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和韓梅梅》:喚起80後的集體回憶

我的少女時代 張逸傑 英語 雲飛揚看電影 2017-06-08

《李雷和韓梅梅》:喚起80後的集體回憶

李雷和韓梅梅作為兩個符號性人物,是很多80後的集體記憶中比較特殊的存在。

《李雷和韓梅梅》:喚起80後的集體回憶

不用屈指一算,也曉得自己在“李雷和韓梅梅”的早讀聲中已然將近二十年。想當年,在山東鄉村初中做班主任之時,早上往往需要監督學生“自習”,而英文則是佔據第一要緊,所以對“李雷和韓梅梅”等人算是不太熟悉的老熟人。朗文出版集團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聯合出版的初中英語教材中,Li Lei和Han Meimei其實並沒有太多接觸,但是依然有著一定的問答,尤其是在英美加三個老外家庭的襯托下。現在想來,其實當年自己比學生也大不了幾歲,也被邀請著作為會話中的一員,也曾經為親戚家的孩子和學生們購置過磁帶和其他教輔材料,那些來自遙遠的上世紀末期的回憶中,“李雷和韓梅梅”也是很有趣的回憶。也許,絕大多數人真實的初中歲月,並沒有電影中的光鮮亮麗,灰頭土臉中的勃發和懵懂中的理想,才更實在,然而我們都很清楚對於記憶大家都有“可能”進行必要的美化。

《李雷和韓梅梅》:喚起80後的集體回憶

李雷和韓梅梅,從學習對話中的虛擬人物,成為青春回憶殺的經典IP,顯然是語言的特殊功能。是受眾以學習者的身份,將虛擬化為實有,不斷以各種藝術方式呈現給觀眾面前,可以說“依言行事”的特例,但又與郭靖、楊過、還珠格格等金庸、瓊瑤的人物截然不同。楊永春參與編劇並導演的《李雷和韓梅梅》,將記憶碎片中的老照片、舊磁帶、二十年前的陽光重新調色,按下了重啟鍵,觀眾們紛紛進入對往事中的人物重新打造他們人生的特殊體驗之中。當然,韓梅梅的性格在電影中有所改變,從聰慧賢淑的好女孩到聰敏活潑的好女孩,這也適應了時代對於好學生的概念延展。

《李雷和韓梅梅》:喚起80後的集體回憶

李雷和韓梅梅,在不在一起,當年其實並不在意。自從《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後,內地青春片的男女主角也並非都能夠在一起,這說明我們都接受了2000年以來中國進入加速度的大遷徙的新時代,無論是物質創造還是精神空間,中國人都必須以老外們的八倍速才覺得對得起時代。電影《李雷和韓梅梅》的上半場,略有些小花痴的高中生“韓梅梅”,和《我的少女時代》《六弄咖啡館》等臺式小清新青春片並無本質區別,下半場則迅速進入社會化,為同學募捐、揭發老師的不義行為,脫離了課本的他們也就有個更自由的空間,終究是,與時代共振,各自走天涯。

《李雷和韓梅梅》:喚起80後的集體回憶

我們以李雷和韓梅梅為題,在共同的青春記憶的名義下,舉一反三著時代意義。我們現在看張子楓和張逸傑主演的《李雷和韓梅梅》,當然不是對青春的消費,也不是對記憶的剝削,而是再度審視時間長河中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李雷或韓梅梅,在他人的目光中,從小學到高中,再到“不可知的未來”,做更好的自己,更充分的適應我們所處的時代,才是意義所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