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紅利逐步釋放!相關產業鏈悄然發生變化

今年以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直擊當前市場主體的難點,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國家一系列“組合拳”式減稅降費政策紅利正在釋放,賦能企業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一家企業減稅帶動整條產業鏈降價

近日,長江日報記者走訪發現,武漢減稅紅利開始發力,企業降低成本後產業鏈競爭優勢逐步顯現,高端製造業企業搶抓時機做大做強。

減稅後,整條產業鏈一起降價

增值稅稅率下調3個百分點後,與上游協商下降原材料價格,同步降低向下遊推出的新品價格,共同為市場提供高效能、高性價比產品,使整條產業鏈價格下降,銷量上漲。

武漢寶久創美科技有限公司,不僅將減稅紅利抓在自己手裡,還通過市場協商撬動整條產業鏈搶佔市場份額,可謂是近期減稅降費的企業贏家。

寶久創美成立於2016年2月,是一家以伺服控制系統為主要產品的小型生產科技型民營企業。2018年5月1日,寶久創美適用增值稅稅率由17%下降為16%,至當年12月減少增值稅5萬元。2019年4月1日起,增值稅稅率再由16%下降為13%,預計全年再減少20萬元增值稅。

在副總經理胡昊看來,減稅的力量不僅在節省稅款本身,更多的還在協商整條產業鏈價格,共同提升競爭優勢。減稅新政出臺,寶久創美即著手開啟與上游企業的價格協商。純進口電子原器件價格,按稅率調整下降3個百分點;鋁、銅等國產原材料同步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變動,國內加工費用也將按稅率調整下降3個百分點。如何說服上游企業降價?胡昊說:“訣竅在於讓對方看到未來銷量的增長。我們預估協商降價後,今年產品銷量將比去年翻一倍,擴大市場份額是我們和上游企業的共同目標。”

減稅後,有企業擴大再經營

同樣是減稅,將減下的稅款投入日常經營,是更多企業的選擇。

武漢泰欣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家用電器、電信器材通信設備及配件批發零售為主的大型企業。近年受網絡銷售渠道衝擊、房租人員成本上升影響,公司發展進入瓶頸期。

2019年,該企業增值稅稅率由16%降至13%,預計全年增值稅減少5200萬元;因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預計抵扣進項稅額20餘萬元。該企業計劃2019年營業收入將達23.5億元左右,企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武漢泰欣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王文君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國家為我們的發展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現金流,緩解了資金壓力!”

減稅後,有企業搞科技創新

還有不少企業則主動選擇了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在光谷,武漢漢密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內第一家致力於細胞治療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正在專注研究細胞治療技術的臨床應用。

剛參加完東湖高新區稅務部門舉辦的減稅政策培訓,對照著自己做的筆記,該公司財務李萍趁著新鮮勁兒辦理起最新的稅收優惠減免申報。

減少的稅款用去哪?漢密頓已初步有了計劃。公司創始人武棟成介紹:“這筆省下的資金將投入到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新藥研發項目上。我們剛建立了完全屬於自己的細胞質量質檢室,對標國際幹細胞治療技術質量標準。”

“我們的細胞治療技術服務和化妝品,都暫時不考慮降價。國家為我們節省了發展資金,降低了我們的發展成本,我們就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只有做大做強核心技術,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整個行業才能不斷前進。”

 減稅降費為G60科創走廊“減負”

松江是G60科創走廊3.0版的起點。在這條途徑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等9個城市的戰略發展軌上,2018年總研發投入達1598億;其中,松江段戰略性新興產業稅收年均增幅達37%,工業固定資產總投資超過1677億元。

科創企業不斷崛起,與近年來一系列優厚、便捷的“降負”政策密不可分。坐落於松江的蒂森克虜伯電梯(上海)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樊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去年5月1日,增值稅稅率由17%下降為16%,公司減少稅費約480萬元;今年4月起製造業16%的稅率下調至13%,僅4月當月就減少增值稅近500萬元,年內預計減少增值稅及附加稅費近1300萬元。”

科研能力是該企業作為世界500強的核心所在,其全球唯一一個電梯曳引機(電梯的核心部件)自主研發中心也位於松江轄區內。“公司所有電梯型號因增值稅稅率降低的獲利,都已經讓利給到終端客戶,而相當一部分增加的現金流,也將用於永磁同步無齒輪曳引機的研發和生產,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助推劑。”樊華說。

產業生態更具活力

一批批駐紮在松江的科技型產業集群,成為深化G60科創走廊發展的源動力。

以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為例,該產業園區現有1200餘家科技型入駐企業,2018年總營收超過807億元,稅收超過26.5億元;園區內孵化出諸多以3D打印、生命健康、智能製造/機器人、檢驗檢測為業務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

一些“成長型”企業就加入到了全面減稅的行列中。按規定,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則是指提供郵政服務、電信服務、現代服務、生活服務取得的銷售額佔全部銷售額的比重超過50%的納稅人。

“我們是一家從事教育技術服務的企業,去年5月遷移至臨港松江科技城。”明材教育財務劉瑜告訴記者,“2019年公司專業技術服務收入將實現全面增長,預計全年合同實施金額不低於8000萬元,在加計抵減政策下,預計直接抵減增值稅稅額30萬元。”除此之外,增值稅稅率下調、科技型中小企業所得稅各類優惠政策都在為這一“成長型”企業加碼助力。

 科創動能更加強勁

對科技企業研發費用的加計扣除,也是力度空前。上海凱虹科技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標準電子器件生產的高品質全球性製造企業。該企業在2017年經彙算清繳後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額約3730萬元,按照高新技術企業15%的所得稅率,共節稅約560萬元。

據今年5月企業彙算清繳數據顯示,2018年該企業加計扣除額可達到約6680萬元,比2017年增長80%,按照15%的所得稅率計算,可以節稅1000餘萬元,其中委託境外的研發費用節稅金額約190萬元,佔比近20%。

“在新政策作用下,2018年節稅金額是2017年節稅金額的1.8倍,而2018年研發產品改善帶來的企業相關收入約1610萬元,對企業投入後續研發大有幫助。”企業財務負責人夏經理表示。

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編制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已將G60科創走廊納入其中。以科創企業為驅動,減稅及稅務便利化為突破口,九城聯動有望共同釋放出科技創新的巨大能量。

 減稅降費加力 “綠色農業”科技化水平更高

時值“三夏”,中原大地被金黃色的麥田裝點出勃勃生機。作為全國農業大省,近年來,河南全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由原料農業到品牌農業、由傳統農業到智能農業的轉型道路上,減稅降費的“春雨正當時”,為河南農業高質量發展打開了又一扇“豐收之門”。

作為目前全國最大的香辛料調味品生產企業,位於駐馬店的王守義十三香調味品集團有限公司是河南農業產業化優秀龍頭企業。增值稅稅率從16%降至13%後,公司預計全年將減輕稅負4000萬元。社保費降率政策實施後,又將為企業減負120萬元左右。

“減稅降費紅利的釋放,讓我們有了更充足的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和擴大生產規模。”公司財務人員周敏表示,在稅收優惠支持下,企業將繼續做好農產品深加工,走農業品牌之路,延長農產品產業鏈,提升農產品價值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全力服務鄉村振興。

在產業化發展的同時,河南省農業的科技化水平也越來越高。在湯陰縣後攸曇村,成片的小麥在植保無人機的“高空作業”下,幾分鐘就完成了打藥工作,節省了時間和人力,大幅減少了農藥用量,給“黃土味”十足的農業生產貼上了“高大上”的綠色和科技標籤。

“作為一家生產農用無人機的高新企業,從成立之日起,減稅的真金白銀就源源不斷注入企業,一路伴隨企業成長壯大。”安陽全豐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武智紅表示。

在稅務部門的幫助下,該公司於2013年完成了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認定,當年減免稅289萬元。2016年,通過銀稅合作獲得“稅銀貸”支持3500萬元。2016至2018年,僅無人機植保作業服務一項,減免增值稅就達970餘萬元。2019年4月實施的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再為企業全年減稅20萬元左右。

“有了政策支持,公司不斷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力度,從2016年起,我們每年投入的研發費用以30%的比例增長。”武智紅說,公司先後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款智能懸浮植保機產品,獲得國家科技部成果鑑定及農用無人機國家專利數十項,被評為“農業農村部航空植保重點實驗室”。“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給予了我們更大的奮鬥信心。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大對農用無人機的研發投入,以無人機飛防為切入點,以打造綠色農業為出發點,以助農增收為著力點,以引導農戶科學種植為目標,向社會打造現代化農業服務平臺。”

“增值稅稅率降低、個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六項專項附加扣除等一系列改革政策幫助企業減輕了稅負,促進了發展,企業謀發展的底氣更足了。”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綠色中原現代農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豐強表示,企業底子厚了,將有能力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為增加農民就業、提高農民收入、提升農業科技化水平貢獻力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