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駝隊”為亞歐經濟注入活力

最近,多地的中歐班列運行取得可喜的新進展——

中國最大陸路口岸站滿洲里口岸站的中歐班列日接車數量達到20列,創歷史新高;滿載著電子產品、服裝鞋帽、生活家居等輕工業產品的中歐班列“長安號”(西安—明斯克)跨境電商出口專列首列日前緩緩駛出西安港,一路向西駛向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投入運營3週年,已發出中歐班列2000餘列,可通達中亞及歐洲19個國家、26個城市……

如今,一列列被譽為“鋼鐵駝隊”的中歐班列成為亞洲與歐洲貿易互通的重要橋樑,為亞歐經濟繁榮不斷注入活力。

促進亞歐貿易便利化

“以往公司的馬奶粉主要銷往俄羅斯等國,去年公司通過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與中國的代理商簽訂了出口合同。今年我們的馬奶粉不再選擇搭乘普通火車繞道俄羅斯進入中國,而是搭乘中歐返程班列經新疆口岸進入中國,運輸時間大幅縮短,運費成本隨之降低。”哈薩克斯坦馬奶粉企業嫂馬樂的國際出口經理米卡難掩興奮地告訴國際商報記者。

這並非個例,當前越來越多的進出口貿易商選擇利用中歐返程班列將商品送入中國。中歐班列自開行以來,其數量增長迅速,其中成都、重慶、西安等城市開行數量位居前列,在目的地國家中,德國居首位。與此同時,從歐洲回程的班列數量也不斷提升。中歐班列已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旗艦項目,為促進亞歐貿易穩定化貢獻了不容忽視的力量。

今年以來,經滿洲里口岸站入境的中歐班列數量日均達13列,運輸品類以板材、化肥及糧油產品為主,返程空箱率大大降低。截至6月4日,出入境貨物運量已達78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45萬噸、增長6%。

中歐班列“長安號”(西安—明斯克)跨境電商出口專列的開行,為中國與白俄羅斯在農業、食品、電子製造等領域的貿易合作搭建了便捷的跨境物流通道,有效提升了跨境電商企業配送響應速度和物流運轉能力。

據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主任孫藝民介紹,今年1~4月,中歐班列“長安號”已開行420列,是去年同期的1.4倍;運貨總重36.4萬噸,是去年同期的1.2倍。

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自2016年投入運營以來已發出中歐班列2000餘列,可通達中亞及歐洲19個國家、26個城市。

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萬青松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歐班列開行的常態化必將促進中國與亞歐國家雙邊貿易更趨穩定,有助於“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

越來越多的歐洲企業通過中歐班列將貨物運往中國市場,從而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企業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真正實現了“一帶一路”各方共贏。

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

“中歐班列為亞歐合作注入了更多活力。”萬青松說,在當前形勢下,亞歐國家都面臨單邊主義的嚴重衝擊,亞歐國家作為全球夥伴,應擔負起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繁榮發展的重要責任,中歐班列則為亞歐經貿合作發揮著重要的橋樑作用。

當前,中歐班列站在了新的發展起點上,如何再接再厲高質量發展成為業界普遍關注的問題。

萬青松表示,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要繼續加大基礎設施的“硬聯通”,打造亞歐大交通、大產業、大物流格局。同時也要加強制度政策規則和標準等方面的“軟聯通”,激發資本、技術、服務和數據等要素的活力。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將中歐班列品牌打造成“一帶一路”建設名副其實的“金字招牌”,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同各國發展戰略對接,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