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但是心相應法也,陀羅尼亦是心不相應”——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無量壽經 阿彌陀佛 阿難陀 佛教 沙門的世界 2017-07-16

“三昧但是心相應法也,陀羅尼亦是心不相應”——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

【智度論曰,三昧但是心相應法也,陀羅尼亦是心不相應,是心不相應陀羅尼,是心不相應者,如人得聞持陀羅尼,雖心瞋恚亦不失,常隨人行,如影隨形。】

這一句佛號消業障的力量,什麼法門都不能比,問題是你真心念。

我們天天唸佛,為什麼消不了業障?我們不是老實念,我們唸佛裡頭參雜著是非人我、貪瞋痴慢,所以把功德破壞掉了,念得再多,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是你自己破壞掉。人家這個佛號為什麼念得成功?

我們現前兩種障礙都重,煩惱障也重,所知障也重。所知障重,對於佛的經義不能透徹瞭解,甚至於有時候把經義錯解,這所知障重。煩惱障重,就是是非人我、貪瞋痴慢放不下,生活在這個裡面,哪能不造業?怎能不墮落?所以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心,兩種障礙重都不怕,只要你真發心,真的老實念,這一句佛號叫消業障!

三昧是清淨心、平等心,決定是與心相應的。但是陀羅尼不見得相應,亦相應,也不相應,這個地方從不相應來說。

得三昧一定得陀羅尼,得陀羅尼不一定得三昧。

“三昧但是心相應法也,陀羅尼亦是心不相應”——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1996年 淨空法師於美國聖荷西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智度論曰,三昧但是心相應法也,陀羅尼亦是心不相應,是心不相應陀羅尼,是心不相應者,如人得聞持陀羅尼,雖心瞋恚亦不失,常隨人行,如影隨形。】

這一段是說明三昧跟陀羅尼不同的地方。三昧決定是相應的,由此可知,從三昧裡得的陀羅尼,是菩薩善法功德藏。如果沒有三昧,能不能得陀羅尼?能,『聞持陀羅尼』。陀羅尼是講總持法門,世間聰明智慧的人有,中國古人常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做學問、做功夫,他有能力抓住綱領。我們世間人講抓住綱領,在佛法裡面叫得陀羅尼,陀羅尼就是總綱領,他能抓得住。雖抓住了,他心裡面的是非人我、貪瞋痴慢沒斷。你不能說他沒有學問,不能說他沒有抓住綱領,他確實掌握綱領,他也說得頭頭是道,他也有能力著作等身。這是給我們解釋這樁事情,說明得三昧一定得陀羅尼,得陀羅尼不一定得三昧。這是不能不曉得的,什麼原因?因為三昧是心相應法,與心不相應,怎麼會能得三昧?三昧是清淨心、平等心,決定是與心相應的。但是陀羅尼不見得相應,亦相應,也不相應,這個地方從不相應來說。所以陀羅尼跟心不相應,『是心不相應陀羅尼』。

有與心相應的陀羅尼,有不相應的陀羅尼,相應的陀羅尼,前面所講的,那是住真實慧,是菩薩善法功德藏,這都是說相應。如果是與心不相應,底下就舉一個比喻,『如』,如是譬如,譬如有人『得聞持陀羅尼』。聞持陀羅尼在佛法裡面,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很明顯的代表,阿難尊者。阿難在佛陀弟子當中多聞第一,而且記憶力非常之好,理解能力也很強,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但是他煩惱、習氣沒斷,這就是聞持陀羅尼。他多聞,而且他能夠保持不失掉,這就是他記憶能力非常好,分析能力非常好,他有這種能力。『雖心瞋恚亦不失』,這就是他煩惱沒有失掉,他的貪瞋痴沒斷掉。所以阿難在世尊法會裡面,一生只證得小乘須陀洹果,他的同學們幾乎各個都證阿羅漢,他還是初果。如果說在佛法能力上,沒有一個人能比得過他,楞嚴會上就很明顯的,富樓那尊者證了阿羅漢,四果羅漢,世尊講經,阿難能聽懂,富樓那聽不懂。為什麼四果羅漢聽不懂,他初果須陀洹聽懂了?這是大經裡面所說的,每個人根性不相同。阿難尊者煩惱障重,所以他不能證果,煩惱障重;所知障輕,所以他聞法能夠理解,就是他得的是聞持陀羅尼。富樓那尊者跟阿難根性恰相反,富樓那尊者是煩惱障輕,所以他很容易證阿羅漢;所知障重,所以佛講大乘經他聽不懂。一切眾生根性不同亦復如是。這是煩惱習氣沒有斷,這個煩惱習氣就是講貪瞋痴,『常隨人行,如影隨形』,不離開你的,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這都是眼前自己的事實真相,我們看看經典上諸佛菩薩給我們表演的,看了以後,回來想想自己,我們自己應該如何來修學。實在講,我們現前兩種障礙都重,煩惱障也重,所知障也重。所知障重,對於佛的經義不能透徹瞭解,甚至於有時候把經義錯解,這所知障重。煩惱障重,就是是非人我、貪瞋痴慢放不下,生活在這個裡面,哪能不造業?怎能不墮落?如果對於這個事實真正有高度的警覺心,能救,不是不能救,任何一個人都能得救。這個高度警覺心就是覺得自己兩種障礙都重,如果這一生要不能夠脫離三界輪迴,必定墮落,有這樣一個警覺心就好辦了。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老實唸佛。

世間一切人、一切事我統統都不管,與我完全不相干,都把它放下,隨緣度日,什麼事情都好,你說善,很好,惡也很好,完全不關我的事。老實唸佛,老實這兩個字要緊,念上個三年、五載就成功了。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在《往生傳》裡面看到的,許多唸佛三年就往生的,是不是他的壽命到了?有很多人問我,是不是他念佛三年,他剛好壽命到了?我想不見得,哪有這麼巧!你說一個、兩個也許有這個樣子,太多了。太多了,我們想法就決定不是他的壽命到了,而是他功夫成就了。功夫成就,他的壽命不要了,在世間多住一年就受一年罪,多住兩年就受兩年罪,人家能走他為什麼不走?我們是走不了,無可奈何。有本事走,不願意多受一天的罪,極樂世界的樂我們沒有法子想像的到。所以他有能力,三年他能力達到、他做到了,自在往生。他預知時至,走的時候瑞相那麼好,我們從近代往生傳裡面都看到。

你看《唸佛論》,我們這裡流通得很多,倓虛法師所講的極樂寺的修無師,絕對不是壽命到了,鄭錫賓居士,學佛都沒幾年。尤其是諦閒老法師那個唸佛的徒弟,念三年站著往生,我不相信他三年壽命到的,絕對不是壽命到的,而是他功夫成就了。沒有生病,站著走的,那是預知時至。他在走之前一天,去看看他的親戚朋友,那個看看就是告別,但是他不說。說了什麼?說了怕人家打閒岔,你明天往生,我明天去看你怎麼往生,他就走不了了,他怕人家干擾。所以,絕對不是他的壽命到了,壽命到往生固然是有,但是壽命不到往生的人更多。我們世間人不懂,貪生怕死,希望在這個世間還多住幾年、多住幾天,人家跟我們的想法、看法完全不一樣,沒有理由在這個地方多住一天,沒有理由。

所以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心,兩種障礙重都不怕,只要你真發心,真的老實念,這一句佛號叫消業障!特別是諦閒老法師那個徒弟,那個錄音帶我聽了四、五十遍,實在是我們的好榜樣。他沒有念過書,什麼事都不懂,跟他講什麼他都聽不懂,所知障重。煩惱障也重,學什麼都不會,雖然出家了,兩堂功課都不會,人笨到這個樣子。所以,老法師只教他一句佛號,教他念阿彌陀佛,而且方法非常善巧。你就老實念,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你看多簡單!給他找個小廟,那個小廟是沒人住的,一個破廟,在鄉下,叫他一個人在裡頭去住,就是專念一句阿彌陀佛。他念三年,居然站著往生,死了以後還站三天,站著往生我們聽說過,但是死了以後站三天,沒聽說過。

從這個地方證明,這一句佛號消業障的力量不可思議。如果業障不消除,哪裡能夠這樣自在往生?什麼方法消除業障,一句佛號。我們天天唸佛,為什麼消不了業障?我們不是老實念,我們唸佛裡頭參雜著是非人我、貪瞋痴慢,所以把功德破壞掉了,念得再多,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是你自己破壞掉。人家這個佛號為什麼念得成功?裡面沒有夾雜妄想,所以叫老實念,我們不老實。真正老實念,修學這個法門,實在講三年決定成功。可是你聽了怎麼樣?你聽了決定不肯念,三年就死了,這個不得了,這個法門不能學,我還要長命百歲!給你講真的你反而不學了,這就是迷惑顛倒,迷戀在五欲六塵當中,沒有真正發心脫離三界苦海的意願,沒有這個意願,雖然講信、講願,信願都不真實。不是這個法門有問題,是我們自己的發心有問題,法門決定不錯。上根利智,在經上講,一日二日就能成就,根性再劣,七天也能成就。

這個說法,在《往生傳》、《淨土聖賢錄》裡頭有一個很著名的例子,宋朝瑩珂法師,給我們做出了證明。這個出家人煩惱障很重,我們看起來,大概煩惱跟所知障都重。雖然出家,因為習氣,沒有辦法持戒、守清規,常常犯戒、常常破戒,造作的罪業就很多。但是他之所以能夠得救,他相信因果報應,這個很難得。想想佛在經上常講的,自己生活行為一比照,他自己知道將來一定會墮阿鼻地獄。他相信因果報應,所以就生了很大的恐怖心,就害怕了。請教他的同參道友,有什麼方法能救他?這些同參道友就拿《往生傳》給他看。他讀了之後,對於唸佛往生的人非常羨慕,就發心唸佛,把自己寮房門關起來,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一句佛號日夜不間斷,不吃飯、不喝水,一句佛號唸到底。唸了三天三夜,真的把阿彌陀佛念來了,誠則靈,真誠他就有感應。阿彌陀佛現身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十年,你好好唸佛,十年之後你命終的時候,我再來接引你。瑩珂法師這個時候智慧開了,他就一想,我的習氣很重,禁不起外面誘惑,再十年我又不曉得造多少罪業。所以跟阿彌陀佛說,我的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就跟你走。他提出這個要求,阿彌陀佛也接受了,佛就告訴他,這樣好了,三天之後我來接引你。他非常歡喜,房門一打開,告訴他的同參道友,我三天之後要往生了。一般人看到,他說的話瘋瘋顛顛的,說瘋話,沒人相信他。這麼一個惡人,一個壞人,關門念三天佛,就說他三天之後要往生。好在三天時間不長,我們大家看你三天之後你往生不往生?到三天之後,真的他往生了。

這是說明,這一句佛號消業障的力量,什麼法門都不能比,問題是你真心念。這個世間沒有什麼好留戀的,年歲稍微大一點的人看得太清楚、太透徹。三十年前的社會,跟今天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人心變了,社會的型態變了,將來不知道要遭什麼樣的劫難!這都是我們親身經歷的,像我這個年紀的人,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戰期間,那個時候的人心,跟五十年之後現在的人心不能比。所以真正有智慧、真正有覺悟,應當求生淨土,應當放下萬緣,老實唸佛。這一段是說明,得陀羅尼不一定得清淨心,得清淨心,得陀羅尼才是菩薩善法功德藏。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皈依三寶: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兩足中尊;

皈依達摩,離欲中尊;

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三昧但是心相應法也,陀羅尼亦是心不相應”——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