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文化專家:中國是量子力學故鄉 易經乃本源

物理 易經 伏羲 量子計算 在前線 2017-04-06

伏羲文化專家:中國是量子力學故鄉 易經乃本源

圖為淮陽伏羲文化研究會會長楊復竣

文/在前線 樑欽

在前線從剛剛閉幕的2017年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淮陽研究中心、淮陽伏羲文化研究會首屆中國數術研討會暨第33屆學術年會上獲悉,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精華《易經》與當代最前沿的量子力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淮陽伏羲文化研究會會長楊復竣在會上指出,伏羲文化、易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結晶,源遠流長,對全人類的進步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楊復竣談到,《易經》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源泉和寶庫,一直源遠流長。如今,復興傳統文化成為社會主旋律,此次此刻,我們應該為伏羲和易經正名,這是中國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文化自覺和文化自強的根源所在。

我們應該正視易經

如今,西方科學、文化十分盛行,在科技前端,量子力學、量子計算成為發達國家角逐的焦點。

而楊復竣在會上指出,量子力學是中華人文始祖伏羲的一個古老命題的復活,《易經》是量子力學的母體理論,中國是量子力學的故鄉,可惜的是,我們至今還沒有太多認識。

伏羲文化專家:中國是量子力學故鄉 易經乃本源

圖為淮陽一景

近百年來,人類和科技的發展以歐美為主流,以計算機、互聯網等代表的信息科技引領了新一輪技術革命。

放眼未來,量子力學、量子計算則是科技產業的下一個競爭高地。

IBM、微軟、谷歌等國外巨頭,包括我國的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也紛紛涉足相關領域,我國的“墨子號”量子號年初交付使用,可以說全人類正在迎來量子力學、量子計算的競賽。整體看來,歐美巨頭對於量子相關的研究處於領先位置。

但是,楊復竣則指出,實際上,中華民族的文化要比西方更早。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創制的《易經》,包羅萬象,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總集。

量子力學來源於易經

“量子力學顛覆了經典力學,顛覆了當代科學。”

在楊復竣看來,量子力學存在著波粒二象性、量子糾纏、量子疊加、量子吸引、量子干擾等特性,而事實上這些量子力學圍觀的世界正是來自《易經》天道規律揭示的內容。

他舉例說:

一、量子波粒二象性,就是伏羲八卦的陰陽二象性,物質分陰陽;

二、量子單位疊加,即陰陽疊加;

三、量子糾纏,就是《易經》陰陽吸引、對偶吸引、萬物對偶存在;

四、量子多體疊加,就是太極圖的S線,既是陰又是陽,既是有又是無;

五、量子干擾,《易經》陰陽時刻發展變化,瞬間改變形態,導致波函數坍塌……

伏羲文化專家:中國是量子力學故鄉 易經乃本源

圖為淮陽伏羲太昊陵

楊復竣表示,“科學只是宇宙本源真象的碎片,再拼接也只能接近、不可能準確表達宇宙是一個完美的生命整體。而《易經》之‘道’是當今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母體,因而,我們可以說擁用幾千年淵源文化的中國是量子力學的故鄉。”

科學挖掘易經乃課題與使命

本次大會3月30日開幕,4月1日閉幕,旨在復興中國傳統文化,尋根祭祖,推動伏羲文化、易經,探討中華瑰寶《易經》在眾多科技領域的科學應用。

據悉,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學家、數論家、數術家以及各地伏羲文化研究會會員等300餘人參加了大會。

伏羲文化專家:中國是量子力學故鄉 易經乃本源

圖為淮陽特產“泥泥狗”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科學是經典物理學,是偉大的。而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易經》,事實上半導體領域的0和1緣起易經的陰陽。而此次楊復竣會長提出的量子力學與《易經》的關係,讓人振奮不已。

《易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寶藏。復興傳統文化,是科學地看待、正視、挖掘、發揚、推廣。

接下來,如何挖掘博大精深的《易經》,併科學地加以推廣、發揚,為我國、全球科技發展做出貢獻,是伏羲文化研究工作者、更是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共同的課題和使命。


贊:淮陽——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龍祖伏羲,淮陽發跡。

八卦肇始,開天立極。

從無生有,是生兩儀。

四象八卦,生生不息。

天地人間,陰晴風雨。

吉凶禍福,相伏相倚。

抗禦災害,避凶趨吉。

德善仁政,民眾受益。

天道行健,自強不息。

地道厚德,載物不語。

人敬天地,天人合一。

流傳萬世,哲理精闢。

一帶一路,發展經濟。

大同和諧,世界讚譽。

超前大道,無人可及。

龍顯神威,東方崛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