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狀元之孫曾任泰順知縣,他離任後仍然關愛泰順學子

清朝第一狀元之孫曾任泰順知縣,他離任後仍然關愛泰順學子

陳能雄/文

乾隆年間,泰順有位知縣名叫傅永綍(讀音“fú”),才德兼備,勤政愛民,他的一些軼事,直到清末仍被泰順百姓傳為佳話。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痕跡越來越模糊,而今泰順很少人知道傅知縣頭頂清朝開國狀元之孫的光環,生平以廉潔著稱,是清代泰順最受百姓愛戴的八位知縣之一。

清朝第一狀元之孫曾任泰順知縣,他離任後仍然關愛泰順學子

▲傅氏狀元府第

出身於詩書簪纓之族

自從傅祥(傅以漸、傅永綍的先祖)在明代成化年間定居山東聊城後,傅氏家族世代務農經商,詩書傳家。順治三年(1646),在北京舉行首次殿試,聊城傅以漸科場得意,獨佔鰲頭,成為清代開國後第一位狀元。當時,順治皇帝為穩固政權,籠絡漢族知識分子,狀元郎傅以漸是他重點提拔的對象。順治十年(1653),皇帝數次提升傅以漸的官職,授予他“翰林院教習庶吉士”,為國家造就人材。

清朝第一狀元之孫曾任泰順知縣,他離任後仍然關愛泰順學子

▲豐子愷漫畫,懸擬清順治帝《狀元歸去驢如飛》圖

傅以漸因此與皇帝接觸的機會變多,順治皇帝曾親筆為傅以漸畫了一幅《狀元騎驢圖》,並在畫上戲題“狀元歸去驢如飛”。後來,傅以漸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位至宰輔,烜赫一時。坊間傳言,傅以漸做過康熙的老師,康熙皇帝南巡時,為傅家府第題寫了一副對聯:“傳臚姓名無雙士,開代文章第一家”,對傅以漸的才華功績給予高度的讚揚。

清朝第一狀元之孫曾任泰順知縣,他離任後仍然關愛泰順學子

▲“傳臚姓名無雙士,開代文章第一家”

這是家族的無上榮耀,激勵著傅氏子弟發憤苦讀。有清一代,傅氏家族“簪纓相繼,科第連翩”,入仕為官者甚多,擔任過泰順知縣的傅永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傅永綍(1714——1779),字侖西,號西齋,是傅以漸的孫子。他自小性格端直剛毅,讀書循義理,能活學活用。他弱冠便考中秀才,並因成績優異被推舉為貢生,後考取武英殿校錄。乾隆十七年(1752),傅永綍考取恩科舉人,兩年後他又參加會試中“明通榜”,之後他被授予山東泰安府平陰縣教諭。因工作兢兢業業,考課優秀,乾隆三十年(1765),傅永綍被擢升為浙江泰順縣知縣。

清朝第一狀元之孫曾任泰順知縣,他離任後仍然關愛泰順學子

▲傅以漸書法

在泰順政績斐然

泰順是傅永綍遊宦浙江的第一站,也是他揮灑熱忱、一展抱負的地方。在泰順,他心繫民生,以誠感人,教孝悌、勸農桑、恤孤獨……

從傅永綍的生平政績來看,他擅長緝捕賊盜、聽訟斷獄,這一點他在泰順任職時就表現出過人之處。他秉公執法,有條不紊地處理各種疑難案件,訟獄之事逐漸平息,泰順的社會治安得到很大改善。

清朝第一狀元之孫曾任泰順知縣,他離任後仍然關愛泰順學子

▲傅永綍為泰順人題寫的匾額


作為出生於書香門第,又擔任過教諭一職的文人,傅永綍崇文重教,他有感於泰順自景泰置縣以來科名寥落,覺得有責任有義務為泰順文化教育事業出力。他親自整頓書院,勤於考核士子的學業,閒時與他們談經說道。書院的學習風貌明顯好轉,湧現出許多優秀人才,其中泰順名士曾鏞是傅永綍的得意門生。傅永綍主持縣試時,慧眼識珠,誇讚曾鏞的文章:“胸懷磊落,辭氣沉雄,開泰邑科名者,必在汝乎。”清代中期泰順文風逐漸復興,應該說有傅永綍的一份功勞。

傅永綍愛民如子,為邑中官吏樹立了親民的好榜樣,在他任期內官民關係和諧,《分疆錄》中稱之為“官民如家人父子”。當傅永綍要調離泰順時,百姓依依不捨,遮道挽留。

清朝第一狀元之孫曾任泰順知縣,他離任後仍然關愛泰順學子

▲曾鏞(歷任孝豐、雲和、湯溪等縣教諭,東安縣知縣,入祀湖南名宦祠

離任後仍與曾鏞等泰順人保持聯繫

傅永綍在《重修永嘉縣學廟記》中寫道:“餘適自泰順調劇永嘉,曰:是餘之責也。捐俸以為之倡。”這記述了他剛從泰順調到永嘉,就帶頭捐出俸祿修建永嘉文廟。他還親自主持修築江心嶼西塔,可是塔才修建三層,就驚聞母親去世的噩耗。

清朝第一狀元之孫曾任泰順知縣,他離任後仍然關愛泰順學子

▲江心嶼西塔,傅永綍曾倡修西塔,撰文立碑

在回山東奔喪的途中,傅永綍儘管心情悲傷凝重,可仍舊惦記著曾鏞等人的學業。他經過杭州時,特意去看望在敷文書院求學的曾鏞。曾鏞倒屣相迎,又喜又憂,他能體會傅永綍“望雲思母”的傷痛。臨別時,曾鏞寫了一首詩《自杭州送傅西齋明府從永嘉丁太君憂歸山左》相贈:

遮道曾看受代時,此行何計可攀追。

望雲方切賢侯痛,倒屣空留賤子思。

地會天荒期以破,學為我獨授之師。

回頭無限陶成感,忍看歸帆天際欹。

喪期滿後,傅永綍趕回永嘉,在舟中遙望江心嶼,仍舊是三層殘塔立在那裡,心懷愧疚。他帶頭籌集資金,重新施工,西塔很快就竣工了。一個兩袖清風的清官,家境並不寬裕,卻如此熱心於公益事業,且做事有始有終,百姓需要這樣肯辦實事的好官。

傅永綍的這些優良品行,影響過許多泰順學子。曾鏞就以傅永綍為楷模,他的詩句“回頭無限陶成感”,就是感激傅永綍陶冶他成材的恩情。曾鏞到老都沒忘傅永綍的諄諄教導,有一次他整理詩稿,重讀那首少年時在杭州送別傅西齋(傅永綍)的詩,感慨萬千,寫了一首追憶傅永綍的詩:“生平先達多如昨,老大尋思易感懷。宦跡聊酬秦小峴,科名早負傅西齋。”

清朝第一狀元之孫曾任泰順知縣,他離任後仍然關愛泰順學子

▲曾鏞《復齋詩集》,有寫給傅永綍的詩句


極力維護泰順學子的聲譽

除了提攜關愛曾鏞之外,傅永綍還為其他泰順學子做過不少好事。有一位到溫州參加考試的泰順童生,平白無故遭人誣陷,受盡委屈。他到衙門中訴訟,時任永嘉知縣的傅永綍瞭解情況後,義憤填膺地說:“吾泰順民安有此痛?懲誣者,直其事!”意思是我泰順子民怎能承受這樣的委屈和苦痛?

一句“吾泰順民”,如此親切,他的心是與泰順民眾連在一起的。傅永綍嚴懲誣告者,還泰順童生一個清白。要知道,到溫州參加考試的泰順書生,代表著一縣學子的形象。若這個冤屈得不到澄清,不僅會影響這位童生的功名前途,還會影響到泰順讀書人的聲譽。傅永綍堅定公正地審理此事,其決心來自於耿直剛正的性格,其信心來自於對泰順學子的認同,多年來他與泰順書院中的學子交往,深知他們的道德品行。

清朝第一狀元之孫曾任泰順知縣,他離任後仍然關愛泰順學子

▲《分疆錄》中記載傅永綍為泰順書生主持公道


後代賢才輩出

也許是生性剛直,傅永綍在任台州府同知時,因事觸犯了浙江巡撫王亶望(貪官),抑鬱成疾。臨終前,傅永綍凝視著妻子楊氏,百感交集,眼前這個曾為婆婆割股治病的女子,性情剛烈,自己若死,她必會以死相隨。為了打消楊氏的輕生念頭,傅永綍把黃氏所生的三個兒子交託給她。楊氏含辛茹苦地撫養三個兒子,七年後,長子傅廷輝成家立業,楊氏自縊殉節。她在遺囑中寫道:“所以忍死須臾,為不負西齋公(傅永綍)疾革時身後之託。今茲相會九泉,可告無愧。”

清朝第一狀元之孫曾任泰順知縣,他離任後仍然關愛泰順學子

▲傅繩勳與族人在相府大廳前合影


傅永綍雖然為官多年,但清廉如水,所得的薪俸沒有用於購置田舍產業,沒為子孫留下什麼遺產。他的兒子傅廷輝生活清貧,只好到河南謀了一個小官職養家餬口,妻子朱氏則在家教導兩個兒子讀書。多年後,這兩個孩子重振家聲,他們就是江蘇巡撫傅繩勳、署理安徽布政使傅繼勳。傅繼勳的後代中又出了一個傑出人物,他是“五四運動”學生領袖、著名學者傅斯年。

清朝第一狀元之孫曾任泰順知縣,他離任後仍然關愛泰順學子

▲傅斯年


滿門俊彥,代有人出,這是傅永綍等人承繼狀元傅以漸的良好家風,砥礪品行,勤學苦練,文風才得以世代綿延不衰。這股文風,也隨著傅永綍的腳步,吹送到泰順這片土地。傅永綍在泰順時關愛百姓,離任後仍有深深的泰順情結,極力維護泰順學子的聲譽和利益。他那一句“吾泰順民”,溫暖人心,其言其行猶見甘棠遺愛!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