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澀谷手機用戶玩手機/unsplash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你還在為手機的‘不限量套餐’沾沾自喜或是憂心忡忡?這個“假”業務的壽命,到頭了。

近日,中國電信內部發文稱,自9月1日起,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停售達量限速版暢享套餐(俗稱為“不限量套餐”)。

電信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達量限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並進一步滿足暢享套餐用戶流量不降速的需求”,並宣稱將於8月1日起對原有的普通版暢享套餐進行優化,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澀谷手機用戶玩手機/unsplash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你還在為手機的‘不限量套餐’沾沾自喜或是憂心忡忡?這個“假”業務的壽命,到頭了。

近日,中國電信內部發文稱,自9月1日起,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停售達量限速版暢享套餐(俗稱為“不限量套餐”)。

電信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達量限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並進一步滿足暢享套餐用戶流量不降速的需求”,並宣稱將於8月1日起對原有的普通版暢享套餐進行優化,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圖/unsplash

對此,中國聯通也緊隨其後並表示,業務套餐或有調整,後續將會有官方聲明。

這也不是運營商第一次秀操作了,新浪吃瓜網友@芝士奶茶益力多也調侃道:“作為廣州移動用戶我覺得我目前用的這個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澀谷手機用戶玩手機/unsplash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你還在為手機的‘不限量套餐’沾沾自喜或是憂心忡忡?這個“假”業務的壽命,到頭了。

近日,中國電信內部發文稱,自9月1日起,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停售達量限速版暢享套餐(俗稱為“不限量套餐”)。

電信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達量限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並進一步滿足暢享套餐用戶流量不降速的需求”,並宣稱將於8月1日起對原有的普通版暢享套餐進行優化,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圖/unsplash

對此,中國聯通也緊隨其後並表示,業務套餐或有調整,後續將會有官方聲明。

這也不是運營商第一次秀操作了,新浪吃瓜網友@芝士奶茶益力多也調侃道:“作為廣州移動用戶我覺得我目前用的這個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起來,最早關於不限量套餐的美好計劃由美國提出。

2007年,蘋果手機在美國的盛行掀起了上網浪潮。也是在這一年,美國電信巨頭AT&T嗅到了商機,首提“不限量”數據套餐計劃(Unlimited Data Plan)。套餐推出之時像野草般迅速蔓延。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澀谷手機用戶玩手機/unsplash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你還在為手機的‘不限量套餐’沾沾自喜或是憂心忡忡?這個“假”業務的壽命,到頭了。

近日,中國電信內部發文稱,自9月1日起,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停售達量限速版暢享套餐(俗稱為“不限量套餐”)。

電信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達量限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並進一步滿足暢享套餐用戶流量不降速的需求”,並宣稱將於8月1日起對原有的普通版暢享套餐進行優化,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圖/unsplash

對此,中國聯通也緊隨其後並表示,業務套餐或有調整,後續將會有官方聲明。

這也不是運營商第一次秀操作了,新浪吃瓜網友@芝士奶茶益力多也調侃道:“作為廣州移動用戶我覺得我目前用的這個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起來,最早關於不限量套餐的美好計劃由美國提出。

2007年,蘋果手機在美國的盛行掀起了上網浪潮。也是在這一年,美國電信巨頭AT&T嗅到了商機,首提“不限量”數據套餐計劃(Unlimited Data Plan)。套餐推出之時像野草般迅速蔓延。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用手機分享演唱會瞬間/unsplash


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2017年1月,隨著4G技術的普及,中國聯通為搶佔市場先機撓破腦袋,靈光一閃,在美國的先河下推出了“不限量”套餐(亦稱為冰淇淋套餐)。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也紛紛追隨,相繼推出了自家的無限套餐。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澀谷手機用戶玩手機/unsplash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你還在為手機的‘不限量套餐’沾沾自喜或是憂心忡忡?這個“假”業務的壽命,到頭了。

近日,中國電信內部發文稱,自9月1日起,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停售達量限速版暢享套餐(俗稱為“不限量套餐”)。

電信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達量限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並進一步滿足暢享套餐用戶流量不降速的需求”,並宣稱將於8月1日起對原有的普通版暢享套餐進行優化,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圖/unsplash

對此,中國聯通也緊隨其後並表示,業務套餐或有調整,後續將會有官方聲明。

這也不是運營商第一次秀操作了,新浪吃瓜網友@芝士奶茶益力多也調侃道:“作為廣州移動用戶我覺得我目前用的這個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起來,最早關於不限量套餐的美好計劃由美國提出。

2007年,蘋果手機在美國的盛行掀起了上網浪潮。也是在這一年,美國電信巨頭AT&T嗅到了商機,首提“不限量”數據套餐計劃(Unlimited Data Plan)。套餐推出之時像野草般迅速蔓延。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用手機分享演唱會瞬間/unsplash


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2017年1月,隨著4G技術的普及,中國聯通為搶佔市場先機撓破腦袋,靈光一閃,在美國的先河下推出了“不限量”套餐(亦稱為冰淇淋套餐)。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也紛紛追隨,相繼推出了自家的無限套餐。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中國聯通的冰淇淋套餐/中國聯通網上商城

冰淇淋套餐出爐之初,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但冰淇淋始終是冰淇淋,再甜也是會化的。未果,一些網友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有網友發現自己在上網的時候突然遭到了降速,去找中國聯通進行查詢後獲知,“對不起,您的當月流量已經達到限額,降速後的最高速率為127.5Kb/s”。

網友們經常拿老用戶和狗說事,沒想到這下是所有用戶都被運營商秀了一回。

運營商的這一操作,不僅是騷,而且還是網友們頭頂的疑問號。說好的不限量套餐結果限量,限量起來居然還要這麼慢,到底是怎麼回事?

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滿嘴都是渣。

事實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所謂的“不限量”其實暗藏標準:每一價格檔位都有著規定的流量上限。流量使用量一旦超過了規定上限,便會被馬上限速。而他們被限速以後還需要購流量包來給自己續命。

手機吧裡的網友@傑芯電子對運營商的操作便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各種所謂的不限量都降速慢到你怕,剛支付都轉了老半天,最後切換另一張普通套餐的網絡支付成功的。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手機和運營商,限不限量真的是天壤之別!”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澀谷手機用戶玩手機/unsplash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你還在為手機的‘不限量套餐’沾沾自喜或是憂心忡忡?這個“假”業務的壽命,到頭了。

近日,中國電信內部發文稱,自9月1日起,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停售達量限速版暢享套餐(俗稱為“不限量套餐”)。

電信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達量限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並進一步滿足暢享套餐用戶流量不降速的需求”,並宣稱將於8月1日起對原有的普通版暢享套餐進行優化,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圖/unsplash

對此,中國聯通也緊隨其後並表示,業務套餐或有調整,後續將會有官方聲明。

這也不是運營商第一次秀操作了,新浪吃瓜網友@芝士奶茶益力多也調侃道:“作為廣州移動用戶我覺得我目前用的這個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起來,最早關於不限量套餐的美好計劃由美國提出。

2007年,蘋果手機在美國的盛行掀起了上網浪潮。也是在這一年,美國電信巨頭AT&T嗅到了商機,首提“不限量”數據套餐計劃(Unlimited Data Plan)。套餐推出之時像野草般迅速蔓延。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用手機分享演唱會瞬間/unsplash


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2017年1月,隨著4G技術的普及,中國聯通為搶佔市場先機撓破腦袋,靈光一閃,在美國的先河下推出了“不限量”套餐(亦稱為冰淇淋套餐)。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也紛紛追隨,相繼推出了自家的無限套餐。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中國聯通的冰淇淋套餐/中國聯通網上商城

冰淇淋套餐出爐之初,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但冰淇淋始終是冰淇淋,再甜也是會化的。未果,一些網友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有網友發現自己在上網的時候突然遭到了降速,去找中國聯通進行查詢後獲知,“對不起,您的當月流量已經達到限額,降速後的最高速率為127.5Kb/s”。

網友們經常拿老用戶和狗說事,沒想到這下是所有用戶都被運營商秀了一回。

運營商的這一操作,不僅是騷,而且還是網友們頭頂的疑問號。說好的不限量套餐結果限量,限量起來居然還要這麼慢,到底是怎麼回事?

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滿嘴都是渣。

事實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所謂的“不限量”其實暗藏標準:每一價格檔位都有著規定的流量上限。流量使用量一旦超過了規定上限,便會被馬上限速。而他們被限速以後還需要購流量包來給自己續命。

手機吧裡的網友@傑芯電子對運營商的操作便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各種所謂的不限量都降速慢到你怕,剛支付都轉了老半天,最後切換另一張普通套餐的網絡支付成功的。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手機和運營商,限不限量真的是天壤之別!”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突飛猛進的下載速度間藏有危機。圖/unsplash

這麼說來,“不限量”套餐更像是甘蔗: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吃得滿嘴都是渣。

“不限量”套餐的糖果外衣融化,其內裡的標準開始浮出表面,為人們所看到。廣告宣傳中的“流量不限量”根本就是一場盛大的騙局,幻想中的流量自由也只是網友們對於上網無限制的一個迷思。

“不限量”套餐的隱藏標準猶如懸在用戶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讓用戶在上網時如履薄冰。

2018年6月7日,針對基礎電信企業“不限量”套餐的隱藏限制條款等宣傳問題,工信部發表聲明,要求三大運營商對其宣傳行為進行整改,即對其限制條款進行明確說明。

網友們的井噴式憤怒似乎告一段落,但對“不限量”的爭議一直存在。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澀谷手機用戶玩手機/unsplash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你還在為手機的‘不限量套餐’沾沾自喜或是憂心忡忡?這個“假”業務的壽命,到頭了。

近日,中國電信內部發文稱,自9月1日起,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停售達量限速版暢享套餐(俗稱為“不限量套餐”)。

電信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達量限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並進一步滿足暢享套餐用戶流量不降速的需求”,並宣稱將於8月1日起對原有的普通版暢享套餐進行優化,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圖/unsplash

對此,中國聯通也緊隨其後並表示,業務套餐或有調整,後續將會有官方聲明。

這也不是運營商第一次秀操作了,新浪吃瓜網友@芝士奶茶益力多也調侃道:“作為廣州移動用戶我覺得我目前用的這個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起來,最早關於不限量套餐的美好計劃由美國提出。

2007年,蘋果手機在美國的盛行掀起了上網浪潮。也是在這一年,美國電信巨頭AT&T嗅到了商機,首提“不限量”數據套餐計劃(Unlimited Data Plan)。套餐推出之時像野草般迅速蔓延。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用手機分享演唱會瞬間/unsplash


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2017年1月,隨著4G技術的普及,中國聯通為搶佔市場先機撓破腦袋,靈光一閃,在美國的先河下推出了“不限量”套餐(亦稱為冰淇淋套餐)。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也紛紛追隨,相繼推出了自家的無限套餐。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中國聯通的冰淇淋套餐/中國聯通網上商城

冰淇淋套餐出爐之初,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但冰淇淋始終是冰淇淋,再甜也是會化的。未果,一些網友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有網友發現自己在上網的時候突然遭到了降速,去找中國聯通進行查詢後獲知,“對不起,您的當月流量已經達到限額,降速後的最高速率為127.5Kb/s”。

網友們經常拿老用戶和狗說事,沒想到這下是所有用戶都被運營商秀了一回。

運營商的這一操作,不僅是騷,而且還是網友們頭頂的疑問號。說好的不限量套餐結果限量,限量起來居然還要這麼慢,到底是怎麼回事?

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滿嘴都是渣。

事實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所謂的“不限量”其實暗藏標準:每一價格檔位都有著規定的流量上限。流量使用量一旦超過了規定上限,便會被馬上限速。而他們被限速以後還需要購流量包來給自己續命。

手機吧裡的網友@傑芯電子對運營商的操作便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各種所謂的不限量都降速慢到你怕,剛支付都轉了老半天,最後切換另一張普通套餐的網絡支付成功的。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手機和運營商,限不限量真的是天壤之別!”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突飛猛進的下載速度間藏有危機。圖/unsplash

這麼說來,“不限量”套餐更像是甘蔗: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吃得滿嘴都是渣。

“不限量”套餐的糖果外衣融化,其內裡的標準開始浮出表面,為人們所看到。廣告宣傳中的“流量不限量”根本就是一場盛大的騙局,幻想中的流量自由也只是網友們對於上網無限制的一個迷思。

“不限量”套餐的隱藏標準猶如懸在用戶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讓用戶在上網時如履薄冰。

2018年6月7日,針對基礎電信企業“不限量”套餐的隱藏限制條款等宣傳問題,工信部發表聲明,要求三大運營商對其宣傳行為進行整改,即對其限制條款進行明確說明。

網友們的井噴式憤怒似乎告一段落,但對“不限量”的爭議一直存在。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2018年6月9日,工信部整治運營商/新浪微博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

說實在的,不限量套餐真的有可能存在嗎?從技術層次上來講,移動網絡是共享基站,其總帶寬有限,當局部網絡流量使用過大時便會造成網絡癱瘓。這麼說的話,美國AT&T公司當年的不限量計劃豈不是泡湯了?

事實上,AT&T公司自己也沒有料到用戶的需求量會給自己帶來困擾。

2008年,在AT&T公司推出“不限量”套餐一年後,AT&T頻遭斷網困境。即使AT&T公司不斷追加網絡升級預算,也無濟於事。

最終,“不限量套餐”於2010年被AT&T公司叫停,而最初效仿的其他美國運營商也不得不緊跟其步,狼狽離場。

業務被叫停後,美國一名facebook的網友Prateek Bhatt將自己被AT&T公司限流欺騙以及公司引導其辦理新業務的流程全部展示了出來,其時間跨度足達三個月。

原來在2010年的時候,美國運營商在叫停無限流量計劃的同時,開始了自己對原先套餐達量降速的網絡調控。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澀谷手機用戶玩手機/unsplash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你還在為手機的‘不限量套餐’沾沾自喜或是憂心忡忡?這個“假”業務的壽命,到頭了。

近日,中國電信內部發文稱,自9月1日起,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停售達量限速版暢享套餐(俗稱為“不限量套餐”)。

電信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達量限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並進一步滿足暢享套餐用戶流量不降速的需求”,並宣稱將於8月1日起對原有的普通版暢享套餐進行優化,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圖/unsplash

對此,中國聯通也緊隨其後並表示,業務套餐或有調整,後續將會有官方聲明。

這也不是運營商第一次秀操作了,新浪吃瓜網友@芝士奶茶益力多也調侃道:“作為廣州移動用戶我覺得我目前用的這個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起來,最早關於不限量套餐的美好計劃由美國提出。

2007年,蘋果手機在美國的盛行掀起了上網浪潮。也是在這一年,美國電信巨頭AT&T嗅到了商機,首提“不限量”數據套餐計劃(Unlimited Data Plan)。套餐推出之時像野草般迅速蔓延。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用手機分享演唱會瞬間/unsplash


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2017年1月,隨著4G技術的普及,中國聯通為搶佔市場先機撓破腦袋,靈光一閃,在美國的先河下推出了“不限量”套餐(亦稱為冰淇淋套餐)。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也紛紛追隨,相繼推出了自家的無限套餐。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中國聯通的冰淇淋套餐/中國聯通網上商城

冰淇淋套餐出爐之初,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但冰淇淋始終是冰淇淋,再甜也是會化的。未果,一些網友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有網友發現自己在上網的時候突然遭到了降速,去找中國聯通進行查詢後獲知,“對不起,您的當月流量已經達到限額,降速後的最高速率為127.5Kb/s”。

網友們經常拿老用戶和狗說事,沒想到這下是所有用戶都被運營商秀了一回。

運營商的這一操作,不僅是騷,而且還是網友們頭頂的疑問號。說好的不限量套餐結果限量,限量起來居然還要這麼慢,到底是怎麼回事?

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滿嘴都是渣。

事實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所謂的“不限量”其實暗藏標準:每一價格檔位都有著規定的流量上限。流量使用量一旦超過了規定上限,便會被馬上限速。而他們被限速以後還需要購流量包來給自己續命。

手機吧裡的網友@傑芯電子對運營商的操作便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各種所謂的不限量都降速慢到你怕,剛支付都轉了老半天,最後切換另一張普通套餐的網絡支付成功的。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手機和運營商,限不限量真的是天壤之別!”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突飛猛進的下載速度間藏有危機。圖/unsplash

這麼說來,“不限量”套餐更像是甘蔗: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吃得滿嘴都是渣。

“不限量”套餐的糖果外衣融化,其內裡的標準開始浮出表面,為人們所看到。廣告宣傳中的“流量不限量”根本就是一場盛大的騙局,幻想中的流量自由也只是網友們對於上網無限制的一個迷思。

“不限量”套餐的隱藏標準猶如懸在用戶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讓用戶在上網時如履薄冰。

2018年6月7日,針對基礎電信企業“不限量”套餐的隱藏限制條款等宣傳問題,工信部發表聲明,要求三大運營商對其宣傳行為進行整改,即對其限制條款進行明確說明。

網友們的井噴式憤怒似乎告一段落,但對“不限量”的爭議一直存在。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2018年6月9日,工信部整治運營商/新浪微博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

說實在的,不限量套餐真的有可能存在嗎?從技術層次上來講,移動網絡是共享基站,其總帶寬有限,當局部網絡流量使用過大時便會造成網絡癱瘓。這麼說的話,美國AT&T公司當年的不限量計劃豈不是泡湯了?

事實上,AT&T公司自己也沒有料到用戶的需求量會給自己帶來困擾。

2008年,在AT&T公司推出“不限量”套餐一年後,AT&T頻遭斷網困境。即使AT&T公司不斷追加網絡升級預算,也無濟於事。

最終,“不限量套餐”於2010年被AT&T公司叫停,而最初效仿的其他美國運營商也不得不緊跟其步,狼狽離場。

業務被叫停後,美國一名facebook的網友Prateek Bhatt將自己被AT&T公司限流欺騙以及公司引導其辦理新業務的流程全部展示了出來,其時間跨度足達三個月。

原來在2010年的時候,美國運營商在叫停無限流量計劃的同時,開始了自己對原先套餐達量降速的網絡調控。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unsplash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美國網友對於運營商的忍耐到了極限,他們找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說明了自己的訴求。

終於,2014年10月28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AT&T公司提出訴訟,控訴AT&T公司在提供無限流量套餐時進行的限流行為(throttling)。

2015年,AT&T公司因限流行為遭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處罰。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澀谷手機用戶玩手機/unsplash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你還在為手機的‘不限量套餐’沾沾自喜或是憂心忡忡?這個“假”業務的壽命,到頭了。

近日,中國電信內部發文稱,自9月1日起,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停售達量限速版暢享套餐(俗稱為“不限量套餐”)。

電信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達量限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並進一步滿足暢享套餐用戶流量不降速的需求”,並宣稱將於8月1日起對原有的普通版暢享套餐進行優化,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圖/unsplash

對此,中國聯通也緊隨其後並表示,業務套餐或有調整,後續將會有官方聲明。

這也不是運營商第一次秀操作了,新浪吃瓜網友@芝士奶茶益力多也調侃道:“作為廣州移動用戶我覺得我目前用的這個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起來,最早關於不限量套餐的美好計劃由美國提出。

2007年,蘋果手機在美國的盛行掀起了上網浪潮。也是在這一年,美國電信巨頭AT&T嗅到了商機,首提“不限量”數據套餐計劃(Unlimited Data Plan)。套餐推出之時像野草般迅速蔓延。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用手機分享演唱會瞬間/unsplash


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2017年1月,隨著4G技術的普及,中國聯通為搶佔市場先機撓破腦袋,靈光一閃,在美國的先河下推出了“不限量”套餐(亦稱為冰淇淋套餐)。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也紛紛追隨,相繼推出了自家的無限套餐。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中國聯通的冰淇淋套餐/中國聯通網上商城

冰淇淋套餐出爐之初,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但冰淇淋始終是冰淇淋,再甜也是會化的。未果,一些網友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有網友發現自己在上網的時候突然遭到了降速,去找中國聯通進行查詢後獲知,“對不起,您的當月流量已經達到限額,降速後的最高速率為127.5Kb/s”。

網友們經常拿老用戶和狗說事,沒想到這下是所有用戶都被運營商秀了一回。

運營商的這一操作,不僅是騷,而且還是網友們頭頂的疑問號。說好的不限量套餐結果限量,限量起來居然還要這麼慢,到底是怎麼回事?

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滿嘴都是渣。

事實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所謂的“不限量”其實暗藏標準:每一價格檔位都有著規定的流量上限。流量使用量一旦超過了規定上限,便會被馬上限速。而他們被限速以後還需要購流量包來給自己續命。

手機吧裡的網友@傑芯電子對運營商的操作便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各種所謂的不限量都降速慢到你怕,剛支付都轉了老半天,最後切換另一張普通套餐的網絡支付成功的。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手機和運營商,限不限量真的是天壤之別!”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突飛猛進的下載速度間藏有危機。圖/unsplash

這麼說來,“不限量”套餐更像是甘蔗: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吃得滿嘴都是渣。

“不限量”套餐的糖果外衣融化,其內裡的標準開始浮出表面,為人們所看到。廣告宣傳中的“流量不限量”根本就是一場盛大的騙局,幻想中的流量自由也只是網友們對於上網無限制的一個迷思。

“不限量”套餐的隱藏標準猶如懸在用戶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讓用戶在上網時如履薄冰。

2018年6月7日,針對基礎電信企業“不限量”套餐的隱藏限制條款等宣傳問題,工信部發表聲明,要求三大運營商對其宣傳行為進行整改,即對其限制條款進行明確說明。

網友們的井噴式憤怒似乎告一段落,但對“不限量”的爭議一直存在。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2018年6月9日,工信部整治運營商/新浪微博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

說實在的,不限量套餐真的有可能存在嗎?從技術層次上來講,移動網絡是共享基站,其總帶寬有限,當局部網絡流量使用過大時便會造成網絡癱瘓。這麼說的話,美國AT&T公司當年的不限量計劃豈不是泡湯了?

事實上,AT&T公司自己也沒有料到用戶的需求量會給自己帶來困擾。

2008年,在AT&T公司推出“不限量”套餐一年後,AT&T頻遭斷網困境。即使AT&T公司不斷追加網絡升級預算,也無濟於事。

最終,“不限量套餐”於2010年被AT&T公司叫停,而最初效仿的其他美國運營商也不得不緊跟其步,狼狽離場。

業務被叫停後,美國一名facebook的網友Prateek Bhatt將自己被AT&T公司限流欺騙以及公司引導其辦理新業務的流程全部展示了出來,其時間跨度足達三個月。

原來在2010年的時候,美國運營商在叫停無限流量計劃的同時,開始了自己對原先套餐達量降速的網絡調控。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unsplash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美國網友對於運營商的忍耐到了極限,他們找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說明了自己的訴求。

終於,2014年10月28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AT&T公司提出訴訟,控訴AT&T公司在提供無限流量套餐時進行的限流行為(throttling)。

2015年,AT&T公司因限流行為遭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處罰。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在外國,他們選擇這麼做

美國:置頂的只是優惠,小字裡的附加條件才是關鍵。

2017年年初.為了迎合4G市場的需求,美國四大運營商又開始陸續提供自家的不限量套餐服務。不過,有了AT&T公司的前車之鑑,美國運營商在提供服務前明確說明了超額限速條款。

以美國第一大運營商Verizon的不限量套餐為例,其套餐新分為了五類:Start Unlimited, Play More Unlimited, Do More Unlimited, Get More Unlimited和Just Kids,這五個套餐分別對應35、45、45、55、35美元的價位。

而五個套餐的門檻又各有不同。套餐1在網路繁忙時會自動給用戶降速,套餐2,3,4的降速門檻分別為25G,50G,75G,而兒童套餐的門檻只有5G。

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地查看他們的協議,你會鼻酸,這世界最長的路或許就是公司附加條款的套路:可能是為了鍛鍊用戶的眼力,各大運營商的套餐中會將優惠置頂,而將附加條件用只有螞蟻這麼大的字來展示。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澀谷手機用戶玩手機/unsplash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你還在為手機的‘不限量套餐’沾沾自喜或是憂心忡忡?這個“假”業務的壽命,到頭了。

近日,中國電信內部發文稱,自9月1日起,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停售達量限速版暢享套餐(俗稱為“不限量套餐”)。

電信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達量限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並進一步滿足暢享套餐用戶流量不降速的需求”,並宣稱將於8月1日起對原有的普通版暢享套餐進行優化,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圖/unsplash

對此,中國聯通也緊隨其後並表示,業務套餐或有調整,後續將會有官方聲明。

這也不是運營商第一次秀操作了,新浪吃瓜網友@芝士奶茶益力多也調侃道:“作為廣州移動用戶我覺得我目前用的這個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起來,最早關於不限量套餐的美好計劃由美國提出。

2007年,蘋果手機在美國的盛行掀起了上網浪潮。也是在這一年,美國電信巨頭AT&T嗅到了商機,首提“不限量”數據套餐計劃(Unlimited Data Plan)。套餐推出之時像野草般迅速蔓延。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用手機分享演唱會瞬間/unsplash


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2017年1月,隨著4G技術的普及,中國聯通為搶佔市場先機撓破腦袋,靈光一閃,在美國的先河下推出了“不限量”套餐(亦稱為冰淇淋套餐)。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也紛紛追隨,相繼推出了自家的無限套餐。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中國聯通的冰淇淋套餐/中國聯通網上商城

冰淇淋套餐出爐之初,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但冰淇淋始終是冰淇淋,再甜也是會化的。未果,一些網友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有網友發現自己在上網的時候突然遭到了降速,去找中國聯通進行查詢後獲知,“對不起,您的當月流量已經達到限額,降速後的最高速率為127.5Kb/s”。

網友們經常拿老用戶和狗說事,沒想到這下是所有用戶都被運營商秀了一回。

運營商的這一操作,不僅是騷,而且還是網友們頭頂的疑問號。說好的不限量套餐結果限量,限量起來居然還要這麼慢,到底是怎麼回事?

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滿嘴都是渣。

事實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所謂的“不限量”其實暗藏標準:每一價格檔位都有著規定的流量上限。流量使用量一旦超過了規定上限,便會被馬上限速。而他們被限速以後還需要購流量包來給自己續命。

手機吧裡的網友@傑芯電子對運營商的操作便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各種所謂的不限量都降速慢到你怕,剛支付都轉了老半天,最後切換另一張普通套餐的網絡支付成功的。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手機和運營商,限不限量真的是天壤之別!”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突飛猛進的下載速度間藏有危機。圖/unsplash

這麼說來,“不限量”套餐更像是甘蔗: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吃得滿嘴都是渣。

“不限量”套餐的糖果外衣融化,其內裡的標準開始浮出表面,為人們所看到。廣告宣傳中的“流量不限量”根本就是一場盛大的騙局,幻想中的流量自由也只是網友們對於上網無限制的一個迷思。

“不限量”套餐的隱藏標準猶如懸在用戶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讓用戶在上網時如履薄冰。

2018年6月7日,針對基礎電信企業“不限量”套餐的隱藏限制條款等宣傳問題,工信部發表聲明,要求三大運營商對其宣傳行為進行整改,即對其限制條款進行明確說明。

網友們的井噴式憤怒似乎告一段落,但對“不限量”的爭議一直存在。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2018年6月9日,工信部整治運營商/新浪微博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

說實在的,不限量套餐真的有可能存在嗎?從技術層次上來講,移動網絡是共享基站,其總帶寬有限,當局部網絡流量使用過大時便會造成網絡癱瘓。這麼說的話,美國AT&T公司當年的不限量計劃豈不是泡湯了?

事實上,AT&T公司自己也沒有料到用戶的需求量會給自己帶來困擾。

2008年,在AT&T公司推出“不限量”套餐一年後,AT&T頻遭斷網困境。即使AT&T公司不斷追加網絡升級預算,也無濟於事。

最終,“不限量套餐”於2010年被AT&T公司叫停,而最初效仿的其他美國運營商也不得不緊跟其步,狼狽離場。

業務被叫停後,美國一名facebook的網友Prateek Bhatt將自己被AT&T公司限流欺騙以及公司引導其辦理新業務的流程全部展示了出來,其時間跨度足達三個月。

原來在2010年的時候,美國運營商在叫停無限流量計劃的同時,開始了自己對原先套餐達量降速的網絡調控。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unsplash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美國網友對於運營商的忍耐到了極限,他們找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說明了自己的訴求。

終於,2014年10月28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AT&T公司提出訴訟,控訴AT&T公司在提供無限流量套餐時進行的限流行為(throttling)。

2015年,AT&T公司因限流行為遭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處罰。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在外國,他們選擇這麼做

美國:置頂的只是優惠,小字裡的附加條件才是關鍵。

2017年年初.為了迎合4G市場的需求,美國四大運營商又開始陸續提供自家的不限量套餐服務。不過,有了AT&T公司的前車之鑑,美國運營商在提供服務前明確說明了超額限速條款。

以美國第一大運營商Verizon的不限量套餐為例,其套餐新分為了五類:Start Unlimited, Play More Unlimited, Do More Unlimited, Get More Unlimited和Just Kids,這五個套餐分別對應35、45、45、55、35美元的價位。

而五個套餐的門檻又各有不同。套餐1在網路繁忙時會自動給用戶降速,套餐2,3,4的降速門檻分別為25G,50G,75G,而兒童套餐的門檻只有5G。

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地查看他們的協議,你會鼻酸,這世界最長的路或許就是公司附加條款的套路:可能是為了鍛鍊用戶的眼力,各大運營商的套餐中會將優惠置頂,而將附加條件用只有螞蟻這麼大的字來展示。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Verizon的無限流量套餐/Verizon官網


德國:套餐太貴了,買不起!

如果你去谷歌與德國有關的無限套餐,你會發現谷歌上的mygermanphone會顯示:十分不幸,無限套餐在德國相對小眾,德國只有Telekom和O2提供該項服務。

2018年年初,Telekom在德國本土也推行了不限量套餐。可是在德國本土,不限量服務真的沒有Telekom想象中的那麼左右逢源。

在Reddit社區裡,用戶marunga就對德國的不限量服務就表示了自己的不解。“不限量套餐真的很**貴,我指的是,80歐元,真的有必要嗎?”

去到Telekom的官網,你會發現,德國人反而更青睞購5G送3G的流量套餐。而無限套餐MagentaMobil XL價格可高達79.95歐元。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澀谷手機用戶玩手機/unsplash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你還在為手機的‘不限量套餐’沾沾自喜或是憂心忡忡?這個“假”業務的壽命,到頭了。

近日,中國電信內部發文稱,自9月1日起,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停售達量限速版暢享套餐(俗稱為“不限量套餐”)。

電信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達量限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並進一步滿足暢享套餐用戶流量不降速的需求”,並宣稱將於8月1日起對原有的普通版暢享套餐進行優化,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圖/unsplash

對此,中國聯通也緊隨其後並表示,業務套餐或有調整,後續將會有官方聲明。

這也不是運營商第一次秀操作了,新浪吃瓜網友@芝士奶茶益力多也調侃道:“作為廣州移動用戶我覺得我目前用的這個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起來,最早關於不限量套餐的美好計劃由美國提出。

2007年,蘋果手機在美國的盛行掀起了上網浪潮。也是在這一年,美國電信巨頭AT&T嗅到了商機,首提“不限量”數據套餐計劃(Unlimited Data Plan)。套餐推出之時像野草般迅速蔓延。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用手機分享演唱會瞬間/unsplash


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2017年1月,隨著4G技術的普及,中國聯通為搶佔市場先機撓破腦袋,靈光一閃,在美國的先河下推出了“不限量”套餐(亦稱為冰淇淋套餐)。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也紛紛追隨,相繼推出了自家的無限套餐。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中國聯通的冰淇淋套餐/中國聯通網上商城

冰淇淋套餐出爐之初,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但冰淇淋始終是冰淇淋,再甜也是會化的。未果,一些網友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有網友發現自己在上網的時候突然遭到了降速,去找中國聯通進行查詢後獲知,“對不起,您的當月流量已經達到限額,降速後的最高速率為127.5Kb/s”。

網友們經常拿老用戶和狗說事,沒想到這下是所有用戶都被運營商秀了一回。

運營商的這一操作,不僅是騷,而且還是網友們頭頂的疑問號。說好的不限量套餐結果限量,限量起來居然還要這麼慢,到底是怎麼回事?

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滿嘴都是渣。

事實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所謂的“不限量”其實暗藏標準:每一價格檔位都有著規定的流量上限。流量使用量一旦超過了規定上限,便會被馬上限速。而他們被限速以後還需要購流量包來給自己續命。

手機吧裡的網友@傑芯電子對運營商的操作便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各種所謂的不限量都降速慢到你怕,剛支付都轉了老半天,最後切換另一張普通套餐的網絡支付成功的。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手機和運營商,限不限量真的是天壤之別!”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突飛猛進的下載速度間藏有危機。圖/unsplash

這麼說來,“不限量”套餐更像是甘蔗: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吃得滿嘴都是渣。

“不限量”套餐的糖果外衣融化,其內裡的標準開始浮出表面,為人們所看到。廣告宣傳中的“流量不限量”根本就是一場盛大的騙局,幻想中的流量自由也只是網友們對於上網無限制的一個迷思。

“不限量”套餐的隱藏標準猶如懸在用戶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讓用戶在上網時如履薄冰。

2018年6月7日,針對基礎電信企業“不限量”套餐的隱藏限制條款等宣傳問題,工信部發表聲明,要求三大運營商對其宣傳行為進行整改,即對其限制條款進行明確說明。

網友們的井噴式憤怒似乎告一段落,但對“不限量”的爭議一直存在。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2018年6月9日,工信部整治運營商/新浪微博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

說實在的,不限量套餐真的有可能存在嗎?從技術層次上來講,移動網絡是共享基站,其總帶寬有限,當局部網絡流量使用過大時便會造成網絡癱瘓。這麼說的話,美國AT&T公司當年的不限量計劃豈不是泡湯了?

事實上,AT&T公司自己也沒有料到用戶的需求量會給自己帶來困擾。

2008年,在AT&T公司推出“不限量”套餐一年後,AT&T頻遭斷網困境。即使AT&T公司不斷追加網絡升級預算,也無濟於事。

最終,“不限量套餐”於2010年被AT&T公司叫停,而最初效仿的其他美國運營商也不得不緊跟其步,狼狽離場。

業務被叫停後,美國一名facebook的網友Prateek Bhatt將自己被AT&T公司限流欺騙以及公司引導其辦理新業務的流程全部展示了出來,其時間跨度足達三個月。

原來在2010年的時候,美國運營商在叫停無限流量計劃的同時,開始了自己對原先套餐達量降速的網絡調控。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unsplash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美國網友對於運營商的忍耐到了極限,他們找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說明了自己的訴求。

終於,2014年10月28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AT&T公司提出訴訟,控訴AT&T公司在提供無限流量套餐時進行的限流行為(throttling)。

2015年,AT&T公司因限流行為遭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處罰。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在外國,他們選擇這麼做

美國:置頂的只是優惠,小字裡的附加條件才是關鍵。

2017年年初.為了迎合4G市場的需求,美國四大運營商又開始陸續提供自家的不限量套餐服務。不過,有了AT&T公司的前車之鑑,美國運營商在提供服務前明確說明了超額限速條款。

以美國第一大運營商Verizon的不限量套餐為例,其套餐新分為了五類:Start Unlimited, Play More Unlimited, Do More Unlimited, Get More Unlimited和Just Kids,這五個套餐分別對應35、45、45、55、35美元的價位。

而五個套餐的門檻又各有不同。套餐1在網路繁忙時會自動給用戶降速,套餐2,3,4的降速門檻分別為25G,50G,75G,而兒童套餐的門檻只有5G。

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地查看他們的協議,你會鼻酸,這世界最長的路或許就是公司附加條款的套路:可能是為了鍛鍊用戶的眼力,各大運營商的套餐中會將優惠置頂,而將附加條件用只有螞蟻這麼大的字來展示。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Verizon的無限流量套餐/Verizon官網


德國:套餐太貴了,買不起!

如果你去谷歌與德國有關的無限套餐,你會發現谷歌上的mygermanphone會顯示:十分不幸,無限套餐在德國相對小眾,德國只有Telekom和O2提供該項服務。

2018年年初,Telekom在德國本土也推行了不限量套餐。可是在德國本土,不限量服務真的沒有Telekom想象中的那麼左右逢源。

在Reddit社區裡,用戶marunga就對德國的不限量服務就表示了自己的不解。“不限量套餐真的很**貴,我指的是,80歐元,真的有必要嗎?”

去到Telekom的官網,你會發現,德國人反而更青睞購5G送3G的流量套餐。而無限套餐MagentaMobil XL價格可高達79.95歐元。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Telekom的流量套餐/Telekom官網


日本:直白憨厚,只說“超額限速”。

與歐美國家相比,日本不存在“不限量”套餐的說法,日本人更加直白憨厚,直接將“超額限速”挑白了講。

日本網民以日本三大主流運營商之一的NNT Docomo為例, Docomo官網捨棄了花哨的宣傳,在其新資費計劃中明確說明:若Gigaho套餐的流量使用量超過30G,網速就降為1M。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澀谷手機用戶玩手機/unsplash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你還在為手機的‘不限量套餐’沾沾自喜或是憂心忡忡?這個“假”業務的壽命,到頭了。

近日,中國電信內部發文稱,自9月1日起,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停售達量限速版暢享套餐(俗稱為“不限量套餐”)。

電信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達量限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並進一步滿足暢享套餐用戶流量不降速的需求”,並宣稱將於8月1日起對原有的普通版暢享套餐進行優化,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圖/unsplash

對此,中國聯通也緊隨其後並表示,業務套餐或有調整,後續將會有官方聲明。

這也不是運營商第一次秀操作了,新浪吃瓜網友@芝士奶茶益力多也調侃道:“作為廣州移動用戶我覺得我目前用的這個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起來,最早關於不限量套餐的美好計劃由美國提出。

2007年,蘋果手機在美國的盛行掀起了上網浪潮。也是在這一年,美國電信巨頭AT&T嗅到了商機,首提“不限量”數據套餐計劃(Unlimited Data Plan)。套餐推出之時像野草般迅速蔓延。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用手機分享演唱會瞬間/unsplash


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2017年1月,隨著4G技術的普及,中國聯通為搶佔市場先機撓破腦袋,靈光一閃,在美國的先河下推出了“不限量”套餐(亦稱為冰淇淋套餐)。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也紛紛追隨,相繼推出了自家的無限套餐。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中國聯通的冰淇淋套餐/中國聯通網上商城

冰淇淋套餐出爐之初,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但冰淇淋始終是冰淇淋,再甜也是會化的。未果,一些網友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有網友發現自己在上網的時候突然遭到了降速,去找中國聯通進行查詢後獲知,“對不起,您的當月流量已經達到限額,降速後的最高速率為127.5Kb/s”。

網友們經常拿老用戶和狗說事,沒想到這下是所有用戶都被運營商秀了一回。

運營商的這一操作,不僅是騷,而且還是網友們頭頂的疑問號。說好的不限量套餐結果限量,限量起來居然還要這麼慢,到底是怎麼回事?

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滿嘴都是渣。

事實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所謂的“不限量”其實暗藏標準:每一價格檔位都有著規定的流量上限。流量使用量一旦超過了規定上限,便會被馬上限速。而他們被限速以後還需要購流量包來給自己續命。

手機吧裡的網友@傑芯電子對運營商的操作便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各種所謂的不限量都降速慢到你怕,剛支付都轉了老半天,最後切換另一張普通套餐的網絡支付成功的。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手機和運營商,限不限量真的是天壤之別!”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突飛猛進的下載速度間藏有危機。圖/unsplash

這麼說來,“不限量”套餐更像是甘蔗: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吃得滿嘴都是渣。

“不限量”套餐的糖果外衣融化,其內裡的標準開始浮出表面,為人們所看到。廣告宣傳中的“流量不限量”根本就是一場盛大的騙局,幻想中的流量自由也只是網友們對於上網無限制的一個迷思。

“不限量”套餐的隱藏標準猶如懸在用戶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讓用戶在上網時如履薄冰。

2018年6月7日,針對基礎電信企業“不限量”套餐的隱藏限制條款等宣傳問題,工信部發表聲明,要求三大運營商對其宣傳行為進行整改,即對其限制條款進行明確說明。

網友們的井噴式憤怒似乎告一段落,但對“不限量”的爭議一直存在。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2018年6月9日,工信部整治運營商/新浪微博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

說實在的,不限量套餐真的有可能存在嗎?從技術層次上來講,移動網絡是共享基站,其總帶寬有限,當局部網絡流量使用過大時便會造成網絡癱瘓。這麼說的話,美國AT&T公司當年的不限量計劃豈不是泡湯了?

事實上,AT&T公司自己也沒有料到用戶的需求量會給自己帶來困擾。

2008年,在AT&T公司推出“不限量”套餐一年後,AT&T頻遭斷網困境。即使AT&T公司不斷追加網絡升級預算,也無濟於事。

最終,“不限量套餐”於2010年被AT&T公司叫停,而最初效仿的其他美國運營商也不得不緊跟其步,狼狽離場。

業務被叫停後,美國一名facebook的網友Prateek Bhatt將自己被AT&T公司限流欺騙以及公司引導其辦理新業務的流程全部展示了出來,其時間跨度足達三個月。

原來在2010年的時候,美國運營商在叫停無限流量計劃的同時,開始了自己對原先套餐達量降速的網絡調控。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unsplash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美國網友對於運營商的忍耐到了極限,他們找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說明了自己的訴求。

終於,2014年10月28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AT&T公司提出訴訟,控訴AT&T公司在提供無限流量套餐時進行的限流行為(throttling)。

2015年,AT&T公司因限流行為遭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處罰。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在外國,他們選擇這麼做

美國:置頂的只是優惠,小字裡的附加條件才是關鍵。

2017年年初.為了迎合4G市場的需求,美國四大運營商又開始陸續提供自家的不限量套餐服務。不過,有了AT&T公司的前車之鑑,美國運營商在提供服務前明確說明了超額限速條款。

以美國第一大運營商Verizon的不限量套餐為例,其套餐新分為了五類:Start Unlimited, Play More Unlimited, Do More Unlimited, Get More Unlimited和Just Kids,這五個套餐分別對應35、45、45、55、35美元的價位。

而五個套餐的門檻又各有不同。套餐1在網路繁忙時會自動給用戶降速,套餐2,3,4的降速門檻分別為25G,50G,75G,而兒童套餐的門檻只有5G。

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地查看他們的協議,你會鼻酸,這世界最長的路或許就是公司附加條款的套路:可能是為了鍛鍊用戶的眼力,各大運營商的套餐中會將優惠置頂,而將附加條件用只有螞蟻這麼大的字來展示。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Verizon的無限流量套餐/Verizon官網


德國:套餐太貴了,買不起!

如果你去谷歌與德國有關的無限套餐,你會發現谷歌上的mygermanphone會顯示:十分不幸,無限套餐在德國相對小眾,德國只有Telekom和O2提供該項服務。

2018年年初,Telekom在德國本土也推行了不限量套餐。可是在德國本土,不限量服務真的沒有Telekom想象中的那麼左右逢源。

在Reddit社區裡,用戶marunga就對德國的不限量服務就表示了自己的不解。“不限量套餐真的很**貴,我指的是,80歐元,真的有必要嗎?”

去到Telekom的官網,你會發現,德國人反而更青睞購5G送3G的流量套餐。而無限套餐MagentaMobil XL價格可高達79.95歐元。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Telekom的流量套餐/Telekom官網


日本:直白憨厚,只說“超額限速”。

與歐美國家相比,日本不存在“不限量”套餐的說法,日本人更加直白憨厚,直接將“超額限速”挑白了講。

日本網民以日本三大主流運營商之一的NNT Docomo為例, Docomo官網捨棄了花哨的宣傳,在其新資費計劃中明確說明:若Gigaho套餐的流量使用量超過30G,網速就降為1M。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Gigaho套餐指明限速/Docomo官網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澀谷手機用戶玩手機/unsplash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你還在為手機的‘不限量套餐’沾沾自喜或是憂心忡忡?這個“假”業務的壽命,到頭了。

近日,中國電信內部發文稱,自9月1日起,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停售達量限速版暢享套餐(俗稱為“不限量套餐”)。

電信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達量限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並進一步滿足暢享套餐用戶流量不降速的需求”,並宣稱將於8月1日起對原有的普通版暢享套餐進行優化,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圖/unsplash

對此,中國聯通也緊隨其後並表示,業務套餐或有調整,後續將會有官方聲明。

這也不是運營商第一次秀操作了,新浪吃瓜網友@芝士奶茶益力多也調侃道:“作為廣州移動用戶我覺得我目前用的這個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起來,最早關於不限量套餐的美好計劃由美國提出。

2007年,蘋果手機在美國的盛行掀起了上網浪潮。也是在這一年,美國電信巨頭AT&T嗅到了商機,首提“不限量”數據套餐計劃(Unlimited Data Plan)。套餐推出之時像野草般迅速蔓延。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用手機分享演唱會瞬間/unsplash


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2017年1月,隨著4G技術的普及,中國聯通為搶佔市場先機撓破腦袋,靈光一閃,在美國的先河下推出了“不限量”套餐(亦稱為冰淇淋套餐)。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也紛紛追隨,相繼推出了自家的無限套餐。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中國聯通的冰淇淋套餐/中國聯通網上商城

冰淇淋套餐出爐之初,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但冰淇淋始終是冰淇淋,再甜也是會化的。未果,一些網友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有網友發現自己在上網的時候突然遭到了降速,去找中國聯通進行查詢後獲知,“對不起,您的當月流量已經達到限額,降速後的最高速率為127.5Kb/s”。

網友們經常拿老用戶和狗說事,沒想到這下是所有用戶都被運營商秀了一回。

運營商的這一操作,不僅是騷,而且還是網友們頭頂的疑問號。說好的不限量套餐結果限量,限量起來居然還要這麼慢,到底是怎麼回事?

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滿嘴都是渣。

事實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所謂的“不限量”其實暗藏標準:每一價格檔位都有著規定的流量上限。流量使用量一旦超過了規定上限,便會被馬上限速。而他們被限速以後還需要購流量包來給自己續命。

手機吧裡的網友@傑芯電子對運營商的操作便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各種所謂的不限量都降速慢到你怕,剛支付都轉了老半天,最後切換另一張普通套餐的網絡支付成功的。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手機和運營商,限不限量真的是天壤之別!”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突飛猛進的下載速度間藏有危機。圖/unsplash

這麼說來,“不限量”套餐更像是甘蔗: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吃得滿嘴都是渣。

“不限量”套餐的糖果外衣融化,其內裡的標準開始浮出表面,為人們所看到。廣告宣傳中的“流量不限量”根本就是一場盛大的騙局,幻想中的流量自由也只是網友們對於上網無限制的一個迷思。

“不限量”套餐的隱藏標準猶如懸在用戶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讓用戶在上網時如履薄冰。

2018年6月7日,針對基礎電信企業“不限量”套餐的隱藏限制條款等宣傳問題,工信部發表聲明,要求三大運營商對其宣傳行為進行整改,即對其限制條款進行明確說明。

網友們的井噴式憤怒似乎告一段落,但對“不限量”的爭議一直存在。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2018年6月9日,工信部整治運營商/新浪微博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

說實在的,不限量套餐真的有可能存在嗎?從技術層次上來講,移動網絡是共享基站,其總帶寬有限,當局部網絡流量使用過大時便會造成網絡癱瘓。這麼說的話,美國AT&T公司當年的不限量計劃豈不是泡湯了?

事實上,AT&T公司自己也沒有料到用戶的需求量會給自己帶來困擾。

2008年,在AT&T公司推出“不限量”套餐一年後,AT&T頻遭斷網困境。即使AT&T公司不斷追加網絡升級預算,也無濟於事。

最終,“不限量套餐”於2010年被AT&T公司叫停,而最初效仿的其他美國運營商也不得不緊跟其步,狼狽離場。

業務被叫停後,美國一名facebook的網友Prateek Bhatt將自己被AT&T公司限流欺騙以及公司引導其辦理新業務的流程全部展示了出來,其時間跨度足達三個月。

原來在2010年的時候,美國運營商在叫停無限流量計劃的同時,開始了自己對原先套餐達量降速的網絡調控。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unsplash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美國網友對於運營商的忍耐到了極限,他們找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說明了自己的訴求。

終於,2014年10月28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AT&T公司提出訴訟,控訴AT&T公司在提供無限流量套餐時進行的限流行為(throttling)。

2015年,AT&T公司因限流行為遭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處罰。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在外國,他們選擇這麼做

美國:置頂的只是優惠,小字裡的附加條件才是關鍵。

2017年年初.為了迎合4G市場的需求,美國四大運營商又開始陸續提供自家的不限量套餐服務。不過,有了AT&T公司的前車之鑑,美國運營商在提供服務前明確說明了超額限速條款。

以美國第一大運營商Verizon的不限量套餐為例,其套餐新分為了五類:Start Unlimited, Play More Unlimited, Do More Unlimited, Get More Unlimited和Just Kids,這五個套餐分別對應35、45、45、55、35美元的價位。

而五個套餐的門檻又各有不同。套餐1在網路繁忙時會自動給用戶降速,套餐2,3,4的降速門檻分別為25G,50G,75G,而兒童套餐的門檻只有5G。

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地查看他們的協議,你會鼻酸,這世界最長的路或許就是公司附加條款的套路:可能是為了鍛鍊用戶的眼力,各大運營商的套餐中會將優惠置頂,而將附加條件用只有螞蟻這麼大的字來展示。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Verizon的無限流量套餐/Verizon官網


德國:套餐太貴了,買不起!

如果你去谷歌與德國有關的無限套餐,你會發現谷歌上的mygermanphone會顯示:十分不幸,無限套餐在德國相對小眾,德國只有Telekom和O2提供該項服務。

2018年年初,Telekom在德國本土也推行了不限量套餐。可是在德國本土,不限量服務真的沒有Telekom想象中的那麼左右逢源。

在Reddit社區裡,用戶marunga就對德國的不限量服務就表示了自己的不解。“不限量套餐真的很**貴,我指的是,80歐元,真的有必要嗎?”

去到Telekom的官網,你會發現,德國人反而更青睞購5G送3G的流量套餐。而無限套餐MagentaMobil XL價格可高達79.95歐元。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Telekom的流量套餐/Telekom官網


日本:直白憨厚,只說“超額限速”。

與歐美國家相比,日本不存在“不限量”套餐的說法,日本人更加直白憨厚,直接將“超額限速”挑白了講。

日本網民以日本三大主流運營商之一的NNT Docomo為例, Docomo官網捨棄了花哨的宣傳,在其新資費計劃中明確說明:若Gigaho套餐的流量使用量超過30G,網速就降為1M。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Gigaho套餐指明限速/Docomo官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之下,原來的數據包是騙小孩

眾所周知,5G的速度和容量相比起4G有大幅度的提高,在這一特性下,用戶在不知不覺中使用的流量也會越來越多。

因此,有許多網友擔心,中國電信取消不限量套餐實則是在變相漲價。更令人好奇的是,即將到來的5G時代會給資費和套餐進行怎樣的洗牌重組?

據中國電信《關於調整電信暢享套餐的通知》顯示,優化調整後的暢享套餐就是將以前的超額限速,改為按量收費。129元及以下暢享套餐外資費為5元/GB,199元及以上暢享套餐外資費為3元/GB。

不僅如此,中國電信還相應設置了套餐封頂規則,一旦用戶當月上網費用達到600元,用戶當月的上網服務就會被暫停。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澀谷手機用戶玩手機/unsplash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你還在為手機的‘不限量套餐’沾沾自喜或是憂心忡忡?這個“假”業務的壽命,到頭了。

近日,中國電信內部發文稱,自9月1日起,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停售達量限速版暢享套餐(俗稱為“不限量套餐”)。

電信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達量限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並進一步滿足暢享套餐用戶流量不降速的需求”,並宣稱將於8月1日起對原有的普通版暢享套餐進行優化,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圖/unsplash

對此,中國聯通也緊隨其後並表示,業務套餐或有調整,後續將會有官方聲明。

這也不是運營商第一次秀操作了,新浪吃瓜網友@芝士奶茶益力多也調侃道:“作為廣州移動用戶我覺得我目前用的這個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起來,最早關於不限量套餐的美好計劃由美國提出。

2007年,蘋果手機在美國的盛行掀起了上網浪潮。也是在這一年,美國電信巨頭AT&T嗅到了商機,首提“不限量”數據套餐計劃(Unlimited Data Plan)。套餐推出之時像野草般迅速蔓延。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用手機分享演唱會瞬間/unsplash


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2017年1月,隨著4G技術的普及,中國聯通為搶佔市場先機撓破腦袋,靈光一閃,在美國的先河下推出了“不限量”套餐(亦稱為冰淇淋套餐)。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也紛紛追隨,相繼推出了自家的無限套餐。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中國聯通的冰淇淋套餐/中國聯通網上商城

冰淇淋套餐出爐之初,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但冰淇淋始終是冰淇淋,再甜也是會化的。未果,一些網友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有網友發現自己在上網的時候突然遭到了降速,去找中國聯通進行查詢後獲知,“對不起,您的當月流量已經達到限額,降速後的最高速率為127.5Kb/s”。

網友們經常拿老用戶和狗說事,沒想到這下是所有用戶都被運營商秀了一回。

運營商的這一操作,不僅是騷,而且還是網友們頭頂的疑問號。說好的不限量套餐結果限量,限量起來居然還要這麼慢,到底是怎麼回事?

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滿嘴都是渣。

事實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所謂的“不限量”其實暗藏標準:每一價格檔位都有著規定的流量上限。流量使用量一旦超過了規定上限,便會被馬上限速。而他們被限速以後還需要購流量包來給自己續命。

手機吧裡的網友@傑芯電子對運營商的操作便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各種所謂的不限量都降速慢到你怕,剛支付都轉了老半天,最後切換另一張普通套餐的網絡支付成功的。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手機和運營商,限不限量真的是天壤之別!”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突飛猛進的下載速度間藏有危機。圖/unsplash

這麼說來,“不限量”套餐更像是甘蔗: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吃得滿嘴都是渣。

“不限量”套餐的糖果外衣融化,其內裡的標準開始浮出表面,為人們所看到。廣告宣傳中的“流量不限量”根本就是一場盛大的騙局,幻想中的流量自由也只是網友們對於上網無限制的一個迷思。

“不限量”套餐的隱藏標準猶如懸在用戶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讓用戶在上網時如履薄冰。

2018年6月7日,針對基礎電信企業“不限量”套餐的隱藏限制條款等宣傳問題,工信部發表聲明,要求三大運營商對其宣傳行為進行整改,即對其限制條款進行明確說明。

網友們的井噴式憤怒似乎告一段落,但對“不限量”的爭議一直存在。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2018年6月9日,工信部整治運營商/新浪微博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

說實在的,不限量套餐真的有可能存在嗎?從技術層次上來講,移動網絡是共享基站,其總帶寬有限,當局部網絡流量使用過大時便會造成網絡癱瘓。這麼說的話,美國AT&T公司當年的不限量計劃豈不是泡湯了?

事實上,AT&T公司自己也沒有料到用戶的需求量會給自己帶來困擾。

2008年,在AT&T公司推出“不限量”套餐一年後,AT&T頻遭斷網困境。即使AT&T公司不斷追加網絡升級預算,也無濟於事。

最終,“不限量套餐”於2010年被AT&T公司叫停,而最初效仿的其他美國運營商也不得不緊跟其步,狼狽離場。

業務被叫停後,美國一名facebook的網友Prateek Bhatt將自己被AT&T公司限流欺騙以及公司引導其辦理新業務的流程全部展示了出來,其時間跨度足達三個月。

原來在2010年的時候,美國運營商在叫停無限流量計劃的同時,開始了自己對原先套餐達量降速的網絡調控。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unsplash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美國網友對於運營商的忍耐到了極限,他們找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說明了自己的訴求。

終於,2014年10月28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AT&T公司提出訴訟,控訴AT&T公司在提供無限流量套餐時進行的限流行為(throttling)。

2015年,AT&T公司因限流行為遭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處罰。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在外國,他們選擇這麼做

美國:置頂的只是優惠,小字裡的附加條件才是關鍵。

2017年年初.為了迎合4G市場的需求,美國四大運營商又開始陸續提供自家的不限量套餐服務。不過,有了AT&T公司的前車之鑑,美國運營商在提供服務前明確說明了超額限速條款。

以美國第一大運營商Verizon的不限量套餐為例,其套餐新分為了五類:Start Unlimited, Play More Unlimited, Do More Unlimited, Get More Unlimited和Just Kids,這五個套餐分別對應35、45、45、55、35美元的價位。

而五個套餐的門檻又各有不同。套餐1在網路繁忙時會自動給用戶降速,套餐2,3,4的降速門檻分別為25G,50G,75G,而兒童套餐的門檻只有5G。

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地查看他們的協議,你會鼻酸,這世界最長的路或許就是公司附加條款的套路:可能是為了鍛鍊用戶的眼力,各大運營商的套餐中會將優惠置頂,而將附加條件用只有螞蟻這麼大的字來展示。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Verizon的無限流量套餐/Verizon官網


德國:套餐太貴了,買不起!

如果你去谷歌與德國有關的無限套餐,你會發現谷歌上的mygermanphone會顯示:十分不幸,無限套餐在德國相對小眾,德國只有Telekom和O2提供該項服務。

2018年年初,Telekom在德國本土也推行了不限量套餐。可是在德國本土,不限量服務真的沒有Telekom想象中的那麼左右逢源。

在Reddit社區裡,用戶marunga就對德國的不限量服務就表示了自己的不解。“不限量套餐真的很**貴,我指的是,80歐元,真的有必要嗎?”

去到Telekom的官網,你會發現,德國人反而更青睞購5G送3G的流量套餐。而無限套餐MagentaMobil XL價格可高達79.95歐元。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Telekom的流量套餐/Telekom官網


日本:直白憨厚,只說“超額限速”。

與歐美國家相比,日本不存在“不限量”套餐的說法,日本人更加直白憨厚,直接將“超額限速”挑白了講。

日本網民以日本三大主流運營商之一的NNT Docomo為例, Docomo官網捨棄了花哨的宣傳,在其新資費計劃中明確說明:若Gigaho套餐的流量使用量超過30G,網速就降為1M。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Gigaho套餐指明限速/Docomo官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之下,原來的數據包是騙小孩

眾所周知,5G的速度和容量相比起4G有大幅度的提高,在這一特性下,用戶在不知不覺中使用的流量也會越來越多。

因此,有許多網友擔心,中國電信取消不限量套餐實則是在變相漲價。更令人好奇的是,即將到來的5G時代會給資費和套餐進行怎樣的洗牌重組?

據中國電信《關於調整電信暢享套餐的通知》顯示,優化調整後的暢享套餐就是將以前的超額限速,改為按量收費。129元及以下暢享套餐外資費為5元/GB,199元及以上暢享套餐外資費為3元/GB。

不僅如此,中國電信還相應設置了套餐封頂規則,一旦用戶當月上網費用達到600元,用戶當月的上網服務就會被暫停。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上網服務被暫停?還能不能好好坐地鐵了。

@Tsinghua-ideal便在新浪科技微博的底下評論:“雙十一前商品都會漲價造成雙十一降價的表象,現在5g快來了是不是差不多意思。”

數據包降價看似優惠,但是5G時代來臨後,按照原有的數據量標準來進行收費是不是有點在騙小孩了?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澀谷手機用戶玩手機/unsplash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你還在為手機的‘不限量套餐’沾沾自喜或是憂心忡忡?這個“假”業務的壽命,到頭了。

近日,中國電信內部發文稱,自9月1日起,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停售達量限速版暢享套餐(俗稱為“不限量套餐”)。

電信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達量限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並進一步滿足暢享套餐用戶流量不降速的需求”,並宣稱將於8月1日起對原有的普通版暢享套餐進行優化,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圖/unsplash

對此,中國聯通也緊隨其後並表示,業務套餐或有調整,後續將會有官方聲明。

這也不是運營商第一次秀操作了,新浪吃瓜網友@芝士奶茶益力多也調侃道:“作為廣州移動用戶我覺得我目前用的這個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起來,最早關於不限量套餐的美好計劃由美國提出。

2007年,蘋果手機在美國的盛行掀起了上網浪潮。也是在這一年,美國電信巨頭AT&T嗅到了商機,首提“不限量”數據套餐計劃(Unlimited Data Plan)。套餐推出之時像野草般迅速蔓延。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用手機分享演唱會瞬間/unsplash


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2017年1月,隨著4G技術的普及,中國聯通為搶佔市場先機撓破腦袋,靈光一閃,在美國的先河下推出了“不限量”套餐(亦稱為冰淇淋套餐)。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也紛紛追隨,相繼推出了自家的無限套餐。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中國聯通的冰淇淋套餐/中國聯通網上商城

冰淇淋套餐出爐之初,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但冰淇淋始終是冰淇淋,再甜也是會化的。未果,一些網友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有網友發現自己在上網的時候突然遭到了降速,去找中國聯通進行查詢後獲知,“對不起,您的當月流量已經達到限額,降速後的最高速率為127.5Kb/s”。

網友們經常拿老用戶和狗說事,沒想到這下是所有用戶都被運營商秀了一回。

運營商的這一操作,不僅是騷,而且還是網友們頭頂的疑問號。說好的不限量套餐結果限量,限量起來居然還要這麼慢,到底是怎麼回事?

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滿嘴都是渣。

事實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所謂的“不限量”其實暗藏標準:每一價格檔位都有著規定的流量上限。流量使用量一旦超過了規定上限,便會被馬上限速。而他們被限速以後還需要購流量包來給自己續命。

手機吧裡的網友@傑芯電子對運營商的操作便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各種所謂的不限量都降速慢到你怕,剛支付都轉了老半天,最後切換另一張普通套餐的網絡支付成功的。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手機和運營商,限不限量真的是天壤之別!”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突飛猛進的下載速度間藏有危機。圖/unsplash

這麼說來,“不限量”套餐更像是甘蔗: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吃得滿嘴都是渣。

“不限量”套餐的糖果外衣融化,其內裡的標準開始浮出表面,為人們所看到。廣告宣傳中的“流量不限量”根本就是一場盛大的騙局,幻想中的流量自由也只是網友們對於上網無限制的一個迷思。

“不限量”套餐的隱藏標準猶如懸在用戶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讓用戶在上網時如履薄冰。

2018年6月7日,針對基礎電信企業“不限量”套餐的隱藏限制條款等宣傳問題,工信部發表聲明,要求三大運營商對其宣傳行為進行整改,即對其限制條款進行明確說明。

網友們的井噴式憤怒似乎告一段落,但對“不限量”的爭議一直存在。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2018年6月9日,工信部整治運營商/新浪微博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

說實在的,不限量套餐真的有可能存在嗎?從技術層次上來講,移動網絡是共享基站,其總帶寬有限,當局部網絡流量使用過大時便會造成網絡癱瘓。這麼說的話,美國AT&T公司當年的不限量計劃豈不是泡湯了?

事實上,AT&T公司自己也沒有料到用戶的需求量會給自己帶來困擾。

2008年,在AT&T公司推出“不限量”套餐一年後,AT&T頻遭斷網困境。即使AT&T公司不斷追加網絡升級預算,也無濟於事。

最終,“不限量套餐”於2010年被AT&T公司叫停,而最初效仿的其他美國運營商也不得不緊跟其步,狼狽離場。

業務被叫停後,美國一名facebook的網友Prateek Bhatt將自己被AT&T公司限流欺騙以及公司引導其辦理新業務的流程全部展示了出來,其時間跨度足達三個月。

原來在2010年的時候,美國運營商在叫停無限流量計劃的同時,開始了自己對原先套餐達量降速的網絡調控。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unsplash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美國網友對於運營商的忍耐到了極限,他們找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說明了自己的訴求。

終於,2014年10月28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AT&T公司提出訴訟,控訴AT&T公司在提供無限流量套餐時進行的限流行為(throttling)。

2015年,AT&T公司因限流行為遭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處罰。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在外國,他們選擇這麼做

美國:置頂的只是優惠,小字裡的附加條件才是關鍵。

2017年年初.為了迎合4G市場的需求,美國四大運營商又開始陸續提供自家的不限量套餐服務。不過,有了AT&T公司的前車之鑑,美國運營商在提供服務前明確說明了超額限速條款。

以美國第一大運營商Verizon的不限量套餐為例,其套餐新分為了五類:Start Unlimited, Play More Unlimited, Do More Unlimited, Get More Unlimited和Just Kids,這五個套餐分別對應35、45、45、55、35美元的價位。

而五個套餐的門檻又各有不同。套餐1在網路繁忙時會自動給用戶降速,套餐2,3,4的降速門檻分別為25G,50G,75G,而兒童套餐的門檻只有5G。

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地查看他們的協議,你會鼻酸,這世界最長的路或許就是公司附加條款的套路:可能是為了鍛鍊用戶的眼力,各大運營商的套餐中會將優惠置頂,而將附加條件用只有螞蟻這麼大的字來展示。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Verizon的無限流量套餐/Verizon官網


德國:套餐太貴了,買不起!

如果你去谷歌與德國有關的無限套餐,你會發現谷歌上的mygermanphone會顯示:十分不幸,無限套餐在德國相對小眾,德國只有Telekom和O2提供該項服務。

2018年年初,Telekom在德國本土也推行了不限量套餐。可是在德國本土,不限量服務真的沒有Telekom想象中的那麼左右逢源。

在Reddit社區裡,用戶marunga就對德國的不限量服務就表示了自己的不解。“不限量套餐真的很**貴,我指的是,80歐元,真的有必要嗎?”

去到Telekom的官網,你會發現,德國人反而更青睞購5G送3G的流量套餐。而無限套餐MagentaMobil XL價格可高達79.95歐元。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Telekom的流量套餐/Telekom官網


日本:直白憨厚,只說“超額限速”。

與歐美國家相比,日本不存在“不限量”套餐的說法,日本人更加直白憨厚,直接將“超額限速”挑白了講。

日本網民以日本三大主流運營商之一的NNT Docomo為例, Docomo官網捨棄了花哨的宣傳,在其新資費計劃中明確說明:若Gigaho套餐的流量使用量超過30G,網速就降為1M。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Gigaho套餐指明限速/Docomo官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之下,原來的數據包是騙小孩

眾所周知,5G的速度和容量相比起4G有大幅度的提高,在這一特性下,用戶在不知不覺中使用的流量也會越來越多。

因此,有許多網友擔心,中國電信取消不限量套餐實則是在變相漲價。更令人好奇的是,即將到來的5G時代會給資費和套餐進行怎樣的洗牌重組?

據中國電信《關於調整電信暢享套餐的通知》顯示,優化調整後的暢享套餐就是將以前的超額限速,改為按量收費。129元及以下暢享套餐外資費為5元/GB,199元及以上暢享套餐外資費為3元/GB。

不僅如此,中國電信還相應設置了套餐封頂規則,一旦用戶當月上網費用達到600元,用戶當月的上網服務就會被暫停。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上網服務被暫停?還能不能好好坐地鐵了。

@Tsinghua-ideal便在新浪科技微博的底下評論:“雙十一前商品都會漲價造成雙十一降價的表象,現在5g快來了是不是差不多意思。”

數據包降價看似優惠,但是5G時代來臨後,按照原有的數據量標準來進行收費是不是有點在騙小孩了?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網速快了,錢也流得快了。圖/unsplash

2018年,通信世界網曾經預言稱:新的收費模式將帶來更多的付費模式,運營商需要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來定製自己的網絡連接服務,給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當5G套餐進入市場後,流量套餐的結構會發生變化,並按照速率和服務級別來進行收費。

芬蘭運營商Elisa就是全球第一個推出5G移動套餐的弄潮兒,在其推出的5G移動套餐中明確按照速率來進行收費。

Elisa的5G套餐約50歐元(近400元人民幣),提供無限數據和75M/s的下載速率,區域內並不存在達量限速和達量收費,而是以速率收費來開拓了一個新的市場。

"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澀谷手機用戶玩手機/unsplash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你還在為手機的‘不限量套餐’沾沾自喜或是憂心忡忡?這個“假”業務的壽命,到頭了。

近日,中國電信內部發文稱,自9月1日起,運營商將在全國範圍內停售達量限速版暢享套餐(俗稱為“不限量套餐”)。

電信聲稱,此舉是“為了減少達量限速規則帶給用戶的困擾,並進一步滿足暢享套餐用戶流量不降速的需求”,並宣稱將於8月1日起對原有的普通版暢享套餐進行優化,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圖/unsplash

對此,中國聯通也緊隨其後並表示,業務套餐或有調整,後續將會有官方聲明。

這也不是運營商第一次秀操作了,新浪吃瓜網友@芝士奶茶益力多也調侃道:“作為廣州移動用戶我覺得我目前用的這個限量的套餐流量真的夠用,就是經常上不了網而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說起來,最早關於不限量套餐的美好計劃由美國提出。

2007年,蘋果手機在美國的盛行掀起了上網浪潮。也是在這一年,美國電信巨頭AT&T嗅到了商機,首提“不限量”數據套餐計劃(Unlimited Data Plan)。套餐推出之時像野草般迅速蔓延。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用手機分享演唱會瞬間/unsplash


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2017年1月,隨著4G技術的普及,中國聯通為搶佔市場先機撓破腦袋,靈光一閃,在美國的先河下推出了“不限量”套餐(亦稱為冰淇淋套餐)。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也紛紛追隨,相繼推出了自家的無限套餐。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中國聯通的冰淇淋套餐/中國聯通網上商城

冰淇淋套餐出爐之初,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但冰淇淋始終是冰淇淋,再甜也是會化的。未果,一些網友還沒舔完冰淇淋的甜,冰淇淋就融化掉到地上了。

有網友發現自己在上網的時候突然遭到了降速,去找中國聯通進行查詢後獲知,“對不起,您的當月流量已經達到限額,降速後的最高速率為127.5Kb/s”。

網友們經常拿老用戶和狗說事,沒想到這下是所有用戶都被運營商秀了一回。

運營商的這一操作,不僅是騷,而且還是網友們頭頂的疑問號。說好的不限量套餐結果限量,限量起來居然還要這麼慢,到底是怎麼回事?

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滿嘴都是渣。

事實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所謂的“不限量”其實暗藏標準:每一價格檔位都有著規定的流量上限。流量使用量一旦超過了規定上限,便會被馬上限速。而他們被限速以後還需要購流量包來給自己續命。

手機吧裡的網友@傑芯電子對運營商的操作便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各種所謂的不限量都降速慢到你怕,剛支付都轉了老半天,最後切換另一張普通套餐的網絡支付成功的。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手機和運營商,限不限量真的是天壤之別!”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突飛猛進的下載速度間藏有危機。圖/unsplash

這麼說來,“不限量”套餐更像是甘蔗:剛開始咬著咬著甜,到了最後吃得滿嘴都是渣。

“不限量”套餐的糖果外衣融化,其內裡的標準開始浮出表面,為人們所看到。廣告宣傳中的“流量不限量”根本就是一場盛大的騙局,幻想中的流量自由也只是網友們對於上網無限制的一個迷思。

“不限量”套餐的隱藏標準猶如懸在用戶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讓用戶在上網時如履薄冰。

2018年6月7日,針對基礎電信企業“不限量”套餐的隱藏限制條款等宣傳問題,工信部發表聲明,要求三大運營商對其宣傳行為進行整改,即對其限制條款進行明確說明。

網友們的井噴式憤怒似乎告一段落,但對“不限量”的爭議一直存在。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2018年6月9日,工信部整治運營商/新浪微博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

說實在的,不限量套餐真的有可能存在嗎?從技術層次上來講,移動網絡是共享基站,其總帶寬有限,當局部網絡流量使用過大時便會造成網絡癱瘓。這麼說的話,美國AT&T公司當年的不限量計劃豈不是泡湯了?

事實上,AT&T公司自己也沒有料到用戶的需求量會給自己帶來困擾。

2008年,在AT&T公司推出“不限量”套餐一年後,AT&T頻遭斷網困境。即使AT&T公司不斷追加網絡升級預算,也無濟於事。

最終,“不限量套餐”於2010年被AT&T公司叫停,而最初效仿的其他美國運營商也不得不緊跟其步,狼狽離場。

業務被叫停後,美國一名facebook的網友Prateek Bhatt將自己被AT&T公司限流欺騙以及公司引導其辦理新業務的流程全部展示了出來,其時間跨度足達三個月。

原來在2010年的時候,美國運營商在叫停無限流量計劃的同時,開始了自己對原先套餐達量降速的網絡調控。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unsplash


“承諾流量不上限的是你,暗中定門檻又是你?”美國網友對於運營商的忍耐到了極限,他們找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說明了自己的訴求。

終於,2014年10月28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AT&T公司提出訴訟,控訴AT&T公司在提供無限流量套餐時進行的限流行為(throttling)。

2015年,AT&T公司因限流行為遭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處罰。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在外國,他們選擇這麼做

美國:置頂的只是優惠,小字裡的附加條件才是關鍵。

2017年年初.為了迎合4G市場的需求,美國四大運營商又開始陸續提供自家的不限量套餐服務。不過,有了AT&T公司的前車之鑑,美國運營商在提供服務前明確說明了超額限速條款。

以美國第一大運營商Verizon的不限量套餐為例,其套餐新分為了五類:Start Unlimited, Play More Unlimited, Do More Unlimited, Get More Unlimited和Just Kids,這五個套餐分別對應35、45、45、55、35美元的價位。

而五個套餐的門檻又各有不同。套餐1在網路繁忙時會自動給用戶降速,套餐2,3,4的降速門檻分別為25G,50G,75G,而兒童套餐的門檻只有5G。

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地查看他們的協議,你會鼻酸,這世界最長的路或許就是公司附加條款的套路:可能是為了鍛鍊用戶的眼力,各大運營商的套餐中會將優惠置頂,而將附加條件用只有螞蟻這麼大的字來展示。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Verizon的無限流量套餐/Verizon官網


德國:套餐太貴了,買不起!

如果你去谷歌與德國有關的無限套餐,你會發現谷歌上的mygermanphone會顯示:十分不幸,無限套餐在德國相對小眾,德國只有Telekom和O2提供該項服務。

2018年年初,Telekom在德國本土也推行了不限量套餐。可是在德國本土,不限量服務真的沒有Telekom想象中的那麼左右逢源。

在Reddit社區裡,用戶marunga就對德國的不限量服務就表示了自己的不解。“不限量套餐真的很**貴,我指的是,80歐元,真的有必要嗎?”

去到Telekom的官網,你會發現,德國人反而更青睞購5G送3G的流量套餐。而無限套餐MagentaMobil XL價格可高達79.95歐元。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Telekom的流量套餐/Telekom官網


日本:直白憨厚,只說“超額限速”。

與歐美國家相比,日本不存在“不限量”套餐的說法,日本人更加直白憨厚,直接將“超額限速”挑白了講。

日本網民以日本三大主流運營商之一的NNT Docomo為例, Docomo官網捨棄了花哨的宣傳,在其新資費計劃中明確說明:若Gigaho套餐的流量使用量超過30G,網速就降為1M。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日本Gigaho套餐指明限速/Docomo官網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5G之下,原來的數據包是騙小孩

眾所周知,5G的速度和容量相比起4G有大幅度的提高,在這一特性下,用戶在不知不覺中使用的流量也會越來越多。

因此,有許多網友擔心,中國電信取消不限量套餐實則是在變相漲價。更令人好奇的是,即將到來的5G時代會給資費和套餐進行怎樣的洗牌重組?

據中國電信《關於調整電信暢享套餐的通知》顯示,優化調整後的暢享套餐就是將以前的超額限速,改為按量收費。129元及以下暢享套餐外資費為5元/GB,199元及以上暢享套餐外資費為3元/GB。

不僅如此,中國電信還相應設置了套餐封頂規則,一旦用戶當月上網費用達到600元,用戶當月的上網服務就會被暫停。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上網服務被暫停?還能不能好好坐地鐵了。

@Tsinghua-ideal便在新浪科技微博的底下評論:“雙十一前商品都會漲價造成雙十一降價的表象,現在5g快來了是不是差不多意思。”

數據包降價看似優惠,但是5G時代來臨後,按照原有的數據量標準來進行收費是不是有點在騙小孩了?

在5G未來臨之前,數據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大家普遍認為,一分流量一分錢是合理的。但是5G正式商用之後,大家會有比起4G來更多而更快的流量,這時候按照數據使用量來劃分資費還合理嗎?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網速快了,錢也流得快了。圖/unsplash

2018年,通信世界網曾經預言稱:新的收費模式將帶來更多的付費模式,運營商需要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來定製自己的網絡連接服務,給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當5G套餐進入市場後,流量套餐的結構會發生變化,並按照速率和服務級別來進行收費。

芬蘭運營商Elisa就是全球第一個推出5G移動套餐的弄潮兒,在其推出的5G移動套餐中明確按照速率來進行收費。

Elisa的5G套餐約50歐元(近400元人民幣),提供無限數據和75M/s的下載速率,區域內並不存在達量限速和達量收費,而是以速率收費來開拓了一個新的市場。

5G手機發售,我的流量和money都沒了

Elisa發佈的網速變化曲線圖

近日國內運營商的套餐資費也公佈了,每個月199元到599元不等,這個價格有多少國人消受得起呢?花了大幾百塊,國內5G能否不限流量不限速呢?

流量套餐的推出不應只是單純的加減乘除,而應站在用戶的角度進行考慮。作為國企的運營商們更應有擔當,而不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角逐遊戲中讓人們失望。

✎作者 | 黃正榕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週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