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李自成、多爾袞三支軍隊大戰山海關,隨後清軍入主中原

吳三桂率兵四萬原駐守寧遠(今遼寧興城),阻止清軍徑入山海關。在大順軍直逼京畿時,吳三桂奉命率兵進關入衛京師,行抵豐潤(今屬河北),聞京師已破,崇禎帝朱由檢自縊,遂折返山海關。李自成乃令明降將唐通領兵八千赴山海關招降。吳三桂反覆思慮後決意歸順,率軍離山海關進京,行至永平(今盧龍)西沙河驛時,遇從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父吳襄在京遭農民軍拷掠,愛妾陳圓圓被奪佔,於是頓改初衷,打著為崇禎帝復仇旗號,拒降李自成,還師山海關,襲擊唐通部。

吳三桂、李自成、多爾袞三支軍隊大戰山海關,隨後清軍入主中原

李自成聞訊,即召文武大臣商討對策,確定徵撫兼施。在唐通一再告急求援時,李自成於四月十三命權將軍劉宗敏等率兵約十萬(一說六萬)向山海關進發。為爭取吳三桂,攜明朝太子朱慈烺和吳襄隨軍同行。吳三桂料不能敵,遂遣使致書多爾袞求援。清軍在翁後(在今遼寧阜新境)遇吳三桂使者,遂改道從連山(在今葫蘆島市境)、寧遠一線日夜兼程,疾趨山海關。清兵自四月初九出發,四月二十日,清兵抵連山(今葫蘆島市連山區),吳三桂一再催兵,清兵知李自成軍迫近山海關,日夜急行,一日夜疾行二百餘里,共行軍十三日。

李自成對清軍情況不明,行動遲緩,四月二十一日才抵達山海關下,在石河西岸與吳三桂部成對峙之勢。同日,李自成的大順軍與吳三桂於一片石、西羅城進行惡戰,甫開戰吳軍小勝於西羅城,接著李自成軍猛攻東羅、北翼二城。

當晚,清軍進至山海關外15裡處一線集結。山海關北依角山,南傍渤海, 城高牆堅, 外築羅城、翼城互為犄角,易守難攻。守軍除吳三桂部外,還有山海關總兵高第部一萬、鄉勇約三萬人。李自成抵關當日,向吳三桂發出逼降通牒,遭拒絕後,一面令唐通、白廣恩部近二萬人從一片石(今遼寧綏中九門口)出邊立營,斷吳三桂退路,一面以主力六萬分別對西羅、北翼和東羅城猛攻。

吳三桂以主力列陣於西羅城石河以西一線,阻止大順軍攻關。雙方激戰於西羅城附近,守軍為擺脫困境,詐降誘大順軍數千人抵近城垣,在城上突發火炮。大順軍死傷甚眾,被迫後撤。在北翼城,大順軍利用居高臨下地形,猛攻城垣,激戰至翌日黎明,迫守軍一部投降。但因其他各城未下,大順軍未能進據羅城。二十一日夜,唐通部在一片石被清軍擊敗,餘眾退入關內。經一日激戰,多爾袞已知大順軍虛實,遂採用以逸待勞、後發制人的慎戰之策,欲待大順軍與吳三桂部連戰疲憊時,突出奇兵,一舉取勝。

陰曆四月二十二日清晨,清軍進至離山海關城僅二里,吳三桂見情勢危急,率輕騎寥寥數員衝出重圍、飛奔至關城東二里的威遠堡清軍營壘,跪降於多爾袞。多爾袞當即“賜坐賜茶,面諭關門為第一功”,吳三桂表示:“倘若清軍不願助山海關明軍,我也不願返回山海關督戰,李自成大軍必在攻陷山海關後,一鼓作氣攻向清軍!”云云;多爾袞見吳三桂歸順非詐,接受吳三桂的請求,多爾袞令吳三桂按滿洲習俗剃頭,許諾將皇太極女建寧公主嫁給吳子吳應熊。並偕和碩英郡王阿濟格、多羅郡王多鐸率勁旅八萬,分別從南水門、北水門、關中門進入關內,令吳三桂部系以白布為號任前鋒。

陰曆四月二十三日辰時(上午8點)以前,吳三桂軍漸難支撐,據守北翼城的一支吳三桂軍向大順軍投降,多爾袞在歡喜嶺的威遠臺上觀戰,下令清軍從南水門、北水門、關中門三路進關。

大順軍因攻堅一晝夜未能奪關,乃改取野戰,自角山至渤海投入全部兵力,布一字長蛇陣,成決戰架勢。多爾袞以吳三桂部為右翼迎戰,重兵則鱗次列陣於渤海濱大順軍陣尾薄弱處,待機出擊,並告誡各部不得急進。大順軍不明清軍意圖,仍按原計劃向吳三桂軍緊逼,令旗左右揮動,來回衝殺。吳三桂因有清軍壓陣,頑強抵禦。

此時大風突起,揚塵蔽天,不利於不熟悉山海關地理的大順軍,雙方展開肉搏,大順軍不顧傷亡,把吳三桂部團團圍住,血戰至中午,雙方均已疲憊,損失甚眾。

多爾袞見勢,急令阿濟格、多鐸各率2萬精騎,乘風勢、揮白旗,對陣直衝大順軍。萬馬奔騰,飛矢如蝗,大風漸止,疲憊的大順軍見清軍驟至,猝不及防,陣腳漸亂,傷亡慘重。未尾申時初(15點後),李自成的大順軍潰敗,劉宗敏中箭傷,大順軍死者數萬;牛金星在北京未領軍前來支援李自成,也是大順軍敗戰原因之一。

李自成立馬小崗阜上督戰,有一僧人跪在他的馬前說:“執白旗的騎兵不是關寧兵,必是滿洲兵,大王趕快回避。”李自成見敗局已定,急令餘部且戰且向永平方向撤退。當天,多爾袞封吳三桂為平西王,命他作先導,一路追殺,直撲京城。

吳三桂、李自成、多爾袞三支軍隊大戰山海關,隨後清軍入主中原

當清軍追至範家店,李自成殺吳襄以洩忿,並將他的首級懸掛在高竿上示眾,回師京城後又殺了吳家老少三十八口。陰曆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稱帝,次日,李自成離開北京,向西安撤退。前後僅四十二天。

在清軍於1644年陽曆6月6日進入北京之後,將都城從盛京遷往北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