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末年,黃巢作亂,國勢衰微,然新舊藩鎮林立,各地節度使之間爭鬥不休。時局的混亂,加速了唐朝的滅亡,唐亡後,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五個政權,分別是定都於開封和洛陽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以及後周五個朝代,和割據於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等地的十幾個小國割據政權,自此,中國歷史進入一個分裂時期,史稱,五代十國。

"

唐朝末年,黃巢作亂,國勢衰微,然新舊藩鎮林立,各地節度使之間爭鬥不休。時局的混亂,加速了唐朝的滅亡,唐亡後,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五個政權,分別是定都於開封和洛陽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以及後周五個朝代,和割據於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等地的十幾個小國割據政權,自此,中國歷史進入一個分裂時期,史稱,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五代並不是指一個朝代,而是指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五代為中原先後的五個王朝,十國則為割據政權

五代十國時,多數政權皆是由唐朝時期的節度使成立的,他們擁兵自重,威儀極盛,故能在唐亡後,以強大的武力開拓王朝。這些原先藩鎮時的軍隊,既歷經多次戰役,經驗豐富,老於戰陣,是軍中精銳,又和政權開創者關係密切,是五代、十國的君主最為信任的一支部隊。所以,藩鎮軍就這樣成為五代十國時期,軍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楊行密的“黑雲都”、錢鏐的“武勇都”、王建的“貔虎都”、“威信都”、朱溫的“廳子都”等,皆是藩鎮軍中的翹楚。隨著主帥榮登九五,藩鎮軍也一躍成為國家中央禁軍,恩寵日盛。(唐末時期,藩鎮親軍多以“都”為名)

"

唐朝末年,黃巢作亂,國勢衰微,然新舊藩鎮林立,各地節度使之間爭鬥不休。時局的混亂,加速了唐朝的滅亡,唐亡後,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五個政權,分別是定都於開封和洛陽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以及後周五個朝代,和割據於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等地的十幾個小國割據政權,自此,中國歷史進入一個分裂時期,史稱,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五代並不是指一個朝代,而是指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五代為中原先後的五個王朝,十國則為割據政權

五代十國時,多數政權皆是由唐朝時期的節度使成立的,他們擁兵自重,威儀極盛,故能在唐亡後,以強大的武力開拓王朝。這些原先藩鎮時的軍隊,既歷經多次戰役,經驗豐富,老於戰陣,是軍中精銳,又和政權開創者關係密切,是五代、十國的君主最為信任的一支部隊。所以,藩鎮軍就這樣成為五代十國時期,軍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楊行密的“黑雲都”、錢鏐的“武勇都”、王建的“貔虎都”、“威信都”、朱溫的“廳子都”等,皆是藩鎮軍中的翹楚。隨著主帥榮登九五,藩鎮軍也一躍成為國家中央禁軍,恩寵日盛。(唐末時期,藩鎮親軍多以“都”為名)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楊行密割據江淮,麾下的黑雲都功不可沒,《新唐書》載:“初,行密有銳士五千,衣以黑繒黑甲,號黑雲都。

五代的第一個朝代為後梁,公元907年,唐哀帝天祐四年,後梁開平元年,宣武軍節度使,樑王朱溫篡唐自立,國號大梁,史稱後梁,唐朝就此覆滅,五代十國時期從此開始。創立後梁後,朱溫大賞有功之臣,對藩鎮親兵更是恩寵有加,以宣武鎮兵為禁軍,取其中精銳成立侍衛親軍,加設京馬步軍都指揮使,將原先宣武節度使親兵中的左右長直、左右內衛、左右堅銳、夾馬、突將、左右親隨軍將等軍提為中央禁軍,分別改為左右龍虎軍、左右羽林軍、左右神武軍、左右龍驤軍,均以親王為軍使。後又大力擴充禁軍,增添天興、廣勝、神捷、天武、天威、英武、控鶴等新式禁軍部隊。因此,後唐的李存勖、後晉的石敬瑭、後漢的劉知遠,在立國後,也效仿朱溫,將自己的藩鎮親兵改編為國家中央禁軍,並與此同時,不斷收編舊日的藩鎮殘部加入禁軍,或重新增招禁軍,以擴充其勢。

"

唐朝末年,黃巢作亂,國勢衰微,然新舊藩鎮林立,各地節度使之間爭鬥不休。時局的混亂,加速了唐朝的滅亡,唐亡後,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五個政權,分別是定都於開封和洛陽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以及後周五個朝代,和割據於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等地的十幾個小國割據政權,自此,中國歷史進入一個分裂時期,史稱,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五代並不是指一個朝代,而是指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五代為中原先後的五個王朝,十國則為割據政權

五代十國時,多數政權皆是由唐朝時期的節度使成立的,他們擁兵自重,威儀極盛,故能在唐亡後,以強大的武力開拓王朝。這些原先藩鎮時的軍隊,既歷經多次戰役,經驗豐富,老於戰陣,是軍中精銳,又和政權開創者關係密切,是五代、十國的君主最為信任的一支部隊。所以,藩鎮軍就這樣成為五代十國時期,軍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楊行密的“黑雲都”、錢鏐的“武勇都”、王建的“貔虎都”、“威信都”、朱溫的“廳子都”等,皆是藩鎮軍中的翹楚。隨著主帥榮登九五,藩鎮軍也一躍成為國家中央禁軍,恩寵日盛。(唐末時期,藩鎮親軍多以“都”為名)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楊行密割據江淮,麾下的黑雲都功不可沒,《新唐書》載:“初,行密有銳士五千,衣以黑繒黑甲,號黑雲都。

五代的第一個朝代為後梁,公元907年,唐哀帝天祐四年,後梁開平元年,宣武軍節度使,樑王朱溫篡唐自立,國號大梁,史稱後梁,唐朝就此覆滅,五代十國時期從此開始。創立後梁後,朱溫大賞有功之臣,對藩鎮親兵更是恩寵有加,以宣武鎮兵為禁軍,取其中精銳成立侍衛親軍,加設京馬步軍都指揮使,將原先宣武節度使親兵中的左右長直、左右內衛、左右堅銳、夾馬、突將、左右親隨軍將等軍提為中央禁軍,分別改為左右龍虎軍、左右羽林軍、左右神武軍、左右龍驤軍,均以親王為軍使。後又大力擴充禁軍,增添天興、廣勝、神捷、天武、天威、英武、控鶴等新式禁軍部隊。因此,後唐的李存勖、後晉的石敬瑭、後漢的劉知遠,在立國後,也效仿朱溫,將自己的藩鎮親兵改編為國家中央禁軍,並與此同時,不斷收編舊日的藩鎮殘部加入禁軍,或重新增招禁軍,以擴充其勢。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五代十國時期,戰爭不斷,擴充禁軍的軍事力量,在當時為常態,一可威懾外敵,二可護衛家國。

後梁創立以來,便和後唐的前身,前晉爭鬥不斷,晉王李克用以麾下河東軍為基礎,眾多養子為骨幹,如李存勖、李存孝等,建立起精銳部隊“義兒軍”,又招收魏博節度使的銀槍效節軍,實力日益強大。後攻伐後梁,此兩軍為主力,戰力驚人,在滅樑戰役中功不可沒。後唐建立後,李存勖在首都以“義兒軍”和銀槍效節軍等藩鎮親兵為成員,設立嚴衛左右軍、捧聖左右軍等,後明宗時,又將這些侍衛親軍設立為禁軍,以當初在鄴都起事時的士兵為骨幹,又稱為隨駕軍,一代梟雄石敬塘當初就在其中擔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兼六軍都衛副使。

"

唐朝末年,黃巢作亂,國勢衰微,然新舊藩鎮林立,各地節度使之間爭鬥不休。時局的混亂,加速了唐朝的滅亡,唐亡後,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五個政權,分別是定都於開封和洛陽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以及後周五個朝代,和割據於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等地的十幾個小國割據政權,自此,中國歷史進入一個分裂時期,史稱,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五代並不是指一個朝代,而是指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五代為中原先後的五個王朝,十國則為割據政權

五代十國時,多數政權皆是由唐朝時期的節度使成立的,他們擁兵自重,威儀極盛,故能在唐亡後,以強大的武力開拓王朝。這些原先藩鎮時的軍隊,既歷經多次戰役,經驗豐富,老於戰陣,是軍中精銳,又和政權開創者關係密切,是五代、十國的君主最為信任的一支部隊。所以,藩鎮軍就這樣成為五代十國時期,軍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楊行密的“黑雲都”、錢鏐的“武勇都”、王建的“貔虎都”、“威信都”、朱溫的“廳子都”等,皆是藩鎮軍中的翹楚。隨著主帥榮登九五,藩鎮軍也一躍成為國家中央禁軍,恩寵日盛。(唐末時期,藩鎮親軍多以“都”為名)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楊行密割據江淮,麾下的黑雲都功不可沒,《新唐書》載:“初,行密有銳士五千,衣以黑繒黑甲,號黑雲都。

五代的第一個朝代為後梁,公元907年,唐哀帝天祐四年,後梁開平元年,宣武軍節度使,樑王朱溫篡唐自立,國號大梁,史稱後梁,唐朝就此覆滅,五代十國時期從此開始。創立後梁後,朱溫大賞有功之臣,對藩鎮親兵更是恩寵有加,以宣武鎮兵為禁軍,取其中精銳成立侍衛親軍,加設京馬步軍都指揮使,將原先宣武節度使親兵中的左右長直、左右內衛、左右堅銳、夾馬、突將、左右親隨軍將等軍提為中央禁軍,分別改為左右龍虎軍、左右羽林軍、左右神武軍、左右龍驤軍,均以親王為軍使。後又大力擴充禁軍,增添天興、廣勝、神捷、天武、天威、英武、控鶴等新式禁軍部隊。因此,後唐的李存勖、後晉的石敬瑭、後漢的劉知遠,在立國後,也效仿朱溫,將自己的藩鎮親兵改編為國家中央禁軍,並與此同時,不斷收編舊日的藩鎮殘部加入禁軍,或重新增招禁軍,以擴充其勢。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五代十國時期,戰爭不斷,擴充禁軍的軍事力量,在當時為常態,一可威懾外敵,二可護衛家國。

後梁創立以來,便和後唐的前身,前晉爭鬥不斷,晉王李克用以麾下河東軍為基礎,眾多養子為骨幹,如李存勖、李存孝等,建立起精銳部隊“義兒軍”,又招收魏博節度使的銀槍效節軍,實力日益強大。後攻伐後梁,此兩軍為主力,戰力驚人,在滅樑戰役中功不可沒。後唐建立後,李存勖在首都以“義兒軍”和銀槍效節軍等藩鎮親兵為成員,設立嚴衛左右軍、捧聖左右軍等,後明宗時,又將這些侍衛親軍設立為禁軍,以當初在鄴都起事時的士兵為骨幹,又稱為隨駕軍,一代梟雄石敬塘當初就在其中擔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兼六軍都衛副使。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後唐是五代十國時期統治疆域最廣的朝代,被稱為是“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公元936年,後唐清泰三年,曾在隨駕軍中任職的石敬瑭,時任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於此時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並以國土,幽雲十六州為交換條件,在契丹的大力扶持下,在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後晉。後不久,後晉軍隊攻入洛陽,後唐覆滅。石敬瑭定都洛陽,以河東起事的軍隊為基礎,又收納了一些兵員,設立護聖左右軍,為護衛親兵。然而,歷史總是相似的,藩鎮軍位高權重,護聖左右軍中怎麼不會出第二個石敬瑭呢?公元947年,石敬瑭的”父親“,契丹大軍南下,一舉攻滅後晉,佔據中原。但因契丹軍隊的燒殺搶掠,使契丹在此大失民心,不能持久,只有北撤。昔年護聖左右軍中的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在後晉建立之初被任命為河東節度使的劉知遠,趁契丹北撤之際,在太原稱帝,國號為漢,史稱後漢。後漢建立後,劉知遠攻克汴州,定都於此,軍制沿襲後晉,沒有新設禁軍。

"

唐朝末年,黃巢作亂,國勢衰微,然新舊藩鎮林立,各地節度使之間爭鬥不休。時局的混亂,加速了唐朝的滅亡,唐亡後,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五個政權,分別是定都於開封和洛陽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以及後周五個朝代,和割據於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等地的十幾個小國割據政權,自此,中國歷史進入一個分裂時期,史稱,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五代並不是指一個朝代,而是指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五代為中原先後的五個王朝,十國則為割據政權

五代十國時,多數政權皆是由唐朝時期的節度使成立的,他們擁兵自重,威儀極盛,故能在唐亡後,以強大的武力開拓王朝。這些原先藩鎮時的軍隊,既歷經多次戰役,經驗豐富,老於戰陣,是軍中精銳,又和政權開創者關係密切,是五代、十國的君主最為信任的一支部隊。所以,藩鎮軍就這樣成為五代十國時期,軍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楊行密的“黑雲都”、錢鏐的“武勇都”、王建的“貔虎都”、“威信都”、朱溫的“廳子都”等,皆是藩鎮軍中的翹楚。隨著主帥榮登九五,藩鎮軍也一躍成為國家中央禁軍,恩寵日盛。(唐末時期,藩鎮親軍多以“都”為名)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楊行密割據江淮,麾下的黑雲都功不可沒,《新唐書》載:“初,行密有銳士五千,衣以黑繒黑甲,號黑雲都。

五代的第一個朝代為後梁,公元907年,唐哀帝天祐四年,後梁開平元年,宣武軍節度使,樑王朱溫篡唐自立,國號大梁,史稱後梁,唐朝就此覆滅,五代十國時期從此開始。創立後梁後,朱溫大賞有功之臣,對藩鎮親兵更是恩寵有加,以宣武鎮兵為禁軍,取其中精銳成立侍衛親軍,加設京馬步軍都指揮使,將原先宣武節度使親兵中的左右長直、左右內衛、左右堅銳、夾馬、突將、左右親隨軍將等軍提為中央禁軍,分別改為左右龍虎軍、左右羽林軍、左右神武軍、左右龍驤軍,均以親王為軍使。後又大力擴充禁軍,增添天興、廣勝、神捷、天武、天威、英武、控鶴等新式禁軍部隊。因此,後唐的李存勖、後晉的石敬瑭、後漢的劉知遠,在立國後,也效仿朱溫,將自己的藩鎮親兵改編為國家中央禁軍,並與此同時,不斷收編舊日的藩鎮殘部加入禁軍,或重新增招禁軍,以擴充其勢。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五代十國時期,戰爭不斷,擴充禁軍的軍事力量,在當時為常態,一可威懾外敵,二可護衛家國。

後梁創立以來,便和後唐的前身,前晉爭鬥不斷,晉王李克用以麾下河東軍為基礎,眾多養子為骨幹,如李存勖、李存孝等,建立起精銳部隊“義兒軍”,又招收魏博節度使的銀槍效節軍,實力日益強大。後攻伐後梁,此兩軍為主力,戰力驚人,在滅樑戰役中功不可沒。後唐建立後,李存勖在首都以“義兒軍”和銀槍效節軍等藩鎮親兵為成員,設立嚴衛左右軍、捧聖左右軍等,後明宗時,又將這些侍衛親軍設立為禁軍,以當初在鄴都起事時的士兵為骨幹,又稱為隨駕軍,一代梟雄石敬塘當初就在其中擔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兼六軍都衛副使。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後唐是五代十國時期統治疆域最廣的朝代,被稱為是“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公元936年,後唐清泰三年,曾在隨駕軍中任職的石敬瑭,時任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於此時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並以國土,幽雲十六州為交換條件,在契丹的大力扶持下,在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後晉。後不久,後晉軍隊攻入洛陽,後唐覆滅。石敬瑭定都洛陽,以河東起事的軍隊為基礎,又收納了一些兵員,設立護聖左右軍,為護衛親兵。然而,歷史總是相似的,藩鎮軍位高權重,護聖左右軍中怎麼不會出第二個石敬瑭呢?公元947年,石敬瑭的”父親“,契丹大軍南下,一舉攻滅後晉,佔據中原。但因契丹軍隊的燒殺搶掠,使契丹在此大失民心,不能持久,只有北撤。昔年護聖左右軍中的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在後晉建立之初被任命為河東節度使的劉知遠,趁契丹北撤之際,在太原稱帝,國號為漢,史稱後漢。後漢建立後,劉知遠攻克汴州,定都於此,軍制沿襲後晉,沒有新設禁軍。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石敬瑭割地認父,甘做“兒皇帝”,但最後還是被”父親“一舉亡了國。

後漢之後,即是後周,亦是五代中最後一箇中原王朝。後漢開國功臣郭威,深受劉知遠信任,是其死前指定的顧命大臣之一。後郭威奉後漢隱帝劉承祐命,多次平定藩鎮叛亂,權威日重,後被軍中將士裂黃旗披身,擁立為皇帝,是為後周太祖皇帝。登基後不久,郭威病逝,傳位義子柴榮,是為周世宗。

"

唐朝末年,黃巢作亂,國勢衰微,然新舊藩鎮林立,各地節度使之間爭鬥不休。時局的混亂,加速了唐朝的滅亡,唐亡後,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五個政權,分別是定都於開封和洛陽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以及後周五個朝代,和割據於西蜀、江南、嶺南和河東等地的十幾個小國割據政權,自此,中國歷史進入一個分裂時期,史稱,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五代並不是指一個朝代,而是指介於唐宋之間的特殊歷史時期,五代為中原先後的五個王朝,十國則為割據政權

五代十國時,多數政權皆是由唐朝時期的節度使成立的,他們擁兵自重,威儀極盛,故能在唐亡後,以強大的武力開拓王朝。這些原先藩鎮時的軍隊,既歷經多次戰役,經驗豐富,老於戰陣,是軍中精銳,又和政權開創者關係密切,是五代、十國的君主最為信任的一支部隊。所以,藩鎮軍就這樣成為五代十國時期,軍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楊行密的“黑雲都”、錢鏐的“武勇都”、王建的“貔虎都”、“威信都”、朱溫的“廳子都”等,皆是藩鎮軍中的翹楚。隨著主帥榮登九五,藩鎮軍也一躍成為國家中央禁軍,恩寵日盛。(唐末時期,藩鎮親軍多以“都”為名)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楊行密割據江淮,麾下的黑雲都功不可沒,《新唐書》載:“初,行密有銳士五千,衣以黑繒黑甲,號黑雲都。

五代的第一個朝代為後梁,公元907年,唐哀帝天祐四年,後梁開平元年,宣武軍節度使,樑王朱溫篡唐自立,國號大梁,史稱後梁,唐朝就此覆滅,五代十國時期從此開始。創立後梁後,朱溫大賞有功之臣,對藩鎮親兵更是恩寵有加,以宣武鎮兵為禁軍,取其中精銳成立侍衛親軍,加設京馬步軍都指揮使,將原先宣武節度使親兵中的左右長直、左右內衛、左右堅銳、夾馬、突將、左右親隨軍將等軍提為中央禁軍,分別改為左右龍虎軍、左右羽林軍、左右神武軍、左右龍驤軍,均以親王為軍使。後又大力擴充禁軍,增添天興、廣勝、神捷、天武、天威、英武、控鶴等新式禁軍部隊。因此,後唐的李存勖、後晉的石敬瑭、後漢的劉知遠,在立國後,也效仿朱溫,將自己的藩鎮親兵改編為國家中央禁軍,並與此同時,不斷收編舊日的藩鎮殘部加入禁軍,或重新增招禁軍,以擴充其勢。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五代十國時期,戰爭不斷,擴充禁軍的軍事力量,在當時為常態,一可威懾外敵,二可護衛家國。

後梁創立以來,便和後唐的前身,前晉爭鬥不斷,晉王李克用以麾下河東軍為基礎,眾多養子為骨幹,如李存勖、李存孝等,建立起精銳部隊“義兒軍”,又招收魏博節度使的銀槍效節軍,實力日益強大。後攻伐後梁,此兩軍為主力,戰力驚人,在滅樑戰役中功不可沒。後唐建立後,李存勖在首都以“義兒軍”和銀槍效節軍等藩鎮親兵為成員,設立嚴衛左右軍、捧聖左右軍等,後明宗時,又將這些侍衛親軍設立為禁軍,以當初在鄴都起事時的士兵為骨幹,又稱為隨駕軍,一代梟雄石敬塘當初就在其中擔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兼六軍都衛副使。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後唐是五代十國時期統治疆域最廣的朝代,被稱為是“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公元936年,後唐清泰三年,曾在隨駕軍中任職的石敬瑭,時任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於此時勾結契丹,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並以國土,幽雲十六州為交換條件,在契丹的大力扶持下,在太原登基稱帝,國號為晉,史稱後晉。後不久,後晉軍隊攻入洛陽,後唐覆滅。石敬瑭定都洛陽,以河東起事的軍隊為基礎,又收納了一些兵員,設立護聖左右軍,為護衛親兵。然而,歷史總是相似的,藩鎮軍位高權重,護聖左右軍中怎麼不會出第二個石敬瑭呢?公元947年,石敬瑭的”父親“,契丹大軍南下,一舉攻滅後晉,佔據中原。但因契丹軍隊的燒殺搶掠,使契丹在此大失民心,不能持久,只有北撤。昔年護聖左右軍中的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在後晉建立之初被任命為河東節度使的劉知遠,趁契丹北撤之際,在太原稱帝,國號為漢,史稱後漢。後漢建立後,劉知遠攻克汴州,定都於此,軍制沿襲後晉,沒有新設禁軍。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石敬瑭割地認父,甘做“兒皇帝”,但最後還是被”父親“一舉亡了國。

後漢之後,即是後周,亦是五代中最後一箇中原王朝。後漢開國功臣郭威,深受劉知遠信任,是其死前指定的顧命大臣之一。後郭威奉後漢隱帝劉承祐命,多次平定藩鎮叛亂,權威日重,後被軍中將士裂黃旗披身,擁立為皇帝,是為後周太祖皇帝。登基後不久,郭威病逝,傳位義子柴榮,是為周世宗。

五代十國的禁軍系統,只要入選,就有機會當皇帝

▲柴榮曾立有三十年的宏志,“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

在此期間,柴榮改革軍事制度,實施練選制度,優勝劣汰,精簡中央禁軍,增設殿前都指揮使、水陸都部署、殿前都點檢等禁軍中的高級軍官,形成“殿前諸班”。其中,殿前都點檢甚至手握軍權,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曾擔任此職。柴榮身死後,趙匡胤也步入禁軍做皇帝的怪圈,在點檢做天子的童謠愈傳愈盛後,趙匡胤在麾下眾將士的推動下,發動陳橋兵變,身披龍袍,篡後周,建立宋朝。宋朝建立後,趙匡胤深知藩鎮權重的危害,立即嚴明軍紀,進行軍事改革,大大的限制了藩鎮權力,不僅軍權旁落,還被禁止造軍器、干預民政等等,將五代以來武人干政的現象一掃而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