中鼓勵馬飛一直思考,找到自己的理想,為成為宇航員而學習,就屬於掌握目標。

另一類目標稱為表現目標,這類孩子關注的不是學習本身,而是通過學習超過別人,獲得讚許和優越感,又或者通過不好好學習,來避免別人說自己笨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很多家長拿孩子和別人比較,考得不好就批評、數落,灌輸給孩子“好好學習才能出人頭地,否則只能賣煎餅、撿破爛”的觀念,其實就是在鼓勵孩子建立表現目標。

這兩類目標對孩子的學習有什麼影響呢?研究發現,擁有掌握目標的孩子,注意力會放在學習本身,他們能更好地監控自己的學習情況,尋找有效的學習方法。

而擁有表現目標的孩子,除了自己的學業,還要關注別人的表現,不僅注意力被分散了,也更容易受情緒的影響,勝易驕,敗易餒。

除了目標類型的不同,目標是孩子自己參與選擇的,還是別人指定的,對孩子的成績也有很大的影響。

在最近幾天的《小歡喜》裡,我們看到成績優異的英子原本有很明確的目標——學習天文。為了實現這個理想,她願意付出很多努力,辛苦但幸福地學習。

"

前陣子,小樣媽去看了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雖然大家對這本電影褒貶不一,尤其是看到馬飛在鄧超的“快樂教育”下,從年級最後一名的差生,逆襲成為年級前十的優等生,如願成為宇航員,都覺得這樣的劇情太扯了。但小樣媽還是非常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

雖然拍成電影后,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其實鄧超教育馬飛的那些方法,在心理學裡都能找到依據。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所以今天,小樣媽想借這部電影,和大家聊聊什麼樣的教育方法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學習好,能力強,過上不平凡的人生。

你對“快樂教育”恐怕有個誤會

很多家長像電影裡的校長一樣,相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的確,和玩耍相比,學習不是件輕鬆、愉快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越逼孩子吃苦,他就能學的越好。

相反,真正學習好的人,都是一邊體驗學習的辛苦,一邊享受快樂的

學習的快樂藏在哪裡呢?

藏在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裡;藏在他通過努力取得進步,體驗到的成就感裡;還藏在他通過學習,實現理想的幸福感裡。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電影裡,馬飛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只憑興趣,毫無壓力地學習。他拼命努力,只進步了區區幾名,被同學欺負,被校長批評,甚至連累班主任老師被處分的時候,他也曾絕望地想放棄。

他哭著對爸爸說,“太難了,爸爸,我還是去賣煎餅吧。

是什麼讓他摔倒了還能再爬起來,明知學習辛苦,還能咬牙堅持呢?是鄧超帶給他的“快樂教育”。

下面我們就詳細看一看,鄧超用了哪些方法,最終成就了兒子馬飛。

01 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什麼意思呢?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看看馬飛周圍的人是怎麼評價他的。

電影一開始,馬飛的老師就說他是“破孩子缺根弦”。

上初中時,馬飛成了學校的差生,校長想要開除他,還諷刺說,“煤球再怎麼洗,永遠也變不成鑽石。

就連馬飛的親媽也說,“這孩子就這樣,沒救了。

“我看你也沒什麼自尊心……你也不撒泡尿照照,長了那年級前十名的臉了嗎?”

在馬飛的世界裡,所有人都覺得他一無是處,除了鄧超飾演的爸爸。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馬飛小的時候,鄧超就說,“你是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你的腦子要一直想,你就永遠不會缺根弦。”

後來馬飛通過努力,從班級倒數第一,考到了班級倒數第五。他覺得自己還是很差勁,可鄧超卻說,“天才啊,考得太好了。

很多人覺得鄧超對孩子的誇獎有點太誇張了,馬飛媽媽才比較接地氣。但其實,鄧超的做法才真正有利於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所謂“自我效能感”,就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類任務。這個概念是由著名的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

他發現自我效能感,也就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信心,會直接影響他在困難面前的態度和堅持性。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就拿學習這件事來說,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會為自己設定更高的學習目標,遇到困難時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堅持更長的時間,並且在學習時冷靜、沉著,更關注學習本身。

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則完全相反。他們會逃避困難的任務,給自己定一個比較低的目標。遇到困難時很快就會放棄,不願意付出努力,還會感到緊張不安的情緒。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在能力相同的情況下,自我效果感高的學生成績更好,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成績更差。這一點已經被實驗研究所證實了。

電影中,原本馬飛的自我效能感很低,老師批評,媽媽數落,他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會成功,所以早早就放棄努力,甘願當一個差生

但爸爸的信任和鼓勵讓馬飛重新覺得自己是有希望的。他努力學習,取得了進步,自我效能感又一次得到提升,最後變成了良性循環。

游泳冠軍傅園慧也有這樣一位與眾不同的爸爸。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傅園慧小的時候,傅爸爸就一直對她說,“你是天才”。後來傅園慧因為這件事被隊友嘲笑,沒想到傅爸爸居然跑到游泳隊,認真地跟對方說,“我們傅園慧真的是天才。

看似傻傻的舉動,卻成了傅園慧成長路上的定海神針。

每當遇到困難,甚至被攻擊時,傅園慧總會反覆默唸爸爸的那三句話,“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個天才。”給自己加油打氣,堅持走到了今天。

每個孩子都會遇到挫折,能決定他們走多遠的,正是遇到挫折時的態度。是相信自己努力往前衝,還是就此止步不前,就看父母平時是鼓勵還是打擊了。

02 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而學

學習的過程充滿艱辛,為什麼有的孩子輕易就放棄了,有的卻能甘之如飴呢?答案就藏在鄧超對馬飛的教育裡。

原本,馬飛雖然學習不好,但他很相信媽媽說的那套,“認真學習就是為了考清華、北大。學不好就樓下賣煎餅。”

這也是很多父母灌輸給孩子的觀念:好好學習是為了考一所好大學,然後找一份好工作,最後有好的生活。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但鄧超的想法不同,他告訴兒子,“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這句話其實是在強調學習目標的重要性

我們聽過很多名人故事,當一個人有了宏偉的目標,迫切想要實現它時,就有了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勇氣。

你或許會覺得,他們是名人,和我們普通人不一樣。那我們來看看心理學家針對普通人做的研究。

在心理學裡,目標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稱為掌握目標,這類孩子學習是為了掌握知識和技能,提高能力,實現理想。

鄧超在電影中鼓勵馬飛一直思考,找到自己的理想,為成為宇航員而學習,就屬於掌握目標。

另一類目標稱為表現目標,這類孩子關注的不是學習本身,而是通過學習超過別人,獲得讚許和優越感,又或者通過不好好學習,來避免別人說自己笨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很多家長拿孩子和別人比較,考得不好就批評、數落,灌輸給孩子“好好學習才能出人頭地,否則只能賣煎餅、撿破爛”的觀念,其實就是在鼓勵孩子建立表現目標。

這兩類目標對孩子的學習有什麼影響呢?研究發現,擁有掌握目標的孩子,注意力會放在學習本身,他們能更好地監控自己的學習情況,尋找有效的學習方法。

而擁有表現目標的孩子,除了自己的學業,還要關注別人的表現,不僅注意力被分散了,也更容易受情緒的影響,勝易驕,敗易餒。

除了目標類型的不同,目標是孩子自己參與選擇的,還是別人指定的,對孩子的成績也有很大的影響。

在最近幾天的《小歡喜》裡,我們看到成績優異的英子原本有很明確的目標——學習天文。為了實現這個理想,她願意付出很多努力,辛苦但幸福地學習。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可是媽媽執意要干預她的每一個選擇,不管是去天文館當志願者,還是去南大冬令營,結果不僅磨滅了英子對學習的熱情,還令她患上了抑鬱症,連活著都覺得沒有樂趣。

所以說,想要孩子好好學習,就要先讓孩子想明白,自己為什麼而學。尊重孩子的箭靶子,他才會不知疲倦地練習拉弓,而不是提前放棄。

03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雖然這幾年,“親子關係”被炒得很熱,但真正能做好,贏得孩子心的卻不多。

電影中,鄧超被冤枉坐了7年牢,出獄後,兒子原本是拒絕他的。在馬飛心裡,爸爸離開了那麼久,對自己不聞不問,這讓他感受到了被拋棄感。

鄧超知道孩子心裡的委屈,對他的責怪、拳頭一併接受,用一個擁抱回應孩子,讓他明白爸爸是愛你的。

"

前陣子,小樣媽去看了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雖然大家對這本電影褒貶不一,尤其是看到馬飛在鄧超的“快樂教育”下,從年級最後一名的差生,逆襲成為年級前十的優等生,如願成為宇航員,都覺得這樣的劇情太扯了。但小樣媽還是非常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

雖然拍成電影后,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其實鄧超教育馬飛的那些方法,在心理學裡都能找到依據。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所以今天,小樣媽想借這部電影,和大家聊聊什麼樣的教育方法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學習好,能力強,過上不平凡的人生。

你對“快樂教育”恐怕有個誤會

很多家長像電影裡的校長一樣,相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的確,和玩耍相比,學習不是件輕鬆、愉快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越逼孩子吃苦,他就能學的越好。

相反,真正學習好的人,都是一邊體驗學習的辛苦,一邊享受快樂的

學習的快樂藏在哪裡呢?

藏在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裡;藏在他通過努力取得進步,體驗到的成就感裡;還藏在他通過學習,實現理想的幸福感裡。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電影裡,馬飛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只憑興趣,毫無壓力地學習。他拼命努力,只進步了區區幾名,被同學欺負,被校長批評,甚至連累班主任老師被處分的時候,他也曾絕望地想放棄。

他哭著對爸爸說,“太難了,爸爸,我還是去賣煎餅吧。

是什麼讓他摔倒了還能再爬起來,明知學習辛苦,還能咬牙堅持呢?是鄧超帶給他的“快樂教育”。

下面我們就詳細看一看,鄧超用了哪些方法,最終成就了兒子馬飛。

01 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什麼意思呢?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看看馬飛周圍的人是怎麼評價他的。

電影一開始,馬飛的老師就說他是“破孩子缺根弦”。

上初中時,馬飛成了學校的差生,校長想要開除他,還諷刺說,“煤球再怎麼洗,永遠也變不成鑽石。

就連馬飛的親媽也說,“這孩子就這樣,沒救了。

“我看你也沒什麼自尊心……你也不撒泡尿照照,長了那年級前十名的臉了嗎?”

在馬飛的世界裡,所有人都覺得他一無是處,除了鄧超飾演的爸爸。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馬飛小的時候,鄧超就說,“你是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你的腦子要一直想,你就永遠不會缺根弦。”

後來馬飛通過努力,從班級倒數第一,考到了班級倒數第五。他覺得自己還是很差勁,可鄧超卻說,“天才啊,考得太好了。

很多人覺得鄧超對孩子的誇獎有點太誇張了,馬飛媽媽才比較接地氣。但其實,鄧超的做法才真正有利於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所謂“自我效能感”,就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類任務。這個概念是由著名的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

他發現自我效能感,也就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信心,會直接影響他在困難面前的態度和堅持性。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就拿學習這件事來說,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會為自己設定更高的學習目標,遇到困難時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堅持更長的時間,並且在學習時冷靜、沉著,更關注學習本身。

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則完全相反。他們會逃避困難的任務,給自己定一個比較低的目標。遇到困難時很快就會放棄,不願意付出努力,還會感到緊張不安的情緒。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在能力相同的情況下,自我效果感高的學生成績更好,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成績更差。這一點已經被實驗研究所證實了。

電影中,原本馬飛的自我效能感很低,老師批評,媽媽數落,他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會成功,所以早早就放棄努力,甘願當一個差生

但爸爸的信任和鼓勵讓馬飛重新覺得自己是有希望的。他努力學習,取得了進步,自我效能感又一次得到提升,最後變成了良性循環。

游泳冠軍傅園慧也有這樣一位與眾不同的爸爸。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傅園慧小的時候,傅爸爸就一直對她說,“你是天才”。後來傅園慧因為這件事被隊友嘲笑,沒想到傅爸爸居然跑到游泳隊,認真地跟對方說,“我們傅園慧真的是天才。

看似傻傻的舉動,卻成了傅園慧成長路上的定海神針。

每當遇到困難,甚至被攻擊時,傅園慧總會反覆默唸爸爸的那三句話,“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個天才。”給自己加油打氣,堅持走到了今天。

每個孩子都會遇到挫折,能決定他們走多遠的,正是遇到挫折時的態度。是相信自己努力往前衝,還是就此止步不前,就看父母平時是鼓勵還是打擊了。

02 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而學

學習的過程充滿艱辛,為什麼有的孩子輕易就放棄了,有的卻能甘之如飴呢?答案就藏在鄧超對馬飛的教育裡。

原本,馬飛雖然學習不好,但他很相信媽媽說的那套,“認真學習就是為了考清華、北大。學不好就樓下賣煎餅。”

這也是很多父母灌輸給孩子的觀念:好好學習是為了考一所好大學,然後找一份好工作,最後有好的生活。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但鄧超的想法不同,他告訴兒子,“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這句話其實是在強調學習目標的重要性

我們聽過很多名人故事,當一個人有了宏偉的目標,迫切想要實現它時,就有了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勇氣。

你或許會覺得,他們是名人,和我們普通人不一樣。那我們來看看心理學家針對普通人做的研究。

在心理學裡,目標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稱為掌握目標,這類孩子學習是為了掌握知識和技能,提高能力,實現理想。

鄧超在電影中鼓勵馬飛一直思考,找到自己的理想,為成為宇航員而學習,就屬於掌握目標。

另一類目標稱為表現目標,這類孩子關注的不是學習本身,而是通過學習超過別人,獲得讚許和優越感,又或者通過不好好學習,來避免別人說自己笨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很多家長拿孩子和別人比較,考得不好就批評、數落,灌輸給孩子“好好學習才能出人頭地,否則只能賣煎餅、撿破爛”的觀念,其實就是在鼓勵孩子建立表現目標。

這兩類目標對孩子的學習有什麼影響呢?研究發現,擁有掌握目標的孩子,注意力會放在學習本身,他們能更好地監控自己的學習情況,尋找有效的學習方法。

而擁有表現目標的孩子,除了自己的學業,還要關注別人的表現,不僅注意力被分散了,也更容易受情緒的影響,勝易驕,敗易餒。

除了目標類型的不同,目標是孩子自己參與選擇的,還是別人指定的,對孩子的成績也有很大的影響。

在最近幾天的《小歡喜》裡,我們看到成績優異的英子原本有很明確的目標——學習天文。為了實現這個理想,她願意付出很多努力,辛苦但幸福地學習。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可是媽媽執意要干預她的每一個選擇,不管是去天文館當志願者,還是去南大冬令營,結果不僅磨滅了英子對學習的熱情,還令她患上了抑鬱症,連活著都覺得沒有樂趣。

所以說,想要孩子好好學習,就要先讓孩子想明白,自己為什麼而學。尊重孩子的箭靶子,他才會不知疲倦地練習拉弓,而不是提前放棄。

03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雖然這幾年,“親子關係”被炒得很熱,但真正能做好,贏得孩子心的卻不多。

電影中,鄧超被冤枉坐了7年牢,出獄後,兒子原本是拒絕他的。在馬飛心裡,爸爸離開了那麼久,對自己不聞不問,這讓他感受到了被拋棄感。

鄧超知道孩子心裡的委屈,對他的責怪、拳頭一併接受,用一個擁抱回應孩子,讓他明白爸爸是愛你的。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之後,在父子倆的相處中,他給馬飛的永遠是信任和付出。校長把馬飛說得一無是處時,鄧超挺他,說他畢業時,會是這個學校最出色的學生。

馬飛學習進步,想要一臺電腦時,鄧超沒有怪兒子貪心、不好好學習,而是儘自己所能實現孩子的心願。

唯一一次對兒子發火,換成一般的父親,肯定就這麼算了。鄧超卻做了一個小降落傘,認真地跟孩子道歉,“對不起兒子,爸爸也只是第一次學著當爸爸,所以爸爸也會犯錯。

和大人相比,孩子永遠是寬容的。只要我們願意關心他的感受,尊重他的想法,做錯事時誠懇地道個歉,孩子就會敞開心扉,重新擁抱我們。

而有良好親子關係的孩子,不僅會更自信,更幸福,更有主見,研究發現,他們在學業上的表現也會更好。

因為這些孩子從父母那裡獲得了足夠的安全感,所以遇到失敗時能積極應對,也會更主動地調節自己的學習行為,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

"

前陣子,小樣媽去看了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雖然大家對這本電影褒貶不一,尤其是看到馬飛在鄧超的“快樂教育”下,從年級最後一名的差生,逆襲成為年級前十的優等生,如願成為宇航員,都覺得這樣的劇情太扯了。但小樣媽還是非常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

雖然拍成電影后,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其實鄧超教育馬飛的那些方法,在心理學裡都能找到依據。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所以今天,小樣媽想借這部電影,和大家聊聊什麼樣的教育方法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學習好,能力強,過上不平凡的人生。

你對“快樂教育”恐怕有個誤會

很多家長像電影裡的校長一樣,相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的確,和玩耍相比,學習不是件輕鬆、愉快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越逼孩子吃苦,他就能學的越好。

相反,真正學習好的人,都是一邊體驗學習的辛苦,一邊享受快樂的

學習的快樂藏在哪裡呢?

藏在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裡;藏在他通過努力取得進步,體驗到的成就感裡;還藏在他通過學習,實現理想的幸福感裡。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電影裡,馬飛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只憑興趣,毫無壓力地學習。他拼命努力,只進步了區區幾名,被同學欺負,被校長批評,甚至連累班主任老師被處分的時候,他也曾絕望地想放棄。

他哭著對爸爸說,“太難了,爸爸,我還是去賣煎餅吧。

是什麼讓他摔倒了還能再爬起來,明知學習辛苦,還能咬牙堅持呢?是鄧超帶給他的“快樂教育”。

下面我們就詳細看一看,鄧超用了哪些方法,最終成就了兒子馬飛。

01 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什麼意思呢?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看看馬飛周圍的人是怎麼評價他的。

電影一開始,馬飛的老師就說他是“破孩子缺根弦”。

上初中時,馬飛成了學校的差生,校長想要開除他,還諷刺說,“煤球再怎麼洗,永遠也變不成鑽石。

就連馬飛的親媽也說,“這孩子就這樣,沒救了。

“我看你也沒什麼自尊心……你也不撒泡尿照照,長了那年級前十名的臉了嗎?”

在馬飛的世界裡,所有人都覺得他一無是處,除了鄧超飾演的爸爸。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馬飛小的時候,鄧超就說,“你是這個地球上最聰明的孩子,你的腦子要一直想,你就永遠不會缺根弦。”

後來馬飛通過努力,從班級倒數第一,考到了班級倒數第五。他覺得自己還是很差勁,可鄧超卻說,“天才啊,考得太好了。

很多人覺得鄧超對孩子的誇獎有點太誇張了,馬飛媽媽才比較接地氣。但其實,鄧超的做法才真正有利於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培養。

所謂“自我效能感”,就是指個體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類任務。這個概念是由著名的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

他發現自我效能感,也就是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信心,會直接影響他在困難面前的態度和堅持性。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就拿學習這件事來說,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會為自己設定更高的學習目標,遇到困難時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堅持更長的時間,並且在學習時冷靜、沉著,更關注學習本身。

自我效能感低的孩子則完全相反。他們會逃避困難的任務,給自己定一個比較低的目標。遇到困難時很快就會放棄,不願意付出努力,還會感到緊張不安的情緒。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在能力相同的情況下,自我效果感高的學生成績更好,自我效能感低的學生成績更差。這一點已經被實驗研究所證實了。

電影中,原本馬飛的自我效能感很低,老師批評,媽媽數落,他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會成功,所以早早就放棄努力,甘願當一個差生

但爸爸的信任和鼓勵讓馬飛重新覺得自己是有希望的。他努力學習,取得了進步,自我效能感又一次得到提升,最後變成了良性循環。

游泳冠軍傅園慧也有這樣一位與眾不同的爸爸。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傅園慧小的時候,傅爸爸就一直對她說,“你是天才”。後來傅園慧因為這件事被隊友嘲笑,沒想到傅爸爸居然跑到游泳隊,認真地跟對方說,“我們傅園慧真的是天才。

看似傻傻的舉動,卻成了傅園慧成長路上的定海神針。

每當遇到困難,甚至被攻擊時,傅園慧總會反覆默唸爸爸的那三句話,“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個天才。”給自己加油打氣,堅持走到了今天。

每個孩子都會遇到挫折,能決定他們走多遠的,正是遇到挫折時的態度。是相信自己努力往前衝,還是就此止步不前,就看父母平時是鼓勵還是打擊了。

02 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而學

學習的過程充滿艱辛,為什麼有的孩子輕易就放棄了,有的卻能甘之如飴呢?答案就藏在鄧超對馬飛的教育裡。

原本,馬飛雖然學習不好,但他很相信媽媽說的那套,“認真學習就是為了考清華、北大。學不好就樓下賣煎餅。”

這也是很多父母灌輸給孩子的觀念:好好學習是為了考一所好大學,然後找一份好工作,最後有好的生活。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但鄧超的想法不同,他告訴兒子,“清華、北大隻是過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

這句話其實是在強調學習目標的重要性

我們聽過很多名人故事,當一個人有了宏偉的目標,迫切想要實現它時,就有了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勇氣。

你或許會覺得,他們是名人,和我們普通人不一樣。那我們來看看心理學家針對普通人做的研究。

在心理學裡,目標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稱為掌握目標,這類孩子學習是為了掌握知識和技能,提高能力,實現理想。

鄧超在電影中鼓勵馬飛一直思考,找到自己的理想,為成為宇航員而學習,就屬於掌握目標。

另一類目標稱為表現目標,這類孩子關注的不是學習本身,而是通過學習超過別人,獲得讚許和優越感,又或者通過不好好學習,來避免別人說自己笨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很多家長拿孩子和別人比較,考得不好就批評、數落,灌輸給孩子“好好學習才能出人頭地,否則只能賣煎餅、撿破爛”的觀念,其實就是在鼓勵孩子建立表現目標。

這兩類目標對孩子的學習有什麼影響呢?研究發現,擁有掌握目標的孩子,注意力會放在學習本身,他們能更好地監控自己的學習情況,尋找有效的學習方法。

而擁有表現目標的孩子,除了自己的學業,還要關注別人的表現,不僅注意力被分散了,也更容易受情緒的影響,勝易驕,敗易餒。

除了目標類型的不同,目標是孩子自己參與選擇的,還是別人指定的,對孩子的成績也有很大的影響。

在最近幾天的《小歡喜》裡,我們看到成績優異的英子原本有很明確的目標——學習天文。為了實現這個理想,她願意付出很多努力,辛苦但幸福地學習。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可是媽媽執意要干預她的每一個選擇,不管是去天文館當志願者,還是去南大冬令營,結果不僅磨滅了英子對學習的熱情,還令她患上了抑鬱症,連活著都覺得沒有樂趣。

所以說,想要孩子好好學習,就要先讓孩子想明白,自己為什麼而學。尊重孩子的箭靶子,他才會不知疲倦地練習拉弓,而不是提前放棄。

03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雖然這幾年,“親子關係”被炒得很熱,但真正能做好,贏得孩子心的卻不多。

電影中,鄧超被冤枉坐了7年牢,出獄後,兒子原本是拒絕他的。在馬飛心裡,爸爸離開了那麼久,對自己不聞不問,這讓他感受到了被拋棄感。

鄧超知道孩子心裡的委屈,對他的責怪、拳頭一併接受,用一個擁抱回應孩子,讓他明白爸爸是愛你的。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之後,在父子倆的相處中,他給馬飛的永遠是信任和付出。校長把馬飛說得一無是處時,鄧超挺他,說他畢業時,會是這個學校最出色的學生。

馬飛學習進步,想要一臺電腦時,鄧超沒有怪兒子貪心、不好好學習,而是儘自己所能實現孩子的心願。

唯一一次對兒子發火,換成一般的父親,肯定就這麼算了。鄧超卻做了一個小降落傘,認真地跟孩子道歉,“對不起兒子,爸爸也只是第一次學著當爸爸,所以爸爸也會犯錯。

和大人相比,孩子永遠是寬容的。只要我們願意關心他的感受,尊重他的想法,做錯事時誠懇地道個歉,孩子就會敞開心扉,重新擁抱我們。

而有良好親子關係的孩子,不僅會更自信,更幸福,更有主見,研究發現,他們在學業上的表現也會更好。

因為這些孩子從父母那裡獲得了足夠的安全感,所以遇到失敗時能積極應對,也會更主動地調節自己的學習行為,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

從心理學角度看《銀河補習班》,馬飛逆襲成學霸一點也不意外

這部電影中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很多,比如鄧超給兒子展示了連通管的原理,讓他親身體驗到“知識就是力量”。

比如他教兒子永遠不要停下思考,馬飛才能在洪水和太空任務中,兩次利用手邊的工具,救自己一命。

比如他對馬飛的班主任說,“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應該是均勻地散佈在他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從這些教育的細節可以看出,馬飛的逆襲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即使他無法在一年內從年級倒數第一,變成年級前十,他也能變成班級前十。即使他沒有考進清華北大,也依然能找到自己熱愛的工作,實現自我價值。

這樣的人生無疑是幸福的,也是值得的。願我們也能通過努力,讓孩子擁有這樣的人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