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小子》:你和爸媽為何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中青在線訊(實習生 陸宇婷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沈傑群)國內首檔親情觀察成長勵志節目《我家那小子》,因聚焦青年獨居生活、親情代際溝通問題,而受到年輕觀眾追捧。日前,節目總導演陳歆宇攜“小子代表”武藝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我家”公開課。

《我家那小子》:你和爸媽為何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作為兩季《我家那小子》嘉賓,武藝也因錄製節目而認真上了一堂“成長課”。第一季節目中他在床上吃外賣的形象深入人心,武藝後來談到時也會難為情,表示已經改了很多,“現在學會自己炒菜了,有時候也會做菜給家人嚐嚐。”在武藝媽媽看來,兒子曾是靦腆內向、不愛出門的孩子,但在第二季節目中,武藝在面對新的異性朋友大點兒時能很快和對方熟絡起來,一天的相處也給朋友留下了極好的印象。

在公開課現場,武藝感慨,以前宅床上吃外賣在他看來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後來會意識到這種方式不夠陽光。“我現在會多去嘗試以前從來沒有嘗試過的新事物,包括在與父母的溝通相處上,我從不太會表達到逐漸學著找最合適的方式去溝通,這是我目前在改變的。”

《我家那小子》:你和爸媽為何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曾作為飛行情感觀察員參與了《我家那小子》節目錄制,他認為節目是對當代青年人現狀的真實寫照。“‘我家’系列節目並不是為了獵奇,而是把視野放在普普通通的生活場景當中,在這個過程中與社會交流,家人之間、情侶之間、朋友之間產生更多理解,這是真人秀節目的重要價值。”

《我家那小子》:你和爸媽為何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結合《我家那小子》的節目設計,喻國明為綜藝節目的評判界定了三個框架:第一,要能體會到生活的脈動、生活的溫度;第二,“真”,又有特定的“秀”場結構,以“人”為本,用人的體驗吸引觀眾;第三,對於社會發展當中的關鍵問題有所觸及、有所回答,最好能給公眾提供解讀和實踐這些問題的思想智慧。

“我家”系列的觀察類節目通過讓老一輩去觀看、討論年輕一輩日常生活,直接暴露了兩代人觀念的差異,比如“于小彤媽媽不同意兒子35歲前結婚”在家長席中引發爭論,“papi醬的人生排序”則遭到所有家長反對。喻國明認為,這很好觸及了目前社會核心議題之一:代際關係。

中國社科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祕書長、副研究員冷凇表示,該系列節目的火熱與我們的社會傳統分不開:“我們中國式的父母和孩子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父母生我們、養我們,但是他們知道我們的祕密卻是最少的。”

喻國明認為,要解決“不理解”的問題,最重要的一步是溝通,因為彼此不瞭解的情況下是無法真正相互影響的。“這樣的節目,要解決的是社會的交流和溝通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情感學碩士郭幽圻說:“《我家那小子》是一個讓你瞭解父母的很好的平臺,你會發現原來老一輩人對於這件事情是這麼看的,原來他們是這麼想的。”

郭幽圻看到“于小彤媽媽不允許孩子35歲前結婚”的視頻時,第一反應是開心:“對於我這樣大齡單身未婚女青年來說,35歲之後結婚,相當於給了我幾年的緩衝時間,挺開心的。”

郭幽圻認為于小彤媽媽是一個很開明的人——“可以接受姐弟戀,還能接受不抱孫子”。在郭幽圻看來,於媽媽不同意孩子35歲前結婚,很可能是一種“替代性焦慮”的體現,於媽媽真正在意的是于小彤的事業,但因為不想直面痛點而顧左右而言他。

郭幽圻大膽猜測:“如果於小彤他的事業真的發展到越來越好的狀態,如果於媽媽能對他事業有一定的信心,其實她可以改變想法、觀念。”面對這種矛盾,郭幽圻覺得,行動永遠比語言更有說服力,要學會透過表象找準焦慮的核心,通過實際行動軟化它。

(文化副刊部編輯)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