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

"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口述 | Wes陳

採訪、文 | 黃昕宇

2017年的綜藝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讓Hiphop這個小眾文化出了圈,變成了遍地開花的主流文化。年輕的歌迷可能很難想象,十多年前,中國還很少有人瞭解Hiphop。很多人認識這一文化,是因為一個電臺節目,《嘻哈公園The Park》,孔令奇和Wes陳2006年創辦了這個節目,每週介紹最新、最經典的國內外Hiphop音樂,受到他們啟發、鼓舞的,不乏如今成名的Hiphop歌手。

綜藝節目成功之後,娛樂資本大量注入,讓Hiphop市場在兩三年內迅速膨脹,許多人得了名,掙到錢,更多人正在往裡扎。而《嘻哈公園The Park》卻沒有享受到市場爆發的紅利。2018年孔令奇離開嘻哈公園,HitFm(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也終止了和節目的合作。Wes陳將《The Park》轉為線上音頻節目,繼續做了下去。直到今天,《The Park》依然提供著最純正的Hiphop內容,卻幾乎沒什麼收益。

Wes陳是來自美國加州的華裔,從小聽Hiphop,經歷了這一地下文化在美國一步步走向主流的過程。隨後他留學來到中國,成為Hiphop文化推廣人,又見證了中國Hiphop從慢慢生長的小眾文化,爆發式地成為流行現象。

Wes說:“Hiphop是最包容的文化,它本來就不見得只屬於小眾或獨立。它是一個很好的麥克風,任何人都可以用說唱來表達自己。我接受它變成任何一種樣子。只不過現在,做真實表達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弱了,那就要接受你的表達和你堅持的原則越來越小眾。但越是這樣,越需要說真話、有原則的人和內容。”

每期The Park開頭,Wes總是自我介紹道:“我是儘量給你們保持真實的Wes陳。”

“Keep it real”是一句早被濫用得有點可笑的口號。但每次聽到Wes在節目裡說大實話,自然、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你就會覺得,那是真的。

"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口述 | Wes陳

採訪、文 | 黃昕宇

2017年的綜藝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讓Hiphop這個小眾文化出了圈,變成了遍地開花的主流文化。年輕的歌迷可能很難想象,十多年前,中國還很少有人瞭解Hiphop。很多人認識這一文化,是因為一個電臺節目,《嘻哈公園The Park》,孔令奇和Wes陳2006年創辦了這個節目,每週介紹最新、最經典的國內外Hiphop音樂,受到他們啟發、鼓舞的,不乏如今成名的Hiphop歌手。

綜藝節目成功之後,娛樂資本大量注入,讓Hiphop市場在兩三年內迅速膨脹,許多人得了名,掙到錢,更多人正在往裡扎。而《嘻哈公園The Park》卻沒有享受到市場爆發的紅利。2018年孔令奇離開嘻哈公園,HitFm(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也終止了和節目的合作。Wes陳將《The Park》轉為線上音頻節目,繼續做了下去。直到今天,《The Park》依然提供著最純正的Hiphop內容,卻幾乎沒什麼收益。

Wes陳是來自美國加州的華裔,從小聽Hiphop,經歷了這一地下文化在美國一步步走向主流的過程。隨後他留學來到中國,成為Hiphop文化推廣人,又見證了中國Hiphop從慢慢生長的小眾文化,爆發式地成為流行現象。

Wes說:“Hiphop是最包容的文化,它本來就不見得只屬於小眾或獨立。它是一個很好的麥克風,任何人都可以用說唱來表達自己。我接受它變成任何一種樣子。只不過現在,做真實表達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弱了,那就要接受你的表達和你堅持的原則越來越小眾。但越是這樣,越需要說真話、有原則的人和內容。”

每期The Park開頭,Wes總是自我介紹道:“我是儘量給你們保持真實的Wes陳。”

“Keep it real”是一句早被濫用得有點可笑的口號。但每次聽到Wes在節目裡說大實話,自然、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你就會覺得,那是真的。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Wes陳

1

我1979年出生在美國洛杉磯。美國是多種族國家,洛杉磯更是一個各種膚色民族混雜的地方。在我上學的八九十年代,美國社會非常混亂,經常發生各種幫派鬥爭和槍擊事件。墨西哥幫和黑人幫派經常碰撞,有一陣子亞裔幫派聲勢很大,洛杉磯從南到北接連發生好幾起亞洲幫派製造的槍擊案,電視報紙上持續報道這些新聞。

我上的是公立學校,學校裡什麼族群的孩子都有,有黑人,有亞裔,有墨西哥人,學生裡也有混幫派的,甚至校園裡也發生過幫派鬥毆。我們高中基本上每一年都有學生在暴力事件中喪命。有一回不是幫派衝突,只是有個人睡了另一個人的女朋友,結果就有槍手等在學校門口,放學所有孩子出來的時候,就在校門外給了那男孩一槍。

我中學時成績挺好的,一直在好班,一起上課的都是比較乖的孩子。但因為我喜歡打籃球,結交了好多朋友。我又愛混,喜歡去夜店、酒吧,那時美國剛剛開始流行Rave大電子派對,我也會去。在美國,買菸買酒必須18歲以上,很多夜店和酒吧規定成年才能入內。但其實,只要有辦法就能混進去。我哥比我大五歲,他把他的ID給我了。有了他的ID,我的每扇門都打開了,買菸酒,去酒吧,去賭場,我比同齡的孩子更早接觸到一切。我16歲,甚至更早就開始喝酒,約朋友出去玩。所以我中學的朋友很多很雜,也有混幫派的朋友。

他們平時的生活很亂,我的朋友裡有偷車的,也聽說過他們幫派的人在公園約架,結果到了地點,對方人沒出現,出現一輛車,槍從車裡伸出來“啪啪啪啪”。但因為他們不是特別狠的幫派,並不是像大家印象中的美國血幫和瘸幫那樣,天天暴力流血。我和他們接觸,大部分時候就是玩,過得很娛樂。

那時我比較小,這些朋友都比我大一些。他們有時開車來我家接我,一個個穿那麼肥的衣服褲子,身上都是紋身,男的一個個戴耳環。我爸媽一看就很緊張,這都是些什麼朋友啊?但他們不會強硬地管我,我爸給我定了幾條基本的規定:第一,別被警察抓了;第二,別把女孩子弄懷孕了;第三,成績一定要達到標準。所以我就保持一個不錯的成績,還是繼續在外面混。

按照幫派的規矩,新人加入時,大家就圍住他,一起揍他幾分鐘,按照北京話說就是“圈兒踢”。揍完,ok,站起來,你是我們兄弟了。這相當於一個入會儀式。

我那時雖然跟他們玩,但是沒有加入幫派。我那時認識的華裔幫派的人,大部分是東南亞的,很多菲律賓人。我記得有一個大哥跟我說,你別加入,當朋友跟我們玩就行了,他很認真地跟我說,“你是有未來的人”。

有一回,我跟我們那個區幫派的人去他們的總部,在洛杉磯中心地區,一個很破的房子。進去以後,一屋子人,都是一看就覺得巨狠那種,身上都帶著槍。那天正好另外一個跟他們有矛盾的幫派來找麻煩,來了好幾輛車在房子外面守著。那時屋子裡一幫人都不能出去了,大家臉色嚴峻,都不敢輕舉妄動,僵持在那兒,屋裡的氣氛特別緊張。我第一次那麼真實、強烈地感受到危險,真的見識到幫派特別狠的一面。我當時就意識到,這事真不是開玩笑的,我絕對不能參與其中。

在那個年代,現實社會就是這麼幫派橫行,所以匪幫文化也很盛行。很多MV、影視劇也會展現幫派情節,甚至有些美化,呈現得好像這事兒特別牛逼。Gangsta Rap(匪幫說唱)也是在那時流行起來的,確實誕生了很多跟匪幫文化相關的好聽的Hiphop音樂。

現在Hiphop在中國流行起來,我看到很多孩子很嚮往匪幫,會學它們的打扮,唱這些內容的歌詞。但他們其實就是拿個樣兒,以為是潮流,說白了就是裝逼。他們真的不知道幫派環境裡存在的真正的危險和不合理的暴力。即使現在美國的社會環境已經比那時好了很多,但幫派依然存在,我們有時還是會聽到某個說唱歌手遭遇槍擊甚至喪命的消息。中國這些模仿匪幫的孩子,穿得這麼狠,甚至文幫派文身,你如果去了洛杉磯,可能真的會有麻煩。

"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口述 | Wes陳

採訪、文 | 黃昕宇

2017年的綜藝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讓Hiphop這個小眾文化出了圈,變成了遍地開花的主流文化。年輕的歌迷可能很難想象,十多年前,中國還很少有人瞭解Hiphop。很多人認識這一文化,是因為一個電臺節目,《嘻哈公園The Park》,孔令奇和Wes陳2006年創辦了這個節目,每週介紹最新、最經典的國內外Hiphop音樂,受到他們啟發、鼓舞的,不乏如今成名的Hiphop歌手。

綜藝節目成功之後,娛樂資本大量注入,讓Hiphop市場在兩三年內迅速膨脹,許多人得了名,掙到錢,更多人正在往裡扎。而《嘻哈公園The Park》卻沒有享受到市場爆發的紅利。2018年孔令奇離開嘻哈公園,HitFm(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也終止了和節目的合作。Wes陳將《The Park》轉為線上音頻節目,繼續做了下去。直到今天,《The Park》依然提供著最純正的Hiphop內容,卻幾乎沒什麼收益。

Wes陳是來自美國加州的華裔,從小聽Hiphop,經歷了這一地下文化在美國一步步走向主流的過程。隨後他留學來到中國,成為Hiphop文化推廣人,又見證了中國Hiphop從慢慢生長的小眾文化,爆發式地成為流行現象。

Wes說:“Hiphop是最包容的文化,它本來就不見得只屬於小眾或獨立。它是一個很好的麥克風,任何人都可以用說唱來表達自己。我接受它變成任何一種樣子。只不過現在,做真實表達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弱了,那就要接受你的表達和你堅持的原則越來越小眾。但越是這樣,越需要說真話、有原則的人和內容。”

每期The Park開頭,Wes總是自我介紹道:“我是儘量給你們保持真實的Wes陳。”

“Keep it real”是一句早被濫用得有點可笑的口號。但每次聽到Wes在節目裡說大實話,自然、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你就會覺得,那是真的。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Wes陳

1

我1979年出生在美國洛杉磯。美國是多種族國家,洛杉磯更是一個各種膚色民族混雜的地方。在我上學的八九十年代,美國社會非常混亂,經常發生各種幫派鬥爭和槍擊事件。墨西哥幫和黑人幫派經常碰撞,有一陣子亞裔幫派聲勢很大,洛杉磯從南到北接連發生好幾起亞洲幫派製造的槍擊案,電視報紙上持續報道這些新聞。

我上的是公立學校,學校裡什麼族群的孩子都有,有黑人,有亞裔,有墨西哥人,學生裡也有混幫派的,甚至校園裡也發生過幫派鬥毆。我們高中基本上每一年都有學生在暴力事件中喪命。有一回不是幫派衝突,只是有個人睡了另一個人的女朋友,結果就有槍手等在學校門口,放學所有孩子出來的時候,就在校門外給了那男孩一槍。

我中學時成績挺好的,一直在好班,一起上課的都是比較乖的孩子。但因為我喜歡打籃球,結交了好多朋友。我又愛混,喜歡去夜店、酒吧,那時美國剛剛開始流行Rave大電子派對,我也會去。在美國,買菸買酒必須18歲以上,很多夜店和酒吧規定成年才能入內。但其實,只要有辦法就能混進去。我哥比我大五歲,他把他的ID給我了。有了他的ID,我的每扇門都打開了,買菸酒,去酒吧,去賭場,我比同齡的孩子更早接觸到一切。我16歲,甚至更早就開始喝酒,約朋友出去玩。所以我中學的朋友很多很雜,也有混幫派的朋友。

他們平時的生活很亂,我的朋友裡有偷車的,也聽說過他們幫派的人在公園約架,結果到了地點,對方人沒出現,出現一輛車,槍從車裡伸出來“啪啪啪啪”。但因為他們不是特別狠的幫派,並不是像大家印象中的美國血幫和瘸幫那樣,天天暴力流血。我和他們接觸,大部分時候就是玩,過得很娛樂。

那時我比較小,這些朋友都比我大一些。他們有時開車來我家接我,一個個穿那麼肥的衣服褲子,身上都是紋身,男的一個個戴耳環。我爸媽一看就很緊張,這都是些什麼朋友啊?但他們不會強硬地管我,我爸給我定了幾條基本的規定:第一,別被警察抓了;第二,別把女孩子弄懷孕了;第三,成績一定要達到標準。所以我就保持一個不錯的成績,還是繼續在外面混。

按照幫派的規矩,新人加入時,大家就圍住他,一起揍他幾分鐘,按照北京話說就是“圈兒踢”。揍完,ok,站起來,你是我們兄弟了。這相當於一個入會儀式。

我那時雖然跟他們玩,但是沒有加入幫派。我那時認識的華裔幫派的人,大部分是東南亞的,很多菲律賓人。我記得有一個大哥跟我說,你別加入,當朋友跟我們玩就行了,他很認真地跟我說,“你是有未來的人”。

有一回,我跟我們那個區幫派的人去他們的總部,在洛杉磯中心地區,一個很破的房子。進去以後,一屋子人,都是一看就覺得巨狠那種,身上都帶著槍。那天正好另外一個跟他們有矛盾的幫派來找麻煩,來了好幾輛車在房子外面守著。那時屋子裡一幫人都不能出去了,大家臉色嚴峻,都不敢輕舉妄動,僵持在那兒,屋裡的氣氛特別緊張。我第一次那麼真實、強烈地感受到危險,真的見識到幫派特別狠的一面。我當時就意識到,這事真不是開玩笑的,我絕對不能參與其中。

在那個年代,現實社會就是這麼幫派橫行,所以匪幫文化也很盛行。很多MV、影視劇也會展現幫派情節,甚至有些美化,呈現得好像這事兒特別牛逼。Gangsta Rap(匪幫說唱)也是在那時流行起來的,確實誕生了很多跟匪幫文化相關的好聽的Hiphop音樂。

現在Hiphop在中國流行起來,我看到很多孩子很嚮往匪幫,會學它們的打扮,唱這些內容的歌詞。但他們其實就是拿個樣兒,以為是潮流,說白了就是裝逼。他們真的不知道幫派環境裡存在的真正的危險和不合理的暴力。即使現在美國的社會環境已經比那時好了很多,但幫派依然存在,我們有時還是會聽到某個說唱歌手遭遇槍擊甚至喪命的消息。中國這些模仿匪幫的孩子,穿得這麼狠,甚至文幫派文身,你如果去了洛杉磯,可能真的會有麻煩。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6年Wes陳在成都拍VICE紀錄片《川渝陷阱》期間,與Harikiri(中)和Bohan Phoenix(右)在NASA合影

2

我爺爺奶奶是1949年左右離開大陸的。我的父母生在大陸,很小的時候跟著各自父母去了臺灣,後來移民到美國,在那裡生了我哥和我。小時候上學之前,我在家裡基本說的是中文,因為爺爺奶奶他們不會英語。但開始上學後,在外面呆的時間長了,我的中文就開始慢慢退步。我挺希望能有機會學好中文,這樣能跟爺爺奶奶更好地溝通,他們肯定有很多故事可以跟我說。大學讀到大四,我學分修得差不多了,就申請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留學項目,進修漢語。

來到中國是2000年底,一下飛機,一股味道就撲面而來。後來才知道,是燒煤的味道,這就是冬天的北京的味道。

來了之後我覺得,哇,太有意思了。後來美國很多朋友問我,中國怎麼樣?是不是不自由?我說,你們才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自由。

那是一種不同的自由。在美國,你不能在公共場所、大街上喝酒。中國可以。那時的北京很亂,沒有太多規則,街上黑車、黑麵的、小攤小販特別多。有一種很野生的氣氛。三里屯南街是一串小酒吧,啤酒五塊錢,一出酒吧門口就是賣烤串的,各種新疆人、非洲人擺攤賣東西,在那兒想幹嘛幹嘛。

我和一些留學生朋友每週末就在那兒吃啊喝啊,在三里屯喝得差不多了去工體的夜店玩,不是雙休日的晚上我們就去學校或者北大附近的酒吧。

每週四,我們固定去的是北大西門一家叫Solution的酒吧。這家酒吧的老闆讓年輕人、留學生去放音樂,掌控酒吧的氣氛。只有在Solution,你能聽到純粹的Hiphop音樂,一去到這兒,我就感覺,我操,終於找到一家我可以點我喜歡的音樂,而且DJ都知道,都能找到的地方了。老鄭,北京最早的Hiphop組合“隱藏”的成員,那時總是坐在吧檯,我看到他身上有個文身是一個Hiphop組合的Logo,就去跟他聊天。我敢保證北京最早聽Hiphop、玩Hiphop的年輕人那時都在那兒喝酒、聊天、跳舞,“隱藏”其他的成員王波和馬克一定也是Solution的熟臉。

那時剛到中國,看什麼都新鮮,經常到處玩,天天去酒吧。至於中文,我學到報刊課時就放棄了。我看中文報紙,覺得太不合理了,一個句子這麼長一大段從這兒到那兒,是個逗號!各種外國名字也不標出來,英文里人名或地名會首字母大寫或者標斜體對嗎,中文完全沒有,如果你不知道這是個名字,就只好去翻詞典查這個字,發現跟後面那個字根本都連不上啊,詞典也查不到,還花了我一個小時!我就放棄了。我還是更願意通過跟當地的朋友交流,學口語或者文化,這更有意思。

一學期結束,我回美國讀完剩下的一個學期,結果“911”發生了。我大學專業是企業管理,沒想到畢業趕上美國金融行業最差的時候,根本找不到工作。我就想,中國這麼好玩,我的中文也還沒學到滿意的水平,猶豫了一夏天,又申請了一個留學項目回到北京。課餘時間還教英文,在大大小小的公司幹各種奇怪的兼職,掙生活費。晚上繼續喝,玩。畢業後自然而然地找了工作,後來又開始做Hiphop電臺《嘻哈公園》,就在中國一直呆下去了。

3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哥就覺得我有特異功能。每次坐車聽收音機,他就跟爸媽說,你看,換什麼電臺放什麼歌,他全都知道。那是因為我從小就特別喜歡聽收音機,到哪兒都一直開著聽。甚至到我上大學的時候,在宿舍裡也整天開著收音機。我從電臺裡聽了很多很多音樂。

從小學起,我就開始對Hiphop感興趣。當時的主流音樂是搖滾樂或者流行,Hiphop在美國還挺地下的,廣播里根本沒有Hiphop節目,MTV這樣的主流平臺只有非常偶爾能看到一兩首Hiphop。但民間已經有人聽說唱了,那時有一個可以花錢點MV看的電視節目The Box,在這個節目上就會出現更多Hiphop音樂。另外還有BET(黑人娛樂電視臺),會放比較多的Hiphop。畢竟R&B和Hiphop本身就是黑人文化。

我也是通過學校的黑人同學接觸到了Hiphop的。我一聽這種音樂,覺得非常新鮮。它不像別的音樂帶給你的更多是情緒或者感覺,而是非常直接,具體,信息量很大,有很強的畫面感。另一個吸引我的點是,說唱非常玩語言。在中文裡,我們說起“詩”,總覺得很深奧很嚴肅。在美國不是這樣,也有一種給小孩讀的,很口語、玩押韻的詩。說唱就是一種更成人的玩法,說唱歌手就是詩人。

也就是在我剛接觸Hiphop不久,黑人音樂就慢慢在美國流行起來。先是R&B,接著把Hiphop也帶流行了。比如MTV就開始做一個叫做Yo! MTV Raps的Hiphop節目。廣播上也有兩個美國比較主要的電臺開始放主流Hiphop。

有一個電臺,會在每週末的一個晚上,放一到兩小時地下Hiphop音樂。前一陣大家都在轉謝帝、派克特和王以太到美國Hiphop電臺“Sway in the morning”做客的視頻,大家都在討論他們,卻沒人知道當時坐在他們身邊的那位黑人女主持,就是當年Hiphop還沒那麼主流時,就在夜晚放地下Hiphop音樂的女DJ。在Eminem、Jay Z還不出名的時候,她就把他們請到節目裡Freestyle。過了兩三年,原來在夜裡出現的音樂,都放到了白天。

後來我自己開始做電臺也堅持這個原則,如果是特別主流的,買流量的、有大音樂平臺助推的,我就不放了。他們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曝光,根本不需要我來放。

做《嘻哈公園The Park》是個很偶然的機會。

2006年,有人找孔令奇做個排行榜節目,但他希望做一個Hiphop節目,就問我願不願意一起,我馬上答應了。我和孔令奇是2001年左右認識的,我們都是留學生,都喜歡Hiphop。那時候留學生少,都是一圈人,我們經常一起去酒吧玩,看NBA或者美國的橄欖球賽。後來他去臺灣出道當了藝人,之後又回到北京。於是,從2006年5月開始,我們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HitFm合作,開始做《嘻哈公園The Park》。

那時我在一個做留學生項目的小公司上班,頭幾年,節目每週六和週日兩天有兩小時時長,需要很多內容。我白天上班,晚上做節目。做《The Park》是沒有錢的,我那時候工資不高,但也完全沒想靠節目掙錢,做這個節目完全是我的興趣,我們做得很快樂。

每期節目我們都會挑一些歌來放,新的和老的都有。那時後說唱圈非常小,我去王波他們辦的每月一次的Hiphop Party “Section6”,在老愚公移山,很快北京玩說唱的人就都認識了。我會問他們要一些他們錄的新歌。《The Park》播了一段時間後,廣州、上海和其他地方玩說唱的人也會主動聯繫我們,把他們的作品發過來。但無論是不是認識的人,首先都要我聽了,覺得這首歌確實牛逼才會在節目裡放。

我希望我們的節目是接地氣的,但我和孔令奇都是外國人,所以我會請一個本地的Hiphop愛好者作為第三人跟我們一起做節目主持。第一個人是我打籃球認識的Easy E,他很喜歡美國音樂,通過聽歌,英文也練得非常好。後來還找過現在在丹鎮北京的劉銳,之後還有魚駕浪,都是我在北京認識的本地人。

因為很希望能真正地推廣Hiphop文化,我們那時候除了放音樂,也設置了很多環節,比如教大家英文裡的黑人俚語,還請說唱歌手來節目裡freestyle。但那時候玩說唱的人太少了,嘉賓非常難請。我們希望能和來錄節目的歌手一起freestyle玩起來,於是我也開始試著寫點詞,玩freestyle,也是因為節目需要,我開始做DJ,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很多快樂。

我們還有一個環節叫做“Hot Or Not(辣還是瞎)”,每期會放兩首中文說唱歌曲,進行PK,由聽眾投票,優勝的歌曲下一週會繼續放,和另一首新歌進行PK。如果誰的作品連續四周勝出,我們就會邀請歌手到節目裡做專訪。這個環節就是為了鼓勵那些玩說唱的年輕人多創作,給大家一個展示的機會。頭幾年國內新的作品太少了,值得放的好作品更少,我們得去找,去問認識的歌手有沒有新歌可以放。慢慢的,投歌的人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甚至新疆、西藏的歌手都會投歌過來。歌曲的水平,錄音製作的質量都明顯提升。

我敢說,Hot Or Not是全世界最公平的音樂PK平臺,誰能勝出,完全由聽眾決定。我們的投票方式改過很多次。一開始是短信投票,後來有了微博,就試著用各種第三方投票插件,結果發現都是能被買的。有時候看到某個作品的票數不正常地高,就知道又是花錢刷票。現在我們又改成了在公眾號發的圖文下留言1或是2。這樣首先你得關注我們,然後還要留言,投票的門檻比較高。票數都是我們看後臺留言一個個數的。人工數票非常麻煩,這麼做都是為了公平。

《The Park》是一個非常純粹公正的節目,從來沒有為了錢推過任何一個歌手。曾經有唱片公司一直跟我聯繫,讓我們給他們的一個歌手做採訪。我說你至少得把作品發過來,歌曲發來後,我覺得一般,就把他的歌放到Hot or Not,讓聽眾決定。我說,如果你的歌能拿到四周冠軍,你就可以來,和其他獨立歌手一樣,You are not special。後來他的歌被PK下去了。

"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口述 | Wes陳

採訪、文 | 黃昕宇

2017年的綜藝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讓Hiphop這個小眾文化出了圈,變成了遍地開花的主流文化。年輕的歌迷可能很難想象,十多年前,中國還很少有人瞭解Hiphop。很多人認識這一文化,是因為一個電臺節目,《嘻哈公園The Park》,孔令奇和Wes陳2006年創辦了這個節目,每週介紹最新、最經典的國內外Hiphop音樂,受到他們啟發、鼓舞的,不乏如今成名的Hiphop歌手。

綜藝節目成功之後,娛樂資本大量注入,讓Hiphop市場在兩三年內迅速膨脹,許多人得了名,掙到錢,更多人正在往裡扎。而《嘻哈公園The Park》卻沒有享受到市場爆發的紅利。2018年孔令奇離開嘻哈公園,HitFm(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也終止了和節目的合作。Wes陳將《The Park》轉為線上音頻節目,繼續做了下去。直到今天,《The Park》依然提供著最純正的Hiphop內容,卻幾乎沒什麼收益。

Wes陳是來自美國加州的華裔,從小聽Hiphop,經歷了這一地下文化在美國一步步走向主流的過程。隨後他留學來到中國,成為Hiphop文化推廣人,又見證了中國Hiphop從慢慢生長的小眾文化,爆發式地成為流行現象。

Wes說:“Hiphop是最包容的文化,它本來就不見得只屬於小眾或獨立。它是一個很好的麥克風,任何人都可以用說唱來表達自己。我接受它變成任何一種樣子。只不過現在,做真實表達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弱了,那就要接受你的表達和你堅持的原則越來越小眾。但越是這樣,越需要說真話、有原則的人和內容。”

每期The Park開頭,Wes總是自我介紹道:“我是儘量給你們保持真實的Wes陳。”

“Keep it real”是一句早被濫用得有點可笑的口號。但每次聽到Wes在節目裡說大實話,自然、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你就會覺得,那是真的。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Wes陳

1

我1979年出生在美國洛杉磯。美國是多種族國家,洛杉磯更是一個各種膚色民族混雜的地方。在我上學的八九十年代,美國社會非常混亂,經常發生各種幫派鬥爭和槍擊事件。墨西哥幫和黑人幫派經常碰撞,有一陣子亞裔幫派聲勢很大,洛杉磯從南到北接連發生好幾起亞洲幫派製造的槍擊案,電視報紙上持續報道這些新聞。

我上的是公立學校,學校裡什麼族群的孩子都有,有黑人,有亞裔,有墨西哥人,學生裡也有混幫派的,甚至校園裡也發生過幫派鬥毆。我們高中基本上每一年都有學生在暴力事件中喪命。有一回不是幫派衝突,只是有個人睡了另一個人的女朋友,結果就有槍手等在學校門口,放學所有孩子出來的時候,就在校門外給了那男孩一槍。

我中學時成績挺好的,一直在好班,一起上課的都是比較乖的孩子。但因為我喜歡打籃球,結交了好多朋友。我又愛混,喜歡去夜店、酒吧,那時美國剛剛開始流行Rave大電子派對,我也會去。在美國,買菸買酒必須18歲以上,很多夜店和酒吧規定成年才能入內。但其實,只要有辦法就能混進去。我哥比我大五歲,他把他的ID給我了。有了他的ID,我的每扇門都打開了,買菸酒,去酒吧,去賭場,我比同齡的孩子更早接觸到一切。我16歲,甚至更早就開始喝酒,約朋友出去玩。所以我中學的朋友很多很雜,也有混幫派的朋友。

他們平時的生活很亂,我的朋友裡有偷車的,也聽說過他們幫派的人在公園約架,結果到了地點,對方人沒出現,出現一輛車,槍從車裡伸出來“啪啪啪啪”。但因為他們不是特別狠的幫派,並不是像大家印象中的美國血幫和瘸幫那樣,天天暴力流血。我和他們接觸,大部分時候就是玩,過得很娛樂。

那時我比較小,這些朋友都比我大一些。他們有時開車來我家接我,一個個穿那麼肥的衣服褲子,身上都是紋身,男的一個個戴耳環。我爸媽一看就很緊張,這都是些什麼朋友啊?但他們不會強硬地管我,我爸給我定了幾條基本的規定:第一,別被警察抓了;第二,別把女孩子弄懷孕了;第三,成績一定要達到標準。所以我就保持一個不錯的成績,還是繼續在外面混。

按照幫派的規矩,新人加入時,大家就圍住他,一起揍他幾分鐘,按照北京話說就是“圈兒踢”。揍完,ok,站起來,你是我們兄弟了。這相當於一個入會儀式。

我那時雖然跟他們玩,但是沒有加入幫派。我那時認識的華裔幫派的人,大部分是東南亞的,很多菲律賓人。我記得有一個大哥跟我說,你別加入,當朋友跟我們玩就行了,他很認真地跟我說,“你是有未來的人”。

有一回,我跟我們那個區幫派的人去他們的總部,在洛杉磯中心地區,一個很破的房子。進去以後,一屋子人,都是一看就覺得巨狠那種,身上都帶著槍。那天正好另外一個跟他們有矛盾的幫派來找麻煩,來了好幾輛車在房子外面守著。那時屋子裡一幫人都不能出去了,大家臉色嚴峻,都不敢輕舉妄動,僵持在那兒,屋裡的氣氛特別緊張。我第一次那麼真實、強烈地感受到危險,真的見識到幫派特別狠的一面。我當時就意識到,這事真不是開玩笑的,我絕對不能參與其中。

在那個年代,現實社會就是這麼幫派橫行,所以匪幫文化也很盛行。很多MV、影視劇也會展現幫派情節,甚至有些美化,呈現得好像這事兒特別牛逼。Gangsta Rap(匪幫說唱)也是在那時流行起來的,確實誕生了很多跟匪幫文化相關的好聽的Hiphop音樂。

現在Hiphop在中國流行起來,我看到很多孩子很嚮往匪幫,會學它們的打扮,唱這些內容的歌詞。但他們其實就是拿個樣兒,以為是潮流,說白了就是裝逼。他們真的不知道幫派環境裡存在的真正的危險和不合理的暴力。即使現在美國的社會環境已經比那時好了很多,但幫派依然存在,我們有時還是會聽到某個說唱歌手遭遇槍擊甚至喪命的消息。中國這些模仿匪幫的孩子,穿得這麼狠,甚至文幫派文身,你如果去了洛杉磯,可能真的會有麻煩。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6年Wes陳在成都拍VICE紀錄片《川渝陷阱》期間,與Harikiri(中)和Bohan Phoenix(右)在NASA合影

2

我爺爺奶奶是1949年左右離開大陸的。我的父母生在大陸,很小的時候跟著各自父母去了臺灣,後來移民到美國,在那裡生了我哥和我。小時候上學之前,我在家裡基本說的是中文,因為爺爺奶奶他們不會英語。但開始上學後,在外面呆的時間長了,我的中文就開始慢慢退步。我挺希望能有機會學好中文,這樣能跟爺爺奶奶更好地溝通,他們肯定有很多故事可以跟我說。大學讀到大四,我學分修得差不多了,就申請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留學項目,進修漢語。

來到中國是2000年底,一下飛機,一股味道就撲面而來。後來才知道,是燒煤的味道,這就是冬天的北京的味道。

來了之後我覺得,哇,太有意思了。後來美國很多朋友問我,中國怎麼樣?是不是不自由?我說,你們才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自由。

那是一種不同的自由。在美國,你不能在公共場所、大街上喝酒。中國可以。那時的北京很亂,沒有太多規則,街上黑車、黑麵的、小攤小販特別多。有一種很野生的氣氛。三里屯南街是一串小酒吧,啤酒五塊錢,一出酒吧門口就是賣烤串的,各種新疆人、非洲人擺攤賣東西,在那兒想幹嘛幹嘛。

我和一些留學生朋友每週末就在那兒吃啊喝啊,在三里屯喝得差不多了去工體的夜店玩,不是雙休日的晚上我們就去學校或者北大附近的酒吧。

每週四,我們固定去的是北大西門一家叫Solution的酒吧。這家酒吧的老闆讓年輕人、留學生去放音樂,掌控酒吧的氣氛。只有在Solution,你能聽到純粹的Hiphop音樂,一去到這兒,我就感覺,我操,終於找到一家我可以點我喜歡的音樂,而且DJ都知道,都能找到的地方了。老鄭,北京最早的Hiphop組合“隱藏”的成員,那時總是坐在吧檯,我看到他身上有個文身是一個Hiphop組合的Logo,就去跟他聊天。我敢保證北京最早聽Hiphop、玩Hiphop的年輕人那時都在那兒喝酒、聊天、跳舞,“隱藏”其他的成員王波和馬克一定也是Solution的熟臉。

那時剛到中國,看什麼都新鮮,經常到處玩,天天去酒吧。至於中文,我學到報刊課時就放棄了。我看中文報紙,覺得太不合理了,一個句子這麼長一大段從這兒到那兒,是個逗號!各種外國名字也不標出來,英文里人名或地名會首字母大寫或者標斜體對嗎,中文完全沒有,如果你不知道這是個名字,就只好去翻詞典查這個字,發現跟後面那個字根本都連不上啊,詞典也查不到,還花了我一個小時!我就放棄了。我還是更願意通過跟當地的朋友交流,學口語或者文化,這更有意思。

一學期結束,我回美國讀完剩下的一個學期,結果“911”發生了。我大學專業是企業管理,沒想到畢業趕上美國金融行業最差的時候,根本找不到工作。我就想,中國這麼好玩,我的中文也還沒學到滿意的水平,猶豫了一夏天,又申請了一個留學項目回到北京。課餘時間還教英文,在大大小小的公司幹各種奇怪的兼職,掙生活費。晚上繼續喝,玩。畢業後自然而然地找了工作,後來又開始做Hiphop電臺《嘻哈公園》,就在中國一直呆下去了。

3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哥就覺得我有特異功能。每次坐車聽收音機,他就跟爸媽說,你看,換什麼電臺放什麼歌,他全都知道。那是因為我從小就特別喜歡聽收音機,到哪兒都一直開著聽。甚至到我上大學的時候,在宿舍裡也整天開著收音機。我從電臺裡聽了很多很多音樂。

從小學起,我就開始對Hiphop感興趣。當時的主流音樂是搖滾樂或者流行,Hiphop在美國還挺地下的,廣播里根本沒有Hiphop節目,MTV這樣的主流平臺只有非常偶爾能看到一兩首Hiphop。但民間已經有人聽說唱了,那時有一個可以花錢點MV看的電視節目The Box,在這個節目上就會出現更多Hiphop音樂。另外還有BET(黑人娛樂電視臺),會放比較多的Hiphop。畢竟R&B和Hiphop本身就是黑人文化。

我也是通過學校的黑人同學接觸到了Hiphop的。我一聽這種音樂,覺得非常新鮮。它不像別的音樂帶給你的更多是情緒或者感覺,而是非常直接,具體,信息量很大,有很強的畫面感。另一個吸引我的點是,說唱非常玩語言。在中文裡,我們說起“詩”,總覺得很深奧很嚴肅。在美國不是這樣,也有一種給小孩讀的,很口語、玩押韻的詩。說唱就是一種更成人的玩法,說唱歌手就是詩人。

也就是在我剛接觸Hiphop不久,黑人音樂就慢慢在美國流行起來。先是R&B,接著把Hiphop也帶流行了。比如MTV就開始做一個叫做Yo! MTV Raps的Hiphop節目。廣播上也有兩個美國比較主要的電臺開始放主流Hiphop。

有一個電臺,會在每週末的一個晚上,放一到兩小時地下Hiphop音樂。前一陣大家都在轉謝帝、派克特和王以太到美國Hiphop電臺“Sway in the morning”做客的視頻,大家都在討論他們,卻沒人知道當時坐在他們身邊的那位黑人女主持,就是當年Hiphop還沒那麼主流時,就在夜晚放地下Hiphop音樂的女DJ。在Eminem、Jay Z還不出名的時候,她就把他們請到節目裡Freestyle。過了兩三年,原來在夜裡出現的音樂,都放到了白天。

後來我自己開始做電臺也堅持這個原則,如果是特別主流的,買流量的、有大音樂平臺助推的,我就不放了。他們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曝光,根本不需要我來放。

做《嘻哈公園The Park》是個很偶然的機會。

2006年,有人找孔令奇做個排行榜節目,但他希望做一個Hiphop節目,就問我願不願意一起,我馬上答應了。我和孔令奇是2001年左右認識的,我們都是留學生,都喜歡Hiphop。那時候留學生少,都是一圈人,我們經常一起去酒吧玩,看NBA或者美國的橄欖球賽。後來他去臺灣出道當了藝人,之後又回到北京。於是,從2006年5月開始,我們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HitFm合作,開始做《嘻哈公園The Park》。

那時我在一個做留學生項目的小公司上班,頭幾年,節目每週六和週日兩天有兩小時時長,需要很多內容。我白天上班,晚上做節目。做《The Park》是沒有錢的,我那時候工資不高,但也完全沒想靠節目掙錢,做這個節目完全是我的興趣,我們做得很快樂。

每期節目我們都會挑一些歌來放,新的和老的都有。那時後說唱圈非常小,我去王波他們辦的每月一次的Hiphop Party “Section6”,在老愚公移山,很快北京玩說唱的人就都認識了。我會問他們要一些他們錄的新歌。《The Park》播了一段時間後,廣州、上海和其他地方玩說唱的人也會主動聯繫我們,把他們的作品發過來。但無論是不是認識的人,首先都要我聽了,覺得這首歌確實牛逼才會在節目裡放。

我希望我們的節目是接地氣的,但我和孔令奇都是外國人,所以我會請一個本地的Hiphop愛好者作為第三人跟我們一起做節目主持。第一個人是我打籃球認識的Easy E,他很喜歡美國音樂,通過聽歌,英文也練得非常好。後來還找過現在在丹鎮北京的劉銳,之後還有魚駕浪,都是我在北京認識的本地人。

因為很希望能真正地推廣Hiphop文化,我們那時候除了放音樂,也設置了很多環節,比如教大家英文裡的黑人俚語,還請說唱歌手來節目裡freestyle。但那時候玩說唱的人太少了,嘉賓非常難請。我們希望能和來錄節目的歌手一起freestyle玩起來,於是我也開始試著寫點詞,玩freestyle,也是因為節目需要,我開始做DJ,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很多快樂。

我們還有一個環節叫做“Hot Or Not(辣還是瞎)”,每期會放兩首中文說唱歌曲,進行PK,由聽眾投票,優勝的歌曲下一週會繼續放,和另一首新歌進行PK。如果誰的作品連續四周勝出,我們就會邀請歌手到節目裡做專訪。這個環節就是為了鼓勵那些玩說唱的年輕人多創作,給大家一個展示的機會。頭幾年國內新的作品太少了,值得放的好作品更少,我們得去找,去問認識的歌手有沒有新歌可以放。慢慢的,投歌的人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甚至新疆、西藏的歌手都會投歌過來。歌曲的水平,錄音製作的質量都明顯提升。

我敢說,Hot Or Not是全世界最公平的音樂PK平臺,誰能勝出,完全由聽眾決定。我們的投票方式改過很多次。一開始是短信投票,後來有了微博,就試著用各種第三方投票插件,結果發現都是能被買的。有時候看到某個作品的票數不正常地高,就知道又是花錢刷票。現在我們又改成了在公眾號發的圖文下留言1或是2。這樣首先你得關注我們,然後還要留言,投票的門檻比較高。票數都是我們看後臺留言一個個數的。人工數票非常麻煩,這麼做都是為了公平。

《The Park》是一個非常純粹公正的節目,從來沒有為了錢推過任何一個歌手。曾經有唱片公司一直跟我聯繫,讓我們給他們的一個歌手做採訪。我說你至少得把作品發過來,歌曲發來後,我覺得一般,就把他的歌放到Hot or Not,讓聽眾決定。我說,如果你的歌能拿到四周冠軍,你就可以來,和其他獨立歌手一樣,You are not special。後來他的歌被PK下去了。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9年1月,Wes陳和小老虎在錄音室錄製《聲療》


"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口述 | Wes陳

採訪、文 | 黃昕宇

2017年的綜藝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讓Hiphop這個小眾文化出了圈,變成了遍地開花的主流文化。年輕的歌迷可能很難想象,十多年前,中國還很少有人瞭解Hiphop。很多人認識這一文化,是因為一個電臺節目,《嘻哈公園The Park》,孔令奇和Wes陳2006年創辦了這個節目,每週介紹最新、最經典的國內外Hiphop音樂,受到他們啟發、鼓舞的,不乏如今成名的Hiphop歌手。

綜藝節目成功之後,娛樂資本大量注入,讓Hiphop市場在兩三年內迅速膨脹,許多人得了名,掙到錢,更多人正在往裡扎。而《嘻哈公園The Park》卻沒有享受到市場爆發的紅利。2018年孔令奇離開嘻哈公園,HitFm(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也終止了和節目的合作。Wes陳將《The Park》轉為線上音頻節目,繼續做了下去。直到今天,《The Park》依然提供著最純正的Hiphop內容,卻幾乎沒什麼收益。

Wes陳是來自美國加州的華裔,從小聽Hiphop,經歷了這一地下文化在美國一步步走向主流的過程。隨後他留學來到中國,成為Hiphop文化推廣人,又見證了中國Hiphop從慢慢生長的小眾文化,爆發式地成為流行現象。

Wes說:“Hiphop是最包容的文化,它本來就不見得只屬於小眾或獨立。它是一個很好的麥克風,任何人都可以用說唱來表達自己。我接受它變成任何一種樣子。只不過現在,做真實表達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弱了,那就要接受你的表達和你堅持的原則越來越小眾。但越是這樣,越需要說真話、有原則的人和內容。”

每期The Park開頭,Wes總是自我介紹道:“我是儘量給你們保持真實的Wes陳。”

“Keep it real”是一句早被濫用得有點可笑的口號。但每次聽到Wes在節目裡說大實話,自然、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你就會覺得,那是真的。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Wes陳

1

我1979年出生在美國洛杉磯。美國是多種族國家,洛杉磯更是一個各種膚色民族混雜的地方。在我上學的八九十年代,美國社會非常混亂,經常發生各種幫派鬥爭和槍擊事件。墨西哥幫和黑人幫派經常碰撞,有一陣子亞裔幫派聲勢很大,洛杉磯從南到北接連發生好幾起亞洲幫派製造的槍擊案,電視報紙上持續報道這些新聞。

我上的是公立學校,學校裡什麼族群的孩子都有,有黑人,有亞裔,有墨西哥人,學生裡也有混幫派的,甚至校園裡也發生過幫派鬥毆。我們高中基本上每一年都有學生在暴力事件中喪命。有一回不是幫派衝突,只是有個人睡了另一個人的女朋友,結果就有槍手等在學校門口,放學所有孩子出來的時候,就在校門外給了那男孩一槍。

我中學時成績挺好的,一直在好班,一起上課的都是比較乖的孩子。但因為我喜歡打籃球,結交了好多朋友。我又愛混,喜歡去夜店、酒吧,那時美國剛剛開始流行Rave大電子派對,我也會去。在美國,買菸買酒必須18歲以上,很多夜店和酒吧規定成年才能入內。但其實,只要有辦法就能混進去。我哥比我大五歲,他把他的ID給我了。有了他的ID,我的每扇門都打開了,買菸酒,去酒吧,去賭場,我比同齡的孩子更早接觸到一切。我16歲,甚至更早就開始喝酒,約朋友出去玩。所以我中學的朋友很多很雜,也有混幫派的朋友。

他們平時的生活很亂,我的朋友裡有偷車的,也聽說過他們幫派的人在公園約架,結果到了地點,對方人沒出現,出現一輛車,槍從車裡伸出來“啪啪啪啪”。但因為他們不是特別狠的幫派,並不是像大家印象中的美國血幫和瘸幫那樣,天天暴力流血。我和他們接觸,大部分時候就是玩,過得很娛樂。

那時我比較小,這些朋友都比我大一些。他們有時開車來我家接我,一個個穿那麼肥的衣服褲子,身上都是紋身,男的一個個戴耳環。我爸媽一看就很緊張,這都是些什麼朋友啊?但他們不會強硬地管我,我爸給我定了幾條基本的規定:第一,別被警察抓了;第二,別把女孩子弄懷孕了;第三,成績一定要達到標準。所以我就保持一個不錯的成績,還是繼續在外面混。

按照幫派的規矩,新人加入時,大家就圍住他,一起揍他幾分鐘,按照北京話說就是“圈兒踢”。揍完,ok,站起來,你是我們兄弟了。這相當於一個入會儀式。

我那時雖然跟他們玩,但是沒有加入幫派。我那時認識的華裔幫派的人,大部分是東南亞的,很多菲律賓人。我記得有一個大哥跟我說,你別加入,當朋友跟我們玩就行了,他很認真地跟我說,“你是有未來的人”。

有一回,我跟我們那個區幫派的人去他們的總部,在洛杉磯中心地區,一個很破的房子。進去以後,一屋子人,都是一看就覺得巨狠那種,身上都帶著槍。那天正好另外一個跟他們有矛盾的幫派來找麻煩,來了好幾輛車在房子外面守著。那時屋子裡一幫人都不能出去了,大家臉色嚴峻,都不敢輕舉妄動,僵持在那兒,屋裡的氣氛特別緊張。我第一次那麼真實、強烈地感受到危險,真的見識到幫派特別狠的一面。我當時就意識到,這事真不是開玩笑的,我絕對不能參與其中。

在那個年代,現實社會就是這麼幫派橫行,所以匪幫文化也很盛行。很多MV、影視劇也會展現幫派情節,甚至有些美化,呈現得好像這事兒特別牛逼。Gangsta Rap(匪幫說唱)也是在那時流行起來的,確實誕生了很多跟匪幫文化相關的好聽的Hiphop音樂。

現在Hiphop在中國流行起來,我看到很多孩子很嚮往匪幫,會學它們的打扮,唱這些內容的歌詞。但他們其實就是拿個樣兒,以為是潮流,說白了就是裝逼。他們真的不知道幫派環境裡存在的真正的危險和不合理的暴力。即使現在美國的社會環境已經比那時好了很多,但幫派依然存在,我們有時還是會聽到某個說唱歌手遭遇槍擊甚至喪命的消息。中國這些模仿匪幫的孩子,穿得這麼狠,甚至文幫派文身,你如果去了洛杉磯,可能真的會有麻煩。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6年Wes陳在成都拍VICE紀錄片《川渝陷阱》期間,與Harikiri(中)和Bohan Phoenix(右)在NASA合影

2

我爺爺奶奶是1949年左右離開大陸的。我的父母生在大陸,很小的時候跟著各自父母去了臺灣,後來移民到美國,在那裡生了我哥和我。小時候上學之前,我在家裡基本說的是中文,因為爺爺奶奶他們不會英語。但開始上學後,在外面呆的時間長了,我的中文就開始慢慢退步。我挺希望能有機會學好中文,這樣能跟爺爺奶奶更好地溝通,他們肯定有很多故事可以跟我說。大學讀到大四,我學分修得差不多了,就申請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留學項目,進修漢語。

來到中國是2000年底,一下飛機,一股味道就撲面而來。後來才知道,是燒煤的味道,這就是冬天的北京的味道。

來了之後我覺得,哇,太有意思了。後來美國很多朋友問我,中國怎麼樣?是不是不自由?我說,你們才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自由。

那是一種不同的自由。在美國,你不能在公共場所、大街上喝酒。中國可以。那時的北京很亂,沒有太多規則,街上黑車、黑麵的、小攤小販特別多。有一種很野生的氣氛。三里屯南街是一串小酒吧,啤酒五塊錢,一出酒吧門口就是賣烤串的,各種新疆人、非洲人擺攤賣東西,在那兒想幹嘛幹嘛。

我和一些留學生朋友每週末就在那兒吃啊喝啊,在三里屯喝得差不多了去工體的夜店玩,不是雙休日的晚上我們就去學校或者北大附近的酒吧。

每週四,我們固定去的是北大西門一家叫Solution的酒吧。這家酒吧的老闆讓年輕人、留學生去放音樂,掌控酒吧的氣氛。只有在Solution,你能聽到純粹的Hiphop音樂,一去到這兒,我就感覺,我操,終於找到一家我可以點我喜歡的音樂,而且DJ都知道,都能找到的地方了。老鄭,北京最早的Hiphop組合“隱藏”的成員,那時總是坐在吧檯,我看到他身上有個文身是一個Hiphop組合的Logo,就去跟他聊天。我敢保證北京最早聽Hiphop、玩Hiphop的年輕人那時都在那兒喝酒、聊天、跳舞,“隱藏”其他的成員王波和馬克一定也是Solution的熟臉。

那時剛到中國,看什麼都新鮮,經常到處玩,天天去酒吧。至於中文,我學到報刊課時就放棄了。我看中文報紙,覺得太不合理了,一個句子這麼長一大段從這兒到那兒,是個逗號!各種外國名字也不標出來,英文里人名或地名會首字母大寫或者標斜體對嗎,中文完全沒有,如果你不知道這是個名字,就只好去翻詞典查這個字,發現跟後面那個字根本都連不上啊,詞典也查不到,還花了我一個小時!我就放棄了。我還是更願意通過跟當地的朋友交流,學口語或者文化,這更有意思。

一學期結束,我回美國讀完剩下的一個學期,結果“911”發生了。我大學專業是企業管理,沒想到畢業趕上美國金融行業最差的時候,根本找不到工作。我就想,中國這麼好玩,我的中文也還沒學到滿意的水平,猶豫了一夏天,又申請了一個留學項目回到北京。課餘時間還教英文,在大大小小的公司幹各種奇怪的兼職,掙生活費。晚上繼續喝,玩。畢業後自然而然地找了工作,後來又開始做Hiphop電臺《嘻哈公園》,就在中國一直呆下去了。

3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哥就覺得我有特異功能。每次坐車聽收音機,他就跟爸媽說,你看,換什麼電臺放什麼歌,他全都知道。那是因為我從小就特別喜歡聽收音機,到哪兒都一直開著聽。甚至到我上大學的時候,在宿舍裡也整天開著收音機。我從電臺裡聽了很多很多音樂。

從小學起,我就開始對Hiphop感興趣。當時的主流音樂是搖滾樂或者流行,Hiphop在美國還挺地下的,廣播里根本沒有Hiphop節目,MTV這樣的主流平臺只有非常偶爾能看到一兩首Hiphop。但民間已經有人聽說唱了,那時有一個可以花錢點MV看的電視節目The Box,在這個節目上就會出現更多Hiphop音樂。另外還有BET(黑人娛樂電視臺),會放比較多的Hiphop。畢竟R&B和Hiphop本身就是黑人文化。

我也是通過學校的黑人同學接觸到了Hiphop的。我一聽這種音樂,覺得非常新鮮。它不像別的音樂帶給你的更多是情緒或者感覺,而是非常直接,具體,信息量很大,有很強的畫面感。另一個吸引我的點是,說唱非常玩語言。在中文裡,我們說起“詩”,總覺得很深奧很嚴肅。在美國不是這樣,也有一種給小孩讀的,很口語、玩押韻的詩。說唱就是一種更成人的玩法,說唱歌手就是詩人。

也就是在我剛接觸Hiphop不久,黑人音樂就慢慢在美國流行起來。先是R&B,接著把Hiphop也帶流行了。比如MTV就開始做一個叫做Yo! MTV Raps的Hiphop節目。廣播上也有兩個美國比較主要的電臺開始放主流Hiphop。

有一個電臺,會在每週末的一個晚上,放一到兩小時地下Hiphop音樂。前一陣大家都在轉謝帝、派克特和王以太到美國Hiphop電臺“Sway in the morning”做客的視頻,大家都在討論他們,卻沒人知道當時坐在他們身邊的那位黑人女主持,就是當年Hiphop還沒那麼主流時,就在夜晚放地下Hiphop音樂的女DJ。在Eminem、Jay Z還不出名的時候,她就把他們請到節目裡Freestyle。過了兩三年,原來在夜裡出現的音樂,都放到了白天。

後來我自己開始做電臺也堅持這個原則,如果是特別主流的,買流量的、有大音樂平臺助推的,我就不放了。他們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曝光,根本不需要我來放。

做《嘻哈公園The Park》是個很偶然的機會。

2006年,有人找孔令奇做個排行榜節目,但他希望做一個Hiphop節目,就問我願不願意一起,我馬上答應了。我和孔令奇是2001年左右認識的,我們都是留學生,都喜歡Hiphop。那時候留學生少,都是一圈人,我們經常一起去酒吧玩,看NBA或者美國的橄欖球賽。後來他去臺灣出道當了藝人,之後又回到北京。於是,從2006年5月開始,我們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HitFm合作,開始做《嘻哈公園The Park》。

那時我在一個做留學生項目的小公司上班,頭幾年,節目每週六和週日兩天有兩小時時長,需要很多內容。我白天上班,晚上做節目。做《The Park》是沒有錢的,我那時候工資不高,但也完全沒想靠節目掙錢,做這個節目完全是我的興趣,我們做得很快樂。

每期節目我們都會挑一些歌來放,新的和老的都有。那時後說唱圈非常小,我去王波他們辦的每月一次的Hiphop Party “Section6”,在老愚公移山,很快北京玩說唱的人就都認識了。我會問他們要一些他們錄的新歌。《The Park》播了一段時間後,廣州、上海和其他地方玩說唱的人也會主動聯繫我們,把他們的作品發過來。但無論是不是認識的人,首先都要我聽了,覺得這首歌確實牛逼才會在節目裡放。

我希望我們的節目是接地氣的,但我和孔令奇都是外國人,所以我會請一個本地的Hiphop愛好者作為第三人跟我們一起做節目主持。第一個人是我打籃球認識的Easy E,他很喜歡美國音樂,通過聽歌,英文也練得非常好。後來還找過現在在丹鎮北京的劉銳,之後還有魚駕浪,都是我在北京認識的本地人。

因為很希望能真正地推廣Hiphop文化,我們那時候除了放音樂,也設置了很多環節,比如教大家英文裡的黑人俚語,還請說唱歌手來節目裡freestyle。但那時候玩說唱的人太少了,嘉賓非常難請。我們希望能和來錄節目的歌手一起freestyle玩起來,於是我也開始試著寫點詞,玩freestyle,也是因為節目需要,我開始做DJ,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很多快樂。

我們還有一個環節叫做“Hot Or Not(辣還是瞎)”,每期會放兩首中文說唱歌曲,進行PK,由聽眾投票,優勝的歌曲下一週會繼續放,和另一首新歌進行PK。如果誰的作品連續四周勝出,我們就會邀請歌手到節目裡做專訪。這個環節就是為了鼓勵那些玩說唱的年輕人多創作,給大家一個展示的機會。頭幾年國內新的作品太少了,值得放的好作品更少,我們得去找,去問認識的歌手有沒有新歌可以放。慢慢的,投歌的人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甚至新疆、西藏的歌手都會投歌過來。歌曲的水平,錄音製作的質量都明顯提升。

我敢說,Hot Or Not是全世界最公平的音樂PK平臺,誰能勝出,完全由聽眾決定。我們的投票方式改過很多次。一開始是短信投票,後來有了微博,就試著用各種第三方投票插件,結果發現都是能被買的。有時候看到某個作品的票數不正常地高,就知道又是花錢刷票。現在我們又改成了在公眾號發的圖文下留言1或是2。這樣首先你得關注我們,然後還要留言,投票的門檻比較高。票數都是我們看後臺留言一個個數的。人工數票非常麻煩,這麼做都是為了公平。

《The Park》是一個非常純粹公正的節目,從來沒有為了錢推過任何一個歌手。曾經有唱片公司一直跟我聯繫,讓我們給他們的一個歌手做採訪。我說你至少得把作品發過來,歌曲發來後,我覺得一般,就把他的歌放到Hot or Not,讓聽眾決定。我說,如果你的歌能拿到四周冠軍,你就可以來,和其他獨立歌手一樣,You are not special。後來他的歌被PK下去了。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9年1月,Wes陳和小老虎在錄音室錄製《聲療》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2年,Wes陳在北京MIX的Hiphop活動中。右一為Wes陳,左二為Hiphop歌手大狗


"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口述 | Wes陳

採訪、文 | 黃昕宇

2017年的綜藝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讓Hiphop這個小眾文化出了圈,變成了遍地開花的主流文化。年輕的歌迷可能很難想象,十多年前,中國還很少有人瞭解Hiphop。很多人認識這一文化,是因為一個電臺節目,《嘻哈公園The Park》,孔令奇和Wes陳2006年創辦了這個節目,每週介紹最新、最經典的國內外Hiphop音樂,受到他們啟發、鼓舞的,不乏如今成名的Hiphop歌手。

綜藝節目成功之後,娛樂資本大量注入,讓Hiphop市場在兩三年內迅速膨脹,許多人得了名,掙到錢,更多人正在往裡扎。而《嘻哈公園The Park》卻沒有享受到市場爆發的紅利。2018年孔令奇離開嘻哈公園,HitFm(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也終止了和節目的合作。Wes陳將《The Park》轉為線上音頻節目,繼續做了下去。直到今天,《The Park》依然提供著最純正的Hiphop內容,卻幾乎沒什麼收益。

Wes陳是來自美國加州的華裔,從小聽Hiphop,經歷了這一地下文化在美國一步步走向主流的過程。隨後他留學來到中國,成為Hiphop文化推廣人,又見證了中國Hiphop從慢慢生長的小眾文化,爆發式地成為流行現象。

Wes說:“Hiphop是最包容的文化,它本來就不見得只屬於小眾或獨立。它是一個很好的麥克風,任何人都可以用說唱來表達自己。我接受它變成任何一種樣子。只不過現在,做真實表達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弱了,那就要接受你的表達和你堅持的原則越來越小眾。但越是這樣,越需要說真話、有原則的人和內容。”

每期The Park開頭,Wes總是自我介紹道:“我是儘量給你們保持真實的Wes陳。”

“Keep it real”是一句早被濫用得有點可笑的口號。但每次聽到Wes在節目裡說大實話,自然、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你就會覺得,那是真的。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Wes陳

1

我1979年出生在美國洛杉磯。美國是多種族國家,洛杉磯更是一個各種膚色民族混雜的地方。在我上學的八九十年代,美國社會非常混亂,經常發生各種幫派鬥爭和槍擊事件。墨西哥幫和黑人幫派經常碰撞,有一陣子亞裔幫派聲勢很大,洛杉磯從南到北接連發生好幾起亞洲幫派製造的槍擊案,電視報紙上持續報道這些新聞。

我上的是公立學校,學校裡什麼族群的孩子都有,有黑人,有亞裔,有墨西哥人,學生裡也有混幫派的,甚至校園裡也發生過幫派鬥毆。我們高中基本上每一年都有學生在暴力事件中喪命。有一回不是幫派衝突,只是有個人睡了另一個人的女朋友,結果就有槍手等在學校門口,放學所有孩子出來的時候,就在校門外給了那男孩一槍。

我中學時成績挺好的,一直在好班,一起上課的都是比較乖的孩子。但因為我喜歡打籃球,結交了好多朋友。我又愛混,喜歡去夜店、酒吧,那時美國剛剛開始流行Rave大電子派對,我也會去。在美國,買菸買酒必須18歲以上,很多夜店和酒吧規定成年才能入內。但其實,只要有辦法就能混進去。我哥比我大五歲,他把他的ID給我了。有了他的ID,我的每扇門都打開了,買菸酒,去酒吧,去賭場,我比同齡的孩子更早接觸到一切。我16歲,甚至更早就開始喝酒,約朋友出去玩。所以我中學的朋友很多很雜,也有混幫派的朋友。

他們平時的生活很亂,我的朋友裡有偷車的,也聽說過他們幫派的人在公園約架,結果到了地點,對方人沒出現,出現一輛車,槍從車裡伸出來“啪啪啪啪”。但因為他們不是特別狠的幫派,並不是像大家印象中的美國血幫和瘸幫那樣,天天暴力流血。我和他們接觸,大部分時候就是玩,過得很娛樂。

那時我比較小,這些朋友都比我大一些。他們有時開車來我家接我,一個個穿那麼肥的衣服褲子,身上都是紋身,男的一個個戴耳環。我爸媽一看就很緊張,這都是些什麼朋友啊?但他們不會強硬地管我,我爸給我定了幾條基本的規定:第一,別被警察抓了;第二,別把女孩子弄懷孕了;第三,成績一定要達到標準。所以我就保持一個不錯的成績,還是繼續在外面混。

按照幫派的規矩,新人加入時,大家就圍住他,一起揍他幾分鐘,按照北京話說就是“圈兒踢”。揍完,ok,站起來,你是我們兄弟了。這相當於一個入會儀式。

我那時雖然跟他們玩,但是沒有加入幫派。我那時認識的華裔幫派的人,大部分是東南亞的,很多菲律賓人。我記得有一個大哥跟我說,你別加入,當朋友跟我們玩就行了,他很認真地跟我說,“你是有未來的人”。

有一回,我跟我們那個區幫派的人去他們的總部,在洛杉磯中心地區,一個很破的房子。進去以後,一屋子人,都是一看就覺得巨狠那種,身上都帶著槍。那天正好另外一個跟他們有矛盾的幫派來找麻煩,來了好幾輛車在房子外面守著。那時屋子裡一幫人都不能出去了,大家臉色嚴峻,都不敢輕舉妄動,僵持在那兒,屋裡的氣氛特別緊張。我第一次那麼真實、強烈地感受到危險,真的見識到幫派特別狠的一面。我當時就意識到,這事真不是開玩笑的,我絕對不能參與其中。

在那個年代,現實社會就是這麼幫派橫行,所以匪幫文化也很盛行。很多MV、影視劇也會展現幫派情節,甚至有些美化,呈現得好像這事兒特別牛逼。Gangsta Rap(匪幫說唱)也是在那時流行起來的,確實誕生了很多跟匪幫文化相關的好聽的Hiphop音樂。

現在Hiphop在中國流行起來,我看到很多孩子很嚮往匪幫,會學它們的打扮,唱這些內容的歌詞。但他們其實就是拿個樣兒,以為是潮流,說白了就是裝逼。他們真的不知道幫派環境裡存在的真正的危險和不合理的暴力。即使現在美國的社會環境已經比那時好了很多,但幫派依然存在,我們有時還是會聽到某個說唱歌手遭遇槍擊甚至喪命的消息。中國這些模仿匪幫的孩子,穿得這麼狠,甚至文幫派文身,你如果去了洛杉磯,可能真的會有麻煩。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6年Wes陳在成都拍VICE紀錄片《川渝陷阱》期間,與Harikiri(中)和Bohan Phoenix(右)在NASA合影

2

我爺爺奶奶是1949年左右離開大陸的。我的父母生在大陸,很小的時候跟著各自父母去了臺灣,後來移民到美國,在那裡生了我哥和我。小時候上學之前,我在家裡基本說的是中文,因為爺爺奶奶他們不會英語。但開始上學後,在外面呆的時間長了,我的中文就開始慢慢退步。我挺希望能有機會學好中文,這樣能跟爺爺奶奶更好地溝通,他們肯定有很多故事可以跟我說。大學讀到大四,我學分修得差不多了,就申請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留學項目,進修漢語。

來到中國是2000年底,一下飛機,一股味道就撲面而來。後來才知道,是燒煤的味道,這就是冬天的北京的味道。

來了之後我覺得,哇,太有意思了。後來美國很多朋友問我,中國怎麼樣?是不是不自由?我說,你們才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自由。

那是一種不同的自由。在美國,你不能在公共場所、大街上喝酒。中國可以。那時的北京很亂,沒有太多規則,街上黑車、黑麵的、小攤小販特別多。有一種很野生的氣氛。三里屯南街是一串小酒吧,啤酒五塊錢,一出酒吧門口就是賣烤串的,各種新疆人、非洲人擺攤賣東西,在那兒想幹嘛幹嘛。

我和一些留學生朋友每週末就在那兒吃啊喝啊,在三里屯喝得差不多了去工體的夜店玩,不是雙休日的晚上我們就去學校或者北大附近的酒吧。

每週四,我們固定去的是北大西門一家叫Solution的酒吧。這家酒吧的老闆讓年輕人、留學生去放音樂,掌控酒吧的氣氛。只有在Solution,你能聽到純粹的Hiphop音樂,一去到這兒,我就感覺,我操,終於找到一家我可以點我喜歡的音樂,而且DJ都知道,都能找到的地方了。老鄭,北京最早的Hiphop組合“隱藏”的成員,那時總是坐在吧檯,我看到他身上有個文身是一個Hiphop組合的Logo,就去跟他聊天。我敢保證北京最早聽Hiphop、玩Hiphop的年輕人那時都在那兒喝酒、聊天、跳舞,“隱藏”其他的成員王波和馬克一定也是Solution的熟臉。

那時剛到中國,看什麼都新鮮,經常到處玩,天天去酒吧。至於中文,我學到報刊課時就放棄了。我看中文報紙,覺得太不合理了,一個句子這麼長一大段從這兒到那兒,是個逗號!各種外國名字也不標出來,英文里人名或地名會首字母大寫或者標斜體對嗎,中文完全沒有,如果你不知道這是個名字,就只好去翻詞典查這個字,發現跟後面那個字根本都連不上啊,詞典也查不到,還花了我一個小時!我就放棄了。我還是更願意通過跟當地的朋友交流,學口語或者文化,這更有意思。

一學期結束,我回美國讀完剩下的一個學期,結果“911”發生了。我大學專業是企業管理,沒想到畢業趕上美國金融行業最差的時候,根本找不到工作。我就想,中國這麼好玩,我的中文也還沒學到滿意的水平,猶豫了一夏天,又申請了一個留學項目回到北京。課餘時間還教英文,在大大小小的公司幹各種奇怪的兼職,掙生活費。晚上繼續喝,玩。畢業後自然而然地找了工作,後來又開始做Hiphop電臺《嘻哈公園》,就在中國一直呆下去了。

3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哥就覺得我有特異功能。每次坐車聽收音機,他就跟爸媽說,你看,換什麼電臺放什麼歌,他全都知道。那是因為我從小就特別喜歡聽收音機,到哪兒都一直開著聽。甚至到我上大學的時候,在宿舍裡也整天開著收音機。我從電臺裡聽了很多很多音樂。

從小學起,我就開始對Hiphop感興趣。當時的主流音樂是搖滾樂或者流行,Hiphop在美國還挺地下的,廣播里根本沒有Hiphop節目,MTV這樣的主流平臺只有非常偶爾能看到一兩首Hiphop。但民間已經有人聽說唱了,那時有一個可以花錢點MV看的電視節目The Box,在這個節目上就會出現更多Hiphop音樂。另外還有BET(黑人娛樂電視臺),會放比較多的Hiphop。畢竟R&B和Hiphop本身就是黑人文化。

我也是通過學校的黑人同學接觸到了Hiphop的。我一聽這種音樂,覺得非常新鮮。它不像別的音樂帶給你的更多是情緒或者感覺,而是非常直接,具體,信息量很大,有很強的畫面感。另一個吸引我的點是,說唱非常玩語言。在中文裡,我們說起“詩”,總覺得很深奧很嚴肅。在美國不是這樣,也有一種給小孩讀的,很口語、玩押韻的詩。說唱就是一種更成人的玩法,說唱歌手就是詩人。

也就是在我剛接觸Hiphop不久,黑人音樂就慢慢在美國流行起來。先是R&B,接著把Hiphop也帶流行了。比如MTV就開始做一個叫做Yo! MTV Raps的Hiphop節目。廣播上也有兩個美國比較主要的電臺開始放主流Hiphop。

有一個電臺,會在每週末的一個晚上,放一到兩小時地下Hiphop音樂。前一陣大家都在轉謝帝、派克特和王以太到美國Hiphop電臺“Sway in the morning”做客的視頻,大家都在討論他們,卻沒人知道當時坐在他們身邊的那位黑人女主持,就是當年Hiphop還沒那麼主流時,就在夜晚放地下Hiphop音樂的女DJ。在Eminem、Jay Z還不出名的時候,她就把他們請到節目裡Freestyle。過了兩三年,原來在夜裡出現的音樂,都放到了白天。

後來我自己開始做電臺也堅持這個原則,如果是特別主流的,買流量的、有大音樂平臺助推的,我就不放了。他們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曝光,根本不需要我來放。

做《嘻哈公園The Park》是個很偶然的機會。

2006年,有人找孔令奇做個排行榜節目,但他希望做一個Hiphop節目,就問我願不願意一起,我馬上答應了。我和孔令奇是2001年左右認識的,我們都是留學生,都喜歡Hiphop。那時候留學生少,都是一圈人,我們經常一起去酒吧玩,看NBA或者美國的橄欖球賽。後來他去臺灣出道當了藝人,之後又回到北京。於是,從2006年5月開始,我們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HitFm合作,開始做《嘻哈公園The Park》。

那時我在一個做留學生項目的小公司上班,頭幾年,節目每週六和週日兩天有兩小時時長,需要很多內容。我白天上班,晚上做節目。做《The Park》是沒有錢的,我那時候工資不高,但也完全沒想靠節目掙錢,做這個節目完全是我的興趣,我們做得很快樂。

每期節目我們都會挑一些歌來放,新的和老的都有。那時後說唱圈非常小,我去王波他們辦的每月一次的Hiphop Party “Section6”,在老愚公移山,很快北京玩說唱的人就都認識了。我會問他們要一些他們錄的新歌。《The Park》播了一段時間後,廣州、上海和其他地方玩說唱的人也會主動聯繫我們,把他們的作品發過來。但無論是不是認識的人,首先都要我聽了,覺得這首歌確實牛逼才會在節目裡放。

我希望我們的節目是接地氣的,但我和孔令奇都是外國人,所以我會請一個本地的Hiphop愛好者作為第三人跟我們一起做節目主持。第一個人是我打籃球認識的Easy E,他很喜歡美國音樂,通過聽歌,英文也練得非常好。後來還找過現在在丹鎮北京的劉銳,之後還有魚駕浪,都是我在北京認識的本地人。

因為很希望能真正地推廣Hiphop文化,我們那時候除了放音樂,也設置了很多環節,比如教大家英文裡的黑人俚語,還請說唱歌手來節目裡freestyle。但那時候玩說唱的人太少了,嘉賓非常難請。我們希望能和來錄節目的歌手一起freestyle玩起來,於是我也開始試著寫點詞,玩freestyle,也是因為節目需要,我開始做DJ,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很多快樂。

我們還有一個環節叫做“Hot Or Not(辣還是瞎)”,每期會放兩首中文說唱歌曲,進行PK,由聽眾投票,優勝的歌曲下一週會繼續放,和另一首新歌進行PK。如果誰的作品連續四周勝出,我們就會邀請歌手到節目裡做專訪。這個環節就是為了鼓勵那些玩說唱的年輕人多創作,給大家一個展示的機會。頭幾年國內新的作品太少了,值得放的好作品更少,我們得去找,去問認識的歌手有沒有新歌可以放。慢慢的,投歌的人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甚至新疆、西藏的歌手都會投歌過來。歌曲的水平,錄音製作的質量都明顯提升。

我敢說,Hot Or Not是全世界最公平的音樂PK平臺,誰能勝出,完全由聽眾決定。我們的投票方式改過很多次。一開始是短信投票,後來有了微博,就試著用各種第三方投票插件,結果發現都是能被買的。有時候看到某個作品的票數不正常地高,就知道又是花錢刷票。現在我們又改成了在公眾號發的圖文下留言1或是2。這樣首先你得關注我們,然後還要留言,投票的門檻比較高。票數都是我們看後臺留言一個個數的。人工數票非常麻煩,這麼做都是為了公平。

《The Park》是一個非常純粹公正的節目,從來沒有為了錢推過任何一個歌手。曾經有唱片公司一直跟我聯繫,讓我們給他們的一個歌手做採訪。我說你至少得把作品發過來,歌曲發來後,我覺得一般,就把他的歌放到Hot or Not,讓聽眾決定。我說,如果你的歌能拿到四周冠軍,你就可以來,和其他獨立歌手一樣,You are not special。後來他的歌被PK下去了。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9年1月,Wes陳和小老虎在錄音室錄製《聲療》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2年,Wes陳在北京MIX的Hiphop活動中。右一為Wes陳,左二為Hiphop歌手大狗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2年,Wes陳在北京MIX的Hiphop活動中。


"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口述 | Wes陳

採訪、文 | 黃昕宇

2017年的綜藝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讓Hiphop這個小眾文化出了圈,變成了遍地開花的主流文化。年輕的歌迷可能很難想象,十多年前,中國還很少有人瞭解Hiphop。很多人認識這一文化,是因為一個電臺節目,《嘻哈公園The Park》,孔令奇和Wes陳2006年創辦了這個節目,每週介紹最新、最經典的國內外Hiphop音樂,受到他們啟發、鼓舞的,不乏如今成名的Hiphop歌手。

綜藝節目成功之後,娛樂資本大量注入,讓Hiphop市場在兩三年內迅速膨脹,許多人得了名,掙到錢,更多人正在往裡扎。而《嘻哈公園The Park》卻沒有享受到市場爆發的紅利。2018年孔令奇離開嘻哈公園,HitFm(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也終止了和節目的合作。Wes陳將《The Park》轉為線上音頻節目,繼續做了下去。直到今天,《The Park》依然提供著最純正的Hiphop內容,卻幾乎沒什麼收益。

Wes陳是來自美國加州的華裔,從小聽Hiphop,經歷了這一地下文化在美國一步步走向主流的過程。隨後他留學來到中國,成為Hiphop文化推廣人,又見證了中國Hiphop從慢慢生長的小眾文化,爆發式地成為流行現象。

Wes說:“Hiphop是最包容的文化,它本來就不見得只屬於小眾或獨立。它是一個很好的麥克風,任何人都可以用說唱來表達自己。我接受它變成任何一種樣子。只不過現在,做真實表達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弱了,那就要接受你的表達和你堅持的原則越來越小眾。但越是這樣,越需要說真話、有原則的人和內容。”

每期The Park開頭,Wes總是自我介紹道:“我是儘量給你們保持真實的Wes陳。”

“Keep it real”是一句早被濫用得有點可笑的口號。但每次聽到Wes在節目裡說大實話,自然、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你就會覺得,那是真的。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Wes陳

1

我1979年出生在美國洛杉磯。美國是多種族國家,洛杉磯更是一個各種膚色民族混雜的地方。在我上學的八九十年代,美國社會非常混亂,經常發生各種幫派鬥爭和槍擊事件。墨西哥幫和黑人幫派經常碰撞,有一陣子亞裔幫派聲勢很大,洛杉磯從南到北接連發生好幾起亞洲幫派製造的槍擊案,電視報紙上持續報道這些新聞。

我上的是公立學校,學校裡什麼族群的孩子都有,有黑人,有亞裔,有墨西哥人,學生裡也有混幫派的,甚至校園裡也發生過幫派鬥毆。我們高中基本上每一年都有學生在暴力事件中喪命。有一回不是幫派衝突,只是有個人睡了另一個人的女朋友,結果就有槍手等在學校門口,放學所有孩子出來的時候,就在校門外給了那男孩一槍。

我中學時成績挺好的,一直在好班,一起上課的都是比較乖的孩子。但因為我喜歡打籃球,結交了好多朋友。我又愛混,喜歡去夜店、酒吧,那時美國剛剛開始流行Rave大電子派對,我也會去。在美國,買菸買酒必須18歲以上,很多夜店和酒吧規定成年才能入內。但其實,只要有辦法就能混進去。我哥比我大五歲,他把他的ID給我了。有了他的ID,我的每扇門都打開了,買菸酒,去酒吧,去賭場,我比同齡的孩子更早接觸到一切。我16歲,甚至更早就開始喝酒,約朋友出去玩。所以我中學的朋友很多很雜,也有混幫派的朋友。

他們平時的生活很亂,我的朋友裡有偷車的,也聽說過他們幫派的人在公園約架,結果到了地點,對方人沒出現,出現一輛車,槍從車裡伸出來“啪啪啪啪”。但因為他們不是特別狠的幫派,並不是像大家印象中的美國血幫和瘸幫那樣,天天暴力流血。我和他們接觸,大部分時候就是玩,過得很娛樂。

那時我比較小,這些朋友都比我大一些。他們有時開車來我家接我,一個個穿那麼肥的衣服褲子,身上都是紋身,男的一個個戴耳環。我爸媽一看就很緊張,這都是些什麼朋友啊?但他們不會強硬地管我,我爸給我定了幾條基本的規定:第一,別被警察抓了;第二,別把女孩子弄懷孕了;第三,成績一定要達到標準。所以我就保持一個不錯的成績,還是繼續在外面混。

按照幫派的規矩,新人加入時,大家就圍住他,一起揍他幾分鐘,按照北京話說就是“圈兒踢”。揍完,ok,站起來,你是我們兄弟了。這相當於一個入會儀式。

我那時雖然跟他們玩,但是沒有加入幫派。我那時認識的華裔幫派的人,大部分是東南亞的,很多菲律賓人。我記得有一個大哥跟我說,你別加入,當朋友跟我們玩就行了,他很認真地跟我說,“你是有未來的人”。

有一回,我跟我們那個區幫派的人去他們的總部,在洛杉磯中心地區,一個很破的房子。進去以後,一屋子人,都是一看就覺得巨狠那種,身上都帶著槍。那天正好另外一個跟他們有矛盾的幫派來找麻煩,來了好幾輛車在房子外面守著。那時屋子裡一幫人都不能出去了,大家臉色嚴峻,都不敢輕舉妄動,僵持在那兒,屋裡的氣氛特別緊張。我第一次那麼真實、強烈地感受到危險,真的見識到幫派特別狠的一面。我當時就意識到,這事真不是開玩笑的,我絕對不能參與其中。

在那個年代,現實社會就是這麼幫派橫行,所以匪幫文化也很盛行。很多MV、影視劇也會展現幫派情節,甚至有些美化,呈現得好像這事兒特別牛逼。Gangsta Rap(匪幫說唱)也是在那時流行起來的,確實誕生了很多跟匪幫文化相關的好聽的Hiphop音樂。

現在Hiphop在中國流行起來,我看到很多孩子很嚮往匪幫,會學它們的打扮,唱這些內容的歌詞。但他們其實就是拿個樣兒,以為是潮流,說白了就是裝逼。他們真的不知道幫派環境裡存在的真正的危險和不合理的暴力。即使現在美國的社會環境已經比那時好了很多,但幫派依然存在,我們有時還是會聽到某個說唱歌手遭遇槍擊甚至喪命的消息。中國這些模仿匪幫的孩子,穿得這麼狠,甚至文幫派文身,你如果去了洛杉磯,可能真的會有麻煩。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6年Wes陳在成都拍VICE紀錄片《川渝陷阱》期間,與Harikiri(中)和Bohan Phoenix(右)在NASA合影

2

我爺爺奶奶是1949年左右離開大陸的。我的父母生在大陸,很小的時候跟著各自父母去了臺灣,後來移民到美國,在那裡生了我哥和我。小時候上學之前,我在家裡基本說的是中文,因為爺爺奶奶他們不會英語。但開始上學後,在外面呆的時間長了,我的中文就開始慢慢退步。我挺希望能有機會學好中文,這樣能跟爺爺奶奶更好地溝通,他們肯定有很多故事可以跟我說。大學讀到大四,我學分修得差不多了,就申請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留學項目,進修漢語。

來到中國是2000年底,一下飛機,一股味道就撲面而來。後來才知道,是燒煤的味道,這就是冬天的北京的味道。

來了之後我覺得,哇,太有意思了。後來美國很多朋友問我,中國怎麼樣?是不是不自由?我說,你們才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自由。

那是一種不同的自由。在美國,你不能在公共場所、大街上喝酒。中國可以。那時的北京很亂,沒有太多規則,街上黑車、黑麵的、小攤小販特別多。有一種很野生的氣氛。三里屯南街是一串小酒吧,啤酒五塊錢,一出酒吧門口就是賣烤串的,各種新疆人、非洲人擺攤賣東西,在那兒想幹嘛幹嘛。

我和一些留學生朋友每週末就在那兒吃啊喝啊,在三里屯喝得差不多了去工體的夜店玩,不是雙休日的晚上我們就去學校或者北大附近的酒吧。

每週四,我們固定去的是北大西門一家叫Solution的酒吧。這家酒吧的老闆讓年輕人、留學生去放音樂,掌控酒吧的氣氛。只有在Solution,你能聽到純粹的Hiphop音樂,一去到這兒,我就感覺,我操,終於找到一家我可以點我喜歡的音樂,而且DJ都知道,都能找到的地方了。老鄭,北京最早的Hiphop組合“隱藏”的成員,那時總是坐在吧檯,我看到他身上有個文身是一個Hiphop組合的Logo,就去跟他聊天。我敢保證北京最早聽Hiphop、玩Hiphop的年輕人那時都在那兒喝酒、聊天、跳舞,“隱藏”其他的成員王波和馬克一定也是Solution的熟臉。

那時剛到中國,看什麼都新鮮,經常到處玩,天天去酒吧。至於中文,我學到報刊課時就放棄了。我看中文報紙,覺得太不合理了,一個句子這麼長一大段從這兒到那兒,是個逗號!各種外國名字也不標出來,英文里人名或地名會首字母大寫或者標斜體對嗎,中文完全沒有,如果你不知道這是個名字,就只好去翻詞典查這個字,發現跟後面那個字根本都連不上啊,詞典也查不到,還花了我一個小時!我就放棄了。我還是更願意通過跟當地的朋友交流,學口語或者文化,這更有意思。

一學期結束,我回美國讀完剩下的一個學期,結果“911”發生了。我大學專業是企業管理,沒想到畢業趕上美國金融行業最差的時候,根本找不到工作。我就想,中國這麼好玩,我的中文也還沒學到滿意的水平,猶豫了一夏天,又申請了一個留學項目回到北京。課餘時間還教英文,在大大小小的公司幹各種奇怪的兼職,掙生活費。晚上繼續喝,玩。畢業後自然而然地找了工作,後來又開始做Hiphop電臺《嘻哈公園》,就在中國一直呆下去了。

3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哥就覺得我有特異功能。每次坐車聽收音機,他就跟爸媽說,你看,換什麼電臺放什麼歌,他全都知道。那是因為我從小就特別喜歡聽收音機,到哪兒都一直開著聽。甚至到我上大學的時候,在宿舍裡也整天開著收音機。我從電臺裡聽了很多很多音樂。

從小學起,我就開始對Hiphop感興趣。當時的主流音樂是搖滾樂或者流行,Hiphop在美國還挺地下的,廣播里根本沒有Hiphop節目,MTV這樣的主流平臺只有非常偶爾能看到一兩首Hiphop。但民間已經有人聽說唱了,那時有一個可以花錢點MV看的電視節目The Box,在這個節目上就會出現更多Hiphop音樂。另外還有BET(黑人娛樂電視臺),會放比較多的Hiphop。畢竟R&B和Hiphop本身就是黑人文化。

我也是通過學校的黑人同學接觸到了Hiphop的。我一聽這種音樂,覺得非常新鮮。它不像別的音樂帶給你的更多是情緒或者感覺,而是非常直接,具體,信息量很大,有很強的畫面感。另一個吸引我的點是,說唱非常玩語言。在中文裡,我們說起“詩”,總覺得很深奧很嚴肅。在美國不是這樣,也有一種給小孩讀的,很口語、玩押韻的詩。說唱就是一種更成人的玩法,說唱歌手就是詩人。

也就是在我剛接觸Hiphop不久,黑人音樂就慢慢在美國流行起來。先是R&B,接著把Hiphop也帶流行了。比如MTV就開始做一個叫做Yo! MTV Raps的Hiphop節目。廣播上也有兩個美國比較主要的電臺開始放主流Hiphop。

有一個電臺,會在每週末的一個晚上,放一到兩小時地下Hiphop音樂。前一陣大家都在轉謝帝、派克特和王以太到美國Hiphop電臺“Sway in the morning”做客的視頻,大家都在討論他們,卻沒人知道當時坐在他們身邊的那位黑人女主持,就是當年Hiphop還沒那麼主流時,就在夜晚放地下Hiphop音樂的女DJ。在Eminem、Jay Z還不出名的時候,她就把他們請到節目裡Freestyle。過了兩三年,原來在夜裡出現的音樂,都放到了白天。

後來我自己開始做電臺也堅持這個原則,如果是特別主流的,買流量的、有大音樂平臺助推的,我就不放了。他們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曝光,根本不需要我來放。

做《嘻哈公園The Park》是個很偶然的機會。

2006年,有人找孔令奇做個排行榜節目,但他希望做一個Hiphop節目,就問我願不願意一起,我馬上答應了。我和孔令奇是2001年左右認識的,我們都是留學生,都喜歡Hiphop。那時候留學生少,都是一圈人,我們經常一起去酒吧玩,看NBA或者美國的橄欖球賽。後來他去臺灣出道當了藝人,之後又回到北京。於是,從2006年5月開始,我們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HitFm合作,開始做《嘻哈公園The Park》。

那時我在一個做留學生項目的小公司上班,頭幾年,節目每週六和週日兩天有兩小時時長,需要很多內容。我白天上班,晚上做節目。做《The Park》是沒有錢的,我那時候工資不高,但也完全沒想靠節目掙錢,做這個節目完全是我的興趣,我們做得很快樂。

每期節目我們都會挑一些歌來放,新的和老的都有。那時後說唱圈非常小,我去王波他們辦的每月一次的Hiphop Party “Section6”,在老愚公移山,很快北京玩說唱的人就都認識了。我會問他們要一些他們錄的新歌。《The Park》播了一段時間後,廣州、上海和其他地方玩說唱的人也會主動聯繫我們,把他們的作品發過來。但無論是不是認識的人,首先都要我聽了,覺得這首歌確實牛逼才會在節目裡放。

我希望我們的節目是接地氣的,但我和孔令奇都是外國人,所以我會請一個本地的Hiphop愛好者作為第三人跟我們一起做節目主持。第一個人是我打籃球認識的Easy E,他很喜歡美國音樂,通過聽歌,英文也練得非常好。後來還找過現在在丹鎮北京的劉銳,之後還有魚駕浪,都是我在北京認識的本地人。

因為很希望能真正地推廣Hiphop文化,我們那時候除了放音樂,也設置了很多環節,比如教大家英文裡的黑人俚語,還請說唱歌手來節目裡freestyle。但那時候玩說唱的人太少了,嘉賓非常難請。我們希望能和來錄節目的歌手一起freestyle玩起來,於是我也開始試著寫點詞,玩freestyle,也是因為節目需要,我開始做DJ,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很多快樂。

我們還有一個環節叫做“Hot Or Not(辣還是瞎)”,每期會放兩首中文說唱歌曲,進行PK,由聽眾投票,優勝的歌曲下一週會繼續放,和另一首新歌進行PK。如果誰的作品連續四周勝出,我們就會邀請歌手到節目裡做專訪。這個環節就是為了鼓勵那些玩說唱的年輕人多創作,給大家一個展示的機會。頭幾年國內新的作品太少了,值得放的好作品更少,我們得去找,去問認識的歌手有沒有新歌可以放。慢慢的,投歌的人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甚至新疆、西藏的歌手都會投歌過來。歌曲的水平,錄音製作的質量都明顯提升。

我敢說,Hot Or Not是全世界最公平的音樂PK平臺,誰能勝出,完全由聽眾決定。我們的投票方式改過很多次。一開始是短信投票,後來有了微博,就試著用各種第三方投票插件,結果發現都是能被買的。有時候看到某個作品的票數不正常地高,就知道又是花錢刷票。現在我們又改成了在公眾號發的圖文下留言1或是2。這樣首先你得關注我們,然後還要留言,投票的門檻比較高。票數都是我們看後臺留言一個個數的。人工數票非常麻煩,這麼做都是為了公平。

《The Park》是一個非常純粹公正的節目,從來沒有為了錢推過任何一個歌手。曾經有唱片公司一直跟我聯繫,讓我們給他們的一個歌手做採訪。我說你至少得把作品發過來,歌曲發來後,我覺得一般,就把他的歌放到Hot or Not,讓聽眾決定。我說,如果你的歌能拿到四周冠軍,你就可以來,和其他獨立歌手一樣,You are not special。後來他的歌被PK下去了。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9年1月,Wes陳和小老虎在錄音室錄製《聲療》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2年,Wes陳在北京MIX的Hiphop活動中。右一為Wes陳,左二為Hiphop歌手大狗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2年,Wes陳在北京MIX的Hiphop活動中。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5年,Wes陳主持進口紅牛的活動,隨後他也在Redbull上了一年班


"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口述 | Wes陳

採訪、文 | 黃昕宇

2017年的綜藝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讓Hiphop這個小眾文化出了圈,變成了遍地開花的主流文化。年輕的歌迷可能很難想象,十多年前,中國還很少有人瞭解Hiphop。很多人認識這一文化,是因為一個電臺節目,《嘻哈公園The Park》,孔令奇和Wes陳2006年創辦了這個節目,每週介紹最新、最經典的國內外Hiphop音樂,受到他們啟發、鼓舞的,不乏如今成名的Hiphop歌手。

綜藝節目成功之後,娛樂資本大量注入,讓Hiphop市場在兩三年內迅速膨脹,許多人得了名,掙到錢,更多人正在往裡扎。而《嘻哈公園The Park》卻沒有享受到市場爆發的紅利。2018年孔令奇離開嘻哈公園,HitFm(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也終止了和節目的合作。Wes陳將《The Park》轉為線上音頻節目,繼續做了下去。直到今天,《The Park》依然提供著最純正的Hiphop內容,卻幾乎沒什麼收益。

Wes陳是來自美國加州的華裔,從小聽Hiphop,經歷了這一地下文化在美國一步步走向主流的過程。隨後他留學來到中國,成為Hiphop文化推廣人,又見證了中國Hiphop從慢慢生長的小眾文化,爆發式地成為流行現象。

Wes說:“Hiphop是最包容的文化,它本來就不見得只屬於小眾或獨立。它是一個很好的麥克風,任何人都可以用說唱來表達自己。我接受它變成任何一種樣子。只不過現在,做真實表達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弱了,那就要接受你的表達和你堅持的原則越來越小眾。但越是這樣,越需要說真話、有原則的人和內容。”

每期The Park開頭,Wes總是自我介紹道:“我是儘量給你們保持真實的Wes陳。”

“Keep it real”是一句早被濫用得有點可笑的口號。但每次聽到Wes在節目裡說大實話,自然、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你就會覺得,那是真的。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Wes陳

1

我1979年出生在美國洛杉磯。美國是多種族國家,洛杉磯更是一個各種膚色民族混雜的地方。在我上學的八九十年代,美國社會非常混亂,經常發生各種幫派鬥爭和槍擊事件。墨西哥幫和黑人幫派經常碰撞,有一陣子亞裔幫派聲勢很大,洛杉磯從南到北接連發生好幾起亞洲幫派製造的槍擊案,電視報紙上持續報道這些新聞。

我上的是公立學校,學校裡什麼族群的孩子都有,有黑人,有亞裔,有墨西哥人,學生裡也有混幫派的,甚至校園裡也發生過幫派鬥毆。我們高中基本上每一年都有學生在暴力事件中喪命。有一回不是幫派衝突,只是有個人睡了另一個人的女朋友,結果就有槍手等在學校門口,放學所有孩子出來的時候,就在校門外給了那男孩一槍。

我中學時成績挺好的,一直在好班,一起上課的都是比較乖的孩子。但因為我喜歡打籃球,結交了好多朋友。我又愛混,喜歡去夜店、酒吧,那時美國剛剛開始流行Rave大電子派對,我也會去。在美國,買菸買酒必須18歲以上,很多夜店和酒吧規定成年才能入內。但其實,只要有辦法就能混進去。我哥比我大五歲,他把他的ID給我了。有了他的ID,我的每扇門都打開了,買菸酒,去酒吧,去賭場,我比同齡的孩子更早接觸到一切。我16歲,甚至更早就開始喝酒,約朋友出去玩。所以我中學的朋友很多很雜,也有混幫派的朋友。

他們平時的生活很亂,我的朋友裡有偷車的,也聽說過他們幫派的人在公園約架,結果到了地點,對方人沒出現,出現一輛車,槍從車裡伸出來“啪啪啪啪”。但因為他們不是特別狠的幫派,並不是像大家印象中的美國血幫和瘸幫那樣,天天暴力流血。我和他們接觸,大部分時候就是玩,過得很娛樂。

那時我比較小,這些朋友都比我大一些。他們有時開車來我家接我,一個個穿那麼肥的衣服褲子,身上都是紋身,男的一個個戴耳環。我爸媽一看就很緊張,這都是些什麼朋友啊?但他們不會強硬地管我,我爸給我定了幾條基本的規定:第一,別被警察抓了;第二,別把女孩子弄懷孕了;第三,成績一定要達到標準。所以我就保持一個不錯的成績,還是繼續在外面混。

按照幫派的規矩,新人加入時,大家就圍住他,一起揍他幾分鐘,按照北京話說就是“圈兒踢”。揍完,ok,站起來,你是我們兄弟了。這相當於一個入會儀式。

我那時雖然跟他們玩,但是沒有加入幫派。我那時認識的華裔幫派的人,大部分是東南亞的,很多菲律賓人。我記得有一個大哥跟我說,你別加入,當朋友跟我們玩就行了,他很認真地跟我說,“你是有未來的人”。

有一回,我跟我們那個區幫派的人去他們的總部,在洛杉磯中心地區,一個很破的房子。進去以後,一屋子人,都是一看就覺得巨狠那種,身上都帶著槍。那天正好另外一個跟他們有矛盾的幫派來找麻煩,來了好幾輛車在房子外面守著。那時屋子裡一幫人都不能出去了,大家臉色嚴峻,都不敢輕舉妄動,僵持在那兒,屋裡的氣氛特別緊張。我第一次那麼真實、強烈地感受到危險,真的見識到幫派特別狠的一面。我當時就意識到,這事真不是開玩笑的,我絕對不能參與其中。

在那個年代,現實社會就是這麼幫派橫行,所以匪幫文化也很盛行。很多MV、影視劇也會展現幫派情節,甚至有些美化,呈現得好像這事兒特別牛逼。Gangsta Rap(匪幫說唱)也是在那時流行起來的,確實誕生了很多跟匪幫文化相關的好聽的Hiphop音樂。

現在Hiphop在中國流行起來,我看到很多孩子很嚮往匪幫,會學它們的打扮,唱這些內容的歌詞。但他們其實就是拿個樣兒,以為是潮流,說白了就是裝逼。他們真的不知道幫派環境裡存在的真正的危險和不合理的暴力。即使現在美國的社會環境已經比那時好了很多,但幫派依然存在,我們有時還是會聽到某個說唱歌手遭遇槍擊甚至喪命的消息。中國這些模仿匪幫的孩子,穿得這麼狠,甚至文幫派文身,你如果去了洛杉磯,可能真的會有麻煩。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6年Wes陳在成都拍VICE紀錄片《川渝陷阱》期間,與Harikiri(中)和Bohan Phoenix(右)在NASA合影

2

我爺爺奶奶是1949年左右離開大陸的。我的父母生在大陸,很小的時候跟著各自父母去了臺灣,後來移民到美國,在那裡生了我哥和我。小時候上學之前,我在家裡基本說的是中文,因為爺爺奶奶他們不會英語。但開始上學後,在外面呆的時間長了,我的中文就開始慢慢退步。我挺希望能有機會學好中文,這樣能跟爺爺奶奶更好地溝通,他們肯定有很多故事可以跟我說。大學讀到大四,我學分修得差不多了,就申請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留學項目,進修漢語。

來到中國是2000年底,一下飛機,一股味道就撲面而來。後來才知道,是燒煤的味道,這就是冬天的北京的味道。

來了之後我覺得,哇,太有意思了。後來美國很多朋友問我,中國怎麼樣?是不是不自由?我說,你們才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自由。

那是一種不同的自由。在美國,你不能在公共場所、大街上喝酒。中國可以。那時的北京很亂,沒有太多規則,街上黑車、黑麵的、小攤小販特別多。有一種很野生的氣氛。三里屯南街是一串小酒吧,啤酒五塊錢,一出酒吧門口就是賣烤串的,各種新疆人、非洲人擺攤賣東西,在那兒想幹嘛幹嘛。

我和一些留學生朋友每週末就在那兒吃啊喝啊,在三里屯喝得差不多了去工體的夜店玩,不是雙休日的晚上我們就去學校或者北大附近的酒吧。

每週四,我們固定去的是北大西門一家叫Solution的酒吧。這家酒吧的老闆讓年輕人、留學生去放音樂,掌控酒吧的氣氛。只有在Solution,你能聽到純粹的Hiphop音樂,一去到這兒,我就感覺,我操,終於找到一家我可以點我喜歡的音樂,而且DJ都知道,都能找到的地方了。老鄭,北京最早的Hiphop組合“隱藏”的成員,那時總是坐在吧檯,我看到他身上有個文身是一個Hiphop組合的Logo,就去跟他聊天。我敢保證北京最早聽Hiphop、玩Hiphop的年輕人那時都在那兒喝酒、聊天、跳舞,“隱藏”其他的成員王波和馬克一定也是Solution的熟臉。

那時剛到中國,看什麼都新鮮,經常到處玩,天天去酒吧。至於中文,我學到報刊課時就放棄了。我看中文報紙,覺得太不合理了,一個句子這麼長一大段從這兒到那兒,是個逗號!各種外國名字也不標出來,英文里人名或地名會首字母大寫或者標斜體對嗎,中文完全沒有,如果你不知道這是個名字,就只好去翻詞典查這個字,發現跟後面那個字根本都連不上啊,詞典也查不到,還花了我一個小時!我就放棄了。我還是更願意通過跟當地的朋友交流,學口語或者文化,這更有意思。

一學期結束,我回美國讀完剩下的一個學期,結果“911”發生了。我大學專業是企業管理,沒想到畢業趕上美國金融行業最差的時候,根本找不到工作。我就想,中國這麼好玩,我的中文也還沒學到滿意的水平,猶豫了一夏天,又申請了一個留學項目回到北京。課餘時間還教英文,在大大小小的公司幹各種奇怪的兼職,掙生活費。晚上繼續喝,玩。畢業後自然而然地找了工作,後來又開始做Hiphop電臺《嘻哈公園》,就在中國一直呆下去了。

3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哥就覺得我有特異功能。每次坐車聽收音機,他就跟爸媽說,你看,換什麼電臺放什麼歌,他全都知道。那是因為我從小就特別喜歡聽收音機,到哪兒都一直開著聽。甚至到我上大學的時候,在宿舍裡也整天開著收音機。我從電臺裡聽了很多很多音樂。

從小學起,我就開始對Hiphop感興趣。當時的主流音樂是搖滾樂或者流行,Hiphop在美國還挺地下的,廣播里根本沒有Hiphop節目,MTV這樣的主流平臺只有非常偶爾能看到一兩首Hiphop。但民間已經有人聽說唱了,那時有一個可以花錢點MV看的電視節目The Box,在這個節目上就會出現更多Hiphop音樂。另外還有BET(黑人娛樂電視臺),會放比較多的Hiphop。畢竟R&B和Hiphop本身就是黑人文化。

我也是通過學校的黑人同學接觸到了Hiphop的。我一聽這種音樂,覺得非常新鮮。它不像別的音樂帶給你的更多是情緒或者感覺,而是非常直接,具體,信息量很大,有很強的畫面感。另一個吸引我的點是,說唱非常玩語言。在中文裡,我們說起“詩”,總覺得很深奧很嚴肅。在美國不是這樣,也有一種給小孩讀的,很口語、玩押韻的詩。說唱就是一種更成人的玩法,說唱歌手就是詩人。

也就是在我剛接觸Hiphop不久,黑人音樂就慢慢在美國流行起來。先是R&B,接著把Hiphop也帶流行了。比如MTV就開始做一個叫做Yo! MTV Raps的Hiphop節目。廣播上也有兩個美國比較主要的電臺開始放主流Hiphop。

有一個電臺,會在每週末的一個晚上,放一到兩小時地下Hiphop音樂。前一陣大家都在轉謝帝、派克特和王以太到美國Hiphop電臺“Sway in the morning”做客的視頻,大家都在討論他們,卻沒人知道當時坐在他們身邊的那位黑人女主持,就是當年Hiphop還沒那麼主流時,就在夜晚放地下Hiphop音樂的女DJ。在Eminem、Jay Z還不出名的時候,她就把他們請到節目裡Freestyle。過了兩三年,原來在夜裡出現的音樂,都放到了白天。

後來我自己開始做電臺也堅持這個原則,如果是特別主流的,買流量的、有大音樂平臺助推的,我就不放了。他們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曝光,根本不需要我來放。

做《嘻哈公園The Park》是個很偶然的機會。

2006年,有人找孔令奇做個排行榜節目,但他希望做一個Hiphop節目,就問我願不願意一起,我馬上答應了。我和孔令奇是2001年左右認識的,我們都是留學生,都喜歡Hiphop。那時候留學生少,都是一圈人,我們經常一起去酒吧玩,看NBA或者美國的橄欖球賽。後來他去臺灣出道當了藝人,之後又回到北京。於是,從2006年5月開始,我們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HitFm合作,開始做《嘻哈公園The Park》。

那時我在一個做留學生項目的小公司上班,頭幾年,節目每週六和週日兩天有兩小時時長,需要很多內容。我白天上班,晚上做節目。做《The Park》是沒有錢的,我那時候工資不高,但也完全沒想靠節目掙錢,做這個節目完全是我的興趣,我們做得很快樂。

每期節目我們都會挑一些歌來放,新的和老的都有。那時後說唱圈非常小,我去王波他們辦的每月一次的Hiphop Party “Section6”,在老愚公移山,很快北京玩說唱的人就都認識了。我會問他們要一些他們錄的新歌。《The Park》播了一段時間後,廣州、上海和其他地方玩說唱的人也會主動聯繫我們,把他們的作品發過來。但無論是不是認識的人,首先都要我聽了,覺得這首歌確實牛逼才會在節目裡放。

我希望我們的節目是接地氣的,但我和孔令奇都是外國人,所以我會請一個本地的Hiphop愛好者作為第三人跟我們一起做節目主持。第一個人是我打籃球認識的Easy E,他很喜歡美國音樂,通過聽歌,英文也練得非常好。後來還找過現在在丹鎮北京的劉銳,之後還有魚駕浪,都是我在北京認識的本地人。

因為很希望能真正地推廣Hiphop文化,我們那時候除了放音樂,也設置了很多環節,比如教大家英文裡的黑人俚語,還請說唱歌手來節目裡freestyle。但那時候玩說唱的人太少了,嘉賓非常難請。我們希望能和來錄節目的歌手一起freestyle玩起來,於是我也開始試著寫點詞,玩freestyle,也是因為節目需要,我開始做DJ,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很多快樂。

我們還有一個環節叫做“Hot Or Not(辣還是瞎)”,每期會放兩首中文說唱歌曲,進行PK,由聽眾投票,優勝的歌曲下一週會繼續放,和另一首新歌進行PK。如果誰的作品連續四周勝出,我們就會邀請歌手到節目裡做專訪。這個環節就是為了鼓勵那些玩說唱的年輕人多創作,給大家一個展示的機會。頭幾年國內新的作品太少了,值得放的好作品更少,我們得去找,去問認識的歌手有沒有新歌可以放。慢慢的,投歌的人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甚至新疆、西藏的歌手都會投歌過來。歌曲的水平,錄音製作的質量都明顯提升。

我敢說,Hot Or Not是全世界最公平的音樂PK平臺,誰能勝出,完全由聽眾決定。我們的投票方式改過很多次。一開始是短信投票,後來有了微博,就試著用各種第三方投票插件,結果發現都是能被買的。有時候看到某個作品的票數不正常地高,就知道又是花錢刷票。現在我們又改成了在公眾號發的圖文下留言1或是2。這樣首先你得關注我們,然後還要留言,投票的門檻比較高。票數都是我們看後臺留言一個個數的。人工數票非常麻煩,這麼做都是為了公平。

《The Park》是一個非常純粹公正的節目,從來沒有為了錢推過任何一個歌手。曾經有唱片公司一直跟我聯繫,讓我們給他們的一個歌手做採訪。我說你至少得把作品發過來,歌曲發來後,我覺得一般,就把他的歌放到Hot or Not,讓聽眾決定。我說,如果你的歌能拿到四周冠軍,你就可以來,和其他獨立歌手一樣,You are not special。後來他的歌被PK下去了。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9年1月,Wes陳和小老虎在錄音室錄製《聲療》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2年,Wes陳在北京MIX的Hiphop活動中。右一為Wes陳,左二為Hiphop歌手大狗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2年,Wes陳在北京MIX的Hiphop活動中。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5年,Wes陳主持進口紅牛的活動,隨後他也在Redbull上了一年班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0年,Wes陳在愚公移山的活動中做DJ


4

我和孔令奇做節目挑選歌曲,他一直偏流行,我放的更地下。後來我搬到上海,我們在不同城市,錄節目就分成兩段,他剪他那段,我剪我那段。但他有時剪得不是很仔細,也經常放他自己的歌。後來我們的分工是,內容我負責,招商他負責。他有經紀人,資源也比較多。但《The Park》一直是不掙錢的,只是有時候有贊助商,很不穩定,沒錢的時候就只能扛著。

2017年,孔令奇跟我說有個公司要融資,想買我們的品牌。但這事拖了很久一直沒下文。到那年年底,那家公司又要用《嘻哈公園thePark》這個品牌辦活動 。我沒同意。但他沒有尊重我的意見,還是揹著我辦了活動。這樣的事讓我覺得,他不太尊重我對節目的意見和決定。

2018年起,我開始有意識地把《The Park》往線上方向發展,把節目上傳到網絡。這年初,我跟淺水灣文化藝術中心談,把他們閒置的一間售票室借個我們,然後我把這間屋子裝修收拾好,作為錄音室,並且開始做PTVN網絡視頻節目,邀請小老虎、大傻、AR、派克特這些說唱歌手來這兒做採訪。那時,節目也正好聯繫到一筆贊助。我當時覺得一切都OK了,好多事情準備要開展。

沒想到,到了夏天,我又突然從別人那兒得知他要去參加《中國新說唱》。此前他沒有跟我說過這事。我覺得雖然上節目是他的個人選擇,但並不是對我們一起做的《The Park》沒關係、沒影響的,應該先跟我商量。但是他連提都沒提過。幾個月時間內,又發生這種事,我特別生氣。我沒法跟他一起錄《The Park》了,就跟他說,要不他做,我走,要不我自己來。他回答我,他選擇用那段時間來做準備,去上綜藝節目。那時起我也想明白了,他選擇的是那條路。他自己的事不光比《The Park》重要,對他來說,甚至比哥們兒更重要。

之後,《The Park》的事就由我一個人做了。

5

Hiphop現在在中國,完全變成了主流。之前我們合作的HitFM是放流行音樂的電臺,他們現在買音樂包放歌,百分之八十都是Hiphop。總體來說,Hiphop在中國肯定是獲得了很大發展的,只是環境變得很混亂。

在《中國有嘻哈》之前,我們是看著這個東西慢慢地成長。選秀節目一出來,整個市場就炸了,好多人都冒出來,誰誰都是說唱歌手或者DJ。包括做生意的人,全都看到Hiphop這塊肥肉,騙子扎堆。

現在玩說唱的小孩跟以前很不一樣了。過去沒有成功的例子。我做到最成功,就是變成王波,掙不到什麼錢,只有小圈子的人認你。我操,那你還願意做Hiphop,你就是從心底真的愛這個文化。現在人的心在哪裡啊?可能只是覺得這東西時髦、潮,或者我要千萬的觀眾,百萬的收入,我要成為明星。原本在中國,Hiphop圈和娛樂圈離得特別遠,現在呢,音樂、文化和娛樂全都混在一起。好多玩Hiphop的孩子都忘了,他們開始做這些事情是因為什麼。

我覺得這個圈子最不好的現象是,太多人把《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看成唯一的出路。其實我覺得,不上節目是個很有自信的選擇,說明你足夠尊重自己的音樂,你相信你的東西不需要依靠這個娛樂平臺也能出來。

有很多朋友在上節目前來問我的意見。我首先會問他,你上節目是為了什麼?如果你是為了掙大錢變成明星,趕緊去吧。如果你不是為了這個,那就問問你自己,你開始的時候為什麼玩Hiphop。我也會讓他們多思考一下,所有的選擇都是有犧牲和代價的。你要想清楚娛樂節目會在多大程度上改變、限制,甚至出賣、利用你和你的作品,想清楚如果你選擇去選秀節目,你在得到曝光度的同時,失去了什麼,換掉了什麼。

圈裡很多朋友都去上節目了,我也能理解。每個人生活條件有區別。有的上節目的孩子,是從一些小地方或者條件更艱苦的地方出來的,他們願意犧牲更多來提升生活水平、獲得更多機會。比如去年參加節目的有很多新疆歌手,我完全能理解。但如果你家庭背景不錯、機會條件也還可以,你還是出賣自己和你的音樂,把自己變成商品,那你不是搞音樂的,你是追求利益搞娛樂的。

有很多人上了節目,出了名之後,音樂改變了,做人也變了。有些過去The Park推過他們作品的人,之前大家也是朋友,也喊我“Wes哥”,出名之後再約他們做採訪,直接來一句“跟我經紀人談”。但也有些人上了節目,我依然尊重。比如Bridge去了節目後沒有籤公司,自己的資源好起來了,也一直想著帶自己的團隊和兄弟們走起來。他依然是個特別隨和的人,還回到The Park跟我做採訪。我覺得且不說音樂,他做人做事的方式是值得尊重的。馬俊也是個好例子,他在上了節目後還發過一條很長的微博,評論這個節目和中國Hiphop,說得比較客觀。很多人上了節目後,不敢說任何關於節目的壞話。馬俊還願意寫那條長微博,我給他鼓掌。

去年AR寫那首《皇帝的新衣》diss吳亦凡,絕大多數上過節目的人不敢贊不敢轉。但是吳亦凡發一個所謂的反擊,全部人都在轉。當時我就想,你們覺得Hiphop是幹嘛使的啊?你們尊不尊重這個文化啊?

一個人遇到權力、名氣、利益的誘惑,或是遇到很大的困難時,你才能看出這個人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兩個極端的情況會讓你看清誰是你真正的朋友。

"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口述 | Wes陳

採訪、文 | 黃昕宇

2017年的綜藝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讓Hiphop這個小眾文化出了圈,變成了遍地開花的主流文化。年輕的歌迷可能很難想象,十多年前,中國還很少有人瞭解Hiphop。很多人認識這一文化,是因為一個電臺節目,《嘻哈公園The Park》,孔令奇和Wes陳2006年創辦了這個節目,每週介紹最新、最經典的國內外Hiphop音樂,受到他們啟發、鼓舞的,不乏如今成名的Hiphop歌手。

綜藝節目成功之後,娛樂資本大量注入,讓Hiphop市場在兩三年內迅速膨脹,許多人得了名,掙到錢,更多人正在往裡扎。而《嘻哈公園The Park》卻沒有享受到市場爆發的紅利。2018年孔令奇離開嘻哈公園,HitFm(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也終止了和節目的合作。Wes陳將《The Park》轉為線上音頻節目,繼續做了下去。直到今天,《The Park》依然提供著最純正的Hiphop內容,卻幾乎沒什麼收益。

Wes陳是來自美國加州的華裔,從小聽Hiphop,經歷了這一地下文化在美國一步步走向主流的過程。隨後他留學來到中國,成為Hiphop文化推廣人,又見證了中國Hiphop從慢慢生長的小眾文化,爆發式地成為流行現象。

Wes說:“Hiphop是最包容的文化,它本來就不見得只屬於小眾或獨立。它是一個很好的麥克風,任何人都可以用說唱來表達自己。我接受它變成任何一種樣子。只不過現在,做真實表達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弱了,那就要接受你的表達和你堅持的原則越來越小眾。但越是這樣,越需要說真話、有原則的人和內容。”

每期The Park開頭,Wes總是自我介紹道:“我是儘量給你們保持真實的Wes陳。”

“Keep it real”是一句早被濫用得有點可笑的口號。但每次聽到Wes在節目裡說大實話,自然、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你就會覺得,那是真的。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Wes陳

1

我1979年出生在美國洛杉磯。美國是多種族國家,洛杉磯更是一個各種膚色民族混雜的地方。在我上學的八九十年代,美國社會非常混亂,經常發生各種幫派鬥爭和槍擊事件。墨西哥幫和黑人幫派經常碰撞,有一陣子亞裔幫派聲勢很大,洛杉磯從南到北接連發生好幾起亞洲幫派製造的槍擊案,電視報紙上持續報道這些新聞。

我上的是公立學校,學校裡什麼族群的孩子都有,有黑人,有亞裔,有墨西哥人,學生裡也有混幫派的,甚至校園裡也發生過幫派鬥毆。我們高中基本上每一年都有學生在暴力事件中喪命。有一回不是幫派衝突,只是有個人睡了另一個人的女朋友,結果就有槍手等在學校門口,放學所有孩子出來的時候,就在校門外給了那男孩一槍。

我中學時成績挺好的,一直在好班,一起上課的都是比較乖的孩子。但因為我喜歡打籃球,結交了好多朋友。我又愛混,喜歡去夜店、酒吧,那時美國剛剛開始流行Rave大電子派對,我也會去。在美國,買菸買酒必須18歲以上,很多夜店和酒吧規定成年才能入內。但其實,只要有辦法就能混進去。我哥比我大五歲,他把他的ID給我了。有了他的ID,我的每扇門都打開了,買菸酒,去酒吧,去賭場,我比同齡的孩子更早接觸到一切。我16歲,甚至更早就開始喝酒,約朋友出去玩。所以我中學的朋友很多很雜,也有混幫派的朋友。

他們平時的生活很亂,我的朋友裡有偷車的,也聽說過他們幫派的人在公園約架,結果到了地點,對方人沒出現,出現一輛車,槍從車裡伸出來“啪啪啪啪”。但因為他們不是特別狠的幫派,並不是像大家印象中的美國血幫和瘸幫那樣,天天暴力流血。我和他們接觸,大部分時候就是玩,過得很娛樂。

那時我比較小,這些朋友都比我大一些。他們有時開車來我家接我,一個個穿那麼肥的衣服褲子,身上都是紋身,男的一個個戴耳環。我爸媽一看就很緊張,這都是些什麼朋友啊?但他們不會強硬地管我,我爸給我定了幾條基本的規定:第一,別被警察抓了;第二,別把女孩子弄懷孕了;第三,成績一定要達到標準。所以我就保持一個不錯的成績,還是繼續在外面混。

按照幫派的規矩,新人加入時,大家就圍住他,一起揍他幾分鐘,按照北京話說就是“圈兒踢”。揍完,ok,站起來,你是我們兄弟了。這相當於一個入會儀式。

我那時雖然跟他們玩,但是沒有加入幫派。我那時認識的華裔幫派的人,大部分是東南亞的,很多菲律賓人。我記得有一個大哥跟我說,你別加入,當朋友跟我們玩就行了,他很認真地跟我說,“你是有未來的人”。

有一回,我跟我們那個區幫派的人去他們的總部,在洛杉磯中心地區,一個很破的房子。進去以後,一屋子人,都是一看就覺得巨狠那種,身上都帶著槍。那天正好另外一個跟他們有矛盾的幫派來找麻煩,來了好幾輛車在房子外面守著。那時屋子裡一幫人都不能出去了,大家臉色嚴峻,都不敢輕舉妄動,僵持在那兒,屋裡的氣氛特別緊張。我第一次那麼真實、強烈地感受到危險,真的見識到幫派特別狠的一面。我當時就意識到,這事真不是開玩笑的,我絕對不能參與其中。

在那個年代,現實社會就是這麼幫派橫行,所以匪幫文化也很盛行。很多MV、影視劇也會展現幫派情節,甚至有些美化,呈現得好像這事兒特別牛逼。Gangsta Rap(匪幫說唱)也是在那時流行起來的,確實誕生了很多跟匪幫文化相關的好聽的Hiphop音樂。

現在Hiphop在中國流行起來,我看到很多孩子很嚮往匪幫,會學它們的打扮,唱這些內容的歌詞。但他們其實就是拿個樣兒,以為是潮流,說白了就是裝逼。他們真的不知道幫派環境裡存在的真正的危險和不合理的暴力。即使現在美國的社會環境已經比那時好了很多,但幫派依然存在,我們有時還是會聽到某個說唱歌手遭遇槍擊甚至喪命的消息。中國這些模仿匪幫的孩子,穿得這麼狠,甚至文幫派文身,你如果去了洛杉磯,可能真的會有麻煩。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6年Wes陳在成都拍VICE紀錄片《川渝陷阱》期間,與Harikiri(中)和Bohan Phoenix(右)在NASA合影

2

我爺爺奶奶是1949年左右離開大陸的。我的父母生在大陸,很小的時候跟著各自父母去了臺灣,後來移民到美國,在那裡生了我哥和我。小時候上學之前,我在家裡基本說的是中文,因為爺爺奶奶他們不會英語。但開始上學後,在外面呆的時間長了,我的中文就開始慢慢退步。我挺希望能有機會學好中文,這樣能跟爺爺奶奶更好地溝通,他們肯定有很多故事可以跟我說。大學讀到大四,我學分修得差不多了,就申請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留學項目,進修漢語。

來到中國是2000年底,一下飛機,一股味道就撲面而來。後來才知道,是燒煤的味道,這就是冬天的北京的味道。

來了之後我覺得,哇,太有意思了。後來美國很多朋友問我,中國怎麼樣?是不是不自由?我說,你們才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自由。

那是一種不同的自由。在美國,你不能在公共場所、大街上喝酒。中國可以。那時的北京很亂,沒有太多規則,街上黑車、黑麵的、小攤小販特別多。有一種很野生的氣氛。三里屯南街是一串小酒吧,啤酒五塊錢,一出酒吧門口就是賣烤串的,各種新疆人、非洲人擺攤賣東西,在那兒想幹嘛幹嘛。

我和一些留學生朋友每週末就在那兒吃啊喝啊,在三里屯喝得差不多了去工體的夜店玩,不是雙休日的晚上我們就去學校或者北大附近的酒吧。

每週四,我們固定去的是北大西門一家叫Solution的酒吧。這家酒吧的老闆讓年輕人、留學生去放音樂,掌控酒吧的氣氛。只有在Solution,你能聽到純粹的Hiphop音樂,一去到這兒,我就感覺,我操,終於找到一家我可以點我喜歡的音樂,而且DJ都知道,都能找到的地方了。老鄭,北京最早的Hiphop組合“隱藏”的成員,那時總是坐在吧檯,我看到他身上有個文身是一個Hiphop組合的Logo,就去跟他聊天。我敢保證北京最早聽Hiphop、玩Hiphop的年輕人那時都在那兒喝酒、聊天、跳舞,“隱藏”其他的成員王波和馬克一定也是Solution的熟臉。

那時剛到中國,看什麼都新鮮,經常到處玩,天天去酒吧。至於中文,我學到報刊課時就放棄了。我看中文報紙,覺得太不合理了,一個句子這麼長一大段從這兒到那兒,是個逗號!各種外國名字也不標出來,英文里人名或地名會首字母大寫或者標斜體對嗎,中文完全沒有,如果你不知道這是個名字,就只好去翻詞典查這個字,發現跟後面那個字根本都連不上啊,詞典也查不到,還花了我一個小時!我就放棄了。我還是更願意通過跟當地的朋友交流,學口語或者文化,這更有意思。

一學期結束,我回美國讀完剩下的一個學期,結果“911”發生了。我大學專業是企業管理,沒想到畢業趕上美國金融行業最差的時候,根本找不到工作。我就想,中國這麼好玩,我的中文也還沒學到滿意的水平,猶豫了一夏天,又申請了一個留學項目回到北京。課餘時間還教英文,在大大小小的公司幹各種奇怪的兼職,掙生活費。晚上繼續喝,玩。畢業後自然而然地找了工作,後來又開始做Hiphop電臺《嘻哈公園》,就在中國一直呆下去了。

3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哥就覺得我有特異功能。每次坐車聽收音機,他就跟爸媽說,你看,換什麼電臺放什麼歌,他全都知道。那是因為我從小就特別喜歡聽收音機,到哪兒都一直開著聽。甚至到我上大學的時候,在宿舍裡也整天開著收音機。我從電臺裡聽了很多很多音樂。

從小學起,我就開始對Hiphop感興趣。當時的主流音樂是搖滾樂或者流行,Hiphop在美國還挺地下的,廣播里根本沒有Hiphop節目,MTV這樣的主流平臺只有非常偶爾能看到一兩首Hiphop。但民間已經有人聽說唱了,那時有一個可以花錢點MV看的電視節目The Box,在這個節目上就會出現更多Hiphop音樂。另外還有BET(黑人娛樂電視臺),會放比較多的Hiphop。畢竟R&B和Hiphop本身就是黑人文化。

我也是通過學校的黑人同學接觸到了Hiphop的。我一聽這種音樂,覺得非常新鮮。它不像別的音樂帶給你的更多是情緒或者感覺,而是非常直接,具體,信息量很大,有很強的畫面感。另一個吸引我的點是,說唱非常玩語言。在中文裡,我們說起“詩”,總覺得很深奧很嚴肅。在美國不是這樣,也有一種給小孩讀的,很口語、玩押韻的詩。說唱就是一種更成人的玩法,說唱歌手就是詩人。

也就是在我剛接觸Hiphop不久,黑人音樂就慢慢在美國流行起來。先是R&B,接著把Hiphop也帶流行了。比如MTV就開始做一個叫做Yo! MTV Raps的Hiphop節目。廣播上也有兩個美國比較主要的電臺開始放主流Hiphop。

有一個電臺,會在每週末的一個晚上,放一到兩小時地下Hiphop音樂。前一陣大家都在轉謝帝、派克特和王以太到美國Hiphop電臺“Sway in the morning”做客的視頻,大家都在討論他們,卻沒人知道當時坐在他們身邊的那位黑人女主持,就是當年Hiphop還沒那麼主流時,就在夜晚放地下Hiphop音樂的女DJ。在Eminem、Jay Z還不出名的時候,她就把他們請到節目裡Freestyle。過了兩三年,原來在夜裡出現的音樂,都放到了白天。

後來我自己開始做電臺也堅持這個原則,如果是特別主流的,買流量的、有大音樂平臺助推的,我就不放了。他們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曝光,根本不需要我來放。

做《嘻哈公園The Park》是個很偶然的機會。

2006年,有人找孔令奇做個排行榜節目,但他希望做一個Hiphop節目,就問我願不願意一起,我馬上答應了。我和孔令奇是2001年左右認識的,我們都是留學生,都喜歡Hiphop。那時候留學生少,都是一圈人,我們經常一起去酒吧玩,看NBA或者美國的橄欖球賽。後來他去臺灣出道當了藝人,之後又回到北京。於是,從2006年5月開始,我們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HitFm合作,開始做《嘻哈公園The Park》。

那時我在一個做留學生項目的小公司上班,頭幾年,節目每週六和週日兩天有兩小時時長,需要很多內容。我白天上班,晚上做節目。做《The Park》是沒有錢的,我那時候工資不高,但也完全沒想靠節目掙錢,做這個節目完全是我的興趣,我們做得很快樂。

每期節目我們都會挑一些歌來放,新的和老的都有。那時後說唱圈非常小,我去王波他們辦的每月一次的Hiphop Party “Section6”,在老愚公移山,很快北京玩說唱的人就都認識了。我會問他們要一些他們錄的新歌。《The Park》播了一段時間後,廣州、上海和其他地方玩說唱的人也會主動聯繫我們,把他們的作品發過來。但無論是不是認識的人,首先都要我聽了,覺得這首歌確實牛逼才會在節目裡放。

我希望我們的節目是接地氣的,但我和孔令奇都是外國人,所以我會請一個本地的Hiphop愛好者作為第三人跟我們一起做節目主持。第一個人是我打籃球認識的Easy E,他很喜歡美國音樂,通過聽歌,英文也練得非常好。後來還找過現在在丹鎮北京的劉銳,之後還有魚駕浪,都是我在北京認識的本地人。

因為很希望能真正地推廣Hiphop文化,我們那時候除了放音樂,也設置了很多環節,比如教大家英文裡的黑人俚語,還請說唱歌手來節目裡freestyle。但那時候玩說唱的人太少了,嘉賓非常難請。我們希望能和來錄節目的歌手一起freestyle玩起來,於是我也開始試著寫點詞,玩freestyle,也是因為節目需要,我開始做DJ,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很多快樂。

我們還有一個環節叫做“Hot Or Not(辣還是瞎)”,每期會放兩首中文說唱歌曲,進行PK,由聽眾投票,優勝的歌曲下一週會繼續放,和另一首新歌進行PK。如果誰的作品連續四周勝出,我們就會邀請歌手到節目裡做專訪。這個環節就是為了鼓勵那些玩說唱的年輕人多創作,給大家一個展示的機會。頭幾年國內新的作品太少了,值得放的好作品更少,我們得去找,去問認識的歌手有沒有新歌可以放。慢慢的,投歌的人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甚至新疆、西藏的歌手都會投歌過來。歌曲的水平,錄音製作的質量都明顯提升。

我敢說,Hot Or Not是全世界最公平的音樂PK平臺,誰能勝出,完全由聽眾決定。我們的投票方式改過很多次。一開始是短信投票,後來有了微博,就試著用各種第三方投票插件,結果發現都是能被買的。有時候看到某個作品的票數不正常地高,就知道又是花錢刷票。現在我們又改成了在公眾號發的圖文下留言1或是2。這樣首先你得關注我們,然後還要留言,投票的門檻比較高。票數都是我們看後臺留言一個個數的。人工數票非常麻煩,這麼做都是為了公平。

《The Park》是一個非常純粹公正的節目,從來沒有為了錢推過任何一個歌手。曾經有唱片公司一直跟我聯繫,讓我們給他們的一個歌手做採訪。我說你至少得把作品發過來,歌曲發來後,我覺得一般,就把他的歌放到Hot or Not,讓聽眾決定。我說,如果你的歌能拿到四周冠軍,你就可以來,和其他獨立歌手一樣,You are not special。後來他的歌被PK下去了。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9年1月,Wes陳和小老虎在錄音室錄製《聲療》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2年,Wes陳在北京MIX的Hiphop活動中。右一為Wes陳,左二為Hiphop歌手大狗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2年,Wes陳在北京MIX的Hiphop活動中。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5年,Wes陳主持進口紅牛的活動,隨後他也在Redbull上了一年班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0年,Wes陳在愚公移山的活動中做DJ


4

我和孔令奇做節目挑選歌曲,他一直偏流行,我放的更地下。後來我搬到上海,我們在不同城市,錄節目就分成兩段,他剪他那段,我剪我那段。但他有時剪得不是很仔細,也經常放他自己的歌。後來我們的分工是,內容我負責,招商他負責。他有經紀人,資源也比較多。但《The Park》一直是不掙錢的,只是有時候有贊助商,很不穩定,沒錢的時候就只能扛著。

2017年,孔令奇跟我說有個公司要融資,想買我們的品牌。但這事拖了很久一直沒下文。到那年年底,那家公司又要用《嘻哈公園thePark》這個品牌辦活動 。我沒同意。但他沒有尊重我的意見,還是揹著我辦了活動。這樣的事讓我覺得,他不太尊重我對節目的意見和決定。

2018年起,我開始有意識地把《The Park》往線上方向發展,把節目上傳到網絡。這年初,我跟淺水灣文化藝術中心談,把他們閒置的一間售票室借個我們,然後我把這間屋子裝修收拾好,作為錄音室,並且開始做PTVN網絡視頻節目,邀請小老虎、大傻、AR、派克特這些說唱歌手來這兒做採訪。那時,節目也正好聯繫到一筆贊助。我當時覺得一切都OK了,好多事情準備要開展。

沒想到,到了夏天,我又突然從別人那兒得知他要去參加《中國新說唱》。此前他沒有跟我說過這事。我覺得雖然上節目是他的個人選擇,但並不是對我們一起做的《The Park》沒關係、沒影響的,應該先跟我商量。但是他連提都沒提過。幾個月時間內,又發生這種事,我特別生氣。我沒法跟他一起錄《The Park》了,就跟他說,要不他做,我走,要不我自己來。他回答我,他選擇用那段時間來做準備,去上綜藝節目。那時起我也想明白了,他選擇的是那條路。他自己的事不光比《The Park》重要,對他來說,甚至比哥們兒更重要。

之後,《The Park》的事就由我一個人做了。

5

Hiphop現在在中國,完全變成了主流。之前我們合作的HitFM是放流行音樂的電臺,他們現在買音樂包放歌,百分之八十都是Hiphop。總體來說,Hiphop在中國肯定是獲得了很大發展的,只是環境變得很混亂。

在《中國有嘻哈》之前,我們是看著這個東西慢慢地成長。選秀節目一出來,整個市場就炸了,好多人都冒出來,誰誰都是說唱歌手或者DJ。包括做生意的人,全都看到Hiphop這塊肥肉,騙子扎堆。

現在玩說唱的小孩跟以前很不一樣了。過去沒有成功的例子。我做到最成功,就是變成王波,掙不到什麼錢,只有小圈子的人認你。我操,那你還願意做Hiphop,你就是從心底真的愛這個文化。現在人的心在哪裡啊?可能只是覺得這東西時髦、潮,或者我要千萬的觀眾,百萬的收入,我要成為明星。原本在中國,Hiphop圈和娛樂圈離得特別遠,現在呢,音樂、文化和娛樂全都混在一起。好多玩Hiphop的孩子都忘了,他們開始做這些事情是因為什麼。

我覺得這個圈子最不好的現象是,太多人把《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看成唯一的出路。其實我覺得,不上節目是個很有自信的選擇,說明你足夠尊重自己的音樂,你相信你的東西不需要依靠這個娛樂平臺也能出來。

有很多朋友在上節目前來問我的意見。我首先會問他,你上節目是為了什麼?如果你是為了掙大錢變成明星,趕緊去吧。如果你不是為了這個,那就問問你自己,你開始的時候為什麼玩Hiphop。我也會讓他們多思考一下,所有的選擇都是有犧牲和代價的。你要想清楚娛樂節目會在多大程度上改變、限制,甚至出賣、利用你和你的作品,想清楚如果你選擇去選秀節目,你在得到曝光度的同時,失去了什麼,換掉了什麼。

圈裡很多朋友都去上節目了,我也能理解。每個人生活條件有區別。有的上節目的孩子,是從一些小地方或者條件更艱苦的地方出來的,他們願意犧牲更多來提升生活水平、獲得更多機會。比如去年參加節目的有很多新疆歌手,我完全能理解。但如果你家庭背景不錯、機會條件也還可以,你還是出賣自己和你的音樂,把自己變成商品,那你不是搞音樂的,你是追求利益搞娛樂的。

有很多人上了節目,出了名之後,音樂改變了,做人也變了。有些過去The Park推過他們作品的人,之前大家也是朋友,也喊我“Wes哥”,出名之後再約他們做採訪,直接來一句“跟我經紀人談”。但也有些人上了節目,我依然尊重。比如Bridge去了節目後沒有籤公司,自己的資源好起來了,也一直想著帶自己的團隊和兄弟們走起來。他依然是個特別隨和的人,還回到The Park跟我做採訪。我覺得且不說音樂,他做人做事的方式是值得尊重的。馬俊也是個好例子,他在上了節目後還發過一條很長的微博,評論這個節目和中國Hiphop,說得比較客觀。很多人上了節目後,不敢說任何關於節目的壞話。馬俊還願意寫那條長微博,我給他鼓掌。

去年AR寫那首《皇帝的新衣》diss吳亦凡,絕大多數上過節目的人不敢贊不敢轉。但是吳亦凡發一個所謂的反擊,全部人都在轉。當時我就想,你們覺得Hiphop是幹嘛使的啊?你們尊不尊重這個文化啊?

一個人遇到權力、名氣、利益的誘惑,或是遇到很大的困難時,你才能看出這個人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兩個極端的情況會讓你看清誰是你真正的朋友。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6年,Wes陳作為主持人拍攝Vice紀錄片《川渝陷阱》期間和Bridge在重慶的合影


6

說實話,《The Park》現在挺困難的。團隊很小,沒有贊助,也缺少一個人去拉贊助,只能我想辦法跟人談。但我沒有那麼多時間,而且說實話,我也不是很擅長談生意。我自己接活談價錢,甚至之前上班跟人談工資,我都不大能談好。我們也想過一些辦法,比如申請在上傳節目的平臺開通打賞,但這個方式平臺抽成很多。前陣子我們也開始做一些T恤和貼紙,賣周邊,但這又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量,賣得也不是很好,而且做產品還得先投成本,所以也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不過在現階段,這總比零收入好。

我相信如果能找到一個人專門幹招商這方面的工作,情況會好很多。我也不需要這個節目掙多少錢,只希望《The Park》能養活它自己,能留出一點發展的空間,就夠了。我不指望太多錢的贊助,因為這樣的話贊助商可能會對內容提要求,我不希望節目為了錢做犧牲。

孔令奇離開後,我找了大寶來跟我一起主持。大寶在Vice工作,英文不錯,對音樂很熱情,Vice音樂欄目的Podcast也是她做的,所以有一定經驗。找到大寶一方面還是為了接地氣,另一方面,大寶能提供年輕人的想法,我今年40歲了,我們的節目在年齡上也需要接地氣。而且大寶是《The Park》第一個女生主持,有時候我們也會討論新聞或一些話題,和聽眾討論互動,大寶經常能從她的視角提出一些我們都沒有想過的觀點。其實她做《The Park》拿的工資非常少,但我看得出來,她做這個是很開心的。我們現在的團隊還有一個成員是POE,負責微博微信運營,每次Hot or Not的投票就是他數的,挺辛苦的,但現在他的工資我都開不出來了。

其實現在做《The Park》對我來說已經不像開始時那樣,能從中獲得很多快樂了,它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工作。我花了大量時間在這上面,一週兩期節目,要找新歌,收集聽眾的互動,還要約嘉賓,做採訪和拍攝,做Mix,每期的節目也是我自己剪輯上傳的。

說實話,做《The Park》對我來說,是我在給年輕人提供我能給出的文化和音樂,自己的收穫很小。我現在反而更喜歡做自己的另一個電臺節目,叫“聲療”。我會請不同領域的朋友來很舒服地聊天。聲療不是採訪,有時候我只是和嘉賓就一個話題或者事情互相交流,有時候觀點不同,甚至有點爭執,但都沒關係,很真實。這種交流能讓人收穫很多想法和啟發。不過,聲療的更新真的非常慢,畢竟這個事情也沒有錢,而且我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放在The Park上了。

我現在聽播客節目,也更喜歡聽對話訪談類的。過去我天天聽音樂節目,包括自己做電臺,做DJ,去夜店、Livehouse,太躁了,現在耳朵都有點耳鳴,永遠在“嗡嗡”響。我現在特別能享受安靜。我的生活跟原來完全不同了。以前我就是酒膩子,朋友們隨時見到我,手裡都握瓶酒。現在我的生活就是遛狗、買菜、做飯、做節目、健身,很少去Party。社交圈也縮小了,我把朋友圈都關了,我覺得信息應該自己去挑選,而不是人家塞過來,我也很討厭大家在評論底下聊天,看誰認識誰,我覺得這不是一個人跟人正常的交流方式。年紀越大,我越覺得,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

我的改變是從2013年開始的,我生了一次很嚴重的病,得了急性胰腺炎。當時我在美國,宿醉之後連著兩天疼得跟要死似的,醫生說,你已經喝完一輩子酒了,不能再喝了。我於是開始戒酒戒菸,戒了之後,整個人都清醒了很多,想想之前二十年我都是暈著過的。我比原來瘦了很多,精神狀態也不一樣了。

所以我想,好的改變都來自於困難和挫折。現在《The Park》的狀態比較艱難,但我覺得ok,我歡迎困難,後面一定會迎來更好的改變。

《The Park》對中國Hiphop的影響是很深的,雖然不那麼明顯。有無數大家熟悉的說唱歌手和他們的作品,都上過節目。在那些年,沒有別的平臺分享他們的作品。現在上節目後成為大明星的很多人,當年的第一步都是到《The Park》。那時Hiphop那麼小眾,環境根本不比現在,如果沒有《The Park》這個平臺給了他們讓自己的音樂被更多人聽到的機會,可能有些人都不會繼續做音樂了。

這個節目十幾年一直在推這個文化,我們分享的音樂和我們傳遞的態度也影響了很多人。有些人曾經是聽眾,後來變成了來投歌的歌手,或者成了DJ、製作人。也有很多聽眾說,我小時候就聽你們的節目,後來出國讀書,都回國工作了,發現《The Park》還在,太牛逼了。也有一些新聽眾是看了選秀節目知道了Hiphop,在網上扒著扒著找到這邊,發現,噢Shit,這個才是真正的Hiphop。能夠去影響別人,我覺得這就是我的使命。其實我最開心的是聽到聽眾說,他們通過我們的節目獲得了新的想法或者觀念,這比他們獲得Hiphop知識和音樂更讓我高興。

"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口述 | Wes陳

採訪、文 | 黃昕宇

2017年的綜藝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讓Hiphop這個小眾文化出了圈,變成了遍地開花的主流文化。年輕的歌迷可能很難想象,十多年前,中國還很少有人瞭解Hiphop。很多人認識這一文化,是因為一個電臺節目,《嘻哈公園The Park》,孔令奇和Wes陳2006年創辦了這個節目,每週介紹最新、最經典的國內外Hiphop音樂,受到他們啟發、鼓舞的,不乏如今成名的Hiphop歌手。

綜藝節目成功之後,娛樂資本大量注入,讓Hiphop市場在兩三年內迅速膨脹,許多人得了名,掙到錢,更多人正在往裡扎。而《嘻哈公園The Park》卻沒有享受到市場爆發的紅利。2018年孔令奇離開嘻哈公園,HitFm(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也終止了和節目的合作。Wes陳將《The Park》轉為線上音頻節目,繼續做了下去。直到今天,《The Park》依然提供著最純正的Hiphop內容,卻幾乎沒什麼收益。

Wes陳是來自美國加州的華裔,從小聽Hiphop,經歷了這一地下文化在美國一步步走向主流的過程。隨後他留學來到中國,成為Hiphop文化推廣人,又見證了中國Hiphop從慢慢生長的小眾文化,爆發式地成為流行現象。

Wes說:“Hiphop是最包容的文化,它本來就不見得只屬於小眾或獨立。它是一個很好的麥克風,任何人都可以用說唱來表達自己。我接受它變成任何一種樣子。只不過現在,做真實表達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弱了,那就要接受你的表達和你堅持的原則越來越小眾。但越是這樣,越需要說真話、有原則的人和內容。”

每期The Park開頭,Wes總是自我介紹道:“我是儘量給你們保持真實的Wes陳。”

“Keep it real”是一句早被濫用得有點可笑的口號。但每次聽到Wes在節目裡說大實話,自然、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你就會覺得,那是真的。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Wes陳

1

我1979年出生在美國洛杉磯。美國是多種族國家,洛杉磯更是一個各種膚色民族混雜的地方。在我上學的八九十年代,美國社會非常混亂,經常發生各種幫派鬥爭和槍擊事件。墨西哥幫和黑人幫派經常碰撞,有一陣子亞裔幫派聲勢很大,洛杉磯從南到北接連發生好幾起亞洲幫派製造的槍擊案,電視報紙上持續報道這些新聞。

我上的是公立學校,學校裡什麼族群的孩子都有,有黑人,有亞裔,有墨西哥人,學生裡也有混幫派的,甚至校園裡也發生過幫派鬥毆。我們高中基本上每一年都有學生在暴力事件中喪命。有一回不是幫派衝突,只是有個人睡了另一個人的女朋友,結果就有槍手等在學校門口,放學所有孩子出來的時候,就在校門外給了那男孩一槍。

我中學時成績挺好的,一直在好班,一起上課的都是比較乖的孩子。但因為我喜歡打籃球,結交了好多朋友。我又愛混,喜歡去夜店、酒吧,那時美國剛剛開始流行Rave大電子派對,我也會去。在美國,買菸買酒必須18歲以上,很多夜店和酒吧規定成年才能入內。但其實,只要有辦法就能混進去。我哥比我大五歲,他把他的ID給我了。有了他的ID,我的每扇門都打開了,買菸酒,去酒吧,去賭場,我比同齡的孩子更早接觸到一切。我16歲,甚至更早就開始喝酒,約朋友出去玩。所以我中學的朋友很多很雜,也有混幫派的朋友。

他們平時的生活很亂,我的朋友裡有偷車的,也聽說過他們幫派的人在公園約架,結果到了地點,對方人沒出現,出現一輛車,槍從車裡伸出來“啪啪啪啪”。但因為他們不是特別狠的幫派,並不是像大家印象中的美國血幫和瘸幫那樣,天天暴力流血。我和他們接觸,大部分時候就是玩,過得很娛樂。

那時我比較小,這些朋友都比我大一些。他們有時開車來我家接我,一個個穿那麼肥的衣服褲子,身上都是紋身,男的一個個戴耳環。我爸媽一看就很緊張,這都是些什麼朋友啊?但他們不會強硬地管我,我爸給我定了幾條基本的規定:第一,別被警察抓了;第二,別把女孩子弄懷孕了;第三,成績一定要達到標準。所以我就保持一個不錯的成績,還是繼續在外面混。

按照幫派的規矩,新人加入時,大家就圍住他,一起揍他幾分鐘,按照北京話說就是“圈兒踢”。揍完,ok,站起來,你是我們兄弟了。這相當於一個入會儀式。

我那時雖然跟他們玩,但是沒有加入幫派。我那時認識的華裔幫派的人,大部分是東南亞的,很多菲律賓人。我記得有一個大哥跟我說,你別加入,當朋友跟我們玩就行了,他很認真地跟我說,“你是有未來的人”。

有一回,我跟我們那個區幫派的人去他們的總部,在洛杉磯中心地區,一個很破的房子。進去以後,一屋子人,都是一看就覺得巨狠那種,身上都帶著槍。那天正好另外一個跟他們有矛盾的幫派來找麻煩,來了好幾輛車在房子外面守著。那時屋子裡一幫人都不能出去了,大家臉色嚴峻,都不敢輕舉妄動,僵持在那兒,屋裡的氣氛特別緊張。我第一次那麼真實、強烈地感受到危險,真的見識到幫派特別狠的一面。我當時就意識到,這事真不是開玩笑的,我絕對不能參與其中。

在那個年代,現實社會就是這麼幫派橫行,所以匪幫文化也很盛行。很多MV、影視劇也會展現幫派情節,甚至有些美化,呈現得好像這事兒特別牛逼。Gangsta Rap(匪幫說唱)也是在那時流行起來的,確實誕生了很多跟匪幫文化相關的好聽的Hiphop音樂。

現在Hiphop在中國流行起來,我看到很多孩子很嚮往匪幫,會學它們的打扮,唱這些內容的歌詞。但他們其實就是拿個樣兒,以為是潮流,說白了就是裝逼。他們真的不知道幫派環境裡存在的真正的危險和不合理的暴力。即使現在美國的社會環境已經比那時好了很多,但幫派依然存在,我們有時還是會聽到某個說唱歌手遭遇槍擊甚至喪命的消息。中國這些模仿匪幫的孩子,穿得這麼狠,甚至文幫派文身,你如果去了洛杉磯,可能真的會有麻煩。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6年Wes陳在成都拍VICE紀錄片《川渝陷阱》期間,與Harikiri(中)和Bohan Phoenix(右)在NASA合影

2

我爺爺奶奶是1949年左右離開大陸的。我的父母生在大陸,很小的時候跟著各自父母去了臺灣,後來移民到美國,在那裡生了我哥和我。小時候上學之前,我在家裡基本說的是中文,因為爺爺奶奶他們不會英語。但開始上學後,在外面呆的時間長了,我的中文就開始慢慢退步。我挺希望能有機會學好中文,這樣能跟爺爺奶奶更好地溝通,他們肯定有很多故事可以跟我說。大學讀到大四,我學分修得差不多了,就申請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留學項目,進修漢語。

來到中國是2000年底,一下飛機,一股味道就撲面而來。後來才知道,是燒煤的味道,這就是冬天的北京的味道。

來了之後我覺得,哇,太有意思了。後來美國很多朋友問我,中國怎麼樣?是不是不自由?我說,你們才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自由。

那是一種不同的自由。在美國,你不能在公共場所、大街上喝酒。中國可以。那時的北京很亂,沒有太多規則,街上黑車、黑麵的、小攤小販特別多。有一種很野生的氣氛。三里屯南街是一串小酒吧,啤酒五塊錢,一出酒吧門口就是賣烤串的,各種新疆人、非洲人擺攤賣東西,在那兒想幹嘛幹嘛。

我和一些留學生朋友每週末就在那兒吃啊喝啊,在三里屯喝得差不多了去工體的夜店玩,不是雙休日的晚上我們就去學校或者北大附近的酒吧。

每週四,我們固定去的是北大西門一家叫Solution的酒吧。這家酒吧的老闆讓年輕人、留學生去放音樂,掌控酒吧的氣氛。只有在Solution,你能聽到純粹的Hiphop音樂,一去到這兒,我就感覺,我操,終於找到一家我可以點我喜歡的音樂,而且DJ都知道,都能找到的地方了。老鄭,北京最早的Hiphop組合“隱藏”的成員,那時總是坐在吧檯,我看到他身上有個文身是一個Hiphop組合的Logo,就去跟他聊天。我敢保證北京最早聽Hiphop、玩Hiphop的年輕人那時都在那兒喝酒、聊天、跳舞,“隱藏”其他的成員王波和馬克一定也是Solution的熟臉。

那時剛到中國,看什麼都新鮮,經常到處玩,天天去酒吧。至於中文,我學到報刊課時就放棄了。我看中文報紙,覺得太不合理了,一個句子這麼長一大段從這兒到那兒,是個逗號!各種外國名字也不標出來,英文里人名或地名會首字母大寫或者標斜體對嗎,中文完全沒有,如果你不知道這是個名字,就只好去翻詞典查這個字,發現跟後面那個字根本都連不上啊,詞典也查不到,還花了我一個小時!我就放棄了。我還是更願意通過跟當地的朋友交流,學口語或者文化,這更有意思。

一學期結束,我回美國讀完剩下的一個學期,結果“911”發生了。我大學專業是企業管理,沒想到畢業趕上美國金融行業最差的時候,根本找不到工作。我就想,中國這麼好玩,我的中文也還沒學到滿意的水平,猶豫了一夏天,又申請了一個留學項目回到北京。課餘時間還教英文,在大大小小的公司幹各種奇怪的兼職,掙生活費。晚上繼續喝,玩。畢業後自然而然地找了工作,後來又開始做Hiphop電臺《嘻哈公園》,就在中國一直呆下去了。

3

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哥就覺得我有特異功能。每次坐車聽收音機,他就跟爸媽說,你看,換什麼電臺放什麼歌,他全都知道。那是因為我從小就特別喜歡聽收音機,到哪兒都一直開著聽。甚至到我上大學的時候,在宿舍裡也整天開著收音機。我從電臺裡聽了很多很多音樂。

從小學起,我就開始對Hiphop感興趣。當時的主流音樂是搖滾樂或者流行,Hiphop在美國還挺地下的,廣播里根本沒有Hiphop節目,MTV這樣的主流平臺只有非常偶爾能看到一兩首Hiphop。但民間已經有人聽說唱了,那時有一個可以花錢點MV看的電視節目The Box,在這個節目上就會出現更多Hiphop音樂。另外還有BET(黑人娛樂電視臺),會放比較多的Hiphop。畢竟R&B和Hiphop本身就是黑人文化。

我也是通過學校的黑人同學接觸到了Hiphop的。我一聽這種音樂,覺得非常新鮮。它不像別的音樂帶給你的更多是情緒或者感覺,而是非常直接,具體,信息量很大,有很強的畫面感。另一個吸引我的點是,說唱非常玩語言。在中文裡,我們說起“詩”,總覺得很深奧很嚴肅。在美國不是這樣,也有一種給小孩讀的,很口語、玩押韻的詩。說唱就是一種更成人的玩法,說唱歌手就是詩人。

也就是在我剛接觸Hiphop不久,黑人音樂就慢慢在美國流行起來。先是R&B,接著把Hiphop也帶流行了。比如MTV就開始做一個叫做Yo! MTV Raps的Hiphop節目。廣播上也有兩個美國比較主要的電臺開始放主流Hiphop。

有一個電臺,會在每週末的一個晚上,放一到兩小時地下Hiphop音樂。前一陣大家都在轉謝帝、派克特和王以太到美國Hiphop電臺“Sway in the morning”做客的視頻,大家都在討論他們,卻沒人知道當時坐在他們身邊的那位黑人女主持,就是當年Hiphop還沒那麼主流時,就在夜晚放地下Hiphop音樂的女DJ。在Eminem、Jay Z還不出名的時候,她就把他們請到節目裡Freestyle。過了兩三年,原來在夜裡出現的音樂,都放到了白天。

後來我自己開始做電臺也堅持這個原則,如果是特別主流的,買流量的、有大音樂平臺助推的,我就不放了。他們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曝光,根本不需要我來放。

做《嘻哈公園The Park》是個很偶然的機會。

2006年,有人找孔令奇做個排行榜節目,但他希望做一個Hiphop節目,就問我願不願意一起,我馬上答應了。我和孔令奇是2001年左右認識的,我們都是留學生,都喜歡Hiphop。那時候留學生少,都是一圈人,我們經常一起去酒吧玩,看NBA或者美國的橄欖球賽。後來他去臺灣出道當了藝人,之後又回到北京。於是,從2006年5月開始,我們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勁曲調頻HitFm合作,開始做《嘻哈公園The Park》。

那時我在一個做留學生項目的小公司上班,頭幾年,節目每週六和週日兩天有兩小時時長,需要很多內容。我白天上班,晚上做節目。做《The Park》是沒有錢的,我那時候工資不高,但也完全沒想靠節目掙錢,做這個節目完全是我的興趣,我們做得很快樂。

每期節目我們都會挑一些歌來放,新的和老的都有。那時後說唱圈非常小,我去王波他們辦的每月一次的Hiphop Party “Section6”,在老愚公移山,很快北京玩說唱的人就都認識了。我會問他們要一些他們錄的新歌。《The Park》播了一段時間後,廣州、上海和其他地方玩說唱的人也會主動聯繫我們,把他們的作品發過來。但無論是不是認識的人,首先都要我聽了,覺得這首歌確實牛逼才會在節目裡放。

我希望我們的節目是接地氣的,但我和孔令奇都是外國人,所以我會請一個本地的Hiphop愛好者作為第三人跟我們一起做節目主持。第一個人是我打籃球認識的Easy E,他很喜歡美國音樂,通過聽歌,英文也練得非常好。後來還找過現在在丹鎮北京的劉銳,之後還有魚駕浪,都是我在北京認識的本地人。

因為很希望能真正地推廣Hiphop文化,我們那時候除了放音樂,也設置了很多環節,比如教大家英文裡的黑人俚語,還請說唱歌手來節目裡freestyle。但那時候玩說唱的人太少了,嘉賓非常難請。我們希望能和來錄節目的歌手一起freestyle玩起來,於是我也開始試著寫點詞,玩freestyle,也是因為節目需要,我開始做DJ,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很多快樂。

我們還有一個環節叫做“Hot Or Not(辣還是瞎)”,每期會放兩首中文說唱歌曲,進行PK,由聽眾投票,優勝的歌曲下一週會繼續放,和另一首新歌進行PK。如果誰的作品連續四周勝出,我們就會邀請歌手到節目裡做專訪。這個環節就是為了鼓勵那些玩說唱的年輕人多創作,給大家一個展示的機會。頭幾年國內新的作品太少了,值得放的好作品更少,我們得去找,去問認識的歌手有沒有新歌可以放。慢慢的,投歌的人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甚至新疆、西藏的歌手都會投歌過來。歌曲的水平,錄音製作的質量都明顯提升。

我敢說,Hot Or Not是全世界最公平的音樂PK平臺,誰能勝出,完全由聽眾決定。我們的投票方式改過很多次。一開始是短信投票,後來有了微博,就試著用各種第三方投票插件,結果發現都是能被買的。有時候看到某個作品的票數不正常地高,就知道又是花錢刷票。現在我們又改成了在公眾號發的圖文下留言1或是2。這樣首先你得關注我們,然後還要留言,投票的門檻比較高。票數都是我們看後臺留言一個個數的。人工數票非常麻煩,這麼做都是為了公平。

《The Park》是一個非常純粹公正的節目,從來沒有為了錢推過任何一個歌手。曾經有唱片公司一直跟我聯繫,讓我們給他們的一個歌手做採訪。我說你至少得把作品發過來,歌曲發來後,我覺得一般,就把他的歌放到Hot or Not,讓聽眾決定。我說,如果你的歌能拿到四周冠軍,你就可以來,和其他獨立歌手一樣,You are not special。後來他的歌被PK下去了。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9年1月,Wes陳和小老虎在錄音室錄製《聲療》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2年,Wes陳在北京MIX的Hiphop活動中。右一為Wes陳,左二為Hiphop歌手大狗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2年,Wes陳在北京MIX的Hiphop活動中。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5年,Wes陳主持進口紅牛的活動,隨後他也在Redbull上了一年班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0年,Wes陳在愚公移山的活動中做DJ


4

我和孔令奇做節目挑選歌曲,他一直偏流行,我放的更地下。後來我搬到上海,我們在不同城市,錄節目就分成兩段,他剪他那段,我剪我那段。但他有時剪得不是很仔細,也經常放他自己的歌。後來我們的分工是,內容我負責,招商他負責。他有經紀人,資源也比較多。但《The Park》一直是不掙錢的,只是有時候有贊助商,很不穩定,沒錢的時候就只能扛著。

2017年,孔令奇跟我說有個公司要融資,想買我們的品牌。但這事拖了很久一直沒下文。到那年年底,那家公司又要用《嘻哈公園thePark》這個品牌辦活動 。我沒同意。但他沒有尊重我的意見,還是揹著我辦了活動。這樣的事讓我覺得,他不太尊重我對節目的意見和決定。

2018年起,我開始有意識地把《The Park》往線上方向發展,把節目上傳到網絡。這年初,我跟淺水灣文化藝術中心談,把他們閒置的一間售票室借個我們,然後我把這間屋子裝修收拾好,作為錄音室,並且開始做PTVN網絡視頻節目,邀請小老虎、大傻、AR、派克特這些說唱歌手來這兒做採訪。那時,節目也正好聯繫到一筆贊助。我當時覺得一切都OK了,好多事情準備要開展。

沒想到,到了夏天,我又突然從別人那兒得知他要去參加《中國新說唱》。此前他沒有跟我說過這事。我覺得雖然上節目是他的個人選擇,但並不是對我們一起做的《The Park》沒關係、沒影響的,應該先跟我商量。但是他連提都沒提過。幾個月時間內,又發生這種事,我特別生氣。我沒法跟他一起錄《The Park》了,就跟他說,要不他做,我走,要不我自己來。他回答我,他選擇用那段時間來做準備,去上綜藝節目。那時起我也想明白了,他選擇的是那條路。他自己的事不光比《The Park》重要,對他來說,甚至比哥們兒更重要。

之後,《The Park》的事就由我一個人做了。

5

Hiphop現在在中國,完全變成了主流。之前我們合作的HitFM是放流行音樂的電臺,他們現在買音樂包放歌,百分之八十都是Hiphop。總體來說,Hiphop在中國肯定是獲得了很大發展的,只是環境變得很混亂。

在《中國有嘻哈》之前,我們是看著這個東西慢慢地成長。選秀節目一出來,整個市場就炸了,好多人都冒出來,誰誰都是說唱歌手或者DJ。包括做生意的人,全都看到Hiphop這塊肥肉,騙子扎堆。

現在玩說唱的小孩跟以前很不一樣了。過去沒有成功的例子。我做到最成功,就是變成王波,掙不到什麼錢,只有小圈子的人認你。我操,那你還願意做Hiphop,你就是從心底真的愛這個文化。現在人的心在哪裡啊?可能只是覺得這東西時髦、潮,或者我要千萬的觀眾,百萬的收入,我要成為明星。原本在中國,Hiphop圈和娛樂圈離得特別遠,現在呢,音樂、文化和娛樂全都混在一起。好多玩Hiphop的孩子都忘了,他們開始做這些事情是因為什麼。

我覺得這個圈子最不好的現象是,太多人把《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看成唯一的出路。其實我覺得,不上節目是個很有自信的選擇,說明你足夠尊重自己的音樂,你相信你的東西不需要依靠這個娛樂平臺也能出來。

有很多朋友在上節目前來問我的意見。我首先會問他,你上節目是為了什麼?如果你是為了掙大錢變成明星,趕緊去吧。如果你不是為了這個,那就問問你自己,你開始的時候為什麼玩Hiphop。我也會讓他們多思考一下,所有的選擇都是有犧牲和代價的。你要想清楚娛樂節目會在多大程度上改變、限制,甚至出賣、利用你和你的作品,想清楚如果你選擇去選秀節目,你在得到曝光度的同時,失去了什麼,換掉了什麼。

圈裡很多朋友都去上節目了,我也能理解。每個人生活條件有區別。有的上節目的孩子,是從一些小地方或者條件更艱苦的地方出來的,他們願意犧牲更多來提升生活水平、獲得更多機會。比如去年參加節目的有很多新疆歌手,我完全能理解。但如果你家庭背景不錯、機會條件也還可以,你還是出賣自己和你的音樂,把自己變成商品,那你不是搞音樂的,你是追求利益搞娛樂的。

有很多人上了節目,出了名之後,音樂改變了,做人也變了。有些過去The Park推過他們作品的人,之前大家也是朋友,也喊我“Wes哥”,出名之後再約他們做採訪,直接來一句“跟我經紀人談”。但也有些人上了節目,我依然尊重。比如Bridge去了節目後沒有籤公司,自己的資源好起來了,也一直想著帶自己的團隊和兄弟們走起來。他依然是個特別隨和的人,還回到The Park跟我做採訪。我覺得且不說音樂,他做人做事的方式是值得尊重的。馬俊也是個好例子,他在上了節目後還發過一條很長的微博,評論這個節目和中國Hiphop,說得比較客觀。很多人上了節目後,不敢說任何關於節目的壞話。馬俊還願意寫那條長微博,我給他鼓掌。

去年AR寫那首《皇帝的新衣》diss吳亦凡,絕大多數上過節目的人不敢贊不敢轉。但是吳亦凡發一個所謂的反擊,全部人都在轉。當時我就想,你們覺得Hiphop是幹嘛使的啊?你們尊不尊重這個文化啊?

一個人遇到權力、名氣、利益的誘惑,或是遇到很大的困難時,你才能看出這個人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兩個極端的情況會讓你看清誰是你真正的朋友。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2016年,Wes陳作為主持人拍攝Vice紀錄片《川渝陷阱》期間和Bridge在重慶的合影


6

說實話,《The Park》現在挺困難的。團隊很小,沒有贊助,也缺少一個人去拉贊助,只能我想辦法跟人談。但我沒有那麼多時間,而且說實話,我也不是很擅長談生意。我自己接活談價錢,甚至之前上班跟人談工資,我都不大能談好。我們也想過一些辦法,比如申請在上傳節目的平臺開通打賞,但這個方式平臺抽成很多。前陣子我們也開始做一些T恤和貼紙,賣周邊,但這又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量,賣得也不是很好,而且做產品還得先投成本,所以也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不過在現階段,這總比零收入好。

我相信如果能找到一個人專門幹招商這方面的工作,情況會好很多。我也不需要這個節目掙多少錢,只希望《The Park》能養活它自己,能留出一點發展的空間,就夠了。我不指望太多錢的贊助,因為這樣的話贊助商可能會對內容提要求,我不希望節目為了錢做犧牲。

孔令奇離開後,我找了大寶來跟我一起主持。大寶在Vice工作,英文不錯,對音樂很熱情,Vice音樂欄目的Podcast也是她做的,所以有一定經驗。找到大寶一方面還是為了接地氣,另一方面,大寶能提供年輕人的想法,我今年40歲了,我們的節目在年齡上也需要接地氣。而且大寶是《The Park》第一個女生主持,有時候我們也會討論新聞或一些話題,和聽眾討論互動,大寶經常能從她的視角提出一些我們都沒有想過的觀點。其實她做《The Park》拿的工資非常少,但我看得出來,她做這個是很開心的。我們現在的團隊還有一個成員是POE,負責微博微信運營,每次Hot or Not的投票就是他數的,挺辛苦的,但現在他的工資我都開不出來了。

其實現在做《The Park》對我來說已經不像開始時那樣,能從中獲得很多快樂了,它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工作。我花了大量時間在這上面,一週兩期節目,要找新歌,收集聽眾的互動,還要約嘉賓,做採訪和拍攝,做Mix,每期的節目也是我自己剪輯上傳的。

說實話,做《The Park》對我來說,是我在給年輕人提供我能給出的文化和音樂,自己的收穫很小。我現在反而更喜歡做自己的另一個電臺節目,叫“聲療”。我會請不同領域的朋友來很舒服地聊天。聲療不是採訪,有時候我只是和嘉賓就一個話題或者事情互相交流,有時候觀點不同,甚至有點爭執,但都沒關係,很真實。這種交流能讓人收穫很多想法和啟發。不過,聲療的更新真的非常慢,畢竟這個事情也沒有錢,而且我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放在The Park上了。

我現在聽播客節目,也更喜歡聽對話訪談類的。過去我天天聽音樂節目,包括自己做電臺,做DJ,去夜店、Livehouse,太躁了,現在耳朵都有點耳鳴,永遠在“嗡嗡”響。我現在特別能享受安靜。我的生活跟原來完全不同了。以前我就是酒膩子,朋友們隨時見到我,手裡都握瓶酒。現在我的生活就是遛狗、買菜、做飯、做節目、健身,很少去Party。社交圈也縮小了,我把朋友圈都關了,我覺得信息應該自己去挑選,而不是人家塞過來,我也很討厭大家在評論底下聊天,看誰認識誰,我覺得這不是一個人跟人正常的交流方式。年紀越大,我越覺得,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

我的改變是從2013年開始的,我生了一次很嚴重的病,得了急性胰腺炎。當時我在美國,宿醉之後連著兩天疼得跟要死似的,醫生說,你已經喝完一輩子酒了,不能再喝了。我於是開始戒酒戒菸,戒了之後,整個人都清醒了很多,想想之前二十年我都是暈著過的。我比原來瘦了很多,精神狀態也不一樣了。

所以我想,好的改變都來自於困難和挫折。現在《The Park》的狀態比較艱難,但我覺得ok,我歡迎困難,後面一定會迎來更好的改變。

《The Park》對中國Hiphop的影響是很深的,雖然不那麼明顯。有無數大家熟悉的說唱歌手和他們的作品,都上過節目。在那些年,沒有別的平臺分享他們的作品。現在上節目後成為大明星的很多人,當年的第一步都是到《The Park》。那時Hiphop那麼小眾,環境根本不比現在,如果沒有《The Park》這個平臺給了他們讓自己的音樂被更多人聽到的機會,可能有些人都不會繼續做音樂了。

這個節目十幾年一直在推這個文化,我們分享的音樂和我們傳遞的態度也影響了很多人。有些人曾經是聽眾,後來變成了來投歌的歌手,或者成了DJ、製作人。也有很多聽眾說,我小時候就聽你們的節目,後來出國讀書,都回國工作了,發現《The Park》還在,太牛逼了。也有一些新聽眾是看了選秀節目知道了Hiphop,在網上扒著扒著找到這邊,發現,噢Shit,這個才是真正的Hiphop。能夠去影響別人,我覺得這就是我的使命。其實我最開心的是聽到聽眾說,他們通過我們的節目獲得了新的想法或者觀念,這比他們獲得Hiphop知識和音樂更讓我高興。

正午 | Wes陳:說點兒關於Hiphop的大實話

Wes陳和他的狗妹妹


—— 完 ——

題圖為Wes陳做節目的時候。文中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