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無量壽經 普賢 阿彌陀佛 文殊 沙門的世界 2017-06-07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

【偈雲,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

1996年 淨空法師於美國聖荷西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偈雲,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

從這首偈當中,我們明白了,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要想做到究竟圓滿,他必須要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普賢菩薩的願,剛才說過了,他沒有分別。沒有分別就沒有界限,他禮敬的對象、讚歎的對象、供養的對象,都是盡虛空遍法界。願是有了,心願是有了,但是事相上能不能辦得到?辦不到。譬如我們今天講,我們不要說那麼大,今天講我們這個地球,我們發個願要幫助地球上所有一切苦難的人民,不要講眾生,眾生還要再涉及到動物,那太多了,現在世界上四十多億人,我們有沒有能力都幫助到?沒有能力,做不到!我們有這個心,心有餘而力不足。

我們今天發普賢的大願,我們盡虛空遍法界,我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能力上我們做不到,但是有這個心,有這個心就好,這個心不能沒有。能力做不到不要緊,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到了極樂世界,《無量壽經》上跟我們講得很好,就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我們的智慧、德能就跟彌陀無二無別;換句話說,盡虛空遍法界,在事上,我們能做到。這也就說明普賢菩薩為什麼要選擇彌陀淨土?他是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等覺菩薩,為什麼不在華藏世界去作佛,還要去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實在說,如果就他來講,沒有必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跟文殊這兩位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為什麼?我們今天也可以發普賢願,也可以修普賢行,不是做不到,我們真的可以做。我們在生活當中、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我們用真誠心、清淨平等心、大慈悲心,來處事待人接物,這就是普賢行。但是我們的能力有限,我們的智慧有限,我們沒有辦法普度一切眾生。因此在十方諸佛剎土修行,要修到有能力普度一切眾生,實在講,你要真正證到八地菩薩才有這個能力。證到八地絕不是個容易事情,那要多長的時間!如果我們說不必斷煩惱,不必用很長的時間,就能夠得到無量的智慧、神通、德能,滿足我們的大願,除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第二個法子。這是文殊普賢做榜樣給我們看,他的用意在此地。

所以,一定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現前成就此大願』,這十大願在事相上兌現了,真正能做得到。『一切圓滿皆無餘』,願願都圓滿,無餘是沒有欠缺。『利樂一切眾生界』,“一切眾生界”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這是從橫的來說。要從豎的來說,就是九法界眾生,從等覺菩薩一直到地獄眾生,橫豎周遍。不到極樂世界沒有這個能力,到極樂世界,這個能力就現前。所以我們知道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西方極樂世界非去不可!這個世間太苦,大概中年以上的同修都能深深的體會到,年歲愈大你體會得愈深,這個世間沒有一樣值得留戀的,全是空的、全是假的。

佛在經上所講的都是真實話,國土微脆,這個星球在太空當中運行,不是永恆不滅的,它也禁不起撞擊,地球要與一個小行星撞擊,也就毀掉了。所以要曉得萬法無常,真正體會到這個世間沒有可留戀的,真實、究竟圓滿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要問,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一個星球,為什麼它那裡就究竟圓滿,其他的星球就無常?這個裡頭有道理,那個世間是一切眾生清淨心所變現的。十方世界,特別是我們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什麼變現的?是染汙的心,善惡業變現的。尤其在近代,惡業超過了善業,惡勢力大過善的勢力,所以在這個世界的眾生沒有不受苦難的。這裡面業因果報,理事的現象,我們果然把它看清楚、看明白了,然後你才能夠深深的相信,佛為我們指出一條離苦得樂的道路是正確的。

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皈依三寶: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兩足中尊;

皈依達摩,離欲中尊;

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