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席上的“愛心媽媽”:愛心捐款進了個人賬戶

被告席上的“愛心媽媽”:愛心捐款進了個人賬戶

李利娟案近日開庭

54歲的李利娟頭髮灰白,因為身體原因,她坐在輪椅上參與庭審。法庭上,李利娟多次發言,態度堅決,回顧22年來創辦愛心村的經歷,她認為自己無罪。

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河北武安“愛心媽媽”李利娟案,6月19日上午在武安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起訴書指控,李利娟及其男朋友許琪等16人採取威脅、欺詐等手段,實施聚眾擾亂社會秩序、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印章、敲詐勒索、詐騙、職務侵佔等一系列犯罪行為,嚴重擾亂當地社會秩序,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隨著調查和庭審的進行,對於李利娟這名曾因創辦愛心村、收養孤殘兒童而出名的慈善人士,“愛心媽媽”和“痞子流氓”的兩極印象仍在加劇。

一名曾在愛心村工作的護工稱,李利娟把她的女兒也算作了收養的孩子,並介紹為“父母雙亡”,但這名護工也不否認,李利娟確實非常盡心的照顧著愛心村裡的孩子們。有同案被告人則稱,找來李利娟一起阻攔施工、索要錢財,就是因為看中了她因做慈善積累的名聲,“政府都拿她沒辦法,找她好辦事。”

據瞭解,本次庭審,李利娟的辯護律師對其被公訴的多起罪名進行部分有罪辯護、部分無罪辯護。

被告席上的“愛心媽媽”:愛心捐款進了個人賬戶

被告人被押入法庭內

律師做部分有罪辯護

6月19日一早,武安市人民法院四周已拉上多條警戒線,數名特警在現場維持秩序,不時有警車開過。

此前,北京青年報記者多次聯繫武安法院申請旁聽,截至開庭,未獲準進入。

李利娟還曾多次提出希望申請異地審理此案。此前,律師兩次為她申請取保候審,均被法院拒絕。

全國知名的“愛心人士”李利娟,創建了武安市民建福利愛心村,22年陸續收養118個孤殘兒童。2006年,李利娟被評為“感動河北十大人物”。

她曾無數次向媒體講述過自己的經歷:1 9 9 6 年,前夫吸毒成癮,雙方協議離婚,李利娟把兒子和家裡的財產都留給了前夫。前夫後來將兒子以7000元的價格賣給人販子。李利娟追趕到車站,花了8000元把孩子贖回來。

正是這場家庭變故,讓李利娟在心理上對失去父母之愛的孤兒產生同情,開始走上一條收養孤殘兒童的道路。

然而在去年5月4日,由河北武安市民政局牽頭,聯合公安、消防、教育等部門取締了李利娟的愛心村,並以涉嫌多起敲詐勒索犯罪、擾亂社會秩序犯罪為由,將李利娟等人刑事拘留。

同年5月5日,武安市權威公眾號發佈一篇文章稱,李利娟藉助眾多孤殘兒童的名義,在愛心的掩護下,在男友“許老大”(許琪)幫助下,不斷地敲詐勒索、橫行霸道、肆意斂財。

據瞭解,本次庭審,李利娟的辯護律師對其被公訴的多起罪名進行部分有罪辯護、部分無罪辯護。6月21日晚9,三天的庭審結束,該案沒有當庭宣判。

被告席上的“愛心媽媽”:愛心捐款進了個人賬戶

愛心村航拍圖

數十名孤兒身份疑造假

庭審中,公訴機關提到,2014年至2018年期間,李利娟以愛心村26名人員名義騙取國家城鎮低保補助資金共約56.85萬元。

其中,她向武安市民政局、武安市武安鎮政府隱瞞事實,提供23名與事實不符的申請低保人員信息,使武安市民政局為不符合申請低保人員辦理了低保手續;她還隱瞞3名享受低保人員已死亡的信息,騙取城鎮低保金。

李利娟指出,對此,武安政府也應當承擔責任。

武安民政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警方調查時稱,根據低保規定,民政部門要對享受低保的人員進行抽查,但對愛心村的抽查卻一直沒能完成,“我們多次前往愛心村核查,但每次李利娟要麼說孩子在上學,要麼說在住院,還有的在外面工作,始終沒能見到全部申請低保的孩子。”

另有知情人士稱,武安當地有人家為了生二胎,主動聯繫李利娟,把孩子戶口登記在其名下。“住自己家,學費自己交”。還有外地家長因想讓孩子去武安上高中,便藉由親戚關係,找到李利娟幫忙把戶口遷到愛心村,但沒有在愛心村生活過。

楊梅(化名)的孩子也在23名違規辦理的低保名單上。五六年前,護工楊梅和丈夫曾一同在愛心村打工,楊梅負責照看孩子,丈夫則負責放羊餵豬等體力活。

楊梅從小是“黑戶”,和丈夫沒領結婚證,孩子大了沒法上學。楊梅稱,李利娟主動找到她,說可以把孩子戶口登記在愛心村名下。像愛心村裡別的孩子一樣,楊梅的兩個女兒稱呼李利娟“媽媽”。

楊梅回憶,有一次,10歲的女兒悄悄告訴她,李利娟曾摸著她的頭向記者介紹說,“孩子命苦,爹媽出車禍死了”。楊梅心裡不是滋味,“但是咱不敢吭聲,還不是為了掙人家那點錢嘛”。

楊梅說自己性子直,藏不住話,李利娟有什麼事都不願意告訴她。但在經常到訪的客人面前,李利娟很願意聊自己的私事。

“她在記者面前沒少哭過,和人家講孩子怎麼撿回來的,自己怎麼苦。她一哭,旁邊的孩子跟著哭”。

楊梅對李利娟的評價也分為兩面。一方面,李利娟對孩子“是真的好”,牛奶雞蛋、火腿,沒少過吃的。“在家裡抱抱這個,親親那個,那麼多生病有殘疾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怎麼能活下來?”

另一方面,楊梅對李利娟也有怨言。她說,當時,李利娟給愛心村的護工每月開800工資,而只給自己600塊。“我找她吵幾次都沒用,後來結賬時還被扣了4000塊。只能認了唄,就當我獻愛心了。”

接近當地官方的信源透露,李利娟與邯鄲市很多政府官員關係不錯,親暱地稱呼對方“姐夫”,“哥哥”。

據媒體報道,從發現棄嬰到給落實身份,李利娟的愛心村享有一條“綠色通道”:報警、送醫院檢查、朋友圈尋求幫助、抵達醫院、棄嬰進入手術室。如果警方未能找到孩子父母的任何線索,最快的時候,發現棄嬰的當天就可以開具“接處警證明”。

緊接著,民政局會在收到“接處警證明”與愛心村的“戶口申請”後開具證明,憑著民政局的證明,棄嬰便能順理成章的在公安機關成功登記戶口。

楊梅回憶,李利娟經常帶孩子找當地的領導幹部求助,“每次十幾二十人一起去小半天,她的嘴挺厲害,見領導就說,孩子找爸爸來了”。

李利娟被抓後,事件持續發酵。據報道,2018年5月8日,武安市民政局局長黃利斌被免職。除黃利斌外,該市民政局另兩位前任局長也受到黨內警告和行政處分,民政局還有三位官員也受到處分。

另外,該市行政審批局也有四位官員受到處分。截至去年5月,該市已有至少十位官員被波及。

被告席上的“愛心媽媽”:愛心捐款進了個人賬戶

一起勒索案的事發地

有錢人

法庭上,關於職務侵佔罪,2014年至2018年期間,李利娟被檢方指控作為該愛心村負責人,將愛心村公用賬戶資金61萬元,轉至自己個人銀行卡賬戶用於個人消費。

其中,2017年6月,她從該個人賬戶分兩次轉賬給其子韓文共47萬元用於購買豐田霸道牌汽車;2017年10月、11月她從該個人賬戶分兩次轉賬14萬元,用於其個人購買紅木傢俱。

在接受公安機關調查時,韓文承認曾收到母親47萬元轉賬。但他稱,這是李利娟歸還其墊付的愛心村工程款,包括水泥材料、電纜、磚等費用,還有的是醫藥費等。

商人王民(化名)稱,2015年至2017年期間,他總共給愛心村捐款300多萬。當時,他通過電視欄目看到李利娟收養了很多孤殘兒童,生活拮据,王民十分感動。他從廣東來到了武安愛心村想捐款,李利娟給了她的個人銀行賬號。

“我當時想法簡單,對李很信任。我說,捐的錢只能用於孤兒和殘疾兒童基本生活和醫療救助,不能用作別的用途。我直到現在也不知道還有接受捐贈的對公賬戶,李從沒告訴過我”,王民稱。

在接受公安機關調查時,李利娟稱,愛心村有兩個對公賬戶,申請時間記不清了,只記得其中一個是工行。“賬戶上有捐款,也有個人資金,捐款裡面有捐給愛心村,也有捐給我個人的”。

警方多次問道,她把錢都用於什麼地方了,有沒有建立項目單,“發現你多次把捐款轉入個人賬戶是怎麼回事?”

李利娟沒有詳細解釋,她稱,“用事實說話”。

而在愛心村孩子豆豆(化名)看來,李利娟在生活方面十分節儉。“有一次我們去逛商場,看到幾十塊錢的衣服,她穿上試了試,最後也沒買。”

在對孩子的生活開銷方面,豆豆認為李利娟“很捨得花錢”。

他舉例,如果有孩子生病,李利娟就帶他們到邯鄲、石家莊、北京等地的大醫院,該治療的治療,該做手術的手術。“不要說生活費了,僅媽媽每年為孩子們投入的醫療費起碼幾十萬吧”。

“找她好辦事”

公訴機關對李利娟等人敲詐勒索罪的指控,涉及了兩件事。

起訴書稱,2014年11月,武安市聖瑩環保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在武安賀進鎮南街村馬鞍山附近,承建2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被告人呂軍生等人以該項目佔用其在南街村馬鞍山臨時用地為由,多次阻攔施工並索要錢財,索要未果後六人商量,由被告人劉素果找李麗娟出面解決。

據瞭解,劉素果是武安本地人,約60歲,是李利娟的朋友。據相關材料顯示,呂軍生等人供述,找李利娟出面,就是因為覺得她名氣大,“政府都拿她沒辦法,找她好辦事”。

庭審中,公訴人稱,幾人商量後,編造李利娟虛假入股協議,以馬鞍山樹木被砍為由,向武安市森林公安局虛假報案,並採取恐嚇、威脅、滋擾等手段向該項目部負責人張衛國索要2000萬元賠償款。“為不影響施工,張衛國被迫向李麗娟提供的銀行卡,分兩次打入人民幣共計70萬元”。

李利娟曾解釋稱,這是張衛國主動轉給愛心村的善款。“你怎麼證明不是自願轉的呢?”

石書軍曾是賀進鎮的黨委書記,去年5月在接受北青深一度記者採訪時,石書軍稱,為了向光伏項目要錢,李利娟等幾人偽造了一份臨時佔地協議。

深一度記者在協議上看到,賀進鎮南街村委會將南街村南山坡非耕地100萬平方米,以每年1萬元承包給武安市永峰白灰粉加工廠。“100萬平米大約1500畝,那整座山面積才350畝。”

石書軍回憶,李利娟找到他,稱光伏施工砍了她的樹木,要求賠償2000萬元損失。多位村民稱,那座山上都是荊棘,“自然野生的樹木也才幾十棵”。

石書軍稱,此後一年半時間,李利娟多次帶著孩子來到他的辦公室、會議室。有時,直接躺在政府大院門口,攔著不讓車走。

公訴人提到另一件事是,2016年3月,武安市大同鎮永天鑄造廠、延時鑄造廠等六家鑄造企業,為方便貨物運輸車輛通行,對大同鎮賈裡店村河道進行道路拓寬平整。被告人李海軍、李領軍以佔其承包的河道為由阻攔施工,索要錢財。

他們通過被告人李一龍找到李利娟、許琪,由李利娟等人出面阻攔施工,並向六家鑄造企業索要錢財每年2.8萬元。

多位被告人稱,李利娟原本和這條河道沒有關係,只是李利娟出面能多要補償,於是與她簽訂虛假入股協議。

“李利娟說,你們能要一毛我就能要三毛錢”,李海軍稱,後來鑄造廠用現金方式付款給她,因為李利娟從來不讓別人用微信、支付寶等方式給錢,“只要現金”。

對兩起涉嫌敲詐勒索的指控,李利娟均予否認。“我入股了,那是他們被脅迫說的假話。河道也有我承包的部分,我沒有犯罪。”

被告席上的“愛心媽媽”:愛心捐款進了個人賬戶

庭審現場照片

愛心村孩子集中改姓“武”

6月20日,武安市社會福利院副院長靳笑然告訴北青深一度記者,去年5月,愛心村被取締後,福利院接收了80名兒童。經群眾反映和公安機關走訪調查,目前,10名兒童找到親生父母,迴歸家庭。

此前曾有消息稱,愛心村涉嫌收養被拐賣兒童,靳笑然稱,“有的是附近村民的孩子。當時採集血樣,錄入公安打拐系統進行比對,沒有發現被拐賣的兒童”。

靳笑然回憶,福利院剛接收時,很多孩子頭上有蝨子、頭瘡,甚至流膿,衛生情況不佳。隨後,政府相關部門將孩子們安置到全市21個鄉鎮衛生院,全部接受體檢,逐一建立健康檔案。

靳笑然還介紹,這之後又對孩子們的戶口信息重新梳理,同時改了姓氏,統一姓“武”。“去鄭州福利院學習的時候,發現那兒男孩姓鄭,女孩姓周。咱們的孩子是武安大家庭的一員,也取這麼個意義”。

對於部分孩子的心理不適應問題,靳笑然稱,由教育局安排教師進行心理輔導。“我們還設置醫務室,由市醫院的醫生輪流值班,心理諮詢師及時進行疏導”。

李利娟被刑拘後,高中生小波(化名)也被送到了武安市福利院。一年間,他的話變得很少,幾乎從不和別人主動聊起“那件事”,“不知怎麼說,從何說起”。

從記事起,小波就在愛心村生活,他一直沒忘了那裡的日子。放學回家,小波最喜歡乾的活兒就是撿雞蛋。“一說走,撿雞蛋去,絕對有人跟你一起”。

愛心村屋後有個半錐形的小山坳,幾百只雞散養在那裡。像尋找寶藏一樣,四五個人繞著整個山頭走一遍,有的雞蛋甚至藏在土塊裡,運氣好的話一次能撿上幾籃子。

直到現在,小波還是很懵,“就好像你在路上好好走著,突然被人砍倒在地,一夜之間一切都變了”。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曹慧茹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謙 曹慧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