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與因果報應(一)

物理 佛教 賴華榮國學堂 2019-07-09

文/賴華榮 圖/網絡

(賴華榮原創文章,禁止洗稿,沒有經過本人同意謝絕轉載,但歡迎轉發!)


量子力學與因果報應(一)



今天,賴華榮國學堂要與大家說說因果報應的問題。

首先,我們一起看看因果報應到底說的是什麼。

佛教《涅槃經》講:“業有三報,一現報,即現作善惡之報,現受苦樂之報;二生報,即或前生作業今生報,或今生作業來生報;三速報,即眼前作業,目下受報。”

人們通俗的說,因果報應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全報。

可見,因果報應論要求人們多行善積德,少幹甚至不幹惡事壞事。

但是世間很多人不相信這條定律,他們所看到的現象是:似乎很多無惡不作的人生活過得比行善積德的人更滋潤,哪來的報應?在他們看來,幹惡事壞事的人都應該天打雷劈才叫做報應。其實這是對因果報應的一種誤解,或者說對因果報應理解得不夠深透。

確切的說,因果報應說的是一種因果關係(或者說因果定律),世間的一切都存在著因果關係或者說世間的一切都可以用因果定律來解釋,比如:某位學生學習方法正確加上用功刻苦做功課,學業成績好,其中“學習方法正確加上用功刻苦做功課”是因,“學業成績好”是果;醉駕肇事現象中,“喝醉酒後駕駛機動車”是因,“肇事”是果;一時衝動,將對方殺害,“一時衝動”是因,“殺人及事後被處罰”是果……其實一切的言行舉止都是因果相互糾纏的:過去的言行舉止(即因)導致了現在的言行舉止(即果),現在的言行舉止(即因)導致未來的言行舉止(即果),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業力的作用。業力的作用導致因果報應,換句話說,因果報應的內在推動力就是業力的作用。

其實,世間根本找不到沒有因的果,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人們常說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與此同理。

有其因,一定有其果,欲改變果,得先改變因,以果尋因是任何門派取得長足進步和發展的極佳方法。

根據以果尋因的方法,我們得先弄清楚人類為什麼會有各種各樣的言行舉止,也就是說人類各種各樣的言行舉止是如何產生的?深究之,我們知道,人類的言行舉止分為被動型和主動型兩種:被動型就是人類受到刺激後不需經過大腦思考而產生的言行舉止,比如突然被高溫燙傷時發出的叫聲和自我保護動作;而主動型是指經過大腦思考後而產生的言行舉止,人類的言行舉止大部分都屬於主動型的。

不管是被動型還是主動型,其根本的原因是信息的傳遞,如果沒有信息的傳遞,將不會產生任何的言行舉止,而信息的傳遞完全依靠波來完成,即波是一切信息的載體。

在這裡,我們主要討論主動型的言行舉止是如何產生的。

日常生活經驗告訴我們:主動型的言行舉止是由思想產生出來的,即先有想法然後才有做法,思想在前言行在後,有什麼思想就有什麼言行,不同的思想決定了不同的言行(即價值取向)。好的思想(或者說正能量的思想)產生好的言行(或者說正能量的言行),進而收穫好的結果;壞的思想(或者說負能量的思想)產生壞的言行(或者說負能量的言行),進而收穫壞的結果。

那麼,什麼是好思想?什麼又是壞思想呢?好與壞又如何界定呢?

對於好與壞的判定,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標準,但不管標準如何,總有一個基本原則——可持續的思想體系才是好的,否則就不能算好。

物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只有平衡的東西才可持續,一旦平衡被打破則無法持續,如果需要繼續持續下去,則應該將打破的平衡重新恢復,建立新的平衡。

思想體系也一樣,如果一個人的思想體系是平衡的,那麼他(她)的思想就是可持續的,由此平衡的思想產生的言行也是可持續的,即他(她)的身心是健康的,且一生是和諧的、順暢的、良性循環的、成功的、幸福的。如果一個人的思想體系是不平衡的,那麼他(她)的思想就是不可持續的,由此平衡的思想產生的言行也是不可持續的,即他(她)的身心是不健康的,且一生是不和諧的、不順暢的、惡性循環的、失敗的、苦惱焦慮的。

那麼,如何判定一個人的思想是否平衡呢?

根據古人的造字法我們知道,“思”即心田,而“想”是“相”與“心”的組合(即相由心生)。在稻田裡種上什麼就能收穫什麼,這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稻田生產出來的是物質產品;在心田裡“種”上知識,收穫的是知識產品(精神食糧),即一個人的想法由“思”而來,沒有思就沒有想。由“思”即心田裡儲存的知識組合加工出“想”,更確切的說就是將自己的所見所聞經過內化後形成自己的觀點,這個觀點說明白了就是各自的人生觀、價值觀。

每一個人對世界的同一個人、同一個物或同一件事的看法都不一樣,造成不一樣的原因就是每個人心田裡儲存的知識不一樣或者說經過自己內化後的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不一樣,因此產生的判斷也就不一樣,最後導致言行不一樣。

不管是知識的存儲,還是知識的內化,都是依靠波動來完成的,沒有波動則世界的一切將失去聯繫,也不可能相互作用,因為波是一切信息的載體(包括知識信息)。關於這一點,在賴華榮國學堂《宇宙觀系列》文章裡早有詳細的論述。


量子力學與因果報應(一)



而波動是量子力學裡的一個概念,量子力學最基本的對易關係是波動性和粒子性。其實波動性和粒子性都是相對的,這在我前面的文章《宇宙觀系列十三:賴華榮國學堂重新定義宇宙的維度》論述過——即宇宙中同一個空間維度的粒子才可能產生作用,作用後生成上一個空間維度的波(即碰撞湮滅)和下一個空間維度的粒子(碰撞相聚),因此同樣的粒子對於比自己低維的空間來說呈現的就是波動性、對於比自己高維的空間來說呈現的就是粒子性。

賴華榮國學堂在《宇宙觀系列》文章裡總結了宇宙間所有的微觀粒子的相互作用,如下:

有華子Ⅴ(n)參與的華子Ⅰ(n)與華子Ⅰ(n)之間碰撞後相互吸引相聚成華子Ⅰ(n+1);

有華子Ⅰ(n)參與的華子Ⅱ(n)與華子Ⅱ(n)之間碰撞後相互吸引相聚成華子Ⅱ(n+1);

有華子Ⅱ(n)參與的華子Ⅲ(n)與華子Ⅲ(n)之間碰撞後相互吸引相聚成華子Ⅲ(n+1);

有華子Ⅲ(n)參與的華子Ⅳ(n)與華子Ⅳ(n)之間碰撞後相互吸引相聚成華子Ⅳ(n+1);

有華子Ⅳ(n)參與的華子Ⅴ(n)與華子Ⅴ(n)之間碰撞後相互吸引相聚成華子Ⅴ(n+1)。

(備註:以上n為自然數)

以上粒子(也可以說量子)因相互吸引而產生波動,這種波我們可稱之為引力波。

有華子Ⅳ(n)參與的華子Ⅰ(n)與華子Ⅰ(n)之間碰撞後相互排斥湮滅為華子Ⅰ(n-1);

有華子Ⅴ(n)參與的華子Ⅱ(n)與華子Ⅱ(n)之間碰撞後相互排斥湮滅為華子Ⅱ(n-1);

有華子Ⅰ(n)參與的華子Ⅲ(n)與華子Ⅲ(n)之間碰撞後相互排斥湮滅為華子Ⅲ(n-1);

有華子Ⅱ(n)參與的華子Ⅳ(n)與華子Ⅳ(n)之間碰撞後相互排斥湮滅為華子Ⅳ(n-1);

有華子Ⅲ(n)參與的華子Ⅴ(n)與華子Ⅴ(n)之間碰撞後相互排斥湮滅為華子Ⅴ(n-1)。

(備註:以上n為自然數)

以上粒子(也可以說量子)因相互排斥而產生波動,這種波我們可稱之為斥力波。


量子力學與因果報應(一)



如果粒子足夠小,那麼同樣的粒子,相互吸引(相聚)則可測,相互排斥(湮滅)則不可測,這就是物理學上的“測不準”,由於現代科技創造的速度永遠不大於光速,因此對於超光速的粒子,人們無法測準。(注:賴華榮國學堂認為宇宙一定存在超光速的粒子,這在《宇宙觀系列》有詳細推導過程。)

因吸引分為主動吸引和被動吸引兩種情況,所以產生的引力波有兩種;而排斥也分主動排斥和被動排斥兩種情況,產生的斥力波也有兩種,共四種不同的波。

利用四種不同的波動存儲記憶知識、內化人生中的所見所聞(包括文化知識),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粒子間根本不存在吸引、被吸引、排斥和被排斥,也就是說根本沒有波動。

對於人類的思想來說,波動就是“心動”,即所見所聞所感受到的東西觸動了思維,思維動起來了,用佛教的語言來說就是“緣起”的狀態。而沒有波動就是“心靜”,沒有任何東西能觸動思維,猶如“死靜”一般,只有血液在身上流淌,用佛教的語言來說就是“緣未起”的狀態,或者說“虛極靜篤、致虛守靜”的狀態。

緣起時,如何做到用四種波動存儲記憶知識、內化人生中的所見所聞所感受到的東西,進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緣未起時,如何做到不受私慾膨脹的影響,守住美妙的這份寧靜,如此則思想體系平衡了,否則思想體系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至於平衡的思想體系會帶來什麼好處,不平衡的思想體系會帶來什麼壞處,即文章題目上所說的因果報應,將在後面的文章中分享給大家。

(作者簡介:賴華榮,大學畢業,高級教師,現從教於福建省長汀縣第三中學。大學畢業後認真研究過的書籍有:《時間簡史》、《大設計》、《不可思議的物理》、《宇宙的琴絃》、《上帝與新物理學》、《神奇的粒子世界》、《量子力學》卷Ⅱ第五版、《看清“上帝”的臉》、《天文學新概論》、《科學技術哲學概論》、《愛因斯坦》(科學家卷)、《哲學並不神祕》、《世界未解之謎》、《道德經》、《律學會通》、《資治通鑑》、《古代曆法計算法》、《環球科學》、《周易與中醫學》、《黃帝內經》、《溫病條辨》、《金匱要略》、《傷寒論》、《三體》、《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消失的微生物》、各種易經類、風水類、四柱八字類書籍、佛教經典等。)

如果您有什麼意見或建議,可以在評論區寫評論,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