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夏至 立夏 英語 鄭爽 風和日麗 2017-06-05

《夏至未至》可能是很多人心中的“青春觸點”,很多人當年都是追著小說來憧憬心中的“高中聖殿”。

國產劇中涉獵高中題材的不算多,最早的兩部可能是《十七歲不哭》和《校園先鋒》。這兩部偏寫實,而且主要側重在教育制度上,是80後的情懷記憶。

再往後的《十八歲的天空》,開始聚焦高中生的叛逆青春,高中劇開始時髦了起來。

而《夏至未至》,可能又是一代人心中“最理想的高中樂園”。

一開始,我對這部劇比較忐忑,高中生活其實是每個人心中最純真的一塊樂土,調性很重要。

一部戲的調性主要是看整體畫風和質感。《夏至未至》是青春片,畫風要很純淨,得是不偏不倚的青春質感。

像男女主角傅小司和立夏之間有不少畫畫的對手戲。

高中生的畫畫鏡頭,有些沉穩,但也有不少浪漫。暖色調鏡頭切入,畫中人和傅小司之間是捆綁的,有憂鬱氣質,但色彩並不單調。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畫板上的明快色彩正是把高中生活特有的明媚和治癒提煉出來。我之前很擔心滿屏都是浮誇的色彩,看完幾段片花後覺得畫風還是“剋制”的。畢竟高中這個青春時期有點特殊,有高考的重擔,色彩肯定不是奔放的,而是有平衡感的。

道具也很用心,鏡頭給了傅小司的畫很多空間,不是一掃而過,而是通過畫來反射傅小司這個人物特徵。這些素描作品,襯托了傅小司的冷靜。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人物服裝也沒有特別跳,校服都是簡單的白灰搭配,中間有一點點亮色點綴,符合高中生氣質。這些都是為整部劇的調性做準備,一看就知道是高中生活。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看完幾段片花後,我稍微沒那麼緊張。

本以為這是一部流水線IP之作,很多粉絲奔著去看陳學冬鄭爽,拋開明星不說,這部劇從畫風到場景佈置,還是花了功夫的。

整部劇佈景和構圖還是偏寫實,能從中間撲捉到劇情和人物的特質,色調加柔了不少,在寫實基礎上再突出夢幻感,畢竟觀眾還是需要空間去暢想,與現實情感做對比。

淺川是一個純淨的城市,而淺川一中的校門又很有代入感。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多熟悉的校訓。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操場,可以奔跑,也可以徜徉。

從拍攝構圖方式來看,這個操場鏡頭我很喜歡,如果把這張圖切成三等分來看,下面的三分之一留給了跑道,中間是操場,而上面又是教學樓,觀眾的視覺很飽滿。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每一幀都像一副有美感且值得推敲的畫作,留給了觀眾很多想象空間,而寫實的場景就在遠方,這麼看好像有一種“遙望青春”的感覺。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這次取景的教學樓構造也符合我們對高中的追憶。

三面圍起來,有一種緊湊感和壓迫感,就像半座“圍城”。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高中生活日常都是我們的青春回憶錄,沒有社交媒體的年代,遞紙條絕對是國民社交行為。

我有一點強迫症,順便把旁邊的英文筆記也看了一遍,好熟悉的英文本。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老師是我們又愛又恨的人。

《夏至未至》裡竟然把“裴佩老師”請來了,她旁邊的錄音機太熟悉了,英語磁帶也是我們青春期中一串音符。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和老師鬥智鬥勇是刺激而緊張的,但只有和老師鬥法才覺得有趣。挑戰權威大概只有在高中才最有成就感,大家都挺單純的,沒有利益衝突,不信你拿大學或者上班的“鬥法”來對比一下。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離開高中好多年了,看片花的時候,我會盯緊每一個細節。

教室裝的是吊扇,這也是一個“復古道具”了,以前上課聽著吊扇聲,也算是一種陪伴感。

學生們的書包竟然都可以掛在桌子一邊,有雙肩包,有手提包。

他們的校服也好好看,我們當年就是缺了一套好看的校服。

《夏至未至》據說是一比一復刻高中場景,劇中校服真心養眼,不虧是最美青春劇的名號。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整個服裝和佈景沒有太跳,還是有共鳴感的,之前很擔心畫風太前衛,把最美的懷念都給破壞了。

片花裡會強調幾個“高潮點”,比如高考後的集體撕書。

這事兒我從來沒做過,雖然我內心很想幹一次。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還有和老師的依依不捨。

整個片子打光很柔,有很多全景鏡頭,顯得飽滿而清新。

夏天不就是用來追憶青春麼?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裴佩老師”還是那麼有氣質,只是歲月匆匆,眼角皺紋也有了,這個角色人選太合適了。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再看學生們的場景。

道具真的很有心,一白一黑的電子錶,都是那個時代的青春標配。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能從片花中看出端倪,坐在遠處的傅小司表情亮了。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拍人物場景的時候,看得出鏡頭語言是動了心思的。

兩人的畫板是同一個水平線,但兩人卻呈現出一種交錯感,而服裝和背景都是黑色系,這樣更容易聚焦在面部表情,總感覺這種人物特寫都是內心戲澎湃的時候。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好像立夏和傅小司畫畫的鏡頭語言都特別“一致”,找了另外兩張劇照做對比。

畫板和人物之間的錯落感拿捏得剛剛好。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陸之昂載著立夏這場戲也是好甜,兩人笑得剛剛好。留著右邊的樹木做留白空間也挺好,因為這種鏡頭,觀眾是要邊看邊暢想的,鏡頭得留有餘地,不能太滿。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課堂群戲有一個細節也吸引了我,你們數人頭,不管是近景還會遠景,每個人的“頭頂尖”都會冒出來,攝影和構圖是為劇情服務的,把人頭都拍出來,也是為了凸顯整部劇的“青春朝氣”,不會很冷清。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劇照裡的“群戲”也是把高中的那種“團結感”打造得很好,人頭攢動,很熱鬧,這才是青春的樣子。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陳學冬和鄭爽飾演的男女主角,從外形和感覺來看,還是符合青春氣息。聽說這次都是現場同期聲,大概用原聲表演,也是為了突出高中劇的真實觸感。兩位表演如何,只能等播出後看大家反饋了。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傅小司和立夏之間的情感故事就是那種朦朦朧朧的感覺,看片花和劇照,這種氛圍的感覺還行。高中生的情感表達方式,有點磕磕絆絆的青澀。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白敬亭這次飾演的陸之昂有一段“麻辣老師模仿秀”,大概每個班上都有這麼一個“淘氣男孩”。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個性和搞笑,在青春期裡是難得的,所以外向的男孩兒,人緣會特別好。

流動紅旗,又是回憶殺的觸點,這是每個人集體榮譽感的啟蒙。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夏至未至》還推了一款暗黑版預告片。

從各種負能量中,解讀青春的殘酷和無情。

色調都昏暗了不少,顯得壓抑,慌張。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大概走出高中之後,有些人都回不去了。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很喜歡這種黑白圖片,能把人物聚焦,在觀眾面前呈現出更有張力的情緒。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夏至未至》劇版能否成功,除了演員們的表現外,整個場景佈置和細節拿捏也很重要。

演員們的表現,得等劇播出後去判定。而目前片花裡呈現的場景還是挺有代入感的,而且鏡頭語言也是打磨過的,青春劇最大的特點就是激發大家的“追憶欲”,很多場景,很多小時候才有的那種“距離感”,只能通過鏡頭來撲捉。

尤其青春的鏡頭,不能刻意,得自然而飽滿。

所以我看很多群戲都拍得很動人,每個人的情緒都出來了,這種鏡頭特別能煽情。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而且很多留白鏡頭又能給觀眾特別多空間去暢想,這部片子可能是一種回憶,也可能是一種治癒。

《夏至未至》能滿足你對高中生活的所有幻想麼?

這部劇到底能不能勾起你唯一的高中情懷呢?6月11日,記得守住湖南衛視,愛奇藝和搜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