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長假武漢地鐵客運量1900萬乘次,外來遊客“霸座”

長江日報融媒體5月4日訊(記者郭佳 通訊員曾斯 產啟鬥)和往年相比,今年“五一”期間的外地遊客來武漢的人數有著明顯的增加。4月30日至5月4日下午5時,武漢軌道交通線網客運總量為1900萬乘次。景區、商圈附近地鐵站客流較平常有大幅增長,外地來漢遊客大多選擇地鐵出行遊玩。

這個小長假武漢地鐵客運量1900萬乘次,外來遊客“霸座”

5月4日15時許,地鐵2號線漢口火車站返程客流呈現高峰態勢。李永剛 攝

“三大火車站”地鐵站迎來大批外地遊客

從4月30日至5月4日下午5時,地鐵漢口火車站、武昌火車站、武漢火車站5天總集散量為265萬人次。漢口火車站日均客流超過20萬人次,較平常客流高出近一半,其中5月1日達到23.25萬人次,最高小時集散量近2萬人次,相當於一分鐘通行300多人。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為來漢旅行的遊客。

“和往年相比,今年“五一”期間外地遊客來武漢的人數有著明顯的增加。”武漢火車站地鐵站值班站長朱淼森向長江日報記者介紹。“從4月30日下午2時開始,相比出站客流,該地鐵站進站客流明顯高於出站乘客。大多數是外地口音,是來武漢旅遊的。”

5月4日一大早7時開始,朱淼森就開始忙碌了。地鐵站迎來了大批即將離漢的遊客,地鐵站以出站為主,乘客結束武漢遊玩後,搭乘高鐵踏上回家旅程。

除了武漢火車站地鐵站,武昌火車站地鐵站和漢口火車站地鐵站,也在4日上午和中午出現集中出站客流,主要為結束旅程返家外地遊客。

5月4日9時,在武漢火車站地鐵站,來自廣州的吳女士一家四口結束在武漢的遊玩,打算回程。吳女士表示在武漢去了歸元寺、黃鶴樓、東湖、戶部巷、江漢關以及武漢江灘。

“我們住在江漢路附近,那裡有兩條地鐵線,我們去哪裡幾乎都坐地鐵,很方便。”吳女士說,“實在有些搞不清的,我們就問江漢路的老居民,他們很熱心地告訴我們哪裡是來武漢的人喜歡玩的地方,他們還告訴我們到江灘去看燈光秀,這不是我們原先計劃的,真是意外的驚喜。”

吳女士對這次武漢之旅很滿意,“我拍了很多照片,發了朋友圈,很多朋友都在向我打聽這是哪裡,他們也要來玩呢!”

這個小長假武漢地鐵客運量1900萬乘次,外來遊客“霸座”

5月4日15時許,地鐵2號線漢口火車站返程客流呈現高峰態勢。李永剛 攝

布及武漢三鎮,延時收班

武漢地鐵成多數遊客出行首選

從5月1日起,武漢地鐵常態化延時運營半小時,不僅方便了本地夜歸人,還讓來武漢旅遊的外地朋友們也便利不少。

5月1日晚上10時,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生陳怡到武漢火車站接來武漢遊玩的老同學。他本科在長沙完成學業,研究生考回武漢,此次是盡地主之宜邀請同學來武漢遊玩,同學的列車在晚上10時30分左右到達。

“地鐵延時收班的消息我第一時間通知了他們。”陳怡對長江日報記者說。“有的同學已經工作了,要下了班才能趕高鐵過來,要是以前,可能就趕不到晚上10時30分的地鐵末班車了,現在延長了半小時,就不用擔心了。”

據悉,從5月1日開始連續三天,地鐵延長運營時段客運量為8.4萬人次、8.43萬乘次、8.46萬人次,地鐵夜間服務乘客出行效果明顯。

節假日期間,陳怡計劃帶領同學們遊玩主要也以搭乘地鐵為主。“武漢太大了,他們要去東湖綠道,要登黃鶴樓,要逛園博園,還要吃熱乾麵、品蝦子,時間緊得很,在路面走擔心堵車,時間浪費了。地鐵能直達最好,不能到達的也只需坐地鐵到達周邊,再轉公交,也會快一些。”陳怡說。

長江日報記者瞭解到,“五一”小長假期間,武漢地鐵上有不少外地口音的旅遊乘客,各地鐵站,特別是景區周邊的地鐵站問路乘客也以外地遊客為主。“還是地鐵方便,省時間。我到武漢來遊玩之前做攻略時,都儘可能選擇地鐵出行。”3日上午,在漢陽鍾家村地鐵站出站,準備前往歸元寺遊玩的西安遊客吳小姐對長江日報記者說。

從“五一”期間地鐵提供的數據來看,大多數來漢遊客的想法和吳小姐及陳怡相似,遍及武漢三鎮的地鐵線網讓更多遊客青睞地鐵出行,市內旅遊景點、商圈附近地鐵車站客流較平常有明顯增幅。

離東湖綠道較近的梨園站節日期間日均近5萬人次,為平常日均客流1.5萬人次的三倍。

中山公園站(中山公園景區和武廣商圈)、黃浦路站(長江二橋、江灘景區和武漢天地商圈)、鍾家村站(歸元寺景區和鍾家村商圈)、復興路站(起義門景區)的客流均有大幅提升;商圈附近地鐵車站楚河漢街、江漢路、街道口、王家灣、珞雄路等站客流增長較為明顯,假期日均客流量較平常有大幅上升。江漢路站日均集散量達到19萬人次,較平常增加近一倍。楚河漢街、中山公園、珞雄路等站日均客流較平常週末增長量達到3萬人次。

這個小長假武漢地鐵客運量1900萬乘次,外來遊客“霸座”

“五一”小長假最後一天,武昌火車站迎來返程客流高峰。記者苗劍 攝

調整進出站閘機方向,教外地遊客刷卡進閘便捷搭車

武漢火車站地鐵站值班站長朱淼森從2014年地鐵4號線開通之後,就一直在武漢火車站地鐵站工作,明顯感覺來武漢旅行的乘客越來越多。

他介紹,目前武漢火車站地鐵站的客流一直呈持續增長趨勢。去年單日最高峰客流量(包括進出站)是15萬,而今年至今才到5月,單日最高客流量已經破18萬。這個數值是來武漢看櫻花的遊客,來武漢看長江逛東湖的遊客貢獻的,武漢已經成為越來越受歡迎的旅遊城市。

為了更方便外地遊客來武漢乘坐地鐵,“三大火車站”地鐵站及時增加客服中心和人工售票點,方便乘客快速購票;根據客流情況調整進出站閘機方向;增加各個崗位工作人員,引導乘客有序排隊進出站。

武漢火車站地鐵站工作人員根據該站乘客特點,還採取新的措施。“和以往客流大地鐵站會增加臨時人工售票窗口不同,我們站在智慧城市的打造中,發現坐地鐵刷卡進閘遊客,特別是年輕遊客越來越多。”朱淼森說,“為此,我們站在很多醒目地方做了提醒示意圖,教來漢旅行的遊客使用手機刷卡進閘,讓他們更“輕裝上路”,提高在武漢搭乘地鐵的舒適感。”

【編輯:彭向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