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攻破函谷關,如果不英年早逝,齊國必然在秦國前統一天下

戰國時期有四大名將分別是白起、王翦、廉頗和李牧,白起的成名在於殺人多、王翦的成名在於滅國多,而廉頗和李牧的成名在於因為他們時白起和王翦的對手。可是在遙遠東方的齊國也有一名將領叫做匡章,他一生主持了四次戰役:桑丘之戰、滅燕之戰、垂沙之戰和函谷關之戰,說到這裡或許很多人不以為然,那麼咱們就拿其中兩場戰役來詳細的說說:他到底有多麼的厲害。


此人曾攻破函谷關,如果不英年早逝,齊國必然在秦國前統一天下


桑丘之戰

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國力大增,秦惠文王時期更是任用了張儀為宰相,在列國中橫行無忌,可以說那時的秦國已經成為了列國的霸主,而桑丘之戰就是在秦惠王時期秦國和齊國打的一場仗。當時秦國的大軍和齊國在山東一代展開了戰鬥,匡章利用秦國後勤補給線比較長的弱點打持久戰,最後在秦國進軍不得、退兵不能的情況之下用計謀大破秦國鐵騎。當時的秦惠文王害怕匡章再攻打秦國,於是以“臣子”的禮節向當時的齊威王求和,可見匡章軍事實力的強大。

函谷關之戰

秦昭王時期是秦國拓土最多的時期,而且當時秦國可是有白起這位將軍的,可見此時秦軍也是非常強大的時期。在公元前296年的時候,匡衡率領著合縱連軍大敗秦國軍隊,甚至攻進了秦國的天險函谷關,最後秦昭王無奈之下歸還了韓國、魏國的土地,這可是在商鞅變法之後秦國第一次割地求和。


此人曾攻破函谷關,如果不英年早逝,齊國必然在秦國前統一天下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對於匡章的軍事能力不服,認為他的能力並不強啊!那麼咱們就拿函谷關之戰來說說。春秋戰國期間能夠攻進函谷關的將領只有三位:第一就是吳起、第二位就是匡章、第三位就是信陵君(僅僅是打破了函谷關的大門),那麼其餘的這兩位是在什麼時候攻進去的呢?

魏國剛剛建立的時候魏文侯任用吳起為將軍,隨後吳起帶領自己訓練的3萬魏武卒和秦國50萬大軍戰於河西之地,最後秦國大敗魏國得到了河西的大片土地(包括函谷關)。而此時的秦國是什麼狀況呢?秦穆公之後秦國經歷了多年的宮廷叛亂、政權交割不穩,直接導致了秦國國力大減,而它的50萬大軍根本就是烏合之眾,因此吳起才奪取了函谷關這道秦國的第一東大門。

信陵君竊符救趙這件事情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而他攻打函谷關就和這件事情有關。在白起坑殺20萬趙國士兵事件後,秦國派兵圍攻邯鄲城,為了拯救趙國信陵君就偷取了魏王的兵符和秦軍打了起來。秦軍不敵無奈之下退守函谷關,可信陵君依然不依不饒攻打了秦國的函谷關,雖然最後城門破了但是卻沒有攻進秦國的腹地。這場戰鬥是在長平之戰後,因為在3年的對峙中秦國的國力已經大不如前,很多將領也已經死去,所以說此時的秦國已經大不如秦惠文王時期了。


此人曾攻破函谷關,如果不英年早逝,齊國必然在秦國前統一天下


吳起和信陵君的軍事才能想必大家都是瞭解的,吳起也僅僅是在商鞅變法前攻進了函谷關一次,而信陵君僅僅是碰了一下函谷關的大門,當年蘇秦帶領的六國聯軍更是在函谷關被打的大敗而歸,由此可見函谷關是多麼的難以攻陷。但是匡章卻能夠成為戰國時期,攻進函谷關的唯一一位將領,而且還是在秦國惠文王——張儀執政的巔峰時期,由此可見他的軍事才能不輸於吳起和信陵君,可為何他在歷史諸將中不是太出名呢?

我們都知道歷史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白起和王翦能夠成為四大將領和秦國成功統一了天下有關,而李牧和廉頗出名是因為趙國是秦國的最大墊腳石,而匡章不出名是因為齊國曾經被燕國覆滅過。齊宣王時期曾經派匡章對燕國進行了滅國之戰,而在齊閔王時期燕國將領樂毅也對齊國發動了滅國之戰,隨後齊國的廟堂被燒的一乾二淨。匡章將軍的一切信息很有可能在此時被燕國的軍隊燒了,畢竟當年是他帶領軍隊覆滅了燕國,這種滅國大恨豈能輕易忘記,因此匡章將軍也逐漸就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而我們也無法對他進行過多的瞭解。春秋戰國曾有兩位將軍攻進函谷關,吳起是第一個,此人是第二個,你對匡章這個人物有多少的瞭解,而且你認為他的才能能夠和吳起、信陵君相提並論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