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在生態優先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後發趕超

烏蘭察布:在生態優先高質量發展中實現後發趕超

大美烏蘭察布

最近,一則“京張高鐵年底開通,呼和浩特市3小時進京,烏蘭察布市進京縮短至70分鐘”的消息被人們刷屏熱傳。京張高鐵的開通,意味著烏蘭察布市繼進入大數據時代又迎來了高鐵時代,在推進高質量發展大學習大討論中, 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揚長補短,搭上京張高鐵的快車,實現後發趕超,也成了烏蘭察布市各級幹部熱議的話題。

45項調研專題直面問題 摸清脈絡破解癥結

直面問題差距,破解發展癥結,是烏蘭察布市大學習大討論的主要內容。在自治區黨委“思想再解放、篤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大學習大討論”動員部署會後,烏蘭察布市立即召開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按照自治區黨委“大學習大討論”確定的7個方面任務,細化為45項調研專題,市級領導按照分工職責,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怎麼看、怎麼辦、怎麼幹”開展調研,查擺問題和差距,進一步摸清發展脈絡,在深度思考的前提下提出務實可行的對策措施,形成高質量的調研報告,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決策參考。目前,市四大班子領導已開展調研56次,45項調研專題都形成了報告。

“打造全區開發開放新高地,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在新時代賦予烏蘭察布高質量發展的新定位,如何快速推進?”這是市委書記杜學軍調研課題。經過調研,他認為,烏蘭察布雖然開發開放工作實現了破題,但就目前來說,無論是基礎建設還是軟件配套,無論是經濟體量還是對外開放程度,都還存在著很多不足。就此,他提出大力發展泛口岸經濟、陸港經濟、鐵路港經濟、空港經濟和大力培育市場開放主體5條對策。

通過這場從上到下的學習調研,全市幹部認識到:近年來,儘管烏蘭察布市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經濟總量小,作為欠發達地區的基本市情還沒有根本改變,要想成為人流、物流、資金流的“沉澱區”,只有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之路,才能把優越的區位交通、涼爽的氣候、低電價等非資源性優勢,變成了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實現跨越趕超。

“治退保建”齊發力 讓綠水長流青山常在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烏蘭察布人對此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併為此進行持久不懈的奮鬥。

過去,由於不斷墾草毀林種糧,致使生態植被破壞、土地退化沙化,“種一坡,拉一車,收一笸籮,煮一鍋”成為當時烏蘭察布的真實寫照。烏蘭察布也成為自治區最為貧困的地區,11個旗縣市有9個國家和自治區級的貧困旗縣。因此,該市也被戲稱為“地下無寶、地上無草”的窮地方,一度外流人口高達70萬人。

1994年春,烏蘭察布果斷提出退耕還林還草還牧即“進退還”戰略,由此開始大規模的生態建設。十八大以來,該市將生態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突出地位,以構建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示範區為目標,掀起了新一輪生態建設熱潮。通過多年的生態建設,該市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分別達到1911萬畝和124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23.46%,風蝕沙化和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狀況呈現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局面,由過去的“沙進人退”轉變為現如今的“綠進沙退”,該市被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

經過學習調研,烏蘭察布市廣大幹部群眾更加清醒、深刻地認識到:烏蘭察布生態環境雖然得到了極大改善,但還存在著森林總量偏小、生態產業化程度低等諸多不足, 生態保護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和保障,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更不能有鬆口氣、歇歇腳的想法,必須守住綠色底線,從“治退保建”上補齊生態建設短板,讓綠水長流青山常在。

治,就是堅持不懈在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上聚焦聚力。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壓緊壓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對草原生態、礦山整治、固廢處理等突出問題集中攻堅,推動全市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退,就是持續在節約集約利用資源上聚焦聚力。立足水資源匱乏、生態環境脆弱的實際,大力調整生產力佈局,實施退水、退耕、退牧及退出無序開發“四退”戰略,對耗水較高的噴灌方式和傳統大水漫灌方式進行徹底改造,用3年時間完成 90萬畝耕地改造。

保,著力在生態保護修復上聚焦聚力。堅持保護和修復並重,持續在湖泊、草原、森林保護治理上加壓加力,把1.52萬平方公里生態保護紅線面積、4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19個自然保護區保護好。

建,致力在國土綠化上聚焦聚力。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為抓手,繼續大力實施國家重點生態工程、重點區域綠化工程,今年確保完成國家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及退化林修復40萬畝、森林撫育34萬畝,高標準綠化100個村屯,持續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特別是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打造經濟林全產業鏈,實現大地增綠、群眾增收“雙贏”目標。

經過治理保護,在區市縣三級政府全力實施“兩節兩補兩恢復”六大工程和合力打響岱海湖保衛戰後,備受人們關注的岱海湖水質惡化趨勢得到控制,水量及地下水位有所升高,生態功能逐步恢復,流域內林草覆蓋率大幅提升,形成55平方公里溼地、45平方公里草原的壯美景觀。

環境好了,來投資的多了。“過去,我們出去招商找企業,人家都不知道烏蘭察布到底是什麼地方?現在,環境好,全國各地的企業主動找上門來找我們談合作、談投資。”烏蘭察布市區域合作局局長弓箭說。

堅持新發展理念 走綠色創新發展之路

烏蘭察布市重新審視市情,響亮提出“北京向西一步,就是烏蘭察布”,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優越的區位交通、綠色資源和後發優勢,做大做強綠色農畜產品、清潔能源、環保新材料、大數據、大物流、大旅遊產業,打造全區開放開發新高地,努力走出一條綠色、創新、非資源依賴型的發展路子。

“推動轉方式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相結合,加快用高新技術和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是市長費東斌的調研課題。他認為,烏蘭察布市雖然在轉方式調結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和短板,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努力搶佔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硬槓槓”,激活創新驅動“新引擎”,打好產業轉型組合拳,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推動傳統產業“老樹開新花”、新興產業“新芽成大樹”。

為此,該市不斷優化投資環境,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聚焦高端高新產業,大力引進產業鏈延伸升級項目,支持和促進民間投資,今年全年擬實施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79項,總投資2445億元,新建項目128項,當年計劃投資547.8億元。

這幾天,位於集寧區的大數據園區塔吊林立,總投資243億元的7個新續建項目建設正酣;華為二期正在安裝設備、蘋果數據中心8月份主體完工;阿里巴巴3個數據分中心也在加緊施工,明年初可投入運營,全市在建服務器將達到100萬臺;鴻聯九五、博嶽9家服務外包企業簽約坐席1萬席,將帶動2.5萬人就業,優易數據清洗加工項目8月份投運。大數據為主的信息產業投資同比增長近10倍。

6月20日,我國大數據業界又一盛會——2019大數據創新應用與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大會在烏蘭察布市開幕,標誌著該市“南貴北烏”“草原雲谷”的地位得到進一步夯實。

為了讓企業安心發展,烏蘭察布市不斷優化發展環境。集寧區副區長薜峰青說:“園區電水路全部配套,只要企業一簽協議,我們就全程代辦,從6月份起我們開設了集中審批周,設立代辦中心,還臨時為企業員工免費提供1700套公寓,配套開通公交車。 ”

從河南引進的烏蘭察布市旭峰新創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運毅說:“這幾年市旗兩級政府對我們支持力度不小,我們提出的問題都有答覆,投資環境不錯。”

與此同時,該市以區位交通優勢為條件的大物流產業成績斐然,出臺了促進物流、外經貿快速發展和出口退稅週轉金管理使用等優惠政策,加快建設公路、鐵路、航空互聯互通的開放通道和平臺。目前,全市新增進出口企業29家,外貿進出口總值完成7.87億元,同比增長338.5%,增幅居全區第一,向打造內蒙古開發開放新高地的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新起點新徵程,聚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烏蘭察布,正邁著轉型發展的矯健步伐,沿著打造內蒙古開發開放新高地的目標,奏響綠色發展後發趕超的宏偉樂章。

【記者手記】

在烏蘭察布採訪,時時處處感受到全市幹部群眾對綠色發展的期盼,各級黨委、政府對高質量發展的急迫,他們直面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立行立改的作風尤為可貴,令人欽佩。

他們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促進綠色、高質量發展。據統計,今年1至5月份,全市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06項,完成投資31.3億元,正在洽談的招商引資項目65項,簽約項目39個。京蒙扶貧協作邁出新步伐,成功舉辦了中國世園會烏蘭察布主題活動日,新簽約北京產業轉移項目16項,總投資122億元。這一批大項目將為推進該市創新發展進一步創造條件、積蓄勢能。

思想的樊籬去除,必將化為綿綿不絕的高質量發展動力,相信烏蘭察布會越來越好,在生態優先高質量發展中一定會實現後發趕超! 文/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皇甫美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