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封建王朝後,延續2000餘年的封建社會便存在兩大有趣現象,即是“胡虜不過百年”之咒,“王朝不過300年”之運。說的是,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起來的大一統政權,一般都不能熬過100年,其中以元朝最為典型;所有封建王朝,都不能享國300年,唐朝297年(包括“武周”)、明朝276年、清朝268年,其餘則更少。當然,漢朝持續405年,宋朝則是309年,但水分太大,不符合實際情況。漢朝,且不說分成東西兩漢,中間還有個王莽篡權,是為“新朝”;宋朝分成兩宋,還不是大一統王朝。這就是歷史規律,王朝呈現出週期性更迭之定律,實在有意思。

"

自從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封建王朝後,延續2000餘年的封建社會便存在兩大有趣現象,即是“胡虜不過百年”之咒,“王朝不過300年”之運。說的是,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起來的大一統政權,一般都不能熬過100年,其中以元朝最為典型;所有封建王朝,都不能享國300年,唐朝297年(包括“武周”)、明朝276年、清朝268年,其餘則更少。當然,漢朝持續405年,宋朝則是309年,但水分太大,不符合實際情況。漢朝,且不說分成東西兩漢,中間還有個王莽篡權,是為“新朝”;宋朝分成兩宋,還不是大一統王朝。這就是歷史規律,王朝呈現出週期性更迭之定律,實在有意思。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對歷史的貢獻無疑是非常大的,這一點我們不能否認,雖然它在近代則是妥協、屈辱、懦弱之代名詞。入關之前,皇太極等領導人便大力推行漢化政策,效仿明朝制度,極力削弱八旗貴族勢力,以維護內部統一,防止分裂。順治時期,處處效仿明太祖,又將皇權推向一個新高度。雖然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但漢化程度非常高,高到連皇帝本人都不會說滿語了。所以,和同是少數民族政權的元朝相比,清朝壽命更長,它躲過了“胡虜不過百年”之詛咒,享受268年之國運,這與漢族士大夫之擁戴分不開。但是,清朝依然沒能擺脫“王朝不過300年”之運,其中原因眾多,而西方列強入侵則是一個很關鍵因素。要知道,清朝每次大危機之製造者,列強均有份。那麼,若是沒有列強入侵,清朝可否擺脫這厄運呢?可否延續國祚超300年呢?

"

自從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封建王朝後,延續2000餘年的封建社會便存在兩大有趣現象,即是“胡虜不過百年”之咒,“王朝不過300年”之運。說的是,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起來的大一統政權,一般都不能熬過100年,其中以元朝最為典型;所有封建王朝,都不能享國300年,唐朝297年(包括“武周”)、明朝276年、清朝268年,其餘則更少。當然,漢朝持續405年,宋朝則是309年,但水分太大,不符合實際情況。漢朝,且不說分成東西兩漢,中間還有個王莽篡權,是為“新朝”;宋朝分成兩宋,還不是大一統王朝。這就是歷史規律,王朝呈現出週期性更迭之定律,實在有意思。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對歷史的貢獻無疑是非常大的,這一點我們不能否認,雖然它在近代則是妥協、屈辱、懦弱之代名詞。入關之前,皇太極等領導人便大力推行漢化政策,效仿明朝制度,極力削弱八旗貴族勢力,以維護內部統一,防止分裂。順治時期,處處效仿明太祖,又將皇權推向一個新高度。雖然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但漢化程度非常高,高到連皇帝本人都不會說滿語了。所以,和同是少數民族政權的元朝相比,清朝壽命更長,它躲過了“胡虜不過百年”之詛咒,享受268年之國運,這與漢族士大夫之擁戴分不開。但是,清朝依然沒能擺脫“王朝不過300年”之運,其中原因眾多,而西方列強入侵則是一個很關鍵因素。要知道,清朝每次大危機之製造者,列強均有份。那麼,若是沒有列強入侵,清朝可否擺脫這厄運呢?可否延續國祚超300年呢?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要回答這問題,我們不妨將清朝放在2000餘年之封建社會上做個觀察,看看它與其他封建王朝所面臨之異同點。秦朝、漢朝、晉朝、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是公認的八大封建“大一統”王朝,均對歷史有巨大貢獻。前七大王朝之滅亡,有如下幾個因素作怪:土地兼併(幾乎歷朝都有)、外戚專權、宦官專政、文官傾軋、藩鎮割據、農民起義、少數民族入侵,等等。不過,直接推動王朝滅亡的一般是農民起義、少數民族入侵。就拿唐朝、明朝來說,唐朝在經過“安史之亂”後便陷入藩鎮割據之局面,可依然續命一百餘年,但黃巢起義爆發不久則立刻滅亡;明朝與少數民族打了幾百年,消消停停,基本穩住陣腳,可李自成這麼一鬧,大廈轟然倒塌;而滿清入關,則讓南明喪失了逆襲之可能。

"

自從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封建王朝後,延續2000餘年的封建社會便存在兩大有趣現象,即是“胡虜不過百年”之咒,“王朝不過300年”之運。說的是,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起來的大一統政權,一般都不能熬過100年,其中以元朝最為典型;所有封建王朝,都不能享國300年,唐朝297年(包括“武周”)、明朝276年、清朝268年,其餘則更少。當然,漢朝持續405年,宋朝則是309年,但水分太大,不符合實際情況。漢朝,且不說分成東西兩漢,中間還有個王莽篡權,是為“新朝”;宋朝分成兩宋,還不是大一統王朝。這就是歷史規律,王朝呈現出週期性更迭之定律,實在有意思。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對歷史的貢獻無疑是非常大的,這一點我們不能否認,雖然它在近代則是妥協、屈辱、懦弱之代名詞。入關之前,皇太極等領導人便大力推行漢化政策,效仿明朝制度,極力削弱八旗貴族勢力,以維護內部統一,防止分裂。順治時期,處處效仿明太祖,又將皇權推向一個新高度。雖然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但漢化程度非常高,高到連皇帝本人都不會說滿語了。所以,和同是少數民族政權的元朝相比,清朝壽命更長,它躲過了“胡虜不過百年”之詛咒,享受268年之國運,這與漢族士大夫之擁戴分不開。但是,清朝依然沒能擺脫“王朝不過300年”之運,其中原因眾多,而西方列強入侵則是一個很關鍵因素。要知道,清朝每次大危機之製造者,列強均有份。那麼,若是沒有列強入侵,清朝可否擺脫這厄運呢?可否延續國祚超300年呢?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要回答這問題,我們不妨將清朝放在2000餘年之封建社會上做個觀察,看看它與其他封建王朝所面臨之異同點。秦朝、漢朝、晉朝、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是公認的八大封建“大一統”王朝,均對歷史有巨大貢獻。前七大王朝之滅亡,有如下幾個因素作怪:土地兼併(幾乎歷朝都有)、外戚專權、宦官專政、文官傾軋、藩鎮割據、農民起義、少數民族入侵,等等。不過,直接推動王朝滅亡的一般是農民起義、少數民族入侵。就拿唐朝、明朝來說,唐朝在經過“安史之亂”後便陷入藩鎮割據之局面,可依然續命一百餘年,但黃巢起義爆發不久則立刻滅亡;明朝與少數民族打了幾百年,消消停停,基本穩住陣腳,可李自成這麼一鬧,大廈轟然倒塌;而滿清入關,則讓南明喪失了逆襲之可能。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相對於前面七大王朝而言,除去西方列強侵略這一條,清朝的處境還是相當不錯的,“康乾盛世”延續數十年就是證明。地方割據或者說藩王作亂,清朝很快就搞定這事,睿親王多爾袞囂張一時,對皇位躍躍欲試,無奈英年早逝;吳三桂等三藩曾一度佔領南方各省,飲馬長江,大有一鼓作氣直搗燕京之勢,可無奈此人目光短淺,被少年康熙逆襲。少數民族問題,蒙古三部歸順兩部,實力強大的準噶爾蒙古又樹敵太多,最終被乾隆搞定。兩漢外戚問題,清朝基本不存在,畢竟皇帝早有防範,即使是慈禧太后掌權期間,無論她如何擅權,有多囂張,但就是沒重用孃家人,看她親弟弟桂祥混得那麼差就知道了。宦官專權、文官傾軋,在清朝高壓政策下,早已成為所謂的“奴才”,軍機處設置後,皇權達到頂峰,文官之節操碎了一地。所以,整體看來,清朝混得很不錯,許多前朝所出現之弊政均有一定程度之預防。

"

自從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封建王朝後,延續2000餘年的封建社會便存在兩大有趣現象,即是“胡虜不過百年”之咒,“王朝不過300年”之運。說的是,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起來的大一統政權,一般都不能熬過100年,其中以元朝最為典型;所有封建王朝,都不能享國300年,唐朝297年(包括“武周”)、明朝276年、清朝268年,其餘則更少。當然,漢朝持續405年,宋朝則是309年,但水分太大,不符合實際情況。漢朝,且不說分成東西兩漢,中間還有個王莽篡權,是為“新朝”;宋朝分成兩宋,還不是大一統王朝。這就是歷史規律,王朝呈現出週期性更迭之定律,實在有意思。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對歷史的貢獻無疑是非常大的,這一點我們不能否認,雖然它在近代則是妥協、屈辱、懦弱之代名詞。入關之前,皇太極等領導人便大力推行漢化政策,效仿明朝制度,極力削弱八旗貴族勢力,以維護內部統一,防止分裂。順治時期,處處效仿明太祖,又將皇權推向一個新高度。雖然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但漢化程度非常高,高到連皇帝本人都不會說滿語了。所以,和同是少數民族政權的元朝相比,清朝壽命更長,它躲過了“胡虜不過百年”之詛咒,享受268年之國運,這與漢族士大夫之擁戴分不開。但是,清朝依然沒能擺脫“王朝不過300年”之運,其中原因眾多,而西方列強入侵則是一個很關鍵因素。要知道,清朝每次大危機之製造者,列強均有份。那麼,若是沒有列強入侵,清朝可否擺脫這厄運呢?可否延續國祚超300年呢?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要回答這問題,我們不妨將清朝放在2000餘年之封建社會上做個觀察,看看它與其他封建王朝所面臨之異同點。秦朝、漢朝、晉朝、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是公認的八大封建“大一統”王朝,均對歷史有巨大貢獻。前七大王朝之滅亡,有如下幾個因素作怪:土地兼併(幾乎歷朝都有)、外戚專權、宦官專政、文官傾軋、藩鎮割據、農民起義、少數民族入侵,等等。不過,直接推動王朝滅亡的一般是農民起義、少數民族入侵。就拿唐朝、明朝來說,唐朝在經過“安史之亂”後便陷入藩鎮割據之局面,可依然續命一百餘年,但黃巢起義爆發不久則立刻滅亡;明朝與少數民族打了幾百年,消消停停,基本穩住陣腳,可李自成這麼一鬧,大廈轟然倒塌;而滿清入關,則讓南明喪失了逆襲之可能。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相對於前面七大王朝而言,除去西方列強侵略這一條,清朝的處境還是相當不錯的,“康乾盛世”延續數十年就是證明。地方割據或者說藩王作亂,清朝很快就搞定這事,睿親王多爾袞囂張一時,對皇位躍躍欲試,無奈英年早逝;吳三桂等三藩曾一度佔領南方各省,飲馬長江,大有一鼓作氣直搗燕京之勢,可無奈此人目光短淺,被少年康熙逆襲。少數民族問題,蒙古三部歸順兩部,實力強大的準噶爾蒙古又樹敵太多,最終被乾隆搞定。兩漢外戚問題,清朝基本不存在,畢竟皇帝早有防範,即使是慈禧太后掌權期間,無論她如何擅權,有多囂張,但就是沒重用孃家人,看她親弟弟桂祥混得那麼差就知道了。宦官專權、文官傾軋,在清朝高壓政策下,早已成為所謂的“奴才”,軍機處設置後,皇權達到頂峰,文官之節操碎了一地。所以,整體看來,清朝混得很不錯,許多前朝所出現之弊政均有一定程度之預防。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清朝具備優勢,但劣勢也不少,主要表現如下。其一、內部滿漢矛盾尖銳,核心崗位滿蒙貴族壟斷,漢族地主官僚深受打擊。順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均標榜“滿漢平等”,天下一家,其實只是自欺欺人罷了;旗人有特權、免於地方訴訟,漢人則不行;旗人住“滿城”,漢人住外城,作為擋箭牌;旗人可以不用從事勞動生產,每年拿高額財政補貼,漢人則在死亡線上垂死掙扎。其二、超過四億之人口,再加上土地兼併之原因,大清人口問題非常嚴重,這也是後來太平天國運動的原因之一。隋唐實行均田制時,包括永業田、口份田,人均60畝;明朝人口巔峰接近一億,也有10畝左右;清朝4.5億人口,平均1.7畝,這在農業社會等同於災難。當然了,清朝還面臨西方列強之威脅,面臨著“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只是將其剔除出去罷了。

"

自從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封建王朝後,延續2000餘年的封建社會便存在兩大有趣現象,即是“胡虜不過百年”之咒,“王朝不過300年”之運。說的是,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起來的大一統政權,一般都不能熬過100年,其中以元朝最為典型;所有封建王朝,都不能享國300年,唐朝297年(包括“武周”)、明朝276年、清朝268年,其餘則更少。當然,漢朝持續405年,宋朝則是309年,但水分太大,不符合實際情況。漢朝,且不說分成東西兩漢,中間還有個王莽篡權,是為“新朝”;宋朝分成兩宋,還不是大一統王朝。這就是歷史規律,王朝呈現出週期性更迭之定律,實在有意思。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對歷史的貢獻無疑是非常大的,這一點我們不能否認,雖然它在近代則是妥協、屈辱、懦弱之代名詞。入關之前,皇太極等領導人便大力推行漢化政策,效仿明朝制度,極力削弱八旗貴族勢力,以維護內部統一,防止分裂。順治時期,處處效仿明太祖,又將皇權推向一個新高度。雖然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但漢化程度非常高,高到連皇帝本人都不會說滿語了。所以,和同是少數民族政權的元朝相比,清朝壽命更長,它躲過了“胡虜不過百年”之詛咒,享受268年之國運,這與漢族士大夫之擁戴分不開。但是,清朝依然沒能擺脫“王朝不過300年”之運,其中原因眾多,而西方列強入侵則是一個很關鍵因素。要知道,清朝每次大危機之製造者,列強均有份。那麼,若是沒有列強入侵,清朝可否擺脫這厄運呢?可否延續國祚超300年呢?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要回答這問題,我們不妨將清朝放在2000餘年之封建社會上做個觀察,看看它與其他封建王朝所面臨之異同點。秦朝、漢朝、晉朝、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是公認的八大封建“大一統”王朝,均對歷史有巨大貢獻。前七大王朝之滅亡,有如下幾個因素作怪:土地兼併(幾乎歷朝都有)、外戚專權、宦官專政、文官傾軋、藩鎮割據、農民起義、少數民族入侵,等等。不過,直接推動王朝滅亡的一般是農民起義、少數民族入侵。就拿唐朝、明朝來說,唐朝在經過“安史之亂”後便陷入藩鎮割據之局面,可依然續命一百餘年,但黃巢起義爆發不久則立刻滅亡;明朝與少數民族打了幾百年,消消停停,基本穩住陣腳,可李自成這麼一鬧,大廈轟然倒塌;而滿清入關,則讓南明喪失了逆襲之可能。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相對於前面七大王朝而言,除去西方列強侵略這一條,清朝的處境還是相當不錯的,“康乾盛世”延續數十年就是證明。地方割據或者說藩王作亂,清朝很快就搞定這事,睿親王多爾袞囂張一時,對皇位躍躍欲試,無奈英年早逝;吳三桂等三藩曾一度佔領南方各省,飲馬長江,大有一鼓作氣直搗燕京之勢,可無奈此人目光短淺,被少年康熙逆襲。少數民族問題,蒙古三部歸順兩部,實力強大的準噶爾蒙古又樹敵太多,最終被乾隆搞定。兩漢外戚問題,清朝基本不存在,畢竟皇帝早有防範,即使是慈禧太后掌權期間,無論她如何擅權,有多囂張,但就是沒重用孃家人,看她親弟弟桂祥混得那麼差就知道了。宦官專權、文官傾軋,在清朝高壓政策下,早已成為所謂的“奴才”,軍機處設置後,皇權達到頂峰,文官之節操碎了一地。所以,整體看來,清朝混得很不錯,許多前朝所出現之弊政均有一定程度之預防。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清朝具備優勢,但劣勢也不少,主要表現如下。其一、內部滿漢矛盾尖銳,核心崗位滿蒙貴族壟斷,漢族地主官僚深受打擊。順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均標榜“滿漢平等”,天下一家,其實只是自欺欺人罷了;旗人有特權、免於地方訴訟,漢人則不行;旗人住“滿城”,漢人住外城,作為擋箭牌;旗人可以不用從事勞動生產,每年拿高額財政補貼,漢人則在死亡線上垂死掙扎。其二、超過四億之人口,再加上土地兼併之原因,大清人口問題非常嚴重,這也是後來太平天國運動的原因之一。隋唐實行均田制時,包括永業田、口份田,人均60畝;明朝人口巔峰接近一億,也有10畝左右;清朝4.5億人口,平均1.7畝,這在農業社會等同於災難。當然了,清朝還面臨西方列強之威脅,面臨著“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只是將其剔除出去罷了。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1851年1月,階級矛盾激化到了歷史頂點,終於釀成歷時14年之久的太平天國運動,一度將大清打了半死。此時,距離清朝入關時間為207年,放到歷史上屬於封建王朝末期,是滅亡倒計時。按照常理,大規模農民起義後,封建王朝都會快速滅亡,時間不超過30年,漢朝、唐朝、元朝、明朝都是如此。那麼,清朝有沒有可能破了這個詛咒,不重蹈前朝之覆轍呢?答案是,不但不能,還可能提前結束統治,熬不到1912年,連268年國祚都沒有。沒有西方列強之壓力,清朝搞定太平軍、“捻軍”、回民起義軍後,漢族地主勢力已經強勢崛起,佔據國內各關鍵職位,還擁有龐大武裝力量。此時,八旗、綠營早已成為廢渣,絲毫沒有戰鬥力,抵禦湘軍、淮軍、楚軍實乃痴人說夢。在沒外來壓力之情況下,曾國藩、胡林翼、李鴻章、左宗棠等“中興名臣”號令一方,角逐中原,清朝會提前在混戰中走向滅亡。

"

自從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封建王朝後,延續2000餘年的封建社會便存在兩大有趣現象,即是“胡虜不過百年”之咒,“王朝不過300年”之運。說的是,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起來的大一統政權,一般都不能熬過100年,其中以元朝最為典型;所有封建王朝,都不能享國300年,唐朝297年(包括“武周”)、明朝276年、清朝268年,其餘則更少。當然,漢朝持續405年,宋朝則是309年,但水分太大,不符合實際情況。漢朝,且不說分成東西兩漢,中間還有個王莽篡權,是為“新朝”;宋朝分成兩宋,還不是大一統王朝。這就是歷史規律,王朝呈現出週期性更迭之定律,實在有意思。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對歷史的貢獻無疑是非常大的,這一點我們不能否認,雖然它在近代則是妥協、屈辱、懦弱之代名詞。入關之前,皇太極等領導人便大力推行漢化政策,效仿明朝制度,極力削弱八旗貴族勢力,以維護內部統一,防止分裂。順治時期,處處效仿明太祖,又將皇權推向一個新高度。雖然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但漢化程度非常高,高到連皇帝本人都不會說滿語了。所以,和同是少數民族政權的元朝相比,清朝壽命更長,它躲過了“胡虜不過百年”之詛咒,享受268年之國運,這與漢族士大夫之擁戴分不開。但是,清朝依然沒能擺脫“王朝不過300年”之運,其中原因眾多,而西方列強入侵則是一個很關鍵因素。要知道,清朝每次大危機之製造者,列強均有份。那麼,若是沒有列強入侵,清朝可否擺脫這厄運呢?可否延續國祚超300年呢?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要回答這問題,我們不妨將清朝放在2000餘年之封建社會上做個觀察,看看它與其他封建王朝所面臨之異同點。秦朝、漢朝、晉朝、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是公認的八大封建“大一統”王朝,均對歷史有巨大貢獻。前七大王朝之滅亡,有如下幾個因素作怪:土地兼併(幾乎歷朝都有)、外戚專權、宦官專政、文官傾軋、藩鎮割據、農民起義、少數民族入侵,等等。不過,直接推動王朝滅亡的一般是農民起義、少數民族入侵。就拿唐朝、明朝來說,唐朝在經過“安史之亂”後便陷入藩鎮割據之局面,可依然續命一百餘年,但黃巢起義爆發不久則立刻滅亡;明朝與少數民族打了幾百年,消消停停,基本穩住陣腳,可李自成這麼一鬧,大廈轟然倒塌;而滿清入關,則讓南明喪失了逆襲之可能。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相對於前面七大王朝而言,除去西方列強侵略這一條,清朝的處境還是相當不錯的,“康乾盛世”延續數十年就是證明。地方割據或者說藩王作亂,清朝很快就搞定這事,睿親王多爾袞囂張一時,對皇位躍躍欲試,無奈英年早逝;吳三桂等三藩曾一度佔領南方各省,飲馬長江,大有一鼓作氣直搗燕京之勢,可無奈此人目光短淺,被少年康熙逆襲。少數民族問題,蒙古三部歸順兩部,實力強大的準噶爾蒙古又樹敵太多,最終被乾隆搞定。兩漢外戚問題,清朝基本不存在,畢竟皇帝早有防範,即使是慈禧太后掌權期間,無論她如何擅權,有多囂張,但就是沒重用孃家人,看她親弟弟桂祥混得那麼差就知道了。宦官專權、文官傾軋,在清朝高壓政策下,早已成為所謂的“奴才”,軍機處設置後,皇權達到頂峰,文官之節操碎了一地。所以,整體看來,清朝混得很不錯,許多前朝所出現之弊政均有一定程度之預防。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清朝具備優勢,但劣勢也不少,主要表現如下。其一、內部滿漢矛盾尖銳,核心崗位滿蒙貴族壟斷,漢族地主官僚深受打擊。順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均標榜“滿漢平等”,天下一家,其實只是自欺欺人罷了;旗人有特權、免於地方訴訟,漢人則不行;旗人住“滿城”,漢人住外城,作為擋箭牌;旗人可以不用從事勞動生產,每年拿高額財政補貼,漢人則在死亡線上垂死掙扎。其二、超過四億之人口,再加上土地兼併之原因,大清人口問題非常嚴重,這也是後來太平天國運動的原因之一。隋唐實行均田制時,包括永業田、口份田,人均60畝;明朝人口巔峰接近一億,也有10畝左右;清朝4.5億人口,平均1.7畝,這在農業社會等同於災難。當然了,清朝還面臨西方列強之威脅,面臨著“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只是將其剔除出去罷了。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1851年1月,階級矛盾激化到了歷史頂點,終於釀成歷時14年之久的太平天國運動,一度將大清打了半死。此時,距離清朝入關時間為207年,放到歷史上屬於封建王朝末期,是滅亡倒計時。按照常理,大規模農民起義後,封建王朝都會快速滅亡,時間不超過30年,漢朝、唐朝、元朝、明朝都是如此。那麼,清朝有沒有可能破了這個詛咒,不重蹈前朝之覆轍呢?答案是,不但不能,還可能提前結束統治,熬不到1912年,連268年國祚都沒有。沒有西方列強之壓力,清朝搞定太平軍、“捻軍”、回民起義軍後,漢族地主勢力已經強勢崛起,佔據國內各關鍵職位,還擁有龐大武裝力量。此時,八旗、綠營早已成為廢渣,絲毫沒有戰鬥力,抵禦湘軍、淮軍、楚軍實乃痴人說夢。在沒外來壓力之情況下,曾國藩、胡林翼、李鴻章、左宗棠等“中興名臣”號令一方,角逐中原,清朝會提前在混戰中走向滅亡。

沒有列強入侵,清朝躲過“胡虜之咒”後,可否熬過300年?

綜上所述,就算沒有西方列強入侵,清朝躲過了“胡虜不過百年”之咒,但無法擺脫封建王朝不過300年之運,這是國情所決定,非人為所能改變。不過,清朝滅亡後,群雄崛起,何去何從就不好說了。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