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聊律師(3):從張扣扣案辯護詞看,律師得有好文筆'

文章 自媒體 國家司法考試 陳有西 楊財廣律師 2019-07-24
"
"
話聊律師(3):從張扣扣案辯護詞看,律師得有好文筆

這一期,本來是想寫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後如何選擇一家律所事務所實習的話題。但最近幾天因張扣扣被執行死刑使得該案件再次被社會普遍關注,而張扣扣律師的那篇“別具一格”的辯護詞也再次刷屏網絡,形成新一輪的輿情。因此,我決定臨時“插播一段”。

關於那篇廣受爭議的辯護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篇辯護詞“火”了,而寫那篇辯護詞的律師也因此被更多大眾所知曉。本文不去評論那篇辯護詞,只是想從另一人角度告訴剛踏入律師這一行的同仁:律師,必須要有一個好文筆。

作為律師,你有一個好文筆,不一定能成為大律師或名律師,但你要想成為大律師或名律師,就必須要有一個好文筆。以當年的李莊案為例,陳有西律師靠著自己的好文筆好文章和精彩辯護詞,一戰成名。之後,陳有西憑著他有功力的文筆和勤奮,成為網絡大V,而其創辦的《陳有西學術網》至今保持著他的影響力。再看看現今那些成名的大律師名律師,絕大多數都有著不凡的文筆,有的人出了書,有的人文章在網絡上流傳。有人會因為看到一篇文章或者辯護詞而主動找到律師作者,慕名而來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機遇只垂青那些有準備或者說有實力的人。以此次張扣扣案那篇“別具一格”的辯護詞為例,如果鄧律師不是因有著好文筆創作出那樣一篇的辯護詞,那篇辯護詞就不會那樣“火”,鄧律師也不會也跟著“大火”一把。不去說那篇辯護詞的爭議,如果這個案件的機會給你,你能寫出一篇什麼樣的辯護詞?你寫的辯護詞敢不敢發到網上由眾人品評?先不說觀點如何,單就文筆而言,很多人就沒有這個自信。說別人品評別人都能,輪在自己試試?我們有時候都是事後諸葛。看到一些律師同行也指責鄧律師,其實大可不必。都說文人相輕,律師界好像也有這種毛病吧。

好的辯護詞、好的代理詞,都是以好文筆作為基礎。從某種程度上說,辯護詞和代理詞,是一個律師的臉面。我曾看過我們當地一位年輕法官寫的一個判決書,通篇文字表述嚴謹簡練,“本院認為”部分論述精彩,我馬上對此法官“另眼相看”。同樣,一篇有力度的辯護詞或代理詞,同樣也可以說服法官,律師本人也會贏得法官的尊重。內行看門道,有些東西是糊弄不了同道中人的。

"
話聊律師(3):從張扣扣案辯護詞看,律師得有好文筆

這一期,本來是想寫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後如何選擇一家律所事務所實習的話題。但最近幾天因張扣扣被執行死刑使得該案件再次被社會普遍關注,而張扣扣律師的那篇“別具一格”的辯護詞也再次刷屏網絡,形成新一輪的輿情。因此,我決定臨時“插播一段”。

關於那篇廣受爭議的辯護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篇辯護詞“火”了,而寫那篇辯護詞的律師也因此被更多大眾所知曉。本文不去評論那篇辯護詞,只是想從另一人角度告訴剛踏入律師這一行的同仁:律師,必須要有一個好文筆。

作為律師,你有一個好文筆,不一定能成為大律師或名律師,但你要想成為大律師或名律師,就必須要有一個好文筆。以當年的李莊案為例,陳有西律師靠著自己的好文筆好文章和精彩辯護詞,一戰成名。之後,陳有西憑著他有功力的文筆和勤奮,成為網絡大V,而其創辦的《陳有西學術網》至今保持著他的影響力。再看看現今那些成名的大律師名律師,絕大多數都有著不凡的文筆,有的人出了書,有的人文章在網絡上流傳。有人會因為看到一篇文章或者辯護詞而主動找到律師作者,慕名而來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機遇只垂青那些有準備或者說有實力的人。以此次張扣扣案那篇“別具一格”的辯護詞為例,如果鄧律師不是因有著好文筆創作出那樣一篇的辯護詞,那篇辯護詞就不會那樣“火”,鄧律師也不會也跟著“大火”一把。不去說那篇辯護詞的爭議,如果這個案件的機會給你,你能寫出一篇什麼樣的辯護詞?你寫的辯護詞敢不敢發到網上由眾人品評?先不說觀點如何,單就文筆而言,很多人就沒有這個自信。說別人品評別人都能,輪在自己試試?我們有時候都是事後諸葛。看到一些律師同行也指責鄧律師,其實大可不必。都說文人相輕,律師界好像也有這種毛病吧。

好的辯護詞、好的代理詞,都是以好文筆作為基礎。從某種程度上說,辯護詞和代理詞,是一個律師的臉面。我曾看過我們當地一位年輕法官寫的一個判決書,通篇文字表述嚴謹簡練,“本院認為”部分論述精彩,我馬上對此法官“另眼相看”。同樣,一篇有力度的辯護詞或代理詞,同樣也可以說服法官,律師本人也會贏得法官的尊重。內行看門道,有些東西是糊弄不了同道中人的。

話聊律師(3):從張扣扣案辯護詞看,律師得有好文筆

有人說,文筆好是天生的。我覺得文筆好固然有先天因素,但與後天的“多練勤寫”分不開。好文筆是練出來的,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有一次,我整理卷宗,看過自己剛律師執業時寫的辯護詞,在語言組織上不夠精練和豐滿。如果換作現在,理應寫的更好。文字需要錘鍊,文章需要打磨,思維也需要沉澱。如果你總感自己的文筆不好,那我想問問你,你一年當中寫過多少文章?每當有熱點案件發生,你是否能寫出自己的觀點性評論?從來不寫不練,又怎麼可能有一個好文筆。以我自身為例,我有閒暇時間就寫寫文章,那怕三五百字的觀點性評論。正是多年的文筆錘鍊和觀點積累,我才沒事兒時搞搞自媒體。

很多人都是眼高手低,這也是司法考試卷四很多人無法取得高分的原因。我曾參加過三次司法考試,失敗兩次後,我發現,卷四得不到高分,就是因“落筆無言”。心裡想的頭頭是道,可真正落在紙面上,卻空洞無物或說不到點上。於是,我改變了策略,由在腦子裡“想答案”變成用筆“寫答案”,寫的多了,慢慢的就言之有物了。最後這次司考,我卷四超過110分(具體分數記不住了)。同樣道理,每當有社會熱點案件,每個律師都可以說出自己的觀點,但要形成一篇系統性的觀點文章,很多人卻只能“望文興嘆”。比如,張扣扣案件,我自己也寫了篇文章《假如張扣扣不判死刑》,儘管沒有多少讀者,但至少我能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因此,我認為,不寫不練,永遠不會有好文筆。

現在是網絡時代也是自媒體時代,很多律師也有意通過自媒體發達觀點、營銷自己,但往往是虎頭蛇尾,因為自己的文筆不足以支撐一個自媒體。現在的自媒體開始大浪淘沙,靠抄襲、搬運、洗稿已很難生存。可以說,自媒體=原創+分享。所以,想搞自媒體的律師同仁,先要練就一個好文筆。

即使你註定和我一樣,成不了一名大律師名律師,從執業技能角度考慮,也應該練就一幅好文筆,寫好辯護詞、代理詞或法律意見書等。不為別的,只為自己的寫的東西能拿得出手,只為自己寫的東西能給自己長臉面,只為自己寫的東西能得到客戶的贊同,只為自己寫的東西能得到法官的認可……只為,你是一名律師,是一名專業人士,應體現你的專業性甚至是與從不同的價值。

"
話聊律師(3):從張扣扣案辯護詞看,律師得有好文筆

這一期,本來是想寫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後如何選擇一家律所事務所實習的話題。但最近幾天因張扣扣被執行死刑使得該案件再次被社會普遍關注,而張扣扣律師的那篇“別具一格”的辯護詞也再次刷屏網絡,形成新一輪的輿情。因此,我決定臨時“插播一段”。

關於那篇廣受爭議的辯護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篇辯護詞“火”了,而寫那篇辯護詞的律師也因此被更多大眾所知曉。本文不去評論那篇辯護詞,只是想從另一人角度告訴剛踏入律師這一行的同仁:律師,必須要有一個好文筆。

作為律師,你有一個好文筆,不一定能成為大律師或名律師,但你要想成為大律師或名律師,就必須要有一個好文筆。以當年的李莊案為例,陳有西律師靠著自己的好文筆好文章和精彩辯護詞,一戰成名。之後,陳有西憑著他有功力的文筆和勤奮,成為網絡大V,而其創辦的《陳有西學術網》至今保持著他的影響力。再看看現今那些成名的大律師名律師,絕大多數都有著不凡的文筆,有的人出了書,有的人文章在網絡上流傳。有人會因為看到一篇文章或者辯護詞而主動找到律師作者,慕名而來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機遇只垂青那些有準備或者說有實力的人。以此次張扣扣案那篇“別具一格”的辯護詞為例,如果鄧律師不是因有著好文筆創作出那樣一篇的辯護詞,那篇辯護詞就不會那樣“火”,鄧律師也不會也跟著“大火”一把。不去說那篇辯護詞的爭議,如果這個案件的機會給你,你能寫出一篇什麼樣的辯護詞?你寫的辯護詞敢不敢發到網上由眾人品評?先不說觀點如何,單就文筆而言,很多人就沒有這個自信。說別人品評別人都能,輪在自己試試?我們有時候都是事後諸葛。看到一些律師同行也指責鄧律師,其實大可不必。都說文人相輕,律師界好像也有這種毛病吧。

好的辯護詞、好的代理詞,都是以好文筆作為基礎。從某種程度上說,辯護詞和代理詞,是一個律師的臉面。我曾看過我們當地一位年輕法官寫的一個判決書,通篇文字表述嚴謹簡練,“本院認為”部分論述精彩,我馬上對此法官“另眼相看”。同樣,一篇有力度的辯護詞或代理詞,同樣也可以說服法官,律師本人也會贏得法官的尊重。內行看門道,有些東西是糊弄不了同道中人的。

話聊律師(3):從張扣扣案辯護詞看,律師得有好文筆

有人說,文筆好是天生的。我覺得文筆好固然有先天因素,但與後天的“多練勤寫”分不開。好文筆是練出來的,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有一次,我整理卷宗,看過自己剛律師執業時寫的辯護詞,在語言組織上不夠精練和豐滿。如果換作現在,理應寫的更好。文字需要錘鍊,文章需要打磨,思維也需要沉澱。如果你總感自己的文筆不好,那我想問問你,你一年當中寫過多少文章?每當有熱點案件發生,你是否能寫出自己的觀點性評論?從來不寫不練,又怎麼可能有一個好文筆。以我自身為例,我有閒暇時間就寫寫文章,那怕三五百字的觀點性評論。正是多年的文筆錘鍊和觀點積累,我才沒事兒時搞搞自媒體。

很多人都是眼高手低,這也是司法考試卷四很多人無法取得高分的原因。我曾參加過三次司法考試,失敗兩次後,我發現,卷四得不到高分,就是因“落筆無言”。心裡想的頭頭是道,可真正落在紙面上,卻空洞無物或說不到點上。於是,我改變了策略,由在腦子裡“想答案”變成用筆“寫答案”,寫的多了,慢慢的就言之有物了。最後這次司考,我卷四超過110分(具體分數記不住了)。同樣道理,每當有社會熱點案件,每個律師都可以說出自己的觀點,但要形成一篇系統性的觀點文章,很多人卻只能“望文興嘆”。比如,張扣扣案件,我自己也寫了篇文章《假如張扣扣不判死刑》,儘管沒有多少讀者,但至少我能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因此,我認為,不寫不練,永遠不會有好文筆。

現在是網絡時代也是自媒體時代,很多律師也有意通過自媒體發達觀點、營銷自己,但往往是虎頭蛇尾,因為自己的文筆不足以支撐一個自媒體。現在的自媒體開始大浪淘沙,靠抄襲、搬運、洗稿已很難生存。可以說,自媒體=原創+分享。所以,想搞自媒體的律師同仁,先要練就一個好文筆。

即使你註定和我一樣,成不了一名大律師名律師,從執業技能角度考慮,也應該練就一幅好文筆,寫好辯護詞、代理詞或法律意見書等。不為別的,只為自己的寫的東西能拿得出手,只為自己寫的東西能給自己長臉面,只為自己寫的東西能得到客戶的贊同,只為自己寫的東西能得到法官的認可……只為,你是一名律師,是一名專業人士,應體現你的專業性甚至是與從不同的價值。

話聊律師(3):從張扣扣案辯護詞看,律師得有好文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