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史上慘烈的消耗戰,所羅門戰區最具代表性的武器


二戰史上慘烈的消耗戰,所羅門戰區最具代表性的武器


眾所周知,所羅門地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了空前慘烈的消耗戰,美日雙方在這一戰區圍繞制空權和制海權展開了殊死爭奪,投入了大量的技術兵器,這些兵器效用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戰局的發展。以下便按照先日後美的順序介紹雙方在所羅門戰區投入的具有代表性的決戰兵器。

日本

三式彈

自亨德森機場投入使用以來,日軍試圖從海路向瓜島輸送兵力或裝備給養就變得困難重重,從機場起飛的美軍飛機隨時都可能對缺乏防空能力的日軍運輸船隊給予致命一擊。為了拔出這個釘子,聯合艦隊於夜間多次派出艦艇對亨德森機場實施炮擊,其中戰果最大的炮擊發生於1942年10月13日深夜至14日凌晨,以“金剛”號及“榛名”號為基幹的炮擊編隊向機場發射了數百發大口徑炮彈(其中多數是三式彈),炮擊共造成美軍二條主要跑道暫時陷入癱瘓,“仙人掌航空隊”共計損失48架飛機,瓜島上的陸軍部隊甚至聲稱二艦的炮擊勝過野炮千門。

三式彈的正式名稱是三式通常彈,是根據日本海軍在侵華戰爭中獲得的戰訓及1939年度艦隊演習中獲得的對空射擊經驗而開發的新式炮彈,主要用途是對空射擊,也可以用於對陸射擊,其本質是一種榴霰彈。依據口徑不同,三式彈內部充滿了數量不等且直徑不同的小鋼管,內含混合燃燒劑(45%鋁鎂合金、40%硝酸鋇、14.3%橡膠、0.5%硫、0.2%硬脂酸)。炮彈由九一式或零式定時引信引爆,放出大量小鋼管、鋼撐條和彈體碎片,在目標前方形成約15度的圓錐形殺傷區。小鋼管在炮彈爆炸後0.5s被高溫引燃,成為高速的燃燒破片。單個破片產生的火焰溫度高達3000攝氏度,持續時間約5秒。

值得一提的是,三式彈最初是為大口徑(200毫米及以上)火炮而研發的,但後來通過減少鋼管數量和降低鋼管直徑又開發出了小口徑(最小適用口徑降低到127毫米)的彈種。其中,大口徑彈種於1942年投入使用,小口徑的彈種則在1943年投入使用。

如前所述,在瓜島爭奪戰中,三式彈在炮轟亨得森機場的數次行動中發揮了作用,但由於機場所在地的土壤柔軟,導致部分炮彈的引信沒有工作,炮彈最終沒有爆炸而被美國方面繳獲。

九三式氧氣魚雷

1942年11月30日夜,瓜島塔薩法隆加角附近海面,美第67特混艦隊正對日第二水雷戰隊行動部隊展開猛烈炮擊,由於雙方力量懸殊,場面幾近一邊倒。不過,自21時23分起,日軍發起了一次經典的魚雷攻擊,數十條威力巨大的魚雷就像幾群惡鯊一般隱蔽地直撲美艦而去。隨後美艦隊中的四艘重巡洋艦相繼中雷,其中“北安普敦” 號最終沉沒,其餘均被重創,日軍一舉扭轉了戰鬥態勢。戰鬥中日軍使用的正是有著“青色殺手”之稱的九三式氧氣魚雷。

作為一個後起海軍強國,日本在綜合國力較美國處於嚴重劣勢的前提下,力圖以某些技術方面的優勢來彌補,氧氣魚雷就成為了日本人扭轉乾坤的祕密武器之一。

經過一番艱苦的試驗研究並在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之後,1933年,屢撞南牆卻誓不回頭的日本科研人員(以大八木靜雄技術少佐為首)終於開發出了一種號稱領先西方魚雷兵器20年的新式兵器,這就是所謂的“忍者大殺器”—— 九三式氧氣魚雷(九三式魚雷有多種型號,使用頻率最高的為1型和3型)。

九三式1型氧氣魚雷全長9米、直徑610毫米、重2700千克(3型重2800千克),由戰雷頭、燃料室、動力和控制設備艙三部分組成。採用純氧(研製過程中為保密一律稱為第二空氣)為主推進劑,具有威力大(戰鬥部裝高爆炸藥490千克,命中一發即可使一艘驅逐艦徹底喪失戰鬥力),高速狀態下射程遠(48節時20000米,36節時更是達到驚人的40000米)且航跡隱蔽(以往用壓縮空氣的魚雷在空氣中的氧氣消耗掉以後,剩餘大部分氮氣排出後會產生明顯的尾跡。而93式氧氣魚雷產生的廢氣基本是可溶於水的二氧化碳,故尾跡不明顯。)等突出特點,成批發射,對盟軍水面艦艇危害極大。

當然九三式氧氣魚雷同樣也擁有殉爆後破壞大,容易早爆,偏航,遠距離發射命中率低等缺陷,至戰爭中後期,日本海軍裝備氧氣魚雷的各型艦艇通常都會在自身受創後立即拋棄氧氣魚雷,以免“大殺器”被誘爆後給本方艦艇造成致命破壞。

美國

MK16型152毫米速射艦炮

1942年10月13日凌晨,瓜島戰役中最激烈的水面艦艇夜間戰鬥爆發,由於美軍編隊指揮官的失誤,此戰開局階段美軍即遭到重創,“亞特蘭大”號輕巡洋艦遭日軍“曉”號驅逐艦雷擊沉沒,編隊副指揮斯科特少將陣亡。但很快,一艘名為“海倫娜”號的輕巡洋艦就為“亞特蘭大”號報了仇,其憑藉雷達在混戰中成功地避開了受傷的友艦後,打開探照燈抓住了“曉”號,艦上全部主炮連續射擊2分鐘直到日艦猛烈起火燃燒為止,單炮戰鬥射速接近10發/分,這款火力十分旺盛的艦炮便是有著“六英寸機關槍”之稱的MK16型152毫米速射艦炮。

以老式的Mk8型152毫米50倍徑艦炮為基礎平臺,美國海軍於1932年開始研製新一代6英寸艦炮武器系統。這次研製活動採用了很多新設想和新技術,已致於最後完工的作品較前者有了脫胎換骨般的改變。新艦炮擁有驚人的戰鬥射速(10發/分),得益於此,後人送其“六英寸機關槍”的綽號),同時可以將重達59公斤的超重型穿甲彈投送到23881米的距離上(仰角47.5度時),綜合戰鬥性能堪稱各海軍強國同類武器中的佼佼者,也是美國海軍在圍繞瓜島制海權展開的海上戰鬥中最值得信賴的武器之一。

本型炮單炮重6.5噸,身管長7.17米,身管壽命750-1050發;膛壓2910公斤/平方釐米;初速762米/秒(發射超重型穿甲彈時)。配用的彈種有超重型穿甲彈、高爆彈、照明彈等。與日本帝國海軍裝備的三年式155毫米60倍徑火炮相比,本炮在穿甲彈重量,對海射擊速度,持續作戰能力等方面佔有優勢,總體性能上不亞於口徑和倍徑均較大的日本產品。

Mk16型152毫米47倍徑艦炮一般安裝在三聯裝全封閉炮塔內。炮塔重154-167噸,由55名炮手操作。炮塔的旋迴及火炮俯仰均由電動裝置控制(緊急情況下也可轉為人工控制),炮塔旋迴速度和火炮俯仰速度較快,一定程度上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作戰效能。其中,炮塔旋迴速度10度/秒,旋迴角為左右各150度;火炮俯仰速度10度/秒,俯仰角-5度到+60度。

SG型對海搜索雷達

1943年11月26日,布干維爾島海域,由伯克上校指揮的美海軍第23驅逐艦中隊將日本海軍布卡島輸送部隊的3艘驅逐艦全部打沉,擊斃日本海軍中有著“水雷之鬼”稱號的吉川潔中佐,己方則無一傷亡,取得了一場“3:0”的完勝。此戰中,美編隊在暗夜中先於日軍發現並在後者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逼近到5500碼距離上發起魚雷攻擊,實現了完美的奇襲。之所以能在日軍的傳統優勢項目(夜間水面戰)上實現反殺,主要原因就是美艦裝備了太平洋戰爭中最優秀的對海搜索雷達——“SG”型。

“SG”型水面搜索雷達是美國海軍裝備的第一種微波水面搜索雷達,由美國雷聲公司負責生產(1942-1943年年間,海軍接收了近1000套“SG”型雷達。它們被安裝在從艦航空母艦到驅逐艦的各型艦隻上,有些甚至使用到越南戰爭時期),其中核心部件新型高性能磁控管則由海軍研究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新電子實驗室和貝爾電話實驗室等著名科研機構共同開發。全套設備重997.9公斤,由發射機(功率50KW,脈衝寬度2微秒,工作頻率3000赫茲,雷達波長10釐米)、接收機、供電設備、弧型天線(重158.8公斤,尺寸為1.12*1.26米,非常小巧輕便。可調轉速,根據實際情況每分鐘可轉動4、8或12周)、主控臺(集成有9英寸PPI平示顯示器與5英寸A型示波器)等部分組成。最大探測距離為41千米(對大型水面艦)及30千米(對小型水面艦),測距精度180米,測角精度2度。同時“SG”型雷達還能捕獲對空搜索警戒雷達所遺漏的低空飛行的敵機,加裝B型遙測顯示器後甚至具備在狹窄水道中進行導航的能力,堪稱是真正的一機多用。

美國海軍中的雷達操作員對“SG”型雷達的印象普遍較好,曾有人形容與它打交道就向駕駛一輛設計精良的汽車一樣讓人愉悅。

如果說在戰爭初期,日本人憑藉其在戰前通過的猛訓練煉就出的“火眼睛睛”尚可以在夜間水面戰鬥中不落下風的話,那麼到了戰爭中後期,尤其是在夜晚和惡劣天氣時,美國人的“電眼”則完全壓倒了日本人的“肉眼”,這其中“SG”型水面搜索雷達功不可沒。

PS:第一次這麼晚更新,本來今晚是打算買點工具再再度入700水線船這個大坑的,結果搜了一圈經驗,視頻解說什麼的之後,越來越沒信心了,默默關掉了支付寶。當時時間也接近1點了,想到虛度了一晚上的光陰,一股罪惡感油然而生,強迫自己更了這個,大家隨便看看哈,先睡了。

最後容我爆句粗口,喵了個咪,手殘,眼斜,心躁的本菜,除了能勉強碼點字,做模,畫畫什麼的估計是真的與我無緣了,命苦啊,人和人之間的差距,真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