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要人設的中年吳亦凡們


一度對演藝生涯心灰意冷的演員里根曾說:

“演員的成功不是插枝就可以發芽的。”

沒法演自己想演的角色,說自己想說的話,里根也對自己的演藝生涯果斷畫上了句號。

另一邊,轉頭搞起總統競選,併成功轉型上岸,過去做播音員和演員的經歷,對總統生涯很有幫助。

顯然,不是所有的明星,都能有這樣的好運。

1

2007年,17歲的吳亦凡被韓國SM娛樂公司選中,成為一名偶像練習生。

但面對一簽就是十年的合同,吳亦凡的媽媽顯然不這麼想。

那時學生氣還很重的吳亦凡,在登上溫哥華飛往首爾的航班之前,跟母親說,媽媽,我覺得真的對不起你,你養育我這麼大,我讓你這麼傷心。

聽完這話,吳媽媽以為兒子心軟了:“好,兒子沒事了,那我們回家,回家了。”

接著,她聽到的回答是:我籤。

“他就是流著眼淚把字簽了,十年的合同啊,最好的青春都在這了”。

吳媽媽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韓國藝人的培訓模式早已不是不為人知的祕密,隨著多年來韓媒的“扒糞”、眾多藝人的法庭糾紛事件的產生,也讓大眾都瞭解,流水線式的“韓系偶像”,光鮮背後只有沉重和心酸。

早吳亦凡幾年去韓國的韓庚,2009年也與SM公司鬧的紛紛揚揚。

但韓國的藝人培訓“工廠”,依舊不乏更多後來者想要湧入。就像毛坦廠中學一樣,在流水線式的刻板培訓下,技能、成績也是實打實看得見提升的。

韓國成熟的培訓機制體系顯然能夠滿足這一需求。

這其中的大多人,來之前的算盤也都已拎清:

來韓國,就是為了成長學習,不管能不能紅,回國後有了技能傍身,發展也更容易一些。

辛苦不是白辛苦的。

不知道吳亦凡是不是其中的一個。根據過往的報道,他能進入韓國SM,也是“陪朋友面試結果自己選中”的濫俗故事。

在韓國呆了幾年,當技能已經提升到一定水平,EXO團隊名氣在國內也已打響,一切似乎都已經水到渠成。

回國,也成了必然。

當時還有業內人士說:

“韓庚當年沒回來是個美少年,一回來立刻成了大叔了......不過好在吳亦凡才90年,小鮮肉還能演十年呢。”

2

25歲,正是明星生涯的巔峰時刻。吳亦凡剛回國時,也同樣享受著一切流量明星能享受到的好處:

從2014年起,吳亦凡接觸到的,也都是頂級經紀人、頂級品牌資源。回國僅一年多,吳亦凡就已經手握8部電影,跟周星馳、徐克等名導合作。

手握著名的4B代言:BEATS首位全球代言人、奔馳smart全球代言人、世界三大珠寶品牌之寶格麗全球代言人、頂奢巴寶莉首位非英國籍全球代言人,三年合約到期後成為頂奢LV全球代言人。

一位頻繁跟吳亦凡接觸的經紀人,在被問到為何選擇吳亦凡時,不假思索地說:

“吳亦凡,粉絲很多啊。”

如果後來沒有鹿晗,恐怕拿吉尼斯“破流量”記錄的,可能也是吳亦凡。

吳亦凡在回國以後,接的第一部戲,《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與王麗坤的熒幕初吻,也曾引起過女粉絲眾怒:

“雖然王麗坤很漂亮,但凡凡是我的。”


"


不要人設的中年吳亦凡們


一度對演藝生涯心灰意冷的演員里根曾說:

“演員的成功不是插枝就可以發芽的。”

沒法演自己想演的角色,說自己想說的話,里根也對自己的演藝生涯果斷畫上了句號。

另一邊,轉頭搞起總統競選,併成功轉型上岸,過去做播音員和演員的經歷,對總統生涯很有幫助。

顯然,不是所有的明星,都能有這樣的好運。

1

2007年,17歲的吳亦凡被韓國SM娛樂公司選中,成為一名偶像練習生。

但面對一簽就是十年的合同,吳亦凡的媽媽顯然不這麼想。

那時學生氣還很重的吳亦凡,在登上溫哥華飛往首爾的航班之前,跟母親說,媽媽,我覺得真的對不起你,你養育我這麼大,我讓你這麼傷心。

聽完這話,吳媽媽以為兒子心軟了:“好,兒子沒事了,那我們回家,回家了。”

接著,她聽到的回答是:我籤。

“他就是流著眼淚把字簽了,十年的合同啊,最好的青春都在這了”。

吳媽媽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韓國藝人的培訓模式早已不是不為人知的祕密,隨著多年來韓媒的“扒糞”、眾多藝人的法庭糾紛事件的產生,也讓大眾都瞭解,流水線式的“韓系偶像”,光鮮背後只有沉重和心酸。

早吳亦凡幾年去韓國的韓庚,2009年也與SM公司鬧的紛紛揚揚。

但韓國的藝人培訓“工廠”,依舊不乏更多後來者想要湧入。就像毛坦廠中學一樣,在流水線式的刻板培訓下,技能、成績也是實打實看得見提升的。

韓國成熟的培訓機制體系顯然能夠滿足這一需求。

這其中的大多人,來之前的算盤也都已拎清:

來韓國,就是為了成長學習,不管能不能紅,回國後有了技能傍身,發展也更容易一些。

辛苦不是白辛苦的。

不知道吳亦凡是不是其中的一個。根據過往的報道,他能進入韓國SM,也是“陪朋友面試結果自己選中”的濫俗故事。

在韓國呆了幾年,當技能已經提升到一定水平,EXO團隊名氣在國內也已打響,一切似乎都已經水到渠成。

回國,也成了必然。

當時還有業內人士說:

“韓庚當年沒回來是個美少年,一回來立刻成了大叔了......不過好在吳亦凡才90年,小鮮肉還能演十年呢。”

2

25歲,正是明星生涯的巔峰時刻。吳亦凡剛回國時,也同樣享受著一切流量明星能享受到的好處:

從2014年起,吳亦凡接觸到的,也都是頂級經紀人、頂級品牌資源。回國僅一年多,吳亦凡就已經手握8部電影,跟周星馳、徐克等名導合作。

手握著名的4B代言:BEATS首位全球代言人、奔馳smart全球代言人、世界三大珠寶品牌之寶格麗全球代言人、頂奢巴寶莉首位非英國籍全球代言人,三年合約到期後成為頂奢LV全球代言人。

一位頻繁跟吳亦凡接觸的經紀人,在被問到為何選擇吳亦凡時,不假思索地說:

“吳亦凡,粉絲很多啊。”

如果後來沒有鹿晗,恐怕拿吉尼斯“破流量”記錄的,可能也是吳亦凡。

吳亦凡在回國以後,接的第一部戲,《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與王麗坤的熒幕初吻,也曾引起過女粉絲眾怒:

“雖然王麗坤很漂亮,但凡凡是我的。”


不要人設的中年吳亦凡們

《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劇照

在與周星馳合作以後,在一段採訪視頻裡,吳亦凡說自己不是帥哥,周星馳當場犀利發問:

“如果不是你長得帥,我們為什麼要找你?”

但後來的現實證明,吳亦凡顯然不想做小鮮肉。

2016年,吳亦凡接下《老炮兒》,也是轉型的另一個開始,吳亦凡開始不止一次的強調:

“要做小爺(硬漢)。”

人設是個坑,縱然是張揚跋扈的小爺,也依舊是個人設,而同樣,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設的束縛。

此外,吳亦凡近年來的表現,也的確都在“放飛自我”:

2016年出演《原來你還在這裡》,扮演的程錚,本應是個不鹹不淡的富二代,卻還是因演技而備受詬病,面目猙獰的“你拿什麼還我”,讓吳亦凡成功突破追星女孩圈,併為B站貢獻出表情包素材;

2016年與小G娜傳出約炮緋聞,在一眾追星女孩心裡的地位開始一落千丈;

去年的單曲《大碗寬面》,洗腦甚至鬼畜的旋律和歌詞,吳亦凡頂著一頭長髮和明顯發福的臉龐,一度被人質問是不是寬面吃多了變成大叔;

在今年一檔綜藝上,快30歲的吳亦凡也是接連訴苦自己太孤獨,公開徵婚。

這顯然不是一個偶像明星的做派。在一路放飛自我的路上,吳亦凡也是越走越遠。

吳亦凡在《大碗寬面》裡唱道:

“沒人能夠把你定義,快樂才是真諦。”

的確,通過這些年的努力,圍繞吳亦凡的人設,也確實是越來越模糊了,到底是嘻哈王、是演員、是模特,還是三十而立的孤獨小哥。

大家唯一知道的,是回國這麼多年後,吳亦凡身上的“韓國製造”標籤,儼然已經消失殆盡。

3

演藝圈風風雨雨幾十年。

藝人從怎麼出道、怎麼成名、成名以後如何轉型、如何應對過氣等等職業節點,先有美國,後有香港,無數藝人前輩都已經做出過各種示範。

有人趁錢熱的時候,大舉進軍資本市場,投資、創業,拼命為自己積累生產資料,實現從“打工藝人”到老闆的轉變;

有人趁還年輕貌美的時候多接戲、多接觸大佬,試圖通過婚姻來解決後半輩子無戲可拍的擔憂。

也有人本身就出身富家,拍戲純屬個人愛好,這樣的人,明顯也並不會將心思放在維繫粉絲本身。

其實,明星們想怎麼表現與發展,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對資本的控制力。

縱觀來看,不必為錢而發愁的吳亦凡,一度選對了路。

曾經靠出眾的外形與身材,“老天爺賞飯”的吳亦凡拿到了更多的資源與演藝機會,還成功打入演藝京圈(北京部隊大院的文化人聚集地,包括王朔、姜文、徐靜蕾等),與王思聰林更新們也是打成一片。

吳亦凡還曾對情商這個詞做了解釋,“我認為真誠最重要,當然,我情商也不低。”

與當初回國時對比,那時的吳亦凡在媒體面前,“回答問題讓記者找不到重點”,因為吳亦凡還是擅長用官方姿態來面對陌生人。

在耳濡目染社會的人情世故以後,吳亦凡也從最開始歸國的青澀偶像,逐步轉變成一個更大眾化的,甚至不能被稱為偶像的形象。

而如今,吳亦凡在鏡頭面前,顯然老練多了,也學會了如何拋梗,在不經意間讓記者找到猛料。

吳亦凡也多次在媒體面前,表示自己“喜歡像天使一樣的女孩,乾乾淨淨地”,而且每次說都要用手比劃出一個大圈。

單說這個手勢,也怕是真沒有第二個人會用來形容女孩了,由於描述過於接地氣,完全不像一個超級明星的言辭,這些視頻這幾天也迅速在網上流傳。

就這樣不帶任何明星視角,甚至屌絲意味的描述,吳亦凡也是做到讓一眾男網友,都開始對他的婚戀產生興趣。

曾經,吳亦凡的朋友,一家傳媒公司董事長的話也是一針見血:

“粉絲型,就是深度喜歡你的人,才會關注你的一切。社會型,就是普通人也會對你感興趣。”

4

吳亦凡的轉型成功麼?單從輿論看來,還算成功。

作為路人角度,吳亦凡近年來的形象,至少沒有像其他顏值男藝人一樣走進“油膩”的深淵,也沒有因真人秀的處事待人上被diss過。獨立、個性更像是他展現給大眾的B面。

但這種獨立與個性,不是沒有代價。

比如《大碗寬面》的來源,其實還是一檔真人秀,當時吳亦凡一段即興的rap,裡面土尬的歌詞,被人質疑業務能力,直到後來吳亦凡重新將歌詞改頭換面,加上國潮等元素,輿論才有所好轉。

其次,吳亦凡也是在公開場合下多次提及擇偶標準,

在無數次對戀情的描述以後,當“女友”爆出以後,一眾女網友卻也都是一副吃瓜姿態,而對當事女生,“嫂子”的名號也是更容易認可。

這與鹿晗公佈戀情以後哭天喊地簡直天差地別,相比之下,當時對關曉彤的同性審視也是相當苛刻。

有人把這一原因總結為“吳亦凡後時代”,即早已過了鮮肉年紀,粉絲及看客對年紀漸長的偶像的態度也逐漸變化,心理角度也逐漸從“女友”轉為“老母親”,希望自己的偶像可以戀愛,甚至替偶像為戀愛著急。

可年齡真的是男明星的一個坎麼?

吳亦凡在採訪中也曾承認,“愛情戲不是我擅長的,我不擅長談戀愛。”

如今看來也的確,吳亦凡每次跟異性的緋聞,沒有甜蜜,更像一種雷。

好事不出門,黑料永流傳。

一眾步入而立或不惑之年的男明星也是一樣,如今無論是演戲還是真人秀,提到黃曉明,大家還是會想到“鬧太套”、王子病;提到楊爍,也會反射性想到油膩;提到竇唯,第一反應也是地鐵與頭禿。

"


不要人設的中年吳亦凡們


一度對演藝生涯心灰意冷的演員里根曾說:

“演員的成功不是插枝就可以發芽的。”

沒法演自己想演的角色,說自己想說的話,里根也對自己的演藝生涯果斷畫上了句號。

另一邊,轉頭搞起總統競選,併成功轉型上岸,過去做播音員和演員的經歷,對總統生涯很有幫助。

顯然,不是所有的明星,都能有這樣的好運。

1

2007年,17歲的吳亦凡被韓國SM娛樂公司選中,成為一名偶像練習生。

但面對一簽就是十年的合同,吳亦凡的媽媽顯然不這麼想。

那時學生氣還很重的吳亦凡,在登上溫哥華飛往首爾的航班之前,跟母親說,媽媽,我覺得真的對不起你,你養育我這麼大,我讓你這麼傷心。

聽完這話,吳媽媽以為兒子心軟了:“好,兒子沒事了,那我們回家,回家了。”

接著,她聽到的回答是:我籤。

“他就是流著眼淚把字簽了,十年的合同啊,最好的青春都在這了”。

吳媽媽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韓國藝人的培訓模式早已不是不為人知的祕密,隨著多年來韓媒的“扒糞”、眾多藝人的法庭糾紛事件的產生,也讓大眾都瞭解,流水線式的“韓系偶像”,光鮮背後只有沉重和心酸。

早吳亦凡幾年去韓國的韓庚,2009年也與SM公司鬧的紛紛揚揚。

但韓國的藝人培訓“工廠”,依舊不乏更多後來者想要湧入。就像毛坦廠中學一樣,在流水線式的刻板培訓下,技能、成績也是實打實看得見提升的。

韓國成熟的培訓機制體系顯然能夠滿足這一需求。

這其中的大多人,來之前的算盤也都已拎清:

來韓國,就是為了成長學習,不管能不能紅,回國後有了技能傍身,發展也更容易一些。

辛苦不是白辛苦的。

不知道吳亦凡是不是其中的一個。根據過往的報道,他能進入韓國SM,也是“陪朋友面試結果自己選中”的濫俗故事。

在韓國呆了幾年,當技能已經提升到一定水平,EXO團隊名氣在國內也已打響,一切似乎都已經水到渠成。

回國,也成了必然。

當時還有業內人士說:

“韓庚當年沒回來是個美少年,一回來立刻成了大叔了......不過好在吳亦凡才90年,小鮮肉還能演十年呢。”

2

25歲,正是明星生涯的巔峰時刻。吳亦凡剛回國時,也同樣享受著一切流量明星能享受到的好處:

從2014年起,吳亦凡接觸到的,也都是頂級經紀人、頂級品牌資源。回國僅一年多,吳亦凡就已經手握8部電影,跟周星馳、徐克等名導合作。

手握著名的4B代言:BEATS首位全球代言人、奔馳smart全球代言人、世界三大珠寶品牌之寶格麗全球代言人、頂奢巴寶莉首位非英國籍全球代言人,三年合約到期後成為頂奢LV全球代言人。

一位頻繁跟吳亦凡接觸的經紀人,在被問到為何選擇吳亦凡時,不假思索地說:

“吳亦凡,粉絲很多啊。”

如果後來沒有鹿晗,恐怕拿吉尼斯“破流量”記錄的,可能也是吳亦凡。

吳亦凡在回國以後,接的第一部戲,《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與王麗坤的熒幕初吻,也曾引起過女粉絲眾怒:

“雖然王麗坤很漂亮,但凡凡是我的。”


不要人設的中年吳亦凡們

《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劇照

在與周星馳合作以後,在一段採訪視頻裡,吳亦凡說自己不是帥哥,周星馳當場犀利發問:

“如果不是你長得帥,我們為什麼要找你?”

但後來的現實證明,吳亦凡顯然不想做小鮮肉。

2016年,吳亦凡接下《老炮兒》,也是轉型的另一個開始,吳亦凡開始不止一次的強調:

“要做小爺(硬漢)。”

人設是個坑,縱然是張揚跋扈的小爺,也依舊是個人設,而同樣,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設的束縛。

此外,吳亦凡近年來的表現,也的確都在“放飛自我”:

2016年出演《原來你還在這裡》,扮演的程錚,本應是個不鹹不淡的富二代,卻還是因演技而備受詬病,面目猙獰的“你拿什麼還我”,讓吳亦凡成功突破追星女孩圈,併為B站貢獻出表情包素材;

2016年與小G娜傳出約炮緋聞,在一眾追星女孩心裡的地位開始一落千丈;

去年的單曲《大碗寬面》,洗腦甚至鬼畜的旋律和歌詞,吳亦凡頂著一頭長髮和明顯發福的臉龐,一度被人質問是不是寬面吃多了變成大叔;

在今年一檔綜藝上,快30歲的吳亦凡也是接連訴苦自己太孤獨,公開徵婚。

這顯然不是一個偶像明星的做派。在一路放飛自我的路上,吳亦凡也是越走越遠。

吳亦凡在《大碗寬面》裡唱道:

“沒人能夠把你定義,快樂才是真諦。”

的確,通過這些年的努力,圍繞吳亦凡的人設,也確實是越來越模糊了,到底是嘻哈王、是演員、是模特,還是三十而立的孤獨小哥。

大家唯一知道的,是回國這麼多年後,吳亦凡身上的“韓國製造”標籤,儼然已經消失殆盡。

3

演藝圈風風雨雨幾十年。

藝人從怎麼出道、怎麼成名、成名以後如何轉型、如何應對過氣等等職業節點,先有美國,後有香港,無數藝人前輩都已經做出過各種示範。

有人趁錢熱的時候,大舉進軍資本市場,投資、創業,拼命為自己積累生產資料,實現從“打工藝人”到老闆的轉變;

有人趁還年輕貌美的時候多接戲、多接觸大佬,試圖通過婚姻來解決後半輩子無戲可拍的擔憂。

也有人本身就出身富家,拍戲純屬個人愛好,這樣的人,明顯也並不會將心思放在維繫粉絲本身。

其實,明星們想怎麼表現與發展,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對資本的控制力。

縱觀來看,不必為錢而發愁的吳亦凡,一度選對了路。

曾經靠出眾的外形與身材,“老天爺賞飯”的吳亦凡拿到了更多的資源與演藝機會,還成功打入演藝京圈(北京部隊大院的文化人聚集地,包括王朔、姜文、徐靜蕾等),與王思聰林更新們也是打成一片。

吳亦凡還曾對情商這個詞做了解釋,“我認為真誠最重要,當然,我情商也不低。”

與當初回國時對比,那時的吳亦凡在媒體面前,“回答問題讓記者找不到重點”,因為吳亦凡還是擅長用官方姿態來面對陌生人。

在耳濡目染社會的人情世故以後,吳亦凡也從最開始歸國的青澀偶像,逐步轉變成一個更大眾化的,甚至不能被稱為偶像的形象。

而如今,吳亦凡在鏡頭面前,顯然老練多了,也學會了如何拋梗,在不經意間讓記者找到猛料。

吳亦凡也多次在媒體面前,表示自己“喜歡像天使一樣的女孩,乾乾淨淨地”,而且每次說都要用手比劃出一個大圈。

單說這個手勢,也怕是真沒有第二個人會用來形容女孩了,由於描述過於接地氣,完全不像一個超級明星的言辭,這些視頻這幾天也迅速在網上流傳。

就這樣不帶任何明星視角,甚至屌絲意味的描述,吳亦凡也是做到讓一眾男網友,都開始對他的婚戀產生興趣。

曾經,吳亦凡的朋友,一家傳媒公司董事長的話也是一針見血:

“粉絲型,就是深度喜歡你的人,才會關注你的一切。社會型,就是普通人也會對你感興趣。”

4

吳亦凡的轉型成功麼?單從輿論看來,還算成功。

作為路人角度,吳亦凡近年來的形象,至少沒有像其他顏值男藝人一樣走進“油膩”的深淵,也沒有因真人秀的處事待人上被diss過。獨立、個性更像是他展現給大眾的B面。

但這種獨立與個性,不是沒有代價。

比如《大碗寬面》的來源,其實還是一檔真人秀,當時吳亦凡一段即興的rap,裡面土尬的歌詞,被人質疑業務能力,直到後來吳亦凡重新將歌詞改頭換面,加上國潮等元素,輿論才有所好轉。

其次,吳亦凡也是在公開場合下多次提及擇偶標準,

在無數次對戀情的描述以後,當“女友”爆出以後,一眾女網友卻也都是一副吃瓜姿態,而對當事女生,“嫂子”的名號也是更容易認可。

這與鹿晗公佈戀情以後哭天喊地簡直天差地別,相比之下,當時對關曉彤的同性審視也是相當苛刻。

有人把這一原因總結為“吳亦凡後時代”,即早已過了鮮肉年紀,粉絲及看客對年紀漸長的偶像的態度也逐漸變化,心理角度也逐漸從“女友”轉為“老母親”,希望自己的偶像可以戀愛,甚至替偶像為戀愛著急。

可年齡真的是男明星的一個坎麼?

吳亦凡在採訪中也曾承認,“愛情戲不是我擅長的,我不擅長談戀愛。”

如今看來也的確,吳亦凡每次跟異性的緋聞,沒有甜蜜,更像一種雷。

好事不出門,黑料永流傳。

一眾步入而立或不惑之年的男明星也是一樣,如今無論是演戲還是真人秀,提到黃曉明,大家還是會想到“鬧太套”、王子病;提到楊爍,也會反射性想到油膩;提到竇唯,第一反應也是地鐵與頭禿。

不要人設的中年吳亦凡們

明星可以很常態化,可以很接地氣,當然,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放飛自我。

但要說人的差異也在這裡,有的人放開自己,照樣能獲得別人的尊重,有的人放開自己,更像是“原形畢露”。

所以很多時候,明星也的確要面臨這樣的困境,自己的生活,既不能完全封閉,又不能完全敞開,總在半遮半掩下,反而更容易被人誤解。

即使是一代天王邁克爾傑克遜,拋去明星的一面,與他在生活中深入接觸過的麥當娜也曾抱怨過:

“在他身邊,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鄉巴佬,餓了就吃,渴了就喝,想什麼就說什麼,而他的態度好像在說,他對自己吃什麼或說什麼非常謹慎。”

同樣,邁克爾傑克遜也曾說,“我感覺很孤單,雖然很多人都愛我,但我依然會感到被困、寂寞。”

吳亦凡們也是一樣。

人設,還是去人設,只要現在或曾經是公眾人物,始終都沒有最優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