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造價超過7億人民幣,沃爾瑪中國投資最大的生鮮冷鏈倉,及入華最大單筆投資——東莞生鮮配送中心投入運營。

沃爾瑪中國供應鏈高級副總裁麥睿恩(Ryan McDaniel)稱:“我們才剛開始我們的供應鏈投資。未來10年,沃爾瑪將會投資80億人民幣,或新建,或升級超過10個生鮮倉項目。”

目前,沃爾瑪在中國市場擁有18個倉——8個幹倉與10個冷鏈倉。其中,多數為租賃倉。此次,沃爾瑪自投、重資產、定製化打造符合未來發展需求的東莞生配中心,顯示沃爾瑪致力於成為中國市場重要玩家。

東莞生鮮配送中心主要服務沃爾瑪於華南市場(廣東+廣西市場)所有零售業態,包含區域內的沃爾瑪大賣場、山姆會員商店,以及小型零售業態惠選超市等。

在華南市場,沃爾瑪做得很優秀,目前擁有120家左右門店。東莞生鮮配送中心投入運營後,將會進一步強化沃爾瑪於華南市場的影響力。

過去,沃爾瑪華南市場主要採用租賃倉模式拓展,冷鏈部分通過分佈於深圳等兩地的兩個租賃倉運營。相關租賃倉在當下已經不能很好滿足沃爾瑪華南市場的發展需求。

此次,東莞生鮮配送中心投入運營後,過去的兩個租賃倉也將會停用,相關職能會合並歸口到東莞生鮮配送中心。東莞生鮮配送中心的冷鏈倉儲面積則相對過去兩個租賃倉擴大了5倍。

“吞吐能力”能滿足200家門店需求,日處理能力最高可達16.5萬箱,同時可處理超過4000種需冷藏、冷凍,或常溫存儲商品。從而能實現更好的集約化發展。

而在東莞生鮮配送中心投入運營之際,沃爾瑪致力發展的另一個重點市場——西南區域市場,沃爾瑪的成都生配中心(租賃倉)在兩週前也完成升級,並投入運營。成都倉面積擴大了一倍,“吞吐量”能滿足80多家門店需求。

沃爾瑪目前在成都等西南區域市場擁有50多家門店。

價值


沃爾瑪東莞生鮮配送中心是2015年立的項,2016底投建,2018年底交倉。總佔地面積94632平米,分為兩期。一期庫區建築面積33799平米(庫房及辦公等),二期庫區建築面積6800平米。

內容構成上,沃爾瑪東莞生鮮配送中心設有三個溫區。分別為恆溫庫(12-18攝氏度)、冷藏庫(0-5攝氏度)、冷凍庫(零下18度)。整體以冷凍庫為主體。冷凍庫面積超過1萬多平米,冷藏庫超過6000平米,恆溫庫3000多平米。

這一方面顯示,沃爾瑪正在強化冷凍冷藏低溫商品競爭能力。

冷凍冷藏商品是電商當下仍沒找到解決方案的領域,電商如果要完成一個冷鏈配送體系,是有門檻的。而線下在冷凍點心、水餃、餛飩等冷凍冷藏商品層面,則銷售增長很快。

以前,冷凍冷藏商品銷售相對不好,主要是因為冷凍商品售價比較高,供應商和零售端利潤較高導致。現在,像沃爾瑪這樣通過集約化發展則有助於持續降低零售價格,做大冷凍冷餐市場。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沃爾瑪東莞生鮮配送中心的冷凍庫

另一方面,這也有助於釋放沃爾瑪的全球供應鏈能力、自有商品能力,以及具體到肉製品等品項能力。

通過更強大的冷凍冷藏能力,進口生鮮品種也能得到更好開展。能放大沃爾瑪全球供應鏈的優勢基礎。

沃爾瑪相關負責人範學海稱,東莞生鮮配送中心對果蔬、肉類、海鮮等鮮食都會覆蓋。目前由於投入運營不久,進口商品比列還不是很高,以後,會有更多進口商品進來。

《商業觀察家》瞭解到的情況是,沃爾瑪東莞生鮮配送中心距離虎門港貨運碼頭,虎門二橋幾公里左右。緊貼南沙自貿區。

而對於肉製品,及一些水果品項,也能帶來規模、集約化價值。比如,流通量大的蘋果,可以大批量提前、預測性採購,通過冷凍存儲能力,及終端銷售體量進而有助於獲得採購價格優勢。

在中國,生鮮的價格波動是比較大的。沃爾瑪在華南市場較高的門店覆蓋密度和經營體量,是有條件更好做計劃性採購,獲取供應鏈優勢的。

麥睿恩稱,生鮮是沃爾瑪的重點之一。“生鮮越來越重要,供應鏈則是重點發展之一。我們供應鏈的宗旨是,擴大處理能力來滿足開店計劃。冷鏈則是公司重要策略之一。選擇東莞佈局生鮮配送中心,則是因為東莞區位位置能更好輻射廣東和廣西門店,更好平衡供應鏈。以後供應商只需要配送到一個倉點(以前是兩個租用倉),能更好節省費用。”

端到端


沃爾瑪當下在生鮮供應鏈層面做的工作,是要實現端到端的全程冷鏈。從供應端到零售端。

麥睿恩表示:“沃爾瑪是端到端供應鏈的先驅者,基於這樣的前景我們才會對供應鏈做很大的投資。”

端到端的意思是,不僅是配送中心要實現溫度監控。在上游,沃爾瑪會對供應商導入標準,進行供應商商品儲存溫度監控、商品裝卸貨環節溫度監控、供應商商品運輸在途的溫度監控。

在生鮮配送中心環節,則要實現收貨環節溫度監控、存儲溫度監控、發貨環節溫度監控,以及運輸門店在途溫度監控、卸貨環節溫度監控。

在零售端,要實現銷售儲存溫度監控、銷售貨架溫度監控。

進而整體實現全渠道監控。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具體來看,以運輸門店在途的溫度監控為例。目前,沃爾瑪採用的是三方物流合作,但要求所有車輛必須安裝GPS。一輛車,車頭車尾有兩個溫度探頭,有溫度追溯系統。

車分兩個類型,一個是冷凍車。一個是有恆溫、冷藏兩個溫區車輛。

這樣的設計後,運輸過程的溫度情況都能在後臺系統體現,並進行糾錯,追溯。確定性很強,能支撐溫度、時間的把控與標準化運營。車輛的動線也接受後臺監控、調撥,進行智能、低成本運營。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沃爾瑪東莞生鮮配送中心後臺系統,能實現適時車輛數據、溫度追溯與監控

端對端供應鏈的最大好處是,能全鏈路監控生鮮商品品質,實現更好生鮮商品鮮度等品質表現與食品安全,並降低損耗。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沃爾瑪中國供應鏈通過使用國際先進的大數據平臺-數據湖-和全新的移動應用,提升數據存儲和分析能力。應用PACE等數字化管理平臺,使供應鏈的管理者們以更直觀、便捷的方式對績效表現進行移動化、可視化管理。

生鮮配送中心在端對端供應鏈中,則起到”承上啟下“的價值。因為無論是上游供應商,還是下游零售端都需要通過生配中心來連接,需要能對接接生鮮配送中心的標準。進而生配中心能約束上下游冷鏈品控,推動全鏈路標準化運營。

比如,在冷鏈的運輸環節,沃爾瑪要求商品裝車之前所有車輛進行預冷,通過“運輸在途監控系統”檢查預冷溫度,溫度達標後方開始進行裝櫃操作。

效率


麥睿恩稱,沃爾瑪東莞生鮮配送中心是按全球最高標準——北美標準構建。

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面,一是,自動化處理方案。一是,定製化、標準化作業。

《商業觀察家》看到東莞生鮮配送中心在自動化、標準化作業層面有很多應用體現。

比如,聲控揀貨系統。揀貨人員會佩戴藍牙耳機,數據連接全球物流數據後臺,按照指定標準化流程揀貨,解放了工作人員的雙手,提升了工作效率。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揀貨人員都佩戴了藍牙耳機。

比如,構建了幾百萬投資的叉車充電房。通過立體高倉方式,機械化操作叉車充電,單次叉車拆換充電只需3分鐘。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叉車充電房。

沃爾瑪東莞生鮮配送中心目前引入了65臺20多萬造價的進口叉車,叉車本身則是基於數字化指導標準化運營。系統能監控到齒輪是否接觸地面,電池電量等。比如系統會對叉車電池電量留存數據,不至於在擁有足夠電量時就進行充電操作,進而影響電池壽命。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叉車操作環境友好,可以通過顯示屏進行高位作業。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庫房安裝的是智能LED感應照明,“智能”用電。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東莞生鮮配送中心設置了質量檢測實驗室,對食品合法合規、農產品農藥殘留、感官品質等進行快速檢驗, 並能將檢驗結果數據共享至沃爾瑪全國所有門店。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底角“凹進”設計有專利,能避免叉車作業時,觸碰、損壞貨架。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庫區之間通過快速保溫門或捲簾門穩定溫度控制,叉車進出自動化。而通過類似有效控制庫區溫度,能節約能源。按沃爾瑪介紹,庫區設計節電每年超過33萬度。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左圖為正常拍照,右圖同一位置的熱力圖。溫度控制符合標準才驗收。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庫內作業有明確規範,綠標為叉車進入單向道。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用工安全環境友好,專門購置了高位揀選車。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每個地板都為專屬門店,及進行相關數字化管理。


沃爾瑪擬在華增投80億做供應鏈


不同溫區有不同收貨區,此圖為恆溫收貨區。


從以上展示,可以看出,沃爾瑪對於設備很捨得投入。選用了高質量、智能化設備,這些都是基於標準化、可靠商品品質控制,以及做長期市場運營的考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