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98年的一天,父親韓世金在去接孫女韓夢雪的路上遇到大雨,深夜才回到家,看著摔了一身泥水,差點掉河裡的爺孫倆,韓愛英第一次和丈夫紅了臉,“我要回縣城……”韓愛英哭著把積壓的委屈宣洩了出來。

韓世金的一句話讓韓愛英止住了哭泣:“既然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到,娃兒我給你帶著,放心。”就這樣,直到2012年韓世金去世,韓夢雪一直被爺爺細心呵護。

“一座橋修了又修”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98年的一天,父親韓世金在去接孫女韓夢雪的路上遇到大雨,深夜才回到家,看著摔了一身泥水,差點掉河裡的爺孫倆,韓愛英第一次和丈夫紅了臉,“我要回縣城……”韓愛英哭著把積壓的委屈宣洩了出來。

韓世金的一句話讓韓愛英止住了哭泣:“既然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到,娃兒我給你帶著,放心。”就這樣,直到2012年韓世金去世,韓夢雪一直被爺爺細心呵護。

“一座橋修了又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老韓的家門口有條河,當地人叫吉祥河,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就得過河,於是老韓兩口子在河上修了座橋,30多年來,這座橋已翻修了三次。

“經常有家屬或者學生來烈士陵園掃墓,到了夏季,水位上漲不安全,我們修橋能方便他們過來。”老韓說,起初修的是木板橋,他和老伴一人站一邊,護著孩子別掉下去。

走的人多了,木橋受不住了,老韓又花了幾千元買了水泥,修成了石頭橋。

陵園沒有圍牆,夫妻倆怕牧民的牛羊進來踏壞陵墓,就花了一個月用枯木和樹枝搭起了圍牆,又陸續種了幾百棵楊樹。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98年的一天,父親韓世金在去接孫女韓夢雪的路上遇到大雨,深夜才回到家,看著摔了一身泥水,差點掉河裡的爺孫倆,韓愛英第一次和丈夫紅了臉,“我要回縣城……”韓愛英哭著把積壓的委屈宣洩了出來。

韓世金的一句話讓韓愛英止住了哭泣:“既然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到,娃兒我給你帶著,放心。”就這樣,直到2012年韓世金去世,韓夢雪一直被爺爺細心呵護。

“一座橋修了又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老韓的家門口有條河,當地人叫吉祥河,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就得過河,於是老韓兩口子在河上修了座橋,30多年來,這座橋已翻修了三次。

“經常有家屬或者學生來烈士陵園掃墓,到了夏季,水位上漲不安全,我們修橋能方便他們過來。”老韓說,起初修的是木板橋,他和老伴一人站一邊,護著孩子別掉下去。

走的人多了,木橋受不住了,老韓又花了幾千元買了水泥,修成了石頭橋。

陵園沒有圍牆,夫妻倆怕牧民的牛羊進來踏壞陵墓,就花了一個月用枯木和樹枝搭起了圍牆,又陸續種了幾百棵楊樹。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打掃陵園衛生、擦拭烈士墓碑、給掃墓的學生或其他人領路、掃墓過後清理垃圾……老韓夫妻倆除了忙農活和管理自己的果園大棚,就待在烈士陵園裡。

守得久了,烈士們的故事也逐漸在老韓的腦海裡豐滿起來。“王東喜犧牲的時候28歲,他是為了保護戰友獻出生命,被追授一等功;還有王鋒,他救了落水的人,他們中不少都是十八九歲就犧牲了。”老韓說起這些時臉上就會變得很凝重。

“新陵園建成了,我還繼續守”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98年的一天,父親韓世金在去接孫女韓夢雪的路上遇到大雨,深夜才回到家,看著摔了一身泥水,差點掉河裡的爺孫倆,韓愛英第一次和丈夫紅了臉,“我要回縣城……”韓愛英哭著把積壓的委屈宣洩了出來。

韓世金的一句話讓韓愛英止住了哭泣:“既然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到,娃兒我給你帶著,放心。”就這樣,直到2012年韓世金去世,韓夢雪一直被爺爺細心呵護。

“一座橋修了又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老韓的家門口有條河,當地人叫吉祥河,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就得過河,於是老韓兩口子在河上修了座橋,30多年來,這座橋已翻修了三次。

“經常有家屬或者學生來烈士陵園掃墓,到了夏季,水位上漲不安全,我們修橋能方便他們過來。”老韓說,起初修的是木板橋,他和老伴一人站一邊,護著孩子別掉下去。

走的人多了,木橋受不住了,老韓又花了幾千元買了水泥,修成了石頭橋。

陵園沒有圍牆,夫妻倆怕牧民的牛羊進來踏壞陵墓,就花了一個月用枯木和樹枝搭起了圍牆,又陸續種了幾百棵楊樹。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打掃陵園衛生、擦拭烈士墓碑、給掃墓的學生或其他人領路、掃墓過後清理垃圾……老韓夫妻倆除了忙農活和管理自己的果園大棚,就待在烈士陵園裡。

守得久了,烈士們的故事也逐漸在老韓的腦海裡豐滿起來。“王東喜犧牲的時候28歲,他是為了保護戰友獻出生命,被追授一等功;還有王鋒,他救了落水的人,他們中不少都是十八九歲就犧牲了。”老韓說起這些時臉上就會變得很凝重。

“新陵園建成了,我還繼續守”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韓新敢

2013年7月,和靜縣人民政府新建了和靜縣烈士陵園,老韓家旁邊的烈士墓被遷走了。

新的烈士陵園共有203個墓碑,老韓對逝者的個人資料、墓地位置瞭如指掌。 陵園距離老韓家只有2公里,騎著電動三輪車,一個饢或麵包當午飯,往返在家與烈士陵園之間,成了這幾年老韓的生活常態。

“民政局的領導找到我,說還是希望我繼續守陵園,我就答應了。”老韓說,守了二十多年,自己也捨不得了。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98年的一天,父親韓世金在去接孫女韓夢雪的路上遇到大雨,深夜才回到家,看著摔了一身泥水,差點掉河裡的爺孫倆,韓愛英第一次和丈夫紅了臉,“我要回縣城……”韓愛英哭著把積壓的委屈宣洩了出來。

韓世金的一句話讓韓愛英止住了哭泣:“既然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到,娃兒我給你帶著,放心。”就這樣,直到2012年韓世金去世,韓夢雪一直被爺爺細心呵護。

“一座橋修了又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老韓的家門口有條河,當地人叫吉祥河,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就得過河,於是老韓兩口子在河上修了座橋,30多年來,這座橋已翻修了三次。

“經常有家屬或者學生來烈士陵園掃墓,到了夏季,水位上漲不安全,我們修橋能方便他們過來。”老韓說,起初修的是木板橋,他和老伴一人站一邊,護著孩子別掉下去。

走的人多了,木橋受不住了,老韓又花了幾千元買了水泥,修成了石頭橋。

陵園沒有圍牆,夫妻倆怕牧民的牛羊進來踏壞陵墓,就花了一個月用枯木和樹枝搭起了圍牆,又陸續種了幾百棵楊樹。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打掃陵園衛生、擦拭烈士墓碑、給掃墓的學生或其他人領路、掃墓過後清理垃圾……老韓夫妻倆除了忙農活和管理自己的果園大棚,就待在烈士陵園裡。

守得久了,烈士們的故事也逐漸在老韓的腦海裡豐滿起來。“王東喜犧牲的時候28歲,他是為了保護戰友獻出生命,被追授一等功;還有王鋒,他救了落水的人,他們中不少都是十八九歲就犧牲了。”老韓說起這些時臉上就會變得很凝重。

“新陵園建成了,我還繼續守”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韓新敢

2013年7月,和靜縣人民政府新建了和靜縣烈士陵園,老韓家旁邊的烈士墓被遷走了。

新的烈士陵園共有203個墓碑,老韓對逝者的個人資料、墓地位置瞭如指掌。 陵園距離老韓家只有2公里,騎著電動三輪車,一個饢或麵包當午飯,往返在家與烈士陵園之間,成了這幾年老韓的生活常態。

“民政局的領導找到我,說還是希望我繼續守陵園,我就答應了。”老韓說,守了二十多年,自己也捨不得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的陵園裡,墓碑排列整齊劃一,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莊嚴肅穆,墓碑前後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老韓穿梭在墓碑之間,用手中的布細細擦拭墓碑上鐫刻的名字。

“40多年了,老戰友們來看你了!”今年八一建軍節前的一天,臨近中午,烈士陳躍的墓碑前迎來了一群頭髮花白的老人,陪伴他們的正是老韓。

這群老人來自福建福州,曾是鐵道兵第六師的老兵,退役後回到了福建,時隔四十多年,第一次回來看望老戰友。

“陳躍是我們一個連的老戰友,這次我們專門從福建趕來看他,韓老弟直接就領著我們找到了他的墓,老韓真是把烈士放在心上了。”66歲的陳承華說,將戰友交給老韓,他們很放心。

臨走前,陳承華抬起手向老韓敬了一個軍禮,表達無盡的感謝。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98年的一天,父親韓世金在去接孫女韓夢雪的路上遇到大雨,深夜才回到家,看著摔了一身泥水,差點掉河裡的爺孫倆,韓愛英第一次和丈夫紅了臉,“我要回縣城……”韓愛英哭著把積壓的委屈宣洩了出來。

韓世金的一句話讓韓愛英止住了哭泣:“既然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到,娃兒我給你帶著,放心。”就這樣,直到2012年韓世金去世,韓夢雪一直被爺爺細心呵護。

“一座橋修了又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老韓的家門口有條河,當地人叫吉祥河,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就得過河,於是老韓兩口子在河上修了座橋,30多年來,這座橋已翻修了三次。

“經常有家屬或者學生來烈士陵園掃墓,到了夏季,水位上漲不安全,我們修橋能方便他們過來。”老韓說,起初修的是木板橋,他和老伴一人站一邊,護著孩子別掉下去。

走的人多了,木橋受不住了,老韓又花了幾千元買了水泥,修成了石頭橋。

陵園沒有圍牆,夫妻倆怕牧民的牛羊進來踏壞陵墓,就花了一個月用枯木和樹枝搭起了圍牆,又陸續種了幾百棵楊樹。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打掃陵園衛生、擦拭烈士墓碑、給掃墓的學生或其他人領路、掃墓過後清理垃圾……老韓夫妻倆除了忙農活和管理自己的果園大棚,就待在烈士陵園裡。

守得久了,烈士們的故事也逐漸在老韓的腦海裡豐滿起來。“王東喜犧牲的時候28歲,他是為了保護戰友獻出生命,被追授一等功;還有王鋒,他救了落水的人,他們中不少都是十八九歲就犧牲了。”老韓說起這些時臉上就會變得很凝重。

“新陵園建成了,我還繼續守”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韓新敢

2013年7月,和靜縣人民政府新建了和靜縣烈士陵園,老韓家旁邊的烈士墓被遷走了。

新的烈士陵園共有203個墓碑,老韓對逝者的個人資料、墓地位置瞭如指掌。 陵園距離老韓家只有2公里,騎著電動三輪車,一個饢或麵包當午飯,往返在家與烈士陵園之間,成了這幾年老韓的生活常態。

“民政局的領導找到我,說還是希望我繼續守陵園,我就答應了。”老韓說,守了二十多年,自己也捨不得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的陵園裡,墓碑排列整齊劃一,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莊嚴肅穆,墓碑前後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老韓穿梭在墓碑之間,用手中的布細細擦拭墓碑上鐫刻的名字。

“40多年了,老戰友們來看你了!”今年八一建軍節前的一天,臨近中午,烈士陳躍的墓碑前迎來了一群頭髮花白的老人,陪伴他們的正是老韓。

這群老人來自福建福州,曾是鐵道兵第六師的老兵,退役後回到了福建,時隔四十多年,第一次回來看望老戰友。

“陳躍是我們一個連的老戰友,這次我們專門從福建趕來看他,韓老弟直接就領著我們找到了他的墓,老韓真是把烈士放在心上了。”66歲的陳承華說,將戰友交給老韓,他們很放心。

臨走前,陳承華抬起手向老韓敬了一個軍禮,表達無盡的感謝。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龍泉溝裡只剩了三家人,鄰居哈山·買明是2014年搬來的,聽說老韓守陵的故事,熱心的他常常幫老韓照顧牛羊幹農活。“老韓守護烈士的事,我們都知道,太值得人尊敬了,這幾天天熱,他要去烈士陵園澆水,我就幫他喂牛羊。”哈山說。

繼續閱讀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98年的一天,父親韓世金在去接孫女韓夢雪的路上遇到大雨,深夜才回到家,看著摔了一身泥水,差點掉河裡的爺孫倆,韓愛英第一次和丈夫紅了臉,“我要回縣城……”韓愛英哭著把積壓的委屈宣洩了出來。

韓世金的一句話讓韓愛英止住了哭泣:“既然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到,娃兒我給你帶著,放心。”就這樣,直到2012年韓世金去世,韓夢雪一直被爺爺細心呵護。

“一座橋修了又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老韓的家門口有條河,當地人叫吉祥河,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就得過河,於是老韓兩口子在河上修了座橋,30多年來,這座橋已翻修了三次。

“經常有家屬或者學生來烈士陵園掃墓,到了夏季,水位上漲不安全,我們修橋能方便他們過來。”老韓說,起初修的是木板橋,他和老伴一人站一邊,護著孩子別掉下去。

走的人多了,木橋受不住了,老韓又花了幾千元買了水泥,修成了石頭橋。

陵園沒有圍牆,夫妻倆怕牧民的牛羊進來踏壞陵墓,就花了一個月用枯木和樹枝搭起了圍牆,又陸續種了幾百棵楊樹。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打掃陵園衛生、擦拭烈士墓碑、給掃墓的學生或其他人領路、掃墓過後清理垃圾……老韓夫妻倆除了忙農活和管理自己的果園大棚,就待在烈士陵園裡。

守得久了,烈士們的故事也逐漸在老韓的腦海裡豐滿起來。“王東喜犧牲的時候28歲,他是為了保護戰友獻出生命,被追授一等功;還有王鋒,他救了落水的人,他們中不少都是十八九歲就犧牲了。”老韓說起這些時臉上就會變得很凝重。

“新陵園建成了,我還繼續守”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韓新敢

2013年7月,和靜縣人民政府新建了和靜縣烈士陵園,老韓家旁邊的烈士墓被遷走了。

新的烈士陵園共有203個墓碑,老韓對逝者的個人資料、墓地位置瞭如指掌。 陵園距離老韓家只有2公里,騎著電動三輪車,一個饢或麵包當午飯,往返在家與烈士陵園之間,成了這幾年老韓的生活常態。

“民政局的領導找到我,說還是希望我繼續守陵園,我就答應了。”老韓說,守了二十多年,自己也捨不得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的陵園裡,墓碑排列整齊劃一,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莊嚴肅穆,墓碑前後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老韓穿梭在墓碑之間,用手中的布細細擦拭墓碑上鐫刻的名字。

“40多年了,老戰友們來看你了!”今年八一建軍節前的一天,臨近中午,烈士陳躍的墓碑前迎來了一群頭髮花白的老人,陪伴他們的正是老韓。

這群老人來自福建福州,曾是鐵道兵第六師的老兵,退役後回到了福建,時隔四十多年,第一次回來看望老戰友。

“陳躍是我們一個連的老戰友,這次我們專門從福建趕來看他,韓老弟直接就領著我們找到了他的墓,老韓真是把烈士放在心上了。”66歲的陳承華說,將戰友交給老韓,他們很放心。

臨走前,陳承華抬起手向老韓敬了一個軍禮,表達無盡的感謝。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龍泉溝裡只剩了三家人,鄰居哈山·買明是2014年搬來的,聽說老韓守陵的故事,熱心的他常常幫老韓照顧牛羊幹農活。“老韓守護烈士的事,我們都知道,太值得人尊敬了,這幾天天熱,他要去烈士陵園澆水,我就幫他喂牛羊。”哈山說。

繼續閱讀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在新疆

像老韓這樣的守護者還有很多

他們用情於此

堅守於此

只為一份不朽的銘記

在這裡還有一位守墓人

一守就是34年

他就是陳俊貴

陳俊貴曾是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的一名戰士。復員後,他重返天山,守護著烈士陵園的168位犧牲戰友,併為38位犧牲戰友找到了家屬。而這要從幾十年前的一個饅頭說起……

執行任務遇暴雪班長讓出“活命”饅頭

陳俊貴17歲參軍,1979年跟隨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前往新疆,修建獨庫公路。那裡人跡罕至。戰士們一年四季與山、戈壁、白雪為伴。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98年的一天,父親韓世金在去接孫女韓夢雪的路上遇到大雨,深夜才回到家,看著摔了一身泥水,差點掉河裡的爺孫倆,韓愛英第一次和丈夫紅了臉,“我要回縣城……”韓愛英哭著把積壓的委屈宣洩了出來。

韓世金的一句話讓韓愛英止住了哭泣:“既然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到,娃兒我給你帶著,放心。”就這樣,直到2012年韓世金去世,韓夢雪一直被爺爺細心呵護。

“一座橋修了又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老韓的家門口有條河,當地人叫吉祥河,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就得過河,於是老韓兩口子在河上修了座橋,30多年來,這座橋已翻修了三次。

“經常有家屬或者學生來烈士陵園掃墓,到了夏季,水位上漲不安全,我們修橋能方便他們過來。”老韓說,起初修的是木板橋,他和老伴一人站一邊,護著孩子別掉下去。

走的人多了,木橋受不住了,老韓又花了幾千元買了水泥,修成了石頭橋。

陵園沒有圍牆,夫妻倆怕牧民的牛羊進來踏壞陵墓,就花了一個月用枯木和樹枝搭起了圍牆,又陸續種了幾百棵楊樹。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打掃陵園衛生、擦拭烈士墓碑、給掃墓的學生或其他人領路、掃墓過後清理垃圾……老韓夫妻倆除了忙農活和管理自己的果園大棚,就待在烈士陵園裡。

守得久了,烈士們的故事也逐漸在老韓的腦海裡豐滿起來。“王東喜犧牲的時候28歲,他是為了保護戰友獻出生命,被追授一等功;還有王鋒,他救了落水的人,他們中不少都是十八九歲就犧牲了。”老韓說起這些時臉上就會變得很凝重。

“新陵園建成了,我還繼續守”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韓新敢

2013年7月,和靜縣人民政府新建了和靜縣烈士陵園,老韓家旁邊的烈士墓被遷走了。

新的烈士陵園共有203個墓碑,老韓對逝者的個人資料、墓地位置瞭如指掌。 陵園距離老韓家只有2公里,騎著電動三輪車,一個饢或麵包當午飯,往返在家與烈士陵園之間,成了這幾年老韓的生活常態。

“民政局的領導找到我,說還是希望我繼續守陵園,我就答應了。”老韓說,守了二十多年,自己也捨不得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的陵園裡,墓碑排列整齊劃一,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莊嚴肅穆,墓碑前後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老韓穿梭在墓碑之間,用手中的布細細擦拭墓碑上鐫刻的名字。

“40多年了,老戰友們來看你了!”今年八一建軍節前的一天,臨近中午,烈士陳躍的墓碑前迎來了一群頭髮花白的老人,陪伴他們的正是老韓。

這群老人來自福建福州,曾是鐵道兵第六師的老兵,退役後回到了福建,時隔四十多年,第一次回來看望老戰友。

“陳躍是我們一個連的老戰友,這次我們專門從福建趕來看他,韓老弟直接就領著我們找到了他的墓,老韓真是把烈士放在心上了。”66歲的陳承華說,將戰友交給老韓,他們很放心。

臨走前,陳承華抬起手向老韓敬了一個軍禮,表達無盡的感謝。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龍泉溝裡只剩了三家人,鄰居哈山·買明是2014年搬來的,聽說老韓守陵的故事,熱心的他常常幫老韓照顧牛羊幹農活。“老韓守護烈士的事,我們都知道,太值得人尊敬了,這幾天天熱,他要去烈士陵園澆水,我就幫他喂牛羊。”哈山說。

繼續閱讀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在新疆

像老韓這樣的守護者還有很多

他們用情於此

堅守於此

只為一份不朽的銘記

在這裡還有一位守墓人

一守就是34年

他就是陳俊貴

陳俊貴曾是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的一名戰士。復員後,他重返天山,守護著烈士陵園的168位犧牲戰友,併為38位犧牲戰友找到了家屬。而這要從幾十年前的一個饅頭說起……

執行任務遇暴雪班長讓出“活命”饅頭

陳俊貴17歲參軍,1979年跟隨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前往新疆,修建獨庫公路。那裡人跡罕至。戰士們一年四季與山、戈壁、白雪為伴。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80年4月的一次任務改變了陳俊貴的一生。班長鄭林書、副班長羅強、老兵陳衛星和18歲的新兵陳俊貴,前去完成送信的緊急任務。90公里山路,計劃一天一夜走完。不曾想暴雪驟降,越來越厚的積雪甚至讓走路變得困難,最後只能爬著前進。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98年的一天,父親韓世金在去接孫女韓夢雪的路上遇到大雨,深夜才回到家,看著摔了一身泥水,差點掉河裡的爺孫倆,韓愛英第一次和丈夫紅了臉,“我要回縣城……”韓愛英哭著把積壓的委屈宣洩了出來。

韓世金的一句話讓韓愛英止住了哭泣:“既然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到,娃兒我給你帶著,放心。”就這樣,直到2012年韓世金去世,韓夢雪一直被爺爺細心呵護。

“一座橋修了又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老韓的家門口有條河,當地人叫吉祥河,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就得過河,於是老韓兩口子在河上修了座橋,30多年來,這座橋已翻修了三次。

“經常有家屬或者學生來烈士陵園掃墓,到了夏季,水位上漲不安全,我們修橋能方便他們過來。”老韓說,起初修的是木板橋,他和老伴一人站一邊,護著孩子別掉下去。

走的人多了,木橋受不住了,老韓又花了幾千元買了水泥,修成了石頭橋。

陵園沒有圍牆,夫妻倆怕牧民的牛羊進來踏壞陵墓,就花了一個月用枯木和樹枝搭起了圍牆,又陸續種了幾百棵楊樹。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打掃陵園衛生、擦拭烈士墓碑、給掃墓的學生或其他人領路、掃墓過後清理垃圾……老韓夫妻倆除了忙農活和管理自己的果園大棚,就待在烈士陵園裡。

守得久了,烈士們的故事也逐漸在老韓的腦海裡豐滿起來。“王東喜犧牲的時候28歲,他是為了保護戰友獻出生命,被追授一等功;還有王鋒,他救了落水的人,他們中不少都是十八九歲就犧牲了。”老韓說起這些時臉上就會變得很凝重。

“新陵園建成了,我還繼續守”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韓新敢

2013年7月,和靜縣人民政府新建了和靜縣烈士陵園,老韓家旁邊的烈士墓被遷走了。

新的烈士陵園共有203個墓碑,老韓對逝者的個人資料、墓地位置瞭如指掌。 陵園距離老韓家只有2公里,騎著電動三輪車,一個饢或麵包當午飯,往返在家與烈士陵園之間,成了這幾年老韓的生活常態。

“民政局的領導找到我,說還是希望我繼續守陵園,我就答應了。”老韓說,守了二十多年,自己也捨不得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的陵園裡,墓碑排列整齊劃一,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莊嚴肅穆,墓碑前後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老韓穿梭在墓碑之間,用手中的布細細擦拭墓碑上鐫刻的名字。

“40多年了,老戰友們來看你了!”今年八一建軍節前的一天,臨近中午,烈士陳躍的墓碑前迎來了一群頭髮花白的老人,陪伴他們的正是老韓。

這群老人來自福建福州,曾是鐵道兵第六師的老兵,退役後回到了福建,時隔四十多年,第一次回來看望老戰友。

“陳躍是我們一個連的老戰友,這次我們專門從福建趕來看他,韓老弟直接就領著我們找到了他的墓,老韓真是把烈士放在心上了。”66歲的陳承華說,將戰友交給老韓,他們很放心。

臨走前,陳承華抬起手向老韓敬了一個軍禮,表達無盡的感謝。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龍泉溝裡只剩了三家人,鄰居哈山·買明是2014年搬來的,聽說老韓守陵的故事,熱心的他常常幫老韓照顧牛羊幹農活。“老韓守護烈士的事,我們都知道,太值得人尊敬了,這幾天天熱,他要去烈士陵園澆水,我就幫他喂牛羊。”哈山說。

繼續閱讀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在新疆

像老韓這樣的守護者還有很多

他們用情於此

堅守於此

只為一份不朽的銘記

在這裡還有一位守墓人

一守就是34年

他就是陳俊貴

陳俊貴曾是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的一名戰士。復員後,他重返天山,守護著烈士陵園的168位犧牲戰友,併為38位犧牲戰友找到了家屬。而這要從幾十年前的一個饅頭說起……

執行任務遇暴雪班長讓出“活命”饅頭

陳俊貴17歲參軍,1979年跟隨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前往新疆,修建獨庫公路。那裡人跡罕至。戰士們一年四季與山、戈壁、白雪為伴。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80年4月的一次任務改變了陳俊貴的一生。班長鄭林書、副班長羅強、老兵陳衛星和18歲的新兵陳俊貴,前去完成送信的緊急任務。90公里山路,計劃一天一夜走完。不曾想暴雪驟降,越來越厚的積雪甚至讓走路變得困難,最後只能爬著前進。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兩天兩夜後,班長鄭林書拿出了最後一個被凍得硬邦邦的饅頭。 “我和副班長羅強是黨員,陳衛星是老兵,這個饅頭給陳俊貴吃!”

大家都清楚這個“活命”饅頭的意義。“如果這次你能活著出去,請你到湖北老家看看我的父母……” 幾個小時後,體力不支的班長一頭扎倒在雪裡,犧牲時年僅24歲。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98年的一天,父親韓世金在去接孫女韓夢雪的路上遇到大雨,深夜才回到家,看著摔了一身泥水,差點掉河裡的爺孫倆,韓愛英第一次和丈夫紅了臉,“我要回縣城……”韓愛英哭著把積壓的委屈宣洩了出來。

韓世金的一句話讓韓愛英止住了哭泣:“既然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到,娃兒我給你帶著,放心。”就這樣,直到2012年韓世金去世,韓夢雪一直被爺爺細心呵護。

“一座橋修了又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老韓的家門口有條河,當地人叫吉祥河,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就得過河,於是老韓兩口子在河上修了座橋,30多年來,這座橋已翻修了三次。

“經常有家屬或者學生來烈士陵園掃墓,到了夏季,水位上漲不安全,我們修橋能方便他們過來。”老韓說,起初修的是木板橋,他和老伴一人站一邊,護著孩子別掉下去。

走的人多了,木橋受不住了,老韓又花了幾千元買了水泥,修成了石頭橋。

陵園沒有圍牆,夫妻倆怕牧民的牛羊進來踏壞陵墓,就花了一個月用枯木和樹枝搭起了圍牆,又陸續種了幾百棵楊樹。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打掃陵園衛生、擦拭烈士墓碑、給掃墓的學生或其他人領路、掃墓過後清理垃圾……老韓夫妻倆除了忙農活和管理自己的果園大棚,就待在烈士陵園裡。

守得久了,烈士們的故事也逐漸在老韓的腦海裡豐滿起來。“王東喜犧牲的時候28歲,他是為了保護戰友獻出生命,被追授一等功;還有王鋒,他救了落水的人,他們中不少都是十八九歲就犧牲了。”老韓說起這些時臉上就會變得很凝重。

“新陵園建成了,我還繼續守”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韓新敢

2013年7月,和靜縣人民政府新建了和靜縣烈士陵園,老韓家旁邊的烈士墓被遷走了。

新的烈士陵園共有203個墓碑,老韓對逝者的個人資料、墓地位置瞭如指掌。 陵園距離老韓家只有2公里,騎著電動三輪車,一個饢或麵包當午飯,往返在家與烈士陵園之間,成了這幾年老韓的生活常態。

“民政局的領導找到我,說還是希望我繼續守陵園,我就答應了。”老韓說,守了二十多年,自己也捨不得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的陵園裡,墓碑排列整齊劃一,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莊嚴肅穆,墓碑前後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老韓穿梭在墓碑之間,用手中的布細細擦拭墓碑上鐫刻的名字。

“40多年了,老戰友們來看你了!”今年八一建軍節前的一天,臨近中午,烈士陳躍的墓碑前迎來了一群頭髮花白的老人,陪伴他們的正是老韓。

這群老人來自福建福州,曾是鐵道兵第六師的老兵,退役後回到了福建,時隔四十多年,第一次回來看望老戰友。

“陳躍是我們一個連的老戰友,這次我們專門從福建趕來看他,韓老弟直接就領著我們找到了他的墓,老韓真是把烈士放在心上了。”66歲的陳承華說,將戰友交給老韓,他們很放心。

臨走前,陳承華抬起手向老韓敬了一個軍禮,表達無盡的感謝。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龍泉溝裡只剩了三家人,鄰居哈山·買明是2014年搬來的,聽說老韓守陵的故事,熱心的他常常幫老韓照顧牛羊幹農活。“老韓守護烈士的事,我們都知道,太值得人尊敬了,這幾天天熱,他要去烈士陵園澆水,我就幫他喂牛羊。”哈山說。

繼續閱讀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在新疆

像老韓這樣的守護者還有很多

他們用情於此

堅守於此

只為一份不朽的銘記

在這裡還有一位守墓人

一守就是34年

他就是陳俊貴

陳俊貴曾是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的一名戰士。復員後,他重返天山,守護著烈士陵園的168位犧牲戰友,併為38位犧牲戰友找到了家屬。而這要從幾十年前的一個饅頭說起……

執行任務遇暴雪班長讓出“活命”饅頭

陳俊貴17歲參軍,1979年跟隨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前往新疆,修建獨庫公路。那裡人跡罕至。戰士們一年四季與山、戈壁、白雪為伴。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80年4月的一次任務改變了陳俊貴的一生。班長鄭林書、副班長羅強、老兵陳衛星和18歲的新兵陳俊貴,前去完成送信的緊急任務。90公里山路,計劃一天一夜走完。不曾想暴雪驟降,越來越厚的積雪甚至讓走路變得困難,最後只能爬著前進。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兩天兩夜後,班長鄭林書拿出了最後一個被凍得硬邦邦的饅頭。 “我和副班長羅強是黨員,陳衛星是老兵,這個饅頭給陳俊貴吃!”

大家都清楚這個“活命”饅頭的意義。“如果這次你能活著出去,請你到湖北老家看看我的父母……” 幾個小時後,體力不支的班長一頭扎倒在雪裡,犧牲時年僅24歲。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班長鄭林書

那一天,伴隨著無盡的絕望與疲憊,3位戰士全部昏了過去。

當陳俊貴醒來時,已經躺在了牧民的家裡。 他和陳衛星活了下來,副班長羅強亦不幸犧牲。

無情的風雪見證了催人淚下的情誼,茫茫天山留下了年輕的生命,留下了甘於奉獻的英魂。

喬爾瑪守墓34年只為找到烈士家屬

陳俊貴在醫院住了3年多才康復,被診斷為二級甲等傷殘。復員後他過著安穩的生活,然而沒有找到班長的父母,沒有實現班長的臨終囑託,他心中總有不安。

於是,他和妻子帶著7個月大的兒子踏上了前往新疆的列車。班長的墓前已是荒草叢生。“班長,我回來陪著你了!”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98年的一天,父親韓世金在去接孫女韓夢雪的路上遇到大雨,深夜才回到家,看著摔了一身泥水,差點掉河裡的爺孫倆,韓愛英第一次和丈夫紅了臉,“我要回縣城……”韓愛英哭著把積壓的委屈宣洩了出來。

韓世金的一句話讓韓愛英止住了哭泣:“既然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到,娃兒我給你帶著,放心。”就這樣,直到2012年韓世金去世,韓夢雪一直被爺爺細心呵護。

“一座橋修了又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老韓的家門口有條河,當地人叫吉祥河,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就得過河,於是老韓兩口子在河上修了座橋,30多年來,這座橋已翻修了三次。

“經常有家屬或者學生來烈士陵園掃墓,到了夏季,水位上漲不安全,我們修橋能方便他們過來。”老韓說,起初修的是木板橋,他和老伴一人站一邊,護著孩子別掉下去。

走的人多了,木橋受不住了,老韓又花了幾千元買了水泥,修成了石頭橋。

陵園沒有圍牆,夫妻倆怕牧民的牛羊進來踏壞陵墓,就花了一個月用枯木和樹枝搭起了圍牆,又陸續種了幾百棵楊樹。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打掃陵園衛生、擦拭烈士墓碑、給掃墓的學生或其他人領路、掃墓過後清理垃圾……老韓夫妻倆除了忙農活和管理自己的果園大棚,就待在烈士陵園裡。

守得久了,烈士們的故事也逐漸在老韓的腦海裡豐滿起來。“王東喜犧牲的時候28歲,他是為了保護戰友獻出生命,被追授一等功;還有王鋒,他救了落水的人,他們中不少都是十八九歲就犧牲了。”老韓說起這些時臉上就會變得很凝重。

“新陵園建成了,我還繼續守”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韓新敢

2013年7月,和靜縣人民政府新建了和靜縣烈士陵園,老韓家旁邊的烈士墓被遷走了。

新的烈士陵園共有203個墓碑,老韓對逝者的個人資料、墓地位置瞭如指掌。 陵園距離老韓家只有2公里,騎著電動三輪車,一個饢或麵包當午飯,往返在家與烈士陵園之間,成了這幾年老韓的生活常態。

“民政局的領導找到我,說還是希望我繼續守陵園,我就答應了。”老韓說,守了二十多年,自己也捨不得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的陵園裡,墓碑排列整齊劃一,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莊嚴肅穆,墓碑前後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老韓穿梭在墓碑之間,用手中的布細細擦拭墓碑上鐫刻的名字。

“40多年了,老戰友們來看你了!”今年八一建軍節前的一天,臨近中午,烈士陳躍的墓碑前迎來了一群頭髮花白的老人,陪伴他們的正是老韓。

這群老人來自福建福州,曾是鐵道兵第六師的老兵,退役後回到了福建,時隔四十多年,第一次回來看望老戰友。

“陳躍是我們一個連的老戰友,這次我們專門從福建趕來看他,韓老弟直接就領著我們找到了他的墓,老韓真是把烈士放在心上了。”66歲的陳承華說,將戰友交給老韓,他們很放心。

臨走前,陳承華抬起手向老韓敬了一個軍禮,表達無盡的感謝。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龍泉溝裡只剩了三家人,鄰居哈山·買明是2014年搬來的,聽說老韓守陵的故事,熱心的他常常幫老韓照顧牛羊幹農活。“老韓守護烈士的事,我們都知道,太值得人尊敬了,這幾天天熱,他要去烈士陵園澆水,我就幫他喂牛羊。”哈山說。

繼續閱讀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在新疆

像老韓這樣的守護者還有很多

他們用情於此

堅守於此

只為一份不朽的銘記

在這裡還有一位守墓人

一守就是34年

他就是陳俊貴

陳俊貴曾是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的一名戰士。復員後,他重返天山,守護著烈士陵園的168位犧牲戰友,併為38位犧牲戰友找到了家屬。而這要從幾十年前的一個饅頭說起……

執行任務遇暴雪班長讓出“活命”饅頭

陳俊貴17歲參軍,1979年跟隨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前往新疆,修建獨庫公路。那裡人跡罕至。戰士們一年四季與山、戈壁、白雪為伴。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80年4月的一次任務改變了陳俊貴的一生。班長鄭林書、副班長羅強、老兵陳衛星和18歲的新兵陳俊貴,前去完成送信的緊急任務。90公里山路,計劃一天一夜走完。不曾想暴雪驟降,越來越厚的積雪甚至讓走路變得困難,最後只能爬著前進。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兩天兩夜後,班長鄭林書拿出了最後一個被凍得硬邦邦的饅頭。 “我和副班長羅強是黨員,陳衛星是老兵,這個饅頭給陳俊貴吃!”

大家都清楚這個“活命”饅頭的意義。“如果這次你能活著出去,請你到湖北老家看看我的父母……” 幾個小時後,體力不支的班長一頭扎倒在雪裡,犧牲時年僅24歲。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班長鄭林書

那一天,伴隨著無盡的絕望與疲憊,3位戰士全部昏了過去。

當陳俊貴醒來時,已經躺在了牧民的家裡。 他和陳衛星活了下來,副班長羅強亦不幸犧牲。

無情的風雪見證了催人淚下的情誼,茫茫天山留下了年輕的生命,留下了甘於奉獻的英魂。

喬爾瑪守墓34年只為找到烈士家屬

陳俊貴在醫院住了3年多才康復,被診斷為二級甲等傷殘。復員後他過著安穩的生活,然而沒有找到班長的父母,沒有實現班長的臨終囑託,他心中總有不安。

於是,他和妻子帶著7個月大的兒子踏上了前往新疆的列車。班長的墓前已是荒草叢生。“班長,我回來陪著你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一家人開荒種地,度日維艱。喝的是雪水,吃的是凍菜,就這麼守護在天山腳下,一邊打聽班長家人的下落。

在守墓的第20年,陳俊貴終於找到了班長老家的線索,然而他來晚了,班長的母親於2003年過世。

再次重返天山,他決心要替那些曾經在這裡默默付出、犧牲的戰士們尋找家人,因為風沙、暴雪等惡劣、艱苦的環境,當年很多工程兵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而他們的親人還沒有被找到。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98年的一天,父親韓世金在去接孫女韓夢雪的路上遇到大雨,深夜才回到家,看著摔了一身泥水,差點掉河裡的爺孫倆,韓愛英第一次和丈夫紅了臉,“我要回縣城……”韓愛英哭著把積壓的委屈宣洩了出來。

韓世金的一句話讓韓愛英止住了哭泣:“既然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到,娃兒我給你帶著,放心。”就這樣,直到2012年韓世金去世,韓夢雪一直被爺爺細心呵護。

“一座橋修了又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老韓的家門口有條河,當地人叫吉祥河,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就得過河,於是老韓兩口子在河上修了座橋,30多年來,這座橋已翻修了三次。

“經常有家屬或者學生來烈士陵園掃墓,到了夏季,水位上漲不安全,我們修橋能方便他們過來。”老韓說,起初修的是木板橋,他和老伴一人站一邊,護著孩子別掉下去。

走的人多了,木橋受不住了,老韓又花了幾千元買了水泥,修成了石頭橋。

陵園沒有圍牆,夫妻倆怕牧民的牛羊進來踏壞陵墓,就花了一個月用枯木和樹枝搭起了圍牆,又陸續種了幾百棵楊樹。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打掃陵園衛生、擦拭烈士墓碑、給掃墓的學生或其他人領路、掃墓過後清理垃圾……老韓夫妻倆除了忙農活和管理自己的果園大棚,就待在烈士陵園裡。

守得久了,烈士們的故事也逐漸在老韓的腦海裡豐滿起來。“王東喜犧牲的時候28歲,他是為了保護戰友獻出生命,被追授一等功;還有王鋒,他救了落水的人,他們中不少都是十八九歲就犧牲了。”老韓說起這些時臉上就會變得很凝重。

“新陵園建成了,我還繼續守”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韓新敢

2013年7月,和靜縣人民政府新建了和靜縣烈士陵園,老韓家旁邊的烈士墓被遷走了。

新的烈士陵園共有203個墓碑,老韓對逝者的個人資料、墓地位置瞭如指掌。 陵園距離老韓家只有2公里,騎著電動三輪車,一個饢或麵包當午飯,往返在家與烈士陵園之間,成了這幾年老韓的生活常態。

“民政局的領導找到我,說還是希望我繼續守陵園,我就答應了。”老韓說,守了二十多年,自己也捨不得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的陵園裡,墓碑排列整齊劃一,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莊嚴肅穆,墓碑前後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老韓穿梭在墓碑之間,用手中的布細細擦拭墓碑上鐫刻的名字。

“40多年了,老戰友們來看你了!”今年八一建軍節前的一天,臨近中午,烈士陳躍的墓碑前迎來了一群頭髮花白的老人,陪伴他們的正是老韓。

這群老人來自福建福州,曾是鐵道兵第六師的老兵,退役後回到了福建,時隔四十多年,第一次回來看望老戰友。

“陳躍是我們一個連的老戰友,這次我們專門從福建趕來看他,韓老弟直接就領著我們找到了他的墓,老韓真是把烈士放在心上了。”66歲的陳承華說,將戰友交給老韓,他們很放心。

臨走前,陳承華抬起手向老韓敬了一個軍禮,表達無盡的感謝。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龍泉溝裡只剩了三家人,鄰居哈山·買明是2014年搬來的,聽說老韓守陵的故事,熱心的他常常幫老韓照顧牛羊幹農活。“老韓守護烈士的事,我們都知道,太值得人尊敬了,這幾天天熱,他要去烈士陵園澆水,我就幫他喂牛羊。”哈山說。

繼續閱讀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在新疆

像老韓這樣的守護者還有很多

他們用情於此

堅守於此

只為一份不朽的銘記

在這裡還有一位守墓人

一守就是34年

他就是陳俊貴

陳俊貴曾是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的一名戰士。復員後,他重返天山,守護著烈士陵園的168位犧牲戰友,併為38位犧牲戰友找到了家屬。而這要從幾十年前的一個饅頭說起……

執行任務遇暴雪班長讓出“活命”饅頭

陳俊貴17歲參軍,1979年跟隨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前往新疆,修建獨庫公路。那裡人跡罕至。戰士們一年四季與山、戈壁、白雪為伴。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80年4月的一次任務改變了陳俊貴的一生。班長鄭林書、副班長羅強、老兵陳衛星和18歲的新兵陳俊貴,前去完成送信的緊急任務。90公里山路,計劃一天一夜走完。不曾想暴雪驟降,越來越厚的積雪甚至讓走路變得困難,最後只能爬著前進。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兩天兩夜後,班長鄭林書拿出了最後一個被凍得硬邦邦的饅頭。 “我和副班長羅強是黨員,陳衛星是老兵,這個饅頭給陳俊貴吃!”

大家都清楚這個“活命”饅頭的意義。“如果這次你能活著出去,請你到湖北老家看看我的父母……” 幾個小時後,體力不支的班長一頭扎倒在雪裡,犧牲時年僅24歲。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班長鄭林書

那一天,伴隨著無盡的絕望與疲憊,3位戰士全部昏了過去。

當陳俊貴醒來時,已經躺在了牧民的家裡。 他和陳衛星活了下來,副班長羅強亦不幸犧牲。

無情的風雪見證了催人淚下的情誼,茫茫天山留下了年輕的生命,留下了甘於奉獻的英魂。

喬爾瑪守墓34年只為找到烈士家屬

陳俊貴在醫院住了3年多才康復,被診斷為二級甲等傷殘。復員後他過著安穩的生活,然而沒有找到班長的父母,沒有實現班長的臨終囑託,他心中總有不安。

於是,他和妻子帶著7個月大的兒子踏上了前往新疆的列車。班長的墓前已是荒草叢生。“班長,我回來陪著你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一家人開荒種地,度日維艱。喝的是雪水,吃的是凍菜,就這麼守護在天山腳下,一邊打聽班長家人的下落。

在守墓的第20年,陳俊貴終於找到了班長老家的線索,然而他來晚了,班長的母親於2003年過世。

再次重返天山,他決心要替那些曾經在這裡默默付出、犧牲的戰士們尋找家人,因為風沙、暴雪等惡劣、艱苦的環境,當年很多工程兵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而他們的親人還沒有被找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在喬爾瑪烈士陵園,埋葬著168位犧牲戰士 ,為他們找到家人,成為了陳俊貴畢生的使命。 他努力找到了38位犧牲戰友的家屬。

他的兒子是天山公路的第二代修路人,退伍後也成為了烈士陵園的第二代守墓人。

每3公里就埋著一個英烈忠魂的路

在《等著我》節目現場,愛心尋人團幫助陳俊貴找到了7位犧牲戰友的家屬。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98年的一天,父親韓世金在去接孫女韓夢雪的路上遇到大雨,深夜才回到家,看著摔了一身泥水,差點掉河裡的爺孫倆,韓愛英第一次和丈夫紅了臉,“我要回縣城……”韓愛英哭著把積壓的委屈宣洩了出來。

韓世金的一句話讓韓愛英止住了哭泣:“既然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到,娃兒我給你帶著,放心。”就這樣,直到2012年韓世金去世,韓夢雪一直被爺爺細心呵護。

“一座橋修了又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老韓的家門口有條河,當地人叫吉祥河,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就得過河,於是老韓兩口子在河上修了座橋,30多年來,這座橋已翻修了三次。

“經常有家屬或者學生來烈士陵園掃墓,到了夏季,水位上漲不安全,我們修橋能方便他們過來。”老韓說,起初修的是木板橋,他和老伴一人站一邊,護著孩子別掉下去。

走的人多了,木橋受不住了,老韓又花了幾千元買了水泥,修成了石頭橋。

陵園沒有圍牆,夫妻倆怕牧民的牛羊進來踏壞陵墓,就花了一個月用枯木和樹枝搭起了圍牆,又陸續種了幾百棵楊樹。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打掃陵園衛生、擦拭烈士墓碑、給掃墓的學生或其他人領路、掃墓過後清理垃圾……老韓夫妻倆除了忙農活和管理自己的果園大棚,就待在烈士陵園裡。

守得久了,烈士們的故事也逐漸在老韓的腦海裡豐滿起來。“王東喜犧牲的時候28歲,他是為了保護戰友獻出生命,被追授一等功;還有王鋒,他救了落水的人,他們中不少都是十八九歲就犧牲了。”老韓說起這些時臉上就會變得很凝重。

“新陵園建成了,我還繼續守”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韓新敢

2013年7月,和靜縣人民政府新建了和靜縣烈士陵園,老韓家旁邊的烈士墓被遷走了。

新的烈士陵園共有203個墓碑,老韓對逝者的個人資料、墓地位置瞭如指掌。 陵園距離老韓家只有2公里,騎著電動三輪車,一個饢或麵包當午飯,往返在家與烈士陵園之間,成了這幾年老韓的生活常態。

“民政局的領導找到我,說還是希望我繼續守陵園,我就答應了。”老韓說,守了二十多年,自己也捨不得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的陵園裡,墓碑排列整齊劃一,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莊嚴肅穆,墓碑前後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老韓穿梭在墓碑之間,用手中的布細細擦拭墓碑上鐫刻的名字。

“40多年了,老戰友們來看你了!”今年八一建軍節前的一天,臨近中午,烈士陳躍的墓碑前迎來了一群頭髮花白的老人,陪伴他們的正是老韓。

這群老人來自福建福州,曾是鐵道兵第六師的老兵,退役後回到了福建,時隔四十多年,第一次回來看望老戰友。

“陳躍是我們一個連的老戰友,這次我們專門從福建趕來看他,韓老弟直接就領著我們找到了他的墓,老韓真是把烈士放在心上了。”66歲的陳承華說,將戰友交給老韓,他們很放心。

臨走前,陳承華抬起手向老韓敬了一個軍禮,表達無盡的感謝。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龍泉溝裡只剩了三家人,鄰居哈山·買明是2014年搬來的,聽說老韓守陵的故事,熱心的他常常幫老韓照顧牛羊幹農活。“老韓守護烈士的事,我們都知道,太值得人尊敬了,這幾天天熱,他要去烈士陵園澆水,我就幫他喂牛羊。”哈山說。

繼續閱讀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在新疆

像老韓這樣的守護者還有很多

他們用情於此

堅守於此

只為一份不朽的銘記

在這裡還有一位守墓人

一守就是34年

他就是陳俊貴

陳俊貴曾是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的一名戰士。復員後,他重返天山,守護著烈士陵園的168位犧牲戰友,併為38位犧牲戰友找到了家屬。而這要從幾十年前的一個饅頭說起……

執行任務遇暴雪班長讓出“活命”饅頭

陳俊貴17歲參軍,1979年跟隨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前往新疆,修建獨庫公路。那裡人跡罕至。戰士們一年四季與山、戈壁、白雪為伴。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80年4月的一次任務改變了陳俊貴的一生。班長鄭林書、副班長羅強、老兵陳衛星和18歲的新兵陳俊貴,前去完成送信的緊急任務。90公里山路,計劃一天一夜走完。不曾想暴雪驟降,越來越厚的積雪甚至讓走路變得困難,最後只能爬著前進。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兩天兩夜後,班長鄭林書拿出了最後一個被凍得硬邦邦的饅頭。 “我和副班長羅強是黨員,陳衛星是老兵,這個饅頭給陳俊貴吃!”

大家都清楚這個“活命”饅頭的意義。“如果這次你能活著出去,請你到湖北老家看看我的父母……” 幾個小時後,體力不支的班長一頭扎倒在雪裡,犧牲時年僅24歲。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班長鄭林書

那一天,伴隨著無盡的絕望與疲憊,3位戰士全部昏了過去。

當陳俊貴醒來時,已經躺在了牧民的家裡。 他和陳衛星活了下來,副班長羅強亦不幸犧牲。

無情的風雪見證了催人淚下的情誼,茫茫天山留下了年輕的生命,留下了甘於奉獻的英魂。

喬爾瑪守墓34年只為找到烈士家屬

陳俊貴在醫院住了3年多才康復,被診斷為二級甲等傷殘。復員後他過著安穩的生活,然而沒有找到班長的父母,沒有實現班長的臨終囑託,他心中總有不安。

於是,他和妻子帶著7個月大的兒子踏上了前往新疆的列車。班長的墓前已是荒草叢生。“班長,我回來陪著你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一家人開荒種地,度日維艱。喝的是雪水,吃的是凍菜,就這麼守護在天山腳下,一邊打聽班長家人的下落。

在守墓的第20年,陳俊貴終於找到了班長老家的線索,然而他來晚了,班長的母親於2003年過世。

再次重返天山,他決心要替那些曾經在這裡默默付出、犧牲的戰士們尋找家人,因為風沙、暴雪等惡劣、艱苦的環境,當年很多工程兵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而他們的親人還沒有被找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在喬爾瑪烈士陵園,埋葬著168位犧牲戰士 ,為他們找到家人,成為了陳俊貴畢生的使命。 他努力找到了38位犧牲戰友的家屬。

他的兒子是天山公路的第二代修路人,退伍後也成為了烈士陵園的第二代守墓人。

每3公里就埋著一個英烈忠魂的路

在《等著我》節目現場,愛心尋人團幫助陳俊貴找到了7位犧牲戰友的家屬。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情感的迸發,激動難掩的淚水。犧牲戰士羅運書92歲高齡的老父親,緊握著陳俊貴的手,感謝他多年來的守護。 陳俊貴說:“我替您兒子給您敬個禮!”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98年的一天,父親韓世金在去接孫女韓夢雪的路上遇到大雨,深夜才回到家,看著摔了一身泥水,差點掉河裡的爺孫倆,韓愛英第一次和丈夫紅了臉,“我要回縣城……”韓愛英哭著把積壓的委屈宣洩了出來。

韓世金的一句話讓韓愛英止住了哭泣:“既然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到,娃兒我給你帶著,放心。”就這樣,直到2012年韓世金去世,韓夢雪一直被爺爺細心呵護。

“一座橋修了又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老韓的家門口有條河,當地人叫吉祥河,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就得過河,於是老韓兩口子在河上修了座橋,30多年來,這座橋已翻修了三次。

“經常有家屬或者學生來烈士陵園掃墓,到了夏季,水位上漲不安全,我們修橋能方便他們過來。”老韓說,起初修的是木板橋,他和老伴一人站一邊,護著孩子別掉下去。

走的人多了,木橋受不住了,老韓又花了幾千元買了水泥,修成了石頭橋。

陵園沒有圍牆,夫妻倆怕牧民的牛羊進來踏壞陵墓,就花了一個月用枯木和樹枝搭起了圍牆,又陸續種了幾百棵楊樹。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打掃陵園衛生、擦拭烈士墓碑、給掃墓的學生或其他人領路、掃墓過後清理垃圾……老韓夫妻倆除了忙農活和管理自己的果園大棚,就待在烈士陵園裡。

守得久了,烈士們的故事也逐漸在老韓的腦海裡豐滿起來。“王東喜犧牲的時候28歲,他是為了保護戰友獻出生命,被追授一等功;還有王鋒,他救了落水的人,他們中不少都是十八九歲就犧牲了。”老韓說起這些時臉上就會變得很凝重。

“新陵園建成了,我還繼續守”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韓新敢

2013年7月,和靜縣人民政府新建了和靜縣烈士陵園,老韓家旁邊的烈士墓被遷走了。

新的烈士陵園共有203個墓碑,老韓對逝者的個人資料、墓地位置瞭如指掌。 陵園距離老韓家只有2公里,騎著電動三輪車,一個饢或麵包當午飯,往返在家與烈士陵園之間,成了這幾年老韓的生活常態。

“民政局的領導找到我,說還是希望我繼續守陵園,我就答應了。”老韓說,守了二十多年,自己也捨不得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的陵園裡,墓碑排列整齊劃一,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莊嚴肅穆,墓碑前後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老韓穿梭在墓碑之間,用手中的布細細擦拭墓碑上鐫刻的名字。

“40多年了,老戰友們來看你了!”今年八一建軍節前的一天,臨近中午,烈士陳躍的墓碑前迎來了一群頭髮花白的老人,陪伴他們的正是老韓。

這群老人來自福建福州,曾是鐵道兵第六師的老兵,退役後回到了福建,時隔四十多年,第一次回來看望老戰友。

“陳躍是我們一個連的老戰友,這次我們專門從福建趕來看他,韓老弟直接就領著我們找到了他的墓,老韓真是把烈士放在心上了。”66歲的陳承華說,將戰友交給老韓,他們很放心。

臨走前,陳承華抬起手向老韓敬了一個軍禮,表達無盡的感謝。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龍泉溝裡只剩了三家人,鄰居哈山·買明是2014年搬來的,聽說老韓守陵的故事,熱心的他常常幫老韓照顧牛羊幹農活。“老韓守護烈士的事,我們都知道,太值得人尊敬了,這幾天天熱,他要去烈士陵園澆水,我就幫他喂牛羊。”哈山說。

繼續閱讀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在新疆

像老韓這樣的守護者還有很多

他們用情於此

堅守於此

只為一份不朽的銘記

在這裡還有一位守墓人

一守就是34年

他就是陳俊貴

陳俊貴曾是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的一名戰士。復員後,他重返天山,守護著烈士陵園的168位犧牲戰友,併為38位犧牲戰友找到了家屬。而這要從幾十年前的一個饅頭說起……

執行任務遇暴雪班長讓出“活命”饅頭

陳俊貴17歲參軍,1979年跟隨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前往新疆,修建獨庫公路。那裡人跡罕至。戰士們一年四季與山、戈壁、白雪為伴。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80年4月的一次任務改變了陳俊貴的一生。班長鄭林書、副班長羅強、老兵陳衛星和18歲的新兵陳俊貴,前去完成送信的緊急任務。90公里山路,計劃一天一夜走完。不曾想暴雪驟降,越來越厚的積雪甚至讓走路變得困難,最後只能爬著前進。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兩天兩夜後,班長鄭林書拿出了最後一個被凍得硬邦邦的饅頭。 “我和副班長羅強是黨員,陳衛星是老兵,這個饅頭給陳俊貴吃!”

大家都清楚這個“活命”饅頭的意義。“如果這次你能活著出去,請你到湖北老家看看我的父母……” 幾個小時後,體力不支的班長一頭扎倒在雪裡,犧牲時年僅24歲。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班長鄭林書

那一天,伴隨著無盡的絕望與疲憊,3位戰士全部昏了過去。

當陳俊貴醒來時,已經躺在了牧民的家裡。 他和陳衛星活了下來,副班長羅強亦不幸犧牲。

無情的風雪見證了催人淚下的情誼,茫茫天山留下了年輕的生命,留下了甘於奉獻的英魂。

喬爾瑪守墓34年只為找到烈士家屬

陳俊貴在醫院住了3年多才康復,被診斷為二級甲等傷殘。復員後他過著安穩的生活,然而沒有找到班長的父母,沒有實現班長的臨終囑託,他心中總有不安。

於是,他和妻子帶著7個月大的兒子踏上了前往新疆的列車。班長的墓前已是荒草叢生。“班長,我回來陪著你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一家人開荒種地,度日維艱。喝的是雪水,吃的是凍菜,就這麼守護在天山腳下,一邊打聽班長家人的下落。

在守墓的第20年,陳俊貴終於找到了班長老家的線索,然而他來晚了,班長的母親於2003年過世。

再次重返天山,他決心要替那些曾經在這裡默默付出、犧牲的戰士們尋找家人,因為風沙、暴雪等惡劣、艱苦的環境,當年很多工程兵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而他們的親人還沒有被找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在喬爾瑪烈士陵園,埋葬著168位犧牲戰士 ,為他們找到家人,成為了陳俊貴畢生的使命。 他努力找到了38位犧牲戰友的家屬。

他的兒子是天山公路的第二代修路人,退伍後也成為了烈士陵園的第二代守墓人。

每3公里就埋著一個英烈忠魂的路

在《等著我》節目現場,愛心尋人團幫助陳俊貴找到了7位犧牲戰友的家屬。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情感的迸發,激動難掩的淚水。犧牲戰士羅運書92歲高齡的老父親,緊握著陳俊貴的手,感謝他多年來的守護。 陳俊貴說:“我替您兒子給您敬個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34年裡,陳俊貴守護著168位犧牲戰友,守候著基建工程兵用青春和生命鑄就的國防公路事業的光榮歷史。

500多公里的天山公路,每3公里就掩埋著一個英烈的忠魂。

這座巍峨大山的風雪下掩埋著一個個為新中國建設奉獻一生的傳奇故事。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98年的一天,父親韓世金在去接孫女韓夢雪的路上遇到大雨,深夜才回到家,看著摔了一身泥水,差點掉河裡的爺孫倆,韓愛英第一次和丈夫紅了臉,“我要回縣城……”韓愛英哭著把積壓的委屈宣洩了出來。

韓世金的一句話讓韓愛英止住了哭泣:“既然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到,娃兒我給你帶著,放心。”就這樣,直到2012年韓世金去世,韓夢雪一直被爺爺細心呵護。

“一座橋修了又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老韓的家門口有條河,當地人叫吉祥河,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就得過河,於是老韓兩口子在河上修了座橋,30多年來,這座橋已翻修了三次。

“經常有家屬或者學生來烈士陵園掃墓,到了夏季,水位上漲不安全,我們修橋能方便他們過來。”老韓說,起初修的是木板橋,他和老伴一人站一邊,護著孩子別掉下去。

走的人多了,木橋受不住了,老韓又花了幾千元買了水泥,修成了石頭橋。

陵園沒有圍牆,夫妻倆怕牧民的牛羊進來踏壞陵墓,就花了一個月用枯木和樹枝搭起了圍牆,又陸續種了幾百棵楊樹。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打掃陵園衛生、擦拭烈士墓碑、給掃墓的學生或其他人領路、掃墓過後清理垃圾……老韓夫妻倆除了忙農活和管理自己的果園大棚,就待在烈士陵園裡。

守得久了,烈士們的故事也逐漸在老韓的腦海裡豐滿起來。“王東喜犧牲的時候28歲,他是為了保護戰友獻出生命,被追授一等功;還有王鋒,他救了落水的人,他們中不少都是十八九歲就犧牲了。”老韓說起這些時臉上就會變得很凝重。

“新陵園建成了,我還繼續守”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韓新敢

2013年7月,和靜縣人民政府新建了和靜縣烈士陵園,老韓家旁邊的烈士墓被遷走了。

新的烈士陵園共有203個墓碑,老韓對逝者的個人資料、墓地位置瞭如指掌。 陵園距離老韓家只有2公里,騎著電動三輪車,一個饢或麵包當午飯,往返在家與烈士陵園之間,成了這幾年老韓的生活常態。

“民政局的領導找到我,說還是希望我繼續守陵園,我就答應了。”老韓說,守了二十多年,自己也捨不得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的陵園裡,墓碑排列整齊劃一,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莊嚴肅穆,墓碑前後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老韓穿梭在墓碑之間,用手中的布細細擦拭墓碑上鐫刻的名字。

“40多年了,老戰友們來看你了!”今年八一建軍節前的一天,臨近中午,烈士陳躍的墓碑前迎來了一群頭髮花白的老人,陪伴他們的正是老韓。

這群老人來自福建福州,曾是鐵道兵第六師的老兵,退役後回到了福建,時隔四十多年,第一次回來看望老戰友。

“陳躍是我們一個連的老戰友,這次我們專門從福建趕來看他,韓老弟直接就領著我們找到了他的墓,老韓真是把烈士放在心上了。”66歲的陳承華說,將戰友交給老韓,他們很放心。

臨走前,陳承華抬起手向老韓敬了一個軍禮,表達無盡的感謝。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龍泉溝裡只剩了三家人,鄰居哈山·買明是2014年搬來的,聽說老韓守陵的故事,熱心的他常常幫老韓照顧牛羊幹農活。“老韓守護烈士的事,我們都知道,太值得人尊敬了,這幾天天熱,他要去烈士陵園澆水,我就幫他喂牛羊。”哈山說。

繼續閱讀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在新疆

像老韓這樣的守護者還有很多

他們用情於此

堅守於此

只為一份不朽的銘記

在這裡還有一位守墓人

一守就是34年

他就是陳俊貴

陳俊貴曾是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的一名戰士。復員後,他重返天山,守護著烈士陵園的168位犧牲戰友,併為38位犧牲戰友找到了家屬。而這要從幾十年前的一個饅頭說起……

執行任務遇暴雪班長讓出“活命”饅頭

陳俊貴17歲參軍,1979年跟隨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前往新疆,修建獨庫公路。那裡人跡罕至。戰士們一年四季與山、戈壁、白雪為伴。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80年4月的一次任務改變了陳俊貴的一生。班長鄭林書、副班長羅強、老兵陳衛星和18歲的新兵陳俊貴,前去完成送信的緊急任務。90公里山路,計劃一天一夜走完。不曾想暴雪驟降,越來越厚的積雪甚至讓走路變得困難,最後只能爬著前進。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兩天兩夜後,班長鄭林書拿出了最後一個被凍得硬邦邦的饅頭。 “我和副班長羅強是黨員,陳衛星是老兵,這個饅頭給陳俊貴吃!”

大家都清楚這個“活命”饅頭的意義。“如果這次你能活著出去,請你到湖北老家看看我的父母……” 幾個小時後,體力不支的班長一頭扎倒在雪裡,犧牲時年僅24歲。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班長鄭林書

那一天,伴隨著無盡的絕望與疲憊,3位戰士全部昏了過去。

當陳俊貴醒來時,已經躺在了牧民的家裡。 他和陳衛星活了下來,副班長羅強亦不幸犧牲。

無情的風雪見證了催人淚下的情誼,茫茫天山留下了年輕的生命,留下了甘於奉獻的英魂。

喬爾瑪守墓34年只為找到烈士家屬

陳俊貴在醫院住了3年多才康復,被診斷為二級甲等傷殘。復員後他過著安穩的生活,然而沒有找到班長的父母,沒有實現班長的臨終囑託,他心中總有不安。

於是,他和妻子帶著7個月大的兒子踏上了前往新疆的列車。班長的墓前已是荒草叢生。“班長,我回來陪著你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一家人開荒種地,度日維艱。喝的是雪水,吃的是凍菜,就這麼守護在天山腳下,一邊打聽班長家人的下落。

在守墓的第20年,陳俊貴終於找到了班長老家的線索,然而他來晚了,班長的母親於2003年過世。

再次重返天山,他決心要替那些曾經在這裡默默付出、犧牲的戰士們尋找家人,因為風沙、暴雪等惡劣、艱苦的環境,當年很多工程兵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而他們的親人還沒有被找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在喬爾瑪烈士陵園,埋葬著168位犧牲戰士 ,為他們找到家人,成為了陳俊貴畢生的使命。 他努力找到了38位犧牲戰友的家屬。

他的兒子是天山公路的第二代修路人,退伍後也成為了烈士陵園的第二代守墓人。

每3公里就埋著一個英烈忠魂的路

在《等著我》節目現場,愛心尋人團幫助陳俊貴找到了7位犧牲戰友的家屬。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情感的迸發,激動難掩的淚水。犧牲戰士羅運書92歲高齡的老父親,緊握著陳俊貴的手,感謝他多年來的守護。 陳俊貴說:“我替您兒子給您敬個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34年裡,陳俊貴守護著168位犧牲戰友,守候著基建工程兵用青春和生命鑄就的國防公路事業的光榮歷史。

500多公里的天山公路,每3公里就掩埋著一個英烈的忠魂。

這座巍峨大山的風雪下掩埋著一個個為新中國建設奉獻一生的傳奇故事。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

31年

你搬過多少次家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有一個人

因為一句承諾

31年來,從未搬過家

一個已被汗溼透的脊背 仍在烈日下忙碌 掃落葉、澆水、擦墓碑 …… 韓新敢的動作很麻利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守好和靜縣烈士陵園 就是他全部的心思 累了一上午的他 終於坐在了一位還沒找到家屬的烈士墓前 擦著汗水,靜靜地看著墓碑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和靜縣烈士陵園 1988年,韓新敢守護烈士陵園的時候,大家都叫他小韓。現在都叫他老韓或是老漢。

31年來,老韓沒有離開過和靜,他怕自己走了,烈士們就孤單了,“每年清明我都要敬他們一杯酒,和他們聊聊天。”

“答應了人家,就得做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20歲出頭的韓新敢和妻子韓愛英來到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和靜鎮查汗通古村落腳,這裡的老地名叫龍泉溝,離縣城有6公里。“方圓幾公里一共就5家人,除了我們,其他幾家都是牧民。”老韓說,雖然偏遠,但有水有地,有地就能活。

和靜縣曾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這裡的人,大都是當年的鐵道兵。1974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承擔起修建南疆鐵路吐魯番至庫爾勒段的任務,268名軍人為這條鐵路獻出了生命。

烈士陵園距離老韓家僅百米。老韓說,當時陵園沒有紀念碑、沒有圍牆,只有高聳的白楊圍著。

當時有相關負責人來請老韓幫助看護陵園。自家的十幾畝地就在陵園邊上,守陵園也是舉手之勞,就答應了。

新鮮感很快過去,戈壁的孤獨逐漸襲來。“白天沒事幹的時候,就看戈壁灘練眼力。晚上沒電,也沒娛樂活動,我們倆就坐在門口看星星,時間長了,媳婦也有過怨言。”老韓說,那時去縣城的路還是砂石路,一到下雨天,坑坑窪窪很難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98年的一天,父親韓世金在去接孫女韓夢雪的路上遇到大雨,深夜才回到家,看著摔了一身泥水,差點掉河裡的爺孫倆,韓愛英第一次和丈夫紅了臉,“我要回縣城……”韓愛英哭著把積壓的委屈宣洩了出來。

韓世金的一句話讓韓愛英止住了哭泣:“既然答應了人家,怎麼能不做到,娃兒我給你帶著,放心。”就這樣,直到2012年韓世金去世,韓夢雪一直被爺爺細心呵護。

“一座橋修了又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老韓的家門口有條河,當地人叫吉祥河,想要去烈士陵園掃墓,就得過河,於是老韓兩口子在河上修了座橋,30多年來,這座橋已翻修了三次。

“經常有家屬或者學生來烈士陵園掃墓,到了夏季,水位上漲不安全,我們修橋能方便他們過來。”老韓說,起初修的是木板橋,他和老伴一人站一邊,護著孩子別掉下去。

走的人多了,木橋受不住了,老韓又花了幾千元買了水泥,修成了石頭橋。

陵園沒有圍牆,夫妻倆怕牧民的牛羊進來踏壞陵墓,就花了一個月用枯木和樹枝搭起了圍牆,又陸續種了幾百棵楊樹。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打掃陵園衛生、擦拭烈士墓碑、給掃墓的學生或其他人領路、掃墓過後清理垃圾……老韓夫妻倆除了忙農活和管理自己的果園大棚,就待在烈士陵園裡。

守得久了,烈士們的故事也逐漸在老韓的腦海裡豐滿起來。“王東喜犧牲的時候28歲,他是為了保護戰友獻出生命,被追授一等功;還有王鋒,他救了落水的人,他們中不少都是十八九歲就犧牲了。”老韓說起這些時臉上就會變得很凝重。

“新陵園建成了,我還繼續守”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圖 / 韓新敢

2013年7月,和靜縣人民政府新建了和靜縣烈士陵園,老韓家旁邊的烈士墓被遷走了。

新的烈士陵園共有203個墓碑,老韓對逝者的個人資料、墓地位置瞭如指掌。 陵園距離老韓家只有2公里,騎著電動三輪車,一個饢或麵包當午飯,往返在家與烈士陵園之間,成了這幾年老韓的生活常態。

“民政局的領導找到我,說還是希望我繼續守陵園,我就答應了。”老韓說,守了二十多年,自己也捨不得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的陵園裡,墓碑排列整齊劃一,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顯得莊嚴肅穆,墓碑前後被打掃得乾乾淨淨,老韓穿梭在墓碑之間,用手中的布細細擦拭墓碑上鐫刻的名字。

“40多年了,老戰友們來看你了!”今年八一建軍節前的一天,臨近中午,烈士陳躍的墓碑前迎來了一群頭髮花白的老人,陪伴他們的正是老韓。

這群老人來自福建福州,曾是鐵道兵第六師的老兵,退役後回到了福建,時隔四十多年,第一次回來看望老戰友。

“陳躍是我們一個連的老戰友,這次我們專門從福建趕來看他,韓老弟直接就領著我們找到了他的墓,老韓真是把烈士放在心上了。”66歲的陳承華說,將戰友交給老韓,他們很放心。

臨走前,陳承華抬起手向老韓敬了一個軍禮,表達無盡的感謝。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如今,龍泉溝裡只剩了三家人,鄰居哈山·買明是2014年搬來的,聽說老韓守陵的故事,熱心的他常常幫老韓照顧牛羊幹農活。“老韓守護烈士的事,我們都知道,太值得人尊敬了,這幾天天熱,他要去烈士陵園澆水,我就幫他喂牛羊。”哈山說。

繼續閱讀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在新疆

像老韓這樣的守護者還有很多

他們用情於此

堅守於此

只為一份不朽的銘記

在這裡還有一位守墓人

一守就是34年

他就是陳俊貴

陳俊貴曾是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的一名戰士。復員後,他重返天山,守護著烈士陵園的168位犧牲戰友,併為38位犧牲戰友找到了家屬。而這要從幾十年前的一個饅頭說起……

執行任務遇暴雪班長讓出“活命”饅頭

陳俊貴17歲參軍,1979年跟隨解放軍基建工程兵部隊前往新疆,修建獨庫公路。那裡人跡罕至。戰士們一年四季與山、戈壁、白雪為伴。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1980年4月的一次任務改變了陳俊貴的一生。班長鄭林書、副班長羅強、老兵陳衛星和18歲的新兵陳俊貴,前去完成送信的緊急任務。90公里山路,計劃一天一夜走完。不曾想暴雪驟降,越來越厚的積雪甚至讓走路變得困難,最後只能爬著前進。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兩天兩夜後,班長鄭林書拿出了最後一個被凍得硬邦邦的饅頭。 “我和副班長羅強是黨員,陳衛星是老兵,這個饅頭給陳俊貴吃!”

大家都清楚這個“活命”饅頭的意義。“如果這次你能活著出去,請你到湖北老家看看我的父母……” 幾個小時後,體力不支的班長一頭扎倒在雪裡,犧牲時年僅24歲。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班長鄭林書

那一天,伴隨著無盡的絕望與疲憊,3位戰士全部昏了過去。

當陳俊貴醒來時,已經躺在了牧民的家裡。 他和陳衛星活了下來,副班長羅強亦不幸犧牲。

無情的風雪見證了催人淚下的情誼,茫茫天山留下了年輕的生命,留下了甘於奉獻的英魂。

喬爾瑪守墓34年只為找到烈士家屬

陳俊貴在醫院住了3年多才康復,被診斷為二級甲等傷殘。復員後他過著安穩的生活,然而沒有找到班長的父母,沒有實現班長的臨終囑託,他心中總有不安。

於是,他和妻子帶著7個月大的兒子踏上了前往新疆的列車。班長的墓前已是荒草叢生。“班長,我回來陪著你了!”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一家人開荒種地,度日維艱。喝的是雪水,吃的是凍菜,就這麼守護在天山腳下,一邊打聽班長家人的下落。

在守墓的第20年,陳俊貴終於找到了班長老家的線索,然而他來晚了,班長的母親於2003年過世。

再次重返天山,他決心要替那些曾經在這裡默默付出、犧牲的戰士們尋找家人,因為風沙、暴雪等惡劣、艱苦的環境,當年很多工程兵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而他們的親人還沒有被找到。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在喬爾瑪烈士陵園,埋葬著168位犧牲戰士 ,為他們找到家人,成為了陳俊貴畢生的使命。 他努力找到了38位犧牲戰友的家屬。

他的兒子是天山公路的第二代修路人,退伍後也成為了烈士陵園的第二代守墓人。

每3公里就埋著一個英烈忠魂的路

在《等著我》節目現場,愛心尋人團幫助陳俊貴找到了7位犧牲戰友的家屬。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情感的迸發,激動難掩的淚水。犧牲戰士羅運書92歲高齡的老父親,緊握著陳俊貴的手,感謝他多年來的守護。 陳俊貴說:“我替您兒子給您敬個禮!”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34年裡,陳俊貴守護著168位犧牲戰友,守候著基建工程兵用青春和生命鑄就的國防公路事業的光榮歷史。

500多公里的天山公路,每3公里就掩埋著一個英烈的忠魂。

這座巍峨大山的風雪下掩埋著一個個為新中國建設奉獻一生的傳奇故事。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淚目!一句承諾換31年守護,這對新疆夫婦為英雄當守墓人


天山路險,阻擋不了英勇無畏的意志。

一生守候,只為銘記刻骨的生死恩情。

這些為了共和國

付出了青春和生命的最可愛的人,

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

來源:人民日報、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刪請聯繫

XJWDJ-SJC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