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江湖醫學”

武俠 金庸 中醫 鍼灸 探祕中醫藥 2017-06-26
金庸的“江湖醫學”金庸的“江湖醫學”

老來方悔讀書遲

少壯不經勤學苦

梅花香自苦寒來

寶劍鋒從磨礪出

金庸的“江湖醫學”

金庸的“江湖醫學”

金庸的“江湖醫學”

金庸於 1955 年至 1972 年 18 年間創作的 15 部武俠小說作品,50 年來長盛不衰。金庸小說可稱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百科全書”。對醫學一道,金庸小說也用了大量篇幅進行介紹,尤其在《倚天屠龍記》、《飛狐外傳》、《射鵰英雄傳》等書中,對中醫理論、藥物學、鍼灸經絡學等多有涉及,有的描寫非常詳盡。同時,金庸將醫藥學知識放在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中加以描述,讀來頗有趣味性,使讀者在欣賞故事的同時,能夠對中國傳統醫學有一個感性的、粗淺的認識。

武俠與中醫藥的關聯

武俠小說所描繪的江湖世界,其實或多或少也是現實世界的一個縮影。江湖中人賴以生存的職業手段各有不同,其中有地方豪強、漁夫樵子、書生秀才、僧尼道人等等,不一而足,但無論是誰,大多都會武術功夫,否則就無法在江湖上立足。

除了武功以外,還有一門技術是武林人士的必修課,這就是醫藥知識《射鵰英雄傳》中指出:“初練粗淺功夫,須由師父傳授怎生捱打而不受重傷,到了武功精深之時,就得研習護身保命、解穴救傷、接骨療毒諸般法門。”與金庸齊名的武俠小說作家梁羽生也認為:“古代凡習武之人,多少懂點中醫的道理。”我國古代醫武不分,有所謂“醫武一家”之說,如天下武術正宗少林寺,傳有大量驗方祕笈,其內容以骨傷、點穴、鍼灸、推拿為主,形成了著名的少林傷科學派;近代廣東佛山武師黃飛鴻不僅武藝精湛,而且醫術高明,尤精於骨傷科,在廣州設有寶芝林醫館,贈醫施藥,救治病人。

現代的一些名醫,出於養生、功力訓練的需要,也精通武術、功法,如骨傷科名家鄭懷賢醫學造詣深厚,又精通太極、形意、八卦、擒拿、飛叉等功夫,被稱為“骨傷聖手”、“武醫宗師”。

武俠小說為了故事情節的需要,常常著力於對中醫藥的描寫,其與中醫藥的關係主要表現在:

①武術氣功理論多有與醫學理論相通者,如太極拳、兩儀刀、四象掌與陰陽學說、形意拳與五行學說、八卦掌與八卦學說、全真派內功與精氣神學說、六脈神劍與經絡學說等;

②掌握一定的醫學理論對練好武功極有幫助,如練習點穴功夫,首先要熟悉經絡腧穴的定位,以求準確,等等;

③江湖中人的野外活動較多,如遇鳥獸蟲蛇造成傷害,則可憑醫藥之術以求自救、自保;

④為了戰勝對手,除了練好功夫以外,還要製備一些毒藥來攻擊、傷害對方,以彌補拳腳功夫的不足;

⑤不少功夫需要憑藉藥力輔助,如“千蛛萬毒手”;

⑥江湖中人過的都是刀口上舔血的日子,難保哪天不碰上個天災人禍的,跌打損傷更是家常便飯,所以和醫生的關係一定要好,決不能輕易得罪醫生。因此,在武俠小說中,醫生是一類較為獨立且有一定地位的人物,而普通的江湖人士,一般都懂得一些醫藥知識,武俠小說要想寫得好,這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內容。而讀者欲從武俠小說中讀出奧妙,最好也能瞭解一些中醫的常識。

金庸小說中的中醫學理論

1.氣學說

在《黃帝內經》中,“氣”的含義多達 25 種以上。如在自然界,有“四時之氣”、“正氣”、“邪氣”、“戾氣”、“毒氣”等;就人體而言,有 “元氣”、“真氣”、“精氣”、“宗氣”、“營氣”、“衛氣”、“正氣”、“陽氣”、“水谷之氣”、“臟腑之氣”等。

其中,元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理功能的最為重要的一個基本物質。在歷史上,氣學說由哲學理論轉變為應用基礎理論,不僅被醫學所借用,而且被很多武術流派和道教養生學派所重視,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門類包括文學、書法、繪畫、音樂、建築等都以氣學說作為一個重要的理論範疇和說理工具。在金庸小說中,氣學說在作為眾多武術家所賴以進行武功修煉的理論基礎的同時,也在醫療活動中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如:在遭到毒藥侵襲引起中毒後,可通過調節“真氣”在體內的運行以排除毒邪。

2.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作為中國古代哲學的核心思想,構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與氣學說一樣,陰陽學說也是中醫學、養生保健、武術氣功等的重要基礎理論。中醫的四診八綱,首重陰陽,其臟腑、經絡、病機、辨證,無不以陰陽為其統率。在武術氣功方面,最能體現陰陽學說的莫過於太極拳。太極拳的創始和拳理闡發,是以陰陽學說為總綱。

金庸的“江湖醫學”

綜觀太極拳的行拳走架,其一招一式,無不體現出陰陽動靜、虛實變化之妙。如王宗嶽《太極拳論》所說:“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拳中的剛柔、虛實、動靜等,皆合於陰陽之間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的道理,應於太極圖象。《射鵰》三部曲中,有兩種最高深的功夫,即《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分別以人身之陰、陽為根基,而能練成驚世駭俗、天下無敵的武功,兩部祕笈因此而成為江湖中人爭奪的對象,導致紛爭不斷。

3.經絡腧穴學說

“胡一刀,曲池、天樞!”“苗人鳳,地倉、合谷!”在《飛狐外傳》的開頭,出現了四個穴位,當即把讀者帶到了一個殺氣騰騰的練武場。以指力或器械點打穴位或以尖利的暗器刺傷穴位,是武俠小說中常見的武功技法之一,其理論基礎則是經絡腧穴學說。

《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俠客行》等書中有大段文字對經絡腧穴學的基本知識進行詳細而精彩的介紹。經絡腧穴學說是中醫學中富於神祕文化特徵的理論之一,它認為人體由十二經脈、十五絡脈、奇經八脈等組成一個完整的網狀結構系統,構成人體的精微物質如氣血等在其中不斷地循行流動,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在經絡上分佈有數以百計的腧穴,這些腧穴則是氣血在運行過程中輸注、停聚、集中的處所。經絡腧穴學說與氣學說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至今未能完全明確與之相對應的單一的實質性結構。儘管如此,以其為理論指導的鍼灸和推拿療法在臨床上卻有著卓越的療效。

金庸的“江湖醫學”

在金庸小說中,經絡腧穴學說有著較廣泛的應用,有以下幾個方面:①某些武功的的理論、訓練和操作以經絡學說為基礎,如大理段氏“六脈神劍”、全真派內功“周天運行法”等;②以腧穴學說為基礎的點穴法作為武術技擊的重要技術方法,在小說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如黃藥師“彈指神通”、“蘭花拂穴手”、大理段氏“一陽指”、武當派“神門十三劍”等。③對骨折筋傷、出血類外傷、臟腑內傷、中毒等症,點穴法有止痛、止血、疏通經脈、運毒外出的功用。

但由於作者並非醫學專業人士,因而在對一些經絡、腧穴的數目、功能、定位進行描述的時候,往往帶有隨意性。如《射鵰英雄傳》中一燈大師為黃蓉治療“鐵砂掌”傷,以“一陽指”點其周身奇經八脈各穴,提到“督脈三十大穴”、“任脈二十五大穴”、“陰維脈十四穴”、“陽維脈三十二穴”、“帶脈八穴”等,大都不確切,據《奇經八脈考》,督脈有 31 穴,任脈有 27 穴,衝脈有 24 穴,帶脈有 3 穴 (雙側合計 6 穴),陽蹻脈有 23 穴,陰蹻脈有 8穴,陽維脈有 22 穴,陰維脈有 14 穴,又各有交會穴分別與十二正經相通。《天龍八部》中段譽與喬峰斗酒時,運用“六脈神劍”的功夫,將酒水沿經脈走向逼出體外,則更加令人匪夷所思了。

.金庸小說裡的中醫診斷學

中醫的學科體系,號稱“理法方藥”、“四診八綱”,其中的“四診”即望、聞、問、切,是疾病診療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望診是通過對患者的面色、形貌、體態的觀察而得出其所患病症的診斷結果。如《倚天屠龍記》中胡青牛為常遇春診病,先搭脈,然後解開衣服看了看,就知道他所受的傷情。

脈診在金庸小說中有多處應用,如《天龍八部》中薛神醫為阿朱切脈,即知其症狀、病因。最為著名的案例當推《笑傲江湖》中的“殺人名醫”平一指,他醫病診脈,只用一個指頭為患者切脈,便能作出明確診斷,絲毫不爽。而傳統中醫切脈只有在為 2~3 歲以下小兒診脈時,因小兒腕部短小,才可以一指切之。平一指以一指診成人脈,可以看作是對傳統脈診的發揮。

金庸小說中的藥物學

藥物是金庸小說中的重要內容,包括治療性藥物和毒性藥物,既有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也有各種劑型的成藥,如丸、散、膏、丹、粉等等,同時對於藥物的藥性、配伍、炮製、運用等方面也有很多分析說明,具有一定的科學性。按其功效,有以下幾類:

①療傷救疾的治療性藥物,如金創藥、茯苓首烏丸、雪蓮、曼陀羅花、九花玉露丸、無常丹、通天草、九轉熊蛇丸、黑玉斷續膏、白雲熊膽丸、續命八丸等;

②可輔助練功的一些藥物,如蝮蛇寶血、朱睛冰蟾等;

③毒藥可對敵人造成傷害,用以臨陣,克敵制勝,如情花、十香軟筋散、金蠶蠱毒、心一跳、七星海棠、三尸腦神丹、生死符、悲酥清風、豹胎易筋丸、化屍粉、腐骨穿心膏等;

④某些特殊功法練習者須不斷以毒藥塗在手掌或其他部位,一方面可增進功力,另一方面以新毒剋制舊毒,避免自身遭受傷害,如千蛛萬毒手。小說中的藥物大多為虛構,但似是而非之中,又能給予圓滿的解釋,使讀者默然接受。

金庸小說中的鍼灸學

大概是由於學武之人大都要學習點穴功夫的緣故,武林中人與經絡、腧穴、鍼灸似乎有一種天然的聯繫,以至於在江湖世界裡,各種針具超越了作為治病工具的範疇,搖身一變成為眾多武林高手的拿手兵器,如《書劍恩仇錄》中“綿裡針”陸菲青以“芙蓉金針”擊殺蒼蠅、《笑傲江湖》中東方不敗以繡花針力鬥三大高手、《倚天屠龍記》中天鷹教徒以“蚊須針”刺傷俞岱巖、《神鵰俠侶》中李莫愁所用“冰魄銀針”、小龍女所用“玉蜂針”、《天龍八部》中桑土公所用“牛毛針”等。

真正以鍼灸治病的醫家,《倚天屠龍記》中的胡青牛當為第一高手。他為張無忌治療玄冥神掌所發寒毒,先以十二片細小銅片運內力在中極、天突、肩井等十二個交會穴插下,然後以陳艾依次灸十二經脈數百處穴位,估計其所用方法為直接灸、瘢痕灸法,所以將張無忌全身燒灸得處處焦黑。張無忌又為常遇春治療截心掌之傷,取紫宮、中庭、關元、天池四穴,由於未經訓練,不會用金針,而以竹枝削成竹籤代替金針,居然誤打誤撞,將其治癒,但因其下針時手勁方法不對,又兼用藥有誤,而使常遇春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中年便即去世。

金庸小說中的病症與治法

1.骨折筋傷

武林中人所患病症,不外筋傷、骨折、脫位等急性外傷和遭受外力攻擊所致內傷兩大類。對外傷的治療,以止痛、止血、接骨、骨關節手法復位等為治法,用藥以活血祛瘀類為主。如《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左臂斷折,疼痛難熬,一時找不到接骨灰止痛的草藥,只得先行接上斷骨,採了些消腫的草藥敷上,折了兩根樹枝,用樹皮將樹枝綁在臂上。”雖然工具原始簡陋,用的卻是骨科正宗的小夾板固定復位法。俞岱巖、殷梨亭先後被人用少林旁支、西域外家功夫“大力金剛指”將四肢骨骼捏斷,則用續骨妙藥“黑玉斷續膏”進行治療。

2.臟腑內傷

書中對內傷的治療,多以內功行氣之法,如《射鵰英雄傳》中的《九陰真經》專門有“療傷篇”,講的是若為高手以氣功擊傷,如何以氣功調理真元,治療內傷。除內功外,還須輔以藥物,則以活血、理氣、培元等為法,多用活血祛瘀、理氣、補益類藥物。如王處一被藏僧靈智上人的毒沙掌所傷,當即將全身浸入清水之中,運內功逼出體內毒質,繼而王處一又開出藥方,其中有血竭、田七、沒藥、熊膽四味,其治法當以活血祛瘀、清熱散毒為主。

這四味藥中,血竭是傳統的名貴中藥,具活血化瘀、止血補血等功效,李時珍《本草綱目》稱之為“活血之聖藥”,臨床常用於骨傷科、外科、婦科等,在治療跌打損傷方面,血竭多與乳香、沒藥、當歸配伍,如七釐散、跌打丸、跌打活血散;與田七等配伍則有血竭膏,是外科治療脫疽所用。至於熊膽,臨床多用於眼科、兒科,傷科應用較少。所以王處一的這張處方,大概是融會了全真派道醫的獨門經驗。

3.中毒

毒藥是江湖人士攻擊敵人和防身自衛的一個重要工具,在受到毒藥侵襲即中毒後,有兩類治法。一是常規解毒,即一般的毒藥都備有相應的解藥。如十香軟筋散、悲酥清風等,中毒之後,只要及時使用解藥,可以立建解毒之功。二是以毒攻毒,有些毒藥即使沒有解藥,也可在自然界找到相應的藥物以解毒。

如《神鵰俠侶》:“洪七公他老人家曾道:凡毒蛇出沒之處,七步內必有解救蛇毒之藥,其他毒物,無不如此,這是天地間萬物生克的至理。”天竺僧在情花樹下找尋解藥,“他知一物剋制一物,毒蛇出沒處必有化解蛇毒的草藥,而配製情花解藥所需的藥草,主要的一味多半也會生長在情花之下”。後來楊過果然以毒藥斷腸草解除了所中情花之毒。

4.點穴

點穴是武林中人的一項重要技擊方法,在金庸小說中,點穴之法,輕則使人動彈不得、失語禁聲,重則使人臟腑受損、危及性命。既有點穴之術,就有解穴之法,這與下毒解毒的道理是一樣的。普通的解穴,多用推拿按摩手法,如《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鹿鼎記》等書中所載的“推宮過血”、“推血過宮”之法。按摩的部位可取被點穴位,也可取被點穴位所在經脈的其他穴位,如《鹿鼎記》中阿珂的大包穴被封,大包屬足太陰脾經,可取箕門、血海解穴。如果內功高明,既不須查問何處穴位被封,也不用接觸身體,或凌空虛指,或袖角輕拂,甚至隨手一拍,即可解穴,如《天龍八部》中虛竹為靈鷲宮諸女解穴,因內力深厚,而不講究手法。另外,還可用真氣運行的方法自行解穴,如《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被班淑嫻點穴,以謝遜所授運氣之法使穴道自通,使何太沖大為佩服。

5.失明

眼睛是人身最為薄弱的部位之一,極易受到攻擊,金庸小說中有幾個眼睛中毒導致失明的案例。如《飛狐外傳》中苗人鳳遭人暗算,雙目中毒失明,程靈素為其治療,以金針刺陽白、睛明、承泣,然後以小刀在承泣下割開皮肉,放出黑血,再將數片七星海棠搗爛敷上。《靈樞·熱病》:“目中赤痛,從內眥始,取之陰蹻。”主張局部取穴與遠端取穴相配合,程靈素以《內經》書名為其名,當熟讀《內經》,而取穴僅在局部,有違古訓。

又據《銀海精微》、《審視瑤函》、《鍼灸大成》等古醫籍記載,眼科的放血治療多取耳尖、太陽、大椎等穴,挑刺則多取背俞穴,承泣在眼周部位,不宜放血。《天龍八部》中阿紫也是因中毒致雙目失明,為她做治療的虛竹子,可謂是一位“後現代派”眼科醫生,為使阿紫雙眼復明,他居然施用了“換眼術”,將遊坦之的兩顆眼珠(眼球)移植給她。據考證,宋元以前較先進的眼科手術方法有金針撥障法、鈹鐮、鐮洗、鉤割、熨烙、火針、燒炙以及裝配義眼等,而小說中的眼球移植,即使在現代也無法實現,顯然是小說家的虛構了。

金庸小說中的養生思想

從金庸小說對中醫藥的描寫可以看出,作為一個作家,金庸對中醫藥文化有相當的瞭解,並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把握其特色和精神。然而,金庸畢竟是小說家,並非醫學專業人士,其作品中有關醫藥學的敘述多有不實和誇大之處,如江湖名醫們的醫學倫理觀迥異於現實中的傳統中醫;有些毒藥、解藥純屬虛構,其原料、製法及功效離奇古怪,令人匪夷所思;對某些病症的處理,則超越了時代的限制,等等。可以說,金庸小說以“武俠世界”為核心,構建了一個獨特的、與傳統中醫藥既有聯繫又有所區別的“江湖醫學”體系。對於這一點,讀者們應當加以辨別,萬萬不可將小說當作學醫的教科書。也正因如此,我們也不必對金庸吹毛求疵,而將其作品一概否定。

金庸的“江湖醫學”

凌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