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範中國超高音速武器,美國投資百億美元打造衛星網

為防範中國超高音速武器,美國投資百億美元打造衛星網

近年來隨著中國高超聲速武器研發進度不斷加快,美國對自己的國防安全擔心日益加劇,在經過評估後他們認為目前的美國反導體系對這種武器無能為力,必須加緊構建新型反導系統。

高超聲速武器指那些速度在5馬赫以上,能在大氣層內外靈活穿越的飛行器,與彈道導彈傳統的拋物線彈道不同,這類武器可皆有空氣動力在大氣層內外實現機動變動。典型的高超聲速武器有兩種彈道,即桑格爾彈道和錢學森彈道,以兩種彈道的發明者命名。

桑格爾彈道高超聲速武器利用武器上的氣動翼面,在大氣層內外以打水漂的方式不斷上下浮動,錢學森彈道即助推-滑翔彈道。這兩種彈道特點讓美國現有的反導預警體系失效,因反導雷達波束上仰角很高,對低空目標探測能力不足,高超聲速飛行器飛行速度極快,而飛行高度又低,這往往讓美國彈道導彈預警體系發現時已經來不及防禦。

為防範中國超高音速武器,美國投資百億美元打造衛星網

為應對這種威脅,美國早在2001年就開始設計了一種針對該武器的剋星:天基紅外系統。該系統針對性的對準了高超聲速武器的一個弱點,即紅外信號強。高超聲速武器在大氣內飛行時,雖然雷達難以遠距離發現,但因和空氣摩擦產生的熱量與超燃衝壓發動機噴射高溫氣體的熱量疊加,將產生巨大的紅外信號。該信號一旦從太空往地球方向觀測時極其強烈,若在太空放置一臺紅外傳感器,就能全程跟蹤監視該武器運行軌跡,繼而針對性的組織反導武器對其實施攻擊性防禦。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美國計劃部署兩種天基紅外衛星系統:高軌道天基紅外衛星系統,運行於地球同步軌道和極地大橢圓軌道,以極高的高度實現對全球的監視預警。低軌道天基紅外衛星系統,目前該系統已經被從天基紅外系統專項研發計劃轉移到太空監視跟蹤計劃(STSS)中,整個衛星部署計劃於2020-2030年之間完成,總預算達104億美元。

為防範中國超高音速武器,美國投資百億美元打造衛星網

美國計劃開始計劃發射2顆極地大橢圓軌道衛星、4-5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兩種衛星的主要生產商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首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GEO-1於2011年發射成功。這些衛星將計劃替代美國以往發展的國防支援衛星,在追蹤彈道導彈、高超聲速武器方面獲得性能的極大提升。

太空監視衛星的發展由彈道導彈防禦局承擔,初始計劃發射24顆衛星,其主要承擔的任務是在足夠低的軌道自上而下的區分彈道導彈彈頭和假目標,一般彈道導彈突防時為了提高成功率,都會採取在飛行中段釋放誘餌等方式欺騙地面反導雷達,但若使用紅外衛星進行分辨,則非常容易將這些誘餌和真彈頭分辨開來。該衛星搭載兩個主要傳感器:一個用於掃描的紅外傳感器,能夠對導彈的發射尾煙進行識別,實現早期預警。

為防範中國超高音速武器,美國投資百億美元打造衛星網

另外一個用於跟蹤的紅外傳感器,能夠對導彈、高超聲速飛行器的誘餌、殘骸、真彈頭進行有效甄別。美國軍方人士宣稱,根據已發射的驗證衛星效果來看,該系統能夠有效提高對彈道導彈、高超聲速武器類的預警時間,並提供火控級精度數據,並傳遞給宙斯盾艦和薩德反導系統,完成攔截過程,效果拔群。

為防範中國超高音速武器,美國投資百億美元打造衛星網

2017年1月截止,美國已發射9顆衛星,其中地球同步軌道衛星3顆,極地大橢圓軌道衛星3顆,太空監視衛星三顆(其中驗證衛星2顆),已花費18.6億美元。共進行了33次各類目標的追蹤攔截試驗,其中包括高超聲速飛行器、洲際彈道導彈、飛機、短程導彈,試驗環境既包括地平線外發射,也包括空基、地基武器在夜間和白天的發射,更重要的是在2011年,這種衛星還實現了對目標探測後的3D成像,這幾乎讓任何誘騙敵人武器的誘騙技能失效。

總的來說,通過對美軍天基紅外系統發展的觀察,可以知道美國從沒有停下腳步,有矛就有盾,以一種武器顛覆人家作戰體系的思路是不現實的。未來,我國為了更有效的應對導彈威脅,也應該大力建設該種系統,因為很難確保其他國家也不研製高超音速武器。

為防範中國超高音速武器,美國投資百億美元打造衛星網

全文完,謝謝閱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