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入門第一課:瞭解單反的結構與原理,快速掌握焦距光圈快門

相機 單反 攝影 變焦鏡頭 iPhone 5s FUN攝影 2018-11-29

儘管無反已經來了,儘管很多人會想著單反的時代可能很快會成為過去時;但是你會發現仍然有很多新手會像排隊一樣,前仆後繼的買著各樣的入門單反相機,那麼單反相機的定義怎麼來的?其實就是指單鏡頭反光數碼照相機。"單鏡頭"是指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個鏡頭,它不像旁軸相機、雙反相機那樣取景光路有獨立的鏡頭;"反光"是指通過相機內的一塊平面反光鏡將兩個光路分開:取景時反光鏡落下,將鏡頭的光線反射到五稜鏡,再到取景窗;而拍攝時反光鏡快速地抬起,使光線可以照射到感光元件上。然後感光元件根據原被攝物的光反射進行成像,並輸送給相機的CPU圖像計算處理中心,然後最終讓相機的CPU完成圖像合成並存到內存卡上。

下面我們通過兩張圖,簡單地來解釋一下單反相機的構造以及取景和拍攝時的工作原理,如果有不準確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

攝影入門第一課:瞭解單反的結構與原理,快速掌握焦距光圈快門

從上圖的單反相機構造圖中可以看到,單鏡頭反光系統的心臟是一塊可以活動的反光鏡(如圖紫色部分),它呈45度角安放,進入鏡頭的光線由反光鏡向上折射到上面的對焦屏並結成影像,通過聚光透鏡、五稜鏡,最終圖像出現在取景器中。就是這種反光鏡和稜鏡的獨到設計使得攝影者可以從取景器中直接觀察到鏡頭中的影像,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所見即所得",是單反相機的一大特點,也是優點。

攝影入門第一課:瞭解單反的結構與原理,快速掌握焦距光圈快門

在拍攝時,當按下快門鈕,反光鏡便會向上彈起,感光元件前面的快門幕簾便同時打開,通過鏡頭的光線便投影到感光元件上感光,然後通過相應的光電或者化學反應,讓影像清晰的留在感光材料上,並通過光電技術存儲在存儲卡上。曝光完成後反光鏡便立即恢復原狀,觀景器中再次可以看到鏡頭前的影像。

從上圖中,大家可以清楚的瞭解到物距、焦距、像距以及攝距的定義。重點來講一下"焦距",這個有利於攝影新手快速掌握拍攝參數。焦距是指從鏡頭的主平面(光學中心)到成像面(焦點)的距離。焦距越長,越能將遠方的物體放大成像,焦距越短,則越能夠拍攝更寬廣的範圍。單反相機的變焦鏡頭上有用於改變焦距的變焦環,調整變焦環可改變焦距,而定焦鏡頭則由於焦距固定,無法進行變焦。

攝影入門第一課:瞭解單反的結構與原理,快速掌握焦距光圈快門

變焦鏡頭對焦的原理是通過轉動變焦環使整個鏡頭內的鏡頭組前後運動,實現對焦,或者使鏡頭組內的鏡片之間的距離產生變化。對焦方式主要分為反差式和相位式兩種,單反相機普遍採用相位差式對焦,這在之前的文章中提過。

下面來講一下光圈與焦距的關係。

攝影入門第一課:瞭解單反的結構與原理,快速掌握焦距光圈快門

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通常用f值來表達光圈的大小。F後面的數值越大,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少,畫面比較暗。也就是說光圈值會影響畫面的明暗程度。

攝影入門第一課:瞭解單反的結構與原理,快速掌握焦距光圈快門

光圈與焦距有什麼關係呢?當使用的鏡頭光圈值不變時,焦距越長,越容易產生背景虛化效果。如果焦距相同,則光圈越大的鏡頭越容易產生虛化效果。另外,背景虛化程度還會隨著攝距的不同發生變化。攝距越短,即越靠近被拍攝物,虛化效果就越明顯。

快門速度和光圈值又有什麼聯繫呢?快門相當於遮擋在感光元件(膠捲)前面的一張簾子,用來控制光線照射感光元件的時間,一般而言快門的時間範圍越大越好。快門速度單位是"秒",常見的快門速度有:30秒,20S 、15S、10S、5S、 1s、 1/2s、 1/4s、 1/8s 、1/15s、 1/30s、 1/60s、 1/125s、 1/250s、 1/500s 、1/1000s 、1/2000s、更高等,相鄰兩級的快門速度的曝光量相差一倍。快門速度越快,允許光線進入的裂縫就越窄,投射到感光元件上的光線就越少,圖像相對來說越暗。拍攝運動物體時,快門速度越快,運動物體就會在底片呈現更清晰的影像,反之,快門速度越慢,運動的物體就越模糊。

在相同感光度下相機的曝光是由光圈大小和快門速度來決定的。如果更改F值使光圈變小,就要將快門速度設置得更慢,反之,如果光圈值變得更大,快門速度就要設置更快一些。所以可以通過增大光圈來提升快門速度,或者縮小光圈以降低快門速度。也就是說將二者都設置得恰到好處,才能達到最令人滿意的曝光效果。

可能也會有人說有些相機的成像傳感器不是CMOS,是CCD,也沒有錯,比較早期的相機的確是CCD組成的,並且CCD的成像效果也要好一些,但是高感能力和成本都比較高,所以聰明的某國人給換成了CMOS材質。這算是個題外話。

希望以上教程能幫到大家,並能給一些新手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