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7月24日,在內蒙古烏拉特後旗潮格溫都爾鎮,身著彩色民族服飾的寶音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正為暑期的孩子們講授敖包文化。這一幕被旗直機關工委書記、旗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福利拍下來發到朋友圈,收穫無數點贊。這是該旗強基層黨建、服務牧民群眾的一個縮影。

烏拉特後旗是內蒙古自治區19個邊境少數民族旗縣之一,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26%,有2100戶牧民散居在2.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每10平方公里僅有1戶牧民,地廣人稀、交通不便。

旗委組織部門為解決牧民普遍存在的學習難、交流難、辦事難、購物難、致富難,探索實施了“五個一”先鋒工程,即“一校(黨校)、一戶(黨員中心戶)、一業(產業)、一隊(黨員流動服務隊)、一車(愛民固邊直通車)”,打通服務牧民最後一公里,樹起了立得住、叫得響的黨建品牌。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7月24日,在內蒙古烏拉特後旗潮格溫都爾鎮,身著彩色民族服飾的寶音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正為暑期的孩子們講授敖包文化。這一幕被旗直機關工委書記、旗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福利拍下來發到朋友圈,收穫無數點贊。這是該旗強基層黨建、服務牧民群眾的一個縮影。

烏拉特後旗是內蒙古自治區19個邊境少數民族旗縣之一,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26%,有2100戶牧民散居在2.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每10平方公里僅有1戶牧民,地廣人稀、交通不便。

旗委組織部門為解決牧民普遍存在的學習難、交流難、辦事難、購物難、致富難,探索實施了“五個一”先鋒工程,即“一校(黨校)、一戶(黨員中心戶)、一業(產業)、一隊(黨員流動服務隊)、一車(愛民固邊直通車)”,打通服務牧民最後一公里,樹起了立得住、叫得響的黨建品牌。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圖為黨員群眾在黨員中心戶家中收看電視

賦能群眾有“載體”

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流動性強,為了紮實開展黨員日常教育,烏拉特後旗投入150萬元,打造了3輛流動服務車,並依託駝隊、馬隊、摩托隊,以流動黨校的形式將黨課送到牧民家門口。

“流動黨校及時將黨的方針政策傳遞到了每一個牧民的心中。”據旗直機關工委書記、旗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福利介紹,無論牧民身處多麼偏遠,通過流動黨校將他們的心與黨緊緊連在一起。流動黨校送學講課時,採用蒙漢雙語,並與民族文化傳承、旅遊節慶等活動結合起來,做到有活動就有黨建宣講、有黨員參與、有黨課融入。

在烏拉特後旗,每15公里至30公里半徑內要產生1個黨員中心戶,每年評選一次。“中心戶”的職責是聯繫服務周邊牧民群眾和黨員,組織學習、開展活動、收集民情、化解矛盾和實施產業幫扶等。

經過優化,烏拉特後旗的黨員中心戶現有83戶,通過“黨員中心戶+產業”“黨員中心戶+協會”“黨員中心戶+貧困戶”等模式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賦能。呼和溫都爾鎮那仁烏布爾嘎查黨員中心戶娜仁高娃聯繫6戶黨員、1戶貧困戶。除了定期開展黨組織活動外,她還帶領7戶牧民成立旅遊合作社、發展牧家樂、生產售賣奶製品。貧困戶馬維富農閒時去牧家樂打工,每天有200多元的收入。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7月24日,在內蒙古烏拉特後旗潮格溫都爾鎮,身著彩色民族服飾的寶音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正為暑期的孩子們講授敖包文化。這一幕被旗直機關工委書記、旗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福利拍下來發到朋友圈,收穫無數點贊。這是該旗強基層黨建、服務牧民群眾的一個縮影。

烏拉特後旗是內蒙古自治區19個邊境少數民族旗縣之一,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26%,有2100戶牧民散居在2.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每10平方公里僅有1戶牧民,地廣人稀、交通不便。

旗委組織部門為解決牧民普遍存在的學習難、交流難、辦事難、購物難、致富難,探索實施了“五個一”先鋒工程,即“一校(黨校)、一戶(黨員中心戶)、一業(產業)、一隊(黨員流動服務隊)、一車(愛民固邊直通車)”,打通服務牧民最後一公里,樹起了立得住、叫得響的黨建品牌。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圖為黨員群眾在黨員中心戶家中收看電視

賦能群眾有“載體”

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流動性強,為了紮實開展黨員日常教育,烏拉特後旗投入150萬元,打造了3輛流動服務車,並依託駝隊、馬隊、摩托隊,以流動黨校的形式將黨課送到牧民家門口。

“流動黨校及時將黨的方針政策傳遞到了每一個牧民的心中。”據旗直機關工委書記、旗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福利介紹,無論牧民身處多麼偏遠,通過流動黨校將他們的心與黨緊緊連在一起。流動黨校送學講課時,採用蒙漢雙語,並與民族文化傳承、旅遊節慶等活動結合起來,做到有活動就有黨建宣講、有黨員參與、有黨課融入。

在烏拉特後旗,每15公里至30公里半徑內要產生1個黨員中心戶,每年評選一次。“中心戶”的職責是聯繫服務周邊牧民群眾和黨員,組織學習、開展活動、收集民情、化解矛盾和實施產業幫扶等。

經過優化,烏拉特後旗的黨員中心戶現有83戶,通過“黨員中心戶+產業”“黨員中心戶+協會”“黨員中心戶+貧困戶”等模式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賦能。呼和溫都爾鎮那仁烏布爾嘎查黨員中心戶娜仁高娃聯繫6戶黨員、1戶貧困戶。除了定期開展黨組織活動外,她還帶領7戶牧民成立旅遊合作社、發展牧家樂、生產售賣奶製品。貧困戶馬維富農閒時去牧家樂打工,每天有200多元的收入。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巴音前達門蘇木巴音查幹嘎查發展壯大戈壁紅駝產業,帶動牧民致富。

發展產業有“頭雁”

發展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針對邊境地區生產條件落後、生產經營方式單一的問題,烏拉特後旗要求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融入農牧業發展中,通過黨組織引領、黨員帶頭、能人蔘與,發展特色產業,實現旗有主導產業、蘇木鄉鎮有特色產業、嘎查村有集體經濟、貧困戶有致富項目的目標。

藉助汽車越野拉力賽、敖包文化節、國際駱駝文化旅遊節等活動,基層黨組織引導牧民參加旅遊接待、民俗文化表演,拓寬收入渠道,參與牧民戶均增收3萬元。

獲各琦蘇木烏寶力格嘎查黨員牧民蘇雅拉其木格,自籌資金帶頭髮展養馬產業,組建養馬產業協會,並無償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帶動周邊27戶牧民養馬1800匹,戶均年增收2萬元。

潮格鎮烏蘭敖包嘎查黨支部書記帶頭,與5戶牧民一起將115頭母羊先送給貧困戶石永明飼養,待其脫貧後再返還母羊,使他順利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7月24日,在內蒙古烏拉特後旗潮格溫都爾鎮,身著彩色民族服飾的寶音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正為暑期的孩子們講授敖包文化。這一幕被旗直機關工委書記、旗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福利拍下來發到朋友圈,收穫無數點贊。這是該旗強基層黨建、服務牧民群眾的一個縮影。

烏拉特後旗是內蒙古自治區19個邊境少數民族旗縣之一,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26%,有2100戶牧民散居在2.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每10平方公里僅有1戶牧民,地廣人稀、交通不便。

旗委組織部門為解決牧民普遍存在的學習難、交流難、辦事難、購物難、致富難,探索實施了“五個一”先鋒工程,即“一校(黨校)、一戶(黨員中心戶)、一業(產業)、一隊(黨員流動服務隊)、一車(愛民固邊直通車)”,打通服務牧民最後一公里,樹起了立得住、叫得響的黨建品牌。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圖為黨員群眾在黨員中心戶家中收看電視

賦能群眾有“載體”

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流動性強,為了紮實開展黨員日常教育,烏拉特後旗投入150萬元,打造了3輛流動服務車,並依託駝隊、馬隊、摩托隊,以流動黨校的形式將黨課送到牧民家門口。

“流動黨校及時將黨的方針政策傳遞到了每一個牧民的心中。”據旗直機關工委書記、旗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福利介紹,無論牧民身處多麼偏遠,通過流動黨校將他們的心與黨緊緊連在一起。流動黨校送學講課時,採用蒙漢雙語,並與民族文化傳承、旅遊節慶等活動結合起來,做到有活動就有黨建宣講、有黨員參與、有黨課融入。

在烏拉特後旗,每15公里至30公里半徑內要產生1個黨員中心戶,每年評選一次。“中心戶”的職責是聯繫服務周邊牧民群眾和黨員,組織學習、開展活動、收集民情、化解矛盾和實施產業幫扶等。

經過優化,烏拉特後旗的黨員中心戶現有83戶,通過“黨員中心戶+產業”“黨員中心戶+協會”“黨員中心戶+貧困戶”等模式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賦能。呼和溫都爾鎮那仁烏布爾嘎查黨員中心戶娜仁高娃聯繫6戶黨員、1戶貧困戶。除了定期開展黨組織活動外,她還帶領7戶牧民成立旅遊合作社、發展牧家樂、生產售賣奶製品。貧困戶馬維富農閒時去牧家樂打工,每天有200多元的收入。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巴音前達門蘇木巴音查幹嘎查發展壯大戈壁紅駝產業,帶動牧民致富。

發展產業有“頭雁”

發展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針對邊境地區生產條件落後、生產經營方式單一的問題,烏拉特後旗要求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融入農牧業發展中,通過黨組織引領、黨員帶頭、能人蔘與,發展特色產業,實現旗有主導產業、蘇木鄉鎮有特色產業、嘎查村有集體經濟、貧困戶有致富項目的目標。

藉助汽車越野拉力賽、敖包文化節、國際駱駝文化旅遊節等活動,基層黨組織引導牧民參加旅遊接待、民俗文化表演,拓寬收入渠道,參與牧民戶均增收3萬元。

獲各琦蘇木烏寶力格嘎查黨員牧民蘇雅拉其木格,自籌資金帶頭髮展養馬產業,組建養馬產業協會,並無償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帶動周邊27戶牧民養馬1800匹,戶均年增收2萬元。

潮格鎮烏蘭敖包嘎查黨支部書記帶頭,與5戶牧民一起將115頭母羊先送給貧困戶石永明飼養,待其脫貧後再返還母羊,使他順利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圖為黨員流動綜合服務隊幫助牧民剪駝絨

服務牧民有“抓手”

黨員綜合流動服務隊是最初活躍在烏拉特後旗大地上的服務組織,主要為企業提供拉運、維修、綠化等綜合服務。

後來又先後誕生了重點項目攻堅隊、志願者服務隊,服務的重點各有側重,重點項目攻堅隊為脫貧攻堅提供智慧支撐和路徑支持,而志願服務隊則在嘎查村管理、生態保護、關愛留守兒童等方面發力。

志願服務隊中的“週末媽媽”巾幗服務隊致力於關愛留守兒童,曾獲“全國最美志願服務項目”。

服務隊成員包桂花的結對對象是一位母親在200公里外放牧的小學生胡思樂,包桂花在丈夫身患重病的情況下,也沒有放棄對胡思樂的照顧;年輕姑娘圖婭剛加入志願者隊伍時還是單身,卻堅持每週帶結對孩子回家過週末。

旗婦聯主席王硯介紹,第一批“週末媽媽”全是黨員,在她們的示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了這支隊伍,已成功結對142對。

針對牧民購買生產生活物資困難的問題,烏拉特後旗開通8輛愛民固邊直通車,採取預約採購登記、購買明細登記、信息反饋登記等方式,以成本價為牧民代購新鮮蔬菜、米麵油鹽、獸藥飼料等,定人、定車、定點、定時送達,被牧民稱為“草原上的及時雨”,已累計代買200萬元物資。

除購物直通車外,烏拉特後旗還配備了5輛邊防巡邏車、6輛醫療流動服務車、21個愛民超市等,織就更加細緻的便民服務網絡。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7月24日,在內蒙古烏拉特後旗潮格溫都爾鎮,身著彩色民族服飾的寶音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正為暑期的孩子們講授敖包文化。這一幕被旗直機關工委書記、旗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福利拍下來發到朋友圈,收穫無數點贊。這是該旗強基層黨建、服務牧民群眾的一個縮影。

烏拉特後旗是內蒙古自治區19個邊境少數民族旗縣之一,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26%,有2100戶牧民散居在2.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每10平方公里僅有1戶牧民,地廣人稀、交通不便。

旗委組織部門為解決牧民普遍存在的學習難、交流難、辦事難、購物難、致富難,探索實施了“五個一”先鋒工程,即“一校(黨校)、一戶(黨員中心戶)、一業(產業)、一隊(黨員流動服務隊)、一車(愛民固邊直通車)”,打通服務牧民最後一公里,樹起了立得住、叫得響的黨建品牌。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圖為黨員群眾在黨員中心戶家中收看電視

賦能群眾有“載體”

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流動性強,為了紮實開展黨員日常教育,烏拉特後旗投入150萬元,打造了3輛流動服務車,並依託駝隊、馬隊、摩托隊,以流動黨校的形式將黨課送到牧民家門口。

“流動黨校及時將黨的方針政策傳遞到了每一個牧民的心中。”據旗直機關工委書記、旗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福利介紹,無論牧民身處多麼偏遠,通過流動黨校將他們的心與黨緊緊連在一起。流動黨校送學講課時,採用蒙漢雙語,並與民族文化傳承、旅遊節慶等活動結合起來,做到有活動就有黨建宣講、有黨員參與、有黨課融入。

在烏拉特後旗,每15公里至30公里半徑內要產生1個黨員中心戶,每年評選一次。“中心戶”的職責是聯繫服務周邊牧民群眾和黨員,組織學習、開展活動、收集民情、化解矛盾和實施產業幫扶等。

經過優化,烏拉特後旗的黨員中心戶現有83戶,通過“黨員中心戶+產業”“黨員中心戶+協會”“黨員中心戶+貧困戶”等模式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賦能。呼和溫都爾鎮那仁烏布爾嘎查黨員中心戶娜仁高娃聯繫6戶黨員、1戶貧困戶。除了定期開展黨組織活動外,她還帶領7戶牧民成立旅遊合作社、發展牧家樂、生產售賣奶製品。貧困戶馬維富農閒時去牧家樂打工,每天有200多元的收入。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巴音前達門蘇木巴音查幹嘎查發展壯大戈壁紅駝產業,帶動牧民致富。

發展產業有“頭雁”

發展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針對邊境地區生產條件落後、生產經營方式單一的問題,烏拉特後旗要求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融入農牧業發展中,通過黨組織引領、黨員帶頭、能人蔘與,發展特色產業,實現旗有主導產業、蘇木鄉鎮有特色產業、嘎查村有集體經濟、貧困戶有致富項目的目標。

藉助汽車越野拉力賽、敖包文化節、國際駱駝文化旅遊節等活動,基層黨組織引導牧民參加旅遊接待、民俗文化表演,拓寬收入渠道,參與牧民戶均增收3萬元。

獲各琦蘇木烏寶力格嘎查黨員牧民蘇雅拉其木格,自籌資金帶頭髮展養馬產業,組建養馬產業協會,並無償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帶動周邊27戶牧民養馬1800匹,戶均年增收2萬元。

潮格鎮烏蘭敖包嘎查黨支部書記帶頭,與5戶牧民一起將115頭母羊先送給貧困戶石永明飼養,待其脫貧後再返還母羊,使他順利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圖為黨員流動綜合服務隊幫助牧民剪駝絨

服務牧民有“抓手”

黨員綜合流動服務隊是最初活躍在烏拉特後旗大地上的服務組織,主要為企業提供拉運、維修、綠化等綜合服務。

後來又先後誕生了重點項目攻堅隊、志願者服務隊,服務的重點各有側重,重點項目攻堅隊為脫貧攻堅提供智慧支撐和路徑支持,而志願服務隊則在嘎查村管理、生態保護、關愛留守兒童等方面發力。

志願服務隊中的“週末媽媽”巾幗服務隊致力於關愛留守兒童,曾獲“全國最美志願服務項目”。

服務隊成員包桂花的結對對象是一位母親在200公里外放牧的小學生胡思樂,包桂花在丈夫身患重病的情況下,也沒有放棄對胡思樂的照顧;年輕姑娘圖婭剛加入志願者隊伍時還是單身,卻堅持每週帶結對孩子回家過週末。

旗婦聯主席王硯介紹,第一批“週末媽媽”全是黨員,在她們的示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了這支隊伍,已成功結對142對。

針對牧民購買生產生活物資困難的問題,烏拉特後旗開通8輛愛民固邊直通車,採取預約採購登記、購買明細登記、信息反饋登記等方式,以成本價為牧民代購新鮮蔬菜、米麵油鹽、獸藥飼料等,定人、定車、定點、定時送達,被牧民稱為“草原上的及時雨”,已累計代買200萬元物資。

除購物直通車外,烏拉特後旗還配備了5輛邊防巡邏車、6輛醫療流動服務車、21個愛民超市等,織就更加細緻的便民服務網絡。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作 者 | 記 者 周 妍 通訊員 辛鳳娟 戴飛龍

供 圖 | 樑雪梅

編 輯 | 劉 瓊

微信公眾號版權說明

如需轉載本微信公眾號內容:

1.須保持圖文完整,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2.完整標註版權及稿件來源、作者;

3.未按此規定轉載的,本微信公眾號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聚焦三農工作隊伍

聚力鄉村振興戰略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7月24日,在內蒙古烏拉特後旗潮格溫都爾鎮,身著彩色民族服飾的寶音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正為暑期的孩子們講授敖包文化。這一幕被旗直機關工委書記、旗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福利拍下來發到朋友圈,收穫無數點贊。這是該旗強基層黨建、服務牧民群眾的一個縮影。

烏拉特後旗是內蒙古自治區19個邊境少數民族旗縣之一,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26%,有2100戶牧民散居在2.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每10平方公里僅有1戶牧民,地廣人稀、交通不便。

旗委組織部門為解決牧民普遍存在的學習難、交流難、辦事難、購物難、致富難,探索實施了“五個一”先鋒工程,即“一校(黨校)、一戶(黨員中心戶)、一業(產業)、一隊(黨員流動服務隊)、一車(愛民固邊直通車)”,打通服務牧民最後一公里,樹起了立得住、叫得響的黨建品牌。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圖為黨員群眾在黨員中心戶家中收看電視

賦能群眾有“載體”

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流動性強,為了紮實開展黨員日常教育,烏拉特後旗投入150萬元,打造了3輛流動服務車,並依託駝隊、馬隊、摩托隊,以流動黨校的形式將黨課送到牧民家門口。

“流動黨校及時將黨的方針政策傳遞到了每一個牧民的心中。”據旗直機關工委書記、旗委組織部副部長李福利介紹,無論牧民身處多麼偏遠,通過流動黨校將他們的心與黨緊緊連在一起。流動黨校送學講課時,採用蒙漢雙語,並與民族文化傳承、旅遊節慶等活動結合起來,做到有活動就有黨建宣講、有黨員參與、有黨課融入。

在烏拉特後旗,每15公里至30公里半徑內要產生1個黨員中心戶,每年評選一次。“中心戶”的職責是聯繫服務周邊牧民群眾和黨員,組織學習、開展活動、收集民情、化解矛盾和實施產業幫扶等。

經過優化,烏拉特後旗的黨員中心戶現有83戶,通過“黨員中心戶+產業”“黨員中心戶+協會”“黨員中心戶+貧困戶”等模式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賦能。呼和溫都爾鎮那仁烏布爾嘎查黨員中心戶娜仁高娃聯繫6戶黨員、1戶貧困戶。除了定期開展黨組織活動外,她還帶領7戶牧民成立旅遊合作社、發展牧家樂、生產售賣奶製品。貧困戶馬維富農閒時去牧家樂打工,每天有200多元的收入。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巴音前達門蘇木巴音查幹嘎查發展壯大戈壁紅駝產業,帶動牧民致富。

發展產業有“頭雁”

發展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針對邊境地區生產條件落後、生產經營方式單一的問題,烏拉特後旗要求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融入農牧業發展中,通過黨組織引領、黨員帶頭、能人蔘與,發展特色產業,實現旗有主導產業、蘇木鄉鎮有特色產業、嘎查村有集體經濟、貧困戶有致富項目的目標。

藉助汽車越野拉力賽、敖包文化節、國際駱駝文化旅遊節等活動,基層黨組織引導牧民參加旅遊接待、民俗文化表演,拓寬收入渠道,參與牧民戶均增收3萬元。

獲各琦蘇木烏寶力格嘎查黨員牧民蘇雅拉其木格,自籌資金帶頭髮展養馬產業,組建養馬產業協會,並無償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帶動周邊27戶牧民養馬1800匹,戶均年增收2萬元。

潮格鎮烏蘭敖包嘎查黨支部書記帶頭,與5戶牧民一起將115頭母羊先送給貧困戶石永明飼養,待其脫貧後再返還母羊,使他順利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圖為黨員流動綜合服務隊幫助牧民剪駝絨

服務牧民有“抓手”

黨員綜合流動服務隊是最初活躍在烏拉特後旗大地上的服務組織,主要為企業提供拉運、維修、綠化等綜合服務。

後來又先後誕生了重點項目攻堅隊、志願者服務隊,服務的重點各有側重,重點項目攻堅隊為脫貧攻堅提供智慧支撐和路徑支持,而志願服務隊則在嘎查村管理、生態保護、關愛留守兒童等方面發力。

志願服務隊中的“週末媽媽”巾幗服務隊致力於關愛留守兒童,曾獲“全國最美志願服務項目”。

服務隊成員包桂花的結對對象是一位母親在200公里外放牧的小學生胡思樂,包桂花在丈夫身患重病的情況下,也沒有放棄對胡思樂的照顧;年輕姑娘圖婭剛加入志願者隊伍時還是單身,卻堅持每週帶結對孩子回家過週末。

旗婦聯主席王硯介紹,第一批“週末媽媽”全是黨員,在她們的示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了這支隊伍,已成功結對142對。

針對牧民購買生產生活物資困難的問題,烏拉特後旗開通8輛愛民固邊直通車,採取預約採購登記、購買明細登記、信息反饋登記等方式,以成本價為牧民代購新鮮蔬菜、米麵油鹽、獸藥飼料等,定人、定車、定點、定時送達,被牧民稱為“草原上的及時雨”,已累計代買200萬元物資。

除購物直通車外,烏拉特後旗還配備了5輛邊防巡邏車、6輛醫療流動服務車、21個愛民超市等,織就更加細緻的便民服務網絡。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作 者 | 記 者 周 妍 通訊員 辛鳳娟 戴飛龍

供 圖 | 樑雪梅

編 輯 | 劉 瓊

微信公眾號版權說明

如需轉載本微信公眾號內容:

1.須保持圖文完整,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2.完整標註版權及稿件來源、作者;

3.未按此規定轉載的,本微信公眾號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聚焦三農工作隊伍

聚力鄉村振興戰略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五個一”黨建工程成品牌

歡迎投稿

網站投稿:[email protected]

報紙投稿:[email protected]

報紙投圖:[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