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心理上受苦是自作自受?是的,因為事情本身沒辦法傷害你'

心理學 不完美媽媽 服裝 郭家心理姐 2019-08-14
"

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

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心理學:心理上受苦是自作自受?是的,因為事情本身沒辦法傷害你

一、為什麼說思想一直在欺騙我們?

著名身心靈作家張德芬曾說: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挑剔很多東西,吃的、穿的、用的,還有自己的親人、朋友……可是我們卻從來不挑剔自己腦袋裡的思想。它說什麼我們就相信什麼。

衣服要穿質量好的,吃飯要去好的餐廳,買房要買住著舒服的,車子要買有品位的,我們不斷地提高自己對外在物質的追求,卻從不在意自己內在精神的品質。

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是:

腐爛發臭的食物,我們是絕對不會放入口中或是吞進肚子裡的,但是我們每天卻樂此不疲地方很多負面的思想到自己的腦袋中,還反覆思考、琢磨它們......

“我是個受害者......”

“我活得像個乞丐......”

“我這一輩子註定悽慘......”

“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中,我沒辦法做自己......”

“我每天都活得好累,不停地工作、不停地拼命,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那麼,這些思想是怎麼來的?又是誰把這些思想放進我們腦袋裡的呢?答案是:父母、老師、電視、社會、朋友......

"

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心理學:心理上受苦是自作自受?是的,因為事情本身沒辦法傷害你

一、為什麼說思想一直在欺騙我們?

著名身心靈作家張德芬曾說: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挑剔很多東西,吃的、穿的、用的,還有自己的親人、朋友……可是我們卻從來不挑剔自己腦袋裡的思想。它說什麼我們就相信什麼。

衣服要穿質量好的,吃飯要去好的餐廳,買房要買住著舒服的,車子要買有品位的,我們不斷地提高自己對外在物質的追求,卻從不在意自己內在精神的品質。

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是:

腐爛發臭的食物,我們是絕對不會放入口中或是吞進肚子裡的,但是我們每天卻樂此不疲地方很多負面的思想到自己的腦袋中,還反覆思考、琢磨它們......

“我是個受害者......”

“我活得像個乞丐......”

“我這一輩子註定悽慘......”

“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中,我沒辦法做自己......”

“我每天都活得好累,不停地工作、不停地拼命,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那麼,這些思想是怎麼來的?又是誰把這些思想放進我們腦袋裡的呢?答案是:父母、老師、電視、社會、朋友......

心理學:心理上受苦是自作自受?是的,因為事情本身沒辦法傷害你

二、我們毫不質疑地將那些“應該”視為自己的目標

想想看,小時候,你的父母告訴你,你應該要怎麼樣?

應該要聰明、能幹——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又好,幹活還利索,學著點啊!

應該要勇敢、獨立——你看那誰家的孩子,年紀輕輕的就賺了很多錢,兄弟父母全靠他幫襯......

應該要聽話、懂事——做孩子的,就得聽父母的,孩啊,我對你要求不高,以後要聽爸媽的話。

應該要賢惠、謙遜——女兒啊,以後嫁去男方,要勤快,把老公、公婆伺候好是你的本分!

要......

你看到什麼?是不是看到很多應該。其實,這是我們每個人期待的自己的樣子,只是我們卻把別人要求我們做的事當作我們奮鬥的目標。

當我們沒辦法達到別人的期待的時候,我們一邊懊悔自己不夠努力,一邊自責自己怎麼那麼不爭氣,只是,我們忘了,每個人都有很多面。

我們有勇敢的一面,就一定有膽怯的一面,世界是二元對立的,我們是一個完整的人,不可能只有一面而沒有另一面(硬幣還有正反兩面呢)。

再能幹、再完美的人,也會有能力達不到的地方,當你被告知“應該”要“勇敢”時,你怯弱的另一面呢,何處躲藏?

如果你從小就被灌輸“你必須要能幹”的這個理想,那麼你不能幹的地方,你能力有所欠缺的地方,一定會被你否定和壓抑。

那些凡是不被允許的特質,被我們硬生生地壓抑在了潛意識裡,可它們並沒有消失,它們會不時浮上臺面,給我們造成困擾。

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直面這些被壓抑的部分,我們逃避、我們不安、我們蠢蠢欲動:

浮躁、突如其來的暴怒、莫名的憂傷,還有腦海裡喋喋不休的“你不夠好、你是錯的、你不如別人、你不夠完美......”

於是,我們變成了別人眼中的“酗酒的人”、“抽菸的人”、“購物狂”、“派對狂”、“追星狂”、“學習狂”、“夜店狂”、“上課狂”......

腦袋裡的思想我們無從控制,我們只能藉由觀察它、檢視它來轉移,如果你檢視思想的真實性,你會發現,90%的思想幾乎都是不正確的。

"

郭家心理姐,幫你解開心裡的結,做最真實的自己!


心理學:心理上受苦是自作自受?是的,因為事情本身沒辦法傷害你

一、為什麼說思想一直在欺騙我們?

著名身心靈作家張德芬曾說: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挑剔很多東西,吃的、穿的、用的,還有自己的親人、朋友……可是我們卻從來不挑剔自己腦袋裡的思想。它說什麼我們就相信什麼。

衣服要穿質量好的,吃飯要去好的餐廳,買房要買住著舒服的,車子要買有品位的,我們不斷地提高自己對外在物質的追求,卻從不在意自己內在精神的品質。

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是:

腐爛發臭的食物,我們是絕對不會放入口中或是吞進肚子裡的,但是我們每天卻樂此不疲地方很多負面的思想到自己的腦袋中,還反覆思考、琢磨它們......

“我是個受害者......”

“我活得像個乞丐......”

“我這一輩子註定悽慘......”

“我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中,我沒辦法做自己......”

“我每天都活得好累,不停地工作、不停地拼命,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那麼,這些思想是怎麼來的?又是誰把這些思想放進我們腦袋裡的呢?答案是:父母、老師、電視、社會、朋友......

心理學:心理上受苦是自作自受?是的,因為事情本身沒辦法傷害你

二、我們毫不質疑地將那些“應該”視為自己的目標

想想看,小時候,你的父母告訴你,你應該要怎麼樣?

應該要聰明、能幹——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又好,幹活還利索,學著點啊!

應該要勇敢、獨立——你看那誰家的孩子,年紀輕輕的就賺了很多錢,兄弟父母全靠他幫襯......

應該要聽話、懂事——做孩子的,就得聽父母的,孩啊,我對你要求不高,以後要聽爸媽的話。

應該要賢惠、謙遜——女兒啊,以後嫁去男方,要勤快,把老公、公婆伺候好是你的本分!

要......

你看到什麼?是不是看到很多應該。其實,這是我們每個人期待的自己的樣子,只是我們卻把別人要求我們做的事當作我們奮鬥的目標。

當我們沒辦法達到別人的期待的時候,我們一邊懊悔自己不夠努力,一邊自責自己怎麼那麼不爭氣,只是,我們忘了,每個人都有很多面。

我們有勇敢的一面,就一定有膽怯的一面,世界是二元對立的,我們是一個完整的人,不可能只有一面而沒有另一面(硬幣還有正反兩面呢)。

再能幹、再完美的人,也會有能力達不到的地方,當你被告知“應該”要“勇敢”時,你怯弱的另一面呢,何處躲藏?

如果你從小就被灌輸“你必須要能幹”的這個理想,那麼你不能幹的地方,你能力有所欠缺的地方,一定會被你否定和壓抑。

那些凡是不被允許的特質,被我們硬生生地壓抑在了潛意識裡,可它們並沒有消失,它們會不時浮上臺面,給我們造成困擾。

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直面這些被壓抑的部分,我們逃避、我們不安、我們蠢蠢欲動:

浮躁、突如其來的暴怒、莫名的憂傷,還有腦海裡喋喋不休的“你不夠好、你是錯的、你不如別人、你不夠完美......”

於是,我們變成了別人眼中的“酗酒的人”、“抽菸的人”、“購物狂”、“派對狂”、“追星狂”、“學習狂”、“夜店狂”、“上課狂”......

腦袋裡的思想我們無從控制,我們只能藉由觀察它、檢視它來轉移,如果你檢視思想的真實性,你會發現,90%的思想幾乎都是不正確的。

心理學:心理上受苦是自作自受?是的,因為事情本身沒辦法傷害你

三、讓我們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對事情的看法

讓我們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想法,和圍繞著這個事件所編造的“故事”。

你一定聽過下面的這個故事:

有一個父親,拋棄了老婆和三個兒子,完全棄他們於不顧。

老大長大後,成為一個很好、很負責任的父親,因為他的潛意識信念是:我不可以像我父親一樣傷害家人。

老二終身未娶,因為他的潛意識信念是:我不信任婚姻,因為我可能也會和父親一樣。

老三做出和父親一樣的事,因為他的潛意識信念是:我要和我父親一樣。

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造成心理上的痛苦,痛苦來自於你對事情的解釋。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是你對事情的解釋造成了痛苦。

關於這塊的解釋,最經典的莫過於ABC法則了:

A(事件)—>B(信念、想法)—>C(結果)

比如,同樣的一件事:老公看你的時候臉色不太好(A)。

如果你認為他是故意針對你的(B),你就會覺得很受傷(C)。

如果你認為老公當時心情不好(B1),你會很中立地注意自己和他的互動(C1)。

如果你認為老公是因為身體不舒服(B2),你會很心疼地對他格外好一些(C2)。

事件是中立的,同樣的事件,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的結果出現。不同的B會造成不同的C,也會影響你和老公之間的關係。

我們的煩惱,用這個簡單的ABC公式就可以解釋得清清楚楚了。

我們還可以把這個公式改為新的版本:

A(事件)—>B(信念、想法)—>C(選擇),覺察自己對一件事產生的想法和信念,然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關於這個話題,你有什麼想說,期待你的精彩留言和評論哦!


參考資料:《遇見未知的自己》

主筆:郭家心理姐

一個一邊不吃藥對抗躁鬱症,一邊靠心理學自救實現人生逆襲的心理諮詢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