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求變,行業步入強分化階段 | 名酒30年'

""創新求變,行業步入強分化階段 | 名酒30年

2012年被視為中國酒業發展的分水嶺,白酒業的“黃金十年”就此終結。限制“三公消費”成為了導火索,瞬間將消費端的變化無限放大,導致需求驟減,市場大變。

面對從波峰到谷底的劇變,白酒企業積極調整,以創新求變之姿適應市場新變化。其中,以茅臺、五糧液等名酒為代表,在這一輪調整中改變最為明顯。到了2016年,名酒企業紛紛穩住陣腳,實現一定程度的回暖。但與此同時,諸多中小型企業的份額卻在急劇縮小,乃至於部分企業徹底退出市場,形成了名酒企業不斷擴大、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的態勢。

跌入谷底,以穩為先

在2012年前,白酒行業呈現出整體性繁榮景象,無論是名酒還是地方酒,大部分均一路走高,這種狀況持續近十年,被稱之為“黃金十年”。

三公消費、商務消費、民間消費帶動的銷售上漲,讓諸多名酒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景象,市場零售價節節攀升。飛天茅臺零售價在2011年突破1500元,2012年春節前突破2000元。在茅臺的帶動下,不僅其他名酒價格一路上漲,次高端的300~800元價格帶也獲得提升,主打這一價格帶的名酒如酒鬼酒、捨得、水井坊等品牌藉助高端供給的缺口,也實現了大幅增長。

但這種狀況並未維持多久。以限制三公消費為起點,在政策、經濟大環境的綜合影響下,白酒行業開始出現需求端大幅萎縮、供給端供過於求的現象。以高端名酒為代表,價格下滑、銷量驟降、渠道庫存高企……

銷售端大幅萎縮,但是黃金十年期間帶動的投產、增產風,卻讓白酒行業的產能呈現出井噴態勢。2012年後,白酒產品普遍滯銷,產銷比連續攀升至2014年的1.05,在2013年達到峰值,積壓現象嚴重。與此同時,白酒製造業營收和利潤增速下滑,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

高端名酒在市場端開始被迫降價,即採取穩價策略,力求繼續維持名酒形象,重尋名酒價值。

這種從2013年開始的努力,慢慢見效,被業界稱之為“小幅回暖”。

2015年下半年,“普五”出廠價每瓶漲50元,從原先的609元/瓶漲到659元/瓶,2016年3月恢復到679元/瓶;洋河股份2016年在機構調研時表示,年初海之藍、天之藍價格每瓶分別提了2元、4元,強調“這是市場競爭的需要,早已平穩落地”。

經過持續數年的調整與穩價,到了2015年春節期間,市場呈現需求回暖的跡象,行業迎來業績拐點,收入增速達到9.3%,茅臺、瀘州老窖、洋河、古井、老白乾等優質企業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業績開始向好,其中,貴州茅臺一季報業績增長18%,對整個板塊產生了積極的拉動作用。

名酒創新求變

消費端大變,在此情形下,以名酒為首,諸多企業紛紛從產品線、營銷方式、渠道等方面做出變革。

從產品價格帶來說,諸多名酒企業認識到,在消費大眾化的趨勢下,不能僅僅依靠以往的超高端白酒來包打天下,為此,茅臺、五糧液紛紛強化系列酒建設,瞄準中間價位帶,即所謂的“腰部運動”。

五糧液領導層認為,在新形勢下,想要實現平穩發展,就必須拓展全價位產品鏈。過去企業比較重視高端產品,現在要轉向商務、大眾消費,要讓腰部發力。

2013年7月23日,五糧液推出“腰部”戰略新品——五糧特曲和五糧頭曲。其中,五糧特曲價格在400元~500元/瓶,五糧頭曲價格在200元~300元/瓶。在推出中低端腰部新品的同時,五糧液又推出五糧液高端低度系列產品——35度、39度、42度五糧液,引領白酒低度化的未來趨勢。

此外,綿柔尖莊、五糧液低度系列產品都在這一時間段集中上市,加上之前的五糧春、五糧醇品牌等,五糧液迅速完成了全價位全產品線佈局,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在產品線逐步完善的同時,從2013年起,五糧液按照現代治理模式,通過設立品牌運營公司的形式,來實現對系列酒品牌的全面推動。與之相對,茅臺方面也在大力發展醬香系列酒,形成對各個價位段的覆蓋。

業界認為,在2012年之後,中國白酒市場的競爭環境、競爭格局、競爭要素和競爭邏輯已經發生顛覆性變化。年輕一點的消費群體成為市場主力,他們需求多元,對健康化、年輕化產品尤其情有獨鍾。

在這種情況下,名酒紛紛推出主打健康理念,針對年輕化消費群體的新產品。例如,洋河微分子酒、西鳳豌豆大麴酒等;五糧液則推出“新生代酒品”,茅臺推出悠蜜,定位女性專屬時尚果酒,洋河的DEW滴誘、瀘州老窖的瀘小二定位時尚小酒、竹葉青的玫瑰汾酒、白玉汾酒定位女性時尚酒。

除了以新品應對消費需求多元化以外,名酒主力產品在消費端的調整也頗見成效。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茅臺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茅臺酒公務消費已降至1%,茅臺目標消費群已瞄準龐大的中產階層,持續推動消費轉型。

行業分化嚴重

一方面是名酒的逐漸復甦,一方面,中小型酒企卻紛紛敗下陣來,或退出或萎縮,在消費力有限的情況下,行業形成“擠壓式增長”現象,名酒搶佔更多資源,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分化嚴重。

2012年之後,中國白酒行業經歷了深度調整後,名酒企業高端市場空間被壓縮,一線名酒、區域名酒、省酒與個性化酒企市場的競爭格局被打破,而競爭結果必然是“優勝劣汰、併購提速、強者恆強”。

2012年到2015年,白酒行業分化嚴重。白酒行業19家上市公司中,2015年全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較2012年度黃金期仍實現正增長的企業共有5家:貴州茅臺、古井貢酒、口子窖酒、順鑫農業,以及剛剛登陸A股市場的金徽酒。從整體上看,只有5家企業在調整期中保持收入增長。與2012年比,業績降幅前三的企業則是沱牌捨得、金種子酒和酒鬼酒,淨利潤降幅都在80%以上。

這表明,在銷售總額變化幅度不大的情況下,市場已經向名酒傾斜。

除了銷售份額在向少數名優酒企集中外,市場集中度趨高的另一個表現是大量併購的出現。

天洋入主捨得、酒鬼酒被整合到中糧集團旗下、古井併購黃鶴樓……。跨行業、跨地域出現的資本併購潮,也在使名優資源更為集中化。

從2016年市場總體表現看,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名優白酒在銷售額、利潤等指標方面遠高於同業,以佔比來看名優白酒企業搶去了大多利潤

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1358.36萬噸,較上年1315.87萬噸同比增長3.23%。2016年,白酒行業累計完成銷售收人6125.74億元,較上年5565.33億元同比增長10.07%,行業利潤總額為797.15億元,較上年729.75億元同比增長9.24%。

2016年,A股白酒公司產量總和為135.48萬噸,佔全國產量10%;這19家上市白酒企業與白酒相關的總收入為1202億元,淨利潤為364.55億元,平均白酒毛利率為67.07,平均淨利潤率為18.57%。也就是說,這19家白酒上市企業,以10%的產能,獲取了20%的銷售額、近乎50%的利潤。其中,貴州茅臺以0.44%的產量,獨佔了整個白酒行業利潤的21%。

"創新求變,行業步入強分化階段 | 名酒30年

2012年被視為中國酒業發展的分水嶺,白酒業的“黃金十年”就此終結。限制“三公消費”成為了導火索,瞬間將消費端的變化無限放大,導致需求驟減,市場大變。

面對從波峰到谷底的劇變,白酒企業積極調整,以創新求變之姿適應市場新變化。其中,以茅臺、五糧液等名酒為代表,在這一輪調整中改變最為明顯。到了2016年,名酒企業紛紛穩住陣腳,實現一定程度的回暖。但與此同時,諸多中小型企業的份額卻在急劇縮小,乃至於部分企業徹底退出市場,形成了名酒企業不斷擴大、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的態勢。

跌入谷底,以穩為先

在2012年前,白酒行業呈現出整體性繁榮景象,無論是名酒還是地方酒,大部分均一路走高,這種狀況持續近十年,被稱之為“黃金十年”。

三公消費、商務消費、民間消費帶動的銷售上漲,讓諸多名酒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景象,市場零售價節節攀升。飛天茅臺零售價在2011年突破1500元,2012年春節前突破2000元。在茅臺的帶動下,不僅其他名酒價格一路上漲,次高端的300~800元價格帶也獲得提升,主打這一價格帶的名酒如酒鬼酒、捨得、水井坊等品牌藉助高端供給的缺口,也實現了大幅增長。

但這種狀況並未維持多久。以限制三公消費為起點,在政策、經濟大環境的綜合影響下,白酒行業開始出現需求端大幅萎縮、供給端供過於求的現象。以高端名酒為代表,價格下滑、銷量驟降、渠道庫存高企……

銷售端大幅萎縮,但是黃金十年期間帶動的投產、增產風,卻讓白酒行業的產能呈現出井噴態勢。2012年後,白酒產品普遍滯銷,產銷比連續攀升至2014年的1.05,在2013年達到峰值,積壓現象嚴重。與此同時,白酒製造業營收和利潤增速下滑,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

高端名酒在市場端開始被迫降價,即採取穩價策略,力求繼續維持名酒形象,重尋名酒價值。

這種從2013年開始的努力,慢慢見效,被業界稱之為“小幅回暖”。

2015年下半年,“普五”出廠價每瓶漲50元,從原先的609元/瓶漲到659元/瓶,2016年3月恢復到679元/瓶;洋河股份2016年在機構調研時表示,年初海之藍、天之藍價格每瓶分別提了2元、4元,強調“這是市場競爭的需要,早已平穩落地”。

經過持續數年的調整與穩價,到了2015年春節期間,市場呈現需求回暖的跡象,行業迎來業績拐點,收入增速達到9.3%,茅臺、瀘州老窖、洋河、古井、老白乾等優質企業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業績開始向好,其中,貴州茅臺一季報業績增長18%,對整個板塊產生了積極的拉動作用。

名酒創新求變

消費端大變,在此情形下,以名酒為首,諸多企業紛紛從產品線、營銷方式、渠道等方面做出變革。

從產品價格帶來說,諸多名酒企業認識到,在消費大眾化的趨勢下,不能僅僅依靠以往的超高端白酒來包打天下,為此,茅臺、五糧液紛紛強化系列酒建設,瞄準中間價位帶,即所謂的“腰部運動”。

五糧液領導層認為,在新形勢下,想要實現平穩發展,就必須拓展全價位產品鏈。過去企業比較重視高端產品,現在要轉向商務、大眾消費,要讓腰部發力。

2013年7月23日,五糧液推出“腰部”戰略新品——五糧特曲和五糧頭曲。其中,五糧特曲價格在400元~500元/瓶,五糧頭曲價格在200元~300元/瓶。在推出中低端腰部新品的同時,五糧液又推出五糧液高端低度系列產品——35度、39度、42度五糧液,引領白酒低度化的未來趨勢。

此外,綿柔尖莊、五糧液低度系列產品都在這一時間段集中上市,加上之前的五糧春、五糧醇品牌等,五糧液迅速完成了全價位全產品線佈局,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在產品線逐步完善的同時,從2013年起,五糧液按照現代治理模式,通過設立品牌運營公司的形式,來實現對系列酒品牌的全面推動。與之相對,茅臺方面也在大力發展醬香系列酒,形成對各個價位段的覆蓋。

業界認為,在2012年之後,中國白酒市場的競爭環境、競爭格局、競爭要素和競爭邏輯已經發生顛覆性變化。年輕一點的消費群體成為市場主力,他們需求多元,對健康化、年輕化產品尤其情有獨鍾。

在這種情況下,名酒紛紛推出主打健康理念,針對年輕化消費群體的新產品。例如,洋河微分子酒、西鳳豌豆大麴酒等;五糧液則推出“新生代酒品”,茅臺推出悠蜜,定位女性專屬時尚果酒,洋河的DEW滴誘、瀘州老窖的瀘小二定位時尚小酒、竹葉青的玫瑰汾酒、白玉汾酒定位女性時尚酒。

除了以新品應對消費需求多元化以外,名酒主力產品在消費端的調整也頗見成效。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茅臺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茅臺酒公務消費已降至1%,茅臺目標消費群已瞄準龐大的中產階層,持續推動消費轉型。

行業分化嚴重

一方面是名酒的逐漸復甦,一方面,中小型酒企卻紛紛敗下陣來,或退出或萎縮,在消費力有限的情況下,行業形成“擠壓式增長”現象,名酒搶佔更多資源,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分化嚴重。

2012年之後,中國白酒行業經歷了深度調整後,名酒企業高端市場空間被壓縮,一線名酒、區域名酒、省酒與個性化酒企市場的競爭格局被打破,而競爭結果必然是“優勝劣汰、併購提速、強者恆強”。

2012年到2015年,白酒行業分化嚴重。白酒行業19家上市公司中,2015年全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較2012年度黃金期仍實現正增長的企業共有5家:貴州茅臺、古井貢酒、口子窖酒、順鑫農業,以及剛剛登陸A股市場的金徽酒。從整體上看,只有5家企業在調整期中保持收入增長。與2012年比,業績降幅前三的企業則是沱牌捨得、金種子酒和酒鬼酒,淨利潤降幅都在80%以上。

這表明,在銷售總額變化幅度不大的情況下,市場已經向名酒傾斜。

除了銷售份額在向少數名優酒企集中外,市場集中度趨高的另一個表現是大量併購的出現。

天洋入主捨得、酒鬼酒被整合到中糧集團旗下、古井併購黃鶴樓……。跨行業、跨地域出現的資本併購潮,也在使名優資源更為集中化。

從2016年市場總體表現看,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名優白酒在銷售額、利潤等指標方面遠高於同業,以佔比來看名優白酒企業搶去了大多利潤

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1358.36萬噸,較上年1315.87萬噸同比增長3.23%。2016年,白酒行業累計完成銷售收人6125.74億元,較上年5565.33億元同比增長10.07%,行業利潤總額為797.15億元,較上年729.75億元同比增長9.24%。

2016年,A股白酒公司產量總和為135.48萬噸,佔全國產量10%;這19家上市白酒企業與白酒相關的總收入為1202億元,淨利潤為364.55億元,平均白酒毛利率為67.07,平均淨利潤率為18.57%。也就是說,這19家白酒上市企業,以10%的產能,獲取了20%的銷售額、近乎50%的利潤。其中,貴州茅臺以0.44%的產量,獨佔了整個白酒行業利潤的21%。

創新求變,行業步入強分化階段 | 名酒30年

END

"創新求變,行業步入強分化階段 | 名酒30年

2012年被視為中國酒業發展的分水嶺,白酒業的“黃金十年”就此終結。限制“三公消費”成為了導火索,瞬間將消費端的變化無限放大,導致需求驟減,市場大變。

面對從波峰到谷底的劇變,白酒企業積極調整,以創新求變之姿適應市場新變化。其中,以茅臺、五糧液等名酒為代表,在這一輪調整中改變最為明顯。到了2016年,名酒企業紛紛穩住陣腳,實現一定程度的回暖。但與此同時,諸多中小型企業的份額卻在急劇縮小,乃至於部分企業徹底退出市場,形成了名酒企業不斷擴大、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的態勢。

跌入谷底,以穩為先

在2012年前,白酒行業呈現出整體性繁榮景象,無論是名酒還是地方酒,大部分均一路走高,這種狀況持續近十年,被稱之為“黃金十年”。

三公消費、商務消費、民間消費帶動的銷售上漲,讓諸多名酒呈現出供不應求的景象,市場零售價節節攀升。飛天茅臺零售價在2011年突破1500元,2012年春節前突破2000元。在茅臺的帶動下,不僅其他名酒價格一路上漲,次高端的300~800元價格帶也獲得提升,主打這一價格帶的名酒如酒鬼酒、捨得、水井坊等品牌藉助高端供給的缺口,也實現了大幅增長。

但這種狀況並未維持多久。以限制三公消費為起點,在政策、經濟大環境的綜合影響下,白酒行業開始出現需求端大幅萎縮、供給端供過於求的現象。以高端名酒為代表,價格下滑、銷量驟降、渠道庫存高企……

銷售端大幅萎縮,但是黃金十年期間帶動的投產、增產風,卻讓白酒行業的產能呈現出井噴態勢。2012年後,白酒產品普遍滯銷,產銷比連續攀升至2014年的1.05,在2013年達到峰值,積壓現象嚴重。與此同時,白酒製造業營收和利潤增速下滑,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

高端名酒在市場端開始被迫降價,即採取穩價策略,力求繼續維持名酒形象,重尋名酒價值。

這種從2013年開始的努力,慢慢見效,被業界稱之為“小幅回暖”。

2015年下半年,“普五”出廠價每瓶漲50元,從原先的609元/瓶漲到659元/瓶,2016年3月恢復到679元/瓶;洋河股份2016年在機構調研時表示,年初海之藍、天之藍價格每瓶分別提了2元、4元,強調“這是市場競爭的需要,早已平穩落地”。

經過持續數年的調整與穩價,到了2015年春節期間,市場呈現需求回暖的跡象,行業迎來業績拐點,收入增速達到9.3%,茅臺、瀘州老窖、洋河、古井、老白乾等優質企業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業績開始向好,其中,貴州茅臺一季報業績增長18%,對整個板塊產生了積極的拉動作用。

名酒創新求變

消費端大變,在此情形下,以名酒為首,諸多企業紛紛從產品線、營銷方式、渠道等方面做出變革。

從產品價格帶來說,諸多名酒企業認識到,在消費大眾化的趨勢下,不能僅僅依靠以往的超高端白酒來包打天下,為此,茅臺、五糧液紛紛強化系列酒建設,瞄準中間價位帶,即所謂的“腰部運動”。

五糧液領導層認為,在新形勢下,想要實現平穩發展,就必須拓展全價位產品鏈。過去企業比較重視高端產品,現在要轉向商務、大眾消費,要讓腰部發力。

2013年7月23日,五糧液推出“腰部”戰略新品——五糧特曲和五糧頭曲。其中,五糧特曲價格在400元~500元/瓶,五糧頭曲價格在200元~300元/瓶。在推出中低端腰部新品的同時,五糧液又推出五糧液高端低度系列產品——35度、39度、42度五糧液,引領白酒低度化的未來趨勢。

此外,綿柔尖莊、五糧液低度系列產品都在這一時間段集中上市,加上之前的五糧春、五糧醇品牌等,五糧液迅速完成了全價位全產品線佈局,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在產品線逐步完善的同時,從2013年起,五糧液按照現代治理模式,通過設立品牌運營公司的形式,來實現對系列酒品牌的全面推動。與之相對,茅臺方面也在大力發展醬香系列酒,形成對各個價位段的覆蓋。

業界認為,在2012年之後,中國白酒市場的競爭環境、競爭格局、競爭要素和競爭邏輯已經發生顛覆性變化。年輕一點的消費群體成為市場主力,他們需求多元,對健康化、年輕化產品尤其情有獨鍾。

在這種情況下,名酒紛紛推出主打健康理念,針對年輕化消費群體的新產品。例如,洋河微分子酒、西鳳豌豆大麴酒等;五糧液則推出“新生代酒品”,茅臺推出悠蜜,定位女性專屬時尚果酒,洋河的DEW滴誘、瀘州老窖的瀘小二定位時尚小酒、竹葉青的玫瑰汾酒、白玉汾酒定位女性時尚酒。

除了以新品應對消費需求多元化以外,名酒主力產品在消費端的調整也頗見成效。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茅臺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茅臺酒公務消費已降至1%,茅臺目標消費群已瞄準龐大的中產階層,持續推動消費轉型。

行業分化嚴重

一方面是名酒的逐漸復甦,一方面,中小型酒企卻紛紛敗下陣來,或退出或萎縮,在消費力有限的情況下,行業形成“擠壓式增長”現象,名酒搶佔更多資源,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分化嚴重。

2012年之後,中國白酒行業經歷了深度調整後,名酒企業高端市場空間被壓縮,一線名酒、區域名酒、省酒與個性化酒企市場的競爭格局被打破,而競爭結果必然是“優勝劣汰、併購提速、強者恆強”。

2012年到2015年,白酒行業分化嚴重。白酒行業19家上市公司中,2015年全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較2012年度黃金期仍實現正增長的企業共有5家:貴州茅臺、古井貢酒、口子窖酒、順鑫農業,以及剛剛登陸A股市場的金徽酒。從整體上看,只有5家企業在調整期中保持收入增長。與2012年比,業績降幅前三的企業則是沱牌捨得、金種子酒和酒鬼酒,淨利潤降幅都在80%以上。

這表明,在銷售總額變化幅度不大的情況下,市場已經向名酒傾斜。

除了銷售份額在向少數名優酒企集中外,市場集中度趨高的另一個表現是大量併購的出現。

天洋入主捨得、酒鬼酒被整合到中糧集團旗下、古井併購黃鶴樓……。跨行業、跨地域出現的資本併購潮,也在使名優資源更為集中化。

從2016年市場總體表現看,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名優白酒在銷售額、利潤等指標方面遠高於同業,以佔比來看名優白酒企業搶去了大多利潤

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1358.36萬噸,較上年1315.87萬噸同比增長3.23%。2016年,白酒行業累計完成銷售收人6125.74億元,較上年5565.33億元同比增長10.07%,行業利潤總額為797.15億元,較上年729.75億元同比增長9.24%。

2016年,A股白酒公司產量總和為135.48萬噸,佔全國產量10%;這19家上市白酒企業與白酒相關的總收入為1202億元,淨利潤為364.55億元,平均白酒毛利率為67.07,平均淨利潤率為18.57%。也就是說,這19家白酒上市企業,以10%的產能,獲取了20%的銷售額、近乎50%的利潤。其中,貴州茅臺以0.44%的產量,獨佔了整個白酒行業利潤的21%。

創新求變,行業步入強分化階段 | 名酒30年

END

創新求變,行業步入強分化階段 | 名酒30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