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別,馬鞍山

項羽 李白 烏江 長江 楚江 愛生活的小策劃 2018-12-08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一篇篇倒背如流的優美詩文,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歷史名人都與馬鞍山密不可分。


久別,馬鞍山


久別,馬鞍山

馬鞍山市歷史悠久,市名來源於歷史,相傳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由此而得名。

馬鞍山,又稱詩城,緣於鍾情這片熱土的詩人,流傳於此的千年詩篇。


久別,馬鞍山



久別,馬鞍山


公元724或725年春夏之交,風華正茂的李白來到天門山,從此,他與馬鞍山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生好入名山遊”的李白一生先後數次到過馬鞍山,每次都流連忘返。李白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已化作近60篇字字珠璣的詩文,浸潤在馬鞍山這個城市的每個角落。

久別,馬鞍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這首《陋室銘》是劉禹錫任和州刺史時在自己的居所陋室裡撰寫的。所謂陋室,卻自然環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的高雅。

久別,馬鞍山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褒禪山啟發了王安石的思考,故而有了讓它聞名遐邇的《遊褒禪山記》。詩句之精妙不對贅述,而詩中的褒禪山之詩韻卻要親至才能體會。

久別,馬鞍山

滿山林木蔥蘢,楓樹、葛藤和知名、不知名的山花,色彩斑斕,生機勃勃。登褒禪山極目遠眺,四周青峰環繞,山野之趣,賞玩之樂,探幽之險,登臨之興,遊其中,悟人生大意。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其浩然正氣,傲然風骨,總會使人肅然起敬,凝神起思,思而情!

久別,馬鞍山

為項羽的勇猛無敵而讚歎,為其自刎江邊而唏噓,而這一切都發生在馬鞍山。霸王祠是為紀念西楚霸王項羽自刎於烏江後而建的,歷史已相當久遠,位於和縣烏江鎮東南1公里鳳凰山上。霸王祠又名項王祠、西楚霸王洞、項羽廟。

久別,馬鞍山

久別,馬鞍山

千百年的江水浸淫滋潤了這片膏腴之地

積澱了歷代文人墨客高吟低詠的江東春色

如今在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上

孕育出了全國文明城市馬鞍山

久別,馬鞍山


回望馬鞍山62年的建市歷程

從金字塘時代到雨山湖時代

再到擁江發展的時代

城市在不停的“成長”

同時也在不停地尋找更多的發展空間

久別,馬鞍山


上世紀80年代

我市開始突破湖東路、湖南路

並越過江東大道、雨山路向東向南尋找腹地

城東越來越受到我市及社會各界的關注

久別,馬鞍山


進入21世紀

隨著和縣、含山縣的併入

我市 “東擴南進”的步伐日益堅定

城東的核心區域價值不斷刷新

久別,馬鞍山


最新修訂的

《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年)(2017年修訂)》

中提出

中心城區主要向東發展

適當向南發展

城東成為融入南京打拼未來的“主戰場”

久別,馬鞍山


8月9日

市規劃局公示

《秀山片區控規修編及核心區城市設計》規劃指出

馬鞍山東部片區將打造成

人居環境優良綠色發展典範的生態之城

面向長三角和皖江城市帶承東啟西的活力之城

彰顯獨具區域山水特色的魅力之城

久別,馬鞍山


久別,馬鞍山

回顧歷史,我們充滿自豪;

展望未來,我們信心滿滿。

歷史於時序更替中前行,

夢想在砥礪奮進中實現。

這座城市總是以你意想不到的速度在進步

不斷煥新著馬鞍山這座城市的容顏

久別,馬鞍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