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歧視?華為、小米們為什麼不做男性手機?

性別歧視?華為、小米們為什麼不做男性手機?

文|佘凱文

來源|智能相對論(aixdlun)

之前互聯網流傳著一張圖片關於投資價值,其很好的解釋了為何在各個領域包括手機,常見針對女性市場的單獨開發,卻少有針對男性市場的。

男性消費市場價值墊底,甚至不如狗。但隨著隨著男性群體自我意識的覺醒,對於男性市場的消費價值觀可能也需要重新定義。

“他經濟”就真的不如“她經濟”嗎?

行業下行,又押寶女性市場?

2019年Q1,智能手機出貨量繼續下跌,IDC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108億部,比2018年第一季度的3.327億部下降了6.6%。

而Canalys發佈的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報告顯示,在國內市場,智能手機整體依舊處於萎靡狀態,總出貨量僅為8800萬部,是近六年來表現最差的一年,同比降7%,環比降12%。

在行業下行的大背景下,各大廠商們需要找尋新的增量市場,於是將目光都瞄向了垂直細分領域。

然而對於細分市場的選擇,又有很大的差異,選擇哪個垂直方向能為廠商們帶來最大的收益成了核心問題。

根據目標市場的選擇要求,一個細分市場應該具有可識別性、規模性、穩定性或增長性、可進入性、與市場營銷者的目標和資源的一致性。

而女性市場正好符合各方面的要求,為何會說“又”,因為這顯然不是第一次。

當年號稱市場第一女性手機品牌朵唯,如今早已不見身影,此次也不是華為、小米頭次出擊女性市場,早在2015年小米就推出過小米NOTE女神版,簡稱“女神手機”,而現在從華為nova5主打AI攝像,到榮耀聯姻彩妝,再加上小米CC美圖定製版主打顏值和拍照,又是一場以女性市場為目標的攻堅。

從朵唯的“消失”和美圖的“賣身”,很難不讓人以為針對“女性市場”的手機產品是偽需求,其實不然。

單純針對女性市場的手機產品“品牌效應”>“產品能力”>“價格”一樣也不能少。

例如朵唯的“消失”,相比華米OV蘋,在品牌效應上毫無優勢,即便其售價只有千元左右,但榮耀、小米、OV這些品牌千元機也有很多,不差錢的不會買,差錢的也不會買。

之外,產品本身朵唯提供的只是一臺粉色外形的手機,在女性剛需的攝像、AI修圖等方面毫無建樹,滿足不了用戶需求當然也就沒人選擇。

而美圖手機,雖然在產品能力上有出色的表現,但其“品牌效應”還不足以支撐起其3000-5000元的市場中高端定價,這也是美圖選擇“賣身”小米的原因。以美圖的產品能力加上小米的品牌效應,一來扶美圖於大廈將傾,二是想借此打破小米男女用戶比例嚴重失調的格局。

“長尾效應”在“她經濟”時代開始奏效?

“長尾效應”是《連線》雜誌主編克里斯·安德森在暢銷書《長尾理論:為什麼商業的未來是小眾市場》所提出的理論。

他認為當產品儲存、流通、賣場和銷售渠道足夠寬廣時,商品生產成本急劇下降,個人都可以生產,並且商品的銷售成本急劇下降時,之前需求低的產品,只要有人賣就會有人買,這些需求不高、銷量不高的產品加起來所創造的總銷售額可以和熱門產品的銷售額不相上下,有時候甚至超過熱門產品的銷售額。

性別歧視?華為、小米們為什麼不做男性手機?

長尾效應被視為是對二八法則的徹底叛逆,也有許多實際案例表明,長尾效應無法代表所有領域,例如,2018年在國內共有1923部電影有過放映記錄,累計票房610億,而其中排名前25的電影票房佔總票房70%以上,排名前80的佔比達到92%以上,餘下的1800多部佔比只有8%不到,一點長尾的效應都未能體現。

縱觀智能手機更新迭代,似乎從未見過一個廠商舉著“男性手機”的牌子走街串巷。

但凡舉起“女性產品”定位大旗的,至少在前期都能取得不錯市場成績。就像剛剛上市不久榮耀20i,其聯合瑪麗黛佳打造“脣真禮盒”,在推出之後便被搶購一空。朵唯和美圖在早期也算是混得風生水起,所以為何長尾效應在女性手機市場能夠很好的體現?“智能相對論”認為有幾點:

首先,女性市場滿足“長尾效應”中所說的“只要有人賣就會有人買”。女性消費者購物方式偏感性,而以前男性消費者理性居多,有個現象十分恰當的體現了這一情況“哪怕衣櫃裡塞滿了衣服,女性依然覺得自己沒衣服穿”。

其次,女性手機用戶對於產品的需求與男性用戶不同,女性用戶更容易被市場營銷所打動。像小米之前請吳亦凡代言,又或是榮耀20i聯姻彩妝的限量銷售,這些舉措都符合女性市場消費心理。

最後,則是女性消費呈現兩大趨勢,一是自我意識崛起,消費更自主更悅己;二是購物從有用到有品,階層認同訴求強烈。這正好滿足單獨針對女性設計的個性化產品,能得到他們更多的認同感。

而女性手機產品每每都只掀起了短暫的風潮,這也與長尾效應所表述的一致“尾部產品也只會出現短暫的穩定增長,因為原本屬於小眾的冷門產品會越來越普及、銷量越來越高,隨後消費者又會找到其他更適合自己的產品”。

當然這與女性手機產品又有區別,女性手機產品為什麼也只會出現短暫穩定增長,是因為手機產品更新迭代速度快,更重要的是,時尚是在不停改變的,女性手機產品需要緊跟“時尚”的步伐,所以會呈現出“火爆—沉寂—再火爆—再沉寂”的循環。

“敗家爺們”崛起,男性要“專用”手機?

即便是刻板印象,但也只聽過“敗家娘們”,沒有說“敗家爺們”的。而這一趨勢恐已發生改變,“敗家爺們”勢力正在壯大。

例如,美妝長期以來都是和女性劃等號,但據最新數據顯示,歐洲最大的男性化妝品品牌MMUK,去年的營業額達到100萬英鎊。MMUK稱,到2020年,1/3的英國男性將使用遮瑕膏、鬍鬚膏和眉膠等產品。據統計,2017年,全球男士化妝品市場的規模就達57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00億元。據預測,到2023年,全球男士化妝品市場將達到78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400億元。

在淘寶發佈的2018年“中國男性消費報告”顯示,女性用戶每人每天打開淘寶10次,而男性用戶也高達7次。

QuestMobile數據顯示,由於對消費品質要求較高,除了在淘寶、京東等傳統綜合電商購物外,高消費男性對於網易嚴選、TOPLIFE、Yoho!Buy有貨等精品電商的滲透率TGI高,個性化需求日益凸顯。

這些數據表明,男性的消費力,消費觀念正在發生轉變,對於個性化定製化的需求正在穩步提升。

男性市場在手機行業是不被重視嗎?其實不然,主要是男性消費者對於手機產品並沒有特別的需求,也無所謂外觀的同質化,他們的需求基本就代表了大眾市場的需求“大屏、能耗、運行速度”等等。

但是“沒需求”不等於“沒需求”,就像喬幫主生前所信奉的“沒有需求,就創造需求”。

男性消費市場的發展方向,其實與手機產品的針對女性市場的開發模式相同,在基礎功能之外,對於“其他”越發看中。

也許一款“鋼鐵直男”版手機,能夠開闢一片全新的天地。

【完】

智能相對論(微信id:aixdlun)AI新媒體,今日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TOP10,文章長期“霸佔”鈦媒體熱門文章排行榜TOP10,著有《人工智能 十萬個為什麼》,重點關注領域:AI+醫療、機器人、智能駕駛、AI+硬件、物聯網、AI+金融、AI+安全、AR/VR、開發者以及背後的芯片、算法、人機交互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