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在山東地區的中國各種傳統武術,查拳、滑拳、彈腿、螳螂拳

武術是我國民族體育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幾千年來我國人民用以強健身體和自衛的一種方法。山東武術起源於何時,雖不可考,但其歷史悠久則是勿庸置疑的。比如,現代武術中的專用名詞“技擊”,就源於春秋時期的齊國。當時“齊人隆技擊”、“以技擊強”,舉國尚武成風。

齊桓公還曾布令全國“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於眾者,有則以告,有而不告謂之蔽賢”。魏晉時期,山東也曾出過不少武術高手。唐代著名的詩人李白一生中游歷過許多地方,但卻獨到任城學劍,足見唐代濟寧的劍技也曾享有盛名。聞名於華夏的查拳、滑拳也自唐代開始在魯西冠縣流傳。宋代青州巾幗女傑楊妙真、號稱天下無敵手的梨花槍及其統領的紅襖軍,水泊梁山武藝高強的眾英雄好漢,均曾使當朝者聞風喪膽;昌明於後世的華拳也在宋代開始傳播。

明清時期起源於山東的獨特拳藝,流派繁多,名揚全國。明代戚繼光稱讚的“山東李半天之腿”,和起源於臨清龍潭寺的彈腿,為後來形成中國拳技中的“南拳北腿”開了先聲。其間,較有名氣的有:即墨人王郎所創之螳螂拳盛傳於膠東,館陶的“張把勢”傳下的孫臏拳為後人驚注;發祥於嘉祥的文聖拳以養生健身揚名;倒地取勝的地龍經拳技源於琅邪人王南溪;以撕捅掏打出名的四通捶在濰縣發跡。除此以外,流行於煙臺的彌祖長拳、通臂拳,威海的八卦掌,青島的燕青拳,濰坊的狄青捶,淄博的斬穴拳,濟南的陳式太極、六合行拳,德州的八極、劈掛,聊城的子母捶、八卦掌、炮拳、洪拳,菏澤的梅花拳、二郎拳、佛漢拳、小紅拳,濟寧的大鴻拳、水滸拳,泰安的肥城大槍、臥虎拳,惠民的南宮靠,東營的龍形太極,臨沂的太祖長拳,棗莊的杜女棍等等,都為全國所少見。

近百年來,齊魯武術培育出了眾多的武林高手。如近代的查拳大師張其維、楊鴻修、李恩聚,華拳名家蔡桂勤,孫臏拳名師楊明齋,以及當代“神拳大龍”華拳大師蔡龍雲,雙手劍俠於承惠,螳螂拳大師於海,輕捷飄逸的長拳名師牛懷錄,劍法飛虹的名師王常凱,棍法、刀法奪魁的徐桂林,後起之秀槍術冠軍劉懷亮,女子全能冠軍張玉萍等等,無不承襲著傳統的山東武術而名揚中華武壇。

【查拳】 查拳起源於魯西冠縣,據傳,創始人為唐代的查元義。後經長期的演變發展,到清朝末年便在冠縣和濟寧一帶形成了三大流派。這就是有名的張式查拳(張其維)、楊式查拳(楊鴻修)和李式查拳(李恩聚)。

三派查拳各有10路,並有功法系統,其中有內容豐富的彈腿、搗捶、滑抄等基本功套路,和交流吸收的滑拳、炮拳、洪拳、腿拳及具有明顯查拳風格的器械套路和對練套路。

查拳套路結構緊湊,動作舒展嚴謹,招法清晰連貫,功架整齊,節奏明快,虛實分明,剛柔相濟,快速有力,乾淨利落,技擊性強,是我國長拳類型中的典型拳種和最大的拳種之一。

【孫臏拳】傳說是戰國時期軍事家孫臏所創,因其演練時穿長袖衣,故又稱之為“長袖拳”。其師承演變關係不甚清楚,大抵到清末陽谷楊明齋時而大盛。

楊明齋是一位愛國武術家,1937年犧牲於抗日戰場。他於1918年至1936年在青島國術館任職期間,擇徒授藝,傳下孫臏拳,並自此經青島向外傳播開來。

孫臏拳譜載“孫臏留下長袖拳,三百六十手相連,雞腿龍腰潑猴性,鷹眼猿臂象鼻拳”。演練時要求立似雄雞,動如飛龍,靈似活猴,神如鷹隼,放長擊遠猶如猿臂敏捷。孫臏拳的特點是:蹣跚跛行孫臏步,手腿並用打穴位,錐形突出象鼻拳。講究擰、絞、纏的螺旋勁和空、誆、虛、實的戰術原則,並有調息、練意的靜功練習。

【螳螂拳】“勾摟採掛並鋸銼,粘黏蹦撲勢相連;曳腰聳距多敏捷,磬空縱送任我便;陰陽剛柔伴虛實,忽就忽卻螳螂拳。”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螳螂拳傳說是明末清初即墨人王郎所創。此後,經過清代在膠東各地的流傳發展,至民國時期已名聞武林。

民國以後人們將流傳於海陽、萊陽經李秉霄、趙珠、樑學鄉、姜化龍、宋於德遞傳的一脈拳技稱為“梅花螳螂”或曰“太極梅花螳螂”。將流傳在煙臺、福山等地由範旭東承襲,傳至林景山、羅光玉等人的一脈技藝稱為“七星螳螂”。至於後來傳聞的“羅漢螳螂”、“硬螳螂”、“軟螳螂”等皆為不確之說。

“臨鐵輪而無懼,莊公回來嘉其勇”。螳螂拳取之於螳臂擋車之勇而不是模擬於螳螂的形體。拳法以陰陽、虛實、剛柔為變化原理。技擊特點是引手出招,接手而變;靠身短打,弧中求直;手腿並用,招勢連發。

梅花螳螂拳的主要套路有:攔截、崩補、摘要、八肘。七星螳螂拳的主要套路有:翻車、插捶、銼剛、柔靈、十八索等。六合螳螂的主要套路有:截手圈、短捶、雙封、貼刺等。

【華拳】是在國內外影響較大的拳種,它起源於山東濟寧。

唐代開元年間,華山遊俠蔡茂避禍任城(今濟寧市),後來留居此地。宋代宣和年間,其後人蔡泰、蔡剛在技擊實踐中創造了華拳。至明代,蔡挽之撰寫了《華拳祕譜》,遂使華拳形成了完整的拳種。

濟寧興福集村民蔡行,因與華山蔡氏同姓,得受傳其拳法,並加以傳播。近代全面繼承華拳技藝者,唯清光緒年間的蔡桂勤。蔡桂勤幼年從祖父蔡公習武,後拜當時以華拳名貫齊魯的丁玉山為師,深得華拳精要。蔡桂勤壯年時做過鏢師,遊歷過江南各地。辛亥革命成功後,應孫中山先生邀請在廣東大元帥府任武術教官。並曾在上海精武會執教。

蔡桂勤傳其子蔡龍雲。蔡龍雲從4歲起開始練功,承華拳技藝並博採其他拳家之長。14歲便在上海登臺打擂擊敗了白俄拳手馬索洛夫;19歲打敗美國重量級拳擊冠軍“黑獅”魯塞爾,為中國人揚眉吐氣,被武術界稱之為“神拳大龍”,華拳由此更受世人青睞。蔡龍雲現任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武術研術院副院長、武術教授。所著《華拳》一書曾再版傳世,影響很大。其本人也曾多次出國講學,成為一代名師,使起源於山東的華拳在海外廣為傳播。

華拳共有十二路,既可單練,又可對練。其理論以精、氣、神“三華貫一”為主導,講究“神附於形,由心而發”,進而為功,以氣、機、時、勢為拳術技擊之機制。拳法有形體工整、筋骨遒勁、動迅靜定、氣脈連綿、心動勢隨,意發神傳的特點,深受人們喜愛。

【滑拳】 滑拳起源於魯西冠縣,是唐代一位名叫滑宗歧的人所傳。據說:滑宗歧當時是一位青年將領,路經冠縣時,因身負戰傷而病留冠縣,在當地百姓的精心照料下恢復了健康,為了報答人們的醫救之恩和調養之情,便把自己擅長的技藝“架子拳”傳授給村民,並留居此地。由於他技藝精湛,教授認真,深受人們尊敬。去世以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將其拳術名為“滑拳”。自此以後,“滑拳”從冠縣向外傳播,在回族群眾中傳播尤盛。

滑拳共有四路,分別叫做一路滑拳、二路滑拳、三路滑拳、四路滑拳。其中“三路滑拳”,套路勢長,技法嚴謹,被視為滑拳中的精華,有“師傅不傳三路滑”之說。

滑拳動作開合有序,舒展大方,結構嚴謹,虛實分明,為中華武術中的優秀拳種之一。

【文聖拳】主要在山東的汶上、嘉祥、濟寧等地流行。傳說是宋代人皋南國隱名避禍於深山,在

一道人的指教下學得文功靜坐之法,與其老洪拳的精華動作融合發展而成。“文”字取意於文功靜坐之法,“聖”字顯其拳理高深,非聖人難解拳中奧妙之意。乾隆年間,嘉祥杜宏信精於此拳,隨其學練者甚眾,人們稱之為“杜家拳”。文聖拳動作穩健,無躥蹦跳躍,五步之距便可練拳,因此有人又稱之為“五步架”。近代發現練文聖拳的人中延年益壽者頗多,九十歲乃至百歲老人皆有,故有“八十出功、九十不鬆”之說,於是人們又送一雅號稱之為“長壽拳”。

文聖拳以陰陽五行學說附於拳理,有文、武兩類功法,文功即調息入靜,旨在養氣練意,為功法、拳法之根基;武功旨在練形求法,動作講究陰陽變換,剛柔含展,伸筋拔骨,以意行拳,意氣力合一。

文聖拳在嘉祥遞傳4代後, 於清光緒年間傳至汶上縣宋龍康等人,現今功藝最深者為汶上縣南旺95歲的宋傳平。他曾在1986年,以93歲的高齡參加在徐州舉行的全國“雄獅獎”技藝表演,並榮獲金牌。文聖拳這一全國罕見的拳種也因此而蜚聲全國。

【牛郎棍】亦稱牛朗鞭或鞭杆。傳說清同治年間,山東琅邪人嚴正清在河南為官,因遭讒言被滿門抄斬,唯有其在外從軍的兒子嚴飛得信後逃脫倖免。他為了報仇躲進山村為人放牛,每日牛在山上吃草,他便藏在林中練武,將其祖傳的刀、槍、劍、棍等技法,擇其精要融會編入鞭杆套路之中,後來用鞭杆去殺仇人與朝廷命官,報仇雪恨後逃至安徽臥龍山出家為道。以後牛郎棍術輾轉傳給牟平李培言,再傳肖雲鵬。自此,牛郎棍便在膠東流傳開來。

牛郎棍有“十字鞭”、“田字鞭”、“雙摺鞭”、“單折鞭”、“龍虎鬥鞭”等套路。

【地龍經】又叫“地功拳”。有名的“地躺拳”就是在“地龍經”拳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拳種。

“地龍經”起源於山東,據說是明末清初琅邪人王南溪所創。王南溪喜好武功,他曾在南方為官,並以武會友,尋訪過許多名師。後來他得到“內功經”、“神運經”、“納卦經”、“地龍經”4部經書後閉門謝客,研究經法,將其經書理論與拳術技法結合,創編出以倒地顯技為特點的“地龍經”拳術。

“地龍經”以腿法為主,手法配合腿法體現動作。交手時,勢式相連,環環相扣,大有使人入套必敗,難以逃脫之感,有時候上封下絆,手拿腿擊;有時纏帶倒地;連絞帶蹬;有時順勢飛躍,剪踹跌撲。動作巧妙,結構嚴謹,很受人們喜愛。

“地龍經”共有12個套路,稱為12路式。既可單練,也可對練。目前,地龍經在山東的昌邑、高密、青島、萊陽等地流傳。

【四通捶】 山東地方稀有拳種,主要在濰坊流傳。

“四通捶,黃縣來”。清代嘉慶年間,黃縣人馮立旺從軍後返鄉,路經濰縣時病倒在縣城西關,被當地“鴻聚煙店”的掌櫃卞相庭收留醫救。馮將四通捶技藝傳授給卞相庭作為報答。四通捶原取意於動作技法中的“撕抓捅打”。後經卞氏父子的承襲,尤其是其子卞佃奎刻意演練、揣摩,使之更加精湛,並向外傳播開來,故有人稱之為“卞家捶”。經過多年的流傳,“撕捅捶”遂演化為“四通捶”,即拳理要求的“意與勢通,勢與法通,法與氣通,氣與力通”。

四通捶強調功力,注意下盤功夫,以靜立樁功為主,進而達到動靜相兼。其套路內容有八大功靠和輔助功靠,技擊方法以“靠”打為主。動作簡練古樸,雄渾有力,氣壯勢威,深得人們喜愛。

【雙手劍】 由當代山東武術家於承惠創傳。流行於山東、寧夏、上海、北京等地。

據史書的記載和傳說,雙手長劍在古老的漢、唐時期曾盛行過,其後技藝失傳。唐時此劍技曾傳入朝鮮,後又傳入日本。明代有人將載於日本書中的“雙手劍”歌訣勢法帶回,程宗猷撰《耕餘剩技》時曾加以收錄。他在簡敘中記:“古之劍可施於戰鬥,故唐太宗有劍士千人,今其法不傳。斷簡殘編中有歌訣不詳其說。近有好事者得知朝鮮其勢法俱備,固知中國失而求之四裔。……日本之尚書也,備載於左”。但僅僅是一種記載,沒有人將其技藝再現。

於承惠,山東青島人,山東省體育學院武術講師。他自12歲開始習武,從師於青島武術名家李書齋、孫玉君。1960年入選山東省武術隊,是一名優秀運動員。他有志於武術事業,尤其酷愛劍術,當年的“醉劍”曾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65年因病離隊。他為了探求失傳的雙手劍,訪名師查古籍,研習劍法,究其劍理,思其劍道,艱苦磨鍊4個春秋,其志不渝,終於創出了“攻防凌厲、劍法獨特、挾風帶神”的“雙手劍”。他的學生崔魯藝首試劍技便一鳴驚人,在1979年南京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獲得一等獎。自此,“雙手劍”被列為武術競賽中的傳統項目。其後於承惠在《少林寺》、《黃河大俠》等武功片中擔當主要角色,使“雙手劍”聞名於海內外。

【四季拳】是根據一年四季日月星辰的運轉對風的影響、傳說的仙人動作以及飛禽、走獸、爬蟲活動的特點,揣摩其規律而創作出來的拳種。該拳本是無棣縣小泊頭鎮高永鐸的31世祖,從五代時期祕密家傳下來的。新中國成立後,高永鐸父子將拳路精華整理並公諸於世。近年來又先後刊登在1984年《體育報》和1986年日文版《人民中國·中國傳統武術特集》上;1984年全國武術挖掘整理會放過“四季拳”的錄相。

四季拳根據中國傳統的氣功理論,和經絡學說中關於“動靜相因”、“表裡相循”的理論,主張自身養育氣力健身防身。 其基本拳式有四: “和風式”(春),主柔,練輕鬆柔綿功;“薰風式”(夏),主粘,練粘緩運氣功;“金風式”(秋),主疾,練疾風速發功;“朔風式”(冬),主剛,練剛脆沉重功。

四季拳的特點是筋骨柔韌、發力迅猛、剛柔相濟、忽隱忽現、瞬息萬變。練功時強調動作由內心支配,拳式連慣融合。

高永鐸原在吉林省四平市工作,曾任四平市業餘武術教練。退休回無棣泊頭鎮後,在他的傳授和推動下,四季拳在無棣廣為傳播。1984年,他榮獲國家體委頒發的優秀輔導員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